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新版版正能量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7.63K

新版版正能量電影觀後感

《烈火英雄》是由黃曉明,杜江等明星出演的消防隊員的故事,希望以下正能量電影觀後感對您有所幫助! 請您閱讀。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1

首先,向所有堅守在祖國安危一線的人致敬,他們無私的復出才換取了我們的安康樂業。

昨天去刷了《烈火英雄》這部片子,片子的題材是消防官兵不顧生命危險救火的過程,在油罐區發生管道爆炸導致原油泄漏,燃燒和爆炸,威脅到全市、全省甚至更多地方的安全,慌亂的市民四處奔逃,一輛輛消防車確逆向衝進火海,,,

當看完這部電影,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虎頭蛇尾、硬煽情。但其中也有很多get到我情感的地方。

首先說一下爲什麼有虎頭蛇尾的感覺,電影的劇情是大家晚上一起努力去救火,過程很艱難,條件很刻苦,大火依舊不能得以控制,在黃曉明飾演的江立偉不顧生命安慰,費勁全部力氣關掉了管路閥門後,輕而易舉2分鐘帶過的就把那場大火澆滅了,其中還有歐豪飾演的徐小斌負責的抽水工作,在全市供應水斷了以後他這麼一個重要的職務竟然只有他和他手下的一個兵兩個人負責,最後江立偉和徐小斌也在這次行動中壯烈犧牲了。劇情在他們兩個死後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水有了,火也能輕而易舉的澆滅了...關於硬煽情就是整部劇在救火的情境中都有很強烈的配樂,缺乏了那麼一絲絲的真實性。

然後除了畫面所體現出的煽情點,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有3點,

1,歐豪和楊紫飾演的夫妻,歐豪的犧牲改變了楊紫曾經對他的看法。更加認可,更加爲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2,江立偉犧牲後,他兒子表現,體現了一個兒子對自己父親的認可。

3,馬衛國的父親最後對他敬的軍禮,表達了一位功成名就的父親對兒子的認可。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2

豆瓣現在6.7,比昨天又跌了0.1。也已經是導演最高分了。之前都是拍點小情小愛的片子,這種題材這種場面,事實說明了,根本無法駕馭。

片中的低級bug,真是給消防員抹黑……只說其中三點:違禁物品以火鍋店老闆口述爲準,不再進行檢查。消防員爆燃油罐區(企圖)抽菸。穿衣穿鞋赤手空拳清理海底垃圾,撈上來後乾淨的只有點油花。爲了煽情而煽情,強烈的掐着你脖子大喊:給勞資哭啊。

配樂更是瘮人,一直在大劑量猛掄,完全沒有層次感,節奏控制的及其糟糕。好多個可以激昂的點都被長時間持續高亢給磨平了。

主旋律如今出彩的片子真的不少,刻意的煽情,造作的慢鏡頭,無語的配樂,詭異的邏輯,拖累了這部本可以更出色的片子。

影院裏哭聲此起彼伏,遺言視頻和最後送別時紅了眼眶,但我真哭不出來。

影片結束字幕後,是真人真事,請留下觀看。

有個同學去當了消防員,說,真的很苦很苦。

去影院的路上,路過了膠州路大樓(事發之後我還是第一次親見)。

平安時代的英雄,願付以全部的敬意和感激。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3

今天看的《烈火英雄》讓我對70週年的院線電影徹底失望了,通過它的質量我已經可以猜到博納中國驕傲三部曲是什麼成色了。我的政治立場一直都是很穩固的,不反對意識形態輸出,但你也不能把觀衆當傻叉呀。拍電影就該拍出一部電影而不是一塊垃圾。當然,不是所有觀衆都可以看得出來,畢竟這裏是大天朝。

影片的開頭第一場戲,火場救人,還是熟悉的黃教主式的裝逼演技,還學了拯救大兵瑞恩的聲音處理,幾乎是換了場景原樣複製,分鏡都一毛一樣呀。但是這場戲被快而亂的剪輯玩壞了,而且機位很迷,瘋狂的慢鏡。而本片瘋狂地切鏡只是爲了掩蓋自己單一鏡頭缺乏足夠的張力和真實性,掩蓋自己不能拍出人物的運動感,嘗試用視覺轟炸的方式讓觀衆不感到重複和乏味。在我面前不管用,別以爲蓋了遮羞布我就看不出你是太監,你只是在--我已經高度近視的眼睛罷了。

