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學習新教育,我經歷了從抽象到直觀、從理論到實踐的學習過程。第一次接觸新教育,是我在網絡上拜讀了新教育改革發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這本書,朱教授介紹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四個改變和六大行動,當時似懂非懂,只是覺得確實有新思想,但很遙遠。第二次學習新教育,是今年12月孫校長對我們骨幹教師的培訓講座上的講話,使我纔對新教育的理論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特別對新教育的學理基礎、新教育的教師發展、新教育的理想課堂、新教育的每月一事特感興趣。第三次學習新教育,是在學校觀看朱永發老師的報告視頻。第四次學習新教育是去實驗學校聽新教育實驗報告。第五次學習新教育是看到學校的通知要寫學習體會並且有可能發言,才又把《新教育》讀了一遍。雖然每次都是較被動的學習,但確實是一次比一次有收穫。

朱教授認爲,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發展爲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等六大行動爲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爲目的的教育實驗。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啓發。新教育認爲,理念教育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不應該只是“爲將來的工作與生活作準備”,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裏所接受的教育,在爲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

學習新教育,我本人最大的體會就是從新教育榜樣教師的故事中學到了很多。新教育的學理基礎中發展論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看後很有些感觸。迫於應試的壓力,我們教給學生的有多少是可以讓學生享用一生?在應試的指揮棒下,我們一天天在訓練着學生怎樣拿高分。學生的視野被殘酷的禁錮起來,老師的天空也是一樣的遭遇。而朱教授的成功就在於她帶領學生一起打破這個禁錮,快樂地讀書,幸福地學習。作爲他的學生是幸福的,學到了一生受用的東西。他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能不斷超越自己,發展自己,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課程。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個性,不要人云亦云。“讀、寫、繪”正適合中學生學習的特點,而不一定適合高中的語文學習。作爲一名數學教師,我也在反思數學課如何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響應咱校的“課堂創新”教育,我覺得數學課也有必要進行改革,例如,學習八年級上冊軸對稱知識時,能否不單純地學習課本知識,而是聯繫生活實際,從提高自己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聯繫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等這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課。

作爲一名班主任,我從朱永新教授身上學到了她對學生的身心投入。他是一名智慧的老師、不斷超越自己的老師,國中生正處於青春期,青春期的好動、敏感、自負、心理的不成熟在孩子們身上暴露無遺,也給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難度。我結合生物老師生物課上學習青春期形態發育、功能發育、生理髮育、心理髮育特點,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努力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風、團結友愛的班風。特別是上學期我利用體育課在教室開了女生會,開了男生會,對他們進行青春期性教育。教育男生如何做一名謙謙君子,指導女生如何學會自己保護、如何自尊。告訴他們國中生男女之間朦朧的情感不是愛情,也不是早戀,只是青春期性發育階段正常的一種心理體驗,而且是善變的、極不成熟的(有可能看到某同學的髮型很好就喜歡上了他,幾天後發現他還說髒話,印象驟變)。所以男女生要學會正常、大方地交往。

效果很好。雖然目前我班個別孩子學習能力有限,學習成績還有待提高,但整個班風特正,學習氣氛很濃,學生們過得很快樂,沒有那麼多不必要的煩惱。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二

教師應是終身學習者,通過學習讓自己不斷“充電”, 使自己成爲不息的“源頭水”和“長流水”,並要使自己快速成長,務必要結合教學實踐,多學習多研究。要從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和思考問題,善於把教學中產生的見解、主張提出來和寫出來,讓人家討論,傾聽別人的意見,吸收人家的經驗,促進自己的提高,從而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研能力。關於素質教育,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心得。

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我充分認識到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內涵發展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是一個影響深遠,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特別是增強深化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素質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關鍵環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爲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和諧發展奠定基礎。教育是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學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養,既教書又育人。德育爲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觀念、心理健康成就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在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四個領域開闊了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促進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技術能力相結合,得到和諧發展。我作爲一個信息科技課的教師,應該身體力行貫徹我省推進素質教育新政精神,努力盡自己的力量爲學生營造平安、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努力培養學生成爲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在既定的課程標準、教材內容、評價體系等現實的內外條件下,該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力軍作用?教學對象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照顧少數能升學的尖子;教學內容應是教給學生對明天有用、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東西,而不能只限於課本與應試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關係應是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雙邊互動,而不是教師“一唱到底”、學生被動接受的單向傳授;教學手段應是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手段的整合,而不是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戰鬥”一節課;教學方法應以啓發式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而不是“填鴨式”的一味灌輸;教學重點應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考試方法與能力的反覆訓練。強化學生的個體參與,不僅要調動他們動耳動腦的心智投入,還要促使學生動眼、動嘴和動手等多方面的身心投入;教學過程目標的達成不僅需要引導學生自主獲得知識,而且還要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審美等心理以及價值觀、人生觀等思想品德的成長。

