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新版版我的觀後感

觀後感2.52W

新版版我的觀後感

《我的抗戰》可以說是口述歷史,通過採訪一些抗日老戰士或其子女,來回顧那場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歷史。下面是爲大家收集整理我的觀後感,但願對你有借鑑作用,請您閱讀。

我的觀後感1

這是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主寫的一本紀念抗日戰爭抗戰老兵的書籍,認識作者崔永元這個人是從他主持的節目《小崔說事》開始,這是一個愛憎分明,敢說實話的人。

爲什麼要買這本書,只因封面簡介上鮮紅的大字:“300位抗戰親歷者時空絕唱,拷問每個中國人的良知!”

由於一些不能細說的原因,以及我們從小接觸到的歷史教育中的刻意迴避,我對這段屈辱的近代史的瞭解僅僅停留在倭寇侵略了我們八年,殺了很多的中國人,做了很多喪盡天良的事情,卻未能瞭解到更細節的一些部分。

看完整本書雖然不能讓我記住每位抗戰英雄的名字,但是給我的震撼卻是不小的!中國軍隊使用着低劣的武器,用血肉之軀阻擋倭寇的勇氣和抗戰期間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功績是不能讓我們忘記的。

時光如梭,現在那些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已經越來越少了,他們的親身講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不僅僅能夠提醒我們和平的來之不易,更能還原那個時代的真實,其史料價值難以估量,堪稱無價。

拋開土地面積和人口不記,當時的日本已經是一個可以自主生產航空母艦的超級軍事大國,而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國力空虛,經濟十分落後,各省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軍隊武器落後,子彈尚且無法達到保量生產,國際上毫無地位,然就是在這樣一種敵我力量十分懸殊的條件下,中國人挺直了腰板,用意志和氣節戰勝了對手。

我是廣東人,所以我對粵軍抗戰的描寫片段記憶的更加深刻,粵軍,既廣東軍隊的簡稱,在國民黨軍隊中屬雜牌軍編制,裝備十分低劣,兩個個師一萬人,只有半數配了槍,剩餘的靠大刀作戰,1937年7月,淞滬會戰打響,就是這樣一支極爲簡陋的部隊,我們的廣東子弟兵,爲了民族大義,爲了國家存亡,穿着草鞋揹着大刀,離開家鄉開赴千里之外的上海與日本鬼子的飛機大炮坦克戰鬥了三個月,隨後淞滬會戰失敗,他們又撤退並參與了南京保衛戰,首都最終沒能守住,十萬中國官兵在放下武器後慘遭日軍屠殺,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揚子江,染紅了石頭城。但是,有支部隊在南京陷落前夕卻衝出了太平門,沿紫金山北麓向東突圍,先後在仙鶴門、湯山等地與日軍苦戰,他們正是這支穿着草鞋揹着大刀的部隊,我們的廣東子弟兵,這一刻我真的很自豪。

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但和許多極其仇恨日本人的中國人不同,崔永元記錄抗戰,他說不是煽動仇恨,也絕不希望簡單地激起民族仇視和對立。

作者崔永元不僅關注抗戰歷史,還從兩國國民素質角度上考察中日問題。崔永元在日本地鐵上,看到一個人喝得醉醺醺,前面的人都不躲,吐得前面那個人身上都是污物,結果那個人把手絹掏出來,他先給那個喝醉的人擦。崔永元說:“我們很難做到,真的,這些東西其實挺刺激我的。因爲我看得越多,越覺得心裏難受。我就想,我們的足球隊踢不過他們,我們產品不如他們好,爲什麼?可能就是因爲這個,就是因爲我們國民素質整體要比人家低,我們才什麼都不行,我着急這個事情。”

歷史已經過去,我們要做的不是仇恨,而是銘記,落後就要捱打,緬懷諸先烈,莫讓屈辱的歷史重現。

我的觀後感2

《我的抗戰》可以說是口述歷史,通過採訪一些抗日老戰士或其子女,來回顧那場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歷史。該片中的主人公很多爲普通戰士,並且講述的應該是真實的歷史,不象電視劇那樣,演的大多爲當官的,劇情也誇大太多。

