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建國70週年變化,我與祖國共奮進的學生精品心得多篇

建國70週年變化,我與祖國共奮進的學生精品心得多篇

祖國是我們生活成長的地方,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爲祖國的復興而努力。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建國70週年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2021建國70週年心得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對未來的嚮往,從新中國建立伊始,70年的披荊斬棘,70年的風雨兼程,從此中國走上了自己的開掛人生。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如今在國際舞臺上華麗轉身,展現自身的大國風采,孕育厚積薄發的力量。

回望過去70載,我們努力創造一個個奇蹟,成就一滴一點的輝煌。兩彈的成功爆破飄起的蘑菇雲,意味着我們不再任人宰割;量子通信在星空中守望,意味着我們躍升科技的領跑者;深海勇士號下至海洋最深處,意味着我們終於可以暢遊深海,保衛海上家園……我們終於可以實現“上至九天攬月,下至五洋捉鱉”的科技強國夢。

不僅如此,我們一雪前恥。把港澳擁護祖國母親的懷抱;成功申入世貿的艱辛,到主動發起“一帶一路”項目的倡議,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洪流,成爲時代的領跑者;曾經抗美援朝的血肉拼搏,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副武裝,堅定信念把國民帶回家。我們不再忍氣吞聲,我們不再被動的驅使前行。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積極主動的融入世界,肩負祖國偉大復興的責任,開闢出祖國的一片新天地。

當然,祖國的強大越來越成爲我們堅強的後盾,但在這個和平與動盪並存的時代,我們依舊要時刻秉承着憂患意識,時刻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屠殺30萬生靈的殘暴行徑還歷歷在目,日本卻有否認歷史,迴避歷史的妄想與嫌疑;全球化的浪潮還在向前推進,卻依舊有“貿易保護”“逆全球化”的逆浪阻擋。因此,我們既要好好的把握髮展的機遇,也要始終保持着憂患意識,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憂患中生存,國家才能迎接挑戰,並不斷克服磨練變得更加強大。

我們一路走來,前方的路還依舊漫長。但過去不意味着過去,我們依舊要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繼承70年的中國精神,展望未來,迎接未來的風風雨雨。

2021建國70週年體會

風雨砥礪,歲月如歌,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中國已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處在這個關鍵節點的我們,應不負前賢之努力,繼往開來,在新節點上敢於作爲,共同鑄就偉大的中國夢!

七十年來,新中國以令世界驚歎的速度從雨後初生,到如今的枝繁葉茂。在這一中國速度的背後,是幾代青年人的青春,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的勇敢創新,是他們的棄小家以成大家的精神。所以,處在新時期節點上的我們,不應故步自封,而要將自己的夢想與中國夢緊密相連,勇於作爲,共鑄中國夢!

新時代青年,當求真務實,勇於反思,勇於改錯,彰顯復興決心。祖國的七十年歲月並非一帆風順,亦有過迷茫和徘徊,但終於在反思中開始了改革的陣痛。一九七八年開始的平反冤假錯案,吸取經驗教訓,便是體現大國風範;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了改變二十一世紀世界格局的偉大壯舉;新時期來臨前夕,開始了大規模的反貪反腐的行動,;“求真務實”是從那之後的座右銘,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這一切的一切都只爲一個目標——中華復興!

處於新時期的我們更應繼承這種求真務實、勇敢反思的精神,在實現夢想途中不斷反思,不空談,要實幹。要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勇立潮頭,敢於創新;大國青年,應勇敢地站在時代的潮頭,樹立創新精神。“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站在祖國七十年華誕的節點上回望先前的奮鬥者,不難發現他們所共有的品質——創新。三峽工程,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全球關注;二十年青絲白髮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幾十年隱姓埋名的“兩彈元勳”“氫彈之父”于敏……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科技成就強國,創新鑄就未來。故,處於新節點的我們應該勇立潮頭,敢爲人先,勇於創新。運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攻破夢想之路上,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腳踏大地,走好新一代的長征路。在泥濘之中,也要堅定求真務實、敢於創新的信念。這必將給我們帶來與衆不同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也必將與我們的時代交相輝映。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新青年,敢作爲,共鑄中國夢!

