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23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2023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一

遺忘歷史就是背叛!古往今來,中國大大小小的戰役數不勝數,中日關係也一直分分合合,戰爭不斷,中日本已相對平靜的關係也因近日來的釣魚島事件在此到達風口浪尖。近代以來,中國遭受的最大的、響徹中外的戰爭就是歷時八年之久的抗日戰爭,中國作爲日本侵略的太平洋戰場,遭受了難以計量的巨大損失。

昨天看了電影七七事變,感慨良深,我進一步瞭解了抗日戰爭的事發原因,那是多麼的無恥和可笑!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就像一個無賴,無理取鬧;就像一個強盜,強搶中國;就像一個竊賊,深夜行事„„可惡至極!

影片內容大致如此1937年的北平陰雲籠罩。日本侵略者在華北擴張有恃無恐,平津危在旦夕。爲了打通盧溝橋這一軍事要道,日軍不斷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挑釁。7月7日深夜,日軍以尋找一名士兵爲藉口,強行要求進入宛平城,被我守城部隊拒絕,日軍不斷製造事端。引起雙方交戰。日軍遂大舉進攻盧溝橋,並進一步擴大戰事,直逼北平城,華北十分危急。平津各界愛國人士,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紛紛奮起聲援29軍。蔣介石也發表講話“無論何人皆有抗戰守土之責任”表明了抗日的態度。 29軍軍長宋哲元,雖然上下逢源,但他有反抗日本的民族自尊,決定全面抗戰。

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親臨戰場,指揮戰鬥,給日軍以重大打擊。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控制了中國軍人的戰鬥能力,二位將軍率軍以死相拼,先後戰死疆場,以身殉國,表現了一代中國軍人“寧爲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英雄氣概和不朽的民族精神。 29軍在日軍的強攻下傷亡慘重,宋哲元爲了保存實力,決定撤出宛平城。在29軍處境最艱難之時、張自忠挺身而出,隻身留在北平,與日軍周旋。北平的各界人士紛紛奮起抗戰。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中華民族煥發出空前的覺醒,此等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8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我們以抗擊日本法西斯的輝煌戰績,一掃中國近百年盡遭侮辱、積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贏得了反對外來侵略的偉大勝利。

“七七事變”之前的中國,在分崩離析的思想中艱難跋涉。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社會心理都在從專制向民主,從帝制向共和轉型。形式上的內戰和思想上的內耗,其實遠遠沒有解決中國人民族性的弱點和心理觀的封閉。“七七事變”的發生,用最簡單也最殘酷的叢林法則告訴中國人,這個世界總有許多殘暴和血腥,不反抗就會滅亡。

在21世紀,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別珍視和發揚。日本軍國主義在和平年代仍然陰魂不散,日本極右勢力極力通過各種方式企圖爲侵略戰爭翻案。中國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應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尊重和正視歷史,才能贏得未來。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華民族八年抗日戰爭的序幕。一個以寬容、和善、仁義作爲道德標準的民族,開始在一種痛苦中學會以血還血、捍衛生命和民族的尊嚴。70年過去了,之所以還在紀念“七七事變”,並不是僅僅紀念那個打響抗日戰爭第一槍的日子,而是紀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八個年頭,所要懷念的英烈也不僅僅是“七七事變”中抗敵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戰爭中死難的所有勇士和平民。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變”紀念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九一八事變”紀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態去懷念和反思。

現在,“七七事變”紀念日雖然只是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寄託了中國人在近代和現代國際政治上太多的尊嚴和榮譽,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奮不顧身的守護這分尊嚴和榮譽!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二

