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楊善洲》電影心得體會

《楊善洲》電影心得體會

楊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實原型:原雲南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爲了兌現自己當初“爲當地羣衆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他放棄了定居昆明幹休所,執意回到家鄉繼續爲黨的事業、爲家鄉父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事蹟的真實感人爲電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楊善洲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楊善洲觀後心得1

3月28日,局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我們觀看了《楊善洲》這部電影,我從耳聞中得到了真切的感受,楊善洲同志退休不退志,堅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鄉植樹造林的感人事蹟使得我內心感動到久久不能語。楊善洲,一個響亮的名字徹底震撼了我得心靈,他貧窮,粗茶淡飯,衣着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裏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執着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於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於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被人民親切地稱爲“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

楊善洲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擔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廳級幹部,幾十年如一日,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爲民,爲了兌現自己當初“爲當地羣衆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義無反顧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交給國家。

楊善洲曾先後被評爲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爲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楊善洲是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在全國推出和集中宣傳的先進典型,被中央組織部追授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我作爲一名基層水利幹部,深深感到學習楊善洲一生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必須做到“四個必須學習”。

必須學習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地堅定信念。楊善洲入黨六十年來,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隨時爲黨和人民的事業犧牲一切”作爲自己的錚錚誓言,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堅信共產主義,牢記黨的宗旨,立場堅定、意志堅強,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我們水利幹部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必須學習他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他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爲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戶口簿,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爲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我們水利幹部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要在水利工作中不貪不佔,確保人員安全、資金安全、工程安全。

必須學習他艱苦樸素、苦幹實幹的優良作風。楊善洲穿着樸素的服裝走上各級領導崗位,仍以普通羣衆的心態往來其間,以赤誠之心對待羣衆。我們要戒除享樂主義的思想,保持艱苦奮鬥的精神,勤儉持家,勤儉爲國。

必須學習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後,他又把植樹造林作爲爲黨爲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向楊善洲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精力獻給黨和人民。作爲基層水利工作者,要紮根基層,撲下身子爲人民羣衆辦實事辦好事。

楊善洲同志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生動詮釋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先進和優秀,爲黨員幹部特別是直麪人民羣衆的基層領導幹部爲政、幹事、做人樹立了一面光輝旗幟,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以楊善洲爲鏡子,找差距、增動力,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幹聚民智得民心的民生水利工程。

通過學習楊善洲的事蹟使我體會到,做好水利事業必須先做好羣衆的貼心人,必須端正心態,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不能好高騖遠,必須從點滴做起,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勤勉敬業。作爲水利系統黨員幹部,更應該以楊善洲爲榜樣,進一步加強幹好水利爲人民的理念,隨時謹記自己身上的責任,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教育身邊的水利幹部職工,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面對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績,以達到“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

楊善洲觀後心得2

前段時間學校工會組織老師去看電影《楊善洲》,剛拿到票時,覺得這樣的電影沒太多吸引力,抱着完事的心態來到了電影院。電影開始後,一位慈祥老人和一個挑水送親村民的談話,讓我不由得對這個電影的劇情開始猜測起來,隨着劇情的進展,我有好幾次淚溼眼眶,雖然電影本身既沒有張藝謀的大手筆,,又沒有徐克的飄逸,但是人物的人格魅力所帶來的強烈衝擊讓我感動。

電影用寫實平述的手法,從楊善洲擔任保山地委書記一職入手,濃墨重彩地刻畫了他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難能可貴的是,他這一生完成了兩件大事,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影響深遠的“滇西大糧倉”。楊善洲擔任地委書記的時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個小黑包,行走在田間。當時正在推廣一種“雙龍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來到一個村裏,見大家對這種插秧法並不接受,自己脫掉鞋子下到田裏作起示範,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長這才發現是地委書記親臨指導,急忙上前問好。還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臨作物絕收的困境,楊善洲帶領幹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難隨之而來:經費不夠!他果斷召集現場的地委委員開臨時會議,舉手表決將修建辦公樓的經費挪作打井費,工程得以繼續進行。一個人身在高位時,面臨衆多的誘惑,要作出衆多艱難的選擇。楊善洲的選擇總是把人民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沒有片刻猶豫,沒有任何私心雜念。

