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強軍心得體會【多篇】

強軍心得體會【多篇】

強軍心得體會 篇一

xx年3月11日,面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代表,習近平總書記莊重宣佈:“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一部人民軍隊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的歷史。從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黨指槍”等一整套建軍原則制度,到抗戰時期實行精兵簡政;從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調整體制編制,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百萬大裁軍,僅建國後大的改革就有13次……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改革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歇。一支軍隊,只有勇於變革,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放眼世界,縱觀全局,審時度勢,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氣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習近平主席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時代高度,着眼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大決策。

堅定不移地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強軍目標、支撐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是打贏未來戰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的戰略需要,關乎黨、國家和軍隊的前途命運,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

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是深入貫徹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動員全軍和各方面力量,堅定信心、凝聚意志,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中國歷史慘痛的教訓,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順應時代大勢,着眼大局,是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強大軍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爲了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優勢。目的就是爲了“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強軍心得 篇二

90年前,站在這塊大石頭上,毛澤東向奔赴井岡山的部隊宣佈了三條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羣衆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

這,就是人民軍隊“三大紀律”的起源。山裏的百姓,由此認識了一支與舊軍隊截然不同的武裝。

軍隊加速轉型,呼喚治軍方式的轉變。習近平鮮明提出:實現強軍夢想,要做到三個牢記。

習近平:一是要牢記,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二是要牢記,能打仗、打勝仗這是強軍之要;三是要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是強軍之基。

在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宣佈:“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

2015年2月21日,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整體勾畫了軍隊法治建設的藍圖。

要求治軍方式發生一場深刻變革,努力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標準化、規範化實質上就是法治化的問題。

習近平深刻指出:要對軍隊各方面進行嚴格規範,建立一套符合現代軍事發展規律、體現我軍特色的科學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推動軍隊正規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

伴隨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軍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面展開,一大批改革急需、備戰急用的新規新令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人民軍隊步入全新的“法治時間”。

當鐵規禁令在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發力生威,意味着阻礙依法治軍最爲頑固的堡壘,正在被一個個攻克。

2014年12月,習近平視察原南京軍區時,講到了這樣一段經歷:我在浙江工作時,就提出要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後來倡導提出建設“法治浙江”。去年以來,浙江省軍區又開展了“法治軍營”建設活動。

這一活動推廣到了全軍,當法治的陽光照進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官兵身邊的變化平靜而又深刻。

鉅變無聲。當法治成爲一種堅定信仰、一種思維方式,成爲一種工作習慣、一種文化自覺,人民軍隊的轉型也正漸入佳境。在它的前方,是“潮平兩岸闊”的新境界!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習近平

歷史的天空,總有相似的星光輝映。

1927年10月24日清晨,站在一塊“雷打石”上,毛澤東向奔赴井岡山的隊伍宣佈了紅軍的“三大紀律”。

2012年12月10日上午,剛剛擔任軍委主席不久的習近平視察原廣州軍區,鮮明提出“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

歷經滄桑,羅霄深處的“雷打石”巍然屹立。穿越時空,人民軍隊不斷走向勝利的基石更加牢固。在習近平引領下,中國軍隊按下依法治軍“快進鍵”,步入全新“法治時間”。

一個“鐵”字,道出了習近平對違法違紀的“零容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軍委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果敢勇氣,在軍內開展了前所未有的反腐敗鬥爭。這場鬥爭的武器正是法紀鐵規。新調整組建的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署猶如三把利劍高懸,劍鋒凌厲,震懾常在。

2017年1月,中央軍委辦公廳通報28起違反軍事訓練規定的消息,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顯著位置。《人民日報》評論稱:這意味着我軍下定決心通過嚴格的訓練執紀監督,推動實戰化軍事訓練再上新臺階。

軍事訓練,是戰爭的預實踐。曾幾何時,一些單位和個人在訓練中偷工減料、降低標準,甚至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如今,依法治訓,讓法紀這個在一些人眼裏可以隨意突破的“橡皮筋”,成了誰碰誰就要付出慘痛代價的帶電“高壓線”。

制度籠子越編越密,執法執紀越來越嚴。當鐵規禁令在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發力生威,意味着阻礙依法治軍的頑固堡壘正在被一個個攻克。

習近平指出,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首先要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使全軍官兵信仰法治、堅守法治。沒有這一條,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難以推進的。他痛斥“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關係、找門路”的行爲。

