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多篇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多篇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1

“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相信每個人兒時心中都有個航天大夢,想要“扶搖直上九萬里”,去探索太空的奧祕!

飛離地球,遨遊太空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夢想之一。古人們便有“可上九天攬月”的奇幻想象,富有無邊想象力的炎黃子孫們的航天夢早已在心中發芽……

2003年10月15日,在甘肅酒泉,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響聲直衝雲霄,點火,發射!神舟五號宛如一條巨龍盤旋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直線……在10月16日早,用自己的身體來爲中國航天事業做貢獻的航天員楊利偉等人回到了着陸場,爲我們中國人的航天工程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在這天,數位科學家喜極而泣,在上古時期的想象現在終於成真!原來,那天正是2007年10月24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同年11月27日,嫦娥一號成功傳回了第一幅月面圖像,這標誌着中國的探月新時代就此來臨!

2011年9月29日,中國第一個軌道實驗室——“天宮一號”成功發射,用在蒼穹之中與神八、神九和神十成功對接。2016年9月15日,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空間站——“天宮二號”成功問世,也就相當於天宮二號爲中國的空間站的歷史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在此期間,2012年12月27日,中國科學家還研究出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正式成爲第三個研發出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就在3天前,在海南省文昌市發射了天問一號,這是我們對火星的初步嘗試,而天問系列則是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但我們的夢想不僅於此……

從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到天問一號的邁步,僅僅過了51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大步向前,從一無所有到全國領先,這是數代人不懈的奮鬥與努力!而在這一項項壯舉的背後,每個人都是中國航天進步的見證者……

從東方紅一號發射到墨子號飛向太空;從兩彈一星橫空出世到北斗系統服務全球;從成功登月到天宮號空間站建立;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在無數科學家一個個日日夜夜不計付出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地走向現實!

這是一部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史,更是一部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的奮鬥史。我們每個人都將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學們,請讓我們與航天事業共勉,努力學習,愛我中華!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2

航天精神以大局爲重、艱苦奮鬥、自主創新、廉潔報國。

中國的太空部門,是目前中國屈指可數的幾個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有最重大戰略意義的行業之一;中國太空事業的建設者們,以他們的奉獻、創新和輝煌的成就,告訴我們什麼纔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國知識分子的風采。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內各行業中投入和產出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而且對中國的國家利益具有頭等的戰略重要性,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航天部門多年來始終保持着中國革命的精神:以大局爲重、艱苦奮鬥、發憤圖強、最終成爲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國航天工業志存高遠,奮發圖強和廉潔報國的行業風貌,應該成爲全體中國人共同的精神財富,中國航天人的精神應該像過去的精神一樣,成爲中國現代的進程中所有行業的楷模。

中國航天事業所創造的這些有形和無形的財富,是我們這個民族不竭的物質和精神寶藏。

1、學習航天人的艱苦奮鬥、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

由於美國和歐洲頒佈的禁令,我國很難從國外獲得關鍵的航天技術,中國也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活動。航天事業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職業,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其風險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風險面前,中國航天員表現出的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頑強拼搏的鬥志。航天員這次出艙面臨着失壓、缺氧、輻射和巨大溫差等諸多困難。他們用艱苦奮鬥、敢於犧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優秀品質;用勇於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爲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榜樣。

2、學習航天人極其嚴謹的科學精神

神舟七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並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爲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這種不允許失敗、不準有絲毫瑕疵的嚴謹工作作風,保證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

3、學習航天人志存高遠、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

漫步太空,這個在當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學技術,神七昇天意味着將打破這種局面。當我們沉浸在神七帶來的歡樂和喜悅時,當我們爲航天事業的輝煌感到驕傲和自豪時,一定要認真學習航天人勇於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特別是要學習他們在航天事業中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責任感,學習他們以國家利益爲重、志存高遠、爲國奉獻、立足本職工作的精神。

結束詞:

神七的成功發射不僅爲中國的科技進步提供了新的動力,代表航天事業的航天人更爲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它促使當代青年學生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作爲當代大學生,作爲一名學生黨員,我們更應該自覺地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踐行航天精神,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3