在8年抗戰中,很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成了難民。那時候,中國空前的團結。在敵強我弱、武器懸殊的情況下,中國只好拿人築成長城,以空間來換取時間,儘管三分之二國土淪喪,依然堅持抗戰。那時候,很多人不僅面臨死亡的威脅,還經常忍飢挨餓。

在《我的抗戰》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有這樣兩個情節:

1、李敏,一個十四歲的東北抗聯戰士,在突圍時與敵人相遇,在經過短暫而血腥的戰鬥之後,很多戰士犧牲,部分人伺機衝出,這其中包括李敏。

李敏走在前頭,後面跟着幾個抗聯女戰士。走着走着,李敏發覺不對勁,在齊膝深的雪中費力轉身往後看,發現幾個黑點,還發現了敵人的騎兵---後面的戰士被俘了。她趕緊躲入一樹叢中,往雪裏邊鑽,能鑽多深鑽多深,這時她已顧不上冷了。敵人上來了,她的心跳到了嗓子眼。還好敵人沒有發現她。確信日僞軍走遠後,她爬了出來。在路上撿到了一隻老鼠,她把它放進了口袋裏,她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餓的時候只有雪。東北,天黑的早。她忽然聽到了狼叫聲,並且不是一隻,她很害怕,心想,今天晚上估計自己要做狼的美餐了。忽然她想到別人教她的,碰到狼後敲擊樹可把狼嚇走。她拿起樹枝使勁敲起樹來,狼果然被嚇跑了。她到了一個自認爲安全的地帶,燒着了火,將剛纔拾的老鼠烤了烤,吃了,她覺得很香。(如果現在你發現在你碗裏,有一隻老鼠,不僅你吃不下去,原先吃的也會吐出來。)在樹林裏強捱了一夜,天亮的時候,她發現了一個小屋,她跑向那個小屋,想暖和暖和,休息休息,但快到跟前時,一個日本人出來了,她胡亂打了一槍,掉頭就跑,敵人沒有追上。找了幾天,她終於找到了其他的抗聯戰士,戰士們向她迎過來,而她終於支撐不住,暈倒了。

2、一名戰士(八路軍還是國民黨,叫什麼名字都忘了)被日本人俘虜後,敵人嚴刑拷打,逼他說出情報,他沒有說。

最後敵人決定處死他,時間定在1945年8月14日。這一天,首先是他的戰友被帶了出來,執行了絞刑。他還記得他的戰友臨走時,對他說,我先走了。輪到他時,那天行刑的喝多了,晚來了一個小時,時間改在了第二天的下午。(處決犯人一般在下午2點到4點。)不知他是以怎樣複雜的心情度過的那一天。誰知第二天中午時,太陽旗降下了,日本投降了,戰俘都被放了,他獲得了新生。以後他把8月15日作爲自己的生日。

日本投降後,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中國沒有索要賠款。據說是周恩來認爲,侵華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責任應由日本政府來負。而如果索要賠款,就會轉稼到日本老百姓頭上。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很不贊同。日本是由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組成的,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將它們隔裂。日本兵有幾個是貴族子弟?還不都是普通老百姓。不僅應讓日本賠,還應該讓他賠個傾家蕩產,使他永無侵略他國的能力。

爲在抗日戰爭中死去的300萬將士和2000萬人民致哀。

我的觀後感3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這是麥克阿瑟說的,說給所有老兵、所有經歷過戰爭的老兵。誠然,經過了戰爭的洗禮,老兵沒有死,而相對短暫、血腥、殘酷、熱血沸騰的戰爭歲月,之後漫長的日子該怎麼度過?戰爭的傷痛如何消弭?這是多數人不會去考慮的。料想八年抗戰涉及到了多少人?而他們,正在迅速地凋零,與之凋零的便是那段真實的有着切身感受的歷史了。