他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回老家大亮山植樹造林。楊善洲退休了。上級關心他,讓他到昆明的幹休所安度晚年,他笑着說:以前在職,聽組織安排,現在退休了,想幹點自己的事,我要上大亮山種樹去。他回到家鄉,開始發動羣衆。他的辦法很獨特,先組織羣衆看了一場電影《廬山戀》。電影放映完時,他問大夥:“電影好看不?”大夥笑答:“好看!”他又說:“是啊,電影好看是因爲廬山上的樹美呀,我們大亮山上的樹,像禿子頭上的毛,沒有幾根。你們用土地入股,我來出苗子,種出樹你們分紅好不好?”有人問道:“那你分什麼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資,什麼也不要。”大夥被他的誠意打動,紛紛簽訂植樹合同,自此開始了他長達十七年的漫漫種樹征途。在大亮山種樹,不是想像中的一帆風順。樹苗成活率低,野草擠佔樹苗生存空間。他獨個摸索解決法,選擇種植根系發達、高於五十釐米的樹苗,成功地邁過這個難關;樹苗來源匱乏,他跑到大街上撿拾果核作種子,每天撿來一籮筐。五萬多畝樹林,每一株樹無不浸透他的心血。爲了公,爲了百姓的事,楊善洲不遺餘力;爲了私,爲自家孩子的調動,他“束手無策”。電影中有這樣一則細節,上山種樹時,他發現在山中放火玩的小孩子未能正常接受教育的原因是因爲山上國小的代課老師多年沒有轉正,紛紛離職,孩子們無學可上。這時他動用自己的影響力,喊來教育、人事、勞動各部門的頭頭腦腦上山,託他們解決老師們的編制問題,爲山裏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兒,爲了解決夫妻兩地分居,通過層層考試,只差一個章就可以辦理調動手續,從來不求父親的她哭着請求他幫忙:“您就打一次電話吧”。楊善洲訥訥地坐在小板凳上:“這是私事呀,這可咋辦呢。”最終,女兒掩面而去。

電影的結尾以西南大旱一幕告終,保山因植被良好,當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來此取水的車輛排成了長隊,此時的楊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沒有忘記他,來醫院看望的人站滿的一坪,片首的那位挑水送親的村民也從山上挑來了乾淨的水,遞到他跟前,大聲說:“你沒有白吃國家公糧!”曾記得在戲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從楊善洲身上,我看到了一個爲民做主的好官。

楊善洲走了,他留給後人一座價值3億多元、5萬6千多畝的林場,但他留下的更讓人難忘的是那一心爲公、百折不撓的工作作風,他雖瘦弱的身軀卻留給我們一個高大的背影,他用自己偉大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

楊善洲觀後心得3

觀看《楊善洲》電影后,我心潮澎湃,深受教育與鼓舞。該片講述了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一心爲民的感人事蹟,電影的一些情景現在仍記憶猶新。

楊善洲在當地委書記的時候,常拄着棍子,提着一個小黑包,行走在田間。當時正在推廣一種“雙龍出海”的水稻插秧法。他來到一個村裏,見大家對這種插秧法並不接受,自己脫掉鞋子下到田裏作起示範。

還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臨作物絕收的困境,楊善洲帶領幹部挖水井。但很快困難隨之而來:經費不夠!他果斷召集現場的地委委員開臨時會議,舉手表決將修建辦公樓的經費挪作打井費,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討苦吃”,楊善洲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楊善洲退休了,上級關心他,讓他到昆明的幹休所安度晚年,他放棄了組織安排的大家所羨慕的生活,退休後紮根大亮山。當時,大亮山周邊十幾個村寨缺樹、缺水、缺糧、缺電、缺錢,缺水的問題特別突出,村民要到十里外去找水,然後人背馬馱地運回來。一盆水,早上洗臉,晚上洗腳,最後還要澆菜、餵豬。村裏哪一家遇上紅白喜事,做客的人不僅要送禮,而且還要提上一桶水,掛在禮單上,而主人不但要建一個“禮簿”,還要建一個“水簿”。當別人家請客的時候,不但要還禮,特別是要足額歸還“水賬”。楊善洲在大亮山上義務植樹造林22個春秋,使昔日山禿水枯的大亮山重披綠裝,80個大山頭、180個小山頭,全部被鬱鬱蔥蔥的森林覆蓋。在這個期間,他還把植樹造林與造福羣衆結合起來,每年無償爲村民提供林柴,爲4個村解決人畜飲水問題,爲6個村修通公路交通,爲8個村解決生活用電問題,使大亮山地區的人民實現了脫貧致富。2009年4月,82歲的楊善洲把辛勞建成的面積8萬畝,價值3億多元的'大亮山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縣政府獎勵他10萬元,他謝絕了,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捐助公益事業16萬元,只把4萬元留給一生支持他爲公無私、艱苦創業,從不計較、無怨無悔的老伴。

