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51W

電影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八佰》觀後感 篇一

2020年11月17日晚,南充戰訓基地全體新警學員,集體觀看了愛國主義電影《八佰》,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國民黨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堅守四行倉庫,420餘名孤軍與日軍鏖戰、以生赴死的事蹟。

這部電影展現了任人宰割的近代中國,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屍橫遍野。當戰爭來臨,人性盡顯,有的人面對這種改變衝擊,固守一己私利、貪圖享樂、貪生怕死,如行屍走肉般活着,這種人讓人極度唾棄、令人不齒;有的人在變局與危難面前,積極改變自己,實現蛻變。從富家公子到爲國捐軀,從普通百姓到優秀戰士。他們的人生境界實現了昇華,生命更有意義,值得敬佩;有的人一直堅定初心和使命,肩負國家、民族大義,置個人生死度外,捨生取義,這樣的人令人敬仰、流芳百世。臧克家先生說: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羣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由此,我們不禁思考,我們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危難之時,我們是挺身而出,還是畏手畏腳?

相比之下,和平於我們的意義有多麼重大。多少先烈用鮮血鋪就了抵達今天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願。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夢想。所以,勿忘國恥、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爲美好生活努力奮鬥。

這次戰鬥展現了中國軍隊無畏強暴、英勇奮戰的精神,其最大意義在於喚醒了民衆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中國人民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是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當中華民族萬衆一心,團結一致,定會匯聚起磅礴的力量、不可戰勝。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xx記說: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匯聚萬衆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起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作爲新時代的人民警察,我們是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刀把子,我們要成爲有情懷、有使命、有責任、有擔當、有血性的公安鐵軍。現在我們要苦煉內功,增強本領,靜心、專心、用心訓練學習,實現自我革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佰觀後感 篇二

八佰是什麼,是八佰塊錢?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壯士。這部影片,細緻地刻畫了戰爭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曆程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影片以一匹被束縛着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爲線索,深刻地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界,地獄與天堂,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屍橫遍野,這種直觀視覺衝擊太過於震撼,也使我們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綁緊點

隨着日軍的火力加重,國軍越來越抵擋不住了。隨着一聲巨響,四行倉庫被砸出一個大洞。日軍馬上就要攻進來了。在這關鍵時刻,一位英雄站了出來,他叫陳樹生。他在全身綁了許多炸藥,說了一句:娘,孩兒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許多英雄也跳了下去,臨走前還不忘說說綁緊點。這一下,使電影院的人熱淚盈眶,使我們肅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個年代,我會不會像老算盤一樣苟且偷生。會不會從蘇州河游到租借。想到這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守護軍旗

軍旗,代表着尊嚴,但是,四行倉庫,沒有軍旗。於是,一位偉大的女子,不顧生命危險。毅然決然的帶着一面旗幟,順着蘇州河,從租借游到了四行倉庫。好比從天堂游到了地獄。她來後,整個四行倉庫的官兵敬禮。團長謝晉元把軍旗升在四行倉庫頂上,日軍覺得這是對他們赤裸裸地挑釁,於是,使用飛機,對旗幟進行掃射。一人到了,下個人補上,堅持了很久,旗幟屹然不倒,說明中華民族沒有被打倒。

全體衝橋

當上級對謝晉元宣佈全體撤退的時候,他懵了。爲什麼會撤退?其實,這場戰爭只不過是國軍做給國際看到,想讓國際上在布魯塞爾會議上同情中國,以求國際支援,其實,那場會開不開沒有什麼意義,看似推遲了,其實已經結束了,他們能做的,只是衝橋,用血與淚,喚醒華夏四萬萬同胞,他們最後死的很壯烈,故事也就結束了。當你問他們爲什麼拼命守護上海的時候,他們會回答,因爲,那是我們的家!

彈指一揮間,中國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站起來了!華爲已成爲了中國科技製造業的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信心,不僅挺起了中國脊樑,鼓舞着無數中國企業與國人,也爲中國科技業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就像《八佰》一樣。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倉庫樓頂的國旗,縱有千瘡百孔,我輩也必須前赴後繼,護其迎風飄揚,爲中國之崛起而奮鬥!