相對於日本兵較高的文化素養,參加抗戰的中國軍人普遍沒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能夠讀寫的人本就不多,這就註定了多數人很難留下些什麼。何況戰爭帶來的心靈創傷往往讓人不由自主地隱藏,不敢回想,這就註定了絕大多數的歷史將會隨着老兵們生命的凋零而被隱藏。至於某些意識形態的需要,使得我們總在文藝作品裏看到猥瑣無能的敵人和英明神武的我軍,就像古時候的戰鬥檄文中所寫,敵人那是“驅犬羊與虎狼鬥也!”是這樣嗎?但凡有些思想的人都能想到,其實敵人是虎狼,我們是退無可退不得不捨生一搏的犬羊。那麼,誰證明?誰知道?恐怕也只有這些老兵了。這正是崔永元的團隊所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了——讓親歷者還原歷史,將他們身上屬於歷史的碎片留住,用這些碎片拼貼回真實。我們需要真實,尤其在這個已然遠去卻仍有可能回首的時代,這真實太重要了。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喬治奧威爾的這句話道出了歷史在統治者手中的作用。我們未必是不尊重歷史的,但尊重的原因往往出於利用。所以歷史這一宏大的概念似乎是與我們無關的。其實現在的每一天每一刻轉眼就是歷史,我們每個人的記憶和經歷其實都是歷史,或許渺小,至少也是潮流中的一滴水,一樣是可以反射陽光的。尊重歷史沒有那麼大,其實就是尊重每一個人、尊重每一個存在的意義,哪怕它多麼微不足道。

《我的抗戰》帶來的震撼無疑的巨大的,因爲歷史,因爲真實,因爲那些凋零的老兵,因爲那每個人留存的碎片。想到《集結號》裏那句臺詞:“本來爹媽都是起了名的,怎麼都成無名烈士了呢?”這樣的故事太多了。無論是戰爭、抑或其他災難,我們能想起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最後代表生命意義的名字嗎?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也只存在於熟悉的這個小圈子裏,最終不過隨風凋零,了無痕跡。我們奢求意義嗎?未必,但我們需要價值和證明。

讀《我的抗戰》,除了感受真實的歷史和經歷之外,恐怕更多的就是在於對歷史、對個人經歷的審視,乃至可以看到自己——我有我的歷史,我並不渺小!有這樣的尊重,就是希望所在了。時間可以讓一切凋零,很多東西卻不該被抹去,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便是一種期望了。

我的觀後感4

《我的戰爭》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羣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爲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所發生的那些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傳奇故事。

該片以孫北川爲主角,他帶領的九連是志願軍中的一支勇猛的隊伍。在趕赴戰場的火車上,他與幹練又耿直的文工團團長孟三夏相遇,身爲同鄉的兩人由鬥嘴開始產生交集,孫北川對孟三夏一見鍾情,而孟三夏則看不上這位"大老粗"。然而,孫北川沒有多少時間用來追女孩,他帶領着自己九連的弟兄沿途作戰,在火車上躲過了美軍的空襲,在五義亭追擊美軍的坦克部隊,誤入美軍地雷陣陷阱之後又要與兄弟們拼死突圍,最後還要領着兄弟們完成攻下537高地的任務。孫北川用行動證明自己是個可靠的男人、勇猛的戰士。孟三夏對孫北川的感情也產生了變化。

小人物刻畫溫情場面

整部電影中兒女情長的元素所佔比重不多,但能起到讓孫北川的形象更爲立體的作用。他追女孩子的招式都是直截了當地說"想和孟三夏親嘴",這種看似直接的對白,劉燁卻還能將其演繹出可愛又率真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的國產戰爭片不同,《我的戰爭》從小人物的出發,重點沒有描繪朝鮮戰爭的宏大和歷史意義,而是放在了一個個鮮活的戰士身上。大膽的再現了在戰爭這臺絞肉機中生命的渺小,又在殘酷的戰爭中昇華了最真實的人性,着實讓人久久不能平復。

真實場景展現血性精神

對於影片中的戰爭戲份,着重凸顯了場面的真實性和殘酷性,許多觀衆表示"如同置身於戰場"、"炸彈似乎爆炸在身旁"、"第一次這麼深入瞭解抗美援朝戰場",而對於影片戰爭戲之外,更多人表示"戰爭太殘酷"、"慶幸自己活在和平時代"、"影片中殘酷的戰場上卻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更是有許多人在觀影后,被影片所感染淚眼朦朧。並且在表現戰爭殘酷性的基礎上,影片注重刻畫中國軍魂,展現了中國軍人能打勝仗和保家衛國的血性精神。