1937年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在長達40多天的時間裏對南京城進行燒殺搶掠,對市民包括老人、婦女、兒童進行了慘劇人寰的大屠殺,在這短短的40日裏,30萬鮮活的生命隕落,鮮血染紅的土地和城池,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殘暴最黑暗的一頁,也是中國人最悲慘最絕望最恥辱的一頁。爲了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死亡的中國同胞,爲了讓億萬萬國人記住歷史的悲鳴,爲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警鐘長鳴,中國政府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今天,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2年歲月彈指一揮間,死難者已然沉浸在土地裏腐爛成土;曾經痛徹心扉的悲鳴在時間的療愈中慢慢癒合;那些釘在恥辱柱上的歷史經歷歲月洗滌慢慢被遺忘。公祭日,一聲汽笛長鳴,喚醒國人沉睡的記憶,那些沉痛的往事浮上心頭,那些恥辱的記憶再次鮮明,那些死難同胞讓我們淚流。曾經癒合的傷疤再次被揭開,在歷史的警鐘裏,我們看到揭開的傷口流出鮮紅的血液。

我們什麼要銘記歷史?因爲曾經的苦難讓我們不忍直視。“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教訓。閉關鎖國讓中國曾經的輝煌燦爛化爲烏有,取之而來的是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史,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從淞滬會戰到徐州會戰,從南京淪陷到武漢丟失,從“三光政策”到“活體試驗”……積貧積弱的中國一次次被欺凌,一次次被蹂躪。我們的善良、隱忍、退讓得到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得寸進尺,我們的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過着豬狗不如、飽受欺凌的日子,是別人口中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回首歷史,是爲了記住曾經的苦難,做到警鐘長鳴才能奮發向前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我們什麼要銘記歷史?因爲遺忘死難同胞讓我們心生不安。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百姓是我們的親人;在這場殺戮中倒下的是我們的同胞;爲國捐軀的是護衛我們的英雄……忘記他們的犧牲,我們,於心何安?不忘記歷史,是爲了記住這些爲了《www.》人民而戰的英雄;不忘歷史,是爲了記住這些爲了和平而犧牲的英烈;不忘歷史,是爲了守護死難同胞們護衛的和平。近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確認一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周萬榮,他是30萬遇難同胞中的一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血與淚鑄就的歷史,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生與死的慘痛。公祭日,是百年孤寂裏的嘶吼,爲了就是讓我們不要成爲歷史的背叛者,不要因爲無知無識而陷入苦痛。心懷不安,才能夠好記住那些死難同胞的悲涼,才能夠用好歷史這面鏡子,更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盛世安寧。

我們什麼要銘記歷史?因爲和平背後仍是豺狼虎豹虎視眈眈。82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慘絕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戰爭讓國人流離失所、在自己的土地上無處躲藏。我們的秀麗山河在戰中中變成焦土;我們善良百姓成爲俘虜,在不屈的戰爭中我們獲得了自由、擁抱了和平。然而,今天在和平背後依然有豺狼虎豹虎視眈眈,他們的霸權主義思想從未停息過,我們不能在和平的聲樂中迷失方向,矇蔽雙眼。中國人,不好戰不霸凌,但也必須要清醒的看清現實,不要被和平盛世所矇蔽而忘記我們仍處在“危機四伏”中;中國人包容豁達,但也不能容忍豺狼虎豹的予取予求。牢記歷史是爲了清醒的守護和平,做一個守土有責的中國人。

我們什麼要銘記歷史?因爲盛世和平來之不易守之更堅。習近平總書記說:“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一如既往熱愛和平,牢記歷史就是在心中銘記戰爭帶來的苦痛、恥辱和悲鳴,是爲了更好地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是爲了更好地守護當今的和平盛世。今天中國不斷髮展強大,從二十國集團到金磚國家集團,我們從未忘記“守護和平”的使命和責任,中國人秉承着“兼濟天下”的胸懷從未改變過,我們用歷史的悲鳴守護盛世的和平,從一帶一路到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不曾忘記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初心。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三

