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家安全心得多篇

國家安全心得多篇

國家安全心得篇1

經過這次的國家安全教育課,我認識到在此刻我們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供給堅強保障。

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我們更要意識到維護國家安全,人人都是主角!這堂宣傳課結合了目前發生於世界範圍內的新冠疫情,中國在防疫面前做得十分棒,同時在進取援助其他國家抗疫面前也充分展現了一個負職責大國的形象。

我們注意到民衆在公共安全事件面前絕不僅僅是被動的、被保護的對象,同時他們也是進取應對公共安全事件的主體。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要堅定不移地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法制建設、強化政府職能建設、健全信息公開媒體與互聯網管理制度、強化專家的科學精神與職業素養、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完善社會力量參與機制、提升公民應對疫情災情素質、切實把”預防爲主“的方針落到實處、注重研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外溢風險及其應對政策措施。

應對疫情,作爲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能夠做好日常的自我與家庭預防、利用假期豐富自我,做好心理調控、提升信息辨識本事、不傳謠不造謠。大學生們創新前行,在進取對社會做貢獻中,將實現自身的韌性增強和境界昇華。

國家安全心得篇2

隨着“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臨近,連日來,煙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深入口岸轄區一線,開展了一系列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普法活動,活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國家安全你我同行——煙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

煙臺邊檢站立足近年來國家安全教育活動的特點,制定了周密的活動計劃,組建6支普法宣傳隊,依託通關現場、服務前沿以及一線執勤點等重點位置設立普法宣傳點,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宣傳材料、現場諮詢講解等形式,向口岸各方宣傳國家安全相關內容,結合典型案例,採取以案釋法的形式,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達到教育警醒的效果,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自活動開展以來,該站通過“線下發動,線上諮詢”的方式,共派發宣傳單5000餘份,張貼海報20張,安排“片警”進企16人次,建立5個法律諮詢微信羣,使轄區企業和人員形成了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有效提升了邊檢隊伍法制建設水平。

據悉,煙臺邊檢站將深入推進安全教育宣傳活動,依託主題宣講、研討講座、徵文演講等形式,陸續開展國家安全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形成全方位覆蓋、全社會融入的宣傳效果,着力培育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國家安全你我同行——煙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

國家安全心得篇3

4月15日是新國家安全法實施以來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爲宣傳、普及新《國家安全法》,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我院組織4個團支部開展了相關活動,另與全體大一同學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爲了讓同學們更好理解國家安全,加深印象,本系列宣傳活動在活動方式以及內容上有了許多思考,也正是因此,我院今年開展活動效果顯著。在內容上,我院今年開展活動討論的涵蓋面廣,角度多元,思考有全面深度;在方式上,我院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爲前提,結合其他方法,讓班級同學有效參與。

14級生物技術2班以兩個關於國防的視頻爲開端,吸引同學關注,隨後提出國家安全熱點問題,直入主題,最後讓同學就“朝鮮核試驗”等相關國際形勢展開討論,引導同學們主動思考問題,得出答案;15級生物技術1班則偏重於對國家安全基本內容的介紹,又通過小的例子出發,將國家安全與個人結合,思考個人力量對國家安全的作用,活動最後以答題的形式鞏固相關概念。而其他兩個班級則具體分析了個人力量對國家主權領土以及內外矛盾等大概念問題做出分析。

此外,我院舉行了關於大學生安全教育的講座,全體大一新生參與。活動介紹了國家安全教育日的由來,又以中日關係爲例從建交伊始展開討論,通過放視頻讓同學們瞭解相關知識,從而更好理解問題的本質。

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我院同學的收穫了相關知識,增進了對國家安全的理解,學會了如何行使個人力量。在互聯網時代,國家安全挑戰日益增多,無硝煙、不流血、看不見的各種安全威脅就在我們眼前。每一位愛國公民必須樹立國家安全觀念,練就一雙識別內外敵我的法眼,當好國門的堅定守護者。

