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心得感悟多篇(精品多篇)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心得感悟多篇(精品多篇)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個人心得感悟 篇一

實地祭掃活動會帶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心目中有着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給故去的親人獻上一簇鮮花,或燒上一些清紙,以寄託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的這種習俗,既是一種與故去親人情感的交流,同時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既是一種以實地爲基礎的祭奠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心理活動。而人們對親人的追思,既要有實物,更要有實地,俗話說,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可供祭奠的場地越來越少,今後也只會更少,另一方面,隨着人們對環境保護訴求的不斷提高,也越來越意識到,燒紙不僅給消防安全帶來隱患,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而,實地祭掃雖然是一種文化習俗,但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文化習俗,都是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活動外化的產物和表現,而任何文化習俗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會隨着社會文明[]前進的步伐而不斷地演變着。但任何文化的存在與延續,並不在於它最初的形態和樣式,而在於它不斷地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它抽象符號的根本意義,又要隨時調整着自己的身姿,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互融合。

從根本上說,祭奠活動還是人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本身,有着巨大的時空穿梭的調節量。俗話說,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長。因此,祭奠親人的根本之義,並不在於非要有個實地場所,也不在於那些必須點燃的清紙,而在於心裏的惦念,和只可對親人說的的那些內心絮語,只要心裏存在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戶,在心裏冥思故人,也會是一次對親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一些地方印發通知,鼓勵以網上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從疫情防控需要來說,這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而從文化習俗的傳承層面來說,無疑,鼓勵網絡祭掃也是一次恰當的、符合時宜的鼓勵舉措,這會使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進步的步伐產生深度融合。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心得感悟 篇二

按照縣委宣傳部《關於廣泛開展“我們的清明·文明緬懷”網絡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和團縣委、局團委開展“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通知要求。第四國小少先隊開展“祭先祖緬英烈敬英雄”清明節系列活動。

活動一:開展“線上升旗”和“網上祭英烈”教育活動。倡議廣大師生文明祭祀、環保祭祀、節儉祭祀、安全祭祀。寄託少先隊員的深深哀思。

活動二:以“清明祭英烈,弘揚民族魂”爲主題的線上主題班會。激發學生對先烈的敬仰,對現代美好生活的珍惜。

活動三:以“清明節”爲主題。讓同學們瞭解清明的文化習俗、緬懷先烈、祭奠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爲祖國、爲人民所犧牲的逆行者們。

活動四:徵集以“致敬英雄緬懷先烈”爲主題的徵文和短視頻。

本次系列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讓我們沿着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繼承先烈遺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爲全國奔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個人心得感悟 篇三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羣衆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羣衆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待疫情結束後再開展現場祭掃。

這對於一些習慣現場祭奠的人來說,不免有些遺憾。清明時節雨紛紛,寄託着我們對先賢的思念;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墓前,通過一系列儀式,將堆積在心底對親人的思念傾訴出來。

清明時節也是一年裏萬物吐故納新、生機勃勃之時,此時郊外踏青,感受天地靈氣和百花芬芳,令人心曠神怡,許多家庭在外出掃墓之餘到野外踏青。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由於疫情尚未結束,若是大家都扎堆去掃墓,就難免會形成大規模羣體聚集,這對疫情防控來說是很大的隱患。不論是出於對疫情防控的重視,還是爲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當前都不宜提倡集中性的現場掃墓。

該《通知》中所倡導的網絡祭掃,不失爲時下祭祀親人和表達哀思的一種好方式。雖說網上祭祀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網上祭掃因其綠色、安全等特點,是這些年來民政部一直在積極倡導的文明綠色祭掃方式,也逐漸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據瞭解,浙江境內的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城鎮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都通過官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公衆號等方式,爲民衆提供免費網上祭掃服務,即方便又簡單。

網上祭祀雖然不像現場掃墓那般身臨其境,但多了互聯網特色,比如網上紀念館中包含了祭文、留言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進行上香、獻花等高仿真的祭祀操作,同樣能傳達出對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掃墓重在表達哀思。事實上,千百年來,我們祭奠的方式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比如,古人最初祭奠方式也不是燒紙錢的,而是用動物祭祀,後來又用木頭替代,自發明瞭紙張後,才改用更爲方便的紙製品。所以,傳統習慣可以根據社會發展做出相應的形式變革而同時保留精神層面,無論採用什麼形式,清明寄託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沒變。

令人欣慰的是,該《通知》並沒有對祭掃的方式進行一刀切,而是根據實際,考慮了不同人羣的不同需求,在網絡祭掃之外,還給出了代爲祭掃和預約祭掃的方式。這充分體現出了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對民衆不同偏好的尊重。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心得感悟 篇四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清明,人們都會通過祭掃,表達對親人的緬懷和思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清明祭掃變得有些特殊。連日來,安徽省巢湖市大力倡導“網絡祭祀”努力營造“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圍,過一個健康、文明、綠色、低碳的清明節。

點點手機寄哀思,網上祭祀更文明

爲方便市民向先人寄託哀思,巢湖市文明辦推出實景式“網上祭掃”平臺,爲親人送上“雲端的思念”。市民進入祭掃頁面,鞠躬、獻花、寄語,市民即使不能親臨現場,也能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重於心不拘於形,平安共度綠色清明

