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師學科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學科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爲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從教十幾年來,我越來越感覺到,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 本站 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不好之分,“學困生”之所以“落後”,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學困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纔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爲之,什麼不可爲。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爲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教師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篇二

一、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常山縣教研室——江根祥提出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爲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地球科學是國小科學領域比較難的一塊內容。在太陽系組成中,各個行星的大小和與太陽的距離空間感較強,對於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中山國小的姜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模擬太陽系空間,構造一種空間模型,讓我們形象直觀的認識到空間的距離和大小問題。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江山市教研室徐老師的《認識身邊的植物》仔細描述了我們周圍的植物,便於研究。這也在提醒我們,科學即生活。科學課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這種意識的作用,使兒童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三、科學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四、科學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時補充知識儲備,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國小生的科學啓蒙教育。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三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行“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不禁讓我重新對這一理念加以剖析。19世紀恩格斯說:“數學是關於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學科。”而作爲數學學科三大部分(數與代數、幾何和統計)之一的數與代數部分,它是中國小數學課程中的經典內容,它在義務教育的階段的數學課程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價值。在新的課程標準下,這一學習領域的目標、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活動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

可見,理解數感、符號感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符號感是非常重要的,是進入數學學習的基礎。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整數、小數、分數、有理數、實數等數的概念,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通過數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將這些數的概念與它們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建立起聯繫,例如,一百萬有多大,一把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等等。在課程標準中,重視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淡化過分“形式化”和記憶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自主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還有助於他們利用數學頭腦來理解和解釋現實問題。

數學與現實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八十年代初就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應作爲學校數學教育的中心”。因此,有價值的數學更多地體現在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去觀察、認識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獲得或提高適應生活的能力。過去教師一直非常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缺乏估算意識與估算方法。但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是估算較筆算用得更爲廣泛。我們常常需要估計上學、上班所用的時間,估計完成某一任務(燒飯、買菜、做作業等)所需的時間,估計寫一篇文章所需的紙量,放置冰箱所需地方的大小,估計一次旅遊所需的費用等等。因此,加強估算,培養學生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新課程標準也反覆強調要加強估算,淡化筆算。

(二)“數與代數”有利於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數學情感的數學。

在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的今天,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中學階段,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如何,更要關注到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想方法、習慣、情感和態度對於學生今後去創造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價值。因此,“數與代數”作爲基礎部分,它的主要內容是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係和運動、變化規律中的數學模型,它可以幫助人們從數量關係的角度更準確、清晰的認識、描述和把握現實世界和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能有效發展學生思維、培養數學情感的,就是有價值的數學。

從古時用結繩記數、刻痕記數開始,到算盤的使用,到計算器的使用,到現代大型計算機的問世,直至今天微機的廣泛使用。無不說明了創新的價值。所以,只有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能不斷創造出更加精彩的世界。因此,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數學就是有價值的數學。這主要體現在解題策略多樣化上。對一個問題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對一個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釋,對一個對象能用多種方式去表達,對一個問題能想出多種不同的解法,那麼就不但可以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會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數與代數”這一基礎部分正是搭建這種思維的橋樑。它不僅能在數的運算、公式的推導、方程的求解、函數的研究等活動中通過對現實情境中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探索促進學生探究和發現,培養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能利用正數與負數、精確與近似、方程與求解、已知與未知等概念中蘊涵着對立統一的思想,變量和函數概念中蘊涵着的運動、變化的思想,促進學生用數學、科學的觀點認識現實世界!

教師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篇四

xxxx年4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縣研訓室組織的六年級數學教師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等都得到了更新,另外,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覺得這次的培訓非常接地氣,上午是理論的學習,下午是理論在課堂上的具體實施。能擁有此次學習機會,實在值得珍惜!非常感謝領導對我們的關愛,給我們創設了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現就本次培訓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促進專業化成長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陳老師用她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結合《小鴨子上臺階》的視頻給我們闡述教育應是引導,而不是包辦,問題的設計應適度,不宜過深,不宜過淺,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講得通俗易懂,具體形象,讓我深受啓發。面對着一羣羣渴求知識的學生,使我深感到自己責任的重大以及教師職業的神聖。讓我對如何進行有效備課和上課指明瞭方向。特別是教師們微信中對教學的困惑和爭論,更讓我體會到了進行終身學習,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要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升,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適應世紀的挑戰,才能勝任教師這一行業。

二、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優秀老師的觀摩課

培訓時,陳老師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特別是時刻關注着每一位學生。使我深受啓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知識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

培訓時間雖然只有一天,但卻給我補足了元氣,添了靈氣,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責任與神聖。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對於這次的業務學習,感受頗多。我校各位校幹及優秀教師們的備課流程清晰、詳細且非常有針對性,在一節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對於學生的作業要求規範,書寫工整,二次批改及時還有鼓勵性的話語,對於我個人十分受用。

