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樹榜樣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樹榜樣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1

這一期專題節目通過典型事蹟再現、嘉賓現場訪談、詩朗誦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疫情防控鬥爭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一個個先進典型展現出來的模範作用,讓我們深受感動,這些榜樣人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是開展我們教育的生動教材。

火神山醫院專家組副組長、重症醫學一科主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科主任張西京,臨危受命,在萬家燈火團圓之際,他積極投身到火神山與死神賽跑的救死扶傷,攻堅克難中,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科護士長張宏,與廣大醫護人員一起不眠不休,積極的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去,還有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龍陽街道芳草社區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杜雲,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公安局那曲鎮派出所所長達娃倉決,湖北順豐速運江漢分部經理汪勇,這5位先進個人的事蹟讓我們爲之感動。

回想去年的點滴,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疫情防控的成果。正是因爲無數醫護人員、科研人員衝鋒在前,我們纔有今天的平靜與驕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我要好好學習榜樣,用實際行動,腳踏實地的工作。讓榜樣的力量成爲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2

?“做人要實,幹工作更要務實”】

——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

朔風凜冽,寒氣襲人,漫天雪花,紛紛揚揚向大地飄灑。起伏的山巒、無邊的荒原……青藏高原不少地方,改換銀裝,盡顯蒼茫。然而,它們再也無法與那個熟悉的身影重逢了。

深夜的西寧,分外寂靜。青海省委組織部辦公樓,那盞長明的燈沒有亮起,熬煮中藥的瓦罐再也不會散發幽香。

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治國忙碌如常,匆匆吃完早飯,還沒出門就撥通了工作電話。突然,他感到胸口憋悶、呼吸困難,救護車呼嘯而至……

年僅43歲的朱治國,再也沒有醒來。

“黨讓幹啥就幹啥,接過來就必須幹好!”

這是朱治國生前最後兩個月的工作日程——

4月,開始籌備青海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連續30多天吃住在單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點;5月底,黨代會閉幕,隨即投入到青海省十三屆人大八次會議的組織工作中,又是經常廢寢忘食;6月,率隊到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調研,忍受着高海拔缺氧帶來的頭痛、失眠,每天馬不停蹄地調研、座談……

“‘休息’二字好像與他無緣,只要和他聯繫,他幾乎都在工作。”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祕書長司吉昇含淚告訴記者。

“經常看到他放在辦公室來不及拿回家的行李,經常聽到家人催他回家吃飯的電話,經常看到那盞似乎永遠也不會熄滅的燈。”青海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幹部姜萍眼中泛着淚光說。

個頭不高,一副金屬框眼鏡掛在有點娃娃氣的圓臉上,可親可敬。

“小身板蘊藏着大能量!”這是同事們對他一致的評價。

長期的勞累,讓朱治國的身體每況愈下。許多人不理解,問他:“你天天沒日沒夜幹,圖個啥?”他嚴肅地說:“黨讓幹啥就幹啥,接過來就必須幹好!”

從柴達木盆地東南隅的小城都蘭,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爾木,再到省城西寧;從懷抱一腔熱血紮根基層的大學生幹部,3年內成長爲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鄉(現郭勒木德鎮)黨委副書記,再到青海省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後來又任副部長,朱治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幹的。

“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馬上要啓動,我們去村裏看看。”2020年12月31日,時任青海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的劉志德接到朱治國電話。

兩人驅車來到海東市,避開縣城周邊,專挑山溝溝鑽,不定路線,見村就看。3天時間,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個村。每晚9點,朱治國會將當日發現的薄弱環節編輯成短信,發給全省市州組織部門的相關負責同志。

“2021年村(社區)換屆,時間最短、效果最好,平穩、圓滿!”劉志德說,“不管是領導還是下屬,只要聽說某件事是朱部長負責,心裏都放心得很。”

時間是一杯水,對事業投入多一些,留給家人便少一點。

“他有着2倍速的工作效率,有着2倍速的學習方法,有着2倍速的生活節奏,卻沒想到,也以2倍速離我們而去……”朱治國去世後,他16歲的兒子在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

朱治**親的手機裏,至今仍存着母子最後一段對話:“喜喜(乳名),今天出差回來了吧?晚上回家吃飯嗎?”“媽媽,我不回了,還有工作。”

71歲的母親翻看手機時淚流滿面:“出差完,他沒有一次直接回家,在辦公室睡壞了4張行軍牀。”

“每天準時去上班,從來不會準時回來。”母親抹了一把淚說。

2019年,朱治國任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大家打趣說:“您當處長時忙,當了部長更忙。”他回答:“級別越高,責任越大,工作就越多啊!”