要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揚棄。

第一,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課堂教學,“師道尊嚴”的氣氛太過厚重,培養出來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考試的“高手”,而缺乏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着眼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搶佔這個素質教育的制高點。應極力創造讓學生敢想善想、敢問善問、敢做善做、敢說善說的課堂教學環境。學會嘗試。真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我會學”。真正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交給學生,學會持久發展。

第二,注意非智力素質的培養。非智力因素在智力開發、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貫徹到教學的整個過程。其中,教師的個性、教學藝術,學生的人文修養,教學手段與課程設置的更新,教育環境的改善,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培養,都與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養成關係密切。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內容之一。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徹底改變應試教育中重視學生智能提高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傳統教育觀念,要樹立素質教育的新觀念,加強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用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來促進智力水平的提升,用智力水平的提升來促進非智力水平的發展,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智力活動水平與非智力因素水平協調發展,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三,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只關注中等及以上學生的學習,忽視少數“差生”的發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己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體會到了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重要性。學生的個性和智力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所以教育的方法也不能幹篇一律,必須要因人而異,隨機應變,講究策略,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相結合的多種多樣的相互交叉配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豐富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強調課堂教學在素質教育實踐中的重要地位,就不能忽視課堂教學應有的魅力,失去吸引力的課堂顯然無法承擔素質教育的重擔。教學要有獨創性,須知教學並非機械化、千篇一律地演習教材,而應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途徑,以創造性地“教”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教學要有預見性,每一門課、每個章節、每一堂課,都須經周密的思考,對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基本的'估量。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並不只是傳經佈道,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授人以魚”而“授人以漁”。要重視教學效果。在實施素質教育時,要提高教學效率,及時瞭解教學效果,通過效果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的動態過程。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責任,我們沒有推脫的遁詞,也沒有迴避的理由。我一定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在研究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上多下功夫,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益,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積極研究落實的各項措施上來。樹立起實施素質教育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積極投身到當前的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還會到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素質,那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先不說大的,就說我看到的吧。一天早上,我進了校門,走到了門口那個走廊上。突然頭上傳來“刷”的一聲,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時,兩個裝滿垃圾的袋子掉了下來,掉在了我右後方不到兩米遠的地上,旁邊一個清潔阿姨拿了起來,並擡頭打了個招呼。我向上一看,原來也是個清潔阿姨,她們爲了省力,直接從三樓把垃圾扔了下來。這種做法太沒素質了,如果一個不巧,砸在了同學身上怎麼辦,萬一砸出個什麼,你們怎麼負責?你們的素質都去哪兒了?

十一黃金週高速公路免費,本是國家對人民的體己,可帶來的卻是人們的爭先恐後,野蠻出行,甚至不惜佔用應急車道;因爲堵塞,就在路上隨地大小便,垃圾滿天飛,車上收音機裏雖一遍遍地提醒着“要講素質”,但結果是環衛工人冒着生命危險去一遍遍地打掃。

相信有的同學去過德國或日本,它們那裏過馬路只要亮起紅燈,縱使路上一輛車都沒有,也不會有一個人過馬路,他們認爲這是一個人基本的素質。如果把這種情況換到中國,紅燈即使亮了,也還是會有許多人存着僥倖心理過馬路,而那些司機也不會讓人,這就造成了一場場交通事故。設想一下,如果每個人文明一小步,我們的素質就會提升一大步,那該避免多少場糾紛,多少場事故啊!