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點燃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怒火”,中國全民抗戰由此“開端”。日本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災難,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800餘萬勞工被強擄,這激發了中華民族的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並由此開闢了世界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場。這一段“屈辱”的歷史,一斷“辛酸”的血淚,一段現代史上“悲愴”的一頁,依然銘記在近14億中國人民的心中,永不敢忘,也不能忘,更不會忘。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彙總。歷史使人們能永遠記住在過去的興與衰的紀實,也能使人們在興與衰的經歷中總結出經驗與教訓,從而使自己能知道需要做什麼,不需要做什麼。今天,我們紀念“七七事件”,回望的決不是那“悲慘”的現場,也不是那“悲痛”的慟哭,而是要讓近14億中國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不能忘記82年前的今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只有不斷從歷史中獲得智慧啓迪,才能牢牢把握時代前進的新方向,奮力開創美好的新未來。

落後就會捱打——這是中國近現代史證明了的道理,更是百年來中國人民爲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做出巨大犧牲才得出的深刻教訓。“士皆知恥,則國家永無恥矣;士不知恥,則國之大恥。”歷史,總是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勾起世人的回憶和反思、傳遞精神和力量。每年七月七日,中國人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紀念這一“國恥日”,如此隆重地表達立場和傳遞信號,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於警醒近14億國人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砥礪奮進、振興中華,自覺增強現代國防理念和憂患意識;也是用正義的行動痛擊逆流,警告那些試圖罔顧事實、篡改歷史的卑劣者!

“七七事變”以來這段歷史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過去,也激發了中國人民創造輝煌的潛能。面對侵略,億萬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在共產黨員的帶領下,前仆後繼、視死如歸,不屈服、不後退,用生命和鮮血,組成了不可跨越的“長城”,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爲鑑、面向未來,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潮流中,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衝在前,幹在前,帶領億萬中國人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在經歷革命、建設、改革大潮的洗禮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紅紅火火,新中國從一窮二白髮展到繁榮富強,直至今天中華民族始終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一次次創造了屬於中國人民發展神話、創造了屬於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不是爲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在這段恥辱的經歷中尋找不屈的精神,尋找讓近14億中國人民渴望更好生存、追求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沿着這條正確道路,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越是在這個時候,我們越是要以史爲鑑、面向未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行動指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朝着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目標砥礪奮進。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四

今天是“七七”事變紀念日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6套播放的電影《七七事變》。影片中有幾處情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情景之一,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之母70大壽之日,日本華北駐屯軍派使者送來“國寶”級壽禮瓷瓶。宋母不悅拒納。宋勸其母,委婉應付,暫收爲妥。其母曰:“我沒當過官,不知什麼是“委婉應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後靈魂進不了祖墳!”旋即起立,當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壽禮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氣,令人起敬。翌日,宋軍長召開軍事會議宣佈:堅決抗戰!

情景之二,29軍副軍長佟麟閣,身先士卒,親赴一線,他和趙登禹師長對話,佟說,我已準備把家中蓋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決心以身殉國。趙說,我連棺木都不要,馬革裹屍,死又何憾!兩位將領心昭天日,抗日戰場倆人光榮殉國。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給其舉行追悼會,北京現仍有麟閣路、登禹路,以永遠彰揚其抗戰功勳和爲民族捐軀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戰酣。29軍將士大刀揮舞,日寇血肉飛濺,令人痛快。但日軍敗退,中日軍隊脫離接觸後,日機飛臨,炸得中國軍隊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佟副軍長親自用機槍打飛機,遭飛機炸彈擊中血染沙場,情景慘烈,令人憤恨悲傷。

