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後感2.95W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後感精品多篇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後感心得 篇一

這一次航天項目的完成代表着我們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進步,彰顯了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科技實力,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是這些綠色作文網航天人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緊緊抓住,以此激勵我們前行,朝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奮鬥目標上篤定前行。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後感 篇二

20xx年4月16日,是一個令中華兒女感到驕傲的日子!因爲,我國在太空生活了183天的航天英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回家了!

聽!“嘭”的一聲,返回艙成功着陸,接着,耳邊傳來一陣沙石與返回艙的摩擦聲,瞬間,又響起了一聲聲熱烈的掌聲。看!返回艙如同一隻巨大的椰子,快速從空中向下落,剎那間,這隻焦黃的“椰子”張開了巨大的紅白相間的降落傘,這把降落傘在空中逐漸張開,被風吹得鼓鼓的,帶着返回艙緩緩在東風着落場着陸。頓時,着陸場上塵土飛揚。醫護人員迅速趕來,確定航天員身體健康後,把他們一個個扶了出來。椰子似的返回艙、寬廣的着陸場、三位航天員,構成一幅令人激動的畫面。

媽媽一邊看,一邊摸着我的腦袋,給我介紹:“三位航天員返回地面一共要9個小時。其中,經過大氣層時溫度高達幾千度,所以返回艙外面好像被燒焦了似的。”我看着看着,不禁起了疑問:“他們出艙爲什麼要讓人扶呢?”“太空中沒有地球引力,人在太空中是飄着的,與地面的生活環境不同,他們從太空回到地面後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媽媽回答道。

看到最後,我不禁爲祖國感到驕傲。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也要爲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致敬航天人,揚我中華魂!

神十三航天員返回地球觀後感 篇三

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媽媽告訴我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是舉國歡慶的時刻,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們纔會有現在衣食無憂的生活,纔會有現在幸福美滿的日子,我纔可以看見我最崇拜的航天英雄飛向太空。

當從電視上看見航天十二號飛船飛向太空時候,我就十分興奮地對媽媽喊道:“火箭上天咯,火箭‘嗖’地一下飛向了遙遠天空,他們真厲害!”纏着媽媽告訴我關於航天的故事。

從媽媽的介紹中,我才知道爲了發展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爲了不讓中國在航天領域落後,無數的航天工作人員不怕困難,不怕吃苦,終於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飛向太空,楊利偉叔叔冒着犧牲的危險,讓中國的國旗飄在了浩瀚的宇宙。聽到這裏我就深刻感受到了航天事業的危險和不易,航天工作者們繼承和發揚了奮力拼搏、永不懈怠的航天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當我從電視上看見劉伯明叔叔、湯洪波叔叔身穿航天服,手持國旗走出飛船的艙門時,我非常激動,非常興奮,同時也感到非常自豪。但我也知道這看似很簡單的一步卻花費了極大的努力,他們做好了隨時付出生命的代價,只爲讓中國國旗飄揚在充滿奧祕的外太空。這是我向往的航天英雄,這是我向往的航天精神,這是我們祖國航天事業的一大進步!同時也是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的標誌。這些都會我們心中埋下種子,將激勵我們成長,報效祖國。

神十三航天員返回地球觀後感 篇四

“人間觀之,只見是星,其中自有宮室居處,羣仙皆遊觀焉”,彼時,天星遙不可及、天宮僅容神仙;今日,“神舟”昇天、“天宮”在建,我們也有了自己長居的“星星”。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3名航天員要挑戰6個月長期在軌飛行,這將創下中國航天員最長太空駐留紀錄。

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舉杯邀明月”到“把酒問青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由來已久。幾十年前,毛澤東還曾經感慨:“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而如今,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嫦娥一號到天問一號,從無人飛行到空間站建設……依託的是偉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知難而進。爲了適應太空環境、進行太空作業,在上天之前,航天員往往要進行一系列高負荷高風險的地面訓練;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航天員不僅要忍受肌肉扭曲變形、腦部缺血、呼吸困難等反應,還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技術操作。

航天精神是永不言敗。爲了保障受訓航天人員的人身安全,在他們的手邊就有一個請求暫停的紅色按鈕,然而,自中國航天員大隊1998年成立以來,20多年過去了,沒有一個航天員按下過這個按鈕。

航天精神是默默奉獻。有一些“備份航天員”,始終默默奉獻,無緣飛天。他們是航天事業幕後的護航者,是中國航天越飛越高的保障。

對比這些航天工作者,我們學習上的困難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我們難道不應該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以這航天精神爲依託,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嗎?

這條飛天之路,功在千千萬萬航天人。千萬航天人,鑄就偉大航天精神。

神舟十三號返回觀後感 篇五

20xx年4月16日,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日子,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爲中國航天員順利從太空回家了!

看!遠遠地一個白點從天空快速地落了下來,不一會兒開啓了降落傘,紅白色條紋的降落傘像一朵盛開的大紅花。只見,一個船艙掉落在沙土之中,揚起了很多沙土灰塵。直升機飛了過來,準備迎接三位航天員。就連一些小動物也來見證這一時刻。艙門打開了,工作人員趕快拿來一張小牀,小心翼翼地將宇航員拉出艙外,讓他們躺下。

聽!“砰”的一聲,隨着一聲巨響,飛船停留在沙漠中,靜靜地等待工作人員的到來。緊接着直升機的呼嘯聲,汽車的鳴笛聲,工作人員的腳步聲,現場的採訪聲,接踵而來。返回艙內傳來了宇航員的聲音:“神舟十三號順利返回地球,感覺良好!”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看着這令人振奮的場面,媽媽激動地說:“這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空間站生活了一百八十三天,他們在太空中做實驗、裝機械臂、上’天空課堂’授課,任務很多很重要,這些都離不開他們辛苦的學習和訓練。”

我覺得只要明確目標,一往無前,就會有新的發現和線索,能使國家的科技更強大,讓中國聲音響徹太空。

神十三航天員返回地球觀後感 篇六

什麼是神舟精神?

1、是艱苦奮鬥的精神。

歷盡千難成偉業,人間萬事出艱辛。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國已經發展幾十年後起步的。爲了縮小差距,迎頭趕上,載人航天工程開始實施就明確提出,要堅持做到起步晚、起點高,投入少、效益高,項目少、水平高,從總體上體現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中國航天人始終以人民利益爲最高利益,以苦爲榮,以苦爲樂,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難以承受的困難和壓力。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艱苦奮鬥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只有以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我們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才能發展進步,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永葆生機活力。

2、是勇於攻堅的精神。

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規模最龐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大、質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極具風險性的一項重點工程。這項空前複雜的工程在比較短的時間裏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國航天人敢於攻堅、勇於創新。從試驗室到各生產企業,從大漠深處的航天發射場到浩瀚三大洋上的遠望號測量船,到處留下了航天人攻堅的足跡,灑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們知難而進,頑強拼搏,在重重困難面前百折不撓,在道道難關面前決不退縮,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用滿腔熱血譜寫了共和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壯麗史詩。

3、是開拓創新的精神。

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信、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着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關鍵技術就能與世界先進水平並駕齊驅,局部還有所超越。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航天人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勇於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敢於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4、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建立了卓越功勳的團隊。中國航天人勇敢地肩負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峯的神聖使命,爲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聰明才智,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爲了祖國,一切爲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當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壯成長。在載人航天工程的幾大系統中,35歲以下的技術骨幹已佔80%,一批既懂專業、又善管理的人才成爲各系統、各專業的帶頭人。一大批能夠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於創新的高素質人才,爲我國航天事業實現新的突破積蓄了強大的發展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