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多篇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多篇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1

鄭德榮是全國著名的中共黨史學家,他的才學和精神永遠是黨史幹部學習的榜樣和前行的動力。

要學習他終身奮鬥精神。60歲本應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歲,但是鄭德榮卻以60歲作爲人生新的起點,創新治學,培養了博士生49名,出版專著4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76歲那年,做爲__省委學習十六大精神宣講團成員,來到__爲全市幹部羣衆作了長達3個小時的宣講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2018年4月17日,這時的他已經處於癌症晚期了,癌細胞已轉移到全身,那種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卻還惦記黨的事業,爲做好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的論文修改工作,他毅然拔掉吸氧管,堅持完成修改任務。5月1日,也就是他臨終前兩天,還在聽取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心得體會。他的一生都在工作、一生都在思考、一生都在搞學術研究。這種奮鬥終身的精神品格值得全社會各界人士學習。

要學習他畢生追求真理精神。他作爲一名守衛真理的“紅色理論家”,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他從不放棄任何一次傳揚紅色理論的機會,他講學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鄭德榮一生著作等身,宏論蓋世,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93歲高齡的鄭德榮帶病撰寫了紀念文章,併入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理論研討會”。鄭德榮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是最早一部創立概論體系的著作;《毛澤東思想史稿》是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一部專著,該書修訂本被中共中央辦公廳確定爲中央政治局委員理論學習的配發教材。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2

警察故事:隊伍裏的他們

“漳州110”成立之初,僅靠7名民警、3支槍、1輛三輪摩托車,就在兩個月內處理了上百起警情,“送孕婦上醫院”“護送女工下班”兩件求助警情引發了“漳州110”服務精神的萌芽。如今,“漳州110”發展到9箇中隊、240餘名警力。“以人民爲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的新時代“漳州110”精神根植在每個“漳州110”人的行動之中。

“漳州110”的孩子

1999年2月5日,“漳州110”原副大隊長張志民剛回家度寒假,顧不上與家人團聚,便主動請纓護送一名重病民工返鄉。

未料在高速路段車輛發生故障,司機將車輛靠邊搶修時,身着警服的張志民主動保護下車休息的羣衆安全,確保道路暢通。約過了十分鐘,一輛吉普車飛馳而來,將張志民撞飛數米遠,當場壯烈犧牲……年僅29歲的他用寶貴生命踐行了赤誠爲民、無私奉獻的崇高承諾。

張志民同志走後,留下了年僅3歲的遺孤張釗。20多年裏,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傳承接力、關心愛護着張釗,用集體的力量溫暖孩子弱小的心靈。

如今張釗已長大成人,2019年,他毅然傳承父親遺志,接過父親的槍,成爲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張釗說:“我感覺父親的形象慢慢地變清晰,我可以離他越來越近,看到了一點他的樣子。”

“再快一秒”

“漳州110”在初創時期實行不脫衣、不脫褲、不脫襪“值班三不脫”,接警後,值班民警直接從三樓順竹竿滑下,爲出警擠出寶貴30秒。

“漳州110”民警林澤斌講述了令他難忘的故事:2017年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剛畢業的他和中隊長王建龍處理完一起糾紛,渴得不行。路過崗亭時,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時,卻被中隊長攔住了:“解渴就好,別喝多,萬一待會上廁所時警情發生,可是要耽誤幾十秒。咱們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羣衆生與死的時間差啊!”

漳州市誠億地產負責人王浩錚對此也深有感慨,他說:“我曾因一件緊急事情撥打了110,報警後我心中煩悶,點了一支菸,讓我沒想到的是,不到半根菸的功夫,110民警就來了,讓我真切感到什麼叫出警神速。”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3

我們的職業是被人尊稱的“白衣天使”,也許只有同行們才清楚這天使背後的苦和累。工作對我們的要求是苛刻的。白大褂一穿,什麼情緒和煩惱都得拋得遠遠的。在醫院消毒水的氣味中,我們走過了清純的少女時代;從血淋淋的傷口邊我們走過了炙熱的青春年華;在白色的氛圍中送走了無數個寧靜的夜晚;在愛人的期待和孩子的埋怨中把自己奉獻給了一個個傷痛病人。

