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幼兒教育心得 篇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我們這個集團化管理的幼兒園裏,一個班級無疑就是一個“器官,班級組織與管理的成效直接制約和影響着幼兒園這個大系統的運作與發展。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有這樣三種不容忽視的人員結構:保教人員、幼兒、幼兒家長。而此三種人員之間是否能夠和諧發展並具凝聚力,直接展示了班級的管理是否規範化、合理化、科學化。因此,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我力求探索一種和諧管理的模式,儘量使班級始終運行在良性循環狀態下。要追求這種和諧,管理者必須做到三個有心:

一、以對幼兒廣博的愛心,創造教師與幼兒間的和諧。教師與幼兒是教育過程中兩個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間關係如何,直接影響着教育效果的成與敗,只有在二者之間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方有助於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其能力,並能促進教師與幼兒共同的身心健康,而建立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是,教師必須不斷地改善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心理狀況,信任和理解孩子,對他們一視同仁,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幼兒,防止情緒和行爲偏激,從而在二者之間建立交流互動的平等關係,這不僅需要教師具有高尚的品格,更重要的要有一顆廣博的愛心。 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容易,愛別人的孩子難;愛漂亮的孩子容易,愛醜陋的孩子難;愛聰明的孩子容易,愛愚笨的孩子難。要做到對每一位孩子平等施愛,確非易事,但要達到教師與幼兒間的和諧,我們必須做到博愛。曾經有這樣一個女孩的身影,始終讓我揮之不去,她是一個瘦小、不美又不聰明的女孩,性格孤僻、內向又膽怯,從不回答老師的提問,偶爾叫到她回答問題,她也總是答非所問,亂說一句,引得其他幼兒鬨堂大笑。自由活動時,她總是自已拿一件玩具躲到一個角落裏偷偷地玩,沒有人主動去找她,有的男孩子還經常暗中欺負她,有時搶走她的玩具,有時故意揪她的衣服,或者站隊時故意將她擠到隊外……,這些奇怪的現象發生後,我隱約感到一種不和諧的因素正在擴大,孩子的母親似乎也覺察到了什麼,她已經在以一種不放心的眼光留意她的女兒了。爲了使這個孤獨、怯懦的孩子建立起自信,也爲了使班級能夠處於一種和諧穩定的狀態,我首先走近她,做了她的朋友,我和她起玩玩具,做遊戲,我們的`快樂,很快吸引了其他幼兒,起初他們只是好奇地看看我們,後來就有一些幼兒一起參加我們的遊戲了,在我的帶動下,另兩名保教人員也走近了她,經常陪她玩,我又及時召開了班務會,探討如何培養該幼兒在班級中的自尊和自信,建議老師多多走近她,在課堂上儘量以最簡單的問題向她發問,答對了及時表揚,讓其他幼兒知道,老師們很欣賞她。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朋友們能主動找她玩了,男孩子也不再欺負她了,女孩兒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她的母親也對女孩的變化感到很高興,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了。所以,教師只有具有廣博無私的愛,才能與幼兒建立起親密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出一個平等互愛,健康向上的班級風貌。

二、以對瑣事足夠的細心,創造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教師與家長之間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保教質量。設想一位對你冷眼相視盡找毛病的家長肯定會使你反感和不快,也會影響到你對其孩子的教育。要在教師與家長之間創造和諧,需要做到兩點:一是站在家長的角度上對待他的孩子,二是不要忽視家長向你提出的任何一個要求和建議,不要因爲都是一些瑣事而不認真對待。最好建立一個記事本,將每一天家長的交代都記錄下來,然後逐條解決。 曾經有一位家長,送孩子時面色不悅,將孩子送到老師手中轉身就走,開始我們很納悶,馬上反思自己的工作,想來想去問題找到了:前幾天,家長向我們反映孩子愛破鼻子,讓我們提醒孩子多喝水,我們當時答應下來,因爲沒有記錄,就忘記了家長的提醒,家長一定認爲我們根本不關心他的孩子,所以不高興。我們便及時約這位家長溝通、道歉,說明原因,家長這才釋然,表示理解。答應的事沒有做到,顯得教師沒有責任心,容易失去家長對教師的信任。爲了把家長的囑咐能隨時掛在心上,我們便建立了記事本。所以在家長交代的瑣事上一定要細心,才能贏得家長的心,從而創造出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和諧。

