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一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臨汾旅遊。我是旅行社的導遊員張,在這爲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旅行社的資深司機陳師傅共同爲大家服務,希望我們的服務能夠給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放心。

爲了方便大家幾天的遊覽活動,我先將臨汾的基本情況給大家做個簡單介紹,方便大家隨後幾天的遊覽活動。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把的光榮,傳說黃帝時代的倉頡在這裏發明了漢字,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誕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現在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現在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中原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定。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出現填補了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環,中國歷史好象在那時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歷史,壯麗的山川造就了臨汾市許多著名的旅遊景觀。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天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爲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記早已名垂史冊。她包含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神,蘊藏着中華民族的豐富智慧,銘刻着古老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說,壺口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大家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注意安全。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滾滾的黃河水千萬年來沖刷切割的結果。由於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衝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恰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大家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采了,那當各位身臨其境時感覺又是如何呢?剛纔在車上有爲先生問我爲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大家一邊欣賞瀑布一邊聽我的介紹。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遠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由於受到了呂梁山脈的阻擋,轉南進入著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游的龍王辿時,由於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滔滔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瀉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爲“壺口瀑布”。

由於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有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大家現在可以看到,水由於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有時天氣好時,遇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看見一條彩虹橫跨兩岸。

這些壯觀的美景,往往是藝術家、詩人們最愛捕捉的瞬間,偉大詩人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豪情。

接着往前,大家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飛躍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衆和通過衛星收看的全世界30多億的觀衆都在第一時間看到了這又一飛躍黃河的壯舉。這挑戰自我,戰勝大自然的壯舉,展現了我們黃河兒子的英勇氣概。

如果大家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現斷斷續續的摩擦痕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商業作用非常巨大。明清時代的商品都是依靠黃河水運南下進行銷售的。但是每每商船到龍王辿時,由於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根本無法航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續航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互相呼應,場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渴望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可惜隨着運輸業的發展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獨地生活在他們集體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青春同老鎮的繁華一樣漸漸消逝。

朋友們,今天的講解就先到這裏了,有人說壺口瀑布是可以觸摸的威風鑼鼓,是可以凝視的黃河大合唱。下面給大家30分鐘的自由活動時間,讓您盡情的融入這壯觀的景象中拍照留念,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不要太過靠前觀賞景觀拍照留念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保護您的相機免受水霧的侵擾。願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光臨北嶽恆山旅遊、觀光!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齊名天下。既是我國重要的文物古蹟薈萃地,又是著名的道教發祥地和北方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現爲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恆山,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紫嶽、大茂山”,漢時因避漢文帝劉恆諱,一度改稱爲“常山”。據《尚書》載:舜帝北巡時,曾遙祭北嶽,遂封北嶽爲萬山之宗主;之後,大禹治水時有“河之北屬恆山”的記載;先後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嶽爲王、爲帝,明太祖又尊北嶽爲神,可見歷史之悠久。

恆山山脈祖於內蒙陰山,西銜雁門、東跨河北、南屏三晉、北臨燕雲,奔騰起伏,綿延五百里,號稱108峯。主峯天峯嶺坐落於渾源城南,海拔20xx米,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自古以來被譽爲“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峯兩山對峙,渾水從中奔騰而瀉,幽峽深谷,藍天一線,形成一道絕塞天險。唐代著名詩人賈島曾有“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的詩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對恆山的雄渾險峻,驚歎不已,在其遊記中寫道:“伊闕雙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擬也!”正因爲恆山具有扼關帶水,地險山雄的特殊地理環境,成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特殊的軍事戰略地位受到歷代軍事專家所倚重,後人集歷史經驗總結的“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恆山而爭天下,晉慕容據恆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恆山而分天下”,充分證實了恆山的軍事價值。

恆山漢代建廟,到清初僅恆山主峯周邊就建有各種寺廟六十餘處,有三寺四祠七亭閣,七宮八洞十五廟之說,形成蔚爲壯觀龐大的古建築羣,和濃郁的道教文化氛圍,顯示出北嶽恆山無窮的魅力。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國道教在恆山留下了他們風雨蒼桑的足跡。遠在春秋太上老君相傳在北嶽恆山千佛嶺結爐煉丹,燃燈道人演兵鬥法;西漢初昌蓉往來於恆山;西漢景帝、宣帝年間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恆山修煉神仙之術,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爲天師的寇謙之在北嶽宣揚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從嵩嶽投奔恆山修煉香火盛極一時;唐朝時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恆山修煉,名道人管革結爐悟道,致使恆山道教道場香火名揚天下。恆山道教主流屬全真教龍門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雙修一應俱全。