國家安全心得篇4

4月12日上午10時,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五峯鄉界牌完全國小組織學生收看《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電視課堂節目。

當日,該校安管辦、教務處根據播出時間提前協調課程安排,準備播放設備和收看場所,確保全體學生按時收看網絡直播。觀看後,結合學校實際及時開展主題班隊日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專題討論、交流、撰寫觀後感等形式,進一步增強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及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能力。

作爲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所以,無論校園內外,我們都要注意安全。公路上車水馬龍,在上學時,我們要注意來往車輛,不與同學追逐打鬧,遵守交通規則;學校裏,喧喧嚷嚷,我們要注意同學之間的關係,不打架鬥毆,不做危險的事情,不滑樓梯,遵守校規校紀。

還有,在校園外,我們更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不隨便與陌生人搭話,不吃陌生人給的食品,不與那些不良社會青年交往等等。

其實,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因爲自我保護能力差和安全意識淡薄,在校園--這個我們兒童成長的天堂內釀成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

如:在某地的中學內,兩個年輕氣盛的中學生爲了爭奪一隻小小的打火機而大打出手,其中一個在盛怒之下掏出一把刀,刺向了自己朝夕相處的同學;當他清醒過來,追悔莫及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

以上的事例告誡我們:千萬不要把危險的東西帶到校園裏來,千萬不要和同學爲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當你在情緒激動時,也許就會做出一些連你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情,而當你爲自己做出的事情後悔愧疚時,一切都已成爲現實,再也無法挽回了。

國家安全心得篇5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觀看了“國家安全教育日”的視頻,讓我對這個節日的歷史由來,以及背後的意義,讓我有着深刻的體會。“4月15國家安全教育日”是2015年7月1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的,2020年4月15日是第五個國家安全教育日。

2020年,對於中國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年份,先是“武漢疫情”的爆發,後是“涼山大火”的發生,無時無刻的告訴我們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明確指出了,國家安全應當由人民來監督、維護的宗旨。武漢疫情爆發,全國的醫護人員都在馳援武漢,更是有“雷神山火神山兄弟們”10天建一座可容納1000張牀位醫院的壯舉,他們做的這些都在體現出“國家安全,人人有責”這八個字的含義。我們作爲當代的大學生,面臨着新時代更要有新的安全觀,說到安全,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字眼啊!但凡有一點兒的疏忽,就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迷路走失,交通事故,高樓墜落,校園暴力,綁架勒索等等,由於我們的天真無邪與無知,這些危機隨時都圍繞在我們周圍。我們都有愛自己的家人,一旦危機發生,就會給整個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與損失。

針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安全,我們必須時刻防範着,因此,安全的意識是十分重要的。使我們跨出自我保護的第一步。但是僅有安全的意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遠離危機,培養我們抗拒各種危險誘惑的自制力,是我們必備的防範武器。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多少社會新聞和實際案例都充分說明做到安全並非易事,這些血與淚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了安全的意識。遠離恐慌,拒絕暴力,真正學會自我保護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安全,安全,是我們人生的幸福。只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夠完成其它的心願。

當然,我們不僅僅要保護好我們自己,我們還要盡己所能的保護好我們的祖國!國家穩,天下穩,百姓安,天下安,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好!

國家安全心得篇6

立足中國國情和新的歷史方位,結合當今時代特點和世界發展大趨勢,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指明瞭當前及今後很長一個時期中國國家安全的道路、任務和方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上,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新起點上,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特點新目標新任務,把握國家安全基本規律,富有創造性地提出並不斷豐富發展總體國家安全觀。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並將繼續指導新時代中國國家安全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圍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團結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民族團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加強民族團結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爲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內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爲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這使得中國社會保持大局穩定,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對外,中國認爲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維護和延長戰略機遇期。這使得中國國際環境持續改善,爲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然而,隨着中國40年快速發展和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中國內外形勢發生極爲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歷史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國家安全形勢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點、新問題、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