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圍城讀書心得優質

圍城讀書心得優質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圍城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圍城讀書心得1

第一次看《圍城》,是好多幾年前的事,聽說這書有名,於是就讀,除了覺得作者愛用幽默有趣的比喻,印象不深。近日再讀,越讀越覺有味道,猶喜歡“導讀”上一段文字,覺得說出了自已的感受,也是對《圍城》最好的概括和定位:“這是一本有趣的書。鄭重說點,是本睿智的書,因爲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對人性的洞察與調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哂笑之時,你會歎爲觀止,會驚異於作者何以竟能做到這一步。”

所以我個人覺得《圍城》比《官場顯形記》《儒林外史》等諷刺遣責小說更進一步,就在於前者有固定的社會背景,離了這個社會背景,人物意義就大打折扣。

“好書不允諾廉價的幸福。”

那麼《圍城》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啓示呢?《圍城》常被看作關係婚姻問題,所謂“城裏的人想衝出去,城裏的人想衝進來”,其實不止錢鍾書先生把在方漸鴻的經歷和其他人的小故事來用來借喻自己的想法。

那我來剖析一下書中人方鴻漸。方鴻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句話是無容置疑的。但正因爲他是知識分子,而且是那種帶着玩世的態度處世又有點良心的知識分子,才構成了他一生的第一圈“圍城”。方鴻漸是有點虛榮的,有點玩世不恭的,但是,他又並不像辛楣一樣有真才實學,也不像韓學愈等人一樣完全昧着良心。他希望做個大人物,這樣的性格,似乎就決定了他的一生。

方鴻漸的第二圈“圍城”就是給他帶來多災多難的假學位。方鴻漸到底是個知識分子,在買假文憑之前,他也問問良心,假如方鴻漸玩世能夠徹底點那也好,可是他沒有像韓學愈一樣將他的假文憑發揚光大。以他自己的口氣,就是“說了謊話,還要講良心。”說謊就說謊嘛,講了良心這謊話就變得不倫不類了。既然講良心,就乾脆別買學位了。既然都不講良心了,就乾脆把學位發揚光大吧?害得自己當個副教授忍氣吞聲的,兩頭不着岸。

方鴻漸一生的第三圈“圍城”,是他在處理感情問題時候的玩世態度。蘇文紈在歸國的輪船上就表現出對方的愛慕了。可是方並沒有表達什麼。到後來鴻漸的博士學位鬧笑話之時,本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蘇文紈一點就會破。蘇博士不點破,這擺明白了,是因爲愛。可是方鴻漸還一頭栽下去,當起了一個愛慕蘇小姐的角色,與趙辛楣爭風吃醋,這都不無是他自己的錯誤。他以爲玩世無所謂,但卻不知道是他自己破壞了自己與唐小姐本應美好的感情,流落到三閭大學裏去。與孫小姐完婚一起到上海打工後,他是被生活所迫,才拋棄了玩世的態度,如他自己所說:撒謊往往是興奮快樂的流露,也算得一種創造,好比小孩子游戲裏的自騙自。一個人身心愉快,精力充溢,會不把頑強的事實放在眼裏,覺得有本領跟現狀開玩笑。真到憂患窮困的時候,人窮智短,謊話都講不好的。

也許從第一圈“圍城”建立時,就決定了會有第二圈圍城,就決定了會有第三圈圍城了。

他層層深陷,卻又渾然不知

人的悲劇往往是由自己未能防微杜漸讓造成的。

圍城讀書心得2

合上書本的最後一頁,久久不能忘懷,滿腦子都是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時的情景。那末了的句號,似乎並沒有意味着終結,反而像是在向人們宣告着另一個新故事的開始。

讀完《圍城》後,總是感覺心中有種莫名的壓抑。總是感覺有種難受的感覺,一方面是有太多的人生活在那種虛僞,軟弱,優柔寡斷的氣氛之下,有太多的人都像圍城中的方鴻漸一樣。終日碌碌無爲,消耗家中的錢財,浪費別人的機會,欺騙家中人的感情,可最悲哀的是他們本人卻活的毫不知情,恬不知恥。太多的人活在自己封閉的區間中,躲在一邊不問世事,他們只知道爲了自己的飯碗而努力,卻對水深火熱的廣大人民而無動於衷,身爲讀書人,作爲當時中國思想最爲開放?接受最先進的理論學習的一部分人,他們還僅僅如此,那其他思想還處於封建中的更廣大人民還有出頭之日嗎?作爲國家最優秀的人,就應該負擔起自身的責任。既然連出國留學的這些人都麻木成這樣,那整個中國社會就被外國的殖民統治思想所包圍一樣,躲在那堅固圍城下的一羣麻木的人。他們都是那個社會中悲哀的人。一羣被困在思想之城的人。

