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一、實施激勵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爲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和引發,由於國小低年級教學對象一般爲7週歲至10週歲的青少年,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引導,善於帶動課堂的活躍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善於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這樣學生會信心增強,所以教師平時要多創造機會給學生,讓學生互相討論,比如課堂提問、數學小遊戲、數學作業表揚、數學競賽等。當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困難,心情感到沮喪時,教師應該伸出援手幫助、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堅定學生的信念,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

國小生在學習中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學習起來非常努力,對不感興趣的知識不求進取甚至放棄。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善於運用生活中有情趣的現象或者問題設置有趣的數學問題,另一方面也要善於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發現學生心情有波動時要通過與他們談心以達到調整情緒的目的。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勇於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二、手腦並用,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數學一直被視爲一門枯燥、抽象的學科,我們如何激發國小生的興趣,使他們對問題感興趣又能達到拓寬思維空間的作用呢?那就要他們既動手又動腦。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先讓學生拿出學具用擺面積單位的方法求得例題中長方形的面積,當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有所瞭解時,我再慢慢的、層層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學會觀察學具,開動腦筋,總結規律。最後,通過認真的觀察思考,自己總結歸納出長方形面積= 長×寬。這樣讓學生多動手又動腦,學生大多數都能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數學原理,並且能用原理解決另外一些實際問題,做到使抽象問題具體化,複雜問題簡單化,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創設情景,培養學生探索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這正是素質教育的期盼。同時,因爲探索即是科學的也是數學的生命線。所以,只有在教學各個環節上善於創設情境訓練,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索和創新意識。例如:上課前,應用情景導入的方式,以故事的形式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如,師:今天是唐僧的生日,請來他的徒弟猴哥、豬哥及沙增。生日晚餐即將結束時,唐僧端來了一個大蛋糕,豬哥在一旁,看着蛋糕已經流口水了,伸手就要抓,猴哥連忙制止,說:“豬哥平時吃的東西最多,這次蛋糕要分下,每個人要吃一樣多。”唐僧連連點頭表示同意。此時沙增想“以前吃包子和水果時好分,現在只有一個蛋糕,如何分才能公平呢?每一份又是多少呢?”問題一出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出主意解決問題。在同學們的積極辯論中,不僅很自然的引入了新課,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積極探究。顯然,這種有趣的故事情境創設,激發起學生的求知心理。

四、善於質疑,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善於質疑是推動思維不斷擴展的一種科學方法。創新的實質就是要勇於提出問題,質疑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我認爲,成功的教學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只是讓學生回答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因此,在課堂上,學生應當積極主動的一方,以主人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上,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要給學生營造寬鬆活躍、和諧的氛圍,敢於放手,讓學生大膽去質疑、去發現、去探索,鼓勵學生探索真理。

五、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筆記習慣、交流討論習慣

閱讀對於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不僅學好語文需要加強閱讀,數學也是需要加強閱讀,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教會他們閱讀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並且佈置好預習作業,並及時檢查預習情況。

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國小生在課堂上保證認真聽講的同時,要做好課堂筆記,特別是要記下難點和重點,這樣能夠在課下自己體會課上聽不懂的知識點。教師要加強筆記的檢查,通過檢查筆記,促進學生對筆記的重視和質量保證。

彼此間的交流討論有助於思維火花的碰撞。通過交流討論,能夠更好的使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同時有助於學生擴散思維空間。教師不要一上講臺就“單刀直入”講個不停,教師的工作是適時點撥,讓學生自己理清思路,最後運用數學知識點表達出來,從而培養學生交流討論的習慣,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不單單只是這五種,還有很多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因此,作爲一名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涵養,博覽羣書。同時,一方面要努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空間,另一方面還要對跨學科的知識有新的瞭解。要在實踐中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改封閉式的教學爲指導學生“開放式”學習。素質教育的實現任重道遠,作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只有在教學思維上的更新,才能把素質教育滲透在數學教學中。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二

法國作家大仲馬是十九世紀法國作家之一,《三劍客》讀後感。他的小說代表作《三劍客》(又名《三個火槍手》),講述的是國王路易十三統治時期朝廷宮闈錯綜複雜的鬥爭。這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全書以十七世紀法國路易十三時期歷史爲背景,描寫了那個時代王權與教會之間的明爭暗鬥的矛盾,以及這種矛盾下的法國朝廷宮闈中複雜的政治生態環境。

