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觀後感心得【精品多篇】

觀後感1.13W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觀後感心得【精品多篇】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觀後感心得 篇一

和諧完美的南京

影片的開頭記敘了南京人的快樂生活:一羣小朋友在院子裏踢着毽子;商人們在街道上叫賣着自己的貨物;婦女們在市場上買着一天所需物品;老人家在公園裏打拳鍛鍊着;大街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這是多麼繁華的南京,忙碌的南京,是多麼完美和諧的南京!影片裏的被採訪者是這樣描述他兒時的南京:“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貧窮”。但是這些將在日本鬼子進入後的幾周後化爲烏有……

炮火中的南京

有人說那時候的南京就中國的首都,只要佔領的南京就等於是佔領了中國,無辜的南京人成日本鬼子踏入中國領土的“征服”對象。

12月13日,隨着轟轟的飛機聲與隆隆的炮火聲,侵華日軍進佔南京城,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千千萬萬的中國婦女慘遭蹂躪,無數的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林立的高樓頓時化爲灰燼,空氣中滿是瀰漫着炮火味和血腥味,廢墟上沾滿了碎肉片和血跡。“三光”政策慘無人道。

影片採訪的南京大屠殺中的受害者說了自己的經歷,這時他的臉上寫滿了悲傷與痛苦,他說那時他同他的母親及還沒有斷奶的弟弟不幸碰到了日本鬼子,弟弟還在快樂地吮吸着母親的乳汁,無情的日本人用刺刀將弟弟從母親的懷裏挑到地上,母親來不及保護弟弟就被冰冷的刺刀刺進了胸膛,弟弟的屁股上也被狠狠地刺了一刀,弟弟哭了。日本人走後,母親叫他把弟弟抱到自己的懷裏,一邊安撫弟弟,一邊讓弟弟繼續吮吸自己的乳汁,不久,母親就離開人世了……

無情的殘忍的日本人,在偉大的母愛面前你們是那麼的可恥,那麼渺小,你們可知道“弟弟”吮吸的不只是一位絕望母親的乳汁,更是她的血她的淚啊!看看你們冷冰冰的刺刀上,沾滿了多少南京人炙熱的人間血淚真情,漆黑的夜裏你們是否會爲此而感到恐懼!而這天的日本人在應對前人的殘酷行爲後卻一口否認,他們自己尚且忍受不了自己國家的做法,更何況中國身爲受害者。

南京人的救世主

身陷炮火之中的南京人最渴望的是來自政府的保護與救助,但是當時的中國軍隊正處於幼兒時期,無力對抗大舉進軍的日本軍隊。這時幾個外國人士爲保護無辜的南京人用心與聯合政府聯繫,幫南京人爭取到了難民營,這讓無數無家可歸的南京人得到了避風港。他們還幫無數的南京婦女逃脫日本人的淫穢魔掌,幫許多中國軍人逃離日本人的殘忍殺害。儘管救濟道路很坎坷,儘管受到很大的精神壓力,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幫忙南京人。事後其中人士幾位還因無法忘記南京屠殺的慘狀畫面而自殺了。他們是英雄,他們是期望的象徵,因此南京人稱他們爲“救世主”。

或許有人會問當時的中國軍隊在哪裏,其實依據當時我國的綜合國力來看,簡單的刀槍是無法抵抗炮火的,我們的軍隊是無力對抗日本軍隊的,落後的中國註定要捱打,我們不能只指望外國的救助,只有自強自立纔是拜託捱打的最根本辦法。

應對南京大屠殺,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同時建立自強自立的國家,只有發展纔是硬道理。

南京大屠殺觀看感悟相關文章: 篇二

1937年8月13日,日本入侵南京,南京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每天,我都能聽到哭聲和槍聲。日軍燒燬、殺害和洗劫了南京。整整六週的大屠殺。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臭氣熏天。難民們不知所措地跑啊跑,又哭又叫。絕望的眼神,保守毀滅的憔悴面容,讓整個南京陷入恐慌。我彷彿置身其中,感受着無盡的悲傷與滄桑。

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這一刻化爲烏有!只有日本國旗在渾濁的空氣中飄揚。這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災難,30萬人!甚至還有一些未公開的死亡。

如果你落後了,你就會被打敗。歷史的教訓是深刻而痛苦的。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牢記日本對我們犯下的滔天罪行,努力學習,幫助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

不要忘記國恥,振興中華。

偉大的中國,偉大的中國!

