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由本站會員“哇哇哇”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新版2020多篇

回想駐村的日日夜夜,我有過欣喜、激動、徘徊、沮喪,但不管怎樣,信念支撐着我,我累,我願意,我快樂,我幸福,我值得!我將倍加珍惜這段難得經歷,牢記宗旨,永遠奮戰在脫貧攻堅的“長征”路上。共同閱讀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最新2020精選5篇,請您閱讀!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1

我自選派到西窯村任第一書記已4個多月。幾個月來,通過對村集體資產清算和一家一戶的走訪,發現西窯村集體資產,除了一棟二層樓的辦公樓外,一無所有;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由此產生大批農村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貧困戶中有智障的,有殘疾的,有年老多病的、有身患絕症的、有渴望走出困境的,這些更加驅使我用心用情去幫扶他們。

目前,西窯村主要是通過教育扶貧、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慢性病門診醫療、大病保險、新農合和新農保等政策,支撐這一弱勢羣體在溫保線上。精準施策,必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必須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提供更加精準、完善的扶貧措施強化落實。如何用好用活扶貧政策,發展村集體經濟,助推貧困戶發展自主產業,讓貧困戶更好地享受到黨的惠農政策和扶貧開發的陽光雨露,使我陷入深深地沉思……。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必須要有“第一桶金”,我們要充分用好惠農政策,用活扶貧政策,整合扶貧資金,發展集體經濟。一是積極爭取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如:種植優質稻、雷竹、茶油、花卉苗木,養殖稻田魚、稻田蝦等項目,爭取項目資金。二是通過流轉土地的方式,從村民手中盤活荒山、荒地,用於企業發展旅遊、民宿和農業,收取服務管理費。三是爭取增減掛鉤項目,通過土地復耕,獲得收益,旱田每畝補助5萬元,水田每畝補助7萬元,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四是通過貧困戶小額貸款,整合資金。比如:有20戶貧困戶,每戶可以免息貸款5萬元,共計可貸款100萬,用於發展集體經濟。五是通過村裏在外經商的鄉賢募捐資金,發展集體經濟。

根據當地特色農業、民宿和旅遊資源,引進大型公司企業,以土地入股和帶動貧困戶就業的方式,發展特色農業、開發旅遊、民宿項目,增加村集體經濟。一是發展優質稻種植項目。同實力雄厚的農業開發公司合作,大面積種植優質稻。二是發展旅遊、民宿項目。利用農村山清水秀、天然氧吧的資源稟賦,引進大型旅遊發展企業,開發旅遊民宿項目,同時,還可以帶動當地餐飲業,爲村民增加收益,形成良性循環。三是開設廣告公司。同市裏的大型廣告公司合作,在鎮裏開設廣告公司,將鎮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的打印廣告業務向廣告公司傾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選擇就地就近就業的發展項目。

目前,村裏許多貧困戶和農戶都想發展自主產業,主要是因爲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三沒有勞力,而擱淺。不少村民和貧困戶都單獨找我談過,想發展自主產業的事。有的想種植茶油、有的想種植白芨、有的想種植樹苗。鑑於這種情況,我左思右想,如果能使他們合作抱團取暖,這個問題就解決了。貧困戶主要是既沒技術,又沒勞動力,村民既有技術,又有勞動力,但苦於沒有資金,想發展自主產業很難。如果貧困戶用5萬元的小額貸款,同有技術和勞動力的兄弟或親戚合作,發展自主產業,抱團取暖,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要從內心深處懷着對弱勢羣衆的關愛,宣傳扶貧政策,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把貧困羣衆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保護他們的脫貧願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組織上選派我們扶貧,我們不能以脫貧爲目的,而要以此次扶貧爲契機,在政策“脫奶”之前,培養貧困戶生存技能,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大力發展自主產業,鞏固脫貧成果,使貧困戶成爲致富能手。有沒有用心用情幫扶,羣衆是有感覺的;有沒有將工作落在實處,羣衆是看在眼裏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情幫扶,扶貧工作纔會取得實效,更會體現出幫扶幹部的自我價值。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2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扶貧事業發出“中國聲音”,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當前,脫貧這場硬仗能否打贏,直接關係着百姓福祉,並影響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