朱治國18歲入黨,黨齡比工齡更長。他用日復一日的行動,詮釋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的無限熱愛。

“實事求是,是黨性問題。做人要實,幹工作更要務實。”這是2021年他在中央黨校學習時寫在筆記中的話。

“少說‘幹不了’,多想‘怎麼幹’”

朱治國分管基層黨建,鄉村振興是他最關注的事。

走進西寧市城北區陶北村,靚麗別緻的新居、整潔筆直的村道,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陶北村黨總支書記陳俊良身穿筆挺西裝,意氣風發。然而,幾年前,他卻愁得“晚上吃安眠藥都睡不着”。

2017年,陶北村因“城中村”改造項目,計劃整村遷移到安置小區。環境雖好,但村民卻不樂意:“搬得起,住不起,土地沒了,生活沒着落。”意見彙總到陳俊良這裏,他心裏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地可咋整?”

彼時,朱治國正牽頭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陳俊良在一次會上碰到朱治國,請他支支招。“你們村的情況我瞭解,最重要的是黨員要首先擰成一股繩。另外,何不試試‘飛地經濟’?”朱治國一語點醒陳俊良。

“只要是基層組織強的村,發展就好。”陳俊良回村就召開黨員大會,理清黨員職責,強化管理監督,號召黨員對羣衆開展一對一幫扶、走訪、慰問等,真正讓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爲鄉村振興的“主心骨”。

黨員擰成一股繩,幹事創業有了精氣神。陶北村流轉其他村的870畝河灘地,建起了旅遊小鎮,在朱治國指導下,村集體經濟從此前的24萬元躍升至2021年的260萬元。

朱治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牽頭制定出臺《關於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了集體股份分紅型、盤活集體資產型、利用集體資源型等7種發展模式,高效推動中央財政扶持資金落地見效。2020年底,青海省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破零”。2021年底,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佔比60.9%。

“少說‘幹不了’,多想‘怎麼幹’。”朱治國事後總結說,“解決問題,戰略層面要看容易些,戰術層面要看困難些。”

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是支撐。

村幹部文化素質不高、服務能力弱,是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有效發揮的一大“瓶頸”。

“部分基層幹部素質不高是個老問題,以前除了培訓,似乎別無他法。”青海省委組織部組織一處處長薛成龍說。

朱治國主動擔責,提出並大力實施村幹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2019年,青海省委組織部與青海開放大學聯合舉辦村幹部學歷提升大專班,採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方式,80%的學費由市州和縣市區承擔,讓3200餘名村幹部走進校園,提升文化素質和履職能力,爲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名畢業生動情地說:“我家祖祖輩輩沒出過大學生,我做夢也想不到還有機會上大學。”

青海開放大學黨委書記龐曉玲憶起當年朱治國率隊赴湖南考察的場景,仍會落淚。 “湖南是農業大省,課程、教學資源豐富。頭一天夜裏10點多到,第二天上午參加座談會,中午12點就往回趕,一刻都不停啊。”龐曉玲含淚講述,“朱部長協調湖南開放大學免費提供資源,引進的教材很多,一個人都搬不動。”

研究制定《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等多個高質量指導性文件;謀劃推動青海省“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和“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化建設”;推動提升“兩新”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覆蓋”;深度參與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__學習教育……許多工作,都能見到朱治國的身影。

每年年底青海省委組織部的目標考覈大會,業務處室負責同志要面向所有幹部述職,朱治國每次都主動登臺,不拿一支筆、不帶一張紙,條分縷析、深入細緻。

朱治國去世後,家人到單位領取遺物。本以爲他工作忙,沒時間收拾辦公室,同事特意多叫了幾個人幫忙。沒想到,一進房間,四五十本工作筆記整齊摞着,每一本都字跡工整;櫃子裏個人物品與單位資料公私分明;用過的手機、u盤等分門別類放到幾個筐裏。

