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多篇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多篇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1

從未去過延安,卻對她神往已久。恰值建黨__週年,西能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先進個人赴革命聖地延安開展紅色之旅,接受傳統革命教育。

從未去過延安,卻對她神往已久。恰值建黨__週年,西能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先進個人赴革命聖地延安開展紅色之旅,接受傳統革命教育。

一路上雖然風光並不算秀麗,但已不是想象的黃土高坡了,盡收眼底的是青山綠水。據導遊介紹,自從國家實行退耕還林政策後,綠化面積逐年增加,過去的荒山現已披滿了綠裝;多虧了黨的政策好,當地老百姓才告別了黃沙滿天飛的苦日子,大家才能看到現在的好光景。

巍巍寶塔山,清清延河水。從國小課本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延安,那時的延安在我的記憶中代表了一段歷史、一個時代。1935年到1948年,這裏曾經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戰鬥、生活、工作了13個春秋,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做出了關係中國革命前途命運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爲奪取全國政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延安這個名字不但沒有隨着歲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鮮亮,她如一座豐碑久久佇立於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經成爲旅遊聖地,成千上萬的人們來到這裏,追隨偉人的足跡,重溫那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接受延安精神的薰陶與洗禮。

初到延安,連綿起伏的山,隨處可見的丘陵溝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以想象,過去這片自然條件極爲惡劣的荒涼土地是用怎樣的力量與艱辛哺育了中國革命的。請著名來自:( 言小.工作總結範文.網)

楊家嶺是我們紅色之旅參觀的第一個地方,也是給我印象最深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曾在這裏居住。在楊家嶺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瞭解放戰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在楊家嶺毛主席舊居前,我久久肅立,心情無法平靜。窯洞裏光線昏暗,簡陋的木桌陳列在窗前。而正是在那張木桌上,毛主席撰寫出了《論持久戰》等大量遠見卓識的政論著作,給中國革命指明瞭正確的道路,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如今,見證了中國革命艱苦歷程的排排窯洞已經成爲珍貴的歷史遺蹟,讓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它所流經的是怎樣一段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給後來人以警醒與力量。

革命選擇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偉大的延安精神。今天,延安時期已經成爲歷史,但是延安精神卻融入時代精神之中,成爲不朽的精神。

當今的時代與革命戰爭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作爲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在當代仍然有着偉大的現實意義。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沒有過時,胡錦濤指出,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做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經過60多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沒有不繼續艱苦奮鬥的理由,即使以後發展了、富強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依然不能丟。

通過這次活動,也給合併後的公司員工一次增進了解的機會,大家都希望今後能採取多種形式,組織更多的活動,這樣不僅增強了公司凝聚力,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爲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

此次的延安之行雖然時間很短,但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卻是難以估量的,在這裏,大家無時無刻不接受着心靈的洗禮,感受着延安精神的力量。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2

爲了加深我們對黨史的認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我們單位策劃了本次參觀延安革命勝地的紅色旅程。

久居張家口,享受舒適的生活,出發前,對革命老區的艱苦有一定的估計,但我們的革命聖地延安,沒想到生活還是這麼艱苦。我們在電視上看窯洞的時候一定很奇怪,但是長期居住在窯洞的老地區的人們受地理狀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受到了缺水的痛苦。據說延安住在窯洞裏的人,一年只能洗一次澡。這真的讓我們瞠目結舌——老區人民生活的艱苦深深地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心!

我們參觀了很多革命先生的辦公室,有着簡單莊嚴的共同特徵。革命先生總是害怕投身革命的時間不夠,經常接近自己的臥室和辦公室的地方,或者簡單地成爲一個房間,儘量抽出時間工作。在我面前,似乎出現了戰火紛飛的時代,前線士兵們勇敢地殺死敵人,我們的革命先生,在這樣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計劃,挑燈夜談,竭盡全力工作。正是他們的決勝千里之外,爲我們中華民族打了一場又一場艱苦的戰役,爲新中國的建立和全民的解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一路走來,從寶塔山到棗園,楊家嶺,這個歷史豐碑,刻下偉人們爲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想法拉回了那個遙遠的時代,我在思想上大幅度提高,可以說接受了生動的黨課教育。

我將把這次紅色旅行吸收的精神應用於今後的工作和學習。翼實際行動,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工作,不斷創新,鞭策自己勤奮思考,勤奮學習,以更高的工作熱情,更認真的工作態度,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取得長足的進步。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3

12月3日,在院黨支部的統一組織下,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與其他黨員同志共計52人赴陝西延安開始了爲期三天的紅色教育之旅。