我的觀後感5

反映朝鮮戰爭的中國影視作品,近幾十年較少,但在今年出了三八線,我的戰爭等數部作品。9月15日上映了電影《我的戰爭》,網絡上據說口碑上一片叫好,票房也一片飄紅。懷着對先烈的景仰和對朝鮮戰爭的憧憬,我趕了下時髦,看了這部電影。我寫了這篇影評,以饗大家。

從小我是個軍事迷,大約男孩子們都有這個興趣。這次由香港導演彭順首次執導這部國產大片。在心目中有種想像應該是與有着以前不同的風格。中國老一輩導演秉承前蘇聯的導演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些模仿的痕跡。很典型的是着重反映領導在戰爭中的中心地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個人崇拜多多少少

都會在電影中表現出來。這些電影很多人都看過。

時間跨進到了現今,歐美戰爭電影的進口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們的中心人物總是普通士兵在戰場中的艱辛犧牲,而他們上級卻又常常表現出在某種程度上的無能。區別太大了。

朝鮮戰爭爆發的背景在這裏不贅述了。這部電影只是講述了一支志願軍部隊在朝鮮戰場的作戰情況。以筆者個人喜好,看戰爭大片不願有過多的情感戲,戰爭就是戰爭。而這部電影恰恰就把文戲作爲了一個重點,佔了幾乎一半的篇幅。類似於《狂怒》的糖葫蘆結構,也許是爲了吸引女性注意力。但顯得不倫不類。這一點我相信大多數戰爭片愛好者不會苟同。

戰爭片的好看就於情節和細節的處理。難度和殘酷是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戰鬥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而要因地制宜,處理不同的困難,電影中的志願軍戰士卻是一味的衝鋒,一成不變的打法,當了敵人的活靶子。可能導演要突出志願軍戰士的勇猛和堅強,堅韌不拔,勇於犧牲,但這與二戰時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全體玉碎,自殺性衝鋒有何兩樣。另外有個細節值得玩味,根據史料,由於美軍的火力和空中優勢,志願軍的武器與美軍差距巨大。志願軍的進攻往往會選擇在夜晚,避免與美軍在白天戰鬥,這樣美軍的空中優勢無法發揮,而且美軍不擅長夜間戰鬥,會大大削弱美軍的戰鬥能力。電影《我的戰爭》卻把最後一場攻堅戰選擇在白天,這是違反當時的戰爭常識的。還有一點戰士投擲手榴彈,手榴彈只要一出手,就會驟然爆炸,沒有一點延遲時間。可見導演和編劇並沒有認真的去請教軍事專家。也沒有認真去研究敵方的戰鬥狀況,電影的可信度是很低的。作爲一個主旋律電影細節的探討應該是嚴肅認真的,但畢竟是一部電影。這些細節只要劇情處理的好,,我想觀衆都是可以容忍的。

而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大量使用手持攝影機,近距離拍攝,鏡頭晃來晃去。第一視角在玩戰爭遊戲時,可以做到玩家深入其境,大呼過癮,但作爲一部電影,這將嚴重導致觀衆在看戰鬥場面時發生眩暈,頭昏眼花,天旋地轉。無法集中注意力。大大打擊了觀衆的觀影積極性。完全破壞了暴力美學,慘不忍睹。唯一感到欣慰的只有音響效果一流,戰爭戲完全沒有拍好。也許是導演想拿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攝影方法,讓觀衆有一個全新的感受。但這對觀衆的要求相當苛刻。觀賞性和娛樂性消耗殆盡。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優點,有些部分特別打動人,例如戰士飛身去救連長。連長中彈後倒地,好象睡着了,觀衆都希望連長能活着回國,他卻沒有能回來。還有戰士上戰場與女友,護士的告別等等。就不多說了。真不知道網上評價如此之好的文章是從何而來,作者到底看了這部電影沒有?或許是一種宣傳手段。

從演員來看劉燁的表演也是大失水準,作爲第九連的連長,只空喊了幾句口號,激勵戰士奮勇殺敵。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基層指揮應有的豐富戰鬥經驗,足智多謀的策劃。與"三八線"電視劇中的連長無法相比,相反文戲,感情戲卻很出彩。總體來看《我的戰爭》是一部失敗的作品。

標籤:觀後感 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