“周到、細緻”“對工作,他心裏有本賬”“幹事有章有法”“敢擔當、會擔當”……同事們這樣評價他。

“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田’,不是‘自留地’”

“每天看到朱部長繃緊了發條工作,卻不知道他家裏情況那麼糟糕……”青海省委組織部一名幹部回憶起來,泣不成聲。

朱治國妻子2013年查出肺癌,常年臥病在牀。

繁忙的工作之餘,哪怕有一分鐘時間,朱治國也要照顧妻子。

有一次,妻子想吃橙子,但因病情嚴重只能吃流食。於是,朱治國徒手擠橙汁,憋得臉通紅。同事知道了,建議買個榨汁機。“不行,果肉打不碎,會嗆着!”朱治國說。

每早出門前,朱治國總會把妻子一天三次要吃的藥分好,放到小杯子裏,還細心地貼上標籤。只要不加班,朱治國晚上就陪護妻子,替她搓背、按頭。

朱治國妻子患病後,醫藥費成了沉重負擔,銀行卡餘額捉襟見肘,朱治國瞞着親人,把房子賣掉,給妻子治病。

2021年下半年,朱治國在中央黨校學習,每日一記。9月24日,他只寫下6個字:“今日不記,揪心。”那天是妻子做複檢的日子,病情不樂觀。

2022年初,與癌症鬥爭8年多的妻子不幸離世。朱治國忍着悲痛,定下規矩:不收禮金、不燒紙、不宴請。

朱治國最愛竹子。走進他簡樸的家,客廳隔斷的玻璃上,是一叢翠竹。他的微信頭像,是一枚黨徽配翠竹。桌上的水杯,刻着“以正治國”4字。自始至終,朱治國對權力保持敬畏。

基層同志彙報工作,有時給他帶點土特產,他都當即回絕:“規矩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共同遵守,我不能壞了規矩!”辦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費,有一次出差,辦公室人員替他墊付,他出差回來後立即送還。

不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從未從他身上獲得一丁點的“好處”。

曾有一名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幹部,因孩子在西寧上學無人照看,想把在瑪沁縣工作的妻子調回西寧。但他聽說,朱治國的姐姐和姐夫因工作原因兩地分居,孩子常年兩頭跑。這名幹部汗顏,再未提起此事。

“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國常常告誡下屬。

在格爾木市政府辦公室,有一名司機,是朱治國十幾年的好友。有人勸他:“沒有功勞有苦勞,找朱部長打個招呼,轉個崗位,幹啥都比開車強。”老友瞭解朱治國的性格,斷然回絕:“他從不會用權力爲朋友謀私利。”

“權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朱治國常說,他始終把基層需求放在首位,把羣衆要求記在心間。

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副鎮長麥日根曾與朱治國共事。“每次下鄉,他總能很快地和村裏的大爺大媽熟絡起來,辦公室有羣衆來時,他會熱心地端上一杯熱茶,讓大家放心地說自己遇到的難題。”麥日根說,“老百姓都叫他‘尕’書記,一是說他個子小,二是看他親切,像是稱呼自己的孩子。”

2019年初,玉樹遭受雪災。接到災情報告,朱治國第二天就趕到現場。有同事勸道:“明天就是元宵節,過了節再去吧!”朱治國很生氣,“災情揪心,怎麼能耽擱?”

