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電影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75W

電影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 篇一

昨天我們在段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戰士們奮勇抗敵英勇戰爭的形象在我腦海中久久不能離去。

影片中租界是一片祥和的地方,他那裏沒有戰爭,而只有一河之隔的對面,是戰火紛飛的戰場。租界裏燈火通明人來人往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然而河對面戰場上橫屍遍野。戰火紛飛。雖然敵人的攻勢猛烈,但戰士們卻一波一波地扛了下來。敵人們的武器先進。但戰士們英勇無畏,絲毫沒有畏懼之心。敵人攻勢越來越猛了。軍隊裏的戰士絲毫沒有畏懼,但也有貪生怕死之輩,可是最終他們堅持了下來,與將士們一起對抗敵人。從馬棚裏放出來的白馬在戰場中奔跑,這匹白馬代表着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嚮往。敵人攻勢越來越猛烈了,他們決定撤退了。

一些勇敢的士兵們身上綁滿了手榴彈,一邊喊着娘一邊縱身躍下,看着河對面的年輕人爲了一根電話線倒在了血泊中,還有那面旗幟在戰士的拼搏中一次次的飄揚在半空中。我爲戰士們驕傲,也爲戰士們留下了眼淚。他們準備撤退時。敵人卻早有預謀。用一顆閃光彈發現了士兵們的準確位置。士兵們沒有畏懼一步一步的衝上去可傷亡慘重,再沒有退縮,沒有畏懼,部分士兵撤離了。可有些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戰場上。

影片最後一匹白馬從廢墟中走出來這代表着人們對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後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國。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戰士們的鮮血渲染出來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珍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一個能爲社會爲國家有貢獻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二

晚上去看了八佰這個電影,感覺還是挺好的。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後期國民黨大部隊撤退,只剩一個師獨自留守一個倉庫裏跟日本軍交戰的幾天。倉庫地處市區和租界一河之隔,河這邊是士兵應對日軍殘酷圍剿,河那邊是各種百姓生活,有商鋪戲院也有各國使館人民,大家都在觀望河對岸這場戰役。

幾次交鋒的戰爭場面很震撼,士兵們身綁炮彈與日軍同歸於盡往下跳的時候,瞬間淚崩。但也有臨陣脫逃,臨時收編的百姓搖擺不定,對於殺人對於戰場充滿畏懼,不敢迎敵。感覺挺真實的還原了士兵們的各種心態狀態,包括他們聊天時那些話語。不同於之前看過的戰爭題材的電影。還有一匹白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麼。

河對岸有戰地記者不顧風險進入倉庫拍攝,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學冒着槍彈游到對岸送旗子,有老外對賭下一場交鋒輸贏率,也有對岸高樓裏用望遠鏡觀察局勢的知識分子。

電影裏有一句:戰爭的背後就是政治,類似這樣的一些話。

還有一個片段記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隊要支援(需要冒着敵人槍林彈火跑到對岸,很壯烈的行動)報名時需要報哪裏來的,聽見一人大喊:聊城東昌府區某某某。把我驚了,這不我家鄉的人吶~

總之電影拍的很好,很真實。各種視角描述都有。戰爭場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幾年前在二環衚衕裏和管虎導演有過幾句近距離聆聽和麪談。全然已忘當時的狀態模樣。

《八佰》觀後感 篇三

今天看完紅色電影《八佰》後,我對偉大的中華民族和共產黨軍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八佰》主要講了1937年的一個晚上,上海淪陷了,僅剩的八百名中國軍人躲到了一個四行倉庫裏。他們接到上級命令,只要堅守兩天,就可以撤回英租界。與此同時,危險也在慢慢逼近。

第二天早上,十萬多日本軍人埋伏在四行倉庫四周,對八百名軍人發起了進攻,八百名軍人連忙做好戰鬥的準備,對日本軍人發起了反擊。日本人就開出了“大怪物”——挖掘機,想要拆掉這個四行倉庫,八百名軍人只能邊補邊打,最後日本人見局勢不妙,只好撤退,八百名軍人也損失慘重,只剩下四百二十名軍人。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日本人再次朝四綠色作文網行倉庫發起了進攻,這次他們還開來了飛機。但是四百二十名軍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後,每時每刻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不出所料,日本人很快又被擊退了。