上世紀60年代,毛澤東批示各地推廣“楓橋經驗”。習近平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創新發展“楓橋經驗”,提出建設“法治浙江”。2013年,習近平專門叮囑軍隊有關領導,在法治建設方面,地方有很多有益做法和經驗,軍隊可以學習借鑑。

如今,“法治軍營”建設活動在全軍蓬勃開展,法治教育訓練納入部隊教育訓練體系,培養法治精神成爲強軍文化建設重要內容。“學法規、用法規、守法規”,正在變成官兵自覺行動。

當法治成爲一種篤定信仰、一種思維方式,成爲一種工作習慣、一種文化自覺,人民軍隊的轉型也正漸入佳境。

當法治的陽光照進軍營的每一個角落,官兵也在思考:是什麼讓曾經的“積重難返”,變成今天的“善作善成”?

歷史將銘記,軍隊統帥習近平胸懷韜略,銳意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爲走向世界一流的人民軍隊立起了今天的“雷打石”!

強軍心得 篇三

古往今來,“犁”與“劍”,演繹着永恆的歷史變奏;富國與強軍,合奏出一個民族走向強盛的激昂樂章。

2017新年伊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一條重磅消息引發關注:成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習近平擔任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主任!

中外媒體紛紛跟進解讀,“標誌性事件”“里程碑意義”成爲相關報道的高頻詞。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

認識與實踐一次次躍升,源自習近平博古通今的大視野、高屋建瓴的大智慧。

恩格斯說,許多力量融合爲一個總的力量,就造成一個新的力量。富國與強軍,發展與安全,猶如兩部轟鳴的引擎。

“大炮”和“黃油”、“劍”與“犁”,都是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根基。現代國防安全,本質上是靠國家整體實力支撐起來的大國防體系安全,由此決定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走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能否把握好發展與安全的黃金分割點,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放眼世界,美國、俄羅斯等大國紛紛在科技領域軍民融合上加大戰略投入,力求在激烈的國力比拼和軍事競爭中掌握先機、贏得主動。

“習近平主席帶領我們強軍”系列網評之八:高奏“犁”與“劍”的時代交響1

近年來,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成績不俗,但有三組數據仍不容忽視——

第一組數據2000∶130000。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130000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只有2000多家進入軍工行業。

第二組數據30%∶80%。我國主要領域的軍民融合度僅在30%上下,而西方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高達80%以上。

第三組數據15%∶40%。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國防科研成果轉化率目前僅在15%左右,而發達國家則達40%。至今,我國尚有多達3萬項國防知識產權在“沉睡”。

推進軍民深度融合,不僅是大勢所趨、形勢所迫,更有着巨大潛力、廣闊前景。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

往哪融?融什麼?怎麼融?面對一系列重大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給出了答案,照亮了前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成爲習近平在每年全國兩會上必談的話題。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在軍隊一次次重要會議上、在深入部隊和地方的調研視察中……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習近平主席運籌當前與未來,精心擘畫軍民融合發展宏偉藍圖,親自推動構建軍民融合發展科學體系,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重大決策部署相繼落地。

2015年3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努力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資料圖)

2013年,習近平指出,要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努力形成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2014年,習近平強調要“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2015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3月12日,習近平在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爲國家戰略。

“國家戰略”短短四字,聲如春雷。習近平把軍民融合上升爲國家戰略,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既是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深邃洞察,也是對順應世界軍事發展大勢、轉變軍隊建設發展方式的清醒認識。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作爲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戰略之舉,作爲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的必然選擇。

2016年3月,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明確新形勢下軍民融合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部署基礎、產業、科技、社會服務等8大領域統籌建設重點任務,爲走開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路子提供了基本依據和重要遵循。

兩個月後,中央軍委頒發了《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更加註重軍民融合”被“高亮劃出”。

2017年1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習近平任主任,3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任副主任,這樣高規格配備超乎尋常,表明打破軍民融合體制機制壁壘的堅定決心。

軍民融合、協同創新。2017年初春,習近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爲我軍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2017年6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要求各有關方面在“統”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見實效。

習近平一系列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如催戰響鼓,如鑿冰重錘,如引路明燈,廓清思想迷霧,破除發展桎梏,指明前進方向。

