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東京審判》觀後感精彩多篇

觀後感2.54W

《東京審判》觀後感精彩多篇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一

《東京審判》——國人必看。爲什麼?衝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內容,就足以讓我、讓很多國人涌現出一種莫名的憤恨和愛國的衝動。就在前半個小時,我還在電影院裏默默的體會着這部電影。現在,在剛回到家的第一時間,我沒有做任何事,只是打開電腦,開始記錄我的感受和思考。這是值得留下的記憶。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讓我比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時候,幾個主角義憤和激情的演說辭讓我對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親身坐在電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時候,整個過程卻只有一種木漂於水的輕浮感。明知道這些歷史足以讓人的心感到壓抑和刺痛,但是這些歷史的負重卻堵塞在咽喉處,缺少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力量,讓這些負重瞬間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澱——然而,沒有!!!整個過程中,感受不到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主義以及其伴隨的殺戮、血腥給人帶來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國對歷史事件激辯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惡受到懲罰以及和平得以彰顯的快感和激動。

總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從中國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爲切入點,將整個庭審過程中的一些節點作爲重點,還穿插了中國記者和日本記者之間的戀情,某些日本人的覺悟,某些日本青年對戰爭的曲解、對中國的仇恨心態以及報復行爲,日本老兵在戰爭後留下的陰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戰爭中響應國家號召被侮辱後的恐懼等等。

印象比較深的重點情節:一是庭審剛開始時梅汝?h對審判座次的據理力爭;一是兩醉酒日本人被美國司機開槍打死的情景;一是溥儀的作證;一是美國法官對東條英機的盤問,以及東條英機最後死硬承認如果可能還會將侵略戰爭繼續進行的醜惡嘴臉;一是日本老闆娘被子彈打死時的情景;最後是對死刑進行投票的情節。

然而,讓我不太滿意的恰恰就是這些重點情節。這些情節並沒有深化和細膩,無法讓人將感情投入,甚至是我這個滿懷激憤、時刻準備投入情緒的觀衆都無法將感情沉澱下去。整個影片中其實時刻都存在爆發點,況且有劉松仁和曾江這兩個老牌的實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無法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然而,不知是編劇的原因還是導演的原因,這些情緒激動的演員卻在闡述一些空洞的說辭,完全沒有力度。這就好像朝你打過來一個大拳頭,讓你顫抖,讓你恐懼,但是打到身上卻沒有想象得那麼痛。

不知道是否導演的角度太過客觀,卻又極力的想用情緒來煽動觀衆,以至於在影片的拍攝中產生一種情緒上的矛盾。整個影片中貫穿的真實的歷史膠片,以及不斷出現的字幕,使得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人有一種被人搔你癢癢但是又無法發笑的難受感覺。似想爆發,卻如鯁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來。

還有一點也存在着失誤,那就是整個情緒的導線都是集中在中國法官身上。中國法官力爭座次問題,中國法官說服大家贊同死刑,似乎整個的審判都是中國人在主導,都是中國人在利用大多數的權力來對日本進行鎮壓和報復。這樣容易誤導觀念,誤導情緒。

在演員方面:首先,溥儀的出場應該是一個爆發點。在這個情節上,應該是讓溥儀用平靜而樸實的語氣訴說讓別人氣憤和窩心的事實,但是溥儀的表現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跡的僞君子的圓滑和無賴;其次,“小偷”和尚的回憶,情緒激憤是對的,但是他回憶的內容還無法讓別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顫慄,應該換個內容並且繼續細膩;再次,美國律師對東條英機的盤問是很不錯的一個部分,有情緒也有內容;還有就是那個日本辯護律師,讓他的辯護詞更爲卑鄙和狡猾一點,也許效果會更好……類似的小角色還有很多,但是都有一個總體上的毛病——沒有細膩和深化,只是粗線條的描繪和表演者的衝動肯定是無法讓人有情感上的共鳴。

不過,這些的表演者實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現都比較到位。而且,這些演員從外形到氣質和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比較符合,在選角上沒有太大的參差,可以表揚。

另外,影片的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銜接有不連貫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斷裂的跡象。比如對東條英機審判的那個場景,鏡頭對準了東條英機的頭頂處,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後下一個畫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國律師的臉上,如果從頭頂處往下推進,再緩慢過渡到律師的臉上,效果會很好。不知道導演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疏漏,顯然監製和剪切的工作沒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夠。

