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勵志》心得體會篇1

我一直認爲勵志類的書籍基本是滿頁的慷慨激昂和壯志成成,《正能量》完全糾正了我的偏見。拿起這本書的時候,只是隨意的翻閱,開篇的撕書練習馬上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他要求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將讀過的部分撕掉。或許大部分讀者並不會照做,這個讀書習慣的小小改變,我確實感覺到頭腦經歷了一個微妙的但是真實的改變,抑或是思想,抑或是感受。心裏一直在暗示讀完這一頁就沒了,我便更認真的體會每一個文字的內涵,更細心的推敲每一句話的蘊意。《正能量》並不是簡單枯燥的說教,解讀了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行爲導致情緒的產生”這一理念,他認爲:“人們可以通過對某種情緒的表現而獲得相應的情緒感受。”這也就是所謂的“表現原理”。

不管屬於哪個社會階層,也不管從事何種工作,正能量都是我們所渴望的。它並沒有那麼稀缺,或者遙不可及,將每個生活細節堅持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會突然發現,我們不再是那個僅僅麻木重複自己舊行爲模式的人,而是變成一個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對身邊的環境作出最適反應的人。“表現原理”的核心在於行動。我們要做自己情緒的“老闆”而不是行動的“觀察者”。大踏步走,你就會感到精神抖擻;擠出微笑,你就會感到快樂;挺直腰板,你就會變得更加自信。每個人需要作出的改變不盡相同,正如詹姆斯所說的一樣:“如果你想擁有一種品質,那就表現得彷彿你已經擁有了它一樣。”或許,我們要做的不只是身體語言的改變,更包括一些我們一直想做,卻總是拖延的事情。今天,就開始着手解決那項難纏的工作,或是去見讓你愧疚了很久的朋友,或是回家給父母做一頓晚飯,或是開始早已計劃好的長途旅行。不管是什麼,今天就開始作出一些積極的改變吧,你會遇到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勵志》心得體會篇2

百家姓有很多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可姓差的人還真不多見!今天,老師就給我們讀了一篇大家胡適先生寫的文章《差不多先生》,我的感覺頗爲深刻。

差不多先生很顯然是虛構來的,但在胡適先生筆下,寫得非常鮮活、栩栩如生,不得不相信他真的存在,就像自己的鄰居一樣親近。作者把文章寫得層層深入。從小時候他把紅糖買成白糖,對這種生活上的小時不以爲然。到上學時搞錯直隸省市的知識,也不當回事,不真心去改錯,乃至在工作崗位上出差錯,也只是一味賠笑,從不根本糾正。再到因自欺欺人而最終喪命。讓人從荒唐的笑中感到氣憤,不得不讓我們從一件件小時中吸取教訓,知道壞習慣的害處之大。

作者胡適與著名的文學家魯迅齊名,卻能以白話的形式,讓人覺得淺顯易懂,更讓人感到差不多先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從笑而引發的深思,足見他觀察生活紙仔細。記得我二年級時,一次數學考試,因爲不認真、着急、沒檢查,十看成一,所以做錯了一道計算題。不但一百分沒有了,還進入了被罰抄題的行列,我這不就當了一次差不多先生嗎!

其實“差不多”就等於不認真,等長大走上工作崗位,如果不認真,小則鬧笑話,大則出人命,可見不認真的危害多大。我們切勿做差不多先生呀!時時謹記“認真”二字。

《勵志》心得體會篇3

你以爲的努力,只是在“重複勞動”

學生時代,相信大家都做過這樣一件事:摘抄錯題。

每次考完試或批改完作業,總有一堆“努力”的同學把錯題抄到“錯題本”上。那字跡,那排版,像練字一樣美觀工整。

但錯題本一合,再也不會翻開第二遍。裏面的錯題,壓根就沒有弄懂。接下來的考試,錯過的題目還是會錯。

雷軍說過:“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如果每次只是抄錯題,不加以分析,就是毫無意義的重複勞動。

因爲你的大腦,始終在偷懶。

原來有個同事,每次經過他位置,都看見他在寫方案。我問他:“公司最近接了很多項目?”

他頭也不擡,敲着鍵盤說:“哪有很多項目啊...就同一個方案,老闆不滿意,已經改第5遍了...煩死了!”

我又問:“他哪裏不滿意呢?”

