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貨幣戰爭的閱讀心得

貨幣戰爭的閱讀心得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現代人如何在不斷變化的貨幣政策,產業環境下生存?是一個很值得人們思慮的的問題。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貨幣戰爭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1

作爲一名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生,我最近拜讀了宋鴻兵老師所著的《貨幣戰爭》。合上書頁以後,我不由得感慨經濟的發展史之長,以及世界經濟體系之深闊。

書中可謂是展現了一幅世界最大的陰謀論畫卷,讀完這本書讓我仿若看穿了世界陰謀。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雖然經濟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易,本就是一場博弈,充滿了陰謀,“兵者,詭道也”。但我並不相信我們自己的生活是別人蓄意謀劃的。

在歷史的發展中,對錢的源來可謂是衆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爲錢是由交易產生的,也有的學者認爲錢是由宗教或婚喪嫁娶產生的。而我認爲錢是由交易產生的,交易這項經濟活動可能比我們人類的文明歷史更爲悠久,所以對貨幣的深入理解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金融。

在書中,宋鴻兵老師認爲,貨幣的職能是經濟活動的單位度量衡,換句話說就是,你每付出一個單位的勞動力,最後產出的那個量度需要的高度,就像是千克、米、秒這樣恆定的、不會由於時間或者空間而變化的一種單位。

由此便又引出了書中的另一個觀點——黃金纔是財富的最終代表,應該恢復金本位制。因爲在歷朝歷代中,唯有黃金白銀是一直受到大家所認可的,也不會由於時間或者空間的原因而改變其價值。在古時中國便是典型的銀本位國家,而西方國家諸多則是金本位國家。馬克思就曾經說過“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之所以黃金、白銀這些貴金屬能夠成爲大家都承認的流通貨幣,便是由於貨幣本身就是一種用於財富窖藏的一種單位,而黃金和白銀這種貴金屬,是一種幾乎永恆不變的載體,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爲了流動性最高的資產。

雖然現在這個世界想要恢復成爲金本位制體系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現在的美元也一樣起到了黃金的作用,雖然不及黃金穩定。美元能夠承擔起世界儲備的這個位置,宋鴻兵老師認爲是由於美國擁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也是取得貨幣霸權的必備條件,而想要發展國家的經濟,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唯有社會生產率的上升,才能長期的維持經濟的發展。

宋鴻兵老師舉例,爲什麼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放假比內地要高很多,因爲在北京和上海這些地方生產率相對較高,他們擁有着更多的儲蓄,而房產就是屬於一種財富窖藏的替代品,因爲當地的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大家的財富窖藏提高,也就使得周圍的地價得到了升值,從而導致了房價的上升。在現在的媒體中有許多觀點認爲,可以通過刺激消費來促使經濟的增長,但是真正經濟的增長是由於生產率的提高,如果沒有生產率本身的提高,一切的經濟增長也就是不切實際的。刺激生產力的提高,降低生產成本,出現更多的發明創造,出現更多的供應,當這些更多的商品或服務出現在市場上,便會刺激其他方面的這種相應的生產,這種產品與產品、服務於服務之間的交換,纔是消費,只有經濟的增長才能促使消費的增長。

所以想要使得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發展社會的生產率,提高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的成本,這也將會成爲我作爲一名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生的一個學習目標,未來輝煌的經濟發展史,不應該由商業巨頭們來陰謀策劃,而該由我們的努力所譜寫。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2

讀了《貨幣戰爭》這本書,讓人受益匪淺。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讀了《貨幣戰爭》有感,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作爲一名學經濟的大學生,讀了貨幣戰爭,我受益匪淺。該書以嶄新的視角向讀者描述了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爭鬥史。可以說這本書是學習經濟金融的最佳入門教材。也是經濟學家和政府必須閱讀的參考書。