恆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而恆山的風光美景更是錦繡中華壯麗山河的傑出代表。出渾源城南不遠,雄偉的恆山拔地而起,東爲天峯嶺,西爲翠屏峯,渾水從深峽窄谷中奔騰而瀉,注入桑乾河,這段深谷長峽就是“金龍峽”。相傳公元前220xx年(即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祭祀恆山,穿行此處時,面對飛舞的巨龍,奪口而瀉的飛瀑,一幅活靈活現的“巨龍吐瀑”圖,使這位中國的始皇驚歎不已:“乃爲神龍也”,後人在山崖上鐫刻了“金龍口”三個字。

走出金龍口便是恆山山門。恆山山門高10米,寬16米,明清風格,爲四柱七樓,三開門格式,混凝土澆注,純白大理石圍基,斗拱鋪作,黃琉璃瓦覆頂,正面正中匾額“北嶽恆山”爲原新華社長、當代大手筆穆青題寫,後面匾額“絕塞勝境”系當代書法名家夏桐鬱所書,整個山門莊嚴雄渾。

穿過山門沿山路盤行十里便到了停旨嶺村。因過去皇帝祭祀北嶽,此處爲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並建真武大廟,立“停旨”石碑一通。近幾年,隨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在停旨嶺新架客運索道一條,新修全國最大的山嶽型停車場14000平方米,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爲中外遊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站在停車場向東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簾,峭壁上“恆宗”兩個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張升手筆,兩字總高十三米,寬六米,字體雄渾,遒勁剛健,橫直如棟樑,點捺大如牛。恆山作爲道教名山留下數以千計的石刻銘文,但“恆宗”二字最具恆山特色。

連接“恆宗”與“恆宗殿”的這段路叫“步雲路”。過去,恆山林茂樹密,除少有的晴天朗日外,大多爲煙雲繚繞,當您踏上步雲路,猶如在濃雲密霧中穿行,所以又有“雲路春曉”之說,爲恆山古十八景之一。在這雲霧瀰漫中,一里一亭,一步一鬆,亭亭不同,鬆鬆各異,有詩讚曰:“鳥道橫斜一線天,誰知高上最翩翩,青來兩眼千山翠,白曳又鳧萬壑煙,抱朴古鬆陰道左,避人元鶴午雲邊,扶藜待叩元通跡,踏遍靈崖採石蓮”。

沿步雲路上行至一華里,便是著名的“虎風口”。不遠處屹立着一株參天古鬆曰“懸根鬆”,所以此處又稱“虎口懸鬆”,爲恆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處風口,恆山又山高風大,登臨此處,風聲樹聲交織在一起,如猛虎咆哮,聲震幽谷。穿過懸根鬆,我們發現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許多蹄形的小圓坑,淺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傳說,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恆山修道,經常騎一白驢出入恆山,天長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蹤,至今仙驢蹄跡依稀可見,後世人習慣地稱這段路爲“果老嶺”,也稱“果老仙蹟”,恆山古十八景之一。

果老嶺東側是一處聳入雲天的萬仞絕壁,危崖欲傾,古鬆摩雲,大有恆山壓頂,懸崖欲摧之勢。每當夕陽西下,殘陽輝映山壁,便會出現“餘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入畫中”的奇光異景,名曰“夕陽返照”爲恆山一大奇觀。穿越林蔭道,走出果老嶺,正陶醉於峯迴路轉之時,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書“人天北柱”四個大字,過牌坊,穿馬殿,在接官廳旁是一座四柱木結構方亭,名曰玄井亭,這便是恆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內並列兩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質大相徑庭。一口如甘似露,清涼爽口,一口奇苦渾濁,難以下嚥。明代詩人曾留下這樣的詩名:

山腰雙涌碧瑤泉,甘苦平分別有天。

聞說應龍頻灑澤,爲霖濟旱別有天。

因恆山苦甜井有“潛龍泉”之說,大唐玄宗皇帝親下御書,賜額“龍泉觀”。後來,苦井被填沒,現僅存甜井一眼。

離開“龍泉觀”沿着林蔭曲徑繼續向東南攀越,峯南高處有一大石窟,名曰:“飛石窟”。恆山自古有“靈石東飛”之說,相傳,舜帝北巡,祭祀北嶽,時值隆冬,大雪封山。將舜帝阻於河北界內,不能登嶽祭拜,只好在曲陽遙祭。正當祭典之時,突有一塊巨石從恆山飛落帝前,便將此石封爲“安王石”,並建廟宇在曲陽祭之,這便是“恆山下廟”。靈石飛去,形成一處大的幽窟,名曰“飛石窟”。之後此處建“北嶽廟”,爲“恆山上廟”,後毀於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明王朝爲進一步擴建恆山,將飛石窟舊岳廟改爲“北嶽寢宮”,在天峯嶺的半崖間興建新岳廟,即今天的“恆宗殿”。