終於來到了撤退的那天。中國軍人在過橋的時候,遭到了日本人狙擊槍的攔截。所有中國人感到憤怒不已。英租界有槍的中國同胞和英國警察都朝日本軍人開火,橋上的軍人也奮不顧身的將受傷的人背到橋對岸去,一個也不放棄。橋對岸的中國人也在爲他們喊加油。

電影到這裏也就結束了。在橋上的四百二十名中國軍人奮不顧身地保護傷員,英租界的同胞們也爲他們打掩護。中華民族這種團結友愛的精神感動了我,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向他們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人。

《八佰》觀後感 篇四

看完《八佰》這部電影,戰爭的炮火、硝煙和血腥以及愛國戰士們熊熊燃燒的愛國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國民黨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餘人,奉命堅守上海閘北,留守四行倉庫。實際人數四百二十餘人的隊伍爲壯聲勢而對外號稱八百人,這便是片名《八佰》的來源。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獲令撤往英租界的動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卻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當河的這邊戰爭打響,血雨腥風之時,河的那邊卻還在打麻將,玩樂,連物資也不捨得捐贈。甚至還有人荒唐地尋問着:“有人買望遠鏡嗎?可以把對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體會到了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當時的中國人麻木不仁,軟弱,沒有一絲反抗意識,以至於令人心寒和後怕。這與如今校園欺凌,車禍等事故發生之時,不少人袖手旁觀,湊熱鬧卻不伸出援手有什麼區別呢?

但幸運的是當時的中華民族最終還是清醒了起來,團結了起來,反抗了起來。從最初的漠不關心,到後來舉起了槍向敵人射擊,河兩岸的人民終於聯合了起來,一同守護祖國疆土,着實令人感動。如今的我們也應向前輩們學習,勇於出手,敢於幫助。

另一個讓我感到震撼的場面是機槍連排隊跳樓去炸厚鋼板的場面。一個個的烈士報上名字和家鄉,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線,以血肉之軀去博取一絲勝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淚下呢?當好不容易炸開一個口的鋼板陣正緩緩癒合之時,大家緊張着,盼望着,一名戰士毅然站在樓邊,隨着一聲帶着濃濃陝西腔的“娘,孩兒不孝了!”後爲國捐軀,這是多麼大的決心和信念啊!這段直接將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動的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個烈士,不僅是國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後,便是一個個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結束,電影畫面一幕幕閃過,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慶幸自己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慶幸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慶幸自己被那麼多人保護着。此時,我們正當少年,滿懷希望,滿腔熱血,寄託着先祖們強國和平的希望,砥礪前行吧,縱使荊天棘地,也不負此行!

烈士已故,戰魂不滅,各盡其責,共護和平。

電影《八佰》觀後感500字 篇五

今天,爸爸帶我看了今年第一部電影,名字很怪,叫《八佰》。電影講的是1937年,日本人佔領上海,400多名中國軍人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爲了壯大軍心,四百壯士謊稱八百人,最終以少敵多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的故事。四行倉庫原先是個金庫,有着厚實的牆體,裏面還有大量的糧食和彈藥儲備,加上緊鄰外國租界,導致日本人不敢使用重炮、炸彈等大型武器,從而展開了一場場可歌可泣的戰鬥。

爲了打下四行倉庫,日本人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他們爬牆翻窗進來,被噴火槍燒得滿地打滾;他們用大型工程車撞倉庫牆壁,車被煤氣瓶炸燬;他們搭了盾牌陣要炸四行倉庫,卻被中國軍人用身體扛着炸藥包硬生生炸得撤退了;他們派飛機來掃射,但也被我們用機槍打了下來。雖然日本人被打退了,但每一次的勝利,我們中國軍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日本人翻窗進來時,戰士們措手不及之下傷亡慘重;用煤氣瓶炸工程車的時候,爆破手也同時被火燒傷了;炸盾牌陣的時候,整個機槍隊的戰士一個接一個扛着炸藥包從樓上就往下跳;再比如敵軍飛機飛過來的時候,扶着旗杆的那些人到死都不鬆開。

看完電影,我情不自禁立正向大屏幕敬了一個禮,如果沒有你們這些英雄的保家衛國,哪裏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呢?你們都是我們敬佩的榜樣,都是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佰觀後感 篇六

這樣優秀的影片,應該在中國正常公映,而不是因爲一些人的主觀臆測就失去與廣大觀衆見面的機會

大概五六年前,在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幾個紀錄片界的好友曾經花大力氣重走抗戰路,其中也包括尋訪正面戰場的遺蹟,而淞滬會戰作爲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後來正面戰場的拍攝計劃擱置,但是籌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壯故事卻深深印刻在好友們的心中,即使是聚會時偶爾談及,也讓聞者淚目,感佩那些曾經付出過巨大犧牲的人們,爲我們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面戰場上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備受激勵。