一落地,他就趕赴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看望抗災一線的黨員幹部職工,瞭解受災情況,晚上10點多回到房間就連夜起草災情考察報告。

當地幹部說:“高寒缺氧,部長明天再寫吧。”朱治國卻說:“想想冰天雪地裏那些砸冰剷雪、搶通道路、搬運飼草的基層黨員幹部,想想眼巴巴等着救援的老百姓,我們加班熬夜寫報告算點啥?”報告寫完,已是凌晨5點。

參加工作20多年,朱治國的足跡遍佈青海各地。從廣袤的柴達木盆地到荒涼的青南高原,從壯闊的大湖之濱到富饒的河湟谷地,朱治國以勤勉澆灌信念,用擔當書寫忠誠,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詮釋使命,將一生獻給了黨的組工事業。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3

張桂梅,像一團火、一盞燈、一顆星,燃燒着、閃爍着、散發出愛的光芒,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播撒希望的種子,引領她們走出大山。在她身上,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勇擔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動和忠誠詮釋基層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新時期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仁心大愛和大公無私的崇高品質。

一個心願: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

60歲後,能夠幹什麼?

多數人是退休回家,含飴弄孫,悠閒自適。但在張桂梅眼中,60歲則是煥發生機活力的又一個起點,培養山區貧困家庭女學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讓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歲的張桂梅激情滿懷地向記者“規劃”着未來。

隨着年歲的增長,張桂梅非但沒有放緩將貧困山區女學生帶出大山的節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

“每天5點半起牀的張老師,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教師韋堂雲說,每天早上,叫完學生集合後,張老師回到辦公室一邊啃饅頭一邊開始處理日常事務,等忙完手裏的活,她還要去各個教室檢查,常常沒有一個完整的早餐時間。

很多人問張桂梅,華坪女子高中建校以來,你已經幫助了1500多名山區貧困學子走出大山,還把自己獲得的70多萬元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也連續10年獲得了麗江市大學聯考綜合第一的好成績,如今都這把年紀了,有必要這麼拼嗎?

“我沒時間了,多搶一點時間,多培養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貢獻,特別是要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張桂梅說。

身體本就不好,還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張桂梅全身時常疼得動不了,可她卻瞞着所有人,吃點止痛藥,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張桂梅再一次住院。醫生要求靜養。這對視時間如生命的張桂梅來說,簡直和病痛一樣難受:“靜養,把我照顧管理學生的權利都奪走了,這樣幹待着,太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熬過了3天3夜,張桂梅稍微緩過勁來,沒等醫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學校。“孩子考上好學校,就是最好的藥!我一定要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女學生。”說話間,張桂梅的眼睛裏閃爍着充滿希望的光芒。

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張桂梅忘記了病痛,忘記了年齡,使她渾身充滿了力量。爲了學生,她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幾次暈倒在講臺上,而每一次張桂梅都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始終堅持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命運放在心坎上。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4

昨日,我市組織黨員幹部收看了中央電視臺《榜樣》專題節目。

?榜樣》系列節目每年製播一期,本期節目重點宣傳“七一勳章”獲得者和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對象典型事蹟,通過典型事蹟再現、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彰顯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

“看了榜樣的事蹟,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雖然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但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紮實的工作作風、一心爲民的高尚情懷,這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品質。我要向榜樣看齊,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給身邊的人做好榜樣。”市財政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王成進看完專題節目後說。

作爲一名黨員、一名財政幹部,看了專題節目,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我要向榜樣學習,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履職到位、服務到位、擔當到位、創新到位、安全到位。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5

我觀看《榜樣6》專題節目,既有感動,也有感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許多感人的畫面感動了我們,住進了共產黨人的心房,扎進了新時代的篇章,使全國人民再次領悟抗疫英雄的偉大精神。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動、感恩、感謝。

勳章的背後,是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奮楫呼喚。一個黨員就是羣衆中的“一面旗”,千百萬共產黨員的先進形象就是我們黨的光輝形象。“七一勳章”作爲黨內的最高榮譽,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傑出貢獻的黨員,他們就像一面面屹立不倒的旗幟,使我們作對照、知不足、強信仰、爭先鋒,使我們能夠在多元思想與利益的誘惑下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方向,從而激情萬丈、鬥志昂揚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這一枚勳章,蘊含的是見賢思齊、爭做先鋒的奮楫呼喚,爲我們的激情和實幹“蓄能”,使我們在各自崗位爭創一流業績,共同匯聚幹事創業的時代洪流。