飛石窟內,佈滿了歷代名士墨客的題刻和詩碑,在衆多的題刻中,以明御史王獻臣題寫的“千巖竟秀,萬壑爭流”和雁門使者鄭洛題寫的“聳翠流丹”最爲上乘。不但書體流暢,字跡佳麗,同時也是對恆山奇峯怪石讚歎的絕筆。透過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筆,高懸于飛石窟南崖的“一德峯”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機。從道家來講一者萬物之本也,道於一,造化天地,化成萬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認爲須彌山大海中,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軟、四輕、五清淨、六不臭、七不損喉、八不傷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萬能,有機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飛石窟西側是一道草木叢叢,曲折出奇的深溝,溝內山桃花遍峪盛開,灌木林遮天蔽日,這裏生長着幾十種名貴中藥材,在衆多的中藥材中,尤以恆山紫芝最爲名貴。據《恆山志》記載,恆山靈芝仙草爲鎮山之寶,狀如紫色雲錦,服之可延年益壽,起死回生,當地人們傳說:每一株靈芝草,便有一條雙頭毒蛇看護,又說恆山靈芝平時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禱北嶽大帝,靈芝纔會現形放光。神奇的恆山靈芝仙草飛飛揚揚傳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員,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十二本(株)。留下了《採取玄芝記》的石碑一通。

紫芝峪的東北是一道十分險峻的崗嶺,名棧雲崗,上有一石洞,洞口的大小、深淺、通向,向來無人知曉,因崗上經常凝雲聚霧,不時有云霧進出,當地人稱爲“出雲洞”,又稱“白雲靈穴”。爲恆山十八景之中的奇觀。詩曰:

玉洞空明祕寶藏,白龍蟠引氣舒揚。

誰知變化須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過了紫芝峪就是規模宏大的“恆宗殿”。恆宗殿,亦名貞元殿,又名元靈宮,俗稱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都御史劉宇奉孝宗皇帝御旨興建。大殿位於天峯嶺半崖峭壁間,這組建築羣包括藏經樓、更衣樓、鐘鼓樓、青龍殿、白虎殿、崇靈門、二郎廟,總佔地面積爲1215.23平方米。恆宗殿是一座單檐雙下昂五鋪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築,進深三間,面寬五間,殿身崇高,用材碩大。大殿內塑北嶽大帝金身神像,頭戴天冠,身披朱綾,目光微啓,端莊沉靜,一派帝王氣概。兩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將,高達丈餘,置身朝殿,如赴金鑾,令人誠惶誠恐。神座上方懸掛清康熙皇帝御匾“化垂悠久”題額。

恆宗殿殿西側,置一塊狀如古磬的青石,以石擊之,聲震幽谷,酷似雄雞鳴叫,稱爲“金雞石”,爲恆山又一奇觀。從朝殿向東遠望,在翠壁丹崖處,有白石累累,在雲的拂動下猶如綿羊吃草,別有情趣,稱爲“玉羊遊雲”。與“金雞石”並稱“金雞玉羊”,爲恆山十八景之一。有詩云:

東嶽大夫之鬆,西嶽仙人之掌,

南衡龍書蛇篆,北恆金雞玉羊。

恆宗殿西北上方,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會仙府”古建築羣。整組建築佔地381.9平方米,主殿會仙府坐北向南,面寬三間11.5米,進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築。殿內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祿壽三星,兩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會仙府又名“集仙閣”,自古爲仙人煉丹之處,《廣仙列傳》中記載漢武帝元光五年以後,先後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煉,東漢明帝永平20xx年(公元71年)五嶽道士與佛教徒焚經鬥法,參加頭號鬥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於此。北魏天師寇謙之在恆山講經說法後,將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煉,唐代管革,恆山遇張果老,果老見他道骨不凡,收爲弟子,在這裏修煉成仙。