三、以對班級事務的處處用心,創造班級保教人員之間的和諧。保教人員之間是否和諧,是班級一切工作能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班級事務雜而亂,僅憑一個人孤軍奮戰,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只有三個人既分工明確,又團結互助,方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首先必須建立班級成員的崗位目標責任制,合理安排排班級的各項任務,協調三位保教人員之間的關係,使大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其次,班長要處處用心,以身作則,凡事身先士卒。要使別人愛“家,自己首先做一個愛“家的人,對“家中的一切(如:近階段保教任務,班級物資管理,成員間的關係,每個人的情緒狀態,身體狀況等等)都要了如指掌,要在精神上創造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的氛圍,在生活上時時處處關心班級成員,當發現有人情緒不好,要及時找她談心,使其消除憂慮和不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最後,班長還必須做一個教學上的有心人,不斷探索發現好的教學方法,積累好的教學經驗,帶動班級教師搞好教研活動,共同探討符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在教育實踐中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共同完成教育目標。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只要具備了對幼兒廣博的愛心,對瑣事有足夠的細心,對班級事務做到處處用心,就能創造出和諧,使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這樣,班級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穩,穩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幼兒教育心得 篇二

控制孩子是最不正確的教育

如果你只是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好也不會超過你;僅有孩子自我才明白,什麼對他是最好的;看見孩子的前提,是看見自我;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與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們自我想象孩子應當是什麼樣,然後再想象出對付孩子的辦法”,這是十分可怕的育兒觀。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育兒觀呢?——其實,我想說的是:親子關係比教育方法更重要!

大家都聽過“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裏成爲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構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母嬰依戀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日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着絲絲入扣的對應。這麼說好像人生是決定論,實際上親子關係決定的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孩子需要被看見

我們先說說孩子的“存在感”。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如果嬰兒對媽媽笑,媽媽沒有反應,嬰兒就傻掉了。他會想,“我存在嗎,媽媽存在嗎,這個世界怎樣了?”如果嬰兒的各種反應得不到媽媽的迴應,那嬰兒會活在一個感覺裏,就是整個世界都是支離破碎的。

那麼,通常的迴應有哪幾種,並分別有哪些後果呢?

第一個就是重複對方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寶寶跟你說,“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那媽媽能夠迴應說“媽媽看到了,真可愛!”

這就是重複他說的話。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彼此都會很幸福。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一個小孩子說“媽媽,我剛纔看見了一隻狗,好可愛的!”。有的媽媽會說:“你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媽媽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十分聰明,在自閉在自我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逆轉。

“媽媽,這個小狗好可愛啊。”“報紙上剛報導一個人因爲狂犬病死了!”。等等類似這種反情感的話,你們會感覺到你的能量出去了,被活生生地擰回去。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不會記得這個憤怒的,但這個憤怒一向藏在心理,之後就會經過情感逆轉表達出來。

第四種,就是不想回應。

我不明白大家有沒有做過一些惡夢,比如自我掉坑裏了,或者是遇到其他的危險,就會呼喊“媽媽”,可是媽媽沒有迴應。這讓孩子會感覺“要死了,媽都不會來救我”。

如果你想暫時自我存在自我的世界中,不願意迴應孩子,你能夠跟孩子說,“我明白你想跟媽媽互動,你的要求很好,但由於媽媽自我的原因,媽媽想自我待一會,這不是你的錯。半個小時後媽媽再陪伴你好嗎?”

