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多篇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多篇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篇1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爲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爲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爲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爲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爲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爲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爲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篇2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爲什麼呢?因爲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啓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爲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爲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纔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裏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着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嚐成功的滋味。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爲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爲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啓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願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裏被動的觀衆,欣賞迎合着教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教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髮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的改變是關鍵。讓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讓教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每一個教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教師,她的言傳身教勝於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學生樂於走進她的課堂,樂於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於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篇3

?愛的教育》告訴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比這更重要的東西—對祖國,對家鄉,對同胞,對弱者,對父母,對師長,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都要給予愛和尊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動情,每一段裏行間都洋溢着兒童們的純真與情趣。

?愛的教育》的精彩之處和在於,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個或幾個主人公,把每個故事拆出去也並不影響它的完整性,這尤其是照顧了讀者,特別是我們學生的閱讀心理和特點,使我們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某個道理,使書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點更易於展現,其中讓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愛的老師”的日記,作者細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師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師對孩子們“發大聲和動怒是絕對沒有的”,但孩子們對老師的訓誡還是肅然起敬,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的王老師,還有另一位老師,則截然不同,她“用教鞭擊桌用拍手來使他們鎮靜”,但並沒有給孩子們帶來恐懼,反而讓孩子們依附着她的快樂,一幅幅畫面,表明了孩子們對老師真摯的感情,更證明了老師對孩子們的關心和崇高的,無微不至的,這位老師倒像極了我的陳老師,還有一篇“家長”的日記讓我印象深刻,它敘述着“學生的父母”他們是與學校教育息息相關的一羣特殊的人,他們容貌不同,職業各異,但卻都有着一顆“爲孩子着想”之心,他們默默地接送孩子,關心着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把對自己孩子的愛,遷移到孩子的同學和夥伴身上,他們因爲同爲父母,而變成“平等的友人”讀着這樣的描寫,記敘“學生的父母”的日記,我的心也會隨溫暖起來,會被其中濃濃的親情所感動,作爲學生,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理解,領會天下父母心,把感動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學們,讀了這本《愛的教育》我們懂得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成績知商雖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這本書可以說是素質教育的讀本,它可以讓我們明確地感受到什麼是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是我們不應該去做的,如此,我們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體會出素質教育的魅力。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篇4

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書,它通過講述主人公---安利柯身邊發生的故事來教我們“愛”-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兒女之愛,國家之愛等。它是一本教育我們的好書,值得每個人用心的閱讀。

在《愛的教育》裏面給我印象最深是“普雷科西得獎”這個故事,故事的情節是:普雷科西的爸爸是一個鐵匠,經常無緣無故的打他。有一天上午,督學和校長來發獎章,第一枚獎章發給了代洛西,第二枚獎章發給普雷科西,普雷科西表現出無比感激!放學了,督學走到普雷科西的爸爸面前高興地說:“我爲你高興,你的孩子勝過了54個同學,獲得第二枚獎章。他是一個聰明又有夢想的孩子,他會前途無量。”鐵匠聽後十分驚訝,過一會,他的眼淚慢慢流下來了,然後緊緊抱住了普雷科西。

這個故事說明了:普雷科西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爸爸對他的態度。

我也要向普雷科西學習,比如做作業遇到困難,不能想都不想就去問爸爸、媽媽。我應該多動腦筋想一想。

普雷科西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學習,也能學習的這樣好,我的學習環境比普雷科西的學習環境好多了,普雷科西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學習,還學習得這樣好,我也要比普雷科西學習得好。好遇見困難永不退縮,還要相信自己,困難打不倒你,我自己能做到。

老師對幼兒愛的心得體會篇5

?愛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譯爲心)是通過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 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親人爲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啓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愛的教育》被認爲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國公認爲最富愛心和教育性的讀物。以下是整理的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在這本書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義快的行爲》這兩節,第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裏可以知道,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節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侮辱,最後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最後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他,讓肇事者站起來,並沒給他處罰,聽他講完事實後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老師說了些話,老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裏就表現了卡隆他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並且得饒人過且饒人,這是難得的一種爲人處事。

讀到這裏,我想在這個以經濟利益爲主的社會上,使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爲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那種關愛他人的精神已經漸漸淡漠,在社會加強精神建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校家庭上學習這關愛他人,讓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心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