強軍心得體會 篇四

五千年的斗轉星移,五千年的潮起潮落

五千年的滄桑鉅變,五千年

孕育着一個偉大民族的復興之夢

習近平主席深情闡述:“中國夢是強國夢,更是強軍夢”。他引用了三句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將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於百餘年中國滄桑鉅變的歷史圖景中,展現了幾代人爲民族復興奮鬥的艱辛歷程,令人感慨,催人奮進。

國無軍不強,民無軍不安,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中國夢的實現不過是紙上談兵的笑談,沒有強大的人民軍隊就不會有安寧和平的發展環境。

歷史往往經過時間的沉澱後會變得更加明晰,追根溯源,偉大的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燦爛的文明,長久居於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然而中華民族卻有那麼一段屈辱的歷程,使得近代中國滿目瘡痍。

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用“堅船利炮”擊碎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國”自居的美夢,1900年,八國聯軍拼湊起來的兵力不足兩萬而京城一帶縱有十幾萬清軍、幾十萬義和團之衆。仍無法阻止京師淪陷和賠白銀四億餘萬兩。1840年到1919年,80年間,舊中國與列強簽訂了900多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平均每月一個,合約越籤越多,而和平、安全和主權卻越來越少。

百年屈辱、百年渴望,當中華民族面對“千年未有之鉅變,千年未有之強敵”。我中華兒女便萌生了一個執着的夢,民族復興的夢。

新中國成立以來,無數科研工作者爲富國強軍孜孜貢獻。1964年第一課原子彈試爆成功,讓所有中國人挺立了腰桿,讓世界驚歎那一朵“蘑菇雲”2003年神州五號順利升空,證明中國千年來的登天夢實現了,2012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下水,結束了五大國中沒有航母的歷史。這些都是我們軍隊強盛的證明,更是強軍夢逐步實現的腳印。

習近平主席在五四講話中指出:“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

入伍前,我是一名大學生。校園的歡聲笑語無憂無慮,自由安逸,似乎讓我忘卻了什麼是夢想,甚至中國夢在我記憶深處埋沒。“進來是鐵,出去是剛”。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你,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人生因夢想而精彩,青春因奮鬥而美麗。一位退伍大學生老兵點醒了我。位卑未敢忘憂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箴言在我腦中縈繞,投筆從戎,參軍報國,讓青春無悔,讓我再一次舞動起青春的樂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的生命猶如一條奔騰的江河,不經歷海島和暗礁難以激起生命的浪花。嚴格要求,苦練殺敵本領,一千次跌倒將會在一千零一次中爬起,拍打灰塵、挺起胸脯、毅然前進。站軍姿、疊被子、練擒敵、爬戰術,平凡但不平庸,一個胸懷抱負的士兵,註定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刻下濃濃一筆,一個勇於擔當的士兵,註定讓精彩的夢想充滿軍旅生涯。

做爲新世紀和平年代可愛的武警戰士,自覺發揚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把警營當做愛國報國建功立業的平臺。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工作,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展示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時代風采。

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努力拼搏,夢一定能成真。我的夢,我們的夢,鑄就了實現國富民強的強軍夢。強軍夢要靠我們的夢來實現,我們要爲實現強軍夢而奮鬥。

強軍心得 篇五

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出路在改革,動力也在改革,不改革是打不了勝仗的。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洞悉世界軍事變革新局勢,把握世界軍事變革新脈動,爲我軍擘畫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藍圖。這是新時代的召喚,也是全軍將士的共同呼聲。

軍隊要強大,就必須立足於世界軍事鬥爭制高點。習近平強軍思想就是我軍佔領軍事制高點的制勝法寶。“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始終堅持住黨的絕對領導,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習近平主席曾經發出的深沉之問,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

縱觀世界軍事鬥爭史,既有哀兵制勝之師,也不乏驕兵慘敗之旅。“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作爲一支人民軍隊,如果不時刻準備打仗,一旦戰爭來臨,國將不國,家亦難全。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主席再次鄭重強調:“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也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而改革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部隊戰鬥力,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黨的十八大以來,英雄的人民軍隊勇於自我革新,組織形態實現了整體性重塑,體制、結構、格局、面貌煥然一新,書寫出改革強軍的壯麗篇章。人民軍隊已脫胎換骨,羽化重生。

廣大官兵面對實戰化訓練給予了響亮的回答:“軍隊是要打仗的,不能打仗,國家要咱幹什麼?不打勝仗,人民養咱幹什麼?”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絕不會一蹴而就。軍隊完成整體性重塑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全軍官兵要咬定提高部隊戰鬥力這一根本標準,把強軍興軍的宏偉藍圖變爲練兵備戰的現實。