幼兒教育心得 篇三

對他人有基本的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也是其他品質特性得以發揮的基礎。如果孩子對他人沒有信任,那麼他在自信心的構成和與他人建立交往關係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困難,也會體驗到很多痛苦。對此刻漸漸長大的孩子來說,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給他一些關注。隨着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發育,他已經不滿足於吃吃喝喝單純的一些事情,他開始產生不好的思想和行爲。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予關注。孩子的性格各異。如果父母的行爲模式貼合他們的性格特點,他們對父母的信任就會多一些,表現出來就是對父母的依戀多一些,反之亦然。

耐心

那些耐性好、忍受力好的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要比其他孩子多。單純的孩子還沒建立自我的行爲模式,他是一個默默的觀察者,今日父母做事的習慣就是明天他做事的標準。如果父母做事無規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嗎?你還能夠經過和孩子交談幫忙孩子認識問題,培養耐心。孩子雖然不能完整地表達自我的思想,但已經能明白你表達的意思。不要認爲和孩子交流沒有意義,其實他能聽懂。孩子還沒有建立時間觀念,所以讓他們學會耐心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說,你正在收拾亂七八糟的玩具、書本等雜物,孩子卻要出去玩,這個時候你不要說“等10分鐘”。你要告訴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纔出去”。孩子會看着你把玩具一個個放到箱子裏,而不是纏着你要出去玩。

職責感

做一件事情有始有終是職責感的基本體現。事實上,在你還沒有察覺時,孩子已經開始觀察和學習職責感了。培養孩子的職責感能夠從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很多媽媽認爲孩子會越幫越忙,自我5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個小時都做不好,所以不讓孩子做事情。其實你不妨變通一下。如果時間異常緊張的話,能夠選擇讓孩子做最簡單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自我做。可是,如果不想要一個沒有職責心的孩子,就千萬不要做一個萬事包辦的媽媽。孩子小的時候,能夠讓他把小紙頭遞給爸爸,大一些時讓他收拾自我的玩具。這些都是小事,但對培養孩子職責感起的作用不可忽視。

自信心

讓孩子建立自信心最好的途徑就是讓他完成適合其年齡特點的一些事情。注意剛開始儘量讓他做簡單的事情,孩子做不好太複雜的事情,連續的挫折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到了適宜的年齡,試着讓孩子爲自我的事情做決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不斷調整自我的心態和行爲,不要讓自我成爲孩子成長的障礙。孩子小時十分依靠父母,等他逐漸長大,父母要一步步放開約束,讓他爲自我作主。所以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像放風箏一樣,逐漸放鬆手中的線,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感覺他人的感受

知覺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基礎。擁有成功人際關係的關鍵是瞭解他人的感受,然後做出適當的迴應。3歲以前的孩子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只能從自身出發感受世界。雖然孩子還沒有知覺他人感受的本事,但父母能夠幫忙他們建立這種感受。父母能夠重複講述他人的感受給他聽,慢慢地他就會了解別人的感受了。

作爲父母,也許你不能給孩子富裕,不能給他英俊和美麗,可是你能給他一個成功的人生。如果你能夠從小事做起,給他信心、耐心、職責感、自信心、感覺他人的感受的品質,那你就給了他一個成功的人生。

教育幼兒心得體會 篇四

學習《評估指南》後,今後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確。面對思維活躍、充滿着奇思妙想的孩子,我們要善於捕捉他們生活中各種偶發的教育契機,抓住孩子感興趣和有意義的問題和情境,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和活動中。

幼兒教育心得 篇五

開始這次的實習前,我在過去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自己如果成爲了一名老師之後,一定要在的課堂上發揮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成爲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

但在實習開始後,當我信心滿滿的站在講臺上的時候,等待我的卻是南里管理的課堂,難以捉摸的幼兒心理……種種的問題和對自我經驗的懷疑,讓我在工作中越發的不自信起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目標。可就在這個時候,在我對自己的道路感到迷惑的時候,身邊卻又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力量。他們是我的前輩、領導。在他們身邊,我彷彿又從老師回到了學生的身份,認真的學習並吸收了他們身上的經驗和能力,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並結合經驗知識,規劃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終於在幼教的崗位上取得了進展。