作爲一名大學教師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兩個小時的報告,楊利偉英雄詳細介紹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回首了載人航天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展望了未來。同時也從個人飛天經歷和體會出發,用生動的事例講述了“精神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在促進載人航天事業快速發展、成就航天夢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世界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通過觀看學習,我深刻理解了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進程中,中國航天人員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爲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果,也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50多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伴隨着航天事業的發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航天科技工業培育形成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體現和繼承發展,是偉大的民族精神與航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航天事業之魂,也是中國航天企業文化之魂。

1、神舟五號飛船零配件產地幾乎涵蓋了大半個中國,並以百分之百的發射率和零失敗率,創造了航天發射史上的輝煌。各參研參試部門和單位爲完成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準備工作。

從每一顆螺絲釘,每一個焊接縫,到我們在熒屏中看到的宇航員細緻的檢查安全繫帶的動作,認真地閱讀飛行手冊等,這一切都是高質量、高標準、一絲不苟的,是來不得一絲疏忽大意的。

可以說,航天員在訓練和任務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很多情況下沒有一種精神和信仰的支撐是根本無法克服的。

爲了適應和耐受航天飛行帶來的超重現象,航天員要在地面進行大量的離心機訓練,最大要承受約8個g的過載,也就是相當於你體重8倍的負荷壓在你身上,整個面部會被拉變形,眼淚會不由自主的往外流,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全身上下非常難受。訓練中,航天員手裏都有一個報警器,只要你感到承受不了時,就可以按響它,讓工作人員把機器停下來,可是直到今天,在18餘年的航天員訓練中,沒有任何一個航天員把這個報警器按響過。是什麼支撐着他們,我想是一種精神和信仰。

而我從事教育職業,應盡心盡責,儘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斷進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細,我們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績,我們自身的能力也纔會有所突破。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認真負責、一絲不

2、苟、善始善終,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滿懷熱情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是心中那份精神與信仰,支撐着航天人一路前行、堅持不懈。支撐着航天員忍受一切不適,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退縮。作爲一個輔導員,我也應勉勵同學們強化責任意識,建立擔當精神,提升能力素質,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共建中國夢。

“我爲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這是楊利偉英雄出艙後說的第一句話。如果現在回過頭來讓我想一想還有什麼語言能夠代替它,我覺得真的沒有語言能夠代替,當你身臨其境的時候,你真的是爲祖國的偉大感到驕傲。所以當我們執行完任務回來之後,祖國和人民給了我們很多的榮譽,我們真的感覺這些榮譽不是屬於哪一個個人的,它更多的是屬於航天人的,更多的是屬於全國人民的。”

以上是我提升職業素養,發展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今後我將以此爲動力,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勤奮,兢兢業業工作,爲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工作。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4

“航天人甘當無名英雄,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無怨無悔,常年超負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困難和壓力,奉獻青春年華,奉獻聰明才智,奉獻心血汗水,譜寫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報告會上,樑小虹枚舉了錢學森、餘夢倫、“大國工匠”高鳳林、“80後”孔凡玲等老中青三代航天人的感人事蹟,生動形象地闡釋了航天傳統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一代代航天人秉承忠於祖國、無私奉獻的堅定信念,勇於登攀、敢於超越的進取精神,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璀璨的瑰寶。中國航天建立豐功偉績的歷程,也是不斷培育形成偉大精神的歷程。”正是這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促使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飛躍,爲祖國和人民贏得了巨大榮譽。談及未來,樑小虹說:“中國航天事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我們航天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與航天強國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推進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刻不容緩,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實現中國航天夢的使命具有巨大的挑戰。”

講座期間,樑小紅與師生進行了現場互動,並贈送了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航天模型和紀念品給回答問題的師生和學生代表。

機電工程學院的崔建鵬和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姜琬秋作爲優秀在校生代表,上臺接受樑小虹贈送的兩具珍貴航天模型。他們表示,這次的理論學習緊扣愛國主義主線,既是一堂主題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也是一場感人至深的形勢政策報告會。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5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測試站一代代官兵與廣大科技工作者一起,譜寫了中國尖端科研事業的不朽史詩,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一次次輝煌:成功發射40顆衛星、6艘飛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時,也付出了52個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