戰爭與和平的變幻可能就在一瞬間。作爲領命出征、決勝疆場的作戰部隊,向改革要戰鬥力的時間更緊迫、期盼更強烈、考驗更直接。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沒有沉下心來真抓、撲下身子實幹的優良作風,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便會成爲水中月、鏡中花。

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沒有休止符,強軍興軍永遠在路上。只要全軍將士時刻聽從習近平主席指揮,聚精會神抓改革,一鼓作氣抓落實,“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強軍心得 篇六

“今天,我們比歷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軍隊。”習近平主席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__週年閱兵時的重要講話中,明確了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定位,發出了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總動員令。

民族的復興、國家的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人民軍隊的強弱興衰密切相關。今天,論經濟實力,我國已經坐上了世界“第二把交椅”,但國防實力與我國的國際地位還不太相稱,與國家安全發展利益還不相適應。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使國防實力有一個大的提升,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

歷,從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由於列強的鐵蹄踐踏,我國的發展進程多次被打斷。冷靜地看,保持對國家被侵略、被_、被分裂的危險以及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的警惕性,並非沒有現實依據。我國正處於由大到強的關鍵階段,遇到的阻力和壓力會越來越大,面臨的外部風險會越來越多。相對於落後捱打,大而不強面臨的挑戰更復雜。如果不能鍛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就很難實現和平發展。

從歷看,人民軍隊的戰鬥力提升有目共睹。習近平主席也用三個“不愧是”高度評價了人民軍隊的不朽功勳:我們的人民軍隊不愧是聽黨指揮的英雄軍隊,不愧是忠心報國的英雄軍隊,不愧是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英勇奮鬥的英雄軍隊。

也要看到,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複雜多變,這對人民軍隊的建設是一個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明確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出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理論觀點、決策部署,開闢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新境界。政治建軍旗幟高揚,改革強軍大刀闊斧,科技興軍振羽高翔,依法治軍綱紀嚴明,人民軍隊全面重塑,三軍將士士氣高昂,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新的重大步伐。

不過,我們的目標是“世界一流軍隊”,參照系是世界,而不是自己與自己比、與歷的軍隊比。評價一支軍隊建設水平是否達到世界一流,通常要看6個主要指標:武器裝備、組織形態、作戰體系、人才隊伍、訓練水平和軍事理論。這6個方面相互聯繫,缺一不可。這次氣勢磅礴、威武雄壯、戰味十足的沙場閱兵,展示出了我軍一流的訓練水平、聯合素養和精神風貌,尤其是先進武器裝備紛紛亮相,表明我軍已經告別“鋼少氣多”的過去,以“氣多鋼優”的英姿展示在世人面前。這是我們的底氣所在,世界一流並不遙遠。

能打仗、打勝仗,是黨和人民對軍隊的根本要求。然而,打得贏的“能力座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不斷變化。未來的戰爭將從機械化轉向信息化,從“鋼鐵比拼”變成“硅片較量”。令人放心的是,人民軍隊在這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無論裝備、編制、指揮體系,還是部隊的戰場適應性與控制力,都跟上了軍事現代化的世界潮流。

一位年輕的士兵說得好:“從我們這一代起,中國疆土將不再給任何國度的軍人提供創造榮譽、建立功勳的機會!”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的人民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爲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

強軍心得體會 篇七

歷史的長河奔涌浩蕩,惟奮楫者先;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惟改革者強。

國強,則民強;國弱,則民憂。1916年,孫中山在錢塘江觀潮時有感而發: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變革求強是強國強軍的歷史規律。胡服騎射助推弱小趙國躋身七雄之列,商鞅變法開啓大秦王朝興盛序幕,明治維新撐起東瀛日本霸權妄夢,全民國防堅實以色列不懼環敵底氣。改革是潮流 潮流不可擋,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招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人民軍隊是當今發展迫在眉睫的舉措。建設強大的人民軍隊,動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

棄筆從戎,軍旅兩年之後,看到《電視紀錄片《強軍》》,依舊受紀錄片所震撼,所感動,把刻在心裏的那句“若有戰,召必回”再次重讀了一遍。

身居過部隊,更加明白人民軍隊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推陳出新勢在必行,改革任重道遠。2015年,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大幕,一場決定中國軍隊未來的重塑之戰全面打響,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的召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發表,標誌着我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整體性革命性軍隊改革全面展開。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把握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鮮明提出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科學闡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時代光芒,是黨的軍事理論最新成果,是改革強軍的綱領性文獻。