作者在文章中兩次提到過“圍城”。一次是通過蘇小姐說出來的:“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去”,另一次是方鴻漸在甲板上的感慨:“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在本書中,作者所展示的圍城現象主要是婚姻和職業,以此表明“人生的願望大多如此”。這是一種人生哲學的問題。方鴻漸就在不停地進城出城,這似乎多少說明了人總有一種盲目性,不停地奔走反覆。這也帶給人些許對人生的茫然人的性格是圍城,人的經歷也是圍城……這一堵堵城牆將一個人牢牢地圍住,制約他的思想,他的行爲,使他演繹出一幕幕的悲喜劇。也使他終究成爲一個被堵在城牆之中的鱉。一個只有生命卻無思想的人。

由此,我不得不想到我自己,我是一個學生,我的那座城堡有是什麼?是學校吧,我是城內的人,拼命地想逃出去,城外的人呢?是那些過去的記憶,他們正無比興奮地期待着進入這座華麗的城堡,就像十幾年前的我一樣。這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在扣留我們十幾年後才放我們出來,不,應該說出去,然後,我們再滿懷希望地步入下一個城——工作。

人生,圍城,我們就在這一個個城堡間,進而出,出而進,周而復始,沒有止境。

圍城讀書心得3

《圍城》主要是以主人公方鴻漸的生活道路爲主線來描寫的,刻畫了方鴻漸從留學回國後在事業、愛情、家庭中進出圍城的故事。

在海外留學期間,方鴻漸一直困在父親和親事的圍城之中。爲了父親的期望,不惜買假文憑,但他又不算是一個徹底的壞人,在買了假文憑之後內心非常的慚愧和掙扎;同時糾結在父親安排的親事之中,作爲一個現代青年雖然不滿意家裏安排的親事,但忌憚父親的威嚴,不敢做出反抗。從這一點上來說方鴻漸是一個可憐的人,他不能把控自己的生活,卻也沒有反抗的勇氣。

留學回國後,方鴻漸又陷入自己的愛情圍城之中。方的未婚妻不幸重病身亡讓他走出了親事的圍城,他卻又走進了自己設下的愛情的圍城。蘇文紈容貌美麗、家庭富裕、高傲的性格、矯情造作,她喜歡上了方,但是方卻在無意中愛上了蘇文紈的表妹唐曉芙,相比蘇文紈,唐曉芙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比較真實、集美貌、智慧、青春於一身的鄰家女孩。由於方鴻漸的優柔寡斷和逃避,使得自己與蘇文紈破裂的同時也失去了心愛的唐曉芙。在這段故事中,方鴻漸表現的比較懦弱,再被蘇文紈玩弄於手掌之中卻不敢挑明自己的真愛,面對真愛遇到阻礙卻沒有堅持,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終於走出了愛情的圍城,接下來他走入的又是哪裏呢?

赴邀三閭大學,方鴻漸又走入趙辛楣的圍城之中。方鴻漸與趙辛楣從蘇文紈的“情敵”變成了知己好友,由趙辛楣推薦,在時局動盪的情況下共同去三閭大學做教授。在赴邀的途中一共有5個人,未來三閭大學的訓導長李梅亭,副教授顧爾謙,助教孫柔嘉,再就是趙辛楣和方鴻漸。李梅亭滿口仁義道德,虛榮猥褻,?a href='//' target='_blank'>奶瓶尚Γ荒芄懷頻蒙弦桓黿淌?顧爾謙則是一個攀龍附鳳、專事吹捧的勢利小人,在途中的表現讓人倒盡胃口;而孫柔嘉則是一個表面柔柔弱弱,卻是個非常有心機的女人。他們5個人的南下之行也成了文章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都說要看一個人待人接物、處理事情怎麼樣,就要和他一塊去旅行,看了這部分內容真是把這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五個人的個性特點在旅行中暴漏無疑。