回顧這段經歷,我的內心也隨着實習的發展而不斷的發生着變化。實習初期,當我剛剛走進社會的時候,我的內心只有對社會和教育工作的嚮往。雖然對於自己今後的情況都沒有真正的認識,但我的內心卻充滿了熱情和期待。這時候的我,對於社會充滿了美好的想法,也從未想過,在大學中拼搏了將近四年的自己,也會遇到無法突破的阻礙。

但當我進入社會,並加入了xx幼兒園之後,實習也算是正式的開始了。許多的問題開始在我的生活中逐漸浮現,關於生活、工作、人際、未來……太多的事情在社會中一擁而至,讓我一時間難以應對。但好在,通過領導和前輩們的鼓勵和幫助,我終於還是堅持了下來,並通過對自己的不斷反思和糾正,改進了自身的能力,做好了這份工作。

回顧這段經歷,我深刻的體會了社會和教育的工作環境,這讓我在腦海中一直思考的一些事情得到了驗證,讓我清楚的體會到了社會的和工作的模樣。這份體會不僅讓我加深了對社會的理解,更讓我對自己的專業,以及教育有了清晰的認識。

從實習的經歷中,我感受到獨自在社會中的生活真的很辛苦,讓人難以前進。但通過這次經歷,我也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即使在陌生的社會,我們也能結交到新的朋友,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前進方式!

我會在幼兒教育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下去,努力的發展下去!今後,我也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務,讓自己成爲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育心得 篇六

一般家長在家裏對孩子進行行爲指導和批評教育都是隨心所欲的:孩子放學不專心做作業,而是直奔電視機或電腦,家長就開始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這是一種教育的誤區,不能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教育與批評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能夠在一週選擇一個時間坐在一齊,開誠佈公地交流。父母能夠藉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能夠對父母提出意見。在平等交流之後,孩子如果認識到錯誤,父母能夠督促孩子自我訂出改正錯誤的計劃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於自我寫下的計劃是會認真對待的。

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

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着你能夠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當批評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門時。一日之計在於晨,父母要幫忙孩子懷着愉快的心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

二是一齊吃飯時。很多父母平時不抽時間陪孩子,僅有吃飯時專心應對孩子,看到孩子有什麼問題,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麼問題,就開始教育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氣變壞時。父母脾氣已經很壞,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我做父母的慈愛形象。此時,必須要息怒,等自我心平氣和後再開口。

四是發生直接衝突時。孩子說好晚上8點回來,結果10點纔回來。父母早已窩了一肚子火,這時如果開口,必然發生直接的衝突。倒不如把事情壓後,等第二天再聽孩子解釋。並且,父母表現了寬容與大度,會讓孩子自覺地意識到自我的錯誤。

幼兒教育心得 篇七

三、四歲是一生中最好的教育時期,孩子們剛剛對這個世界有了懵懂的認識,這個時期同樣也是幼兒養成教育的最好契機。家長是孩子永遠的老師,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我們新的體會。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們教育孩子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首先教孩子學會愛、學會做人。

家庭被稱爲“創造人類健康人格的工廠”。健康的人格,不僅關係到孩子身體的正確發育,而且決定着他們今後的人生走向。人格的魅力要勝過任何地位和金錢,所以首先注重的是對孩子人格的培養,通過讓孩子看動畫片、看書,給孩子講故事,教導孩子做人要大氣,不要太計較利益,對人要有愛心,善於寬待別人,做個情商豐富的人;取得成績不要驕傲,碰到困難不要氣餒,樹立與人爲善,以誠取勝,樂觀向上的人格。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自己大、小便,並知道餐前、便後要洗手,不吮手指,不咬手指甲,不隨地拋垃圾。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自己穿衣服,自己摺疊衣褲,把衣服鞋子放在指定的地方。玩好玩具後能歸還原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家裏做簡單的家務,例如拿碗筷等。

3、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教導孩子使用禮貌用語(早、再見、謝謝)等,見到客人會主動打招呼。做到不隨便翻弄別人東西。