書中主人公達德尼昂,是一個富有理想和激情的外籍青年,爲了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他揹負着父親的囑託,千里迢迢隻身來到巴黎,尋找父親昔日的朋友——火槍營長特雷維爾,一心想在特雷維爾摩下服務王室的安保工作。他英俊、有膽略,好鬥不服輸;他豪氣,有仁義,忠誠於愛情。認準了的事物一頭走到黑決不回頭。在與被巴黎社會稱作“三劍客”的阿託斯、波爾多斯、阿拉密斯三人的交往中,達德尼昂得到三劍客的信任,與三劍客成了生死與共的兄弟,讀後感《《三劍客》讀後感》。他們同甘共苦,身上的錢花光了就同去友人家蹲飯吃;面對紅衣主教的殺戮威脅,他們生死相依,共同去完成安娜王后的信件護送。

小說中另外一段重要情節,即米萊迪奉黎舍留密令赴倫敦從白金漢身上竊得兩顆鑽石墜飾,紅衣主教遂以此爲把柄要挾王后,達德尼昂得到三位夥伴相助,歷盡艱險抵達倫敦面見白金公爵,取回仿造的鑽研墜飾,挫敗黎舍留的計謀。米萊迪是巴士底獄一名身上烙印了的女囚犯,她美麗、聰明能幹而又狡猾,王室的政治宿敵紅衣主教利用她作爲間諜,以達到離間國王與王后的目的。這一情節是該書所敘故事內容的一條主線,《三劍客》的故事就是圍繞這條主線而鋪開的。

讓我值得深思的是:那時的法國爲什麼教會能夠與朝廷抗衡?參考歷史,雖然那時候的歐洲發生過教會之間的戰爭,但像法國紅衣主教有自己的武裝勢力,敢與國王的權勢抗衡,國王在主教面前還有點唯唯諾諾,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到底是西方國家的普通現象還是特殊範例?這種現象與中國的皇權是無可比擬的,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歷史有相同也有各自的不同點”吧。中國的歷史,無論哪個朝代,哪個帝王時期,宗教和教會都必須尊重皇權。換句話說,在中國,皇室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然而,他們的宗教與教會,有時可以強加在王權之上。比如此書中所描述的紅衣主教;再比如現在的伊朗——權力領袖是教會的哈梅內伊而不是總統內賈德。中國曆也曾有過教會起義,如紅巾軍、白蓮教起義等,但都被朝廷鎮壓下去。在中國,宗教與教會不可能與皇權平起平坐。

弄清這一點算是讀此書的收穫。餘則也就沒有更多的留念了!

此書雖然在描寫主人公達德尼昂與三劍客這幾個主要人物上性格鮮明、情節生動,讀來栩栩如生,深受青年朋友們的熱衷。血氣方剛的人正是需要這種激勵!但對於有閱歷的人來說,因此書終歸是寫宮廷的、寫歷史的,其現實意義除了仁義之外,再沒有可以引起共鳴的地方。就如我們的《清宮祕史》。一本書如果失去了在讀者心中產生共鳴感,那當然會喪失讀者讀下去的興趣。裏面的俠肝義膽之英勇打鬥情節,可能夠激起青少年的興奮,但對早已歷經世事、看破人間的老年人來說,實在是缺少可聊以欣慰的東西。讀此書另一點收穫就算是見識大仲馬的筆調吧。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六個年頭了,在這六年的實施過程中,一邊實踐,一邊成長,不斷地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幾年來,在課程改革的實施進程中,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課程改革的推行確實對我們的學生受益匪淺,對我們的教師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禮,師生同舟共濟,共同發展,充分地實現了以人爲本的發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煩,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談一談我的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教學方式的轉變。

新課程教材內容已經改變了知識的呈現形式,這是一大亮點,那麼教師如何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遵循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新知識有親近感,學習方式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呢?我們在教學中注重讓數學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聯繫起來,使學習真正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根據知識特點的不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兩位數加兩位數第一課時,教材給學生提供的超市買玩具的情景是學生一般都經歷過的,容易從中提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也便於調動生活經驗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爲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同學的意見進行必要的反思,從而選擇合理的、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更關注了知識過程的呈現,探究性的學習、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現了,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如何計算,而是讓學生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這些設計使數學學習擺脫了機械乏味技能訓練,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探索和思考,對知識的應用也變得靈活。

