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後感

楚漢傳奇的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觀後感1.42W

楚漢傳奇的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楚漢傳奇觀後感 篇一

劉邦能打敗不可一世的項羽,爲什麼?歷史上劉邦有過一段自我總結:“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吾擒也。”

這個分析是中肯的。劉邦以其志向和個人魅力組織了龐大的劉邦集團,又有效整合了這個集團的智力、物力、人力,綜合戰鬥力發揮到最大;而項羽因其剛愎自用,成了孤家寡人,實際上是獨力與劉邦集團對抗。所謂未決而勝負已分,有何懸念?

項羽雖敗,卻絲毫不影響他在之後的兩千多年時間裏獲得應有的尊重和讚譽:其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爲西楚霸王,30歲自刎烏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其勇略,中華數千年無出其右者;其鐵血柔情,比之劉邦的政治權謀,更有一番令人可愛處。他是一個能讓勇士誓死追隨的統帥,是一個讓美女虞姬自刎以隨的男子漢;項羽自刎烏江,成就了一個舉世無雙、悲壯英雄的絢麗形象,使他獲得了更多同情。

應該這麼說,從政治的角度來講,劉邦必勝、項羽必敗,劉邦是天生的統帥、項羽是天生的將軍,兩人高下有別;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講,我們更親近項羽,也更喜歡他。劉邦以其雄才偉略,驅馳天下豪傑,措天下於衽席之上,打下漢帝國400年基業之基礎,可謂千古一帝——但他沒有原則,不講規矩,不守諾言,不講信義,不重愛恨,精擅權術,真是“三百步以內,無人願近前與之爲友”;項羽不同,他敢愛、敢恨,豪氣干雲,信義爲先,犯其怒者、雖遠必誅,受其恩者、雖微必報,哭笑由心、決不虛僞做作,更像是我們出門遇到的敢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漢!

項羽和劉邦的區別,是一個性情之人和一個政治家的區別。

話說故事之初,嬴政欲使秦朝“千秋萬代”,自稱“始皇帝”,可惜二世而亡,誠爲可悲——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秦朝不強大,而是他把天下人都當成傻子和豬狗。李世民說得好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把天下人當成豬狗,天下人難道就不會把你當成豬狗?

而劉邦嘔心瀝血、捨生忘死,辛辛苦苦創立大漢王朝,可想過400年後被宦官亂政,最後也要被朝代更替?都說這“富不過三代”,大漢朝畢竟傳承了24帝呀!劉邦也應該含笑九泉了吧?

總結一句:無論縱觀中國歷史,還 是橫察歐美列強興衰史,要想國運長久,還 是必須從文化和制度入手,從根本上和諧社會各階層之利益,暢通人才上升之通道,整合國民之信仰意志,達成國家團結、統一之大同……

楚漢傳奇觀後感 篇二

漢朝有一段時期是楚漢交戰的鼎盛時期。出現了兩位著名的人物,一位是漢高祖劉邦,另一位是他的仇人西楚霸王項羽。

漢高祖劉邦本是一位平民老百姓,名叫劉季,一點文化也沒有。但在一次起義中,在朋友的幫助下成爲了“劉邦”。在朋友爲他編的這個“劉邦斬白蛇起兵”的故事影響下召來了許多門客爲他服務。

西楚霸王項羽是一位反秦首領。在我心裏,他是位英雄。最後,他兵敗無可奈何之下,自刎身亡。他是敗在他自己的性格下。

劉邦有“三不如”。第一個“不如”是蕭何,蕭何是負責漢朝當時後勤管理的,他的計劃總是那麼的深謀遠慮,所有的糧草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第二個“不如”是爲劉邦出主意的軍師——張良。他的眼睛真是明察秋毫呀!他出的辦法沒有一次是失敗的,真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第三個“不如”就是百戰百勝的大將軍——韓信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我很佩服他的計劃。他每次打仗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劉邦有這“三不如”輔佐他,可真是厲害,怪不得他贏了!

我認爲我應該向劉邦學習,你聽了,一定會很吃驚吧!雖然劉邦只是一位沒有文化的平民百姓,但劉邦很有情商,他把他的這三個“不如”都利用上了,他多厲害啊!要知道他的這“三不如”都比劉邦強,都能獨自稱王的。

我希望我也能把比自己強的人利用上來,對付自己的對手。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勵!加油!

楚漢傳奇觀後感 篇三

幾個星期前,我看了《楚漢傳奇》這部電視劇。

《楚漢傳奇》主要講了在秦朝末年時,天下大亂。諸侯們紛紛起兵,準備推翻暴秦的統治。項羽率領的楚軍也不例外。劉邦那時還在項羽的手下效力。之後,秦朝被滅了。劉邦和項羽分成了兩個勢力。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把項羽打了個措手不及。項羽慘敗。最後,他在垓下。

我看完《楚漢傳奇》,想:爲什麼項羽沒有贏呢?項羽可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人啊!