不要總以爲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或不放心他做。當遇到困難時,可以提示孩子動動腦筋,也可以鼓勵他實踐,通過鍛鍊使孩子獲得自信,增強戰勝困難的意志力。有時候要設置一些小小障礙,放手讓孩子去解決,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有很大的幫助。

三、言傳身教,把握時機。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很多的言行是仿效家長的,因此做家長的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當着孩子的面,用孩子的口吻待人接物,儘量靠近孩子耳邊,讓孩子意識到你是在教他。不要當着孩子表現出任性和發脾氣,特別不要說髒字。要經常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有進步應肯定,不吝嗇地給予表揚,遇到挫折要疏導,幫他分析道理,找出問題所在,以鍛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看時間和場合,把握好時機,儘量不要在人前批評孩子,別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別輕易許諾,一旦承諾,就要兌現。

四、放飛心情,留點玩的空間。

孩子是在玩中學習思考、完善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探索他周圍的世界的。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爲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他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各種知識,通過遊戲還可以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所以,得留給孩子有一定的玩的時間。作爲家長要在孩子的遊戲中做好配角,對各種玩具的玩法只負告知,但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創意,你會驚喜的發現幾乎每種玩具在他手上都能發展出多種功能。在節假日要適當帶孩子外出,或遠,或近,或公園,或遊樂場,讓孩子深入地體驗生活, 增加知識面,減輕壓力,創新思維,以現實生活中的榜樣激發孩子的積極情感。並主動帶孩子外出,愉快的心情,將帶給孩子生活上,學習上更多的收益。

幼兒的養成教育心得體會 篇八

“人之初,性本善”,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孩子們一出生時,像一張白紙,爲何在短短的幾年裏,行爲習慣會如此迥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一古語也反映了在幼兒期習慣養成的重要性。除了先天性的一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家庭、學校、社會。孩子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同時也是一個有愛模仿的個體,大人們的一言一行,對他們來說,就像一面鏡子,顯露無疑。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將讓他們受益終生。習慣是後天反覆訓練、強化的結果。需要人理性意志控制的行爲,是在後天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作爲幼兒老師,如何在幼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掌握好方向,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呢?

一、環境來影響幼兒的習慣

我們成人都有一種感受,如在公園去玩時,看見草地上插着“嚴禁踐踏草皮,否則罰款50元”的牌子。我們看了都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很反感。如果換成“請留步,小草也有生命”,我們會很自然的接受。其實,孩子們跟我們一樣,我們可以用孩子們能接受的表達方式“繪畫”來表現。用圖畫把我們的要求表現出來,讓孩子們一目瞭然,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而不是整天在孩子們的耳邊說,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行。在孩子們的面前樹立一個正確榜樣,對孩子們潛移默化,正面引導。

如在洗手間,孩子們喝水,我在牆上畫了幾個正在排隊喝水的孩子。這樣,每當孩子們喝水時,牆上的畫,對孩子們就有一個暗示作用,應該像這樣纔對。在孩子心中,會很樂意去接受,爲自己會排隊喝水的這種行爲,感到高興。因爲這樣,可以獲得老師的表揚,孩子們下一次喝水時,爲了再次獲得這種愉快的體驗,他們又會重複出現這種良好的行爲。久而久之,孩子們就養成了排隊喝水的好習慣了。

孩子們的習慣養成,並不是越強制,效果越好。老師抓住幼兒的特點,用一些辦法,來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那真的會事半功倍。如:孩子們在進餐後,有的孩子總是忘了擦嘴或不願意擦,如何讓老師的提醒變成幼兒的習慣呢?我想了一個辦法,在牆上爲幼兒貼了一面鏡子,當孩子們一吃完飯,就會爭着在鏡子前,擦嘴巴,並且擦得很仔細,看鏡子裏的自己。這成了一面快樂的鏡子,孩子們都樂意來,也是一面省心的鏡子,讓老師的提醒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飯後擦嘴,成了幼兒的一種習慣。同時孩子們比以前更注重儀表了,總愛在鏡子前面來照照。這真是一面魔鏡。