通過比較,我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備課不夠細緻、對學生要求仍有不足等等。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切實備好每一節課,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因材施教,更好的教育學生。

我堅信在我們師生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磨合、不斷的改進下,一定會成爲更好的自己。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20XX年12月3號,我們道德與法治鄉村骨幹教師培訓在豐縣教師發展中心進行了第二次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收穫頗多,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我今天的收穫。

一、今天我聽了徐州市教師發展中心左兆軍老師的講座後,對寫論文更感興趣了。通過他的講述,我知道了論文可以以非常吸引人的、新穎的角度進行書寫。比如可以用《柔化成人法制思維》爲題,也可以用《法治文化怎樣育人》,還可以用《具身認知在法治講堂中的應用》、《怎樣實現隱性課程在教育中的間接性與引導性結合》,還可以《教材之外建構法治生活的世界》或者是《如何有效地建立法治基地》。

二、在左老師講述的過程當中,我最喜歡他說的教育故事的題目,比如說《真的不想知道你是誰》,他通過敘述故事講述了這篇文章,我覺得一個點就能非常吸引我,啓發我在以後的寫作過程中所採用的模式。左老師還說了一個《給原諒一個緩衝》,這個故事也很吸引我,同時這個題目也很吸引我,讓我有更豐富的想像,讓我在以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反思書寫。

左老師在最後提醒我們如何讓論文寫好,第一點是觀察生活,必須是認真觀察生活,懂得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在接觸孩子的過程當中,要緩一緩,再發批評。在教學中要認真思考,多觀察,先記錄下來,然後再發掘事情背後的故事。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要有教育機智。

三、左老師談法治教育的兒童立場,這一方面我覺得也挺感興趣,他說,法治的成人化與學習者思維的兒童化之間的衝突與張力,他積極倡導以兒童立場來柔化法律的承認思維,維護。

同時他還提醒各位老師,在以後的教學過程當中,在班級裏面如何實現班級委員會,管理被管理過程中怎樣實現達到制度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等等。

四、左老師提出的“隱性課程”,這個方面讓我很感興趣的是,說實現法治教育的生活化,避免知識的灌輸,讓孩子有興趣的去接觸這些隱性課程。通過動態的法治浸潤教育,讓孩子尊重、敬畏法律,以實際的法律行動,真正地去理解法治精神。我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非常贊成左老師的一句話,他說:“我們不是培養文學家,而是培養合格的公民。”還有一點我比較欣賞,我們要注重螺旋上升,生活是有螺旋的,法律也要螺旋,所以我們要注重從憲法知識上升到憲法精神,讓孩子在感受中學習。

在下午吳昌海老師的課上,我明白了一堂好道法課的標準,一是深入地理解教材,二是恰當的定位目標,三是適切的選擇內容,四是智慧的設計並實施教學活動。

在吳老師講解繪本課本的過程中,我知道了教材的精要,他有主板,副板的繪本教材以及使用建議。我們通過他的講解,知道了故事繪本,開放性的思維、場景的分析及感同身受。在他講述的教學目標和設計的精準裏面,我知道了理解課程標準的價值內涵,我理清了課標與大納之間的對應關係,側重點有所不同。

通過吳老師講解,把握目標梯度,我知道了需要通讀教材,瞭解目標體系的邏輯性,比如家庭生活這個主題,從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是內容有的,再比如要養成良好習慣的主題,低年級是基礎,高年級進行了拓展,所以我們要立足教材,關注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性。結合學生的實際,研讀課標與大綱,全面理解教材,確定基本目標,瞭解分析學生實際,經確定精準教學目標,瞭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律,體現目標的科學性,同時根據學生經驗基礎和發展需求,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特徵,體現目標的針對性。我們要積極研發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教學資源的科學拓展,引導學生通過問題表面探尋問題的真理。

活動是完善未來生活的準備,活動是教學的載體,是連接孩子、家庭、學校的重要橋樑,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做有藝術之美的教學。通過一天的學習,我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有方法。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七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裏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這是創造性的勞動態度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興趣,靈感的源泉。” 教師只要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把自己的課堂、班級當成自己的“實驗室”、“試驗田”,並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變科研的局外人爲局內人,變可能性爲現實性,實現經驗型向科研型的轉變。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爲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