他很鬱悶:“就說東西不是他想要的,自己也不說清楚,就會叫我們改。”

我很納悶:“那你可以先花點時間溝通呀。”

他疲憊的說:“哪有時間,每次要得那麼急,馬上寫都不一定能寫完呢!”

那天晚上,他加班到了凌晨3點。但方案最終還是沒有通過。

可以說,他每天的努力都是白白浪費的。

這就是重複勞動的最大特徵,反覆做對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愛因斯坦講過一個故事:

如果給我1個小時,去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先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

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解答這個問題。

遠離核心問題,即使付出的再多時間,也只是徒勞無功。

只有在最高效的環節中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勵志》心得體會篇4

幾個星期前的一個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感恩教育活動,以前在網絡上也看過,不大記得,只記得當時在電腦前哭得泣不成聲。喝!光在電腦前就這樣了,現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不知能否讓我淚流成河?當時來了許多的家長,或談笑風聲,或在人羣中尋找自己的兒女或孫子孫女。總之大家都等待着活動的開始。

一位西裝筆挺的先生上了升旗臺,講了一段精彩的致詞,便同我們倒數進入今天得感恩教育正題。感恩教育分三部分:對父母,對老師,對自己。

squo;squo;寫下最親的五位親人。squo;squo;老師在上面說着,我便寫下了爸爸、媽媽、外婆、奶奶、外公。本想再寫爺爺,但他走的太早了,我才六歲時,他便去了天堂。squo;squo;劃掉一位親人"我聽演講老師大聲的說。柔和而又傷感的音樂讓我難以劃去任何親人,此刻,我明白了一種感受,失去了親人該多麼的痛苦。我劃掉了外公,我有一瞬間想流淚,但我卻滴淚未出。squo;squo;劃掉兩位親人squo;squo;演講老師再一次說,我的手顫抖了,我閉上雙眼想着這些親人的笑容,任一位都無法放棄!我的淚水在打轉,卻滴淚未出,轉看身後,哭聲一片。不少家長也哭出了聲。我劃掉了外婆、奶奶。顫抖的手劃下了斜杆。squo;squo;再劃掉一位!squo;squo;我聽見這有些許不可思議!再一位?我下不了手了!如同要活生生將親人殺死!任準也做不到!呆滯一會。萬千畫面似卷軸涌動在我腦中,一句曾經的話,一句嘮叨話,一個擁抱,父母以前些事,如,但我卻滴淚未流。如離別般,劃去了父親,唯剩母親!此後,有不少同學登臺說出感想,改變自己!感動了不少人。

聽了這長達兩小時的感恩教育,我未流一滴淚。那是假裝的堅強,老師說我們九零後叛逆,是的。叛逆使我們麻痹了感情,惜淚如金,儘管如此,我們九零後至少還要學會感恩!

《勵志》心得體會篇5

最近我校一位學生遇到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在放學的路上遇見一位老奶奶被車撞到了路溝裏,車跑了。這位學生就把她救了起來,並用自行車把她送到了醫院。等老人的家人來了以後,不但對這位學生沒有任何的感謝,反而說是他撞了老人,讓老人來說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的時候,老奶奶卻不肯說出實情,而說:我記不清楚了。就這樣,這個學雷峯,做好事的學生,在老人家人的逼迫下,爲老人支付了800元的醫藥費。

諸如此類的事件讓人深思:爲什麼不斷出現獲救者、受恩者冷漠絕情的面孔?爲什麼現在的人都這樣?怎麼感恩情結離人們越來越遠呢?

我們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感恩傳統。在我們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中,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反映出我國古人對感恩的認崇尚。就連我們的祖先在造字上也反映出了感恩的思想,有文字專家分析:恩從因從大,乃就起口而擴大之意,亦含有相賴相親之意,心之所賴所親者,彼此有厚德至誼,即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之友誼。

然而,由於當今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公民的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金錢和利益的權衡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相助,自私自利的貪婪在蠶食人們的良知。孩子不知道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學生不知道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被幫助者不知道感謝幫助者之恩;政府不知道感謝人民的尊重之恩;人類不知道感謝自然的恩賜之恩……

人們啊!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請你學會感恩吧!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自然,感謝一切給予過自己幫助的人。這樣,你纔會更加熱愛生命,更加關愛他人;你才能收穫平和與快樂。