看完電影,我聯想起許多。我有幸出生於抗戰勝利之後,雖未親身遭受戰爭苦難,但小時候曾多次聽到母親和年老人講述抗戰期間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半年,日寇鐵蹄便踏遍了華北,我的故鄉韓城的黃河東岸山西便被日軍侵佔。日軍經常隔河打炮,韓城禹門口附近的民房彈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紅頭飛機常常在韓城低空盤旋,襲擊在田野農耕的和平民衆,而中國沒有防空能力,任人狂轟濫炸。初則農民十分恐懼,沿河農民紛紛逃進西山,我的祖母、母親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親的同學)家避難,父親在同州師範(今大荔師範)上學,祖父在家看家和農耕。萬惡的日本鬼子慘無人道地轟炸手無寸鐵的農民,讓現在70歲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我小時侯經黃河岸邊去舅舅家,看見過爲抗擊日寇修築的鋼筋混凝土碉堡。當時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漸長,才知是碉堡,是國民黨軍隊築的,很堅固,大拇指粗的螺紋鋼在外裸露着。也看過黃河岸邊崖畔上挖的小洞掩體,這些遺蹟記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爲什麼有4萬萬5千萬民衆的泱泱大國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躪呢?

殘酷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受欺。所以,現在我們一方面要不忘屈辱歷史,永遠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我以爲把該歌曲定爲國歌是一個無比英明偉大的決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發展經濟,提高國力特別是國防實力。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美帝稱霸,想打誰就打誰;日本一些人仍瘋狂,叫囂“入常”;“”勢力擡頭,圖謀不軌。我們必須提高警惕,百倍戒備,絕不能讓以前的悲劇重演,要讓所有侵略者和、分子聞風膽寒!努力建設一個富裕、強盛的現代化中國,試看天下誰敢敵!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五

今天是“七七”事變73週年紀念日。晚上,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6套播放的電影《七七事變》。影片中有幾處情景令人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情景之一,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的宋哲元之母70大壽之日,日本華北駐屯軍派使者送來“國寶”級壽禮瓷瓶。宋母不悅拒納。宋勸其母,委婉應付,暫收爲妥。其母曰:“我沒當過官,不知什麼是“委婉應付”,但我信迷信,我怕死後靈魂進不了祖墳!”旋即起立,當着使者的面,把桌上的壽禮瓷瓶摔得粉碎,怒不可遏。浩然正氣,令人起敬。翌日,宋軍長召開軍事會議宣佈:堅決抗戰!

情景之二,29軍副軍長佟麟閣,身先士卒,親赴一線,他和趙登禹師長對話,佟說,我已準備把家中蓋房用的木料做一口棺材,決心以身殉國。趙說,我連棺木都不要,馬革裹屍,死又何憾!兩位將領心昭天日,抗日戰場倆人光榮殉國。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給其舉行追悼會,北京現仍有麟閣路、登禹路,以永遠彰揚其抗戰功勳和爲民族捐軀之英雄精神。

情景之三,北平南宛,中日戰酣。29軍將士大刀揮舞,日寇血肉飛濺,令人痛快。但日軍敗退,中日軍隊脫離接觸後,日機飛臨,炸得中國軍隊潰不成軍,死傷慘重。佟副軍長親自用機槍打飛機,遭飛機炸彈擊中血染沙場,情景慘烈,令人憤恨悲傷。

看完電影,我聯想起許多。我有幸出生於抗戰勝利之後,雖未親身遭受戰爭苦難,但小時候曾多次聽到母親和年老人講述抗戰期間的事情。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半年,日寇鐵蹄便踏遍了華北,我的故鄉韓城的黃河東岸山西便被日軍侵佔。日軍經常隔河打炮,韓城禹門口附近的民房彈痕累累,可恨的日本紅頭飛機常常在韓城低空盤旋,襲擊在田野農耕的和平民衆,而中國沒有防空能力,任人狂轟濫炸。初則農民十分恐懼,沿河農民紛紛逃進西山,我的祖母、母親也逃到深山一熟人(父親的同學)家避難,父親在同州師範(今大荔師範)上學,祖父在家看家和農耕。萬惡的日本鬼子慘無人道地轟炸手無寸鐵的農民,讓現在70歲以上的老人提起那一段往事仍然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我小時侯經黃河岸邊去舅舅家,看見過爲抗擊日寇修築的鋼筋混凝土碉堡。當時年幼,不知叫碉堡,也不知有何用途。漸長,才知是碉堡,是國民黨軍隊築的,很堅固,大拇指粗的螺紋鋼在外裸露着。也看過黃河岸邊崖畔上挖的小洞掩體,這些遺蹟記述着那段令人心酸的往事。

爲什麼有4萬萬5千萬民衆的泱泱大國竟能任小小日本蹂躪呢?

