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民法的學習心得多篇

民法的學習心得多篇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1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民法典就此誕生。中國人民終於擁有了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民法典,終於實現了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着“人民至上”,我們不僅要細細體會和思考背後的含義,更要時時去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諦。

人民利益至上,舉法律武器維護人民權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權利種類,確認和保障民事權利,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加強對弱勢羣體的保護,迴應了人民羣衆需求,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黨員幹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爲了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首先自身要學法和懂法,將法律學習及運用貫徹到工作始終。要自覺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各方面的法律知識,強化法學理論素養,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爲人民羣衆辦實事、謀利益,運用法律武器切實保護人民的權益不受到侵犯。

人民需求至上,建德治屏障增進人民福祉。公平正義是提升羣衆獲得感滿意度的前提。新時代下,人民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後,必然對公平正義有更高層次的需求。要順應人民的需求,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民法典確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權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關民事法律制度,爲各類市場主體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黨員幹部要努力讓人民羣衆感受到公平正義,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打鐵還需自身硬”,維護公平正義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要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爲一種品德修養、政治情操,要堅持公道正派、公正無私,堅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的觀念,堅持原則按規矩辦事,自覺抵制人情風、關係網,戒行“潛規則”“亂作爲”,將公平正義貫穿於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民服務至上,樹法治思維守護人民安康。人民服務至上,體現於爲民辦好每一件實事,體現於爲民服務的每一個細節。民法典貫穿人民服務至上的立法原則,對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和隱私權等諸多方面作了相關規定,爲人道主義救助從法律上加“碼”,充分體現了法律對人民安康的守護。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守法律至上、權由法定、依法行權的思想,自覺運用法治思維爲人民謀劃、開展、推動、完成工作,嚴格按照法律規範爲人民想問題、作決策、幹事情、定政策,堅決杜絕發生“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領導幹部更要做好模範,深入羣衆,與羣衆打成一片,把人民羣衆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帶頭捍衛法治,依法辦事,堅決樹立法律權威性,保證人民的幸福安康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2

6月16日,《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迴應,充滿了以人民爲中心的底色,黨員幹部更要以民法典爲旨,收集民意、健全民權、穩固民生,把好實施民法典的“三道關”,讀懂共產黨人的“爲民情結”。

聆聽“民意關”,舒緩民情。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實施民法典要站在羣衆的角度,急羣衆之所急,想羣衆之所想,首先要知道羣衆在想什麼。黨員幹部要堅持羣衆路線,親近羣衆,尊重羣衆,用真情感動羣衆,將心比心,才能讓羣衆從內心接受民法典,學習民法典。只有常懷爲民之心,想方設法聆聽羣衆的原聲,才能知道羣衆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打通民法典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維護“民權關”,化解矛盾。民法典開啓了中國法治的新時代,黨員幹部要以身作則,先學法懂法,知法用法,明確自身行爲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才能因勢利導,引導羣衆建立法治意識。隨着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民事法律的不斷規範、完善和全面,爲保護新時代下人民不斷提高的需求和願望,人民的權利越來越受到重視。實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廣泛開展普法工作,收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用案例正面教育羣衆,引導其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教會其善用法律知識做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發揮民法典真實力量。

穩定“民生關”,解決民困。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解決民生問題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具體體現。民法典不僅要求要強健民生福祉,還要遵循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尊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和諧社會,挺直民族腰板。黨員幹部要將人民之事看作頭等大事,聚焦百姓關切問題,拉緊時間之弦,及時迴應羣衆的期盼。處理羣衆民生之事,要時常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堅決釐清“踢皮球”“閉門羹”等現象,拉起幹部作風紀律紅線,強化“四風”整治。將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爲人民服務的質量,作爲考察黨員幹部的標準,保障人民羣衆幸福生活依法得到保護,做好民法典完美落地的把關人。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3