#498297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觀後感2

一箇中國人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南京大屠殺——使一個人間天堂變成了一座可怕的死城;30多萬人的性命被日本鬼子殘忍的奪去了。當我看完這部影片後,我的心被日本鬼子兇殘的行爲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很快就佔領了我國的南京。他們有組織,有預謀的開始了他們那可怕的行動。一進入南京城,便用機關槍掃射中國人,僅僅六週的時間,原本繁榮的南京城變成了到處散發着屍體腐爛的氣味的死城。

爲什麼?我們泱泱大國,居然遭到那一個小小的日本的百般蹂躪?在那六週的時間裏,不知有多少人被活埋。讓我過目不忘的是兩個日本鬼子竟然舉行殺人比賽,把一條條的人命當作遊戲!還有一次在一陣機關槍的掃射後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孩子活了下來,孩子的哭聲引起了小日本的注意。一個軍官想一刀殺死他,可是,這是另一個日本人用手攔了一下,慢慢走向小孩。我本以爲他還有一點人性,可他的行爲卻讓我的心更加的震撼!他竟然往那個孩子的身上放了一個炸彈,一個小孩的性命就這樣失去了。我好想問一下他們:你們還有沒有良知?你們還是不是人生父母養的。?怎麼會這麼殘忍?在那六週裏,30多萬人呀!

日本人曾狂妄的認爲屠殺可以征服一切,可寧死不屈的江姐,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還有成千上萬的愛國英雄們,它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無疑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個有力的回擊,讓中國重新站立在東方。我想:過去中國之所以遭到小小日本的蹂躪,是因爲我們的落後,俗話說落後就要捱打,八國聯軍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當然,睡獅已甦醒,如今的新中國就像一條巨龍在騰飛,如一顆明珠璀璨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作爲21世紀的中國人,我們要更加發奮學習。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用自己的力量振興中華!

#498296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觀後感3

今年是電影誕辰百年和抗戰60週年,在這個喜慶之年,中國人民沉浸在無比快樂之中。可誰知道,在黑暗的舊中國時期,中國人民卻生活在悲慘的日子裏,過着受人欺負,有了上頓沒有下頓的生活。更可悲的是,從1937年開始,中國人民又忍受了8年可怕的抗日戰爭。

暑假裏,我從電視中看到一本關於抗日戰爭的影片《南京大屠殺》。看了之後,我深受啓發,也感到日本鬼子是多麼地殘忍無道,而中國人民又是多麼地可憐啊!

劇情一開始的聲音就非常悲傷,簡直讓我身臨其境,像是感受到了當時的悲慘情節。影片的開始就放出了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子女。他們一家四口都是從遭受了日軍進侵犯的上海逃到南京來避難的。他們一家雖然逃過了上海這一劫難,可誰想到,南京也即將面臨日寇的攻擊,他們遭到了悲慘的下場。他們安定好地方住下來後,過了不久,南京的。戰爭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由於軍隊抵抗不了日軍,不但丟了城,有的不是死就是被日軍俘辱。於是,日本鬼子開始大舉地搜查南京城市。人們幸運的躲進地洞才免一死,不幸運的則被殘忍的鬼子用機槍或尖刀殺死。在這些例子中,有一個最爲悲慘:當夜深人靜之時,日寇衝進一戶人家,把那一家子殺光後,又發現了一個小孩子,那小孩只有1、2歲,纔剛剛學會走路。一個長得怪里怪氣的日本鬼子將一個手榴彈放進小孩的衣服裏,自己剛逃出屋外,手榴彈就爆炸了。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那麼不明不白地死了。那個鬼子還笑得特別的得意呢。我看了之後,是氣得咬牙切齒,真想給那鬼子一拳。