《勵志》心得體會篇6

說到《阿甘正傳》應該很多人會知道,因爲這是很知名的一部電影。我前兩天正好看了這一部電影。你們猜我爲什麼會知道這部電影呢?不是因爲他太出名了,也不是因爲我爸爸媽媽告訴我這部電影,而是因爲《曉鬆奇談》裏面談到了這部電影,於是我就決定看一看這一部電影。

看完這一部電影,我發自內心的想:這部電影真好看呀!我發現這一部電影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將阿甘本人放在那些黑白的紀錄片裏面,我們這個時代將新的人物拍在舊的電視劇裏面很容易,但是《阿甘正傳》是二十多年前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一定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看這部電影時,我很想知道小forrest寫給他媽媽珍妮的信裏面會寫什麼呢?我問媽媽,媽媽說要是我是小forrest,我會跟媽媽說什麼。我想我要是小forrest,我會跟媽媽說,我很想念她,希望她在天堂裏健康快樂,過得好好的,還有我和爸爸相處很好,爸爸愛我,我也愛爸爸!通過《曉鬆奇談》我知道了阿甘是右派的代表,珍妮則是左派的代表。右派是比較相信上帝,保護自己喜歡的人。左派則是比較民主一點的。不過我還不是很瞭解左派和右派的區別,希望以後可以多點了解。

這部電影的情節很特殊,是中年人阿甘在等車時向陌生人開始說自己的故事,說着說着又到了自己現實的生活中。詳細情節怎麼樣,我就不說啦。我建議大家都可以看一下這部電影。

《勵志》心得體會篇7

帶着一份對學習的渴望和對教育的執着,我很榮幸地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學習班,班主任學習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心得體會。本次的遠程課程學習,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市教育局爲我們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學習的平臺。藉助這個平臺,我們能與一些優秀教師、專家們有了零距離接觸。十分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本次培訓到此刻已經有四個月了,我認真學習,進呱呱房間聽視頻課,完成《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遠程課程等等,使我的思想受到了強烈衝擊,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本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啓發和感受是:這我人生中一筆最珍貴的財富。現將我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班主任作爲一位管理者,是聯接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學校的橋樑。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既要帶好學生,服務於任課教師,管理好班羣衆,還要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家庭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第一學校,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老師。家長一般都期望把自我的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但由於職業的特點、文化水平、性格脾氣等條件的不一樣,效果也大不相同。個性是由於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那種骨肉之情,往往會沖淡理智,忽視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因而造成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的背離。班主任老師有義務也很有必要指導家長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班主任只有與家庭密切配合,有意識地構成用心向上的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出富有成效的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成功性才能大大提升。

首先我在不斷學習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過程中,能夠與家庭教育專家、家庭教育指導師們能夠應對面交流,交流班主任在育人方面的困惑,解決當前家庭教育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心得體會《班主任學習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心得體會》。因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學生入學後,他們的全部生活仍然與家長持續着聯繫,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主動與家長勾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各項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明智的班主任就應放低姿態,放平心態,經常主動地與家長一同分享孩子點滴進步的喜悅,交換教育的意見,聽取家長的推薦。主動與家長勾通的方式除了傳統的家長會、家訪、電話訪問外,我利用網絡與家長勾通,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把家長也帶進了呱呱視頻房間的家庭教育學習,家長帶動家長進呱呱視頻房間課堂學習,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習中讓我認識到,班主任是能夠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家長都是愛孩子的,無論學歷高低,只是缺少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但爲了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樣一個偉大的主題和願望走到一齊,必須會讓我們學習與生活更加精彩,因爲學習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就是與智者同行,與大師同在,這個智者、這個大師就是家庭教育科學知識;二是因爲家庭教育不僅僅神奇,更是神聖,當我們被這神奇與神聖感化後,我們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在發生着變化——

變化一:開始學會了用愛的微笑應對孩子、用愛的情緒傾聽孩子、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不僅僅如此,我們還學會用這五愛看待世界所有。我相信天下每一位身爲父母和老師都想成爲這樣的家長和老師!我驚奇地發現,當我們自身的育人素養提升後,我們應對孩子和學生的眼神、態度、語氣、動作、用語都發生着變化,學校育人環境在我們的變化過程得到進一步優化。