聞鼙鼓而思良將。在脫貧攻堅戰的嚴峻形勢面前,集團公司從機關部門及基層單位中,選拔了一批年輕幹部進駐貧困村當第一書記,帶領農民脫貧致富,他們闖激流、渡難關,在貧困的泥潭中開闢了一條條發展新路。其中,更是涌現出了一批“張敏式”的先模人物,他們心繫百姓,傾力相幫,將爲民脫貧這句口號,化成了一份擲地有聲的承諾。究其根本,要完成好脫貧任務,駐村幹部的心必須要“扎”在農村。

體民情、察民意,駐村首先應駐心。幫助貧困百姓早日脫貧,既是集團公司黨委交託予每一位駐村幹部的責任,更是貧困地區的人民羣衆的深切期待。所有駐村幹部都應將每一名貧困羣衆當作自己的親人,“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真心實意地瞭解羣衆訴求,挑起扶貧擔子。避免出現“走讀式”、“掛名式”幫扶,以及“只轉轉、只談談,拍拍照、不落實”的虛浮現象。如此,纔會擁有一往無前的扶貧鬥志,與百姓擰成一股攻堅合力,最終必將會讓所有貧困羣衆摘掉貧困帽,過上好日子。

“足寒傷心,民寒傷國。”治療寒症尚且不可一蹴而至,醫好民寒更是如此。扶貧工作是一項週期長,見效慢的工作,駐村幹部必須久久爲功,潛心紮根在扶貧一線。5月24日,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軍在太湖縣北中鎮江河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指出,扶貧工作要繼續增強造血功能,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和提高個人收入並舉。發展地方經濟,提高個人收入,是一個培植產業、培養人才的持續性過程,駐村幹部要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合理運用現有資源,全盤規劃、精準施策,並持之以恆。

以暖意化寒症,駐村幹部在幫扶過程中,暖心不可少。想要把暖意送到貧困戶的心坎上,應以同理心待之,心相通,則萬事通。在仔細把脈問診、透徹掌握情況後,找尋“貧根”,對症下藥。在給予貧困羣衆物質幫扶的同時,還要從思想上、精神上進行幫扶,促使他們從“要我脫貧”的被動走向“我要脫貧”的主動。同時,幫助貧困家庭樹立脫貧的信心和決心,引導他們主動學習知識、技術和先進經驗,尋找致富路,最終摘掉貧困帽,實現小康生活。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3

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扶貧脫困,是民心工程更是良心工程,需要全民共識和上下聯動,決不能以層層壓責任的名義搞出層層推責任的態度。顧大局、出實招、解心結,應是每一個層面和行業都應有所作爲的目標。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基層幹部和一線工作者深有感懷也爲此而做的最爲艱辛!扶志、扶智、扶病、扶殘、扶老、扶弱、扶育、扶產業,不只是政策措施的落實,更是真金白銀的巨大投入。通水、通電、通路、通網,村容村貌整治,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各行各業的協同配合,涉及各層級的重視程度,更涉及社會層面的支持和理解、貧困者的思想觀念的轉變。

請爲察右後旗點贊、爲廣大幹部致敬吧,作爲脫貧攻堅的親歷者、見證者,季節的輪換與時間的延展,變化了的是貧困地區的舊貌換新顏、是扶貧攻堅者歲月鐫刻的滄桑容顏、是歷經變化萬千後的正定自若、更是體驗世態冷暖後心智的成長成熟。不變的是春秋更替的天地輪轉、是理想信念的根深固執、是忠於職守的苦幹實幹、更是追求實事求是甘於奉獻的理念,"埋頭喜做十件事、不願宣揚一份情"的樸實情懷承載着後旗脫貧攻堅戰的點滴行動!