衆所周知,我們的工作辛苦,沒有固頂的節假日;沒有固頂休息時間。工作瑣碎,責任重大。有的護士還需要跟麻風患者、精神病患者、傳染病患者打交道。我們默默無聞的付出了很多。然而我們卻經常遇到委屈和誤解。但我們無怨無悔。因爲我們深知服務對象是一個個需要人幫助和同情、在病痛中苦苦掙扎的病人。

護士職業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卻很難,很不容易,就像一位老護士說的那樣,職業沒有貴賤高低,平凡與不平凡的差別是在於它們的目的是否高尚。儘管我們沒有驚天動地豐功偉績,只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獻。我在血液科工作已有5年,在醫院的時間,四年之久,這個日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我成爲護士的日子裏,我感受過拯救生命的輝煌,也感受過生命失去的悲痛,經歷過疾病所帶來的痛不欲生。

我看過長期反覆住院卻始終如一照顧病人的子女;也看過太多冰冷的眼神,家人爲了逃避責任,說了聲“家裏沒錢”就將病人扔在醫院。醫院這個特殊的場所,每天都上演着世間百態,讓我們感動或心冷,太多的悲歡離合與不解人意,生命就在這的聚聚散散中悲悲喜喜。

在血液科病房工作中,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始終站在生死邊緣的人,是飽受疾病折磨與摧殘的人。每當看到他們那一個個痛苦而又無奈的表情,我的內心充滿了自責,感到自己是那樣的渺小與無能爲力。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當時我就想,我雖治不好他們的病,但是我一定要盡心竭力幫助他們減輕痛苦。於是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靜脈穿刺,抽血儘可能的做到一針見血,肌肉注射儘量做到無痛注射,可是當注射器針頭刺入肌肉的時候又怎會不疼呢?於是我就開始琢磨,比如進針的手法,轉移病人的注意力等等。在主任及護士長的帶領下,我們又開始了心理護理,多與病人交流,讓他們不在寂寞,不在壓抑。

人活在世上,總要有個人生目標,總要有個發展方向,再說得樸實點,就是要有個謀生的依託。既然把護理作爲終身職業,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獻給這莊嚴的選擇,就像魚兒愛大海,就像禾苗愛春雨,就像蜜蜂愛鮮花!怎樣才能體現這份愛,怎樣才能表達這種情呢?我們會義無反顧的選擇:敬業。有句口號說得好:不愛崗就會下崗,不敬業就會失業!愛崗敬業說得具體點就是要做好本職工作,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做好每一項服務,填好每一項記錄,算準每一個數據,寫好每一個護理記錄。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這就是敬業,這就是愛崗!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4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出生,陝西洋縣人,1948年3月在陝西瓦子街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1月轉業到來鳳縣,先後在縣糧食局、三胡區公所、卯洞公社、縣外貿局、縣建設銀行工作,1985年1月離休。

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鬥中英勇善戰、捨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師“戰鬥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他深藏功名六十餘載,連至親好友都不知道他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直到進行退役軍人信息採集時,才瞭解到他是一名功勳卓著的戰鬥英雄。張富清同志是始終踐行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優秀黨員,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忠誠戰士,是衷心體國、夙夜在公、淡泊名利的先進楷模,是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的學習榜樣。爲深入學習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縣委決定,在全縣開展向張富清同志學習活動。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論所處哪種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在革命戰爭年代,張富清同志堅決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在祖國建設時期,堅決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兒,哪裏最艱苦就去哪兒”,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爲黨分憂、爲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在血與火的戰爭年代,張富清同志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面對生死考驗、緊急關頭,他無私無畏,主動請纓擔任突擊隊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當前鋒打頭陣、翻城牆炸碉堡,與敵人殊死搏鬥,負傷不下火線。他以無比堅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了革命軍人馳騁疆場、果敢堅毅、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胸懷大局、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支援地方建設,他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到條件最艱苦的來鳳工作;國家精簡人員,他率先動員妻子放棄“鐵飯碗”;堅守工作崗位,忠孝未兩全成爲畢生遺憾。他像革命的一塊磚,數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爲,幹一行愛一行,不務虛功、開拓奮進,體現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淡泊名利、廉潔齊家的高尚情操。張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勳卓著,卻從不以此爲資本要待遇、要名譽、要福利。他珍惜軍人榮譽,卻選擇深藏功名、迴歸平凡,婉拒媒體採訪——“黨要我接受採訪,我就接受採訪”。他珍愛黨員身份,始終保持清廉本色,從不利用職務爲親屬謀利,教育子女“自強不息、自己奮鬥”。他始終堅定信仰、篤定信念,拿起的是責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們傳遞着時代的正能量。