本人認爲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是培養自己在教育中智慧性行動的不二法門。網絡學習在確定樹立教學風格,形成教學思路,預計教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認識和能力,積累有意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情境教學中,根據已有經驗對各種可能性進行猜想和假設,教學情境準備的意向框架越周全,即興發揮就越敏捷,智慧性行動也就越自然、越高效!激情是教育智慧性行動的點金石,沒有激情的教師即使再有智慧,再機智,也不能在情境教學中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所以,只有通過教師不斷的學習,才能展現自身智慧行動能力,表現他的機智和光彩。時代的呼喚,事業的使命,教育的責任,激勵着教師們長期精心耕耘,終身學習,在教育這方熱土,一位位教師,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今天,在“讓我們一同成長”的首次業務學習培訓中,中和中心國小的校本教研工作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望着多媒體教室裏那長長的會議桌,擠擠挨挨坐滿了人,看着中和中心國小的語文教研組在不斷地蓬勃壯大,身爲其中的一員感覺好高興。

雖然人數變了,但地點沒變,學習的內容也沒變。重溫《語文課程標準》,學習學校的《校本教研製度》、《問題記錄制度》、《聽評課制度》。但每一次的學習心得也有所不同,在聆聽與學習中找差距,尋不足,以便爲自己定好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奠定基礎。

重溫《語文課程標準》讓我再次深入地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以新課程標準爲指導,讓我再次深入地思考應怎樣讓新課程理念在我的語文課堂上大放異彩,讓我再次深入地琢磨應怎樣讓才能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得到語文知識、技能的全面提升,得到語文素養的滋潤和薰陶,同時也讓我再次衡量一下我對學生的評價是否客觀、公正,是否符合新課程的評價目的和要求?

學習學校的一系列的校本教研製度,讓我再次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還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那些地方還有待我在本學期進一步改進,讓我再次思考本學期如何和校本教研同成長,如何爲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奉獻我的微薄之力?

學習就是爲了促進,就是爲了引發思考,就是爲了彌補不足?

老師們,讓我們在新的學期裏繼續揚帆起航,乘風破浪,相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穫,讓我們預祝在期末我們都能滿載而歸吧。

《分數的意義》這節課教學可以說是課堂教學改革一個全新的嘗試。教學的主要思想是: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能用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爲以下幾點:

1、確定基礎與發展並重的教學目標

以人發展爲本是當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節課中,教師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知識,並能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和學習方法的滲透,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展示,讓學生通過回憶想象、自學教材、學習交流、動手實踐等。

數學學習活動來發現知識,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2、着力於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了自主探索學習的步驟,學生通過自主選擇研究內容、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和相互質疑等學習活動,獲得了快樂數學知識,學生的能動性和潛在能力得到了激發。體現在兩大特點;一是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重視直觀教學,通過觀察、判斷、交流、動手操作抽象出分數的意義。二是做到了學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識,教師決不替代。如: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多種平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時出現,就是讓學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平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這樣的份數,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義,並能用分數表示;對不懂的地方和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加以解決。這樣就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使學生有了發揮創造的空間,有了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促進了自身的發展。

3、營造民主、寬鬆的探索學習氛圍

這節課從一開始到結束,始終處於熱烈的氣氛之中,平等的師生關係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力地支撐了這種積極的氛圍,形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主動獲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維過程。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相信學生、讓學生有表現自己的機會。二是注重課堂自主學習與合作精神的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真正懂得如何與他人融洽地協作學習,真正懂得正確對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面對新知識,敢於提出一連串想知道的新問題,教師組織學生廣泛地探討,使概念內涵充分揭示,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化對分數的理解。整節課都在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中學習數學,獲取知識。

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今天下午四點,xx國小開展“高效半月談——高效之我見”的活動,作爲共同體,我們一行五人蔘加了他們全校教師的業務學習活動。

活動由教科室主任主持,三位教師主講,再是大家根據三位主講的內容各抒己見,共同探討。第一位主講的內容是談bian課,談到個性和共性的話題,理論的比較多,這也難怪,是一位新教師,他還是比較會學習和思考的。第二位是談“學案導學”的,這位老師比較有經驗,她提出了一個教師都可能面臨的困難和迷惑:學案導學很容易走向“作業講評”,如何才能避免這個情況,應該注意些什麼?第三位老師是一位來$2老師,她講的是“數學試卷講評高效方法談”。後面是大家一起討論。討論的還是挺激烈,說明他們平時關注教學的。教師數儘管不多,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挺高的。

難能可貴的是樓校長一起參與討論,也提出問題來“語文哪個年級開始預習比較好,爲什麼?數學要不要預習,爲什麼?”這裏開始有完全兩種不同的觀點,各自擺事實,講道理討論的不亦樂乎,有爭論沒有爭吵,有反駁沒有攻擊,有面紅耳赤沒有怒目相向。這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思想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弘揚的,只有教師站起來教書而不是跪着的,教師坐着發表各自的見解而不是盲從的,教師能夠有民主平等的意識而不是一副奴性。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大而言之,我們追求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國家纔有希望。作爲校長,這是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