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巢湖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爲平臺,舉辦“平安清明·文明祭掃”集中宣講活動。大力宣講了文明祭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要求黨員以身作則、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禁止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上墳掃墓活動,向居民們提出倡議:一是摒棄陳規陋習,實行文明祭奠;二是發揚傳統美德,倡導厚養薄葬;三是嚴防疫情反覆,確保節日安全。

開展入戶宣傳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們走村入戶,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積極宣傳“祭祀活動重於心不拘於形”,倡議不組織現場祭掃,特別是集聚性祭掃活動,通過家庭追思、網上祭祀等方式,緬懷已故的親人,鼓勵大家攜起手來,積極響應綠色祭掃,共戰疫情、共享文明。

戰“疫”尚未結束,防控不能輕視,這個清明改變的是祭掃方式,不變的是對烈士的緬懷和對親人的思念。特殊時期,請暫時停下前往現場祭掃的步伐通過其他的方式寄託思念,一起等待烏雲散去,春暖花開的那天。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心得感悟 篇五

事實上,“雲祭掃”被社會認可,不只是因爲這次前所未有的兇猛疫情。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不遺餘力地倡導移風易俗,積極引導文明祭掃,鼓勵羣衆採取鮮花祭掃、網絡祭掃、居家祭掃等祭掃新方式。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給這種新風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清明“雲祭掃”漸漸被更多人接受。同時,從消防安全和環境治理上看,“煙熏火燎”的傳統祭掃方式也不合時宜。

傳統節日之所以有綿延千載而不衰的強大生命力,恰恰是因爲其能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傳承方式,但無論傳承方式怎麼變化,其精神內核自始如一。作爲二十四節氣中一個農時節氣與傳統節日的“雙肩挑”,清明在我國已傳承了幾千年,而在衆多清明習俗中,祭祖習俗最被看重。雖然清明節俗繁多、形式各異,但貫通於其中的核心價值乃是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和關懷。人們對先人的追思緬懷,同時也是對傳承濟世德業、弘揚優秀家風的美好期待以及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深深思考。

清明時節,帶上一顆感恩、緬懷、敬畏、虔誠、沉思的心,通過網絡“雲祭掃”,既可以表達對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撫慰和充實生者的精神和心靈。新的祭祀方式也一種是無形的情感培育,可以讓生者珍惜生命,承擔家庭及社會責任。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更深切地體會到“自由呼吸”是多麼可貴,生命是多麼可貴。凡是有助於“自由呼吸”,有助於呵護生命的事物,我們都應張開雙臂去熱情擁抱,比如清明“雲祭掃”,這不只是特殊時期的一種替代性祭祀方式,還將會成爲清明的新風尚。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個人心得感悟 篇六

當下,疫情尚未結束,戰鬥還在繼續。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市對清明祭掃作出相關安排和規範。3月1日,天津首先發布通告稱,今年清明節期間,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現場祭掃服務,暫停集體共祭、植樹區安葬等羣體性活動。廣東、遼寧、北京、上海以及南京、無錫、溫州、錦州、鞍山、深圳等省市,也陸續發出通告,暫停組織公祭、江祭等羣體性公祭活動。但網絡祭掃、雲祭掃等新方式,爲市民打開了另一扇窗。這些“因時而變”的舉措,就是爲了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止疫情的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也體現了一種公共責任。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明祭掃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一種“剛需”,具有一定的儀式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也是清明節得以傳承的原因之一。但我們在承認傳統儀式的同時,也不能拘泥於儀式,而應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進入新時代,更應“因時而變”,讓文明祭掃成爲清明的主基調。傳統的“現場祭掃”,不僅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還會帶來諸多安全隱患,而今又面臨疫情的風險,實行清明祭掃預約制,或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更是確保安全的需要。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也是對逝者的告慰。

近年來,各地通過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網絡祭掃等新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部門推出的代爲祭掃、網上祭掃等新服務,更是爲我們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了條件。疫情關不住思念,距離隔不斷親情。只要我們懷着真摯的情感,網絡祭掃、雲祭掃同樣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

清明祭掃,未必需要讓菸灰飄散。將祭掃方式由線下轉爲線上,不過是儀式上的變化與豐富,沒有改變清明祭奠已逝親人的精神內涵,所以也應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種方式。

2020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個人心得感悟 篇七

清明節臨近,爲營造緬懷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肥西縣文旅局積極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祀活動。

肥西縣文旅局以網上祭奠英烈爲愛國主義教育載體,向全體幹部職工發出“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祀活動的號召。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鏈接軍人事務部網站和中華英烈網活動專欄,進行網上獻花、發表祭文或留言等方式,開展網上祭祀活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並關注“中華英烈網”在相應平臺上的賬號,進一步學習先烈事蹟。

同時,肥西縣文旅局在“文旅肥西”公衆號刊發“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專欄,介紹肥西縣英烈事蹟。通過開展網上祭祀英烈活動,關注公衆號學習先烈事蹟,進一步激發了文旅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大家銘記歷史,以實際行動傳承英烈精神,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凸顯愛國主義的當代價值,把愛國主義轉化爲防控文化陣地零傳播的實際行動中,轉化爲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級的生動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