殘酷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受欺。所以,現在我們一方面要不忘屈辱歷史,永遠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我以爲把該歌曲定爲國歌是一個無比英明偉大的決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努力發展經濟,提高國力特別是國防實力。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美帝稱霸,想打誰就打誰;日本一些人仍瘋狂,叫囂“入常”;“”勢力擡頭,圖謀不軌。我們必須提高警惕,百倍戒備,絕不能讓以前的悲劇重演,要讓所有侵略者和、分子聞風膽寒!努力建設一個富裕、強盛的現代化中國,試看天下誰敢敵!

2022年紀念盧溝橋七七事變80週年心得體會 篇六

我的家鄉在宛平,它位於京西盧溝橋畔。雄偉多姿石獅古橋,始建於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幾百年來流傳一句俗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可見有多少個了。它自古是西南各省進入京城的唯一通道。目前是華北唯一的一座多孔石料建造的石橋。在古城的東側連接着一座完整的宛平古城。過去年間,每到秋收之際,皇帝還要到宛平縣上繳公糧。

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清晨,日本侵略者假借走失日兵爲由,攻打宛平城,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從此掀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經過了八年的抗日戰爭,這座古城、古橋終於又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那時,宛平城已是千瘡百孔,雜草灌木叢生,我們經常到那裏去摘酸棗、逮蟈蟈、掏鳥窩,城牆上成了狐狸、蛇、烏鴉等動物的樂園。現在,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豐臺區委區政府的關懷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使宛平古城換了新顏。到宛平城來參觀和遊覽的遊客一來到這宛平城,就有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黨的關懷,也沒有今天煥然一新的宛平城。尤其是到了晚上,城樓、城牆大紅燈籠高高掛,城內街兩側霓虹閃爍、流光溢彩,真是太美了!

過去,城內只有一所國小,很多孩子根本就上不起學。城內外沒有一座樓房,沒有公共汽車,連下水道、自來水都沒有。什麼郵局、書店、超市都沒聽說過。我小時候只記得,盧溝橋橋西街有個果子市,城東門外有個地方賣白薯秧,除了有幾個大車店、駱駝店、牛羊店、“德源用”、“義太山”、“羊肉牀子”,沒有像樣的商店。現在您再看看,小區一個接一個,超市一座連一座,高樓林立,道路平整,公交線路,四通八達。國小、中學、託兒所、敬老院應有盡有。過去,我們小時候吃的是“甜垂垂”、野酸棗、冰糖路葫蘆和路邊長的“巧瓜”,現在孩子吃的是酸奶、雪糕、冰激凌、漢堡、比薩、麥當勞。

看看我美麗家鄉的變化,真是天翻地覆。70年代建造了盧溝新橋,之後又建了京石高速、五環路,地區現有18條公交線路,把盧溝橋與外界連接起來。過去城裏只有幾盞昏暗的路燈,一名電工管理全城,大家管他叫“燈趙”,是個會上電線杆的人。現在幾乎家家都是電器化了,什麼洗衣機、冰箱、彩電、空調、私家車等,一應俱全。

過去我們只知道乾隆皇帝題寫的“盧溝曉月”在這兒是最有名的。現在,有京城現代十大建築之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有抗戰雕塑園、曉月苑游泳館、老年人活動站等等。

我的家鄉越變越美,過去寫封信都不知上哪裏去寄,現在電話,手機、傳真、掌上電腦等先進信息技術日趨先進。我的家鄉和祖國一樣,天天在變,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富有,一天比一天美麗、可愛。

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我要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讓我的家鄉變得更漂亮。

我堅信,我的夢想會實現,家鄉的明天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