我們曾被外國人冠爲“東亞病夫”,現在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了,奧運健兒的摘金奪銀無不體現着我們憑着堅韌和努力,早已摘掉了這頂“帽子”。那麼我們的素質更應該水漲船高,這需要我們從小做起,從小事情做起,並一代代地傳承。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四

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爲有用的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裏,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於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於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聖講壇。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爲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

師德師風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羣體問題。個人師德師風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範圍裏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範圍的事。教師羣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師風問題就演變爲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爲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爲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五

有幸參加了20xx年廣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廣州市特殊教育校長高級研修班培訓項目,聽取了衆多專家不同類型精彩的報告,使我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我體會到特殊教育事業的重要性。通過培訓我有以下幾方面收穫:

一、我瞭解了特殊教育當前的形勢、政策、發展,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責任和使命。

二、系統地瞭解學習了特殊教育的理論基礎,各種特殊教育思潮的發展,以及特殊教育的實踐,瞭解了“十一五”規劃的發展趨勢,以及特殊教育今後的發展趨勢,特點與啓示,爲今後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系統的瞭解了三類殘疾兒童的心理與教育,以及特殊兒童教育的發展和變化,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四、學習了新課程背景下特教學校的教育科研,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

五、從培訓中瞭解到作爲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善於使用適合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對自己的教育對象,既清醒地看到了他們先天不足的一面,同時又要看到絕大多數孩子特別聰明的一面,在教學中注意選擇有利於學生克服不利因素髮展其聰明的一面的教育教學方法。

特殊教育不僅是生命精神活動,更是一種文化責任,其根本使命是要喚醒人的生命意識,發掘生命潛能,引導生命發展,提升生命質量,促進生命的解放和實現。對於特殊教育工作者來說,就是要關注生命、尊重生命、呵護生命、成全生命。

總之,通過這些天的耳聞目睹和親身體驗,使我們受益匪淺,感覺頭腦得到充實,思路更爲開擴、清晰,通過培訓學習,豐富了我的教育思想、開闊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發了我幹好特殊教育隨班就讀事業的熱情和信心。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六

12月1日,市教研室杜玉新老師、旗教研室張桂芝老師到我校調研嘗試教學的常態課。這中模式是一種讓我們從繁重的課堂教學解脫出來的教學方法。過去的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講臺上揮汗如雨,滿滿地講完40分鐘,一節課下來,聲嘶力竭,學生也一頭霧水,要麼忙着做筆記,要麼思路接不上,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講課以前,學生沒有充分預習,不瞭解書本內容,所以在聽課的時候抓不住重點,也提不出問題。

二、上課時主要以老師講爲主,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養成了學生的思維惰性,導致“教”與“學”不同步,扼殺了學生的思維靈性和探究精神。自從研究嘗試課題後,我對嘗試教學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嘗試着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具體的做法如下:

一、備課

備課是嘗試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讓學生回顧舊知識,進入新課程;如何恰當地選擇準備練習、嘗試練習和提高練習;如何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些都是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的問題。我感覺在嘗試練習和提高練習的選擇上需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因爲題目要有梯度,由簡到難,這需要反覆的選擇,作到精選精練。

二、教學過程

嘗試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預習並完成準備練習,所以在上新課的前一天晚修讓學生先預習書包範文。

上課的時候結合“合作學習的方法”。每個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上課的時候每個學習小組可以就本節內容及嘗試練習進行充分的討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興趣。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方法已經慢慢開始改變,我在上課的時候感覺也更輕鬆了,因爲課堂的主角已經變成爲學生了。

課後兩位老師給予課堂教學的評價,更讓我充滿信心。

教育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認爲要想真正的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兵戰不如商戰。於是各個國家大力發展恢復自己的經濟建設,開始彼此間無硝煙的商業戰,直到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世人震驚,伴隨着這場“衛星震撼”而來的是各個國家教育界的大反思,人們又普遍認爲商戰不如人才戰。於是作爲冷戰的另一方美國頒佈了《國防教育法》率先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改革運動,我們就單從“國防”二字就可以看出美國的用心及這場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一直在促進經濟的強盛、政治的民主、文化的繁榮、科技的發達等方面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時至今日,知識經濟的全球化、政治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終身學習的觀念已成爲人們的共識,人們更加的重視教育,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家也不例外,從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成爲一項基本國策,再到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佈,足以看出來“國之大計在於教育”,進而把我國巨大的人口資源轉化爲強大的人力資源。那麼,在國家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新給教師定位,怎樣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這都值得我們深思。

㈠ 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的角色和地位

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比較單一的,處於中心地位,以文化知識的權威出現在學生面前,過分的強調師道尊嚴,師生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簡單的茶壺和茶杯的關係。然而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巨大變化、受教育者又是一個個富有思想和獨特人格的生命體、加之教育教學活動本身的複雜性等等,就必然註定教師角色的多樣性。

