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2022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1.27W

2022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精品多篇】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一

24歲,意味着什麼?在父母眼中,依然還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在普通人看來,它是青春的代名詞,代表着的年紀和無限的機會。人們給甘如意和她的同齡人冠上“95後”之名,這些沐浴着改革開放春風長大的一代,從一睜眼看到的就是全世界,他們與互聯網共同成長,以“Z世代”的面貌出現在各大品牌的消費行爲研究中。

時代的際遇,讓人們以爲他們扛不起風浪,經不起風雨,甚至還被貼上“個人主義”等各種標籤。然而,以“95後”爲主體的年青一代,給了所有人一個驚喜。如果說,12年前的汶川地震讓人們重新認識了“80後”,那麼這次抗擊疫情則讓人們對“95後”重新認識。

返回一線、堅守陣地的,有他們;高速路閘口志願維護秩序的,有他們;全球協作、公益應援的,有他們。在國家和民族經歷大考之際,有情懷、勇擔責、有大愛、能作爲的年青一代英勇地站在疫情防控的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己的身份,並接受社會的檢視和評價。這個羣體,最小的僅20歲,的也不過25歲,他們在疫情面前用“逆行”的方式登上歷史舞臺。

百餘年前,梁啓超先生髮出“少年強則國強”的呼喊,如今中國年青一代用自己的方式隔空應答。正是在這種隔空應答中,一代代人完成了歷史的交棒和精神的傳承。而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也正是伴隨這種迴響,經百折而猶向前的。當歷史來到又一個關鍵當口,誰來守護一個社會的元氣,誰來擎起民族精神的火炬,誰來爲時間賦予意義,又由誰來穩穩接住歷史的饋贈?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已有答案。

若干年後,當“95後”集體回望20__年的初春,會看到什麼?相信會是成長。特定的歷史境遇讓他們找到彼此,突然出現的歷史考題“迫使”他們直面那些宏大抽象的詞語和議題,不斷叩問自己的內心並做出選擇。這也許並不輕鬆,但正如竹子拔節也會痛,又有哪一代人不是在洗禮中成長的呢?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二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的黨員幹部,放棄休息,主動請戰,主動擔負起抗疫防疫的重任。在工作中,他們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疫情防控中不退縮、不畏難,主動作爲,默默地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一直戰鬥在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誓言。

疫情防控排查需要大量人力。在遼寧,全省衛生醫療系統的黨員幹部組成了黨員應急機動隊24小時值班值守,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請戰;社區、村屯的基層黨員幹部全員出動開展社區村屯排查,在寒風中佇立奔忙,守護防線;各地公安機關以縣區爲單位成立了207支黨員突擊隊,在抗擊疫情的一個又一個現場,他們每天“逆行”;在全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黨員們加班加點,埋頭苦幹。這些以年輕同志爲主力的突擊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勇於擔當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確保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這是黨員用行動書寫的錚錚誓言。“我是共產黨員我先上”,“黨員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哪裏有需要就挺立在哪裏”!

危難時刻,更能考驗初心和使命,更能凸顯誓言的分量。廣大黨員幹部奮戰工作一線,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交通運輸、物資供應、醫療支援、民生保障等方面爲抗擊疫情提供堅強保證,成爲戰“疫”不可或缺的頂樑柱和主力軍。“義無反顧衝上去,越是艱險越向前”,這鏗鏘的誓言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激盪迴響,鮮紅的黨旗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高高飄揚。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站出來、衝上去,正在用不畏風險、不避艱辛的實際行動,凝聚起衆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構築起共同抗擊的牢固防線。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三

感謝他們在國家衛生危機出現之後,表現出的大無畏氣概,他們的最美逆行,給社會公衆增添了信心和力量,讓我們不再恐慌,不再憂慮,他們在患者面前給與的無私救助,讓我們欽佩和敬仰。

感謝他們在親人與病患之間做出的“選”,他們不僅用自己的汗水換來了恢復健康出院的衆多患者,更是遏制和減緩了病毒傳播的腳步,爲我們研製疫苗,制定措施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感謝他們在舉手投足之間傳遞的“中國力量”、展示的“中國形象”,讓世衛組織、讓其他國家民衆看到了負責任的大國,負責任的中國人的良好形象,贏得了世衛組織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的肯定和鼓勵。

