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1

什麼是科學家精神?

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

20__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第一次對科學家精神做出了全面概括。

科學家精神是我國科學界寶貴的精神財富。過往70餘年間,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傳,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中國的嶄新面貌。而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今天的科技人員又當如何傳承並弘揚這些精神呢?

爲什麼是這12字?

“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被歸納總結爲12個字,6個詞。“愛國”是當仁不讓的第一要義,而與之密不可分的,是“奉獻”精神。

“愛國與奉獻,就是讓科研人員、科技工作者回答‘做什麼人’‘立什麼目標’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張瑜對《中國科學報》說——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是錢學森在中國科大近代力學系的首屆學生

“你做科研是爲了什麼?是爲了人類的進步?爲了大多數人的幸福?爲了國家的富強?還是隻爲個人和小家庭優越的物質生活?不同的答案,註定會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人生高度和厚度。”他說。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原校長林建華則強調了“創新”和“求實”的意義。“所謂‘求實’,就是追求真理、尊重規律,不被權威束縛,不向功利折腰。這是科學研究最本質的動力。”他說,“‘創新’則更不必說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須打破傳統的、慣性的思維,要有創造性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開拓人類的認知邊界。”

“對今天的科學家來說,‘協同’的意義尤爲凸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說,“當今時代,除了純數學等極少數學科外,絕大多數研究領域都需要廣泛深入的合作。如果說過去的研究是一條線,今天的研究則是更加龐大複雜的綜合體系。你沒有協同的精神、合作的藝術,就很難做出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力的工作。”

“同樣重要卻時常被忽略的一點,是‘育人’。”張瑜說,“一個科學家只知道做好自己的課題,做好自己的研究領域,那遠遠不夠。只有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而且做得成功,學界才能後浪輩出,我國科技工作才能‘可持續’的發展。錢學森先生‘科學家辦教育’,着力培養科技後備力量的光輝典範,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和發揚光大。”

不薄今人尊古人

一提起“科學家精神”,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輩科學家。相比之下,那些奮戰在當前科研一線的,正當年的科技工作者們,則較少被談及。

這是爲什麼呢?

“這並非我們只歌頌老一輩,不歌頌新一代,不存在‘厚古薄今’的問題。”張瑜說,“老一輩科學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人爲定義、刻意宣揚的,更不僅僅是因爲資歷老、地位高,而是他們確實爲新中國科技建設做出了開創性、奠基性的重大貢獻,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說,如果把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前輩稱作“第一代老科學家”,他們從無到有地開闢了兩彈一星、中國航天等偉大事業。如今八十歲上下高齡的一批科學家,“或可稱爲‘第二代’”,他們繼承了前輩科學家的精神,在他們的身體力行和引領下,推進了像北斗、空間站、天眼、高鐵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老一輩科學家固然可敬,我們今天的科技中堅力量和後備力量也都很出色,堪當大任,令人欣慰。”張瑜說。但他也看到,與老一輩科學家對改變國家面貌、造福民族同胞的迫切相比,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對愛國和奉獻的體會則沒有那麼深刻。

“他們沒有經受過解放前國家的苦楚,沒有經歷過百廢待興的年代。因此我們應該負起宣傳、教育和培養的責任,讓年青一代更好地承擔起國家重任。”

李家洋認爲:“時代賦予老一輩科學家人生的傳奇色彩和典型意義,讓他們的故事更加動人,更有傳播性。但我們也不能忽略身邊千千萬萬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科技工作者們。在較爲和平的環境下,他們沒有那麼多激動人心的故事,但也都在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中國的科技人員非常勤奮。就我所見所聞,從研究生到研究員,很多人都沒有節假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的動力從哪裏來?就是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對祖國對科學事業的熱愛。”李家洋說,“如果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能從每一天的兢兢業業、全力以赴做起,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成爲世界科技強國。”