八佰觀後感 篇三

聽大家都說《八佰》是部不錯的電影。來到影城取票,坐電梯來到六號廳,不多久,電影開始放映。

《八佰》改編於真實事件,取材於抗日,講述了上海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其實只有400人)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不同於所謂“抗日神劇”,《八佰》所講述的故事很真實,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當時的中國,以及在生命被威脅時的人性。

當時的上海還有着英、法等租界,日本侵略者在轟炸時,刻意躲避着租界。在四行倉庫隔着一條河的對面就是英租界,河兩邊的對比如此鮮明:一面到處是廢墟、濃煙,人們受着重傷,衣着破爛,在滿目彈孔的倉庫裏,爲了在英租界裏的平民,他們用堅強的意志死守着四行倉庫;滿分作文網而另一邊燈紅酒綠,唱戲的、玩兒牌的,人們穿着名貴的衣服,一片繁華。

四行倉庫裏的八百勇士,一些本是四周的保安隊,也有一些懦弱的普通人。他們想着逃離四行倉庫,爲此他們進行了反抗,從水道鑽出,逃離,甚至有人做漢奸,但三天激戰也讓他們成長了許多,懂得了何爲祖國。

令我最震撼的還是保護國旗的一段,爲了守護住高高升起的國旗,八百勇士不惜付出生命,也要讓它屹立於倉庫之頂。他們不顧飛機的轟炸,也不畏槍林彈雨的襲擊,用血肉之軀捍衛自己的國家尊嚴。

看完電影,我心中震撼依舊存在。正如那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現在的上海依舊有四行倉庫舊址存在,它的彈孔與滄桑又何曾不是在時刻警醒人們呢?

《八佰》觀後感 篇四

《八佰》長2個多小時。

時間長,信息量不一定大。但是《八佰》講上海租界的花花世界,也說複雜人性,所以它的信息量不小。

它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有兩個:一是當時從個人的角度揭示,中方對戰爭的準備多麼不充分。且不說戰火燒到門口了,租界里老百姓照樣過自己的小日子、做自己的小生意(唱戲的唱戲、開賭場的開賭場)。就連戰士們正一心想着回家收割莊稼,卻糊里糊塗地進了戰場。

二是怕死和怕殺人多麼難克服。怕死、不敢殺人是人的天性。只有在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後,人才能克服天性。而軍人中最優秀者,才能成爲軍事機器。逃兵是《八佰》的主角。開始時,他們和老百姓沒有什麼區別。打了那幾天仗後,部分人成了英雄,但還有一部分人(比如老算盤)沒有變化。

佰觀後感 篇五

今日我懷着一顆激動的心,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觀看了一部振奮人心,令人動容的電影《八佰》。

這部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犧牲的英雄。它主要講述了淞滬會戰時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英租界僅有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個日夜,誓死保衛祖國防線的事情。整個過程扣人心絃,還有許多情節讓我們不由的流下了淚水。

這一段是最讓我振奮的——當時四行倉庫已被日軍包圍,並且到處都是激烈的轟炸聲,然而駐守倉庫的國軍就連一面國旗都沒有,這時河對岸有人把國旗綁在自我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險把它交給到了戰士手中,國軍英雄不懼犧牲把國旗在四行倉庫的頂層高高升起,民衆們也爲此而感到振奮,他們在不停地歡呼,每個人都咬着牙,含着淚!

這時日軍也發動了更加瘋狂,殘暴的進攻。爲了應對日軍的進攻,英雄們也組織了敢死隊,他們把炸藥綁在自我的身軀上,前仆後繼,用自我的血肉之身阻擋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對岸的民衆看到此景都憤怒的攥緊了拳頭,真想衝上去同他們一齊戰鬥,此時的人們心中是多麼的憤怒,多麼的悲痛!而我們的英雄又是多麼的英勇,多麼的無畏!

日軍眼看久攻不下,又開始用轟炸機對倉庫狂轟亂炸,他們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們的國旗,摧毀我們的意志,而我們的軍人毫不退縮,他們用鮮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幟,他們也用自我的行動告訴全世界:中國不會倒,中國不會亡。

影片結束時,我的心一向是激動的,憤怒的,拳頭也是緊握的!

最終我想說:同學們,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教師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珍惜當下,努力學習,懂得感恩,報效國家!向爲了和平而流血犧牲的先烈致敬!

