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篇1

5月2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安排這次集體學習,目的是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

作爲黨員幹部要通過主動學好民法典,宣傳好民法典,解讀好民法典,更好地推動民法典的實施。

要立足於“民”,要與民法典中“人民至上”的思想同頻共振。《詩經》有云,“知我者謂我心憂”。知民心者,爲民而行。民法典的誕生,體現的是爲民立法典,向民心而行。黨員幹部學習民法典要感悟“典”中的爲民之心。只有與“典”中的爲民之心產生同頻共振,才能融入其中,才能真正學在其中。其實,學習民法典的過程,也是激勵爲民情懷的過程。民法典作爲一部系統的法典,全部內容都是圍繞着人的權利書寫,是我國目前最長的、擁有法律條文最多的法律。可以說是集民法之大成。在學習中,黨員幹部更要思考,在爲民的實踐中是否也能形成像民法典那樣爲民的系統做法和可借鑑、可推廣的爲民經驗;是否也有要讓爲民的工作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和勇氣。在學中有此思考後,更加積極地去踐行,在踐行中更加深悟民法典。

要創新於“法”,不斷創造與時俱進的宣傳、學習之法。比如在民法典誕生過程中,有媒體微信公衆號的“民法典與‘小明’的故事”“哪吒,喜得新‘新祕籍’”等宣傳圖畫和動畫視頻,不僅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更讓人耳目一新。要想讓羣衆學好民法典,就要大力宣傳好民法典,讓羣衆有興趣、有熱度。不僅要爲民法典的學習造勢,更要與時俱進,簡單明瞭地向羣衆展示好民法典。讓羣衆在工作之餘、小憩之前,看一下民法典,既愉悅心情,又方便記憶;讓羣衆在茶餘飯後,樂意和家人聊一聊民法典,討論一下身邊發生的百姓事。這樣既有利於普法,又能提高人民羣衆整體的文明素質。當民法典正式實施後,能概全貌,能懂其意。讓民法典中的爲民實踐,在提前經歷過一番“春雨”滋潤之後,進一步生根延展。

要深耕於“典”,用好典型事,發動典型人,以“典”解“典”。民法典共有7編和附則,1260個法條,對應着細緻入微的民生關切。民法典的誕生來之不易,需細品。其中有很多是生活中共性的民生關切,可以說非常“典型”,更要以久久爲功的狀態去學習。要以這些“典型事”爲重點,深入解讀民法典,讓羣衆再遇這樣的事情,解決起來不慌,心有底,省時高效。依靠羣衆,“深耕”才更有生命力。在邀請民法典相關的公益老師或律師解讀輔導的同時,要加強羣衆中的宣傳能手對民法典的學習,比如有聲望的“王阿姨”“張叔叔”等在羣衆身邊的人物,組織他們加入民法典的宣教隊伍,以羣衆鼓舞羣衆。通過組織學習,在羣衆中形成一批民法典的宣教能手,以點帶線,以線織面,持之以恆。進一步以羣衆身邊的人和事感染羣衆,更加彰顯羣衆識法學法的主體作用,全力爲全民學習民法典夯實深耕細作的良好基礎。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篇2

典,意味着規範,系統。法典,是對法律的提煉與整合。薩維尼說:“法典是對全部現有法律系統性的整理與編纂,並且具有由國家賦予的排他性的唯一的法律效力。”培根說:“應當制定一部法典的時代,必當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時代,因此一個必然的結論是,其立法能力必定爲其他時代所不及。”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的問世,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民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意味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改變。

作爲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實現。例如,民法典規範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羣衆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民法典的到來,保障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更加有序,讓社會更加和諧。

作爲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在我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先後經過4次修改,歷時五年,終於頒佈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他的出臺緊扣時代脈搏,迴應時代需求,它標誌着我國私權治理體系的雛形基本形成,我國對於民事權利的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我們相信,作爲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標誌之一,民法典必將成爲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隨着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係不斷變化,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體黨員應順應時代潮流,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篇3