楊善洲是一位地廳級領導幹部,可以說是有權有勢的,很多事他一個口頭指示甚至一個電話都能搞定,但是我們看到楊善洲的老母親和妻子一直生活的農村。忙不完的家務農活致使大女兒早早輟學幫助妻子料理家務。但是退休後的楊善洲發現很多孩子因爲民辦老師流失沒學可上時,輕而易舉得解決了好多代課老師轉正的問題。二女兒也是偏遠山寨的老師,從結婚到生子,一直爲兩地分居煩憂,本來通過考試本早都可以調到中心國小,但因爲缺少一個蓋章,一直沒有調走。所以女兒哭着請求父親幫幫她,把這個章蓋了,但楊書記就是不同意。父親解決了七十個民辦老師的指標卻不肯爲自己打一個電話,二女兒與父親之間越發不可調和。在我們平常人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畢竟他女兒也是有真才實學的。只要楊善洲張口,我想地方部門肯定會賣他一個面子,可他卻從來沒想過運用自己的關係辦私事。

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感動着我們,讓我們心靈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禮,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利益觀,能夠真正用一顆赤誠的心投入到火熱的事業中去,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善洲觀後心得4

楊善洲同志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的崇高品質與奉獻精神。作爲新時期的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要認真學習,在心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楊善洲同志1953年入黨,1988年4月從保山地委書記的崗位上退下來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積8萬畝、價值1億多元、完全成材後價值可達3億元的林場,並將林場無償移交國家。楊善洲同志曾先後被評爲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全國老有所爲先進個人,被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提名獎”、“環境保護傑出貢獻獎”、“中華環境獎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通過認真學習楊善洲同志的先進事蹟之後,我覺得我們主要應從四方面進行學習:

一、學習他鞠躬盡瘁、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廢寢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後,他志在千里,植樹造林,把“我要回家鄉種樹,爲家鄉百姓造一片綠”這句話講的鏗鏘有力,開始了爲黨爲人民服務的又一新徵程。向楊善洲同志學習,要求我們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不斷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在實踐中開拓創新、努力奮鬥,不斷磨練自己意志。

二、學習楊善洲同志愛國愛黨,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楊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樣,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以堅定的信念,展示共產黨員的風采。 楊善洲同志擔任保山地、縣主要領導長達三十餘年,但從未爲妻子孩子撈上一冊“農轉非”的戶口本,沒有給家裏蓋上一間像樣的房子。他常對家裏人說:過日子,吃處有個鍋,睡處有個“窩”就行。他把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移交給施甸縣政府,縣裏要獎勵他10萬元,他堅決不要;市委、市政府獎勵他20萬元,他又把大部分作爲捐資助學等捐獻了出去。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是要像他那樣,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圖名、不求利、不謀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塵不染,堅持以德立身、以公處事、以廉樹威,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三、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

對於共產黨人來說,要牢記的宗旨就是全心權益爲人民服務,作爲一名人民公僕來說,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質就是公僕情懷。楊善洲始終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共產黨員和人民公僕的深刻含義。他光明磊落,心裏裝滿黨和人民的利益,唯獨沒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卻折射出萬丈光芒。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公僕,在工作中認認真真的爲老幹部服好務。

四、學習楊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時期,他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退休後把植樹造林作爲爲黨爲人民服務的又一新起點。出於對他幾十年卓著成績的褒獎和關心,省委曾讓他到昆明居住,併到省人大常委會工作,但他婉言謝絕,把“我要回家鄉施甸種樹,爲家鄉百姓造一片綠”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向楊善洲同志學習,就要像他那樣,永葆鍥而不捨的精神,活到老學到老、拼搏到老、奉獻到老,把畢生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