變化二:自從學習家庭教育以後,我的教育理念也在發生着變化,用先進的育人理念帶動家長也是自然的,家長們也在跟着發生變化,這是十分可喜的。此刻每次家長會後都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長寫來了學習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很深。如這次的家長會上,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表演了手語操《好習慣》、祖孫三代表演了《跪羊圖》,好多家長都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副主任管理班裏的公物,家長們爲班裏捐了很多工具。第二天有一位家長不惜用幾百元買來獎品,讓我鼓勵孩子們學習。孩子們也在慢慢變化着,家長們更是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學習家庭教育是一項艱難的路程,但我相信此刻積累的寶貴經驗會在將來有必須的用途。自從參加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學習以來,雖然很辛苦,但一路走來收穫頗深。在育人方面我首先改變了很多,儘可能多鼓勵和讚賞孩子們,孩子們在一天天變化着…班裏成立家庭教育指導委員後,此刻班裏的工作很是簡單,家長會的召開,學習上有主任管,班裏的公物有副主任管,一切都簡單自如。在學習家庭教育上我已經嚐到了甜頭,雖然是一點點,但是我感到很欣慰。十分感謝顧老師率領的團隊,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指明瞭一條光明之路,使我感到這條路越走越寬。

身爲母親的我,不僅僅在學校教育學生,回到家也同樣教育自我的子女,我相信這次班主任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的學習是幾代人都享不盡的充電之旅。

《勵志》心得體會篇8

何爲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於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侷限於經驗,或拘泥於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現在我把我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共七點,不妨稱之爲教育的七條箴言。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徵: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可嘆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願相信各種艱深複雜的謬誤,卻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麼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麼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爲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條箴言: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這個論點由盧梭提出,而後杜威作了進一步闡發。“教育即生長”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義,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蘇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個人靈魂裏固有的能力,當時的智者宣稱他們能把靈魂裏原本沒有的知識灌輸到靈魂裏去,蘇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們能把視力放進瞎子的眼睛裏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長”的道理,我們也就清楚了教育應該做什麼事。比如說,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是特別反對用狹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們即使承認了“教育即生長”,也一定要給生長設定一個外部的目的,比如將來適應社會、謀求職業、做出成就之類,彷彿不朝着這類目的努力,生長就沒有了任何價值似的。用功利目標規範生長,結果必然是壓制生長,實際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長”。生長本身沒有價值嗎?一個天性得到健康發展的人難道不是既優秀又幸福的嗎?就算用功利尺度——廣闊的而非狹隘的——衡量,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不是更有希望獲得真正意義的成功嗎?而從整個社會的狀況來看,正如羅素所指出的,一個由本性優秀的男女所組成的社會,肯定會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條箴言: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規範教育,無視生長本身的價值,一個最直接、最有害的結果就是否定兒童期的內在價值。把兒童看作“一個未來的存在”,一個尚未長成的大人,在“長大成人”之前似乎無甚價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標是使兒童爲未來的成人生活做好準備,這種錯誤觀念由來已久,流傳極廣。“長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頂,彷彿在長大之前兒童不是人似的!蒙臺梭利首先明確地批判這種觀念,在肯定兒童的人格價值的基礎上建立了她的兒童教育理論。杜威也指出,兒童期生活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不可把它當作人生中一個未成熟階段,只想讓它快快地過去。

人生的各個階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價值,沒有一個階段僅僅是另一個階段的準備。尤其兒童期,原是身心生長最重要的階段,也應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又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爲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個成人世界紛紛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驅趕他們到功利戰場上拼搏。我擔心,在他們未來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後的社會上,童年價值被野蠻剝奪的惡果不知會以怎樣可怕的方式顯現出來。

第三條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這是西塞羅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適應現實爲目標塑造學生。人在社會上生活,當然有適應現實的必要,但這不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說:學習不是爲了適應外界,而是爲了豐富自己。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爲己”而非“爲人”的事情。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強調,學習是爲了發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實面前獲得自由,當然,這只是一種內在自由,但是,正是憑藉這種內在自由,這種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些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對於改變人類社會的現實發生了偉大的作用。教育就應該爲促進內在自由、產生優秀的靈魂和頭腦創造條件。如果只是適應現實,要教育做什麼!