《八佰》觀後感 篇六

《八佰》,這是一部講述了戰爭時期,中國革命戰士寧死不屈的精神的影片。視死如歸的英雄們,從八百位減少到了四百多、二百多,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但他們不言放棄、頑強抵抗,始終不讓日本軍靠近倉庫,保護着後方的老百姓們。

“小湖北”是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孩子,本想與叔叔、堂哥一起偷渡去英國的。上海,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只有租界那邊燈火輝煌,鶯歌燕舞,與之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叔叔埋雷,意外犧牲了,小湖北很傷心。堂哥本來很膽小,但是親眼目睹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他再也不畏懼了,變得堅強而勇敢。在明知道抵抗不過敵人的時候,好多戰士紛紛綁上炸彈,往敵人堆裏跳了進去,同歸於盡……頓時,我熱淚盈眶,滿腔熱血沸騰起來。軍旗,一次次倒下,被扶起,又倒下,再扶起……軍人們毫不畏懼、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淚眼婆娑,感慨不已。

在最後一場戰鬥中,小湖北主動報名敢死隊,引出敵人火力點,然後讓其他人快速過橋。可是,過橋不順利,一個、兩個戰士倒下,連團座都被槍擊中了,他用着自己最後一點力氣喊道:“全部過橋!”然後倒在地上的兩個戰士快速跑過來擡起團座一起往租界跑。

現在的上海還保留着他們打仗的那個倉庫,時刻提醒着人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八百戰士,我像你們致敬!

佰觀後感 篇七

四行倉庫。

經歷了兩晝夜的戰事,一場特殊的升旗儀式開始了。

倉庫之外,就是數十倍於我的日寇。一旦升起旗幟,日寇將不惜一切代價對四行倉庫發起衝擊。

旗,還升不升了?

升!一定得升!

幾分鐘後,日寇的飛機像聞見了血腥味的餓狗般向那面旗發起衝擊,戰士們一個個倒下……

但,旗不能倒!旗架垮塌了,戰士們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死死護住旗幟;飛機襲來了,一個又一個戰士舉起鋼槍,瞄準、射擊……

旗,不能倒。

四行倉庫與英租界之間只有一河之隔。一岸,租界極盡喧囂繁華;另一岸,卻是血肉橫飛、硝煙瀰漫。西方的記者、觀察家爲戰士們的慘烈英勇而嘆息;租界裏的國人從麻木不仁到羣情激憤,不斷有學生、記者遊過河來參與這場戰鬥……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與犧牲,告訴了河那岸的繁華人世:

不要對戰爭無動於衷。

當鴉片戰爭的硝煙瀰漫於清帝國的海岸線上時,道光帝卻滿心都是朝廷內外的點滴得失。老皇帝選擇了無動於衷。

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終於波及到慈禧女士的八擡大轎時,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只能救得她自己一條命。慈禧女士選擇了無動於衷。

當日本人以一名士兵走丟爲由,對東北三省展開侵略時,數十萬東北軍人卻不開一槍、撤往關內。蔣介石選擇了無動於衷。

可是,當日寇染血的刺刀刺向我們的胸膛,當亡國滅種的危機真正來臨時,當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與這場戰爭休慼相關時,又有誰還能選擇無動於衷?

《八佰》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意象。其中最令人難忘的莫過於那匹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清矍白馬。

“白馬非馬”,這句話放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它高傲,美麗,也溫順通靈。它在戰場的各個角落中穿梭,卻仍不顯狼狽。它是黯淡戰場中的亮色,也是戰士們戰鬥精神的象徵。

在幻想中,死去的小戰士化身趙雲,身騎白馬,在長阪坡前斜眼冷對百萬雄軍。

白馬非馬。

電影結尾,團長謝晉元爲留存革命火種,下令全體戰士從橋上撤至英租界。他說,“僅僅只靠我們四百多人扛是扛不住的,需要外面四萬萬人來扛。”

是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一個民族的興盛與衰亡,始終是由這個民族的絕大多數所決定的。保衛四行倉庫的英雄們撤退了,但是他們爲中國留下的寧死不屈、英勇頑強的精神火種卻迅速地在大江南北上蔓延開來……

正如毛主席那句廣爲流傳的箴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向在抗日戰爭中浴血奮戰的先烈們致敬!

《八佰》觀後感 篇八

這部電影很震撼,畫面感超強。人物感情刻畫非常細膩,真實。深處其中,彷彿飛越到1937年。激盪的歲月,永不磨滅的`意志,是精神的火花,即使需要我獻出生命,毅然決然,毫不猶豫去守護它永遠的不滅!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這就是對在四行倉庫堅守的人的意義,喚起人們反抗侵略,對民族與國家的保衛之情!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與萬一,我的肉體即使隕滅,靈魂卻你們同在。

劇中我印象最深是那匹白馬,這個白馬是一種精神象徵。首先它被藏在倉庫裏面,這意味着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是一種封閉的狀態。繼而被不小心放了出去,這也就是象徵着日軍侵華時的人們的精神狀態,茫然不知所措,四處逃亡。繼而它又回到了倉庫,這表示中國人在抵抗入侵時的精氣神在復甦。繼而又隨團長與日本軍官對陣,日軍那邊是黑馬,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黑與白對應的邪惡與正義。也是兩種意志的較量,這更讓白馬顯得的高大與聖潔!最後,它又自由迴歸到倉庫了,這也表示正義終於戰勝邪惡,自由的意志永不磨滅!