精神會傳遞,未來亦可期

“科學家精神”如同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在一窮二白、篳路藍縷的時代被先行者們小心翼翼地點燃。自此以來,無論坎坷,不懼風雨,一路被傳遞着、保護着,被作爲火種傳播着、擴散着。

林建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科技工作者能保持純粹,初心不改。

“作爲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國家爲我們創造了非常好的工作環境,我們就更有義務去心無旁騖地奉獻科學事業。而且正因爲物質條件變好了,科學家更需要對名與利的誘惑保持清醒。只問是非,不計利害,潔身自好地做學問,不要辜負時代的幸運和國家的厚望。”

李家洋曾擔任中科院副院長、中國農科院院長、農業部副部長,卸下這些行政職務的他,今天依然奮戰在科研一線。

“事實上,我從未離開過科研。即便在做行政工作的那十幾年,絕大多數的晚上與週末我都在實驗室。”他說。因爲從事科研,瞭解科研,所以作爲管理者能更好地指導科研工作;因爲做過管理者,所以能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寬廣的視野來開展科學研究——這就是李家洋從自身做起,對科學家精神最樸素的堅守。

張瑜已經81歲了,過去十年來,他走遍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遍訪228所高校、一些科研單位及中學名校,以親身經歷爲線索講述錢學森的故事,傳播他的科學家精神。

“在各高校進行講座的時候,每次到學生互動環節,我都很受感動,他們聽報告的時候非常聚精會神,積極提問,跟我討論自己的心裏話,展現出樂觀積極、獨立思考、求知慾強的特點。”張瑜說。

看着他們,張瑜彷彿看到科學家精神的火種,正在一顆顆年輕的心裏萌芽,星星之火,生機勃勃。

“精神會傳遞,未來亦可期。”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2

技在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向前推進,信息時代的到來將我們每個人捲入這洪流之中,我們既作爲信息的創造者傳播者也作爲信息的受衆羣體,我們深受其左右與影響,這時候我們就應該擦亮自己的雙眼以客觀理智的思維方式判斷我們面對事物的是與非,選擇性的接受,這樣才能發揮信息化時代最大價值。

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是一個多變的世界。一切以數字化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代替了傳統的紙幣交易,讓我們更便捷的在網絡上購買商品,即使出門也完全不需要錢包的束縛,這極大地提升了不同產業在網絡上資源配置利用效率,讓許許多多的企業和大衆受到惠及,但是這恰恰催生出了一批利用支付信息進行網絡詐騙的行爲,大家收到的購物信息變得雜亂,各種優惠信息真假難辨。處在信息時代的我們必須要清楚信息便利帶來的利和弊,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信網絡消息,才能夠在接下來去以最合適的方式來順應它。

多變的信息時代我們應該客觀對待所接收的信息,多角度分析。近期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開始了募捐、援助工作。署名“司馬3忌”微博博主舉報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有違法行爲,北京市民政局受理。在這一時刻有許多的網絡牆頭草會隨輿論的呼聲來添油加醋黑化韓紅的行爲,如果我們不理性看待、盲目跟風都會傷了公益人之心,造成損害公益事業進程的結果。事實證明,韓紅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總體上運作較規範,特別是在抗擊疫情中做了大量工作。雖然存在着部分投資事項公開不及時的現象,但韓紅基金會的出發點是好的,作用也是巨大的。這件事提醒我們:應該確立的觀念是靜觀事變,相信最終的官方結論,不傳播不生事,站在不同的主體方位思考,考慮消息的本身與相關聯繫。

信息有是非,細化可深淺。有用、便利的信息會造福人類,而無用、錯誤的的則會貽害無窮。如何區分信息就需要我們的自身素養了。疫情來臨網傳板藍根可以預防肺炎,大量的藥商瘋狂提價,人們聽到了這一消息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紛紛去藥店搶購,剎那間竟出現了供給不足的現象。藥物是用來治病的不錯,但是他們缺少基本常識,沒有意識到對症下藥的重要性,不尋找官方信息而盲目相信網絡傳聞,不依靠正確的就醫途徑而相信別人的“信誓旦旦”——有的人用“發熱”的頭腦對信息淺顯地加工便採取行動,顯然得出的結論往往與事實相悖,可怕可悲。不斷地認識信息、思考信息,用自己人生積累的社會實踐來考證對錯並深入認識,抓住信息核心與本質纔算真的獲得了信息。