總而言之,鄙人認爲這部影片原本應該拍得比現在的更精彩,演員的表現總體上還是不錯的,音效也還是有分量的,畫面還算精緻;但是劇本顯然沒有寫到位,該入的不入,該出的倒是出的很開;導演、監製、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來,真的很平靜,還會有一種很窩囊的感覺。不過,這部影片的意義以及本意還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電影這樣的宣傳手段將歷史的真相揭露到國際社會面前。不過類似作品的後繼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劇本的深度和力度問題,不要再浪費這些優秀的實力演員。

最後,考慮到配音的不真實性,鄙人覺得還是再重看一遍原聲片比較好,也許沒有加工過的聲音會比配音後的更有震撼力。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二

在看《東京審判》的時候,由於昨晚熬了很長的夜,起初處於睏乏狀態,加上影片那樣沉悶的氣氛,我得抱歉我居然睡着了。但當電影播放至檢察官對日本戰犯義正詞嚴的審問時,作爲一箇中國人,作爲一個人,我瞬間睜開了眼睛,或許我想看看這些罪惡滔天策劃了這場慘絕人寰的殺戮的日本戰犯在他們臉上是否會流露一絲的悔意,但是鬼子終究還是鬼子,終究讓人失望。 我睜大眼睛仔細看着,豎着耳朵仔細聽着,迴避掉這部影片的技術性問題,我更關注它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我想這是一次人性的拷問。 影片拍出了紀錄片的風格,許多畫面色彩與音響的處理引領後來者彷彿重回了現場,讓人倍感沉重。加上真摯的旁白,一個極富善良與正義的聲音貫穿了整部影片。整部影片暗暗對人類發自肺腑地提出一個個沉重的問號:戰爭是什麼?什麼是愛國?文明又是什麼? 正如抗日戰爭一樣中國人民的抗戰是正義之戰,反法西斯之戰是正義之戰。所以這次審判也就意味着是扞衛人類正義與和平的一次審判。它必須取得勝利!否則正如梅教授在片尾所說的那樣:我們很難想象世界人民將會怎樣?這個世界的未來將會是怎樣? 上帝說當人類產生了“善”,罪惡的源泉也便開始蔓延。因爲小部分人對權利和財富瘋狂的追逐或自身的非法利益,就引起血肉之軀的爭鬥與殺戮。這樣的戰爭是令人髮指的。它因私慾而起,擾亂世界,踐踏生命,也踐踏着人的尊嚴。所以我想每一個從軍者首先應該把自己當作一個人,其次再是一個軍人。古時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鐵論,那是封建社會的標杆,不應殘存在現代社會。每一個軍人不應該只是當權者的傀儡,不應只是他人的殺人工具。應如影片中芳子的哥哥正夫那樣有自己的判斷,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的良知,其次再是一個軍人,並只爲正義而戰。 一切非正義的戰爭都是值得聲討的,因爲人類生於愛,這是對愛的踐踏。有戰爭,就會有疼痛,就會有生命的隕落。 日本侵華戰爭殘害了中國兩百多萬人民。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後的關頭,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堅固的長城,這個時候人人皆兵。這已不再是一場戰爭,這是一次民族的救亡運動,一次對奴役的反抗,一次對自由的爭取,一次對戰爭的驅逐。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吶喊! 愛國這個情結每個國家都有,而什麼是真正的愛國呢?沒有民,就沒有國,民不愛國,就沒有國家。所以我理解影片中那幾個激烈分子在日本戰敗後的失落而極端的情緒。因爲他們愛國,他們把日本當作自己的國家,他們崇尚它。只是他們在愛國的同時忘記了人性,他們是盲目的信仰,更不知道他們究竟在信仰什麼。 國與國的界限不過是地理位置上的,而人類本身的淵源卻深不可探,誰敢保證戰場上面對的敵人沒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呢?所以愛國首先要愛世界。我認爲影片也是暗中闡釋着這一觀點的,既然中國人和日本人可以相戀,既然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可以用多種語言溝通,既然人類情感是沒有界限的,既然人類文化是可以交流的,那麼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就應將心比心,首先懂得博愛,纔有資格愛國,愛真正的國。 不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是一個怎樣的思想,爲什麼那麼多日本人崇尚它,更不知道爲什麼這樣劣質的反人性的文化怎會遺留到人類的文明時代?我猜測它本應只是一種值得讚揚的精神,卻不知是哪一些人偷樑換柱更改了它真正的含義,以謀取私利,最終也給了日本以及人民沉重的一擊。 或許人類文明的前進總是要付出艱辛沉重的代價的,中國從封建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付出了太慘痛的代價,那是中華民族忘卻不了的傷痛。於是我們深刻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真理。而日本在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令天地震怒。世界人民的反擊是懲罰,審判是懲罰的延續,我想更是在此中寄寓喚醒日本人作爲人的良知的希望,可惜鬼子拉長的臉上沒有任何悔悟。但願深受其害的日本人民他們在付出這麼慘痛的代價以後,他們所崇尚的文明會有所進步。 而偏感性的我同時也懂得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永遠安寧,就像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有人類的地方有善,就會有是非,所以法律是必須的。就如梅教授最後在影片精彩的反問一樣;法律是什麼?法律的作用是什麼?是的,犯了錯,就應受到懲罰,人首先學會的,就是作爲一個人應有的擔當,否則不配做人。而讓行爲跟着良知行走吧,總會離上帝更近,離法律的制裁越來越遠的。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三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着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爲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我想到了最近比較流行的“殺人”遊戲,甲是警察,夜裏已經驗過乙是匪徒。投票的時候,甲“跳警”,指出乙是匪徒,說服平民把匪徒乙投出局,但是乙硬死不承認,平民則持有自己的觀點。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顯然扮演了警察的角色,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是匪徒,另外10名法官則扮演平民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就像在“殺人”遊戲中,警察已經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爲”。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箇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爲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當然,我個人是反對激進的。愛國主義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說明了11名法官內心的利益衝突。