2021建國70週年感悟

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您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即將迎來了建國70週年生日。在您生日來臨之際,緬桂花爲您綻放,瀾滄江爲您歌唱,西雙版納4萬6千多名黨員爲您慶賀,100多萬西雙版納各民族人民爲您祝福!而我作爲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戰鬥在最基層的大學生村官,要拿什麼爲我們偉大的黨慶祝生日呢對!我要把青春獻給黨,要把我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與執着、對做好農村工作、服務好羣衆的堅定信心都獻給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李大釗先生說過: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人生之王也!那麼,青春是什麼有人說,青春是浪漫的詩;有人說,青春是無悔的歌;還有人說,青春是雨後的春筍,是離弦的箭,是清晨初升的太陽……年輕的我常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青春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是無數共產黨員憑着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和熱愛,爲我們開創的一片沃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21世紀的奮鬥目標,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三農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農業稅的免除、中國小生學雜費的免除、糧田直補資金的落實、新農合、新農保的建立、低保救助面的擴大等。這不僅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勞動積極性。農民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質量不斷改善,農村也正在進行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戰略決策,所以我來了。我正如一粒種子,帶着思想,帶着希望,將自己深深地埋在了這片廣闊的田野中,在肥沃的土壤裏,我茁壯地成長着。

回首兩年前,那時的我,正是帶着滿腔的熱情、憧憬着豐盈的未來、撲向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火熱生活當中。然而現實的環境並不如當初憧憬的那麼美好,遠離了上大學時所熟悉的乾淨的校園、輕鬆的學習環境、繁華的都市生活以及身邊志向高遠的同學,來到了各方面都比較落後的農村,心裏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落差感。我在心裏暗暗問自己在這樣的地方能實現我的價值嗎?

就在我猶豫不決,不能安心工作的時候,身邊的一位普通老黨員讓我打消了以上的種種顧慮,讓我對自己所從事的大學生村官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

今年47歲的我們村委會曼戈龍村村長王阿三,乍一看就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可是在村裏他卻是老百姓眼中樸實、能幹、敬業的好黨員,勤勞、爲民的好村長。他目前已經有了兒孫,應該是安享晚年的時候,但他卻一刻也沒有閒下來,十多年如一日把幫助老百姓辦事放在了生活中的第一位。

從上世紀95年代起他帶領羣衆發家致富,幫助困難家庭大面積種植芒果,推廣先進科學種植技術;爲了提高生產生活水平,他帶領羣衆修生產路、村內水泥路,多年來,還陸續投入資金改造村道、排污設施、豬欄、牛欄。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他和幾個村幹部向上級水利部門爭取飲水工程項目資金,解決了96戶4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我和阿三村長去村裏收新農保資金時,有的村民不太配合,態度很冷淡,甚至不給我們好臉色看。他卻依然面帶微笑、苦口婆心地宣傳國家的政策,經過多次努力,最終圓滿的收齊了全部的資金。事後我問他,您這樣是何苦呢王阿三村長的一席話讓我至今難忘,他說:“幹農村工作說難確實難,但要說容易也很容易,擺架子、顯官威肯定行不通,只要你把老百姓當作自己的家人,誰家不會有點磕磕碰碰的,用真心換真情,什麼問題都好解決”

聽了村長的話我感到一陣陣的慚愧,當初入黨時的誓詞哪去了當初想在農村實現自己價值,想爲老百姓辦實事、改變農村現狀的雄心壯志哪去了從那以後我在心裏下定決心,要以村長爲榜樣,要以一名中國共產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村官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通過近2年的基層工作與實踐,現如今,我走到曼戈龍村委會的每一個村民小組,村民都親切地稱呼我小何,村裏的大姐們主動跟我掏心窩,村裏的老大爺、老大媽遇到什麼困難也會主動跟我說,誰家有點什麼糾紛大家都會想到我,去找小何說理去,她最通情達理。有時候村民們送的幾個雞蛋或是幾把新鮮的野菜,都讓我無比的感動,像家人一樣溫暖。