會仙府四周懸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題刻。“天地大觀”、“壁立萬仞”、“崑崙首派”等歷朝歷代各種書體應有盡有,筆劃如椽,字大過丈,爲書法佳品,體現了恆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在會仙府東建有“玉皇閣”、“御碑亭”。“御碑亭”是一處八面出廊,四面有門窗的八角單檐尖頂建築,亭中豎高三米,寬90釐米,厚30釐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個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親筆御書。

沿會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迸裂,裂石中有一條半米寬的巖縫,沿巖縫攀上陡壁高處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臺平如砥,臺上殘棋一局,臺巖上刻“琴棋臺”三個大字。臺西側爲“通元谷”,是當年張果老修練之處,因昔日果老與仙人撫琴、對奕,故留下此景。金庸老先生筆下的《笑傲江湖》,恆山掌門令狐沖征服魔教後,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說的就是此處。琴棋臺除留有歷代文人題詩外,臺畔峭壁上還刻有“悟道仙蹤”,“一局爛柯”,“鬥北一柱”,“仙山顯嶽”,“石壁凌雲”等題刻。

順“通元谷”沿階而上,便登上了北嶽恆山的主峯“天峯嶺”。天峯嶺海拔20xx米,在五嶽中海拔高度僅次於西嶽華山,排行第二。登臨此處,良辰美景盡收眼底,您可以盡情地體驗“一覽衆山小”的感受。

“通元谷”下線,是恆山“九天宮”,又稱“娘娘廟”。正殿兩旁建有配殿和鐘鼓樓,整體結構對稱,規模僅次於恆宗殿,可見九天宮的特殊地位。明萬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賜給北嶽道徑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種,派遣御馬監白忠專程從北京護送到恆山,神宗勒渝恆山北嶽住持道士的親筆聖旨就存放在九天宮內。九天宮內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諸神象。九天玄女亦稱“元女”,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一九八五年中國臺灣“九天玄女”道教團,回國尋根,確認恆山九天宮爲“九天玄女祖廟”。

於九天宮平行修建的還有“純陽宮”。此宮面寬三間,進深一間,三面有廊,插木入山爲基,上鋪龍骨作面,下用長短不等的木材支撐,總建築面積37.2平方米,內塑呂洞賓,柳仙等神像。呂洞賓,唐末進士,號重陽子,山西永樂縣人,六十四歲進士及第,遊長安遇漢鍾離“授以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廟祕文”,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系八洞神仙之一,全真教奉爲北五祖之一。他的理論道德以慈悲度世爲成道之路徑,對中國道教的發展和釋道儒三者的通融有着極大的影響。

純陽宮東南不遠是“十王殿”,殿內正中塑漢化的地藏王菩薩,左右分開塑十殿閆君神像,主管人世間生死輪迴。

各位朋友!恆山的主要景點和美麗傳說還有很多,作爲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它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處景觀都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漫山遊遍,意猶未盡。它不僅景觀奇特,植被同樣豐富多樣。每當春夏之交,滿山遍野的山桃花,紅如朱點,粉似女頰,含嬌滴露,爛若雲霞。恆山桃花美麗嬌豔,不知陶醉了多少風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話形象,傳說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恆山修練得道的。另外,恆山豹榆,是恆山獨特的樹種,爲全國所稀有。因樹幹酷似金錢豹斑剝陸離的花紋而得名,生長於恆宗殿四周,質地堅實而又頑韌,是古代將士製作弓箭的上等原料。傳說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恆山豹榆材質。

恆山的遊歷,會使您靈魂得到淨化,人格得以昇華,剎那間您將會從浮衍走向現實,從平庸走向高尚。當您感受千峯競秀,萬山勝境時,會情不自禁地感嘆:北嶽山川秀,風光在險峯。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三

恆山,人稱北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爲五嶽,揚名國內外。

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常山、恆宗、元嶽、紫嶽。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注:古北嶽恆山爲今大茂山外形與特點北嶽恆山,恆山山脈祖於陰山,橫跨塞外,東連太行,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雲代,東西綿延五百里(橫跨今山西寧武、朔州、代縣、應縣、繁峙、山陰、渾源、靈丘等縣),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