捧讀這個先進的羣體、這批特殊官兵的事蹟,我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羣人和這樣一種精神,那就是紅軍長征精神。

整整70年前,當三支長征大軍在西北的黃土高原緊緊擁抱的時候,他們的身後,同樣是一部世所罕見的偉大史詩: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平均走365華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軍74華里……

從長征路到飛天路,貫穿兩部偉大史詩之中的,是同樣一種精神。這便是自主創新、敢闖新路的精神,這便是百折不撓、敢於勝利的精神,這便是無私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

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人首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使黨和紅軍,使中國革命的命運和前途轉危爲安;長征途中,黨領導紅軍突破了幾倍乃至十倍於己的敵人的圍追堵截;長征途中,英勇的紅軍戰士跨越了雪山草地,僅是犧牲的營以上幹部,就超過了400人。

作爲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頭無疑就是長征精神。

中國航天事業的飛躍,同樣靠的是自主創新,是自強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勇於犧牲和奉獻。面對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的一系列封鎖,他們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創新中發展;面對惡劣的環境條件,他們戰天鬥地風餐露宿;面對一次次危險的試驗任務,他們不惜獻出年輕的生命,即使死後也要選擇大漠作爲最後歸宿,守望着茫茫荒原萬古不滅的篝火,守望中國航天和尖端科研領域一次次輝煌的騰飛。

他們,無愧於紅軍的傳人;他們,無愧於長征的接力者。

長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孫繼先將軍,在48年前成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前身——中國第一個導彈綜合試驗靶場的第一任司令員;而參與指揮那場戰鬥的聶榮臻元帥,則成了我國國防科技尖端事業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元帥和將軍,都把自己的歸宿選擇在大漠戈壁的發射架下,而中國的運載火箭也定名爲“長征”,這不僅僅是巧合。

當一枚枚火箭直刺雲霄的時候,全人類幾乎都看到了箭體上那兩團鮮明的標誌:長征。

長征精神薪火相傳,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新徵程上,長征的後來人無疑會譜寫出更加絢麗的新的史詩。

航天精神心得體會2022年篇6

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在看了你爲長征七號的科研人員寫了一封信後,我深有感觸,所以我想給你寫一封信。

“鬥志昂揚”,這是我看見中國航天人在任務面前的精神,這是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與不懈追求。在困難重重的研究道路上,他們不畏困難,連續作戰,在無數設計方案中尋找那個最好的最成功的設計方案,努力尋找合適的製作材料和發動燃料,他們正在用最辛勤的汗水讓中國的火箭發的更高,走的更遠。看見他們的拼搏與努力,我不由得爲之動容,相信你也會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吧!

“百折不撓”,這是中國航天人在遇到挫折時不放棄,不氣餒的精神。“人無完人”,事情也不能一次做到最好,中國的航天人正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創新,試驗。他們憑藉着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向着成功邁進步伐。雖然這次我國的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一次不代表永遠,正是因爲這次的失敗才能爲下次的成功做好基礎,查缺補漏,這樣中國的航天事業才能穩步發展。我相信在不久,他們一定會成功的。

談了這麼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爲中學生的我們不正應該去學這些精神嗎?在學習的道路上,不乏艱難險阻。一個睏倦的早晨,一個疲憊的夜晚,一道頭疼的數學題,一張位居後位的成績單。這些都是我們會遇到的,或許,我們會彷徨,我們會無措,我們會想過放棄,但我們仍在堅持,苦苦的拼搏。你能課下之餘整理課上積累的知識,並敢於向科研人員寄出,我認爲你很優秀,善於思考,見解獨特。但我希望你能在成績面前不自滿,永不懈怠,從不告敗,因爲這纔是航天精神的生動詮釋。

人生很短,學習很長,那我們共同努力,帶着偉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鬥志昂揚,堅韌不拔,永不懈怠。這些都是我眼中的航天精神,讓我們一起祝願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好!同時也祝願你能夠實現自己的航天夢,爲祖國奉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