通過與老百姓的朝夕相處,我深刻地明白了大學生村官就是需要做一塊補丁,彌補村兩委班子年齡、知識結構上的失調;我們要做一扇窗口,宣傳國家新政策,展示農村新氣象;做一座小石橋,當好村民和政府之間溝通的紐帶;做一瓶潤滑劑,促進農村發展;做一隻小蜜蜂,讓農村和諧之花綻放得更加美麗。

青春的我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不會眼睜睜看着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爲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前進的步伐,因爲青春的路正長。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地提高完善自己,實實在在爲農村農民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用實際行動、用我們的激揚的青春點燃新農村建設光明的未來!爲我們偉大的祖國的70歲生日獻禮!

2021建國70週年徵文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聽爺爺奶奶說在爸爸媽媽小的時候,大家住的還是茅草房,夜裏點煤油燈。門前的小路也十分泥濘,爸爸媽媽去上學也沒有汽車坐,三四十里路全靠兩條腿走。

趁着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回家鄉看望爺爺奶奶。走在路上,我望見馬路平坦而寬廣,路上車來車往。天空上有飛機,水裏有輪船,交通很方便。又聽爸爸說,以前人們都是靠步行,條件好一點的,也只能騎自行車上下班。此刻變好了,全是因爲黨的政策好。

到了村裏,我望見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漂亮的樓房,門前是果園,房後是麥地,還養了許多小動物,有小雞、小貓、大白鵝。人們個個穿着又整潔又漂亮的衣服,精神抖擻。以前爺爺住的是茅草房,冬天北風呼呼的往屋裏灌,天寒地凍。人們一年才只有兩三件衣服穿。此刻變得這麼好,也是因爲黨的政策好。

我走進屋裏,發現屋裏個性暖和,原先是因爲裝了地暖,就算光着腳站在地上也不會冷了。媽媽還說她小時候腳根本就暖不熱,要是那時候有地暖就好了。此刻能夠轉成這樣,也是因爲黨的政策好。

你們看,我們祖國的新時代的變化多麼大呀!我們家鄉的變化多麼大呀!我爲祖國點贊!

2021建國70週年感想

在奶奶家,我無意間打開了那個堆積了厚厚一層灰的盒子,發現了一疊皺皺的糧票。聽奶奶說,以前我們國家實行計劃經濟貧窮落後,買什麼東西都要票。每人每月就五斤糧票,買糧食要用糧票,沒糧票就買不到糧食。但是現在不同了,家鄉建起了許多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細細端詳着這糧票,看着糧票上繪製的層層梯田,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感慨,建國以來,中國人民的生活在不斷提高,經濟在飛速發展。

作爲學生,在我的眼裏,課堂的變化便是社會的變化。小時候的課堂,老師站在講臺,用粉筆寫下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點,巨大的教室裏,扯着嗓子講課。而現在,多媒體的普及,打破課堂授課空間限制。教學方式也隨之變得更加靈活,更加豐富多彩。教育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表明了祖國的日漸強大。

說起家鄉變化,我個人覺得最直觀的就是住房。從低矮的平房到鱗次櫛比的樓房,從磚泥構建到鋼筋爲骨。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從茅草屋搬進了高樓,見證了建國以來,祖國走向繁榮昌盛的道路。當然,房子不在於大小、新舊,只有和家裏人在一起的地方纔是最幸福、最溫暖的地方。而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交通。還記得過去出行的交通工具,好一點的是雙槓自行車,農村都是牛車馬車,速度慢,時間長,出行距離短。隨着科技的發展,現代交通工具種類也多樣化起來,在我的家鄉,飛機場、高鐵站、地鐵站也漸漸的冒出了頭,給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不知不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已經七十週年了。七十年裏,中華大地日新月異,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重大成就。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澱,七十年的揚棄和繼承。展望未來,我們將不斷拼搏、不斷奮進,滿懷信心和期待,踏上新徵程,奮發新作爲,譜寫新篇章,放歌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