日本鬼子不僅到處殺人,還經常搶那些年輕而又漂亮的女子。在一間大的房子裏,住着逃難的人們,當夜悄悄來臨時,可惡的日本鬼子伸着他們的魔爪衝進那間房子,專挑漂亮的女人抓。在這些人中,有一個是教師,也被日本鬼子看中,但她寧死不從,後來被日本鬼子扒光衣服,被強殲至死。一個知識分子就這樣死去了。

再說從上海跑到南京而結果都一樣的一家子,現在也過着慘不忍賭的日子。男的被殺死,女的是日本人卻也被自己的同胞殺死。最後,那一家子都被丟進了萬人坑。我想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因爲在這個萬人坑裏,有着無數中國人民的鮮血和肉體,他們都是含冤而死的。現在,萬人坑這個名字將是日寇侵略我國的見證。

現在,我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經濟也越來越好了。可是,又有多少人珍惜過眼前的美好時光呀!如今的生活是無數戰士用鮮血得來的,正如南京大屠殺裏的萬人坑一樣,死了多少人,他們都是爲了 翻身,爲了祖國的解放而犧牲的。如今我們的國旗升起來了,可這其中染了多少人的鮮血啊!

現在的小孩子都只會在父母懷裏撒嬌,可舊中國的孩子呢,有的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餓死在街頭;有的有家卻要幹苦活,多麼地悲慘哪!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498299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觀後感4

幾天前,當學生們得知他們要去看電影時,他們非常高興。在路上,我們又唱又笑,猜測着電影的內容。有人說這是喜劇,有人說這是科幻小說,更荒謬的是,他們說他們去看鬼電影。就這樣,我們來到了海軍大禮堂,坐在大禮堂裏。我們等不及這部電影的開幕了。

燈光突然暗了下來,撞擊發出一聲巨響,只見一顆炸彈在地上爆炸。大火的景象使每個人都感到震驚。過了一會兒,我們知道這是一部關於日本侵略南京的紀錄片。

在南京上空,我看到敵人的飛機在空中盤旋。炸彈像雨點一樣落在我們祖國大陸上。房屋被炸燬,每個人都無處藏身。巨大的炸彈從天而降,它們所到之處都會被摧毀。過了一段時間,地面被夷爲平地,人們的屍體堆積起來,到處都是血,到處都是煙,到處都是血,到處都是眼淚。

在日軍大規模進攻的第二天,大批攜帶機關槍的日軍突破南京城門,震驚了全世界。野蠻的日本士兵一看到中國人民,就拿着機槍亂射。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死於日本鬼子的槍口下,一聲慘叫久久縈繞耳際。

南京淪陷後,日軍加緊了對南京的掃蕩,大肆屠殺。看着不斷躺在機關槍下的中國同胞,同學們不禁捂上了眼睛。我的同胞們,他們不斷被扔進大海,被活埋,他們的眼睛裏閃爍着仇恨和恐懼。他們就像一支利箭,悄悄地刺入我的心。日本人的殘忍在我的眼中揮之不去。他們肆意殺害同胞,強姦婦女,甚至兒童。他們的行爲是憤怒和羞辱所有!

電影結尾處的照片向我們展示了日本人的惡行。看看這張照片裏的中國同胞,他們被日本侵略者錯誤地殺害了。日本軍官臉上奸詐的微笑是動物的象徵。這是中國人民最大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這一慘痛的教訓一代又一代。我們這一代應該瞭解日本人的罪惡行徑,把這段屈辱的歷史作爲奮鬥的動力,努力學習,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這樣,外國人就不會輕視我們,入侵我們的土地!

#498298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觀後感5

生命是寶貴的,但你不珍惜它的時候,生命就會變的毫無意義。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南京,南京城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之中。每天聽到的是哭喊聲。開槍聲。日本人在南京城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持續了整整的六週的大規模屠殺。惡性難聞的屍臭和血腥瀰漫在城市中,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屍體,死亡的氣味圍繞在每一個南京人身上,難民們不知所措的奔跑逃亡,哭喊尖叫,那一雙雙絕望呆呆的眼睛,一張張保守摧殘的憔悴的臉龐,使整個南京恐慌起來。我彷彿也置身其中,感受那無盡的悲涼與滄桑。