勳章的背後,是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賡續傳承。回顧黨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偉大曆程,黨在堅持高質量發展、推進偉大事業中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實幹擔當、攻堅克難中向着民族復興之路不斷前行,我們從未忘記從何出發、向何而去,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使命的歷史。在黨百年華誕之際,這枚勳章將代表我們黨和人民,對那些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堅持爲人民幸福而奮鬥的共產黨人高頌讚歌。這一枚勳章,蘊含的是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的賡續傳承,使我們接過百年“薪火”,在新時代新徵程中奮力書寫實幹奮鬥新篇章。

樹榜樣心得體會篇6

弘揚建黨精神,傳承榜樣力量。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上,新時代黨員幹部自當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爲錘鍊黨性修養的思想自覺,轉化爲攻堅克難的強大動力,轉化爲擔當作爲的實際行動,激發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弘揚建黨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百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奮鬥歷程中始終有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鬥志更強,歸根結底就是因爲我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因爲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有着堅定理想信念,纔有了無數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到神州大地;纔有了無數李大釗們視死如歸,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纔有了無數夏明翰們“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殺身成仁壯舉。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在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堅定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必須把握時代大勢,以時代責任爲遠大理想蓄能增力,矢志爲國奮鬥,扛起民族重任。新時代黨員幹部要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忠誠爲黨、一心爲民的職業信念相結合,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人民公僕,堅定堅決築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自覺做遠大理想、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弘揚建黨精神,踐行初心使命。

榜樣是一種力量,是一面旗幟,是一座燈塔,這種力量穿透心扉、激盪心靈。爲了探索“蹄腿理論”,他引導牧民“減羊增牛”,帶頭開展“圍欄輪牧”,讓牧民脫貧,讓草原變綠,這是“草原英雄”廷·巴特爾一輩子奉行的人生信條;爲了堅守“我爲祖國守邊防”的承諾,他57年如一日紮根邊防一線,巡邊護邊20多萬公里,負責管控區內未發生過一起涉外事件,這是邊境線上的“活界碑”魏德友立下的鏗鏘誓言;爲解決草王壩村缺水嚴重的問題,他帶領村民靠着鋤頭、鋼釺和鐵錘建成一條“生命渠”,這是“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堅定信念……不同的是崗位,相同的是使命。無論在什麼崗位上,他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葆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正是因爲有無數像《榜樣6》中一樣的優秀黨員幹部,我們黨才能贏得人民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崇尚榜樣纔會產生榜樣,爭做榜樣纔會榜樣輩出。新時代黨員幹部要當好人民羣衆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羣衆急難愁盼問題,在羣衆“最盼”上訪民情、得民心,在羣衆“最急”上共患難、見真情,在羣衆“最怨”上轉思路、變方法,將“人民”置頂踐行初心使命。只要我們9500多萬名共產黨人始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一定能團結帶領14億多人民,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弘揚建黨精神,鍛造鬥爭意志。

敢於鬥爭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我們面臨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着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就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說,正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憑着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才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成就誕生於鬥爭,發展於鬥爭,壯大於鬥爭。在這個鬥爭無處不在的年代,作爲黨員幹部,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偉大斗爭的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膽魄、“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血性,敢於亮劍、勇於亮劍,做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善於鬥爭、善於勝利的鋼鐵鬥士,誓以共產黨人“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堅定意志獻身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弘揚建黨精神,永葆忠誠情懷。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古往今來,多少人用生命奏響了忠誠的強音,多少人用壯舉彰顯了忠誠的本色,深深印在歷史深處,絲絲化入民族之魂。無論是投江殉國以示忠心的屈原;還是留取丹心誓死護國的文天祥;亦或是精忠報國的名將岳飛……都體現出對於國家的忠誠。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政治品質。心存忠誠,行有方向。新時代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對黨忠誠擺在首位,堅持在黨愛黨、在黨爲黨、在黨言黨,自覺接受政治歷練、思想淬鍊、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堅定政治信仰,砥礪政治氣節,錘鍊政治風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立志爲黨分憂、爲國盡責、爲民奉獻,勇於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堅持做到忠誠於組織,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增強組織觀念和大局意識,不遊離於組織之外,不搞門客、門宦、門附那一套,正確把握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既爲一域增光,更爲全局添彩,切實把對黨忠誠轉化爲恪守組織原則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