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它讓信息出生也讓信息傳播,信息發展是不可逆的進程,我們在其之中不能排斥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吸收正確的,摒棄錯誤的,這纔是當代所需要的科學精神與獨立人格。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3

巨星隕落,舉國同悲。7月30日,與錢學森、錢三強並稱爲三錢的一代大師,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的錢偉長溘然長逝。豐富而傳奇的人生、深厚而偉大的科學造詣、愛國敬業的品德、創新求實的理念、崇高而樸素的情操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精神財富。他的離去,是我國科學界巨大的損失,更是我國科教事業的巨大損失。

我們緬懷他永遠以祖國爲重的精神。錢先生 一 生曲折,兒時生活動盪,求學於戰亂之年,有低潮的落漠,也有被重用的輝煌。但是他一生中的所有重大選擇都以祖國爲重:爲了祖國,他放棄了自己的文史特長, 在物理課只考了5分的情況下,死磨硬泡地上了物理系;爲了祖國,他放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如日中天的學術事業,回到祖國教書育人;爲了祖國,他以祖國 的需要當作自己的專業;爲了祖國,他一直執守着自己的工作崗位,國家需要我工作到什麼時候,我就工作到什麼時候。

我們緬懷他追 求 創新的精神。錢先生不僅是著名的科學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教書育人是他一生的理想,不斷創新是他一生的追求。早在清華大學任職時,他就發文對當時清華大 學照搬蘇聯模式提出異議,與當時的時潮格格不入,以至於遭到被批判之災。自執掌上海工業大學(後與其他學校合併成上海大學)開始,他的教育創新實踐真正開 始。他提出破四道牆的口號: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開放大學;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反對照本宣科的教書匠;拆除各學院與各專業之間的牆,改變隔 行如隔山;拆除教與學之間的牆,資深教授走上了基礎課堂。此外,他還在全國高校首推短學期制、學分制和導師制,並且精簡教學大綱。

我 們緬懷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年輕時,他不爲名利,選擇歸國奉獻祖國;年老時,他老驥伏櫪,爲科技和教育事業續寫人生輝煌。他有很多稱謂:科學家、政 協副主席、大學校長、教授但他最喜歡是錢校長,因爲校長不是什麼官。最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他在上海大學不拿工資,在上海甚至沒有自己的住 房,他對自己從來不考慮,只要事情辦得對國家好就行。

斯人已逝,風範永存。我們永遠紀念和緬懷他的精神,並加以學習和弘揚,爲我國的科學事業發展,爲創新型國家建設,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4

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先驅們爲我國引進了“賽先生”,從此開始了我國的科學進程。時至今日,科學依然在我國佔據重要的戰略地位,科教興國成爲了我國既定的國策。然而儘管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國不斷取得突破,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科研學術浮躁、“僞科學”盛行、公民科學素養低下都成了我國科學進程的絆腳石,因而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就尤爲重要。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一個國家的發達進步必須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爲推動力,而科學精神便是指引科學技術走向正軌 的指路明燈。只有弘揚科學精神才能在全社會樹立人人懂科學、愛科學的良好氛圍,才能進一步將科學技術轉化爲生產力,促進國家方方面面的發展。因此,要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在科協第八次代表大會上的指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全面提升科學素養。