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這刻間化爲烏有!只有那令人髮指的日本旗在渾濁的空氣中飄舞。這是一場中華民族遭遇的巨大浩劫,三十萬人!甚至還有一些沒有被公開的。

落後就要捱打。這個歷史的教訓帶深刻,太沉痛。身爲中國人,我們應該銘記日本對我們犯下的滔天罪行,並且努力學習,爲祖國的繁榮去上我們的一臂之力。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泱泱中華,巍巍華夏!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觀後感心得 篇三

《南京大屠殺》讀書筆記

這一個個故事,一條條罪行都令人髮指、殘無人道。不能想像的是,狂暴之極的日本士兵卻以此爲樂、互相攀比。殊不知,有多少個這樣的故事無人知曉,有多少個無辜的靈魂四處遊蕩,又有多少個夜晚人們夜不能寐。

南京大屠殺,那是祖國封存了72年之久的傷疤;那是中華兒女們永遠的痛;那是祖國飽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最好見證……那一個故事,讓我真正地知道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兇殘。

這個故事發生在1937年,那時,年輕的尼姑靜緣和她的師姐妹們居住在城郊的一座庵裏。南京淪陷,她們的棲身之處也隨着一把火化爲烏有。靜緣的師父被日本士兵姦污,因不堪此辱,引火自焚了。年輕的靜緣目睹了這所有的一切,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和害怕,便躲在一棵大槐樹下。這天下午,有三個日本士兵路過這裏,看見了靜緣並強姦了她,並禽獸般地虐待她。之後,她被路人送進了醫院,三天後才醒來,但已神志不清。

當我讀到她們的棲身之處被燒燬時,我怒火中燒,恨透了這夥帝國主義強盜;當我知道靜緣的師父因受不了侮辱而自焚時,我悲憤交加,爲一個生命的逝去而感到惋惜;當我念到靜緣也重演她師父的悲劇時,我彷彿看到日本士兵們那得意的奸笑。在多少年後,當靜緣再次來到那棵大槐樹下時,她的心一定像是掉進了冰窖,在發冷,在顫抖,因爲這一切都無法讓她忘記1937年在大槐樹下發生過的事情,她那含冤而死的師父,還有那刻骨銘心的仇恨。沒錯,這一個個故事,一條條罪行都令人髮指、殘無人道。不能想像的是,狂暴之極的日本士兵卻以此爲樂、互相攀比。殊不知,有多少個這樣的故事無人知曉,有多少個無辜的靈魂四處遊蕩,又有多少個夜晚人們夜不能寐。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結束,華夏兒女們已從戰爭的蹂躒中站起,我們的祖已繁榮昌盛,再也不是昔日那個被人凌辱、受人欺負的“東亞病夫”。今年是祖國的60華誕,歲月已沖淡了往日的痕跡,今日的中國已是世界強國。從2003年到現在,我國已將6位宇航員送入太空,太空從此留下了中國人的足跡。

現在,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未來我們是國家的棟樑。

祖國,我們愛您!我們一定會讓您越來越強!

南京大屠殺公祭日觀後感心得 篇四

忘記大屠殺等於第二次屠殺。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利?威塞爾的反戰箴言出此刻史詩電視劇《四十九日祭》的片頭,直面屠戮歷史,審判人間罪惡無疑是該劇最鮮明的態度和主題。南京大屠殺是人類的災難,對於中國人而言,它是一段國家記憶,是一段民族創傷。作爲第一個國家公祭日的紀念力作,《四十九日祭》的播出,既是對30萬無辜死難者的熒屏祭奠,不做市場奴隸,用心弘揚了主流價值觀。面向世界講述戰爭戕害,以震撼心靈的人性與情感揭示生命的尊嚴,《四十九日祭》靜水流深,兼具了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堪稱中國電視劇的豐碑之作。