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設立了相應的情景教學環境,學生不僅能夠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聽中學,在思考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而且獲得了學習中的樂趣和自身全面、和諧的發展機會。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積極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變學生從前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摒棄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思想,更加註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評價方法的轉變。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要求評價注重過程,強調多元化的評價方法。變重結果評價爲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引導學生對自己和他人有“盡力則行”的要求和評價,既承認個人的侷限又能表現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別人,因爲努力是每一個願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種結果卻不是我們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變重結果評價爲重過程評價的好處還在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在不同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獲得不同的心理髮展水平,淡化“區分”,突出“轉變”,追求每個學生在原有心理髮展水平上的進步和發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診斷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從而發揮評價的改進與激勵功能。正如美國教育評價學專家斯塔弗賓所言:“評價的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進。”運用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發展,更清晰、更準確地描述學生的現狀和進步。

四、師生關係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認爲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是數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所以在課堂上,我們注重激發學生回答的渴望,讓他們有充分發表自己看法和真實想法的機會,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另外,教學中我們還有不少困惑。

一、新課改對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我們是農村國小,留守兒童很多,加上家長對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聞不問,即使過問,頂多關注分數,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能力,不懂得什麼叫“減負增效”,給教學帶來了困難。

二、新課改在課時安排上更緊了。新課程方案的課時數有了很大的變化,象三年級每週只有四課時,對於優生來說,問題不大,尖子將更尖,教材的編排有利於他們發展思維,拓寬思路,但對差生而言,差生更差,教師有時爲了幾個差生通常要費好幾倍的時間,但是還是跟不上趟,而每天課表又都安排的滿滿的,學生在校時間又嚴格控制,這樣就成了一對矛盾,迫於進度的要求,又不得不開新課,這個知識還未掌握,下一個知識又來了,簡直是應接不暇,最後就達到了雲裏霧裏,糊里糊塗的境界,基礎知識掌握不牢,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新課程要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的機會相對多了,班級名額多,動手機會多,組織教學難了,讓學生多活動,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因爲一週只有四節課,不讓學生自主探究吧,又與新課程相違背,現在每學期市局要調研,平時學校要檢查,也許是我們太在意結果吧。

三、新課改對教師課堂調控更難了。強調以學生爲主體,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發難收,課堂紀律,難於控制。學生分小組活動,合作探究,這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也成爲小組討論的一員,參與其中,並對小組學習的過程做必要的指導,同時關注討論的進程,瞭解各組討論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及時點撥,適時調控。但問題又來了,目前教學班人數多,學生分組六人一組,一個班要分八組以上,四人一組要分十二組以上,活動中教師照顧不全,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就把活動時間變成聊天時間了,教師的輔導引導作用就起不到了,難以實現關注每一個學生。

四、新課改對課前準備更復雜了。爲了實現《標準》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所有數學知識的學習,都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引入學習主題,並展開數學探究。因此教科書中創設了豐富的問題情境,引用了許多真實的數據、圖片和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並提供了衆多有趣而富有數學含義的實際問題,所以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充分的教學準備,教師不僅要把教材處理好,課備好,而且要準備好一些教具、投影儀等,條件好的學校要準備課件。但是,由於我們是農村國小,硬件條件跟不上,不可能同時使用課件,全校二十個教學班只有一臺投影儀,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師的自制教具又相當缺乏,從而造成教學準備不夠充分。上課只能讓學生看課本或看掛圖,失去了實物形象的效果。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四

“最是一年春好處,課改蹊徑花正放。”今天有幸參加了澗西區特色教研活動。

從接到通知那天,看到活動安排了兩節數學課,一節是數學繪本課,另一節是複習課,還有說課、辨課和一個專題交流等活動環節。看到活動流程那一刻,我的心裏便充滿了期待。

數學閱讀課,心嚮往之,行卻不至;複習課,摸索嘗試,終不得法。澗西區的這次活動猶如久旱逢甘露,怎不讓人期盼?

王夢雅老師的數學繪本課《尋找消失的寶石王冠》,在圖畫文字展開的故事中融入數學知識,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了學生遇到問題觀察思考的習慣,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孫杰老師《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整理與複習》由課前整理、小組評優到課上展示、組長點評,再到問題引領,回顧梳理,最後的好題推薦、學生當師。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新教育提出“把課堂還給學生”,在這一節課上孫杰老師做到了。

陳冬妹老師的專題報告《數學有趣數學好玩》,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數學閱讀對學生的影響,更讓我看到了一個團隊的智慧和力量。理越辯越明,道越論越清,辨課環節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對這兩節數學課的理解,而是一種別樣的研討方式。聽課活動結束了,但是我的學習纔剛剛開始。回來後,我細細揣摩,用心思考,自己的數學課堂該走向何處?