第四條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這句話出自盧梭之口,由我們今天的許多耳朵聽來,簡直是謬論。然而,盧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說教育即生長,那麼,教育的使命就應該是爲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是最好的環境?第一是自由的時間,第二是好的老師。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閒暇。在希臘人看來,學生必須有充裕的時間體驗和沉思,才能自由地發展其心智能力。盧梭爲其驚世駭俗之論辯護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今天許多家長和老師唯恐孩子虛度光陰,驅迫着他們做無窮的功課,不給他們留出一點兒玩耍的時間,自以爲這就是盡了做家長和老師的責任。盧梭卻問你:什麼叫虛度?快樂不算什麼嗎?整日跳跑不算什麼嗎?如果滿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虛度,那就讓他們虛度好了。

到了大學階段,自由時間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見,可以沒有好老師,但不可沒有自由時間。說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都是自學。就精神能力的生長而言,更是如此。我贊成約翰·亨利的看法:對於受過基礎教育的聰明學生來說,大學裏不妨既無老師也不考試,任他們在圖書館裏自由地涉獵。我要和蕭伯納一起嘆息:全世界的書架上擺滿了精神的美味佳餚,可是學生們卻被迫去啃那些毫無營養的乏味的教科書。

第五條箴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纔是教育。

我最早在愛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這句話,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話。隨後我發現,它很可能脫胎於懷特海的一段論述,大意是:拋開了教科書和聽課筆記,忘記了爲考試背的細節,剩下的東西纔有價值。

知識的細節是很容易忘記的,一旦需要它們,又是很容易在書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記住知識的細節,既吃力又無價值。假定你把課堂上所學的這些東西全忘記了,如果結果是什麼也沒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那個應該剩下的配稱爲教育的東西,用懷特海的話說,就是完全滲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種智力活動的習慣,一種充滿學問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愛因斯坦的話說,就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總體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說,一個人從此成了不可救藥的思想者、學者,不管今後從事什麼職業,再也改不掉學習、思考、研究的習慣和愛好,方可承認他是受過了大學教育。

第六條箴言:大學應是大師雲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薰陶下生長。

教育的真諦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育智力活動的習慣、獨立思考的能力等,這些智力上的素質顯然是不可像知識那樣傳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徑是受具有這樣素質的人——不妨籠統地稱之爲大師——的薰陶。大師在兩個地方,一是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學裏,大學應該是活着的大師雲集的地方。正如懷特海所說:大學存在的理由是,擁有一批充滿想象力的探索知識的學者,使學生在智力發展上受其影響,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熱情之間架起橋樑,否則大學就不必存在。

林語堂有一個更形象的說法:理想大學應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飯所,這裏碰見一位牛頓,那裏碰見一位佛羅特,東屋住了一位羅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書房,後院是戴東原的住房。他強調:“吃飯所”不是比方,這些大師除吃飯外,對學校絕無義務,學校送薪俸請他們住在校園裏,使學生得以與其交流接觸,受其薰陶。比如牛津、劍橋的大教授,抽着菸斗閒談人生和學問,學生的素質就這樣被“煙燻”了出來。

今天的大學爭相標榜所謂“世界一流大學”,還擬訂了種種硬指標。其實,事情本來很簡單:最硬的指標是教師,一個大學擁有一批心靈高貴、頭腦智慧的一流學者,它就是一流大學。否則,校舍再大,樓房再氣派,設備再先進,全都白搭。

第七條箴言: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這是羅素爲正確的師生關係規定的原則。他指出,一個理想教師的必備品質是愛他的學生,而愛的可靠徵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他強調:教師愛學生應該勝於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於愛金錢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師恰恰是以名利爲唯一目的,明目張膽地把學生當作獲取名利的手段。

教師個人是否愛學生,取決於這個教師的品德。要使學校中多數教師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則必須建立以學生爲目的的教育體制。把學生當作手段的行徑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師權力過大,手握決定學生升級畢業之大權。所以,我贊同愛因斯坦的建議:給教師使用強制措施的權力應該儘可能少,使學生對其尊敬的唯一來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質。與此相應,便是擴大學生尤其研究生的權利,在教學大綱許可的範圍內,可以自由選擇老師和課程,可以改換門庭,另就高明。考覈教師也應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學生的愛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門的青睞。像現在這樣,教師有本事活動到大筆科研經費,就有多招學生的權力,就有讓學生替自己打工的權力,否則就受氣,甚至被剝奪帶學生的權利,在這種體制下,焉有學生不淪爲手段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