《四十九日祭》在題材上並不個性,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影視作品也不少見,然而這正是《四十九日祭》的個性之處。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故事,西方此刻還在拍,電影《辛德勒名單》、《鋼琴師》享譽世界。但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的傷亡,尤其是堪稱人間慘劇的南京大屠殺卻從沒得到國際化的表現,因此這種題材實際上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的黑暗記憶,是震盪國家的民族之痛。在這個層面上,具有國際視野的《四十九日祭》第一次向世界發出了中國反戰最強音。該劇講述了1937年南京淪陷前後,四十九日內發生的戰亂創傷。如果說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是人類禮貌的污點,《四十九日祭》則站在張藝謀電影《金陵十三衩》肩膀上,創造性增加前史和後史,對日軍暴行展開了最深刻的揭露與清算。能夠說,以人類公義審判罪惡的《四十九日?祭》拍出了國產劇少有的大格局和新高度,足以代表中國水準,比肩世界反戰經典。

宏大歷史需要一個嵌入口,講故事是跨越國界、跨越歷史說中國的最好方式。蜚聲海內外的華人女作家嚴歌苓深諳此道,擅長風格化敘事,曾拍出《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導演張黎更擅長用細膩的人性刻畫和極具韻味的鏡頭語言營造人文觀感。“靜水流深”是嚴歌苓和張黎作品的印象,兩人合作的《四十九日祭》則是這種高級表現的範本。比如該劇將大事件濃縮在7周內,時刻敘事讓“南京大屠殺”更顯逼人的殘酷。南京淪陷前一週,各色人羣上演着他們的生活。教堂的女學生雖然慌亂卻堅信有上帝的庇護;藏玉樓裏的風塵女照舊紙碎金迷,談情鬥嘴,活在當下;長在教堂卻不信神的法比,滿大街找食物還不忘潑皮本性,順手牽羊之餘還跟洋汽車“鬥氣”;南京的守軍激戰正酣,一心期盼援軍;戴濤的德式裝備教導總隊駐在妓院門口,懲戒違紀的同時,也能雨中起舞,博佳人一笑;國民政府公務員孟繁明更糾結在感情和父女矛盾中,體驗着一個男生的難。能夠說,災難前每一個人都對生活充滿着期望,對接下來的恐怖準備不足。然而正是這種看似平和、嬉鬧,充斥市井生活的景象,猶如暴雨將至前的陰雲,讓恐怖更恐怖。《四十九日祭》將危險藏於安寧中,將災難匿於桂花、小元宵的叫賣聲中,反襯出了接下來“黑色六週”的地獄圖景,

其強烈震撼力不言而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沒有交集的人正因戰爭走到了一齊,不一樣階層、不一樣個性的人殊途同歸,應對共同的災難。正如編劇嚴歌苓所說,戰爭拉平每一個人。在災難面前,人和動物都是一樣的命運。《四十九日祭》精選了三類中國人:法比、戴濤、孟繁明爲代表的男生們;玉墨代表的女生們和書娟爲代表的孩子們,在災難這條船上,他們相互依偎,共同抗爭,以小見大反映了當時整個中國的苦難和抗爭,而她們蜷縮避難的教堂則是亂世中的孤島,最大化展現了人性與生命的尊嚴。戰爭來了,男生來扛,女生和孩子纔有救。概括來說,這部劇講述的是中國男生爲他們身後的女生一個個去死的故事。書娟眼裏的醉鬼混混――法比爲了教堂的女學生,一次次擋在日軍刺刀前,用生命維護孩子們的生命與尊嚴;少尉狙擊手戴濤爲了心愛的玉墨和孩子,用一杆槍搏命保衛教堂,一向戰鬥到生命終結;位居高位的孟繁明不惜放下尊嚴,屈身於日軍,只爲換來通行證,讓女兒能逃出南京……在這部劇裏,中國男生像父親、像兄弟一樣拼命保護女生,他們拿他們的命換女生的命。也正如此,《四十九日祭》完成了生命價值的交接――女生替男生活下去,才使得最後玉墨、書娟、豆蔻以戰爭親歷者身份參與的日軍罪行審判更顯說服力和震撼力。