向張富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張福清同志住着老房子,用着老傢俱,生活清貧卻時時想到的是響應黨的號召,處處想到的是減輕國家負擔。他熱愛學習,95歲高齡仍然堅持每天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工作上離休了,思想政治上不離休”。他珍愛生命,88歲截肢,仍樂觀向上、堅持鍛鍊,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來。他以奮進不息、積極向上的堅強意志,爲“英雄”寫下了的註解。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5

一場疫情,將全體中國人劃到了一個戰線上。有人一馬當先、勇敢衝鋒;有人執着逆行、初心滾燙;有人默默奉獻、前赴後繼;有人力挽狂瀾、萬夫莫當。在這浩瀚洪流中,有一支力量,青春是他們的標籤,黨徽在他們胸前閃亮。他們敢於直面病毒、旗展劍揚,他們讓“疫”線不一“young”。

“疫”線不一“young”,是因爲他們“紅心向黨”。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爲什麼疫情暴發時,年輕的他們會義無反顧寫下請戰書,就是因爲在他們的心裏,有一份重於千鈞的擔當。同胞心繫,天下興亡。更何況他們是黨員,他們必須在最前方!平日裏共產主義的經典著作,讓他們把未來點亮。源於馬列思想的踐行和滋養,讓他們無懼艱險,第一時間就來到了戰場。奮戰在街頭巷尾、道路兩旁,奮戰在“兩山”醫院的施工現場,奮戰在診室病房,奮戰在一切需要他們的地方。熔熔紅心,顆顆向黨。年輕的生命,有了鐮刀和錘頭的印記,就算面對艱難困苦,也會樂觀以對,笑看滄桑。青絲翩然的巾幗,剪斷長髮,奔赴戰場;七尺男兒失去戰友,擦乾眼淚,依舊在前線奔忙……沒有什麼能讓他們停下腳步,堅定信念,追逐勝利之光!

“疫”線不一“young”,是因爲他們“胸懷良方”。面對疫情,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心慌。平靜下來之後,他們心裏便有了克敵良方。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任它眼前如何囂張,可將來必定滅亡。年輕就要執着,就要無畏,就要敢衝敢上。於是條條戰線,青春綻放,凱歌奏響。除湖北以外確診人數連續下降,治癒人數節節上漲,各項措施收效明顯,中華大地再迎暖陽。抗“疫”必定成功,勝利就在前方。年輕的他們依然奮戰在一線,哪怕臉上有深深壓痕、汗水浸透了衣裳。運籌帷幄的黨中央,調集一批又一批精兵強將,爲湖北祛疾療傷。什麼是制敵良方?對於他們來講,就是對於黨心黨性的領悟,光榮傳統的一脈相承、代代不忘。具魄力,敢於擔當;有能力,不怕敵強。良方並不高深,只要篤定信仰,哪怕雨雪風霜。年輕,又富理想,未來必定書寫華章。

“疫”線不一“young”,是因爲他們“鬥志昂揚”。累了,便席地而睡,可是地板冰涼。但他們卻笑笑說:這就是年輕的、奮鬥的模樣。每一刻,都在全力以赴,無論是醫治患者,還是社區路口全時站崗。他們始終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神采飛揚。這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他們都是先鋒,都是好姑娘、好兒郎。本是享受溫情的時刻,卻因來勢洶洶的疫情,變得彷徨和沮喪。但是他們卻毫不猶豫,逆流而上。喜歡他們果敢堅毅的臉龐,那是宣戰書,那是衝鋒號,那是勇敢,那是責任擔當。看見他們,就看見希望。“全族的龍”把“最硬的鱗”都給了武漢,給了湖北。他們就是“最硬的鱗”,他們能治好“最疼的傷”。所以甩掉陰霾,驅散迷茫。疫情勢微,戰歌鏗鏘。鬥爭還在繼續,他們還在奔忙。勝利來自於信仰,也來自於不放棄和鬥志昂揚。