孩子們的習慣養成,我們老師要爲其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們自覺地遵守規則,並且要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愉悅的事情,樂意接受,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加強“第一次”對幼兒行爲習慣的影響

我們一生會發生很多事情,但令人記憶猶新的往往是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就象一個規則、一個模式,對人的影響很大。

幼兒期是行爲養成的關鍵時期,會面臨很多第一次,所以第一次對他們說尤爲重要。第一次有良好的開端,將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反之會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會花很多的精力來糾正,並且效果不一定好。

如:我帶三歲的兒子上街去玩,他隨手把糖紙扔在地上,我讓他撿起來,他不撿,然後我說:“你一定要撿,扔在地上不對,應該扔在垃圾箱裏,我們要愛乾淨,要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終於,他撿起糖紙扔進了垃圾箱,我及時地表揚了他,直到如今,兒子不管在哪裏,都會把垃圾扔進垃圾箱,然後說:“我要愛乾淨。”我對兒子的這一良好習慣感到高興,如果第一次對他的行爲置之不理,現在一定是一個到處扔垃圾的小傢伙。可見,“第一次”的行爲對他的影響有多大,第一次扔進垃圾讓兒子是非分明,明白了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第一次,老師的要求要明確,要讓孩子充分了解老師的意圖。如:每學期幼兒的橡皮泥的收拾都會讓我頭疼。一學期下來,總有一些幼兒的橡皮泥弄得亂七八糟,我發現,第一次收拾好的幼兒,每次都收拾得好,第一次收拾得差的每次都差,越來越糟。後來,在下一學期開始時,我會專門講解如何收拾橡皮泥,並且給幼兒示範,讓幼兒在對橡皮泥的認識上,有一個正確的方式。讓幼兒明白該怎樣做是對的。

我認爲不管什麼時候,第一次時,老師一定要給幼兒示範,成一把標尺,讓幼兒在面對“第一次”時,心中有一個概念。如果幼兒在第一次做得不對時,老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好讓幼兒是非分明,朝好的方向發展。當他以後面對時,就有第一次來作爲參照,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幼兒心得體會 篇九

澄邁縣永發中心幼兒園邢安曼書,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是我們獲取知識,伴隨我們一生的良師益友。幼兒園新《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喜歡看圖書”。我就從小班幼兒的繪本閱讀中,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xxxx年5月9日有幸在澄邁縣縣委禮堂傾聽瓊臺幼兒園園長丁麗的專題講座,讓我感受到瓊臺師範幼兒園從定題,開展幼兒早期閱讀的滴點,很受啓發,也想自己開展園內的幼兒早期閱讀活動,借鑑他們的經驗,自己對幼兒早期閱讀的積累說一說自己的心得。

一、如何讓選擇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圖書

1、選擇的繪本要色彩鮮豔。繪本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文字與圖畫共同承擔着講故事的重要責任,圖畫不再僅僅起輔助和詮釋文字的作用,圖畫、文字之間是一種平衡的關係,相互襯托,才能營造出整個繪本的完美感覺,所以繪本特別注重文字與圖畫的內在關係。當然,也有一些相當著名的繪本只有圖畫,而完全沒有文字。而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他們對於色彩的直接視覺衝擊大於文字的影響,如:《小蛇散步》、《好吃的葡萄》。

2、繪本的動物和人物形象要可愛、內容短小有趣。如《鼠小弟的小背心》、《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尿牀了》等。

3、繪本的選擇要貼近生活的故事內容、情節變化起伏,最好有重複的情節。有重複的語言,適合兒童在發現、模仿的基礎上深入閱讀。有懸念和猜想,兒童可以主動探索和想象。如《好餓的小蛇》、《香香的被子》、《熊媽媽笑了》、《小兔乖乖》、《好朋友》《小黃和小籃》等。