男生犧牲如山,活着的女生揹負着十字架,艱難前行。女性是戰爭的終極犧牲者。劇中戴濤說,走了的人容易,留下來的人難。因此,在“孤島”環境中,女生之間的人性對抗和情感演變更將南京大屠殺的創傷渲染得更悲涼。《四十九日祭》中,當趙玉墨這些秦淮風塵女走進教堂時,孟書娟這羣女學生最初的態度是不甘和厭惡,甚至用惡毒語言攻擊窯姐,以保護她們的區別。她們搶食物、搶地窖、打架鬥嘴,有着女生的爭鬥。然而隨着朝夕相處,被死亡一次次威脅,當孤傲的書娟正因來月經感到迷茫無助,第一次主動理解玉墨這個“壞女生”的母愛;當風騷的紅綾與呆板的教堂雜工喬治相愛,在冰冷的下水道相擁至死;當魔鬼在召喚,玉墨這羣窯姐主動換上學生服,選取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亂世中的人性與情感得到了昇華。因此戰爭與災難是拷問人性和尊嚴的熔爐。《四十九日祭》是以女性視角直面殘酷戰爭和完美人性,烘托的是羣體命運下的英雄羣像,這纔是中國電視劇的基礎品質。

在死亡面前,沒有尊卑貴賤,人最本能的求生欲和恐懼以及生命的抉擇在南京這座城市、這座教堂碰撞出火花,絢爛而殘酷。就像同樣是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視劇,《四十九日祭》卻沒有以鋪陳災難、渲染傷口的方式刺激觀衆神經。它的敘事語言內斂而剋制,如同一個沉默的親歷者,陳列出一張張觸目驚人的老照片,照片裏發生了什麼,觀衆自有答案。十四歲的朱瑪麗不甘日軍凌辱,墜樓而死;奄奄一息的王小妹被日軍從燒成焦碳的屍堆中扒出輪姦;美麗的豆蔻慘遭日軍凌辱、毀容,身上被砍37刀,法庭上展示的背上傷痕,觸目驚心。在導演張黎鏡頭下,《四十九日祭》呈現的暴力冷靜到虐心,觀衆不由沉浸其中,隨着劇情畫面,調動起最原始的情緒,感同身受地體會日軍獸行。

對於南京大屠殺,《四十九日祭》是“靜水流深”,大師級的藝術表現,從臺詞到鏡頭再到演員表演都極富張力。“我們只會打仗,不會跳舞”、“光着膀子也能打日本人”、“你哪知道打仗是怎樣一回事,死又是怎樣一回事”、“只要能把你帶出南京,哪怕是做豬做狗,我都不在乎。”諸如此類的臺詞雖然簡單質樸,卻有着一字千鈞,攝人心魄的韻味。而書娟躺在炸彈坑裏,拍着頭頂上密集的日軍機羣以及哭泣着拿起相機,給滿臉血污的士兵拍着他們最後一張照片,再加上低沉大提琴的配樂,這樣的鏡頭有如無聲的控訴,撞擊人心。此外,咖啡廳的留聲機吱吱啞啞響着,是亂世中的一絲頹靡,也是戰爭摧殘下的幾縷溫情;戰火席捲時,英格瑪神父帶領女學生唱聖歌,燭光搖曳,是恐怖氣氛下點燃期望的光源……能夠說,單論臺詞和鏡頭語言這兩項,《四十九日祭》都屬今年最佳。而張嘉譯演繹的神父法比、宋佳演繹的秦淮河頭牌玉墨、胡歌飾演的柔情軍官戴濤、黃志忠飾演的父親孟繁明也堪稱教科書般的表演,濃烈情感融進一句句臺詞、一個個動作裏,潤物細無聲,爲該劇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回顧慘痛歷史,是爲了珍惜此刻的幸福,保衛未來的和平。巴爾扎克說:“有些罪惡是不能洗刷的。”劇中魏特琳女士也說,中國人太善良了,容易忘記不好的事。因此文火慢燉的《四十九日祭》不僅僅僅是從人道主義視角關注絕境中的生命尊嚴與人性救贖,更是以災難中的悲慘命運,揭示出一個大主題:我們如何看待歷史,對待罪惡?《四十九日祭》的態度是:能夠寬恕,絕不忘卻,務必道歉。這也正是我們就應堅持的歷史觀。捍衛真理和良知,牢記屠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保衛來之不易的和平,這纔是對死難者最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