首先,把它作爲一門初級認識貨幣產生及活動影響類的書,我感到受益匪淺。貨幣沒有國度,只有流通。沒有流通的貨幣,就是破銅廢紙。

這本書我在閱讀時,正值金融危機在全世界蔓延,之後又陸續在網上看到宋鴻兵先生的一些訪談,對其能在2007年初就預見到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無比欽佩,與此同時,也引發了我對金融領域一些問題的深度思考。比如,宋鴻兵先生對金融危機的看法主要是一種陰謀論,這點我並不贊同。我認爲,這次危機的本質是“次貸”引發的金融危機,而金融衍生產品的過度創新放大了這次“次貸”危機,進而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風暴。

西方國家房地產市場週期性的漲跌,本來是很正常的市場表現,但此次引發如此嚴重的金融危機,與金融創新密切相關。貸款機構將其放出去的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變成證券產品後銷售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再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術,進行打包、分割、組合,變身成新的金融產品,出售給對衝基金、保險公司。在創新的旗號下,投機行爲一波一波地被推向高峯,金融日益與實體經濟脫節,虛擬經濟的泡沫被金融創新越吹越大。當這些創新產品的本源——次級住房信貸資產出現問題時,經過放大十倍甚至幾十倍的金融槓桿效應後,金融市場就會發生劇烈動盪。

如果說美聯儲和其他銀行家合起來謀求統治世界,那就值得商榷了。前一輪美聯儲的幾千億救市,涉及10大歐洲銀行,其影響力遍佈全球金融市場,連我們小川哥都要關注它。如果說美聯儲是私人控制的,那同是資本主義的歐洲,怎麼沒有人說法國央行、英國央行、德國央行……是私人的呢?!我覺得人們之所以關係它的公私有屬性,是因爲它有發鈔的權利。在HK,政府是沒有固定的‘央行’的,它要發行鈔票,是委託給發鈔銀行的。同理,如果你將美聯儲理解爲發鈔銀行行不行呢?!但美聯儲中有央行的權利,如釐定利率等等;在HK,銀行的利率都繫有各自發鈔銀行釐定的;那如果美聯儲不是在美國,而是在HK,那不知它是屬於私有銀行定國有呢?!推廣些想,會不會所有西方的銀行系統都同HK的情況系一樣呢,如果是這樣,那美聯儲就係一間巨大化的恆生銀行。

對於書中,大量的各個豪門的歷史發跡,持不肯定的態度。對其中的各種暗性交流,堅決否定。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3

最近,有幸拜讀了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一書,感受頗爲豐富。總之,看完這本書我和所有其他的中國人一樣,頓時熱血沸騰,好像這個世界的陰謀畫卷一下子展開在我的眼前,好像我明天就可以看穿這個陰謀的世界。然而,無論怎麼說,這本書的確是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以前也讀過幾本金融史類的書籍,瞭解到黃金非貨幣化,瞭解到摩根銀行的崛起,瞭解到《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等影響了國際金融世界走向的歷史。但是,這本書卻赤裸裸的把這些歷史背後的故事展現在了我的眼前。這本書講述了,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後,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經濟危機,控制着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可以說,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陰謀史。

我相信,無論你的年齡,你的職業,看完這本書,你一定對這個叫做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印象深刻。正如前面講述的,這本書可以說重點講述了這個“恐怖”的家族是如何從德國起家,隨後掌控英國經濟,進而將觸角伸至美國,然後一統世界經濟。不知道,你是否聽幹過這樣一句話,“世界百分之七十智慧在中國人的腦袋裏,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財富在猶太人的口袋裏。”反正這本書正好印證了這麼一句猶太人的俗語。

想一想看,原來我們的生活是這麼的無聊。我們的大腦在做着化學反應,我們的財富永遠都不在我們的口袋。哲學家問我們來這個世界做什麼,這本書讓我麼一下已明白了,原來我們只是在別人鋪好的軌道上按部就班的行走。這世界就是一場陰謀!這樣的結論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怎能不激動,怎能不亢奮,生活已經很無聊了,這不是雪上加霜嗎!於是,年輕人開始奮起反擊,人們紛紛拜讀這本揭露一切的書籍。然而,興奮過後,我們用理性來考量一下,世界真的是如此嗎?