雖然教師角色多樣性已成爲不爭的事實,那麼我們應如何把握和清楚地認識教師的這種職業角色的多樣性,而不至於又一次的陷入教師角色“單一性”的泥淖中。

⒈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引導者。在知識信息方面,教師知之甚多,而學生知之甚少,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是重要的,也是必須的,可是這並不意味着教師就可以包辦學生的知識。教師更多時候要作爲知識的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道理。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與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學生也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個過程別人是替代不了的。

⒉疑惑的解答者,更是師生共同努力成爲問題的探究者。在教學活動中,學生遇到困難、疑惑、問題是很正常的事。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如何處理,是馬上告知學生答案還是以教師爲主導,師生共同分析問題,最後學生根據自己已掌握的知識獨立的找到問題的答案,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很顯然後者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探究分析過程中,教師應逐漸的減少自己的指導成分,以免學生過分的依賴老師。

⒊學習生活的管理者,更是學習生活的組織者。管理者或多或少的有一種家長制的成分在裏邊,不免使學生有一種如陷囹圄的感覺,像籠中鳥、井底蛙一樣。所以教師更應該以組織者自居,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空間和自由,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特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教師也有了親和力,學生視教師爲朋友,希望教師能給予學習生活各方面的指導,這也是新型師生關係所倡導的。

⒋教學的研究者,更是教學的反思者。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研究,以一定的教育學理論爲指導,及時靈活的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但只有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地進行教學的反思和評價,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改進教學方案,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師的上述職業角色的多樣性也從某一個方面說明了教師職業的專業性質。雖然國家的法律規定了教師是一種專門的職業,但是直到今天教師還不能像醫生、警察等職業那樣專業化程度高。究其原因,這還是與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不高時分不開的,還有就是作爲教師從教的主要憑證的教師資格證的認定考試不夠規範、社會上普遍對教師不夠尊重,認可度不高,缺乏基本的瞭解。教育的地位是提高了,但是教師地位的提高卻與之不成正比,要想真正提高教師的地位,就應當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加強教師的專業化教育,規範教師從教資格考試,師範院校應責無旁貸勇敢地挑起自己的責任大力發展師範教育的“4+2”模式。

㈡ 怎樣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⒈專業知識。“欲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不怕全國人民不讀書就怕老師不讀書”這兩句話說的就是教師的專業知識及怎樣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作爲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還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做到博學強識,要有廣泛的閱讀,以豐富多彩的文化知識和現代的科學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修養。最後,教師還應具備一定的知識前瞻性,時刻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應對自如。

⒉專業技能。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學不是一味的紙上談兵,是需要實踐的。那麼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諸如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口頭表達、交流交際、試題編寫、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專業技能直接關係着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一個教師要是不具備這些專業技能的話,那麼他就一定不會成功的。此外,教師還應學會思考,像哲學家那樣的思考。

⒊專業素質。教師應把教書育人當成是自己的一份事業,而不是簡單的一份職業,要做到愛崗敬業、爲人師表,就是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爲北京師範大學題寫的校訓“學爲人師,行爲世範”真正合格的教師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的,熱愛、尊重、信任、寬容、平等的對待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應當是愛的教育,教育的過程應當是真善美的發現和傳遞過程,這纔是真正的教育。

㈢ 教師是新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

影響整個新課程改革過程的因素很多,比如來自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還有就是學校作爲新課改的實施基地,影響更是顯著,像校長的態度、學生的反應等,但這所有的因素中,教師無疑是最關鍵的角色。因爲新課改的最終實施者就是各位一線的教師,他們可以說是整個新課改過成功的關鍵人物,一線教師對新課改理念、思想、內容是否理解以及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關乎新課改的成敗。這就如同科學家們耗盡心血研發了一種新型的藥物,可是醫生卻對其不感興趣,甚至是牴觸,在給病人看病開處方時有意的迴避這種藥物,即便有的醫生接受了這種藥物卻因瞭解不多,知之甚少而在實踐過程中出現致命的錯誤,這是最可怕的事情,也是人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由此,關於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的培訓及專業化教育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除此之外,還應建立新課改制定者與一線教師的雙向信息反饋機制,理論家與實踐者多交流、多溝通、共同發現及時解決新課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使新課改順利的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而言之,這一段時間教育學的學習不僅充實了我,而且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使我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那就是努力的打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豐富的教育學理論知識,爲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基礎,使自己在未來的職業生活中成爲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師,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八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的中心思想是學生還小,在這個年齡階段,貪玩、惰性大、調皮都是正常的,他們還沒有深入思考一些問題,也沒養成一些好的習慣,這需要老師進行耐心的教導。