進入延安境內後,望着外邊厚重的黃土高坡,一下子就使我感受到革命聖地凝重的氣息。到達延安後,顧不上休息,我們首先來到了寶塔山。聽着講解員生動的講解,遠眺對面的清涼山、鳳凰山,巍巍寶塔山的形象瞬間在腦海中便高大起來。

12月4日上午,我們先後參觀了延安革命歷史紀念館以及王家坪、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在延安革命歷史紀念館,豐富的人物模型、滄桑的歷史圖片、生動具體的文字介紹,再現了革命延安當年的光輝歷史。我看到了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領導人所用的手槍、揹包、乾糧袋,還有爲了打破日軍及國民黨政府對延安經濟封鎖,我黨爲了生產自救而所用的棉花紡車、農具等。站立在那些大刀、長矛、土地雷和步槍面前,我彷彿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年代,看到了當年的戰火硝煙,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浴血奮戰的情景和高昂的革命鬥志,頓使我久久肅立,思緒萬千。

在王家坪、楊家嶺及棗園,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無不生動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精神和高尚情操。在楊家嶺,我看到了中共七大舊址,一個充滿了神聖的地方,牆壁上的照片記錄着曾經發生在這裏的故事,每一件事都已載入歷史。在會址後面的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窯洞,那就是當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領導同志的住所。一座低矮的土牆圍起來的小院子,山坡裏開鑿出來的三間窯洞,屋裏一桌、一椅、一牀,簡陋到無法再簡陋,這就是毛主席曾經生活了八年的地方!也就是在那樣簡陋的環境下,毛澤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也就是在那一盞盞昏暗的油燈下,他們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決定中國革命方向的光輝著作。在棗園中央五大書記銅像前,面對鮮豔的黨旗,我緊握雙拳,重溫了入黨誓詞,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12月4日下午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下鄉插隊的地方—樑家河。在村史館,我深深被習總書記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和情懷所感動,他當年帶領村民打壩淤地、引進沼氣,爲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努力。而後,我們又參觀了知青舊居,深刻感受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樑家河插隊的艱苦奮鬥歲月。

12月5日,我們懷着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延安。此行雖然短暫,但對我來說,無疑心靈上得到了一次洗禮,靈魂上得到了一次淨化,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昇華。今後,我要認真學習延安精神,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講困難,積極進取,在工作中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4

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巍巍的寶塔山、綿綿的延河水,猶如聖景一樣印照在我的記憶之中。 每每說起延安,一種崇高的敬意就會油然而生,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近日,我有幸參加了去延安參觀學習的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從寶塔山到棗園,還是楊家嶺,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爲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爲一名黨員,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對於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着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啓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延安,這個舉世聞名的革命聖地曾給中國帶來光榮與神聖,也令世界詫異與震驚。過去的延安老區是荒山禿嶺、貧窮落後。1936年黨中央、毛主席進駐延安後,這座黃土高原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成爲全中國和世界關注的紅都,中國革命也從此由勝利走向勝利。當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擺脫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到達陝北的時候,延安正是以母親般寬大而溫暖的胸襟接納了這些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小米飯滋養着八路軍的指戰員,他們在這裏休養生息,自力更生,開闢出了陝甘寧根據地。巍巍寶塔山見證了那個風雲突變而又豪情萬丈的時代。時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向每一個人訴說着當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感,當我隨着同事一同踏上紅色之旅的征程時,歸家的喜悅自是現於言表。

作爲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在經歷了這次延安之行紅色之旅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散發着一種神奇的力量,革命聖地給了我一次關於黨性和黨的知識的教育,讓我意識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實實地爲人民服務,才能把工作切實搞好。我們學習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胡錦濤說的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把延安精神帶回我們的工作中,求真務實地爲羣衆多做實事,多做好事。要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深入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延安紅色之旅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教育,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敢怠慢,不敢消極,我要竭盡心力,用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做好自己的工作,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5

