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弘揚黨員的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存匠心,育匠人

弘揚黨員的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弘揚黨員教師的工匠精神心得體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匠氣做產品,匠心出作品

一個工匠,凝聚畢生的夢想、心血和才情,用生命中最鼎盛的十七年,成就一個傳奇。忙忙碌碌的世間,永遠有遵從自己內心節奏的行路者。因爲慢,他們落後於時代的腳步,卻最終留下了清晰的印記。職業無貴賤,除了身份的外殼不同,其內在的核心氣質是一樣的:大家都是“匠人”。但同是匠人,手藝有高低,格局有高下。匠,分匠氣與匠心。前者意味着機械、重複、固執和守舊,後者則意味着執着、專注、完美和情懷;前者重斧鑿之氣,後者渾然天成;前者重技術,後者重藝術;前者做產品,後者出作品。取法匠氣,只能是個亦步亦趨的技工。就教育而言,多成“教書匠”,“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取法匠心,纔有可能成爲“巨匠”,就教育而言,纔有可能成爲“人師”,他們適應各種變化,創造諸多可能,匠心獨運,讓教育達到一種審美境界。是故,師者,當懷一顆匠心。

匠心,是一顆純粹的心

匠心就是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始末如一,初心不改。他們秉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永遠記得爲了什麼而出發,執着而純粹。高應美終其一生都在雕刻,追求的是“極簡的純粹”,將簡單如斯的產品做得臻於化境。對於教師,匠心就是一顆純粹的教育心,並一以貫之。於漪老師一生秉持“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初心,本色不改,在喧囂中獨守一片平淡,在繁華中堅持一份簡單。她的內心疆域清澈澄明,棲息着一顆晶瑩寧靜的靈魂,有着非凡的穿透力。身爲教師,只爲教育這一事,且讓我們就專注地做好這一件事。持一顆初心,念茲在茲,何曾或忘?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匠心,是一顆創造的心

“技”的表現啓示着“道”。匠人的工作多以重複居多,但出色的匠人,能從重複中發現其中的“巧”,自出心裁,這便是創造。創造是舊經驗的新綜合。有人看到畢加索把同一題材畫了又畫,忍不住好奇地問:“是否有很多人向您訂購這一題材的畫,難道有那麼大的需求?”畢加索淡淡然迴應:“問得好愚蠢!光線每分鐘不一樣,每天也不同,所以我畫出來的也總是新題材。”“道”的生命進之於“技”。教育,看似重複勞動,其實重複中充滿了各種可能與變化,決定了這是一項創造性極強的勞動。師者只有心中有“源頭活水”,才能實現師生之間的“天光雲影”。從這一點而言,教育就是藝術。知道教育是一門藝術,他的教育就是藝術作品。行者無疆,作爲教育路上的行者,其追求是無止境的,那是技與藝的完美結合所達到的一種高度,由技入道,道技結合,讓教師自身享受這種人生。

匠心,是一顆極致的心

心匠自得爲高。作爲匠人,最典型的氣質,是追求完美和極致,對自己的手藝,擁有一種近似於自負的自尊心,併爲此執着努力,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匠心,往往意味着慢,但這背後隱藏着的是專注和對完美的追求,一絲不苟,苦心孤詣,即便做到99%尚不滿意,竭力做到99.99%,因爲他們認爲偉大從不可能誕生於凡俗。“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堅持取最高標準做美食,他認爲稍不留意就可能錯過食材炮製中須臾可逝的“美味瞬間”。在他的店裏,一條章魚在被加工之前要先接受50分鐘的按摩;學徒們要從擰熱毛巾而不被燙到手開始,然後才能學習如何用刀和料理魚。這樣經過10年之後,纔會開始讓他煎蛋;魚的料理、湯的火候、菜的順序更是講求嚴苛。如此,做出了值得顧客“花一輩子等待的美味”。小野二郎說,他很享受作品在手裏昇華的過程,他也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情以求精進,努力達到巔峯,雖然不知道巔峯在哪。真正的匠人,把自己的手藝當做一種信念,用畢生的心血和張揚的才情賦予它撼世的生命力,達到詩意與世俗的完美融合。

匠心,是一顆自由的心

瑞士鐘錶業的奠基人布克,能輕鬆地製造出日誤差低於1/100秒的鐘表。後因宗教問題被囚禁,這期間他卻連日誤差低於1/10秒的鐘表也製作不出來。對此,布克這樣認爲:“一個鐘錶匠在不滿和憤懣中,要想圓滿地完成製作鐘錶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對抗和憎恨中,要精確地磨銼出一塊鐘錶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更是比登天還難。”由此他還推斷,能夠建造工程浩大、建造精細、連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的金字塔的人,“絕不會是奴隸,而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自由,方能自在,心懷虔誠。有“壽司之神”美譽的小野二郎說,他熱愛這門職業,自己一捏壽司,就感覺站在了舞臺的中央,自己經常會在夢裏幸福地捏壽司,還會被一個個奇妙的捏壽司的創意驚醒。小野二郎構築出了一個自在的世界,風月無邊。自由,方能暢達。教育,尋求的是心靈的抵達,需要師者懷有虔誠的心,並傾心投入,讓自己也讓學生“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因爲虔誠,所以投入;因爲自由,所以快樂。樂,也就不會疲;樂此,也就不彼。這樣,師生同在教育的沃野裏自由地成長。

匠心,是一顆寧靜的心

咫尺匠心難。與衆不同的東西,在製造過程中往往是枯燥的、重複的和機械的。卓越的背後,是獻身於作品的那種神聖的孤獨和寂靜的苦行,用平靜抵擋紅塵喧囂,用從容抵抗繁華誘惑,超然不羣。靜者心多妙,寧靜方能致遠。靜,是在平淡中積蓄力量,是一種比動更爲重要的力量,經得起恆久的等待和磨礪。名滿天下的羅丹並不像世人想象的那般灑脫、疏狂,而只是個整天孤獨地埋頭於畫室之中的老人。李宗盛可以稱得上是音樂創作的天才了,而他卻說“天分我還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份”,他認爲“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傾注了時間和心血,累積出的必然是超凡價值。在“效益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一切以速度計,慢就意味着落後,落後就意味着被淘汰。其實,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內心寧靜的時刻展開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更需要一顆活潑而寧靜的心。只有把心歸於寧靜並堅守這份寧靜的師者,才能尋找到它的本真和美好。世界再嘈雜,師者的心必須是寧靜的,在安靜中找到力量,安於寂寞並使之具有生產力。如匠人一般堅信: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匠心,是一顆有情的心

一個出色的匠人,面對自己的作品,心中有神,諸相莊嚴。對於匠人,所有精工製作的對象,最珍貴、最不能替代的只有一個字“人”,人有情懷、有信念、有態度。所以,一個真正的匠人,必定獨具情懷,面對大自然贈與的素材,得先成就它,它纔有可能成就自己。在他們眼裏,作品就是自己。比如一個真正的花匠,他對待花草,不止於只是一株株的植物,而是能看到花兒綻放、草兒依依的美,看到生命的時序。那種盈盈於懷的匠心,才使他成爲一個真正的花匠。比如一個真正的木匠,在他眼裏,每塊木頭都是有用的——平整的木頭可以做椅面,較長的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橫檔,連一塊小木頭,也可以做加固的木楔。因着對對象的傾世情懷,大匠眼中無棄材。一個教師若沒有詩心,便難以萌發美好的教育理想;若沒有匠心,美好的教育理想多半流於空想。惟其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才能實現教育的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