大家一致表示,楊善洲同志用奉獻書寫了生命的價值,他的精神讓我們每個黨員幹部敬仰和懷念。學習楊善洲同志,就是要學習他牢記宗旨,鞠躬盡瘁的公僕情懷;學習他一心爲民、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學習他兩袖清風、清正廉潔的高尚品德。

在隨後的討論中,大家對照楊善洲的先進事蹟,根據個人情況,查找自身不足和差距,並紛紛表示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時刻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牢記“共產黨員身份永不退休”的壯語,努力學習榜樣、身體力行,

在組織的帶領下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爲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楊善洲觀後心得5

從影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楊善洲老書記是如何六十年如一日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一輩子把黨和羣衆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一輩子淡泊名利,一輩子公而忘私、廉潔奉公的。作爲新時期的青年,我們應當以楊善洲同志爲榜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和世界觀,紮實工作,艱苦奮鬥,刻苦學習,不斷創新,爲黨的事業奉獻自己。影片觀看後,我進一步學習了楊善洲同志的一些其他事蹟,通過學習我對楊善洲同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我認爲我們應當學習楊善洲同志以下品質:

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守精神家園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楊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時時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和要求自己。他說:“我是共產黨員,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麗堂皇,別人卻還過着艱難日子,那麼,我們常說的完全、徹底地爲人民服務,不是成了騙人的假話嗎?無論在什麼時候,何種環境中,我們都不能忘記了黨的根本宗旨,都應該把堅持黨的宗旨作爲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最重要的是學習他可貴的思想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公僕本色、百姓情懷。每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都應當像楊善洲同志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懈奮鬥;應當像他那樣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無限忠誠黨的事業,無怨無悔地爲人民服務;應當像他那樣樹立強烈的百姓情懷,視百姓爲父母、待百姓爲親人,心繫百姓、心憂百姓;應當像他那樣淡泊名利、廉潔奉公,永不褪色、永葆先進,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

二、艱苦奮鬥嚴要求 淡泊名利講奉獻

楊善洲雖然是大亮山林場的主要創辦人,但他從不從林場領取報酬。他每個月只拿林場的幾十元補貼,不僅如此,楊善洲甚至還經常要給林場貼錢。樹苗要錢買,他就帶頭下山揀別人吃剩後吐掉的果核。林場辦水果基地,招了一些臨時工,碰上林場經濟困難的時候,楊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來用於發工資。他老伴坐了幾次公務用車,爲此他還交了幾百元車費。儘管他是大亮山上年紀最大的,但他從來不搞特殊,與大家同吃同住。在大亮山上,楊善洲的全部家當是一張牀、一張學生用的書桌、兩個小坐凳、一個火盆,火盆上架着鍋針和馬燈、手錘、砍刀、板鋤、鎬、釘耙、油紙帽等一些看護林場用的東西。記憶最深的就是一個副省長下來視察時掀開鍋蓋,卻只發現幾個黑乎乎的窩窩頭和幾個燒糊了的紅薯。他在林場二十多年,無償奉獻了二十多年,2009年4月,楊善洲將活立木蓄積量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移交給國家。移交林場時,他不沾林場一點好處,不帶林場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觀的綠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財富。

三、窮盡一生 書寫爲民情懷

究其一生,楊善洲同志是奉獻的一生,他說“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着,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羣衆辦實事。”他也是這樣做的。影片中感人至深的是關於他二女兒楊會芊的事,結婚了,作爲父親因爲公務滿未出席。作爲一個地委書記,女兒一個簡單的工作調整卻是一波三折,不僅不幫忙甚至還阻擋別人幫忙辦理,要求之嚴格無以復加,直至楊善洲退休多年後方通過其自身努力調到中心國小教書。影片一出來便是楊善洲視察大亮山各山頭,然後就是帶領羣衆抗旱救災,保護滇西糧倉。退休後回家當天便開始上山種樹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光禿禿的大亮山一片翠綠,溪流四季不斷,林下山珍遍地,枝頭鶯鳴燕歌。把林場交給國家時楊善洲說:“實在幹不動了,只好把林場交還給國家,但這不是說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還是要接着幫老百姓辦,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說:“楊善洲同志是黨員幹部的學習楷模,是離退休老同志的優秀代表。他一輩子忠於黨的事業,一輩子全心全意爲羣衆謀利益。他的模範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向他學習,自覺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實踐黨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