人物衆多,但是完全沒有必要,每一個人物的精神內核都是空洞而重複,不合邏輯的,這些人物都只是爲了輸出愛國的價值觀念而存在。比如黃曉明的家庭線目的有二:配合黃曉明的犧牲來煽情和體現中國羣衆在災難中不忘互相幫助的覺悟。用手機錄遺言那一段我彷彿看到了畢志飛驚世駭俗之作逐夢演藝圈裏的試鏡練習,導演加油,在努力點就超越畢志飛了。當然這一段也是爲了煽情。人物的動機很怪,很多可以很魔幻現實主義的點沒有深挖。比如說港口負責人,一開始是個怕擔責的官員,被黃曉明按在牆角後就忽然來到指揮部化身央視播音員解說情況,他真的是用播音腔來說。還有那個怕死的電工,在襯托完黃曉明之後,就沒了下文了......最雞肋的人物是在指揮部的書記政委.........

煽情不節制,如果畫面打動不了你,就用配樂轟炸你。艹,真tm吵。每一幀都在告訴你消防官兵有多偉岸,多無謂,多壯烈,不好意思,看到黃曉明被炸我很開心。三分之一的人物都是煽情工具,消防官兵哭出來的淚水可以直接去滅火了。

每個消防官兵面對大火時說的都是什麼話“新兵蛋子”“打他個攻堅戰”,不去當發言人就浪費了,這個臨場能力.......

嚴重注水,舉個例子就好了。一個爆炸,導演調動了海陸空全方位無死角機位瘋狂切,瘋狂的慢鏡,把一個幾秒鐘的爆炸拍了一分多鐘,最後書記一聲“發起總攻”,幾十秒就把火滅了。艹

大火逼近,沒有水了,消防官兵手挽手築成人牆保護儲油罐。等等,這不是抗洪纔會出現的場面嗎,對火災真的有用嗎。造成失誤的永遠是外國鬼子,中國人民永遠不怕困難團結一心。

兩顆星,一星給儲油罐,因爲它炸死了黃曉明,一星給堅持黨的領導。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4

看完電影整體感覺很觸動,影片中關於選擇,奉獻,人性,很立體。個人工作性質比較極端,經歷過火災,冰雪,風暴,看完影片並沒有覺得出戲,盡是感動。感謝這樣的片子,讓更多的人知道,有人在做這樣的工作。

看到評論的時候有點吃驚,看完這種片子不是應該居安思危麼?不該感恩麼?再不濟至少也向消防官兵致個敬啊……爲什麼看不到什麼正能量的影評,竟是被雞蛋裏挑骨頭的人霸屏?(雖然骨頭確實是肉眼可見)災難真的離我們很遙遠麼? 震撼,感動,警醒還不夠麼?影片中大部分鏡頭的過渡簡單粗暴,很立體。通過姜立偉和家人兩條線以點概面地表現戰場上下的情形也很立體(沒錯就是打錯別字,看看會釣出來多少看到這個錯別字就打雞血開噴的大爺),通過設置孩子走失被救的插曲歌頌人性的光輝也非常巧妙。影片顯然爲了更直觀的觸動感官而犧牲了一些真實性,但反過來想想,不這樣又要怎麼拍呢?規模小的火災現場可以更好的被還原,是因爲現實中撲救過程可控,有些人管這個叫“真實”,但小規模火災拍出來不夠振奮。然而規模大的火災,比如電影中這個級別的火災大都是不可控的,我們抓着不放的“真實性”也許本來就不存在,負責任的講,現實中災難就是絕望,一旦發生,結果大概率也是絕望,能做的選擇只有衝上去和逃跑。每一個火災現場都是不同的,火場經驗也不是靠說就能說的清楚的。

總的來講是部好片子,從前有放羊的人,無聊的時候就喊“狼來了”,有些人因此做了充足的準備,很感謝這個無聊的人;有些人做了充足的準備,然後鄙視這個無聊的人;還有些人什麼都沒有做,躺在牀上鄙視這個無聊的人。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5

週末回了趟家,陪爸媽去看了《烈火英雄》。

我父母都是軍人,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小時候出門經過門崗警衛的時候,總覺得他們特別威嚴肅穆,據說還會喊【叔叔好】;後來長大了要去市裏讀國中讀高中,再經過的時候,我媽總會說【他們也就跟你一樣大】;再後來上了大學畢了業開始工作了,竟然也到了看到他們腦子裏面想的是【他們也還是個孩子】的年紀。

我長大了,他們卻沒變,迷彩服作戰靴底下藏着的,永遠都是那個年輕無畏的靈魂。

就像電影裏的周浩、鄭志、徐小斌,還有特勤中隊那些我沒有記住名字的年輕人。如果沒有成爲消防員,他們都是享受青春的年紀,他們也有牽掛,他們也有恐懼,但在災難面前,他們都選擇了責任和擔當。