年輕使他們的充滿活力、蓬勃向上,也使他們責無旁貸、披掛上陣、獨挑大樑。在抗“疫”戰鬥中,老一輩坐鎮指揮、運籌帷幄。年輕一代奮勇向前、縱橫疆場。他們胸懷初心,使命不忘,他們必定能迎來勝利的曙光,因爲他們讓“疫”線不一“young”。

先進黨員事蹟心得篇6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爲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無疑給戰“疫”一線的醫生、護士和基層幹部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力量。“幸運並非沒有恐懼與煩惱,而厄運也決非沒安慰與希望。”這次疫情中的溫情與希望足以使我們銘記一生。

爲與病魔較量,我國“四大天王”齊聚武漢。“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醫療救助隊伍的“白衣天使”們,不眠不休地修建雷、火神山醫院的“工人戰士”們,以及默默戰“疫”在一線的“逆行者”們,太多太多的溫情來不及細數,太多要多的感動令人潸然淚下。我們黨員幹部在這次“厄運”裏,一定要做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不斷強化責任擔當,不忘初心使命。“溫室裏長不出參天大樹,懈怠者幹不成宏圖偉業。” 囿於庭院之一隅,終難練就千里之行,千里馬的征途不在庭院圍欄。而黨員幹部實幹天地也絕不是一寸見方的辦公桌。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具備經風歷雨的勇氣。此次疫情來勢洶洶,但是我們國家危機處理與應對能力強這個事實也是不可置否。每位黨員幹部隨時做好了應對風雨的準備,練就了“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從容氣魄。說實話沒人不懼怕疫情,但是一句“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讓我們在這次疫情中看到了黨員幹部始終走在前列經風歷雨、擔當作爲、爭當表率的事實。他們的勇氣來自於人民、來自於黨。援“漢”醫護、交警聯防、走街串巷的基層幹部……他們人人都爭做“實幹家”,對照自己的職能職責,爲打贏此次疫情阻擊戰默默地戰鬥着,讓一顆初心在新冠疫情風雨的洗禮中愈加通透。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保持一往無前的姿態。“破格提拔”“火線提拔”一度上微博熱搜,國家從不會忘記真正爲社會作出貢獻與犧牲的英雄和烈士,這爲“懂專業、敢戰鬥、善作爲”的一線年輕幹部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衆志成城抗疫情需要的就是要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不斷髮揚艱苦奮鬥的鬥爭精神,拿出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一往無前的英雄氣魄,敢於向疫情亮劍,敢於同病魔叫板,讓初心在不斷的變革中愈加堅定;要深入靠前指揮的責任意識,切莫把不擔當不作爲當做行事準則,不做“甩手掌櫃”“佛系幹部”。黨員幹部應當煉就敢戰鬥、善作爲的奮鬥精神,以一往無前的姿態投入到疫情攻堅戰中。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點燃捨我其誰的鬥志。時值疫情決勝關鍵期,在抗擊疫情這場戰役中,我們要始終做到初心不改,使命不忘。疫情面前要懷揣着大無畏的精神正視疫情與病魔,直面苦痛與犧牲。“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既然風雨在所難免,那就將經風歷雨視爲一段磨礪心志的旅程,促成長、共進步的階梯,“爲者常成,行者常至”。疫情阻擊戰中,很多一線戰“疫”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爲的就是打贏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大家儘管放手幹、放心幹、放開幹,有國家爲我們保駕護航。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 風風雨雨就是生活的本身,我們黨、我們國家歷經多少風雨仍熠熠生輝,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疫情中堅定信念、令行禁止,每一個黨員幹部在風雨中磨礪意志,錘鍊實幹。願年過春來,此景已成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