學生犯錯讓我生氣時,我首先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緒,分析或詢問他犯錯的思想根源,然後採取適當的思路、方法進行教育,給他講明道理,讓他換位思考,最終得到他在思想上、情感上的認同。

我相信“好學生是誇出來的”。誇獎可以讓學生產生自信,獲得快樂,也是一種心理暗示,讓他覺得這樣做能得到他人的認可、肯定和讚賞,從而他會繼續這種好表現。

前幾天我上課時發現一位同學沒有按要求完成練習,那是前一週專門強調要完成的,內容並不多。我想了想,沒有批評他,只是語氣平和地問:“內容並不多,怎麼沒做呢?”他坐着不說話。我以爲他生病了或是沒反應過來,就又問:“回家很忙,還是生病了?”沒想到他依然坐着不說話,我有些生氣了,比之前嚴肅些,讓他站起來,問他打算補上還是不做了,他還是不說話,我當時真想嚴厲的批評他甚至進行一些體罰,但我控制了一下情緒,心理告訴自己:換個教育方法。於是我爲自己撲了個臺階而下,說:“那你坐下吧,好好想想自己做的對不對。”下課後,我想班主任問起這個學生,得知他不想上學了,於是我就沒再深究這個問題,少給他些壓力。前兩天衛生大檢查,我到班裏找學生幫打掃多功能教室,沒想到他主動舉手要來。在勞動過程中,我發現他很勤快,而且操心、能幹。這再一次印證了“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這句話。當時我就再想,這個學生雖然不想學習,但他的勤勞能幹一定會讓他將來的日子過的很不錯。

通過這件事讓我更加覺得對待學生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去了解他們,理解他們。我們不能指望學生能有多聽話、多懂事,他們不會以我們的意志轉移,成爲我們所想的那樣,我們能做的是引導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學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在本學期中,學校就舉行了好幾次重大活動,好課堂、對外一日公開課等。這些活動全部圍繞“課改”二字。在這段時間裏,我們經歷了從學習到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不斷的用課改的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結合自己的實踐,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放飛學生的天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改的核心就是“一切爲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爲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生本理念指出,教育的終端是學生,學生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內化,人的獲得最終是依靠學生。學生不僅是教育對象,更是教學資源。依託學生資源進行教育,容易獲得事半功倍之效。“生本教育”的課堂,學生的學習在課前,課堂上是反饋、交流、討論和互相質疑,課堂只是起到調度和調整學生學習方向和方式的作用,讓學生一直保持激情,自主地學習下去。我在我的課堂上嘗試了添加適量的生本理念。我嘗試着讓學生成爲一名小老師,讓他們過一把當老師的癮。上臺來的學生雖然並不都是能侃侃而談,但最起碼能口齒清晰,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小組討論中,也會盡情地爭論,直到把知識點研究透徹。總之,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作爲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纔可能從容面對,纔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老師是策劃者,是引導者。老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老師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複了。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果斷控制課堂進程的能力,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從一個學習環節進入下一個學習環節。有時學生對課題非常有興趣,課堂氣氛很熱烈,這個時候如果老師不及時停止學生的活動,就會影響本節課預定的任務,會導致整個學期的教學計劃被耽誤。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其次,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和溝通的能力也是極爲重要的。生本教育需要教師與學生具有非常融洽的關係,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纔有可能積極配合老師的要求,順利的和老師配合開展各項活動。此外,生本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創造和開拓的精神、向學生和他人學習的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語言能力不夠,或者教學能力不足,言傳身教下,是不可能教出高素質的學生的。

當然,在實踐中,也會有很多困惑和問題,我發現在高二新授課尤其是《生活與哲學》上進行生本課堂就比較難。不管怎樣,我還必須不斷學習先進的方法和經驗,勇於探索和創新,牢記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生本課堂,要求小組活動有板有眼,要求課堂收放適時有度,要求學生自學方式有效,但好習慣和好模式的形成,需要教師細緻到位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去調整方法,給學生一定的適應空間很重要

2、激勵效應。沒有一個人不渴望被認可。因此,當學生主動去探究,表達有新觀點,展示有新發揮時,我們一定要及時評價,及時鼓勵表揚,甚至學生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或偏離主題時,恰當的激勵和建議,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着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