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1

一下午的培訓學習使我對國小數學教學規範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此結合本次學習談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嚴格要求,培養良好習慣。

一年級知識講授內容不太多,關鍵是養成習慣的培養。課堂上應重點抓學生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工,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課堂教學就會得心應手。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

新課程實驗教材注重了兒童心理學,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於分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情境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如杜曉夏老師的《垂直和平衡》就創設一個學生非常直觀的情境引入教學內容,這一直觀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託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

三、學習內容生活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小數除以整數》時,老師以自己逛商店買蛋糕入手,引導學生去找解決問題,這樣使學生對學習不陌生,又不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如杜老師的《垂直和平衡》中安排大量的動手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折一折、畫一畫、擺一擺中認識感知平行四邊形的形狀。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爲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3、關心學生,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爲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我會將學到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2

7月20日,全市國小骨幹教師在中原街中學參加爲期一天的培訓,讓我們有幸近距離聆聽了北京海淀區上地國小劉千老師的精彩講座——數學核心素養及教學目標的確立。

針對數學核心素養劉千老師結合自己在美國的學習內容和他們教育團隊的研究成果從八個方面爲我們進行深度解析,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作爲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爲核心,分爲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爲: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告訴我們,作爲一名國小數學老師要解讀數學核心素養,這直接關係到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抓住知識的本質,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掌握所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知識的本質,積累思維和實踐的經驗,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一堂數學課的成功與否,無論教學中採取了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或模式,應更加關注教學是否真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學習中,不僅提升了我的教學理念,也拓寬了我的視野,我會讓學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轉變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積極思考,精心設計教案,力求體現以學生爲本,處處爲學生考慮,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基於以上分析,下面就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想法。

1.創設“需要”的情境

我們說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創設有價值的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與需求,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2.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爲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備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距離所具備的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爲本的課堂,備好學生纔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瞭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瞭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爲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爲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國小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4.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佈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準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通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個教學實例:

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類型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爲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遊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通過遊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遊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說,通過遊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5.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通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範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國小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儘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註釋。註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爲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讓我們的課堂少一點:擔心、講解、整齊劃一。多一點:信任、鼓勵、合作、交流、體驗。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3

在這一段時間的培訓中,我比較認真地看了各位專家對於國小數學新課標的解讀,尤其對他們講解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問題、今後改善的措施、辦法進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領悟。確實收穫不小,感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我們僅僅在自己的一個狹小範圍內計劃着自己的工作。透過這次培訓,我有如下感想:

一、這次培訓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們要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徹底改變自己。這次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轉變。作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務必具有淵博的知識,良好的思維品質,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在數學學習探究過程中,不再把數學知識的傳授作爲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爲學習羣衆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學生們一齊尋找答案,在探究數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爲學生的夥伴和朋友。

二、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應做到: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實踐,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爲學生帶給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潛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三、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學科及其文化有用心的情態,才能持續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僅會影響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因此我們要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關注學生我們應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用心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用心性;

2、把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忙,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爲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齊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忙,做到教學相關。

四、在數學教學中體現情感態度

新課程強調“數學教育要從以獲取知識爲首要目標轉變爲首先關注人的發展”、“轉變爲首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潛力的發展”。在此,個性需要指出的是:數學教育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應是與其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學習直接相聯繫的,也即在兩者之間存在內存的、必然的聯繫,而不是某種外在的、牽強附會的、偶然的成分。因此,我們無疑應當強調透過數學教學幫忙學生樹立在數學學習上的自信心,但是這絕不是指數學學習應當成爲一種毫不費勁的“愉快學習”,我們應當努力增強學生對於數學學習過程中艱苦困難的承受潛力,從而也就能夠透過刻苦學習真切地體會到更高層次上的快樂。這也是中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

五、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對學生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即讓他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那麼,指導學生學習策略我們應做到:

1、用心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新課程改革不是說說而已,務必要與實踐相結合,即將努力學習,用心進取,用心參與課程改革,在課堂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我樂於參與遠程研修,我也樂於與廣大同仁們共同成長,我也更樂於實踐課堂教學。

六、我也從班級成員的提問、評論、作業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培訓中,各位老師都能用心提出自己遇見的問題,也能毫不保留地講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認識。對班裏成員提出的問題能認真討論,各抒己見,有利於改善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

時代要求我們務必進步,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努力地在先進理論的指引下大力改善我的工作。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4

參加了國小數學新教材培訓,從中感覺到,新教材與我們一直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感覺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例如,更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更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強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有進步。但實際怎樣操作,怎樣把握新教材心裏卻沒底。可是,聽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講座後,我頓時覺得,自己的認識清楚了許多。幾位老師不僅就《數學課程標準》給我們談自己的體會,還結合一年級的實際內容給我們分析,組織我們分組討論,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了新教材和新課標的精神。下面就是自己學習之後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1、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爲“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通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2、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例如有兒童喜歡的遊戲,活動和童話故事,教材中充滿着鮮豔的圖畫,使兒童興趣高漲,並能投入其中。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