恆山,號稱108峯,東西綿延150公里,橫跨山西、河北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天峯嶺與翠屏峯,是恆山主峯的東西兩峯。兩峯對望,斷崖綠帶,層次分明,美如畫卷。果老嶺、姑嫂巖、飛石窟、還元洞、虎風口、大字灣等處,充滿了神盡色彩。懸根鬆、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蹟。苦甜井在恆山半腰,兩井相隔一米,水質卻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涼,被稱爲甜並;另一井水卻苦澀難飲。甜水井井深數尺,卻取之不間,可供萬人飲用、唐代時,玄宗李隆基曾賜匾甜井爲“龍泉觀”。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爲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峯天峯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x年。8米,被稱爲"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恆山風景區豎務院1982年公佈的全國第一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據1984年規劃,全景區爲4個等級的保護區和1個自然保護區。一、二級保護區面積爲62.10平方公里,以雙峯並峙的天峯嶺和翠屏峯爲中心,包括天峯嶺景區、翠屏峯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羣;龍山一帶爲自然保護區。

傳說恆山,做爲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恆山主峯,居於渾源縣城南,海拔x年。1米,爲五嶽的第二高度。恆山以道教聞名,據《雲笈七籤》卷二十七記載爲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茅山道的祖師大茅真君茅盈曾於漢時入山隱居修煉數載;八仙的之一的張果亦曾修道於此。古有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橋、九天宮十餘處。古往今來,以奇險吸引着遊人。

據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裏山勢險峻,峯奇壁立,遂封恆山爲北嶽。秦始皇時,朝封天下12名山,恆山被推崇爲天下第二山。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曾到恆山巡視、祭奠。以後的歷代帝王,也差不多都差使臣到恆山朝聖。歷代名人、學士,諸如李白、賈島、元好問、徐霞客等人也都遊覽過恆山勝地,並留下吟詠恆山的詩章。

歷史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現在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羣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爲“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恆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稱,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古人由此讚歎恆山"危峯過雁來秋色,萬里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峯煙。

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恆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恆山威天下;北魏時,拓拔氏依恆山而分天下;宋仗恆山守天下;金恃恆山而鞭天下;元滅天下,清統天下,也憑藉的是以恆山爲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爲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衆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氣勢壯觀,風景如畫。整個恆山山脈似自西南向東北奔騰而來。一座座海拔達2,000米以上的山如比肩而立,重重疊疊,氣勢異常博大雄渾。因此北宋畫家郭熙說:"泰山如坐,華山如站,嵩山如臥,常山如行。"其風景特色可概括爲四點:羣峯奔突,氣勢磅礴,這是恆山自然景觀的宏觀特徵。唐代詩人賈島詩云"巖巒疊萬重,鬼恆浩難測",點出了恆山的地貌特徵。登上恆山,蒼松翠柏、廟觀樓閣、奇花異草、怪石幽洞構成了著名的恆山十八景。十八勝景,各有千秋,猶如十八幅美麗畫卷,展現在遊客面前磁峽煙雨、雲閣虹橋、雲路春曉、虎口懸鬆、果老仙蹟、斷崖啼鳥、夕陽晚照、龍泉甘苦、幽室飛窟、石洞流雲、茅窟煙火、金雞報曉、玉羊遊雲,紫峪雲花、脂圖文錦、仙府醉月、弈臺弄琴、嶽頂松風。再加上世界一絕的天下奇觀懸空寺,整個恆山景如詩如畫,令遊客如置身於世外桃源,流連駐足。

整理

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對恆山都有過動人的描繪,漢代歷史學家班固有“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嶽之高遊”的描繪。唐代賈島《北嶽廟})詩中有“天地有五嶽,恆山居其北,巖巒疊力重,詭怪浩難測”的讚歎。唐代大詩人李白則在恆山留下墨跡“壯觀”二字。金龍峽金龍峽,居於天峯嶺和翠屏峯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裏逝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這裏劈山鑿道,作爲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時,楊業父子在這裏以險據守,抵抗外族的侵入。

金龍峽內,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爲“雲閣’”。恆山鬆恆山鬆,風格別緻,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鬆,人稱這爲“四大夫格”。這四株古鬆,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恆山廟恆山廟,以北嶽廟爲首,穩座於西峯之上,蒼松之間,或隱或露。懸空寺,爲恆山第一景。民諺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恆山雲恆山雲,變幻無窮。出雲洞在後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明朗,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雲,引人遐思。

氣候情況

恆山風景區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暫晴朗。這裏早晚溫差大,古詩人有"雁門關外雁人家,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詩句。恆山地區年平均溫度爲6.1℃,1月最冷,平均-12℃,7月最熱,平均21.6℃。極端最高溫爲35.9℃,極端最低溫爲-37.3℃,是避暑的理想之地。詩句北嶽廟唐·賈島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登恆山金·元好問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一拂元都門。

