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大秦帝國之裂變》觀後感

觀後感9.93K

《大秦帝國之裂變》氣勢恢弘、絢麗多彩、跌宕起伏、氣勢磅礴。觀後令人感慨。

《大秦帝國之裂變》觀後感

劇中的秦孝公是一位胸襟開闊,有着遠大抱負並且能慧眼識才的君主。一紙求賢令,震撼人心,天下震動。秦孝公是變法強秦的第一推動力,更是秦帝國的“基石君主”。即位之初,秦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秦孝公自斷兩指血立“國恥碑”,並向天下發出了千古未有的“求賢令”。正是這張“求賢令”揭開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歷史大變革。然而改革的進程是艱難的也是曲折的,內部有既得利益集團的重重阻礙,外部有東方六國覬覦的野心。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秦孝公胸懷大志而堅忍不拔,先變法圖存,後變法強秦,繼而雄霸天下。正是有了秦孝公堅定的改革意志,商鞅才能在甘龍、杜摯等老世族的重重阻撓下取得變法成功,新法才能取得“行之十年,秦民大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鄉邑大治,民殷國富”的成果。

做領導的,都應該學秦孝公之氣度,之用人,之心胸,之志向,之謀略。

變法初期,秦孝公在情理與法理之間進行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在與商鞅經過幾日幾夜激烈的思想碰撞之後,曾經飽受屈辱的苦難、肩負本民族長遠興旺的使命及期待未來美好的願景終於說服了自己寬厚仁和的心,堅持不折不扣地依法治國。結合實際,企業管理的“領導作用”如何發揮?那就是各級領導要建立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並且創造全員積極參與的條件,以實現公司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牽引後,在管理層要有明確的責任,要對管理者做質量效益PK,排名靠後的要問責。在公司的所有層級,創建並保持共同的價值觀,公平和道德的行爲模式;培育誠信和正直的文化;鼓勵在整個公司範圍內履行承諾。讓每個管理者都盡最大的力量往前跑,讓管理層真正起到帶頭作用。

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秦孝公與商鞅,他們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奠定了日後秦國“大出於天下”的堅實基礎。商鞅是中國古代法制社會理論的奠基人和踐行者,是大秦帝國依法治國圖強自立的精神太陽。《史記》中司馬遷借應侯之口,稱讚商鞅“極身無二慮,盡公而不顧私,……義之至也,忠之節也。是故君子以義死難,視死如歸,生而辱不如死而榮”。他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他追求的目標是“爲萬民立法、爲國家立制”,他所有的行動都是圍繞着自己變法圖強建立法制社會的理想而行,即所謂“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樹敵無數,卻未顧及個人安危;終遭車裂,洞悉一切仍慨然受之,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偉大政治家的最後獻身。犧牲自己成就大秦帝國,個人悲劇置於宏闊的歷史背景中則平添了許多讓人難以言說的複雜韻味。

管理者,都應該學做商鞅“極身無二慮,盡公而不顧私”。

千古君臣知遇:自古爲君者任賢不難,可能任賢而不疑者,卻是千古少有,爲臣者盡忠不難,可事到臨頭又有幾人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爲國?秦孝公嬴渠樑與商鞅,便是這樣的一對千古難遇的君臣,“公如青山,我如松柏。此生此世,永不相負。”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其根本就在於孝公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持,二人是君臣,是知己,更是戰友,一路相扶相攜患難與共,一起走過了那段艱難險阻的歲月,一起見證了秦國的崛起。商鞅難,對於古樸的秦國來說他只不過是一個外來戶,憑什麼讓人家舉國相托?可是商鞅做到了,因爲他遇到了一個千古明君秦孝公!孝公更難,他要頂住世族和百姓的壓力,要完全相信商鞅做的任何決策,相信這個外來務工者會使他的國家變的富足,他也做到了,他給了商鞅很多東西,其中最寶貴的一樣,便是信任。正因爲有了他的推心置腹,所以纔有了商鞅的披肝瀝膽,捨身全國!對於孝公的知遇之恩商鞅銘記肺腑,所以他最後放棄了孝公遺命,放棄了唾手可得的王位,同時,也放棄了生的機會。於他而言,孝公不僅僅是國君,更是知己,是他的朋友。他不能看着在二人嘔心瀝血的治理下剛剛崛起的秦國,再次陷入千瘡百孔的境地。最後,他以生命報答了孝公……

古老的秦部族在裂變般的陣痛中重生。他們燃燒着自己,用一段段血與淚,愛與恨交織的悲壯故事,推動着整個時代前行。最終大出天下,與中原六國相融合,共同成就華夏文明的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