新教材更注重多樣性。過去教學可以說也重多樣化,但這種多樣化目標單一,往往是殊途同歸,而且過分強調掌握多種方法。相反,新教材更重研究探討的過程,承認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有一個較大的發揮的空間,學生可以想出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並且結果不是唯一的,學生更多的結合生活實際解題,使學習呈現一種多元化的形式。

4、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爲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我相信,通過這次的新教材培訓,我們將對新教材更加深入的把握,更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做好新課改工作。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5

xxxx年5月18日上午在臨高縣思源學校聽了陳專家的專題報告,使我受益匪淺。專家指出課堂教學要多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信息,知識交流的過程。如果僅僅發揮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也不會有什麼成效,所以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還有有效的問題情景有助於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對教學過程起着引導,定向,調節和控制的作用。

問題要圍繞教學中心內容,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用“新”喚起學生的“心”,學生纔會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繼而積極思考。對於學生熟悉的內容更要善於變換角度,改變方式地提出,並且要有新的要求,使學生不能簡單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纔會有新鮮感,纔會啓動思維神經,才能激發學生運用知識探索新問題的積極性。學生動手操作和活動是激活學生興趣的舞臺,是促進發展的戰地。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增設一些趣味活動。讓學生進入角色。這些活動可跟學生學過的舊知識聯繫起來,也可跟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午,聽了陳鳳雲老師《搭配》的展示課,陳老師大膽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耐心地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互動中尋找搭配,使我懂得對學生的引導要有耐心,要以學生爲主體,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顯得輕鬆而又活躍,是一節優質課。

國小數學培訓體會心得體會篇6

我有幸參加了爲期兩天的。在這短短的兩天內, 我觀摩了8位優秀老師的示範課,從中獲得了不少的教學經驗。8位老師各有各的風格,不同的設計思路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他們對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靈活的教法,讓我切實感受到了他們紮實的教學功底和深厚的技巧。同時他們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理解和掌握教材

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正確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靈活變通教學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時間給學生以最大的收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強震球老師的《認識分數》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結合圖片和練習,引導學生一遍遍說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將它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從根本上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同時,在做題過程中,他不斷提問“爲什麼它們都是四分之一”,“爲什麼每一份表示的分數不一樣”等,引發學生思考,自主探究,一節課下來,教學重難點都被學生內化吸收,效果顯著。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是教與學的重要憑藉,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識內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杜海良老師在講《體積和容積》時,先是往空杯子倒水,讓學生體驗空間,爲學生正確認識“體積”奠定了基礎,再讓學生摸一摸桌肚,進一步對空間增加感性認識,最後往水裏丟石子,通過“溢出的水多說明什麼”概括出體積概念。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觀察、猜測、實驗最後驗證,逐漸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發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維能力。聽了這幾位優秀教師的課,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只有知道上什麼,什麼是重難點,選準切入點和教學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才能上好一節課。

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顧志能老師指出,數學知識,往往就是一種規定,思考規定背後的道理,那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一個有追求,愛鑽研,會思考的老師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還有數學的思考。顧老師的《比萬大的計數單位》這節課最讓我影響深刻。他並不像強老師那樣的激情洋溢,儒雅的外表下是對數學的熱情,對問題的洞悉。

他先由撥珠引出計數單位,複習學過的計數單位和進率,發現滿十進一會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順理成章讓學生猜猜萬後面會是什麼計數單位並且辨別。學生和老師順利確定好了十萬,百萬和千萬的順序,然後再猜:後面的計數單位到底是什麼呢?衆說紛紜,學生充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顧老師用撥珠證實了“萬萬”的猜想,並用一個個的數字和同學討論合理性,最終得到“億”這個計數單位。其實對於我們來說,計數單位可能只需要十幾分鍾就可以講完了,但是顧老師他卻花了大量時間和學生探究計數單位,爲什麼萬後面是十萬,爲什麼千萬後面是億呢?可能我們都沒有思考過,對啊,爲什麼呢?整節課,學生一直跟着老師走,一直在思考,所有老師也在思考,我想這就是最奇妙的地方。顧老師良好自身素質,獨特的價值觀念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樂於思考,並且把這種思考的習慣教給學生的老師。

三、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

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張齊華老師《確定位置》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張老師先是創設情境:要解救大海某一處的船隻,然後給了一些基本信息和一個問題,然後大膽放手,整節課都由學生自主探究船隻的位置,老師只是在一邊引導和總結。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纔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太容易又不用沒意義,這都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恰恰需要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使新舊知識得以聯繫。在這節課,我看到了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爲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通過本次學習,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每位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和鑽研,對數學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數學知識背後的思考都是讓我深深感慨的。我會把優秀教師當作追趕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縮短與優秀教師的差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繼續好好研究教材,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裏快樂的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