恆山風景區

恆山主峯分東西兩峯,東爲大峯嶺西爲翠屏峯,兩峯對峙,風格獨具,斷崖綠帶、層次分明。金龍峽,居於天峯嶺、翠屏峯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過三丈。這裏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此劈山鑿道據守,作爲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楊業父子在此以險爲憑,抵抗外族的人侵。恆山景觀中,果老嶺、姑嫂巖,飛石窟、還原洞、虎風日、大宇灣等處,充滿了神奇色彩,還伴有優美的神話傳說。懸根鬆、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景。苦甜井位於恆山半腰,雙井並列,相隔1米,水質迥然不同。一井水如甘露,甜美清涼、水井深數尺,取之不盡,可供萬人飲用,唐玄宗李隆基賜匾“龍泉觀”。另一井水苦澀難飲,成爲鮮明對照。現苦井已封。恆山鬆,爲恆山一景。“四大夫松”,古鬆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姿態雄健。在虎風門觀鬆,或立於丹崖上,或倒掛於絕壁問,如傘如翼如亭如龍如橋,千姿百態,儀態萬方。恆山雲,變幻無窮。出雲洞在後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郎郎,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雲,引人遐思。

文物古蹟,星羅棋佈。

恆山腳下的懸空寺、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在遼金時代,恆山是當時的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碑碣很多。再加恆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築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巖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飛石窟內的主廟,始建於北魏,唐、金、元三代重修。明清時,恆山建築林立,祠宇樓臺聳峙巍峨,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恆山,作爲道教活動的場所由來已久。傳說中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恆山廟。北嶽廟爲主廟,還有寢宮、後士夫人廟、紫微宮。官亭、白虎觀、龍王廟、靈官府、關帝廟、文昌廟、奶奶廟、純陽宮、碧霞宮等廟宇建築,懸空寺爲恆山第一奇觀。

北嶽廟,建於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501-1520xx年),是恆山廟中最爲宏偉的一座。它位於恆山主峯大峯嶺南面的石壁之下,門前有103級石階通往前下方到達山門、北嶽廟門有“貞元之殿”四個大字。門側有長聯,上聯爲:“恆嶽萬古障中原惟我聖朝歸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載”;下聯是“文昌六星聯北斗是真人才雕龍繡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北嶽廟內,有北嶽大帝塑像。北嶽廟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恆山文碑20餘通,這些碑文,作爲歷史佐證,是研究恆山的寶貴資料。

北嶽恆山風景區內的另一處重要景觀是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北嶽恆山腳下、渾源縣城南5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巖峭壁上。寺創建於北魏後期(約爲公元471—520xx年),現存建築分明清兩代修建後的遺物。懸空寺靠西面東,儼若精巧、別緻、玲瓏剔透的玉雕懸於一幅巨大的屏風上。寺內共有殿宇樓閣40間。南北,有三檐歇山頂危樓聳起,對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層疊起,離地百餘尺,附於絕壁上,三面環廊國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木製樓梯溝通,遷回曲折,構思佈局妙不可言、整個寺面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實中生巧,危裏見俏,一種在國內其它寺廟中體會不到的奇險感緊緊地抓住遊人的好奇心理。懸空寺內塑像頗多,有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共78尊。三聖殿內的泥塑,具有唐、明兩代風韻,釋迎、韋馱、天女、阿難形體豐滿,神彩動人,仙女婀娜、韋馱英武、阿難虔誠,各具風彩。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臺流,共居一室,耐人尋味、始祖同堂,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懸空寺內,有朝殿、會仙府、碧霞宮、純陽宮、樓臺亭、寢宮、梳妝樓、御碑亭等。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四

出東大院的西堡門,走過一條馬蹄形的溝澗小道,就是西大院。西大院俗稱紅門堡,是一處十分規則的城堡式封閉型住宅羣,面向與背靠同東大院完全相同。俯視西大院,其平面呈十分規則的矩形,東西寬105米,南北長180米。只有一個堡門,開在南堡牆稍偏東的位置,正對着城堡的主街。雄偉的堡門爲兩進兩層,一方刻有"恆禎堡"的青石牌匾鑲嵌在堡門正中央,因堡門爲紅色,所以人們都叫西大院爲"紅門堡"。堡牆外高八米,內高四米,厚二米多,用青磚砌築。堡牆上有垛口。堡門外正對堡門的地方,有一座磚雕照壁。堡門左右及堡牆東北、西北角各有一條踏道可上堡牆。堡內南北向有一條用大塊河卵石鋪成的主街,人稱"龍鱗街",街長133米,寬3.6米。主街將西大院劃爲東、西兩大區,東西方向有三條橫巷。橫巷把西大院分爲南北四排。從下往上數,各排院落依次叫底甲、二甲、三甲、頂甲。一條縱街和三條橫巷相交,正好組成一個很大的"王"字。堡牆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更樓一座。堡內東南角、西北角各有水井一口。堡內共有院落27座,除頂甲爲6座外,其餘三甲均爲七座。各院的佈局大同小異,多數爲一正兩廂二進院,正面以窯洞加穿廊爲主,頂層有建窯洞或建閣房的。大部分院落以南北中心線爲對稱軸,東西基本對稱。也有一部分院落爲偏正套院,院門偏在東南方向,院門內是一條較長的通道,通道西側南端是通往前院的門,北端是通往後院的門。