一、數學閱讀課數學味要濃

最近我們學校正在開展“全科閱讀”,怎麼讓閱讀和數學融於一堂,既保持故事的情趣,又能凸顯數學的本質,豐富的感性如何與深度的理性結合?今天的數學繪本課爲我打開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讀本,營造數學閱讀的氛圍,使學生明白數學也需要閱讀,數學讀物很多,也很有趣;其次,對繪本和數學知識的結合,要根據教學和學生的需求,敢於進行二次創造,讓數學閱讀課有深度,有濃濃的數學味。就像王夢雅老師的這節課,通過觀察、思考、推理,讓學生從顏色、形狀、位置和數字等方面感知規律,數學知識容量之大,數學方法與思想的滲透之到位,讓人歎服。最後,要有隻管耕耘、莫問收穫的心態。數學閱讀的開展,不爲迎合任何活動,不爲一紙分數而做。如果說數學閱讀是一盞數學與生活連接的燈,是一盞讓學生思維更加靈動的燈,那麼就讓我們來做這個點燈的人,讓每個學生在數學閱讀中,走進數學世界,感知數學的魅力。相信歲月,相信種子,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閱讀的種子,靜待美麗花開。

二、數學複習課學生做主人

陶行知說:教是爲了不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是培養學生的終極目標。聽了孫杰老師的複習課,讓我看到放手複習課,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潛能。平時每一個單元學習結束,我也讓學生做思維導圖,進行梳理,並利用課堂邊角時間做出點評,然後粘貼展示欄進行展示,沒有把學生的梳理和課堂的複習結合起來。孫杰老師的複習課,給我了啓發。首先要學會整合,課前複習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點撥指導有機整合,教師的整體把握與學生的生成有機整合。其次問題設計要精巧。“誰能像老師這樣,也說一句話,不直接說出五分之二,可是讓別人聽了知道你說的就是五分之二。”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不同角度得到五分之二,起到了對整個單元的知識進行回顧的作用。“得到五分之二的依據是什麼?”教師的追問,讓學生對知識更加明晰。“在找到了五分之二時,我們用到了哪些知識?”一個問題,黑板上幾條連線,讓零散的知識系統的展現出來。這些看是簡單的問題,包含着教師課前的思考和智慧,這是我所欠缺的,需要努力提升的方面。

只有精心的設計,在課堂上纔敢放手;只有放手,學生才能成爲課堂的主人;只有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的學習才能發生。

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教學實踐、教學研究的路上,我一直努力地追求着,快樂而幸福的成長着。在追尋理想課堂的過程中,我欣賞着美麗的教育風景,享受有意義的教育幸福。

讓數學課堂活起來。

國小數學教育心得體會 篇五

再次體驗了一個學期的數學教學,我頗有感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再創造”,在實踐操作中體驗“做數學”,在合作交流中體驗“說數學”,在聯繫生活中體驗“用數學”。學生體驗學習,是用心去感悟的過程,在體驗中思考、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然而在新課程中,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而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爲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第一、讓學生體驗“再創造”。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教師作爲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第二、讓學生體驗“做數學”。教與學都要以“做”爲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爲“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在學習“時分秒的認識”之前,讓學生先自制一個鐘面模型供上課用,遠比帶上現成的鐘好,因爲學生在製作鐘面的過程中,通過自己思考或詢問家長,已經認真地自學了一次,課堂效果能不好嗎?如:一張長30釐米,寬20釐米的長方形紙,在它的四個角上各剪去一個邊長5釐米的小正方形後,圍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有困難,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驗長方形紙是怎樣圍成長方體紙盒的,相信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解決問題,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爲了讓學生理解變與不變的關係,讓他們每人捏一個正方體橡皮泥,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在學習圓柱與圓錐後,學生即使理解了其關係,但遇到圓柱、圓錐體積相等,圓柱高5釐米,圓錐高几釐米之類的習題仍有難度,如果讓學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許學生就不會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學會邏輯地思考。

對於動作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纔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第三、讓學生體驗“說數學”。這裏的“說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夠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爲“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於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爲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爲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同建構。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說數學”能更好地鍛鍊創新思維能力。

第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體現生活性。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教師要創設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如簡便運算125-98,可讓學生採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25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員怎樣找錢?最後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員,營業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後的錢是25+2=27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

學習“圓的認識”後設計遊戲:學生站成一排橫隊,距隊伍2米處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學生體會到不公平,應站成一圓圈或站成縱隊才公平,更好地體會“在同一個圓內半徑都相等”。

總之,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裏去,和他們一起歷經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