結合貫徹落實依法治國重要論述、學習《民法典》的情況,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意義重大,《民法典》爲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民的福祉是的法律。”此次民法典草案亮點很多,的亮點就是爲民立法、以民爲本,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都充分反映人民羣衆的意願,保障私權,維護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因此,民法典在被譽爲“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同時,也被譽爲“權利保障的宣言書”。它的誕生更推進了我國民事立法的體系化,在中國法制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義。

民法典能夠充分調動各類主體參與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一方面,進入新時代,人民羣衆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民事權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障人民更加廣泛的民事權利十分重要。民法典的分則各編由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構成,既確認了個人享有各項具體民事權利,明確了這些權利的具體內容和邊界,又保護個人能夠正常行使和主張權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如:民法典增設的居住權制度,爲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法律支撐;在產品責任制度中規定了懲罰性賠償,可以有效保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再如,鑑於高樓拋物行爲頻頻發生,民法典在侵權責任編中專門規定了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規則,強化了有關機關在查找行爲人方面的職責,有力保護了人們“頭頂上的安全”。另一方面,民法典通過確認和保護私權,成爲依法行政的基本遵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規範公權的作用,有利於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社會治理,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堅持人民至上,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爲民職責

“悠悠百姓事,兩會總關情”。“人民至上”是貫穿今年全國兩會的主線,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出現了39次,“民生”出現了18次,衆多“熱詞”“新詞”“暖心詞”飽含着滿滿的民生溫度,彰顯着黨和政府一以貫之的人民情懷。”我想,在學習貫徹落實_關於依法治國重要論述時,我們應該牢牢抓住“人民至上”這個根本點,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人民至上,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作爲黨和人民的幹部,我們需要將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爲民職責與使命,比如:眼下,我們就需要用實際行動去答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張大考卷!

三、堅持以身作則,領導幹部要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

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理念,構建法治社會已成爲了時代的主旋律,我們領導幹部不能僅僅滿足於對基本法律知識的掌握,還應充分了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更好地樹立正確的法治價值觀,同時還應充分了解法律立改廢釋的來龍去脈,深入理解國家治理的現狀和形勢。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結合我分管的公安、司法、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工作而言,我更需樹立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更需要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該履行的法律程序必須履行、有相關法律規定的就必須嚴格依照執行,決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等行爲。只有這樣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4

?民法典》就如一塊千錘百煉,無比堅固的“磐石”,鋪就在“復興號”列車帶領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風浪,但只要人民羣衆齊心協力、萬衆一心的這塊“基石”在,就能讓列車穩穩地全速前進。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民法典作出了明確迴應,如:《民法典》中對各種“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的行爲作出了明確規定,突出的特色規定有“離婚冷靜期制度”、“繼承人寬恕制度”、“自助行爲制度”,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同時對遺體器官捐獻、職場和校園性騷擾、非法從事與人類基因、人體胚胎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嚴格規範。因此,《民法典》將在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即將精彩亮相。《民法典》的頒佈實施,開啓了我國公民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權益,用權利本位構建起整部法典的邏輯主線,必定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必將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爲法治中國建設築牢根基,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5

“從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開徵求意見期間,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網民提出的114574條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新近透露的這組數據,可見民法典之熱。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此前決定,醞釀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部新中國成立70年來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加附則、84章、1260條,被譽爲中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不僅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也將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製度保障,發揮基礎性作用。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1260條。律師從頭到尾都要熟讀、記憶、掌握每個知識點。需要無數個日日夜夜學習才能精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正所謂:民之所安,法之所繫。民法典、民法典,是保護人民的寶典!

這部法典,關係每一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她很溫柔,守護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也很霸道,出臺之後,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不再保留。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要不忘學習《民法典》。讓《民法典》的爲民思想和情懷,更加激勵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讓即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成爲《民法典》行穩致遠的堅實基礎。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6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爲準則,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翻開歷史的畫卷,從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一部“法”的誕生伴隨着中國社會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伴隨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以“人民至上”絕不動搖,爲“人民幸福”保駕護航。