王家大院位於靈石縣靜升村北端黃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靈石縣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臨下,面對靜升村,視野開闊。

王家大院建築規模宏大,有東大院、西大院、孝義祠三部分,總面積達34450平方米,相當於祁縣喬家大院的4倍,爲靈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僅是一組民居建築羣,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王家大院佈局的構思獨特,結構合理,“三雕”藝術精湛。院內,隨處可見木雕、磚雕、石雕作品,從屋檐、斗拱、照壁、獸吻到礎石、神龕、石鼓、門窗,構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獨具匠心。這裏既有北方建築的雄偉氣勢,又有南方建築的秀美。與此同時,繪畫、書法、詩文熔於一爐,人物花卉、禽獸匯於一體,姿態秀美,是晉中民居中的一處奇葩。

王家大院史話

靜升鎮靜升村,爲晉中地區最大的村莊,村內自古除“九漢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長街一條,現實際人口達萬。靈石歷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靜升王氏家族爲太原王氏後裔,其先祖這一支早年從太原移居靈石縣汾河峽谷間的溝營村(今富家灘鎮屬溝峪灘村),元仁宗皇慶年間(1320xx年-1320xx年),宗祖王實又從溝營村遷至靜升村,至今歷680多年,傳27世。靜升王氏從耕作與兼營豆腐業開始,由農及商,由商到官,家業漸大,家資漸厚,聲名漸高,在此前提下,其後大興土木,營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築屋舍於村西張家槐樹附近,之後,由西向東,從低到高,逐漸擴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龐大的建築羣,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以上。據現可考文字表明,擁翠巷(通稱王家巷)建於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鎖瑞巷建於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內之義安院建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慶元年(1796年)重修。崇寧堡(通稱西堡子)建於雍正三年(1720xx年),拱極堡(通稱下南堡)建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恆貞堡(通稱紅門堡)建於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間。視履堡(通稱高家崖)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至嘉慶十六年(1820xx年)間。5座祠堂中僅存的孝義祠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於嘉慶九年(1820xx年),耗銀3200兩的戲樓臺至今倖存。

康乾嘉期間,王家人通過正途科考,異途捐保和祖德廕襲三條途徑,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贈在內的各種大夫達42人。躋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餘人,另有貢生、監生、生員125人。官職中有廣西柳州知府、湖南寶慶知府、刑部陝西司郎中、山東司郎中、戶部浙江司郎中、陝西按察使司副使道、貴州提刑按察司等。王家大院中的3座府第宅,司馬第宅和1座旗杆院,便是修建時期主人已具有一定名位的標誌 康乾嘉期間,王家先後奉旨修建15座牌坊,其中除11座節孝坊外,其餘爲功德坊、卹典坊、忠義坊等。

王氏家庭從道光後逐漸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讀爲本,有的不持續以商發展,有的滿足於一官半職,有的安樂於錦衣玉食,不少人既無承繼先業之志,亦無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爲盜賊、乞丐或不惜賣兒賣女之“莠民”。於是紅門堡內便有一家先將祖院出賣。出賣後,異姓新主人不滿於堡門樓上“合堡同宗”之匾,執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爲“合堡同德”暫存。到光緒十七年(1891年),建築豪華,包括院落26座,房屋218間、面積達11728平方米的高家崖堡,僅以964兩紋銀,又易主他姓。再後來,當年合族引以爲榮、奉旨爲王夢鵬修建的大型石雕孝義坊和麪積爲428平方米的孝義祠,也只以20xx吊銅錢賣出。1937年,蘆溝橋事變前後,王氏家族中當時資財還比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飲讓,匆匆地將其在靜升本土和晉南、晉中、石家莊、保定及京津一帶的商號全部變賣處理,爾後舉家南遷。自此,作爲一方望族的王家,歷經600多年的奮發與輝煌,終於銷聲匿跡,僅僅成爲一方土地上的歷史話題了。1950年土地改革後,王家大院已屬於貧下中農所有。貧下中農居住期間,許多主體建築,非但未遭破壞,且大部分還保持了原有風貌。

