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精選2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6篇《國小教師讀書心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教師讀書心得》相關的範文。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精選26篇)

篇1: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下滸中心國小教師 鄭惠琴 2013、10、22

作爲一名一線的數學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產生衝擊,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困惑。近期,我有幸拜讀了範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啓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古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得新知,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爲,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爲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篇2: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近段時間學校組織了我們學習了《國小教師專業標準》。在本標準“基本理念”中突出“學生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和“終身學習”是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爲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爲了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必須終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師德修養。

在“師德”中把“個人修養和行爲”專門作爲一個“領域”提出來,更加凸顯“個人修養和行爲”的重要性。我覺得這是《標準》中亮點中的亮點。教師是以心育心的職業,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老師的個人修養好行爲就是一種教育的環境和教育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親其師,信其道。”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在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的情況下,對教師提出這個“標準”非常必要。要想在學生心中播撒陽光,自己首先心中有陽光。新時代,新形勢,呼喚陽光教師。一個樂觀向上、熱情開朗、具有平滑心態的老師,必將給學生提供優質文化場,保障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理解“基本要求”“基本規範”和“基本準則”中的“基本”,有“必須”的意思,也就是說作爲教師必須要具備的,這是作爲教師的“底線”,也是每一個稱其爲教師的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必須遵守的規範,也是教育行政部門引領國小教師發展必須遵守的原則。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稱其爲教師。

但是,我感覺“基本要求”,其實並不“基本”。如“平等對待每一個國小生。”引導國小生體驗學習樂趣,保護國小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國小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等內容,現實中很多老師達不到。我覺得這些“基本規範”其實相對於教師的目前的整體狀況來說,不是“基本”,而是“高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對照“標準”查找不足,努力達到《標準》的“基本要求”。

比如“教會學生學習”,最好分學科要求,具體到各學科,具體到每一個學習的具體學習方法和習慣如何培養。因爲學科不同,學習的方法有所差異;習慣的培養需要“合力”。比如語文學科可以細化爲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書寫習慣;數學學科如何培養孩子審題方法,養成審題習慣;科學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探究精神等等。

我覺得在“職業理解和認識”中還應添加:把職業作爲事業來做,把職業作爲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和方法。現在教育教學價值觀多元,把教師作爲養家餬口的手段,還是作爲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這是一個教師對本身所從事的職業最需要理解的。只要理解透了,纔會在工作中激發無窮的動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認識,由於水平有限,所說的不一定合適。

篇3: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好像自己每天就在繁瑣的工作中忙忙碌碌。大學時光,總喜歡在沒有課的下午拿一本喜愛的書坐在草地上,或者是圖書館靠窗的座位細細閱讀。讀書是我的一個興趣愛好,即時忙碌的我也不曾丟棄。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階梯,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可或缺的巨大支撐。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爲閱讀中蘊含着重要的內涵。

這個學期,我同樣選擇讀幾本好書: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塞萬提斯的《唐吉可德》。這些書有些是溫暖人心的故事,有些是驚悚懸疑的冒險之旅。《解憂雜貨店》不是懸疑小說,卻非常扣人心絃,一個個故事直擊心靈。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爲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隨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斷髮生。

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解憂雜貨店》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像是在晴好的日子裏泛舟湖上的美好時光,那些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的細節:被風吹皺的水面、遠處不知名的野花傳來的淡淡香氣、清澈的水底下輕輕舞動的水草,還有錯船而過時陌生人微微頷首的微笑,都是組成這個幸福畫面的必備元素,也是不能輕易捨棄的羈絆,就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一樣。

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篇4: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心得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纔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爲傳承文化的使者,必須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爲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嫺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不讀書,就不知道當今教育觀念變化之大,教育形勢發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學觀念落後到什麼地步,自己過去的教學是多麼可悲、可笑。只要一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裏就會敞亮多了。 要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讀哲學,讀文學,讀歷史,讀科學……在與大師、優秀教師的對話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將讀與思,讀與教,讀與研等結合起來。 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篇5: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小時候,手捧連環畫、小人書的日子,實在是難得,幾乎可以算是一種奢侈。於是,在屈指可數的有書相伴的日子裏,讀得是那樣津津有味、廢寢忘食;而在沒有書相伴的日子裏,便一遍一遍地憧憬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連環畫、小人書……