從生活的雞毛蒜皮到人生終身大事,更新服務零距離。從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結婚登記、夫妻債務等,從細節中爲人民羣衆的“錢袋子”“米袋子”保駕護航,爲人民羣衆打開幸福之門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義環境。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爲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從一個人懵懂時爲遊戲充值,再到初入社會時網貸平臺的“利滾利”,再到見義勇爲時不慎造成的損害,再到接到無數垃圾短信的維權,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卻記錄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體現了中國社會矛盾的轉化過程。在“小明”生活的點滴中,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果展現。民法典讓社會更加公平發展,讓羣衆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7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孟德斯鳩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被譽爲“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不由讓人暢想當“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有多麼大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如一塊千錘百煉,無比堅固的“磐石”,鋪就在“復興號”列車帶領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風浪,但只要人民羣衆齊心協力、衆志成城。這塊堅穩的“基石”就能讓列車穩穩地全速前進。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許多問題,民法典作出了明確迴應,如:民法典中對各種“人肉搜索”、非法盜取他人信息的行爲作出了明確規定,突出的特色規定有“自助行爲制度”、“離婚冷靜期制度”、“繼承人寬恕制度”,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同時對遺體器官捐獻、職場和校園性騷擾、非法從事與人類基因、人體胚胎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嚴格規範。因此,民法典將在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規範民事法典,明確法律界限,方能構建穩中有進的社會秩序,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越來越美好,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越來越複雜,這部包羅萬象的民法典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每一條法律規定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法制建設更加深入人心。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即將精彩亮相。民法典的頒佈實施,開啓了我國公民權利保護的嶄新時代,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需求,保障了人民的權益,用權利本位構建起整部法典的邏輯主線,必定能夠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必將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座“大廈”的重要支柱,必將爲法治中國建設築牢根基,爲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民法的學習心得篇8

2020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稱民法典),一經公佈,成爲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討論的熱點。作爲基層幹部,就要蹭這個熱點,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的同時,做人民羣衆的知心人、帶頭人和老實人,讓民法典根植於心、篤於行。

以人民爲中心,問計於民、服務於民,做人民羣衆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因涉及面廣,涵蓋面深,對每一個人的言行具有很強的約束意義。作爲基層幹部,是爲基層人民羣衆服務的,是人民羣衆身邊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爲中心開展,始終做到人民羣衆在哪裏、幹部的心就在哪裏,人民羣衆需要什麼、幹部就要去想什麼,人民羣衆盼什麼、幹部就要幹什麼。只要時時處處想着人民羣衆,急人民羣衆之所急,解人民羣衆之所憂,化人民羣衆之困,人民羣衆就會把幹部的實幹精神藏在心頭、放在嘴上,幹羣關係就十分融洽,人民羣衆就會把幹部當親人,有什麼心裏話都會跟幹部講,還處處誇獎幹部的好,把幹部當成無話不說的親人,大家共同攜手爲小康生活齊心奮鬥。

以法律爲準繩,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做黨紀國法的帶頭人。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條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作爲基層幹部,是離人民羣衆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羣衆經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特別是在服務人民羣衆領域內的法律法規知識,不僅要熟記,還要落實在行動上,時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在民事糾紛、鄰里糾紛和家庭矛盾等調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好人民羣衆的調解員,在體現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時,也是體現基層幹部帶頭學習黨紀國法、應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也是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層人民羣衆中,大力開展學法普法宣法活動,基層幹部更要時刻以黨紀國法規範言行,在人民羣衆中樹立學法用法的典範。

以典型爲榜樣,學有成效、行有標準,做甘於奉獻的老實人。身處基層就要爲基層人民羣衆謀事幹事,首先要講奉獻,奉獻是指爲黨和人民的事業、爲人民服務、爲國家利益至上等甘於奉獻,爲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要甘於奉獻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帶貨”的縣長、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張富清、排雷英雄杜國富、奮戰在脫貧攻堅付出寶貴生命的黃文秀等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人不率,順不從;身不先,則不信。”作爲基層幹部,在學習榜樣中、汲取榜樣的力量的同時,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學有成效、行有標準、做有樣子,就有人民羣衆的“口碑”,幹部所做的事業就會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