還好,最後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於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總體來說是嚴肅、低調、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着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闆娘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裏,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裏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後,因爲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爲,扼殺了這片淨土。悲哀!

我還想談《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羣書,這部電影是他負債500萬拍攝的。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爲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看一看《東京審判》! ——————

一直以來,我都對歷史的“側面”比較感興趣。

比如金朝攻下北宋,我們的歷史書就好像遺忘了那北方的大片土地,清一色的描繪着南宋的景象。我卻一直很留意關於那個時代關於北方人民生活狀態、政策民心的記載。

可能“側面”只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些瑣碎的細節,但卻是歷史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一面。

關於東京審判,我們的教科書中往往是在抗戰結束後一筆帶過,短短一小段,不足三十個字。

所以大部分學生在沒有看《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之前,都沒有料想到在教科書中的一小段文字背後,竟然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那麼複雜的政治博弈和那麼艱苦的心理鬥爭。包括我。

我也因爲這個電影,忽然意識到我們教科書的失敗。書中淡化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細節,而是這段歷史中頗爲生動的一部分。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爲有生動的細節存在。所以細節是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如果失去了、遺忘了這些細節,歷史就會枯燥無味,如同歷史書最後附上的年表一般。拿着這樣的歷史書,不僅無法吸引後來人,而且就算他們看了,也只能讓他們極不情願的記住一些梗概和數字,談不上對歷史的認識。

那樣,我們不如讓孩子們扔掉課本,直接看電影。

有人會說我們不煽動民族仇恨,這樣跟日本教科書的歪曲描寫形成對比。這毫無疑問是無謂的意淫,顯然這種失誤不可能是因爲我們的“高尚”造成的。記錄歷史的人不僅應當真實的反映歷史,而且更應該全面的、鮮活的反映。

至於當代中國人面對日本對華侵略這段歷史的態度,很多人說我們現在應該有大國的胸懷。我覺得真正的大國心態可以是“無國界”的:日本的錯誤不僅僅是日本人需要反思的,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不僅要反思自己民族昔日的懦弱,也要反思另一個民族的錯誤。

因爲,我們同寫一部人類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四

從始至終我都是懷揣着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情看完《東京審判》!《東京審判》的結尾在我看來像是點球大戰,誰也不知道11名法官會不會把球踢“飛”;更像是兩個人的pk,只不過pk對象是“同意死刑”和“反對死刑”!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是非常驚心動迫的:6比5,微弱票數決定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

我們不知道來自民主國家的11名法官把自己寶貴的一票投給了誰,代表中國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梅汝璈法官也不知道。對於發動侵略戰爭的策劃者、組織者理應處於絞刑,但是我們不能說那5位法官沒有仁義道德,因爲他們是一個國家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自己國家在這個戰爭上的立場和利益。