起初,沒人相信還有人在上海堅守,直到聽到四行倉庫的槍炮,然後沒人相信他們能堅持多久,直到後來日軍久攻不下,這就是信念的力量!終於最後,喚起了國人的清醒,無數的期望的眼神,無數的默默吶喊,無數捐錢捐物的!

旗幟就是信仰,當旗幟樹立在倉庫樓頂的時候,人們的信仰也就一起樹立起來了,這個時候就是保證它不倒,這個時候信仰的力量還很渺小,只有在無數次的保證旗幟不倒的情況下,人的信仰變得堅定,即使最後旗幟倒下,人們心中的旗幟卻升起來了!

在特派員下達撤退的命令時,說的一句話:你們纔是真正的中國人!這纔是本劇的宗旨,有靈魂,有思想,不服輸纔是真正的中國人!

佰觀後感 篇九

想看《八佰》這部電影有一段時間了,今天影院看了一下感觸頗多。

特意來頭條把自己的觀後感分享給大家。

寫下這些並專業影評,純屬個人感想。

首先感謝這部電影告訴了絕大部分中國人不知道的一件抗日英雄事件,《八佰》源自抗日期間淞滬會戰最爲慘烈的、悲壯的一戰,詳細戰役前後詳情也是我等國人需要了解銘記的。

很是慚愧因爲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場我國實際參戰420人的戰役,英雄先烈需要被銘記,因爲有他們的前赴後繼纔有我等纔有現在的生活。影片通過一河之隔的景象,將地獄與天堂

呈現在觀衆面前。

當看到先烈隔窗望向河對面繁華景象時,我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他們看的不是河對面,他們看得是現在我們安定繁榮的生活,這是支撐他們慷慨赴死的信仰,

因爲他們堅信積貧積弱、節節敗退的中國終有繁榮昌盛的一天。而今天的中國又有多少人能夠體會他們當時慷慨赴死的勇氣和名族榮辱感。

突然想起川軍抗日英雄蘇國章回憶的那段對話

“去死,怕不怕?不怕!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國家”,打敗仗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失去名族認同和喪失國家榮辱。正因爲在國家名族在最危難的時候有這樣一批慷慨赴死的先烈才喚起更多的

國人從麻木中投身名族救亡。愛國不僅僅是用一兩部國產手機和看一兩場電影,愛國更需要更全面的傳承,國家需要強大,就像電影中河對面的外國租界,當時歐美的發達可以讓他們免受戰亂之苦

可以喝着咖啡洋酒“欣賞”着國軍將士頑強的抵抗。四百多個將士清楚的明白對抗幾萬侵華日軍何止以卵擊石,又怎能阻擋日軍鐵蹄,他們爲國家打的是精、氣、神。我希望中國媒體多報道更多真實

抗日事件、更多英雄事蹟、更多真實的抗日影視。少整些胡編亂造的“抗日神劇”毒害後代,甚至過度消費及娛樂化抗日等侵華事件,讓子孫後代清楚的真諦抗日沒有那麼多輕而易舉,更多的悲壯和摻烈,

《八佰》觀後感 篇十

爲了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抗戰歷史,紀念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抗擊日寇的英勇事蹟,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7年級級部於11月13日組織了全體級部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爲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 。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

伴隨着太陽從東方升起,一面嶄新的旗幟在四行倉庫樓頂上屹立。勇士們矗立着,面向迎風飄揚的旗幟,敬着軍禮。突然,日軍的戰鬥機從南岸飛來,瘋狂的向樓頂掃射,日軍的目標就是想把旗幟打到,但是四行倉庫的戰士們拼死守住旗幟。前一排的戰士倒下了,後一排的戰士前仆後繼,無論是生還是死他們緊緊地握住旗幟不放,要讓旗幟屹立東方。旗幟就是軍魂,旗幟就是民族的希望。

電影結束了,電影院裏傳出哽咽的聲音,包含着我的眼淚。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八百壯士爲了民族,爲了國家,他們拼盡全力,英勇抵抗。正是這種保家衛國的頑強鬥爭,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是未來和平的守護者,更要銘記戰亂紛飛的過去,和平來之不易。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壯士,銘記英雄,勿忘歷史,共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