結束了辛苦的旅程,到達三閭大學,方鴻漸也走入了這個更大的事業圍城中。三閭大學校長高鬆年的僞君子、道貌岸然、老奸巨猾,表面維護教育,私下裏卻對王太太別有情愫;韓學愈和方鴻漸一樣購買假文憑,撒謊和不帶眨眼睛的,老謀深算、結黨鞏固地位,一直也想爲韓太太謀個職位;汪處厚憑藉自己的政治背景搶走了李梅亭中文系主任的位置,他終究是幸運的,原配離世娶了比自己小20歲的汪太太並寵愛有加;其他的小角色同樣也是平淡卻會在某一點上嶄露頭角,讓人不齒。三閭大學中的勾心鬥角,讓方鴻漸雖然疲憊卻也無力掙脫出來,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大的用處的人,卻也不安於自己只是一個副教授,最終還被人辭退的現狀。事業的圍城終在趙辛楣因與汪太太的緋事而離開和高鬆年的道貌岸然中的結束。事業的圍城方鴻漸也不能說一無所獲,他終究覓得一妻,那就是孫柔嘉,可以說他是“被結婚”,迷迷糊糊的在一些流言中把原本沒有的故事變成了現實,他到底愛不愛孫柔嘉可能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走出了事業的圍城,方鴻漸最終走進了孫柔嘉爲他精心設計的婚姻的圍城中。方鴻漸與孫柔嘉在返回上海的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是令人滿意的結合。孫柔嘉思慮周密、心機頗重,對於方鴻漸她想要完全掌控。他們的結合在起初還只是因爲雞毛蒜皮的小事,方鴻漸也會遷就愛妻,但回到上海後兩家親人的介入是的他們的爭吵升級而且頻繁,雙方不再輕易妥協。最終,方鴻漸與孫柔嘉的婚姻在方的辭職後達到巔峯,他們的婚姻生活最終破裂。方鴻漸走出了婚姻的圍城,他是不是願意,他是不是慶幸我們不得而知,但我覺得他婚姻的破裂對他來說也許真的是一種解脫。

下一站,方鴻漸準備去投奔在重慶的趙辛楣,他又將走入怎樣的圍城之中就要由我們猜想……

《圍城》給我們刻畫的方鴻漸是一個悲劇的角色,而他的悲劇就是來源於他的性格:逃避退卻、優柔寡斷、虛無主義、缺乏主見等,性格決定命運,方鴻漸的性格決定了他始終不能走出別人或者自己爲他設定的圍城。

我們現在的生活又是怎麼樣的呢?很多人小時候爲了父母的期望,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鑽進枯燥無聊的課本中,努力學習,考上了好的大學;大學畢業之後又聽從父母的決定進入安排好的單位,努力從事着自己並不喜歡的職業,雖然不喜歡但是也沒有反抗的勇氣;到了一定的年齡又是聽從父母的安排不斷的相親,以父母的標準找到一個老公或者老婆,慢慢的更加沒有推倒一切重來的勇氣了……我們是不是也活在一個圍城裏面,當有機會走出來的時候我們沒有勇氣,當一切成定局的時候我們卻又不甘心,是我們都忽略了裏面的風景還是我們一直在期望圍城外的精彩。

也有很多人說《圍城》是在講述我們現實中的婚姻,沒有結婚的人想進入婚姻的圍城中,而在婚姻圍城中的人卻想要掙脫出來獲得自由。對於婚姻來說,當我們在圍城外的時候我們就要享受自由的快樂,當我們進入圍城的就要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圍城》耐人尋味……

圍城讀書心得4

《圍城》這部小說在高中可以說就早有耳聞,一直很想去拜讀一下,然而由於高中時間的原因,一直沒空去讀,進入大學以後,終於有幸將《圍城》看了一遍,《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爲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後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總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爲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鍾書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除了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爲,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牆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圍牆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着去衝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只是錢鍾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言之鑿鑿其實也是爲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當代社會,競爭激烈,高手如雲,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就那還算單純的學生來講,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爲都處於一個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着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裏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爲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於一座圍城之中。

生活21世紀裏,生活的圍城依然存在,在這個競爭激烈,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裏,不管是來自學習、工作,還是生活的壓力,都將人們置身在一堵又高又無邊際的圍城裏,對名利的追逐,對金錢的渴望,將人們壓得透不過氣來,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被爲外人羨慕爲象牙塔般的生活,可是很多大學生也被關進這座無形的圍城裏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在單純,人際交往變得複雜,學會了鉤心鬥角,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又面臨找工作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大學生就註定要在這座圍城裏出不來呢?我認爲此言差矣,困在生活的圍城,大多數是由於自己將心置身在圍城裏面了,所以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能飛出這座圍城,看到廣闊的天地。