周浩真的是非常真實、非常可愛的年輕人。

(以下有劇透)

我猜周浩選擇加入消防部隊時,大概是懷着一顆英雄夢的心,沒想到一天天卻在雞毛蒜皮裏度過。

出場時在泥地裏抓豬,面對他人的冷嘲熱諷控制不住脾氣,隊長息事寧人的態度他雖然不能完全認同,但也努力剋制。

警鈴響起時候他在餵雞,扔下盆就衝了出去。上了車還在整理頭盔,雙手把着前排座位,眼睛裏有隱隱約約的興奮,把一個心懷英雄夢、渴望證明自己的年輕人刻畫得栩栩如生。

他始終把光榮放在第一位,這樣的心態使得進了火場後,他和隊長的矛盾達到最高點。隊長怕再發生戰友犧牲的憾事,下命令時畏首畏尾,但周浩認爲英勇的犧牲好過窩囊的活着。

帳篷裏這場戲是隊長和周浩這一對人物關係的轉折點。前半程的隊長是消沉的,在周浩這個年輕人的身上,他汲取着無畏的勇氣和力量,而後半程的隊長則是周浩這個年輕人的引路人。

隨着劇情的推進,隊長承擔了徒手關閥門的任務,我想周浩平時應該訓練刻苦各項考覈都優秀,才能讓隊長放心帶着他承擔這樣危險的任務,他選擇周浩作爲同伴,相信也是對周浩的一種認同吧。

烈火炎炎的罐區可以說是人間地獄,在這裏周浩終於見識了什麼是真實的火場。這是單憑勇氣無法克服的:沉重的防護服和呼吸機,能夠燒穿防護手套的高溫,還有混雜着原油、乾粉、泡沫等等的煙氣,任意一種都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擊垮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堅持了幾個小時不間斷地轉動閥門之後,他忍不住在欄杆邊嘔吐,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或許也會有一點點的恐懼吧,畢竟他的人生纔剛剛開始。

隊長決定送這個年輕人離開最危險的地方,周浩還惦記着沒有完全關上的閥門,他連哄帶騙,把周浩送到了相對安全的地方。當週浩發現“被騙”的時候,他哭得涕淚橫流,短短的幾個小時的時間裏,他懂得了責任的重量,隊長的堅韌與擔當給他上了最後一課,而消防員的精神也在這一刻得到了傳遞,儘管它的代價是這麼的慘烈。我想,在今後的日子裏,周浩一定會成長爲一個最優秀最有擔當的消防員,並且把這份從他的隊長身上繼承的精神,傳遞給他的後輩,守護着一方人的安寧。

正能量電影觀後感6

看完了這部電影,除了對煤氣罐和爆炸有恐懼症之外,我還對英雄得了恐懼症。

是,出了火災得有人上,但決不能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這裏的一切代價就是拿人命去填。

這說是一部向消防員致敬的電影,但是我看到的不合理太多了,油罐和化工品的距離就差面貼面了,這樣夷平一個市威力的火情之前居然沒有任何控制措施,全靠現場臨時安排對策嗎?

看完電影之後我的朋友都憤憤地說都是外國人不守制度導致的災難,真是如此嗎?看大連716的事故責任方到底是誰,爲什麼要在電影裏甩鍋?

江立偉被撤職我就覺得挺不能理解的了,後面他阻止東山戰隊的隊友從雲梯上到A01油罐救了他們一命,換來的是隊友瘋狂的指責“因爲你我們不是英雄了!”所以消防指揮員的使命不是以最小的代價滅火,而是讓隊員衝上去以最壯烈的姿勢犧牲?

全劇中釀成悲劇的都是負責人隱瞞火場中最重要的情報導致驚險萬分,就爲了着重凸顯消防員不是這樣畏懼生死的人!爲什麼要把消防員推上這樣的“神壇”?爲什麼要設計給技術員20萬去高危環境下關閥門的橋段?20萬買命?

還有,這種重大火情肯定不是一個人爲的失誤就能引發的,背後是無數制度的漏洞和缺陷,全片沒有看到一絲這樣對根源性問題的探討,永遠都是爆炸,淚水,奮鬥,犧牲。消防員真的從來不思考這些問題嗎?消防員家屬不會憤怒和質疑嗎?

這是一個拿消防員血肉去填補制度問題和人禍的悲劇,然後再用“英雄”和“榮譽”充當市民和家屬的精神麻醉劑。我替他們不值。

最後,大連716事件之後的9年間仍然爆炸頻頻,管理有進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