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的實質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勇於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也是科學技術與生俱來的秉性,它要求人們在對待任何事情的時候必須從實際出發,摒棄浮躁,以務實的態度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揭示事情的本質以獲求真理。而我國目前學術界及科研領域剽竊、抄襲他人研究成果,誇大研究成果以騙取國家經費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素有“象牙塔”稱號的高校校園裏,也出現了師生共同炮製泡沫論文、虛假獎項等學術浮躁現象。這些具有欺騙性質的行爲反映出科學工作者浮躁、不踏實的工作作風,明顯違背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無法在學術上進行創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着力弘揚實事求是的精神,腳踏實地地專注於科學與學術研究,創造新的科學成果。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就是要弘揚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由“加碘鹽可抵抗日本地震引發的輻射”這樣一條假新聞引發的全國搶鹽潮以及下崗工人張悟本的“綠豆養生說”引發全民喝綠豆湯這些“鬧劇”,無不顯示出我國國民科學素養之低下。究其原因,是我國國民缺乏必要的科學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缺乏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社會上的傳聞和所謂“專家”的論斷,公衆不是進行理性的思考而是盲目的跟風,媒體輿論也不進行科學的查證就進行吹捧炒作,造成了虛假消息滿天飛,僞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蔓延的嚴重局面。因此,應當引導全體國民形成一種理性探索的科學精神,面對一切問題都頭腦冷靜地進行分析,運用科學知識去破除僞科學和封建迷信思想,從而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的目的在於在全社會範圍內形成學科學、愛科學、尊重科學、運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以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進行科研和學術,以理性探索的精神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唯有此,才能進一步提升我國國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素養,才能朝着建設世界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才能使中華民族在未來的競爭中佔領先機。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5

縱觀世界各國的發展史,無論是西方先進的發達國家還是“亞洲四小龍”新興國家,無一不將科學作爲引領本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也不例外,隨着科教興國偉大戰略的實施,我國在科學道路上也越走越寬。但是近年來卻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科研造假現象屢有發生、張悟本事件反映的“僞科學”行爲橫行、公民科學素養普遍低下。這些問題已嚴重製約了我國科學進程的加快推進,因此必須要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要淨化科研環境。當前我國存在的科研造假問題反映出了目前的科研環境並不單純,究其原因既有科研人員的思想道德認識存在偏差,與利益相連太過密切,也有制度上的漏洞,評價標準太過單一。因此要淨化科研環境必須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對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設立科研成果專項基金獎勵措施等方法鼓勵科研工作者專心科研;另一方面要完善現在的單一評價制度,改變以論文數量評職稱的評價體系,特別要實現高校去行政化。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要打擊爲科學。張悟本事件反映了當前我國僞科學盛行,僞科學是與科學對立,以盈利爲目的,以虛假宣傳爲手段,披着科學的外衣幹着不法的勾當,因此必須要嚴厲打擊。一方面,要增加宣傳僞科學人員的犯罪成本,嚴格執行對宣傳僞科學的處罰手段,追求其刑事責任。另一方面科研人員發現有不實信息的流傳必須要即使出來予以闢謠,向公民解釋,傳揚正確的科學的知識。同時公民還要明辨是非,不盲目跟從,發現有虛假知識的宣傳藥即使舉報,幫助國家共同打擊僞科學。

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要普及科學知識。調查顯示我國公民科學素養普遍低下,這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科學進程,因而必須要普及科學知識,幫助公民學習豐富的科學知識。一方面,國家要提供學習科學知識的基礎條件,比如免費開放科普博物館,發放科學知識宣傳手冊,免費宣傳科學知識等,爲提高公民科學素養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學校要承擔起宣傳科學知識的任務,各教育階段都應開設相應的科學知識課程,並可以通過科學競賽等形式進行普及。只有這樣,才能夠逐漸向公民普及科學知識,從而提升其科學素養。

科學強,則國強;科學盛,則國盛;科學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世界大國的崛起無一不是憑藉強大的科技實力,而科技實力要想強大必須要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樹立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因而,只有淨化科研環境、打擊僞科學、普及科學知識才能在我國樹立良好的科學分爲,才能讓科學成爲我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啓動的引擎,才能帶領我國打好席捲而來的科學戰爭!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6

在二十一世紀裏,科學將會成爲人類的生命。如果你不懂科學,就無法在這個社會裏生存。如果你有科學的種子,精心培育,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就會不斷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而“諾貝爾科學獎”就是用這樣一種獎勵來激發人們熱愛科學,並用科學來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