在東京審判中,梅汝璈先生,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另外10名法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梅汝璈扮演警察角色,東條英機他們的罪行很明顯,像是警察已經驗過他們的身份,就是匪徒,但是法官問訊時,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戰犯卻異口同聲說道“我無罪”,這是無視國際法律、無視人道主義的軍國主義表現。在審判過程中,東條英機、板垣真四郎等說,“我們出於同情和友誼”,“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日本人”,“我們是自衛戰爭,不違反國際法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滿洲的任何行爲”。

最讓人氣氛的是,東條英機居然說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是正確的,我們還會繼續發動戰爭”,每一箇中國人聽了這句話後,只會更加激起對日本人的仇恨和對東條英機的憎恨,所以可以理解我們的國民直到今天爲什麼還擁有如此高的反日情緒。中國人沒有錯,我們的反日情緒全部是日本人帶來的。

東京審判也出現了搞笑的情景,也是處在審判的結尾量刑時,到底是否對甲級戰犯處於死刑,本來是法律問題,居然討論到文明與宗教的問題,討論佛的問題,這更說明了11名法官內心的利益衝突。

還好,最後還是同意對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處於死刑。雖然,這個結果來得太漫長太驚心。

東京審判歷時兩年多,經過817次庭審,終告結束!

這部電影的基調總體來說是嚴肅、低調、充滿仇恨的,但是影片中的小酒館卻洋溢着一種歡快、和諧的氣氛,熱情的老闆娘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裏,各國的法官喝酒、聊天、唱歌、跳舞,完全沒有遠東國際法庭裏的英森和冷淡。但是,這個歡快的小酒館也沒能堅持在最後,因爲一個狂熱的日本愛國分子的不理智行爲,扼殺了這片淨土。悲哀!

《東京審判》的導演高羣書,他負債500萬拍攝了着部電影。我不敢用“拷問某些國人的良知”這樣的字眼,我覺得自己沒資格。我只是以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身份置疑中國的電影投資者和同情高導演的悲劇。

當我看完影片後,我覺得高導演的500萬是可以賺回來的,因爲每一個愛國的人都應該區看一看《東京審判》!

眼視光學院醫院黨總支(學生)第一黨支部 王若潔

在《夢迴金沙》這部電影裏,劇中的男主角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經過在金沙古國裏一次特別大的災難後,成長爲了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孩子。

電影中,美麗的金沙古國有一片片的樹林,而且每一棵都是參天大樹。林中有着喳喳叫的小鳥,還有着清澈見底的湖水和小溪。可以用一句詞句來形容這美麗的風景:“水似眼波橫,山似眉峯聚。”

看完這部影片,我對金沙古國的一個極大問題終於問了出來:“曾經如此輝煌的金沙古國是怎樣滅亡的?”我問媽媽,媽媽說:“我也不太清楚,這樣吧,我們明天去金沙遺址看看吧!”

第二天,在金沙遺址裏,我還是沒有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我瞭解了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金沙古國裏最有名的金“太陽神鳥”、“金面具”……我還看見了影片中男主角脖子上帶的玉璋!

看了這些以後,我還想多瞭解在我家鄉四川的一些其他的歷史文化,媽媽就帶着我“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在都江堰,我親眼看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偉大的水利工程;在青城山,體會了古人說的“青城天下幽”。

瞭解了這麼多的歷史文化,我覺得我的家鄉——四川,真的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我覺得我生在四川真驕傲!

張一果

——生命只有一次

今天,我看了一段真實錄像。

他主要講了許多車禍而引起受傷,死亡。還說了車禍五大殺手。酒後、疲憊、超速、超載、追尾駕車。車禍實實在我們身邊。其中有個故事是講一個七歲的小姑娘在3歲時,過馬路被車壓了,兩條腿沒了,現在只有靠籃球幫她“走路”。她是多麼渴望,可以像其他同年齡一樣,可以正常走路,可以揹着書包去上學……可她現在只能看其她小朋友去學校。所以她向所有開車的叔叔阿姨說:“請你們一定要小心開車”。

我看完一個個故事,我鼻子一酸,眼淚快要掉下來了,車禍真可怕。讓我不由地想起一件事。那一次,我在車站等車,正在這時,一個約70歲的老人過馬路被一輛沒“長眼”的大卡車撞傷。我看了緊張極了。開車的叔叔臉也嚇白。旁邊的人看了馬上把老人送醫院。

我想:現在車子越來越多,車禍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在這裏跟所有的駕車司機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