綜觀歷史,無論古今還是中外,只有中國共產黨在消滅貧困和讓利予民的政策上取得了言出必行的豐功偉績。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中華兒女,在共產黨領導下,己經由站起來走到了強起來、富起來的征程中。

實現中國夢的初衷和使命就是要爲人民謀幸福,爲國家圖富強。面對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只有決心和信心,沒有行動和作爲,只喊口號弱視實際,只會出現畫餅充飢、空中樓閣。爲此,就要用責任代替漠視,杜絕各行業單位的應付了事的態度。集小溪匯成江河,每一名幹部都行動起來,用心用行助推脫貧攻堅,特別是領導幹部,更應注重脫貧攻堅、關注脫貧攻堅戰,使之成爲份內之事、應盡之責,才能調動和激發全社會力量真情實意投入脫貧致富的偉大工程和滾滾洪流中。

無論是城市返哺農村,還是先富帶動後富,只有形成鄉村振興、城市繁榮的和諧統一的大格局,才能真正實現每個人心中的夢想。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4

曾有幸拜讀過沈從文先生的《邊城》,筆下的茶峒令人神往;曾領略過彩雲之南的變幻莫測,其間的風土人情讓人陶醉;曾激盪過舞陽河的飛湍瀑流,讓我領悟到了水的剛性......但是通過這次參加精準扶貧調研活動品味過湘西保靖縣的風土人情之後,讓我對湘西有了不一樣的印象。

一、大巴車沿着酉水河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駛着,清風拂過,夾雜着泥土的清香,放眼望去,滿目蒼綠,大片大片的樹林儼然排列在對面的山上,連綿不絕。坐在我旁邊的一位當地村幹部告訴我,酉水河被稱爲中國南方的水上“絲綢之路”,確實,酉水河彷彿一條絲綢,飄動在兩座青山之間,此番景象,讓我想起了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的“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我沉醉於窗外的風景,經過40分鐘的車程,我們小組抵達了我們的第一站——迎豐村。

迎豐村的村民十分熱情,在炎炎夏日,賈書記和賈村長陪着我們走村訪戶,村民更是將他們的熱情化作一個甜瓜、一塊西瓜、一口清泉驅散了我們身上的暑氣。

迎豐村一共有85戶貧困戶,貧困人數329人,村子依水而建。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家裏只有老人,他們有的或失聰,或失明,或殘疾,他們顫顫巍巍的身軀不禁讓我感到感嘆,他們辛勞一輩子,老了之後卻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其中有個老爺爺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身材瘦小,衣衫襤褸,在我們走訪第一戶的時候就跟着我們,當我們走訪到他家的時候,這一切讓我始料未及,這個老爺爺住的是一棟老式木屋,房屋的主體已經被破壞,只剩下幾塊木板和油布遮着。當我們詢問這位老爺爺時,賈書記告訴我們說這位爺爺耳朵不是很好,而且患有肺病,喪失了勞動能力,我心裏不禁一顫。但當我們表明我們的來意時,這位老爺爺很是激動,緊抓我們調研人員的手,眼中閃着淚光...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眼睛近視,耳朵不是很好,但是他說他識字,我將問卷遞給他,他一字一字的看,用顫抖的手一筆一劃的在問卷上寫下自己的答案和看法。

經過兩天的時間的時間,我們走訪完了迎豐村的所有貧困戶,在最後一天,我們同村裏的幹部以及駐村幹部就我們走訪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並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及看法。

二、第二站我們來到了白雲山村,這個村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在迎豐村就有耳聞,這個村子由三個村子合併而來,白雲山平均海拔800m以上,是保靖縣的第一高山,被列爲自然保護區,其中珍稀植物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動物以雉類爲主。

在驅車前往白雲山的路上,由於道路狹窄,而且路面沒有硬化我們只能夠乘坐三輪車上山,一路上的顛簸猶如坐過山車一般,一上一下,並且路兩邊還長滿了各種灌木和荊棘,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劃傷。經過了長達40多分鐘的顛簸,終於到達了山頂,下車的一刻,眼前的景色讓我眼前一亮,羣山延綿,山下的景色盡收眼底,酉水河蜿蜒在兩山間,山頂上氣溫比山下低,而且還有陣陣清風拂過,站在山頂上一塊巨石上,似有一種“遺世獨立”之感。想聽風對雲的情話,但卻癡情於雲對山的眷戀,不肯離去,一個讓雲留戀的地方,我想這大概就是白雲山的由來吧。