所謂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是,將心態放好,給心靈減負,生活需要正能量,需要積極向上,而不是抱怨,對於人際交往,我想只有對於別人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別人也一定會對你以誠相待的,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消極,樂觀向上纔是年輕人該有的態度,而對於工作,我想畢業既失業是對於那些毫無準備的人說的,因爲我堅信機會是有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只要你在大學裏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相信你的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圍城再高,只要我們能給心安上一對翅膀,我們就一定能飛出圍城,感受天地的磅薄大氣,創造美好人生。將圍城擊化解與無形之中。

圍城讀書心得5

“天下只有兩種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後吃。”這是我看錢鍾書先生《圍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前段時間趁着無聊打發時間就把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粗略的拜讀了一下。看的不是很認真,但是感受挺深的。這幾天因爲要準備讀書交流會,所以又把這本書再次看了一次,兩次真的會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這次我感覺自己從書中得到的更多,可能不太能理解書中主人公的感受,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大概可以知道一點。

第一次讀這本書時,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句話“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起初我還以爲這只是被利慾佔據心靈的表現,後來縱覽全文之後,才知道,這句話是出自留洋學生,一個孤高清傲的女子,蘇文紈口中說出:她是在感慨愛情與婚姻,同時也在領悟那個時代的人生意義……

小說以方鴻漸的生活道路爲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浮沉。在感情上,方鴻漸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在和他有過關係的幾個女人面前都是如此;對於鮑小姐,他失敗於無力抵抗,對於蘇小姐,他失敗於優柔寡斷,對於唐小姐,他失敗於無所行動,對於孫小姐,他失敗於沒有判斷力。雖然說圍城存在,但大多數感情的圍城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同時,他也是承認自己的失敗的,當他拿到了克萊登大學的假學位,卻不肯以假亂真,實際上就承認自己做了賊,做人還是強勢一點好。

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只是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爲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有着圍城,我們都是被困在城中的人,無形的城太多了。只是錢鍾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說得如此那般真切其實也是爲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現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同學朋友之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各種壓力壓得我們透不過氣,我們出生開始就有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能做的不是隨遇而安,我們需要反抗,需要去拼搏,與命運作鬥爭,只有這樣,我們的這座圍城纔不至於是困擾我們,說不定可以變成我們的烏托邦呢!

的確,我們生活中也是處處都有“圍城”,事業,愛情,家庭,學習,生活都與這座圍城密切相關,看你自己如何取捨。人性本惡亦或是人性本善?這都交由我們自己去探究。

只有一點,我覺得我們是不能改變的,就是身處這樣一個大世界,不管人心不管世道如何險惡,重要的是我們始終要保持一顆善良單純的心。雖然很多事實證明,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堅信:只要我們自己想,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身處亂世,心亦不變”。我們現在還沒有踏入社會,還沒有真正嚐到社會的滋味。在學校裏我們也不能迷失自己,與人交往我們不能見人就掏心掏肺,但是至少要真誠相待。我自認爲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不管是誰,我覺得只要我真心真義對你,時間久了你也會一樣對我。做人這樣,做事情又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呢?做事情我們絕對不能心存僥倖,一定要踏踏實實老老實實去做好,去盡全力完成上面分配的任務。

書中的方鴻漸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出身小富家庭,留過洋,沒什麼理想,不善交際,一介書生,也很單純,這個故事到最後給我們呈現的無疑是個悲劇,起初,我以爲方鴻漸和蘇文紈會是一對,可惜現實很殘酷,方鴻漸不喜歡蘇文紈。這讓我想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好像外人看似很般配的一對往往走不到一起。最後方鴻漸和孫柔嘉成了一對,他們都是很單純的,他們經常爲很瑣碎的小事爭吵,這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兩人都不願意認輸,小氣,斤斤計較,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大家都向對方展示好的一面,浪漫,收起自己的脾氣,一旦在一起,柴米油鹽,朝夕相處,矛盾自然爆發了,圍城心理,是人性吧,這也是這部小說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現在80後結婚有多少是能如自己所願的,很多都有來自親友雙方父母的因素,最後都不得而終。其實我不夠資格在這裏說到感情,畢竟自己少不更事,但是自己身邊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所以我也有一定發言權,他們很多都是被房子和金錢弄得不能走到最後。

看完圍城,我總有一種很壓抑的心情,總覺得回味悠長。以後有時間一定再讀一遍,看看是否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是否可以給我其他啓發。我也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本書,說不定可以讓正困於心的你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標籤:圍城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