感謝之餘,我們也應該思考爲這些迎“疫”而戰的最美戰鬥員做一些什麼。

鐵路、民航等運輸部門,要在合理安排疫情防控物資運輸車次、人員上多動腦筋,在保證前方物資需求前提下,讓我們的火車司機、飛機駕駛員得到更好休息。鐵路部門要把預想做的更充分一些,把我們的減免退票費、列車開行車次調整等信息,更加快速高覆蓋的告知社會公衆。同時,讓我們的列車調度更加優化,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科學有序,服務防控。

社會公衆,特別是社區部門,要多關注參與疫情防治醫護人員家庭的關心關愛,多上門詢問有無生活需求,在急需的生活物資上給與應有的供給,保證正常生活。要多開展走訪談心,及時告知前方疫情防控情況,緩解醫護人員親屬的思想壓力。

作爲媒體更要唱出疫情防控“好聲音”,及時報道疫情防控取得的積極進展,用正確的官方數據,給公衆以詳細的告知,避免假信息流傳,干擾社會秩序。要深度挖掘疫情防控一線出現的動人事蹟,讓這些默默奉獻的醫護人員、保障人員、臨時醫院建設人員的工作情況爲更多公衆所瞭解,贏得更多理解和支持,匯聚起更大的疫情防控力量,儘早取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最終勝利。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四

連日來,我們一次次被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的點點滴滴所感動,他們忙忙碌碌、困頓疲倦,卻依然一刻不停全力救治。臉頰上深深的勒痕,汗水浸透的衣衫,護目鏡上的霧氣,成了他們的“標配”;爲了節省防護服,他們穿上紙尿褲,儘量少吃少喝。這種工作環境、這種工作強度,想想就知道多麼艱辛。

正是因爲他們的付出,迅速蔓延的疫情、不幸感染的患者纔得到了有效地阻斷和救治,把一個個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而他們卻冒着被感染的風險。醫務人員用行動彰顯“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職業精神,展現“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捨己救人”責任擔當,用生命護佑生命、用健康換取健康。對這些最可愛的“白衣戰士”,理應給予更多“硬核”保護、關心和愛護。

近期,國家已經出臺多項政策,着力改善醫務人員工作生活條件,對醫務人員臨時性工作補助給予專門支持,對感染新冠疫情的醫務人員給予工傷保險保障,開通工傷認定綠色通道,等等,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關心和關愛。爲落實_要求,全國各地多個部門和湖北省相繼出臺政策措施,從關心慰問、表彰獎勵、職稱評定、年度考覈、休假療養、子女就學和提供保險等方面,全力做好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保障工作;抗疫一線也不斷下達“強制休息”命令;許多景區和旅遊景點對醫務人員免費開放……所有這些措施,是對一線醫護人員的致敬和尊重,確保戰疫主力軍持續旺盛戰鬥力。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疫情發生後,廣大醫務人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爲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才使死亡率不斷降低、治癒率不斷提高,贏得世人敬仰。當前,抗疫形勢依然嚴峻,仍然需要更大力度的救治,應收盡收、應治盡治。醫務人員要始終保持強大戰鬥力,持續健康投入戰勝疫情鬥爭。對醫務人員採取更多“硬核”關愛措施,做好生活保障和必要休整,就能鼓舞鬥志、舒緩壓力,保證醫療隊伍安全有序、有力有效開展工作,爲抗疫全面勝利做出貢獻。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五

掃描健康碼,社區工作人員精準排查來往人員;在機場、車站、碼頭,用大數據實現旅客行蹤可追溯;五色疫情圖讓地區疫情形勢一目瞭然……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從疫情信息統計分析,到流動人員健康監測,再到疫情態勢研判,大數據技術助力築牢疫情防控網,爲科學防控、復工復產、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利用信息化手段精準防控疫情蔓延,考驗着城市數字化管理能力。其中,既有成果顯著的應用經驗,也有值得記取的不足。比如媒體報道的“10份證明文件抵不過1個健康碼”的個體遭遇,暴露出認碼不認證的“一刀切”思維,以及數據同步延遲背後的系統銜接問題。又如,健康碼投入使用,但一城一碼,也給城市之間人員流動帶來互通互認的難題。在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地區間產生大量人員流動的情況下,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在政策動態調整中統籌考量。