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曾經說過,“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所經歷的犧牲已經得到舉世公認”。但是,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是被低估的。至今,國際公認的二戰起始日期還沿用1939年納粹德國侵略波蘭,而不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擴大對華侵略。

所以,從年初聽聞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有機會在年內上映起,我和朋友們就一直在密切關注。從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對於爲淞滬會戰收尾的這場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剋制的,它甚至沒有采用史學界慣用的“八百壯士”一詞。“五人爲伍,百人爲卒”,管虎用一個“佰”字,剋制地體現了中國人都懂的中國軍人內涵。

6月初,我有幸參加了《八佰》的一場內部交流觀影。16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置身於82年前那個特殊戰場,蘇州河兩岸,一邊是繁華的英美租界,一邊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奮戰的四行倉庫。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導演,用最簡潔的空間重建,即實現了對整場戰役的全方位還原,解決了戰爭片最困難的微觀戰場與宏大敘事之間的矛盾。這樣舉重若輕的結構,甚至連《敦刻爾克》也無法做到。

如預期中的,《八佰》中的確不乏“燃”點、“淚”點,某種程度上填補了我對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壯懷激烈的想象,但是這種填補因爲審慎而讓我剛看完時甚至微微有點不滿足,覺得導演在對這場戰役的正面褒揚也即“熱血”的敘事上稍顯吝嗇,讓人看到了更多熱血之外的多角度審視。然而回頭細想時,又恰好是這些多角度的審視讓戰役更加真實和耐人回味。

比如說,影片一開始就是從逃兵的視角進入的。這是一個不同凡響的開場。幾個老百姓以及逃兵誤打誤撞被編入了四行倉庫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524團”(其實是第一營,爲了對外營造倉庫內有一個團的守軍的假象,在通訊中用“524團”代替第一營)。這些人中有從鄉下來的青年和孩子,本來想見識大上海的繁華,被誤當成逃兵抓起來,送進四行倉庫;也有積極領餉消極上陣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隊的一員。這些本來習慣於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被迫經歷這場特殊戰役的洗禮,成爲熱血寫就的“八佰”。

影片的這個設置看起來像是常規的戲劇性設置,小人物逆襲成爲英雄,但是如果查閱史實就會發現,這個設置其實包含當時非常真實的背景。第一營本來的確有800個經過德式訓練的士兵,但是經過淞滬會戰的消耗,人數已經大量消減,而且經過多次兵員補充,士兵多爲周圍省份的駐軍,到四行倉庫保衛戰前,被送到上海的很多都是在7月7日戰爭爆發後招募的尚未完成訓練的新兵。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湖北方面不願意將他們原用於同共產黨作戰的訓練最好的軍隊送到上海。也就是說,這個看似黃埔嫡系的加強營,實際上更像是一箇中國草根百姓組成的義勇軍。從這個視角進入,四行倉庫就更像是一箇中國抗戰的縮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矇昧初醒的國人,在租界-蘇州河-四行倉庫構成的這樣一個微型國際化空間中,被迫直面大敵壓境、列強環伺,不得不爲尊嚴而戰、爲家園而戰,成爲世界的一部分。

因爲逃兵這個比較低的進入視角,圍繞這場戰役的衆多幽微面貌也得以充分展現,並潛伏了巨大的提升空間。

比如說蘇州河對岸租界的中國看客們。最初他們只是有幸身處一個特殊領地而得到庇護的幸運兒們,對於戰爭,由於之前的節節慘敗,絕大部分人已經幾乎失去了信念,他們能做的頂多就是圍毆落單的假想敵,喊一喊民粹的口號。但是,當他們從對岸的四行倉庫看到了這個民族真正的尊嚴和希望,便會毫不吝惜地拿出身上的金銀、掏出家中暗藏的武器,甚至爲支持對岸的兄弟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比如租界裏的各國觀察家們,他們原本置身事外,以爲這是一場沒有什麼懸念的戰役,人們唯一的興趣似乎是下注預測多少小時結束戰鬥。“八佰”終將讓他們肅然起敬,並作出合乎人道的反應。