“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爲,則失時爲害。”縱觀建黨、建國曆史,我黨屢次錯失軍事革命機遇,結果軍事上逐漸落後,最後到了被動挨打的地步。血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改革機遇窗口稍縱即逝,抓住了是契機,抓不住就是危機。年幼的共產黨在八七會議中提出:必須建立一支屬於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同年9月,毛澤東在三灣改編時,創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對實現黨對軍隊的領導,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基礎。古田會議決議,從理論上闡明瞭黨對軍隊領導的原則,並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確立了黨領導軍隊的一些基本制度和措施。1932年9月12日,《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關於紅軍中黨的工作訓令》中,出現了“保障黨在紅軍中的絕對領導”的字句。黨在改革,部隊也在改革,在歷史大浪之中,黨明白一個道理,黨要前進必須順應歷史,務必改革,部隊更是如此。軍隊改革,是在世界新軍事革命轉型加速的大潮流下進行的,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展開的,是在軍隊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大背景下推動的,世情國情軍情總體有利,機遇千載難逢,絕對不能再錯過。

習近平主席指出,軍隊改革是一場迴避不了的大考。主考官是黨和人民,最先進考場的是各級領導幹部,答卷的方式是執行改革決策的行動,而最終的閱卷者將是歷史和戰場。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着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國家利益全局高度統籌謀劃軍隊建設,從政治大局高度思考處理軍事問題,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上升爲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爲。習近平主席親自領導、親自決策、親自推動,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針原則,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繪製了改革強軍的宏偉藍圖和清晰路線圖,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堅強引領。

何爲中國夢?強軍夢?在劉茂傑主編的《強軍夢》中,深刻總結了中國夢與強軍夢的關係,聽黨指揮是強軍靈魂、能打勝仗是強軍核心、作風優良是強軍保證、加強軍隊黨的建設是強軍關鍵、深刻改革是強軍動力、高素質的軍事人才是強軍主體、富國與強軍相統一。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也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當前正是我國步入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在國際各項錯綜複雜的矛盾糾紛之中,作爲一個愛好和平的大國,中國必擔當起與之國際地位相匹配的責任。中國國防和軍隊的建設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論是應對當今世界前所未有之大變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還是貫徹落實強軍目標和軍事戰略方針、履行好軍隊使命任務,都要求我們必須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

軍隊是要打仗的,部隊不能因爲短暫“和平”的環境而失去實戰的緊迫感,在朱日和演習中,習近平主席尖銳地指出,要說有短板弱項,能打仗、打勝仗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是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項,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令人揪心!不改革,軍隊是打不了仗、打不了勝仗的。特別這些年來受西方霸權主義影響,中國周邊環境日益緊張,從釣魚島問題、朝核問題、南海問題,再到近期的中印領土問題,西方列強不斷在中國領土周邊不斷部署軍事基地,西方列強亡我之心不死,我輩定當擔當重任,爲國家富強而奮鬥,爲軍事強國而改革。從這些年軍隊現代化建設和遂行軍事鬥爭任務的情況來看,我軍打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指揮信息化戰爭能力不夠的問題比較突出,軍事鬥爭準備存在不少短板。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改革,缺少以黨中央爲核心的科學領導體系、力量結構的不合理、黨性修養及部隊靈魂信仰的缺失、政策制度相對滯後,這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嚴重製約我軍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

《解放軍日報》20xx年12月21日發表的《軍改要緊緊抓住強軍目標這個“牛鼻子”》一文中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關鍵是黨的領導,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這個“牛鼻子”,堅持用強軍目標審視、引領、推進改革,全面把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總體要求和戰略舉措。着眼於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抓住治權這個關鍵,構建嚴密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着眼於打造精銳作戰力量,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着眼於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充分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培育戰鬥力新的增長點;着眼於開發管理用好軍事人力資源,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着眼於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進跨軍地重大改革任務,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

部隊改革,推進力度大、涉及影響範圍之廣前所未有。改革必成,強軍可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爲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爲今後20年、30年國防和軍隊發展打下基礎。經過新一輪軍事改革,人民軍隊必將加快邁向強國軍隊,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