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心得體會

做新時代教育的明白人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心得體會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心得體會

大賈莊國小**

2022年10月16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並於2022年10月22日勝利閉幕。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二十大做報告。報告在回顧過去新時代十年變革的基礎上,規劃了我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對我們各行各業,如何把握方向、勇往直前指明瞭方向。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習近平再次當選爲中共中央總書記。黨的二十大凝聚了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強調了我們黨的中心任務,體現了我們黨深厚的人民情懷。“人民”二字貫穿報告始終,力重千鈞、溫暖人心。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座標上,始終標註着人民至上的情感刻度,標註着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更加鮮明地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列爲教育部分的一個標題,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根本立場和價值理念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對教育工作給予了更高的歷史定位。

一、高度重視:

1.報告對過去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對於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行了深刻完整的論述。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強調了“五育”並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教育提出了各自的重點內容;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其中,“學習型大國”首次在黨代會文件中提出。

2.黨的二十大報告統籌教育、科技、人才三方面工作,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列爲專章進行整體論述、作出整體部署。

報告將有關教育、科技、人才的內容獨立成章,本身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創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視,對科教興國戰略有了更高定位。報告再次強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體現了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教育發展這一戰略“先手棋”。再次強調科教興國戰略,充分體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些重要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使我們對教育的戰略地位的認識提高到了新水平。

二、全新要求:

1.“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新提法。教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提出這一重要論斷,體現出教育強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條件已經越來越成熟。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建設,都需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體現了我們黨立足長遠,謀劃長遠,優先發展教育,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教育的需求,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學水平,更有效地應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挑戰,爲實現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人力資源基礎。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越來越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

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意義體現在,教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對各類創新人才的需求從來沒有這樣迫切。教育強國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要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也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新提法,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特徵。

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第一個特徵是體現“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當今社會,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基礎,是深度開發人力資源、全面提高我國勞動者文化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第二個特徵是以立德樹人爲根本。教育質量的高低,首先體現在立德樹人上。教育既是造就高素質勞動者、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根本大計,又是關乎意識形態的上層建築,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

第三個特徵是加強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以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教育現代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廣泛共享,促進教育公平和對社會的開放。

第四個特徵是從以傳授知識爲主的教育轉向以培養學生素質爲主的教育。除了着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與人交往與合作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外,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第五個特徵是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在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中增進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友誼,爲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特徵,具體表現爲:一是適應性,更好滿足高質量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二是充分性,發展程度不斷提升,學有所教。三是全面性,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區域和城鄉教育協調發展。四是豐富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五是多樣性,爲所有學習者提供適合的教育。六是現代性,遵循人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因材施教。七是開放性,跨界融合,有機融入社會,與他國互學互鑑、合作共贏。

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學校教育將成爲終身教育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我們作爲教育人在教育教學觀念、內容、方法和目標上要不斷改革創新。

第一,學校教育應該更加註重綜合化和通識化,以增強學生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因此,需要調整拓寬專業設置,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強基礎理論以及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增強學生對科技創新發展的反應能力和創造潛力。

第二,教育應從以傳授知識爲主轉向以培養學生素質爲主。除了着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與人交往與合作的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外,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第三,學校教育應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培養具有創造性和進取精神的人才。這就需要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和教學制度的靈活性,教學計劃更有彈性,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

第四,學校應改變封閉式教學觀念,樹立開放辦學新思想。要參與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加強學校與社會、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把學校辦成終身學習的基地。

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全方位、全程性、全員性參與的歷史過程和系統建設。行政部門需要注重整體規劃,制定法規和標準,進行科學有效評估,不斷總結經驗推陳出新。學校和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知識和能力,積極擁抱新知識新技術,特別是要跟上數字化、智能化步伐,爲教育全面賦能。從社會說,就是要更加關心和支持教育,共同維護教育的良好生態

3.報告再次強調爲黨育人、爲國育才,實質上是極爲鮮明地就“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作出了回答、提出了要求,也標明瞭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規定性。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德育爲先,注重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要堅持能力爲重,既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又注重核心素養、綜合能力,注重信息素養、數字素養。要堅持全面發展,把社會責任、道德修養、知識能力、審美能力和身體素養融爲一體,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4.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新時代好青年的四個標準,即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可以將其看作時代新人的重要品質。其中最重要的品質是有理想,即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這就是要求我們要花大力氣培養時代新人:

第一,要認真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大思想淬鍊力度。

第二,要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懷有敬畏之心。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第三,要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在實戰中經風雨、見世面,練就過硬本領。

第四,要掌握紮實專業知識,具備人文素養和職業技能,能做到科學決策、精準施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部分重要段落的首句。表明在這方面對教育領域提出了更高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一直以來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立場和價值追求。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國的建設,只有時刻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爲價值引領,纔會始終有自己的“根”和“魂”。新徵程的教育發展就是要在讓人民滿意方面有新的、更大的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