?民法典》藏“富”於民,“富”中更“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這兩“富”深深地藏於人民的生活之中,讓兩“富”與時代同進。“此心安處是吾鄉”,有“鄉”的地方就有“家”,有“家”的地方,就要守護好。

有法可依,並不斷完善,就是的“守護”。“手握”《民法典》,無論在哪裏,心底都會有着落。“底盤”更穩纔敢開得更快,《民法典》無論是大到物權、合同,還是小到家庭矛盾、鄰里紛爭,都能在其中找到依據和答案,可以說是保護人民羣衆的權益無時無刻、無所不在。情況明瞭,底氣足了,就如解“後顧之憂”。

俗話說,心穩了,手就穩了,在接續奮鬥的路上就會更加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底盤”更穩才能開得更快。民心安,則天下和。“和”就是心齊,心齊則事成,《民法典》就如一塊千錘百煉,無比堅固的“磐石”,鋪就在“復興號”列車帶領人民駛向更加幸福的道路上,即使在未來可能還要面對更多更大的風浪,但只要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砥礪前行這塊“基石”在,就能讓列車穩穩地全速前進。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篇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爲龐大的法律,被譽爲“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國《民法典》是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彙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爲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後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慼相關。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範,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爲準則,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翻開歷史的畫卷,從1954年到20xx年民法典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一部“法”的誕生伴隨着中國社會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伴隨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以“人民至上”絕不動搖,爲“人民幸福”保駕護航。

從生活的雞毛蒜皮到人生終身大事,更新服務零距離。從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結婚登記、夫妻債務等,從細節中爲人民羣衆的“錢袋子”“米袋子”保駕護航,爲人民羣衆打開幸福之門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義環境。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爲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從一個人懵懂時爲遊戲充值,再到初入社會時網貸平臺的“利滾利”,再到見義勇爲時不慎造成的損害,再到接到無數垃圾短信的維權,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卻記錄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體現了中國社會矛盾的轉化過程。在“小明”生活的點滴中,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果展現。民法典讓社會更加公平發展,讓羣衆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編民法典心得體會篇5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舉凡識書認字之人,莫不熟稔這些詞,其中蘊藏的人生邏輯,影響中國兩千年。從個人到國家天下,從正心誠意修身到治國平天下,一個不容忽略、不可越過的環節就是家。正所謂“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爲”,“齊家”成爲步入社會、進入公堂的起點和前提。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通過家教培育家風,不僅給人生繫上品性的“第一粒釦子”,還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人。家風是寄託傳統、盛放親情的陳年傢俬,亦是文化源流的樸素沉澱、社會價值的堅定擔當,更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互相激勵、抱團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們談論家風,既是爲了承續傳統、啓迪當下,更是爲了滌風勵德、淳化風俗。

對於領導幹部而言,家風並不屬於私域,更不是老人“託管”的小事、家屬“自管”的私事。家風是作風的臂膀,家風浩然敦厚,纔有作風嚴實清廉,家風正才能作風正、律己嚴、行得正。家風與作風猶如並蒂之花,互相映襯、相映生輝。領導幹部手執權力重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非同小可,自當從家庭做起,以家風建設助力作風涵養,以家庭和睦引領社會和諧。良好家風,是抵禦貪腐的無形“防火牆”。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_盡來。蘇榮一人當官全家撈錢,上演“全家腐”;周本順“家風敗壞”,對親屬放任縱容……一些領導幹部最終“禍起蕭牆”,問題往往肇始於家風不正、家教不嚴。

正所謂“一人不廉,全家不圓”,家風不正導致全家淪陷,教訓何其深刻。培育清廉家風,不僅是對廉潔政治的恪盡職守,更是對家庭圓滿的保護。

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個體從家庭走向社會,家風的影響亦會隨之遠播,成爲社會風氣和道德水準整體拔節的力量之源。領導幹部作爲黨風之旗幟、社風之表率,純正家風、弘揚家風,無疑是黨風向好、社風向善的催化劑。福建東山縣委原書記谷文昌儘管已去世30多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爲民奉獻”的家風仍在當地幹部羣衆中傳頌。有句網絡流行語說得好,“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將家風融於作風,讓好家庭與好風氣相得益彰,領導幹部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