2019年6月9日早晨,我隨機關支部全體黨員踏上了北上的路,開啓了一段短暫的紅色之旅。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唱着紅歌、誦讀經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懷着對革命先輩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革命聖地延安,接受紅色教育,切身體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行程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插隊的山村——樑家河,先後參觀了知青故居、村史館、村集體經濟山地蘋果示範園等。樑家河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東南方向5公里處,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習總書記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這裏度過了他永生難忘的七年知青歲月。曾經苦難不堪的樑家河,因土地貧瘠、交通阻塞,發展特別落後。習總書記來到樑家河後,經過“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的歷練,帶領着樑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氣、打壩修田,擔任樑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後,先後又辦起了鐵業社、代銷社、縫紉社。習總書記用自己的行動讓村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爲現實,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終不忘學習、始終心繫羣衆、始終堅持爲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家國情懷。如今的樑家河,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家家戶戶過上了好日子。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樑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行程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走進4000餘平方米的展館,模型、油畫、雕塑及場景復原,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里程。中國革命之所以能走向勝利,正是全國人民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帶領下,不畏艱險、不怕困難,一步一步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結果。通過參觀,我們不難看到,當年的毛主席與人民羣衆的魚水關係和血肉之情是不爭的事實,“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正如毛主席所說:“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行程第三站,我們來到了楊家嶺革命舊址。這裏曾是中共中央機關辦公地點,並且有我黨第一個自己修建的中央大禮堂,在這裏順利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裏,我們依稀還能感覺到那個時期水乳交融的黨羣關係。這裏是抗日救國的革命根據地,更是革命先輩在艱苦的條件下創造奇蹟。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這裏不僅指揮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和指揮抗日戰爭,還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並在此寫下了《五四運動》、《紀念白求恩》、《新民主主義論》、《整頓黨的作風》等光輝著作。

行程第四站,我們來到了棗園革命舊址。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這裏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爲中央社會部駐地,棗園同時也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並領導全國人民爲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爲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短短的行程,從樑家河到革命紀念館,再到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這一個個歷史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爲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心靈上都有了很大的觸動和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一堂生動活潑的黨性教育課。

告別革命聖地,輾轉深思,那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在我的腦海裏時隱時現。在經後的工作中,我們要:

樹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所從事的全部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每個黨員都應真正懂得並時刻牢記,爲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從來就是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是共產黨員黨性的最高原則和集中體現。我們必須把是否符合人民羣衆的利益,作爲衡量自身行爲正確與否的最高標準,堅持爲人民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廉潔奉公,無私奉獻,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更加主動地立足崗位作貢獻,並隨時準備爲了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個人利益。並且,我們要不斷提高專業化的能力和水平,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本領和技能,在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建功立業。

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事業是靠艱苦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作爲新時期的共產黨員,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了,但我們始終不能忘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當前工作中,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通過不懈努力,把每一項工作任務做好、做細、做實。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艱苦奮鬥至少要講六十到七十年,即使將來生活好了,也還要艱苦奮鬥。”

來延安紅色之旅心得體會篇6

在革命聖地延安的短短的一週裏,在延安市委黨校通過課堂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激情教學、情景體驗和社會實踐,親身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內涵,接受了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

我們在延安參觀了老一輩革命家們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中國共產黨中央大會堂(舊址)、楊家嶺、延安革命博物館,寶塔山、棗園、鳳凰山等革命舊址。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居住和工作過地方,一孔孔簡陋的窯洞,一件件樸素的陳設,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地再現了當年老一輩革命家的不屈不撓、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通過豐富的人物模型、歷史圖片、翔實的文字介紹,瞭解了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從1935年到1948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在這裏生活和戰鬥了13個春秋,他們運籌帷幄,領導和指揮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堅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偉大的歷史篇章。毛澤東思想正是在延安時期逐步成熟並正式寫到了黨的旗幟上。可以說,延安時期是我們黨科學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成功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理論上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時期。沒有延安,就不會有毛澤東思想,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新中國。

延安的十三年是艱苦的十三年,奮鬥的十三年。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是艱苦奮鬥的精神。南泥灣精神、白求恩精神、張思德精神、延安整風精神、延安同志們精神、勞模精神是對延安精神生動的詮釋。當年延安精神指引着革命打下江山,今天我們更需要將他發揚光大。

結合工作實際,在今後的工作中,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爲新起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斷提升抓落實的水平和執行力。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新。以地質工作爲主線,深化“礦地融合”,強化地質工作能力建設,擴大服務領域,穩定礦產地質工作,發展廣義地質工作,不斷提升地礦工作融入地方的影響力;強化事業發展使命感,加快複合肥廠各項工作向前推進,統籌規劃產、購、銷三方面人才培養計劃與儲備,選拔一批有幹勁、有闖勁、有責任心、有能力的青年職工進入生產、銷售、行政等管理崗位,加快複合肥廠人才梯隊建設;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強市場化商業運作,盤活存量資產。帶頭堅持和發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業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於心、踐之於行。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黨的宗旨,把心思謀在發展上,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問政於職工、問需於職工,使工作決策“接地氣”、順民意;使重點更聚集、舉措更實在、精力更投入、落實更到位,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發展。

這一趟紅色之旅,讓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在張思德塑像前重溫入黨誓詞,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讓地礦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