大數據不只是技術運用,其核心價值在於服務社會、服務百姓。通過大數據建立平臺,確立規範,只是第一步,許多後續工作都需要具體的人用心、用情、用力去完成。儘管認碼通行便於工作,但難免出現碼不符實的個別情況,像江蘇交通防控組確立的“有碼認碼、無碼認單”原則,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儘管各地防控要求不同、健康碼生成的標準不一,甚至只能證明受檢者當時的狀況,但在其他措施的配套下,還是能夠確保碼實相符,因而多個省份開展健康碼跨省、跨區域互認,促使全國一盤棋協同治理。這說明,面對問題,多一些“馬上就辦”的意識,多一些“無縫對接”的行動,就能提高疫情防控效率,解決羣衆所需所盼。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六

疫情暴發後,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對躲在暗處的的“疫魔”,面對瘋狂無情的病毒,廣大義務工作者紛紛請纓參戰,表現出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不畏兇險、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夫妻並肩作戰、父子(女)共同抗疫、推遲婚期請戰、退休再返戰場……

_曾提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在新時代要進一步堅守忠誠爲國、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求真務實,以新時代應有的責任擔當精神,奮力拼搏去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疫情防控中我們自身遵守規章制度、公序良德,爲人師表、行爲示範,用良好的人格與優秀的品行感染學生。在疫情防控中主動發聲,加強網絡話語權,使用微信、QQ、學習通等網絡平臺與學生加強聯繫,把握學生生活及學習具體情況與思想動態,正面引導,傳播抗疫正能量,讓他們真正明白什麼是時代使命與社會責任擔當。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各地涌現的先進事蹟、先進人物值得我們黨員學習。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舍小家爲大家,不顧防護物資匱乏,不顧感染的高風險性,衝鋒在前。尤其是那些帶頭請戰奔赴前線的黨員醫生和護士、那些被感染、治癒後又返回前線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醫者仁心、履職盡責、無私奉獻讓我深受感動。

平凡的語言,講述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不平凡的戰疫歷程,感受着一個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感人肺腑的瞬間,深深觸動了我的內心。同時,感受着自己的幸福;對比之下,感覺到自己的不足和對有時產生抱怨的愧疚感。

通過學習抗疫精神,能夠在今後的日子裏,更加督促學生珍惜時光、刻苦學習、練就專業技能,築牢職業精神,用青春夢想和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詮釋學子們的責任擔當!

東方衛視抗疫特別節目觀後感 篇七

疫情當前,青年何爲?與家國共渡難關,成了大家共同的選擇。病房裏,年輕護士的手被汗水泡皺,醫生的臉被勒出血痕;高鐵上,00後列車員在人羣中發口罩、量體溫、消殺毒,“乘客少了,但防護步驟一步都不能少”;社區裏,剛入職不久的基層幹部天不亮出門,一個個排查、一戶戶監測……有人剪去了心愛的長髮,有人捨棄了家人的團圓,在最危險的地方鍛造最過硬的能力素質,在最關鍵的時刻淬鍊最寶貴的精神品質,成了這羣人最真實的寫照。正如網友感慨的那樣,哪有什麼天使,不過是一羣孩子換了一身衣服,爲素昧平生的人全力以赴罷了。

魯迅先生曾對青年朋友語重心長,“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今年春節,不少年輕人成了“最操心”的人。“怎樣才能勸說父母戴上口罩”“怎麼才能說服好友不聚會”,青年朋友換着花樣做科普,想盡法子做工作,不厭其煩地向長輩通報疫情防控進展、向同齡人傳遞專家防護建議,糾正錯誤認識和僥倖心理。父母眼中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好友眼中那個“不靠譜”的玩伴,早已成了守護家人健康、構築生命防線的有力臂膀。

在更多的地方,青年朋友充分利用所學所長,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廣大網友高效動員,一箱箱緊缺的醫用物資向重點疫區輸送;建築工人通宵達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數千萬網友的“雲監工”中拔地而起;年輕記者忙碌穿梭,用手中的紙筆和鏡頭努力記錄着、見證着、傳遞着。

馬克思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人在這場遭遇戰、阻擊戰、攻堅戰中表現出來的關懷、責任、擔當、勇敢,是這個時代的底色,也是我們戰勝疫情的底氣。

人生總會遇到很多風雨,成長總要面對不少磨難,關鍵看如何抉擇、怎麼作爲。能不能把個人命運和家國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能不能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能不能於祖國和人民需要的緊要關頭奮勇向前,這是對青年朋友的巨大考驗。事實證明,他們愛心如潮,他們熱情似火,他們意志如鐵,年輕人用自己果敢的行動力、豐富的專業性扛起了重擔,成爲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