而這部謳歌“壯士”的影片中,女性們的表現也不輸男兒。楊惠敏這個送旗女英雄大家比較熟悉就不用說了,姚晨扮演的何香凝這個角色雖然出鏡不多其實更有說頭。作爲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遺孀,何香凝本可以在國外安度餘生,但1931年九一八之後,何香凝便回到中國,致力於促成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先於宋美齡組織了中國最早、最大的婦女抗敵後援會。片中上海女性捐獻金銀首飾等種種支援行動,背後都有何香凝的影子。

關於楊惠敏送出的這面引人注目的青天白日旗,無論在史實還是在電影中,都沒有過多的黨派含義。由於當時中國整編部隊沒有準備中國國旗和軍旗的慣例,在史料中,楊惠敏所送的當時的國旗,是上海商會集體準備的,在電影中,劉曉慶飾演的一位普通國軍軍官的遺孀承擔了備旗的任務,雖然缺乏明確的史料支持,但是有其合理性。在這裏,這面旗幟通過充分的鋪墊,幻化成中華民族的精神,併成功激勵了所有目睹這一刻的國人,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勇氣。

在我看來,管虎導演的這部《八佰》最厲害之處也在於此,他根本就沒打算給戰爭的領袖們任何出鏡解釋戰略的機會,卻非常高超地詮釋了這場戰役的價值。電影獨闢蹊徑地將焦點落在普通人身上,細緻地刻畫了這場戰役的獨特環境和身處其中的中國軍人的成長以及中國各界的反應和轉變。這樣詮釋的史實基礎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甚至遠遠超出了國軍首腦蔣介石的預期,以至於最終不得不派出特派員來勸退這些戰士們。也正因此,在電影的最後,“八佰”壯烈之後的悲情穿透銀幕,讓82年之後的觀影者感同身受。當然,蔣的抗戰表演思維也埋下了其最終失敗的草灰蛇線。

如果說四行倉庫保衛戰是一場智慧與熱血並重的戰役,《八佰》就是一部智慧與熱血並重的電影。看完這樣難得的現實主義鉅作,有種馬上寫觀後的衝動,可惜因爲事先收到觀影提示希望公映後再評價,只得按下衝動,靜待電影公映。

在觀影后數日,看到那篇由公衆號“紅星幹部培訓”發佈的公號文《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我們應當拿出什麼樣的獻禮片?——電影創作傾向問題學術研討會紀要》。文中稱一個名爲“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的機構在京舉辦了一場“電影創作傾向問題學術研討會”,該“研討會”說是電影創作學術研討會,卻似乎重點針對了《八佰》。而奇怪的是,儘管所有與會人士都在發表對《八佰》的意見,對我這個看過《八佰》的人而言,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卻是,他們並沒有看過這部影片,甚至連這部電影的一些基本資料包括檔期之類(七·七紀念日前夕而非國慶檔)都沒有搞清楚,就主觀臆斷《八佰》有偏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創作傾向。這樣的批判本身似乎就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沼。

研討會認爲“如果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出發,在表現400壯士誓死保衛祖國的崇高精神的同時,揭示400壯士悲劇的動因,對於弘揚民族精神、總結歷史、開闢未來,無疑是很有好處的”。因爲沒有看片,他們不瞭解的是,《八佰》對於400壯士悲劇的動因揭示甚至超過了對於誓死保衛祖國的崇高精神的表現。

而研討會“從劇組和相關人員透露的信息來看”,得出結論“用歷史碎片掩蓋歷史的本質真實,對於國民黨的抗戰做了嚴重違背歷史事實的美化。這種偏離歷史唯物主義的創作傾向,是不應當受到鼓勵的”。看過電影的人才能明白,《八佰》關注的恰恰不僅僅是那些閃光的歷史碎片,而是致力於挖掘歷史的本質真實,關注身處這場戰役的各個層面的中國草民與中國士兵,讓這場戰役的壯烈與悲情同時力透銀幕。如果說《八佰》不是歷史唯物主義,我真的無法想象,還有什麼樣的創作,能夠如此客觀地表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必要與必然。

必須對邀請我看片的人說一聲抱歉,忍不住提前發表這篇觀後感。我的出發點非常簡單,這樣優秀的影片,應該在中國正常的公映,而不是因爲一些人的主觀臆測就失去與廣大觀衆見面的機會。

我十分讚賞一位國際友人對中國抗戰的評價,“在抗戰中形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不同政黨、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團結在一起,共同爲戰勝法西斯而奮鬥,這對當今世界仍有借鑑意義”。我想,這樣的統一戰線精神,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