《讀者》曾經刊登過這麼一篇文章,大概講述了一個記者在拜讀過《貨幣戰爭》後前往歐洲的羅斯柴爾德銀行,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專訪。最後的結果讓人大失所望——這不過是一家措施機遇的頹廢了的曾經的王者。這是,很多人都開始反駁。有人說這不過是一個小記者的調查,事情的真相怎沒可能是如此的呢?真相要是這麼輕易就可以被記者瞭解到,那還有什麼陰謀可言呢?話是如此,但事實卻不一定如此。我不認爲這個世界沒有陰謀,不認爲羅斯柴爾德家族就真的沒有控制政治,我只是認爲這個陰謀這是衆多陰謀中的一個。

按照書中所述,羅斯柴爾德銀行擁有一筆威廉國王的鉅額存款,作者認爲,按照一般利率,這筆錢爲羅斯柴爾德帶來的財富早已超過了比爾蓋茨的幾萬倍。但是,作者忘記了,從羅斯柴爾德家族誕生到現在,經歷瞭如此多的金融危機。更重要的是,在槓桿率如此高的今天,羅斯柴爾德的幾次操作失誤早已會致使財富損失過半。所以,他今天仍舊可以生存,已經實屬不易了,如果還讓它去控制美聯儲這樣的龐然大物,這的確強人所難了。想想看,巴林銀行這個巨頭是如何倒下的,一切就簡單多了。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金錢的世界裏,沒有錢,就想控制別人,無論如何都是辦不到的。如果可以,股份制公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知各位讀者如何看待。

在宋鴻兵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很多陰謀論廣爲人知了。而陰謀論通常是指對歷史或當代事件作出特別解釋的說法。此類特別解釋不同於一般廣爲接受的解釋,將事件解釋爲個人或是團體祕密策劃的結果。而且此類特別解釋中特別激進者還會進一步駁斥那些廣爲接受的解釋,認爲那些是陰謀策劃者的掩飾。我們所熟知的陰謀論還有諸如林肯遇刺、共濟會、羅斯維爾等等,在他們誕生的時候,也都曾激起了一陣狂烈的海嘯。但畢竟他們都只是猜測,時間久了,也只有少數人還會記得它們。

回到現實,我們的生活絕不可能只是別人的陰謀。在每個人都生活裏,每個人都是他們自己的主角。而我們的金融市場也是一樣。比起很多年前,當今的金融市場,尤其是國際金融市場,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我們只能把錢用來買股票,我們只能從銀行借來貸款,一切的風險都只能任由其暴露給對手。而現在,我們擁有了歐洲貨幣市場,我們擁有了掉期交易,有了股票期權交易,這一切都讓我們擁有量數不清的投資方式,數不清的借款方式,數不清的規避方式。比如,在以前,一個公司向擁有一筆在未來一個月要是用的外匯,他就真的只能提前一個月到銀行借一筆錢,兌換外匯,這裏面存在着恐怖的風險。但現在,他可以採取貨幣互換的方式,通過銀行,和所需外匯國家的另一家有着反向交易需求的企業,進行貨幣互換,然後以最低的風險,以最佳的利率拿到所需的款項。正如我們所知,我們的金融世界豐富多彩,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最燦爛的思想之花之一。而這一切,真的可以被某一個人所謀劃嗎?如果是,上帝也無奈了。

最後,我還是想說明一下,《貨幣戰爭》這本書雖然以陰謀論的形式展現了一個偏激的畫面,但是這本書裏還是有很多引人深思的故事。比如,索羅斯做空南亞金融市場,導致了日本、南亞諸國一蹶不振。作者也在書中告誡我們,中國正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索羅斯對待南亞的手段,斯羅索也可以同樣運用於中國,讓我們的經濟砰然着陸。所以,書中種種的警示,也是需要被我們認真對待的。

我們的生活不是陰謀,美麗的金融世界也不是一本厚厚的策劃。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4

最近有幸拜讀了宋鴻兵編著的《貨幣戰爭》,我心慌地有點發毛,這簡直就是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在閱讀了這本書多次以後,聯想到去年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一事,我似乎有所啓發:到底什麼是貨幣戰爭?人民幣爲什麼要國際化?