科學是無處不在的,高科技更是無處不在,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用科學創造出來的東西,比如:我們現在看的動畫片、玩的電腦遊戲和先進的玩具,人造地球衛星、載人宇宙飛船等,這些都是科學的產物,科學不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隨着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小小的手機可以讓你與在國外的親人交談,精彩的電視節目讓你輕鬆瞭解國家大事。中國成立60年的閱兵式大家一定看過,當一排排戰機像流星一般從天空劃過,當一組組現代化武器戰車隆隆駛過,當一個個軍團手握鋼槍排着整齊的隊伍從天安門前走過,這都向世界展示着中華民族科技的振興、科學的發展和應用。遠古時代,人們沒有計算器,只能“結繩記事”,但是,人類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科學技術已經應用到方方面面,人們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創造。因爲有了發達的科學,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舒適便捷;因爲有了發達的科學,國家的生產力不斷提高;因爲有了發達的科學,中國擺脫了貧窮落後的面貌變得富強昌盛,成爲了今天屹立在東方的巨人。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每個人肩負的責任都很重,尤其是我們中學生,享受着知識的滋養,就像剛剛種下的小樹苗享受着陽光雨露,我們應該珍惜學校、老師、家長爲我們創造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成長。未來有一天,我們會成長爲參天大樹,成爲祖國的棟樑,爲祖國撐起一片科技的藍天。

鄧小平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爲我們祖國的騰飛插上了翅膀。毛澤東主席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我們正處在成長髮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成爲新世紀的主人,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爲祖國的科學進步而奮鬥!讓祖國這隻雄鷹展翅飛翔!

黨弘揚科學精神心得體會篇7

當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傳出後,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我心中是那麼的慌張與無助。教科書上的人物不幸隕落,舉國悲痛欲絕。我的心沉到了谷底,久久不能平靜。

這幾天我接連看到,許多關於袁隆平院士的報導和懷念,複雜的心情涌上心頭,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從回憶裏挖掘,我似乎並沒有確切的記憶有關於第一次認識袁隆平院士,好像他就刻到了我骨子裏似的,好像我生來就應該知道似的,他就在我的記憶中,在我的腦海裏。我心裏始終認爲像他這樣健壯的身材能夠支撐他完成一個又一個奇蹟,他能活過一百歲,真的!到那時候舉國歡慶,他也完成了人生中又一個壯舉。

袁隆平院士的豐功偉業是一種言語敘述不出來的事物,他離我們很近,在我們的一粥一飯之間,他離我們又似乎很遠,我只是在書中遇見過他。他一生樸實無華,沒有享受過什麼“榮華富貴”,我很遺憾沒有能夠更早的接觸他,認識他,瞭解他……他把一輩子獻給了水稻,他扎到水稻叢中,希望着幼苗生根發芽,就像他的精神紮根到人民羣衆當中,期待它開花結果。

在衆多熱搜與新聞的衝撞之中,讓我不能忘記的是袁老在2010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信中曾提到過:“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穀子在陽光中嗶啵作響,水田在夕曬下泛出橙黃的顏色。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袁隆平院士的母親給予了他一生的支持與希望。她的英語啓蒙,她的執着鼓勵,她的精神傳承……她給袁隆平院士幼年時期種下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飢餓的種子。“我們無法抵禦浪潮,但永遠不會忘記燈塔。”在農業種植的路上永遠又一個閃爍的名字,他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方向。他閃爍着零星火光,卻足以燎原。

太多的話想對袁老傾訴,卻一時語塞。這個奇蹟的故事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我始終相信會有更多像袁老一樣堅守在崗位上,將青春甚至生命奉獻在農業的人才。他們經歷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與挫折,終在來年頂峯相會,與祖國共進步!

他們到底跋涉過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揹負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裏,讓清晰的腳印指向遙遠的未來,邁向我們美好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