在白雲山的走訪過程中,我問村長說:“爲什麼不修條好點的路呢?”,村長說:“這裏是自然保護區,不能修水泥路,因此,山上之前種植的茶樹葉也荒廢。”我沉默了,心想:當生態保護遇上人類發展,這個問題該如何去面對呢?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天,由於道路狹窄難行,我們乘坐一輛麪包車前往了白雲山村的叒吾組,道路兩邊長滿了灌木和樹叢,不過有幸的是,在路上我們偶遇了珍稀動物竹雞,還看見了大片的獼猴桃園,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叒吾組。組與組之間的路程如此遠,對於管理人員來說,管理起來應該很不方便。在走訪叒吾組的過程中,有一戶人家讓我印象深刻,家中只有兩個老人,奶奶已經滿頭銀髮,卻顯得十分精神,爺爺高瘦,精神抖擻,他們的房子之前是屬於危房的,經過危房改造,現在已經煥然新生,當提到對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工作是否滿意時,兩位老人激動的說:“十分滿意,要是沒有國家的政策,我們說不定現在連房子都沒有了。”聽了他們的這番話,心中一股股暖流涌入,我想對於弱勢羣體,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

經過三天的艱苦奮戰,不知道衣服溼了幾次又幹了幾次,我們完成了白雲山的調研工作,在白雲山村,我們發現的問題是道路交通和用水問題,就此我們也和當地的村幹部和駐村幹部進行了交流和討論,並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議。

三、如果說在迎豐村領略湘西的水,在白雲山領略了湘西的山,那麼在猛科村,就能領略到湘西的林。車子駛入猛科村,映入眼簾的便是大片的松樹林,它們整齊的排列在山上,好似在迎接客人。

猛科村屬於陽朝鄉,全村貧困戶有104戶,貧困人口408人,村子居民比較集中,多爲平地,丘陵地形。一到達猛科村,我們在村裏赤腳醫生家裏落了腳,村裏的村書記、駐村幹部都對我們的工作表示了高度的支持,簡單休息之後,我們開始了走訪工作,全村由兩個寨子組成,我們先從距離我們近的寨子開始,猛科村的路沒有了陡峭和崎嶇,村裏的人們個個都洋溢着笑容,他們在路上遇見會打個照面,村子裏一派和諧之景。在走訪過程中,有一位老奶奶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們到這位奶奶家時,她正在吃飯,家中只有她一人,我們表明我們的來意後,奶奶說:“我是一名老黨員了,黨的政策都是從民情出發,體恤民情,但是脫貧致富得靠自己奮鬥。”是啊,自助者,天助之,任何一個家庭的脫貧致富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國家只是輔助你,過於依賴國家的補貼過日子是永遠也脫不了貧的。當我們準備走時,奶奶還極力勸留我們同她一起吃飯,不過在我們的多番推辭之下,奶奶也就作罷了。這位奶奶的覺悟,在我看來,比村子裏的一般人都要高,奶奶她堅信自己纔是脫貧致富的關鍵,自身的努力纔是最重要的。

在猛科村的村幹部和駐村幹部的協同幫助下,猛科村的任務順利完成。我們瞭解到,在村子裏,菸草種植業是他們的主要經濟收入,所以如何提高菸草的質量和產量是這個村子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通過走訪三個村子416戶貧困戶,我收穫到了許多。藉此機會,提出自己的幾點芻蕘之見,首先,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欠缺是個棘手的問題,交通的不便,自來水沒有保障等等問題較爲突出,希望當地政府能夠優先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其次就是教育問題,在農村,教育問題尤爲突出,在我們所走訪的家庭中,大部分孩子每天都得前往很遠的鎮子上讀書,這對他們來說,教育成本似乎有點超出他們的預算,還有就是農村教育資源的缺乏;