拿破崙曾經說過“當一個政府依賴銀行家的金錢時,掌握局勢的便是銀行家,而不是政府的領導人,因爲給錢的手始終高於拿錢的手。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道何爲愛國和高尚,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誠然,貨幣是沒有國家的。國際金融家作爲精英圈子的成員,旨在建立一個單一貨幣的全球經濟、全球政府。他們自然沒有那麼大方,根本的利益在於在這個框架下,他們可以實現財富的最大化,以使他們奴役世界更加便捷更加隨心所欲。國際金融家經過幾輩人的努力廢除貨幣國家化,製造了種種危機來阻撓,從美國內戰的陰謀到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的失信,美元就是他們翹起世界的槓桿。

在1971年,世界貨幣體系最終與黃金脫鉤後,各國貨幣的購買力在黃金燦爛光芒的照耀下,競相融化。1971年一盎司黃金價值35美元,到2006年一盎司黃金則價值630美元。35年來,相對於黃金的價格而言,意大利里拉的購買力下降了98。2%,英鎊的購買力下降了95。7%,法國法郎的購買力下降了95。2%,美元的購買力下降了94。4%……當通貨膨脹的美元賤如草紙時,當美國只能“破產保護”而各國只能懷揣鉅額的美國國債無法兌現時,當英美最終用貨幣最終形式的黃金來定價時,作爲劣勢的發展中國家的我們當如何自處呢?

一個崛起的世界強國,其堅實的基石不會只有領先的科技與強大的軍事。只有當它建立起具備普世公信力的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時,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於不敗之地。去年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對中國來說是一個能夠載入史冊的事件,人民幣將成爲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並列的第五種SDR籃子貨幣。人民幣進入SDR將是中國經濟金融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將會對我國的經濟貿易和人民幣匯率等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人民幣國際化將有望從根本上降低中國對外匯儲備的過度依賴,能大大提升我國國際收支的償付能力和安全係數,在一定程度上對衝掉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當前我國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全球第一,這雖然有利於我國維持國際收支的平衡,但結構單一導致的風險也很大,適當減少外匯儲備的規模,可以減少美元貶值帶來的損失。

其次,促進國際結算中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促進貿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以前就國際貿易來說都是拿美元來結算的,美元結算完了以後有一個強制性換匯,這其中有一個匯率的變動。以石油交易爲例,由於國際石油交易以美元定價,亞洲主要石油消費國進口中東石油生產國支付的價格,普遍比從同地區進口石油的歐美國家高出1——1。5美元/桶。如果國際石油交易用人民幣定價,則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我國是進出口大國,因此匯率的稍許變動對中國許多外貿企業都會造成致命的打擊。若人民幣成爲我國與各個國家貿易的直接結算貨幣,我國就容易獲取國際商品交易中的定價權,進出口企業也不用擔心匯率變動導致的資產損失。

第三,一國貨幣充當國際貨幣,不僅可以取得可觀的鑄幣稅收入,還可以部分地參與國際金融資源的配置。在信用貨幣流通制度下,貨幣的發行和管理成本比較低,世界貨幣發行國政府可以獲得近似於貨幣供應量的鑄幣稅收益。一國貨幣被納入SDR類似於一隻股票被納入股指,凡是以該股指爲標的進行投資的機構都將被動的對該股票進行配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管理着已SDR計價的資產,這些機構會相應增加人民幣資產。同時,很多國際機構的貸款和國家的負債都是以SDR計價的,人民幣加入SDR後會增加他們在人民幣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配置人民幣資產。這極大便利了我國人民幣直接投資海外和海外投資者直接用人民幣投資中國。