後來想想,項羽每攻下一個秦軍的城池,就要“屠城”;韓信原本是項羽麾下的執戟郎中,因爲項羽屢屢輕視他的才華,所以他才投靠了劉邦;當秦朝的將領章邯投降後,他把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統統坑殺,當他去攻打齊國時,齊軍無一人投降……所以說,項羽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已經失了民心。

希特勒和項羽幾乎一樣:他屠殺猶太人;不聽將士們的勸阻:早點攻佔莫斯科;連士卒都是抓來的——說明他已經失了民心——雖然他很會演講

劉邦,他雖然是草根,但是他知道民間疾苦。所以要成大業,要順應民心。

楚漢傳奇觀後感1200字範文 篇四

在家時是地痞無賴,上了芒碭山是草寇。成爲沛公,可以說是劉邦登向皇帝寶座的第一步(儘管當時他連想都不敢想),沛公的“公”字說明劉邦已經不再是草根,起碼從名稱上不是了,而是一羣人的主公。沛公的“沛”字則說明了劉邦的統治範圍,也表明了劉邦做爲一方主公的現實基礎。無“沛”則無“公”,沒有沛縣,就做不了主公,當不了一方的山大王。雍齒反叛,沛縣丟失,對劉邦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無家可歸,無“公”可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人最怕的不是不曾擁有,而是曾經擁有了又再度失去。面臨着再度成爲草寇的現實,劉邦在丟失沛縣後有過憤怒,悲哀、失望,甚至差點絕望。在大秦將亡,各路英豪並起的這段波瀾壯闊歷史中,當時連作爲羣雄逐鹿中的“羣雄”之一都沒資格的劉邦遇到個人事業挫敗,對於其個人而言是天崩地坼,而在整個“國際”格局中,劉邦幾乎可以看成是大浪淘沙中一顆最不起眼的砂石。

劉邦是不幸的,因爲他在事業剛剛有點起色的時候就遭到下屬的背叛。被自己下屬拋棄,本身就是悲哀的;而被自己信任的人(劉邦留雍齒守沛縣,說明當時還是信任雍齒)拋棄,則會在悲哀的同時添上一份恥辱。然而劉邦又是幸運的,因爲劉邦具備當時很多人不具備的高情商。縱覽劉邦整個一生,高情商表現爲諸多方面,如知人善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靈活機動;爲了“裏子”犧牲“面子”等等。在和雍齒的這場纏鬥中,劉邦的高情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沛縣能夠失而復得得益於劉邦始終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凡是。一箇中心即殺雍齒,奪沛縣。兩個凡是則指:凡是能夠幫他奪回沛縣的事,他都可以幹而不問底線;凡是能夠幫他都奪回沛縣的人,他都可以求而不論是否受辱。可以說,在奪回沛縣的過程中,劉邦時時刻刻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凡是。

到處求援,投向景駒。劉邦剛出了這個念頭,蕭何就有些疑慮,畢竟景駒此人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而且世上哪有什麼白送的午餐?說不準是送走了雍齒這個狼,迎來景駒這個虎?劉邦則不以爲然,借兵雖然不能確定將來的是禍還是福,但是不借兵則確保現在會得禍。畢竟,現實是雍齒奪了沛縣。

景駒已死,順手牽羊。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剛想找個靠山,靠山就倒了。在劉邦興沖沖的走到景駒處時,卻得到消息景駒被打死了。這消息對劉邦來說起碼不是好消息吧,原先還有個借兵的假想幫手,現在卻沒了,還得重新找。但是劉邦聰明就聰明在減去了重新找靠山的麻煩,劉邦始終抓住中心即借兵不是目的,奪回沛縣纔是目的。既然景駒已死,正好想打死景駒的人借!這也是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的第一次正面接觸。儘管當時差距之大的讓人難以接受。作爲見面禮,劉邦還出人意料的稱自己是來打景駒的,首先就讓項羽集團對其沒有敵意。

求同存異,拉攏項羽。項羽是楚人,劉邦自己也是楚人,而雍齒則投靠了魏王。劉邦三兩句話,就把自己和雍齒的個人矛盾上升爲楚魏兩大集團的矛盾,這完全就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但項羽畢竟是項羽,年輕氣盛,歧視“屌絲”是不可避免的,不僅嘲笑般的和劉邦討價還價還讓他住馬廄。這等恥辱讓劉邦手下不堪忍受,而劉邦則忍下來了。畢竟他知道他要的是什麼。

也許劉邦在被歧視的時候,心中想的是:面子算什麼?那玩意能當飯吃?

楚漢傳奇讀後感 篇五

我看過的電視劇有許多,但我印象最深並最喜歡看的一部電視劇就是《楚漢傳奇》了!這部電視劇主要呈現了秦末漢初楚漢相爭激烈戰鬥的情形。

《楚漢傳奇》是一部整整八十集的大片。內容主要講了:秦末,嬴政駕崩,在秦二世胡亥的暴政下,秦國一天天走向衰落。此時,楚將項燕之子項梁統領的項家軍開始參與反秦,項梁死後,侄兒項羽繼任他的位置。

泗水亭亭長劉邦是一個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他在蕭何和一羣兄弟們的幫助下,當上了沛公,帶領着一支實力非常弱的小軍隊參加了反秦隊伍。一次,他求項羽幫助,兩人聯手起來,消滅了秦朝。

劉邦因搶先到達關中,引起了項羽和範曾的懷疑。之後,項王請劉邦來赴鴻門宴,想伺機殺了劉邦,但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巧妙逃脫了。後來,劉邦被項羽分到了窮困的巴蜀地區,封漢王。漢王心中不平衡,臥薪嚐膽,拜韓信爲大將,討伐各地。最終在垓下和項羽決一死戰,項羽被逼在烏江自刎。劉邦稱帝,始稱漢高祖。

一個布衣平民戰勝了世人皆知的一代名將,簡直是件無稽之談。但是歷史選擇了劉邦,並證實了這一切。但這會使人們非常不解。原因就是項羽太驕傲了,雖然他的武藝是舉世無雙的,但他寡不敵衆,還開始懷疑自己的部下,最終還是敗在了劉邦的手下。劉邦爲了成就大業,以屈求伸,並有很強的領導力,取得了勝利並稱了王。並且,項羽隨時都可以滅了劉邦,但他不機智,三番五次地放走了劉邦,還認爲以後的機會多的是,何以顧及這幾次。最後只能淪落到這種悲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