再者,走訪過程有個奇怪的現象,有些人並不想脫貧,這是自身內動力缺乏的一種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爲可以通過生產補償的方式來代替直接給予他們資金;最後,貧困在我國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爲了實現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行動起來,去給予社會的弱勢羣體更多的關注和關心。

別了,保靖,你的山,你的水,你的人,我都會銘記於心。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5

20__年初,年近五旬的我被選派到距離縣城最南端的正陽鎮張家壩村,擔任由三個部門組成的駐村扶貧工作隊長,今年,兼任了這個當年整村脫貧的村支部第一書記。

我自覺地把駐村扶貧作爲自己又一次學習和實踐的機遇,虛心向鎮村幹部請教,全村81個貧困戶199人,我一本清冊,在關中平原長大、眼睛高度近視的我,爲此扭腳、摔跤成了家常便飯。今年9月,爲探尋產業路源,我和鎮村幹部翻山越嶺暴走60餘公里,腳頸韌帶拉傷,利用中秋三天假,在縣醫院簡單處理打了三天針後,立馬返回“戰場”。

在局黨組的重視下,我局連續三年上門爲村舉辦烹飪、茶葉、畜牧養殖技能培訓並贈送豬仔、雞苗提高百姓產業增收,開展大型職介助推勞務脫貧,扶持開辦社區工廠帶動創業就業,夯牢29名幹部“一對一”結“親”幫扶。我先後爲貧困戶捐款4000餘元,動員親朋好友捐衣物百餘件;得知貧困戶孩子和自己孩子在西安同一所大學上學,每次都一塊兒看望;看到搬進“交鑰匙”新房的弱智孤兒寡母沒有像樣的新牀,我將自己的棕牀送給她們,並幫其支好、鋪好。

我充分發揮當過教師、從事過法律、愛好寫作的優勢,帶頭爲村民講黨課、普及法律、宣傳好人好事,採寫的《深山結遠親》《“草甸老帥哥”》《部長入戶查實情》《今天是個好日子》《山村鞭炮聲》《唱支山歌給黨聽》《揚帆遠航正當時》等稿件,刊發後產生較大影響,對宣傳正陽、鼓舞士氣起到了積極作用,與鎮村幹部探索的“黨建引領、平臺展示、因地制宜、因戶施策、親屬贍養、七大會戰”等做法,被各級媒體宣傳推廣。

通過脫貧攻堅戰役的洗禮,我的感受是——共產黨員就是講奉獻!沒有落後的羣衆,只有素質不高的幹部。我越發欽佩比“芝麻官兒”還小得多的最基層幹部,更對直接和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伯伯”油然而生敬意。人說“長征是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鎮村幹部把黨的惠民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他們就是現代紅軍,就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忠實踐行者;百姓積極行動,以幹克難,脫貧致富,他們就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上級重視、科學決策、鎮村落實、幹部樂幫、村民勤幹是關鍵,自己不過做到了心靜下來、身沉下去,真情實意幫扶,一絲不苟落實,在工作中,我還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鍛鍊。看到張伯李嬸搬進了新房,趙哥孫嫂家又添了豬仔兒,各家各戶通了水泥路、接了自來水、網絡全覆蓋,農家小院戶戶成了別緻景點,人均收入翻了好幾倍,我同他們一樣興奮、自豪、有成就,百姓把對黨、對組織、對鎮村幹部和幫包“親戚”的愛戴和感激,都聚集到了我這個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第一書記”身上,一句“這個幹部好!”和一聲聲親切稱呼“王書記”,我百感交集,自知有愧。

回想駐村的日日夜夜,我有過欣喜、激動、徘徊、沮喪,但不管怎樣,信念支撐着我,我累,我願意,我快樂,我幸福,我值得!我將倍加珍惜這段難得經歷,牢記宗旨,永遠奮戰在脫貧攻堅的“長征”路上。

脫貧攻堅月學習心得體會最新2020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