二、培養幼兒繪本閱讀的的興趣。

1、首先,小班的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如何抓住孩子的興趣是第一步。優秀的繪本能給幼兒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而包含了幼兒豐富想象的繪本更是拓展了原有作品的內涵,使其變得更加豐滿。小班幼兒面對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們樂於去探索,這時候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如果開發出來,那學習效果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因此,在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要注意運用各種方法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他們。例如,開學後班裏有些幼兒的情緒還沒有穩定下來,哭鬧不止,爲了緩解他們的焦慮、不適應,我連忙選擇了一些適合小班年齡孩子聽的繪本故事,如《小玻上幼兒園》,並運用手指偶、布袋偶、動物毛絨玩具,邊講邊演示繪本故事裏的不同角色的語氣、表情、心情,儘可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兒果然被深深吸引,漸漸停止了哭鬧。所以給孩子講故事需要老師用豐富誇張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引起他們傾聽的興趣。

三、幼兒繪本閱讀中行爲習慣的培養。

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確實,良好的習慣不僅能讓孩子懂得閱讀,懂得關注書中的細節描寫、人物情感、故事內容,更能使閱讀伴隨他的終生,在閱讀中獲得最大、最多、最好的發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當他們對書產生了興趣之後最迫切的事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班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愛護圖書;會整理圖書,看完後會把書放回原處;認真看書,一頁一頁地從封面開始看;初步學會傾聽,能認真聽別人講故事、讀書。

1、小班幼兒是以成人的言行爲參照物,而白天陪伴他們共同生活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首先讓幼兒觀察老師逐頁有序的閱讀大圖書,幼兒模仿老師的行爲,學習翻閱小圖書。翻閱時,在幼兒的大拇指和食指上點上紅點子,知道要用這兩個手指翻書。接着嘗試能跟着老師的指令翻閱圖書。有時候,當我們發現有些幼兒把書卷了起來,就馬上說:“你這樣,小書要疼的。”在擬人化的語氣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發揮,他們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爲。在小班的繪本閱讀的實踐中,我發現,孩子存在許多行爲問題。有一次,我們發現一個孩子開心地翻看着一本新書,把書拿反了卻不自知,我發現之後指導他認識書的封面,知道了看書時封面要朝上,這個孩子以後還會做小老師指導別的孩子別拿反書。在觀察中他們也發現並瞭解了每本書的封面上都有幾個大字,那是書的名字。爲了引導孩子將不同的書整齊擺放,我們給書拍了照片貼在相應的位置做標記,孩子們知道了每種書都有自己的家,看完書的時候要讓書放回去,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他們在放書的時候就特別留意標記,自然就將書放得整齊了。在閱讀區活動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看書時的狀態,當發現有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時要及時指出,並提醒他們正確的做法。有時也可以激發幼兒互相監督,讓一起看書的朋友相互督促,共同進步。

2、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形成的,或者可以說,閱讀習慣是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有益處的培養,因此,習慣的培養也是長期的,持之以恆的。

四、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並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和繪本形成互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校走廊的牆壁上,在教室裏,在活動室裏,學生看到的一切,對於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這裏的任何東西都不應當是隨便安排的。學生周圍的環境應當對他有所誘導,有所啓示。”因此創設適合幼兒閱讀的環境、氛圍是極其重要的,在我班的閱讀區放上毯子、沙發,便於他們他們舒適地坐下看書。在四周還有繪畫製作的圖示,提醒大家閱讀區應該遵守的常規,營造出安靜的閱讀氛圍。這樣的一種環境氛圍,隱性地、溫馨地提醒每一個來閱讀區的孩子進行閱讀活動時要養成的好習慣,更加專心於閱讀活動。在創設教室環境的過程中,豐富班級閱讀區的圖書也是主要的方面。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方法,例如一起裝飾閱讀區的牆飾,製作閱讀習慣的圖示卡等活動,讓幼兒從小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主人,讓他們自動自發地願意豐富閱讀區的圖書,這樣的過程也是從另一個角度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我們班每月都會讓孩子們帶一些書和小朋友們分享。並讓他們知道書更多了,這樣大家就能看到各種各樣好看的書了,他們和同伴交換看書,懂得了分享的快樂。

早期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基礎,作爲教師,我們如何從小班開始引導、培養幼兒繪本閱讀,是今後我們要始終關注、研究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