1996年1月12日,王家大院被列爲山西省重點保護文物。

靈石:在靈石縣舊城北門外呂祖廟內,有一石塊,滿身孔洞,似鐵非鐵,似石非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舊時附近鄉民視爲“神石”,前來焚香朝拜,祈求平安。據考察系古代降落的一塊隕石。靈石縣名即因此物而得名。

關於山西高君宇事蹟心得體會 篇五

在山西呂梁山中的黃河邊上,坐落着一座古鎮,這座古鎮的名字叫磧口。

歷史上的磧口,依傍着黃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聲名推向下游,遊向四方。在黃河浪濤中,久久漂流着磧口的名字———這一坐落於山西臨縣邊緣的古渡口。

說它是古渡口,因它與古鎮同樣出名。這古鎮與黃河對岸的陝西吳堡縣相對望,千年長相守,成爲一雙互補的伴侶,成爲一對互相依託的搭檔,成爲兩個互相呼應的知音。黃河的浪濤把兩地捆縛在一起,聯繫在一起,而它們互相溝通的橋樑便是渡船。兩岸人來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擺渡。船,這種古老的運載工具,如今又加上了發動機。所以,船在黃河中行駛,便響起了雄壯的充滿節奏感的馬達聲。隨着馬達聲的由遠而近,便會有一羣一夥的人從陝西過來,來趕磧口的集市。

磧,在當地人的說法裏是指黃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淺灘。黃河的河水在這淺灘上浪花飛濺發出巨大的聲響,激起雪噴般的浪花,成爲一道景觀。難怪當地一些小夥子們、老船工們常常組成隊伍,頭上扎着白毛巾去衝磧。這在當地是一種壯舉,一種冒險的衝刺,一種鍛鍊意志的極大挑戰……

這磧口確是有些古韻的。古老的民居,成爲當地第一景觀。這裏的明代、清代民居,構築成一條條街道,這些街道又矗立在黃河邊。民居,依地形斜坡狀組合排列。街巷裏,古老的黃河卵石鋪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磚瓦構築成了房舍,飄逸着一種古韻。房屋已斑駁失修,雖不致殘破,但卻風骨奇峻。有些當年曾是店鋪的高牆大院,展示着這歷史上商埠的痕跡。一條條青石,一排排大甕,一個個油簍子,一座座飲馬槽,充分讓人們感受着這裏歷史的輝煌與商業氛圍的濃郁。

古街上,自然有不同凡響的陳列。燒餅鋪子散發出濃郁的餅香。現打、現烤、現賣,熱騰騰、香噴噴,確實誘人。更引人的是這街面上的條編,這些,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城裏人都是很難看到的。而那些鮮亮的銅器,發着黃燦燦的光韻,則更是分外耀眼了。各種銅製品,與磧口的古韻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五龍廟,是古鎮祈雨的宙宇。它氣勢不凡地踞於黃河邊的高處,俯瞰黃河,居高臨下,發出一種威嚴來。歷史上,當地人的祈雨都在這裏進行。原來,面對黃河水卻依然未能擺脫乾旱,於是,五龍廟便常常處於香火鼎盛的狀態。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兩華里,轉到磧口背後,有一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河的小村莊,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轉彎處故稱西灣村。

西灣是單姓村,村裏都姓陳,從村子的佈局和房屋的結構上看,西灣村過去的人絕不是普通靠種田吃飯的人,它的氣度,它的規模,它曾經有過的繁榮,絕非黃河沿岸的普通小村莊。

磧口的夜雖然安靜,卻也燈火闌珊。紅燈懸於街畔,把古鎮的夜照耀得那麼安謐,祥和,充滿詩意,又讓人浮想聯翩。到那放河燈的日子,依然是燈。黃河的夜流裏,水面浮着成千上萬用蠟燭點燃的河燈。紅紅的燈,從磧口上方的黃河邊緣放入黃河,這些燈搖搖擺擺,從黃河上順流而下。夜幕裏的河燈,放着柔和而又誘人的紅光,在暗夜中靜靜地向下遊飄去,這又給古鎮增添了詩意,古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