貨幣戰爭看不見硝煙瀰漫,俯視之下同樣是血流成河。中國要想在全球金融資源的競爭與博弈中佔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入貨幣國際化的角逐中。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貨幣國際化也將爲本國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人民幣國際化後,我國也將遇到“特里芬難題”,陷入國際收支平衡和幣值穩定難以兼顧的境地。如何在推進貨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其對本國經濟的有利影響的同時將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我國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們創造條件,堅定信心發展經濟,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在不遠的將來人民幣就一定能夠成爲世界人民歡迎和接受的貨幣。

貨幣戰爭讀書心得5

作爲一名經濟學類的大一新生,在衆多的書目中選取了《貨幣戰爭》一書,由於對經濟學理論只有淺顯的瞭解,我僅簡單地瀏覽了該書系第一部的大致內容。

作者宋鴻兵,1968年出生於四川,1990年畢業於東北大學自動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學,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曆史和世界金融史。1996年後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信息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2002年開始先後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產貸款自動審覈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產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工作

《貨幣戰爭》從歷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頭的形成、發展的歷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頭的世界歷次重大經濟、政治、社會運動中的角色以及給社會經濟造成的破壞,證明了金融資本的逐利的本質,分析了金融資本利用貨幣發行權製造通貨膨脹剝奪廣大民衆財富的種種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對世界金融發展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國際銀行家通過種種手段在美國和歐洲等國確立中央銀行制度,從而控制美國及其他國家經濟。爲了得到一個好收成,通貨膨脹是最不爲人民所發覺的手段。經濟學理論中提到,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的、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時期內通貨膨脹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從而刺激生產,出現經濟的虛假繁榮,但通過增發貨幣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沒有相應的商品保證,不能根本解決生產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貨膨脹率不僅會打亂經濟秩序,而且會危害社會安定。

國際銀行家施展他們的絕技,先使勁發放信貸,把泡沫吹起來,讓人民和其他行業拼命創造財富,然後猛踩信貸剎車,使得大量企業和和人民破產。當看到收穫的季節到了,國際銀行家和他們在美國的代理人攜手再度收緊信貸,造成了"1857年恐慌"."金錢沒有祖國,金融家不知道何爲愛國和高尚,他們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利",這是書中多次提到的拿破崙的一句話,美國的南北戰爭,從根本上看,是國際金融勢力及其代理人與美國政府激烈爭奪美國國家貨幣發行權和貨幣政策的利益之爭。在南北戰爭前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裏,雙方在美國中央銀行系統的建立這個金融制高點上進行反覆的殊死搏鬥,前後共有7位美國總統因此被刺殺,多位國會議員喪命。直

至1913年,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系統的成立,最終標誌着國際銀行家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作者利用歷史的分析,說明了亞洲金融危機與上世紀日本經濟低迷、衰退的金融之迷,重點分析世界金融資本操作手法,並提出中國面臨的危險。姑且不論其中是否存在陰謀論的影子,但不得不說本書提供了另一種角度來看世界金融格局。1945年,根據《佈雷頓森林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成立。在歷史課本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宗旨是穩定國際貨幣體系,主要任務是穩定國際匯率,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在貨幣問題上促進國際合作,對國際收支出現暫時困難的成員國提供短期貸款。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WB),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於戰後歐洲經濟復興,後來則轉向全球性的發展援助,爲成員國提供長期貸款和技術援助。而在作者的書中揭露了國際銀行家"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全球化"的附加條件,即私有化。更準確地說是"賄賂化",藉此以便於接下來讓受援國繼續服用資本市場自由化,市場定價,縮減貧困策略——自由貿易的三服藥。

標籤:閱讀 戰爭 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