伴着這樣的憧憬,我走進了師範,走進了圖書館,走進了書的海洋―――穿過後花園,穿過行政樓,走進頂樓的圖書館與書相伴,是我記憶裏最感幸福的事。

現在回想起來,師範的三年,算是我讀書人生的真正起點!從那時起,開始接觸名著,開始閱讀中外小說。懵懵懂懂地讀《紅樓夢》,興致勃勃地聽潘禾櫻老師的講座,喜、怒、哀、樂,無一不被書中的情節所感染;一遍一遍地讀《老人與海》,一次一次地被震撼,於震撼中牢牢地記住了老人的話:“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決不可以被打倒。”每每翻開冰心的《談生命》,反覆唸叨着這樣幾句話:“生命是一條小溪,他的使命是奔向大海,旅途中有歡樂也有挫折……”於是再次擡頭看天空時,一切陰霾都已經在不經意間散去。

書,伴我走過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心情愉悅時讀,失意沮喪時讀,成功時讀,失敗時讀……讀《三個火槍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平凡的世界》、《圍城》,讀瓊瑤、張愛玲,讀顧城、舒婷……

師範三年,置身於書的海洋,融入進書的天地,因爲有書相伴,倍感幸福!

走上講臺,是在一所小小的完小,沒有圖書館,遠離了書店,生活似乎迴歸到小時候,於是,日子裏再一次充盈着對書的憧憬。自考,給了我靜下心來再一次“啃”專業書的機會,《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國小班主任》……工作之餘,一次次地手捧,一遍遍地“咀嚼”,迎來的是一次次順利地通過考試。

又是三年,投身於“啃”書,醉心於實踐,因爲有書相伴,平凡中不乏精彩!

不知不覺,書,已經成爲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有書相伴的“教育旅途”中,更多同行、名家的書籍,深深吸引了我!那一本本語言平實、質樸的書籍,字裏行間閃爍着的是作者之於教育、之於生活的智慧與理性的光芒,散發着的是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喚!每一次閱讀,總能帶給我許多的啓迪,總能促使我多一份思考,總能激起我內心的波瀾!而我,更慶幸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時光,這樣的心情。

篇6: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著名學者毛志成先生曾把教師分爲五層次,第一層次是大教師,第二層次是好教師,第三層次是教書匠,第四層次是以教謀生者,第五層次是教人誤人者。從更高的境界說,教師要成爲德行上乘,智能足備之士,就是大教師,沒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想成爲大教師也就無從談起。

對於教師,讀書是提高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這是大家都認同的道理。

首先,讓教師讀書成爲一種習慣,讓讀書成爲生存必需。

其次,讀書要誦讀有方,中國的經典名著要以誦讀爲主,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外國的經典要以閱讀爲主,達到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的境界。中國古代的經典應當背誦,尤其是原始儒學。讀書還要疏離浮躁,當今社會浮躁盛行,要靜下心來學習和研究。

再次,把讀書與實際工作相聯繫在讀書中去體味怎樣備課,怎樣評課。讀教相長,“讀書破萬卷,教學如有神”。

另外,教師讀書要讀寫結合。不寫是最可怕的事情,與人談話就是短文,與人爭論就是議論文,不能放下寫,一放下就不會寫了,教師不寫作是不行的!造就教師的書卷氣的有效途徑,除了讀書,大概就是寫作了。寫作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確,在讀書和反思的同時進行寫作,這是一種可貴的生活狀態,一種詩意的美好的人生境界。

教師讀書靠的是長期的積澱,堅持不懈的讀書,讀好書,耳濡目染,日積月累,纔會儲備真知,纔會受到文化的薰陶;纔會不斷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學藝術,在教學中得心應手、遊刃有餘;才能展現個人魅力和爲師者的風範。一個教師如果沒有擁有一定數量的書籍、報刊、雜誌那是不可思議的。因爲書籍能提高我們的思想,豐富我們的知識。特別是教師,只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教好學生,也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在讀書方面我必須再努力,擠時間學,掌握更多的知識,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

讀書,應該成爲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師才能以自己的書卷之氣,去薰陶學生,使之熱愛讀書,與書爲伴,成爲未來學習型社會的“讀書人口”。

教師們,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篇7: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在讀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作者對學生的那份愛,而這本書也是給我很深的感受就是要愛學生,對於學生的愛,才能更好的把教學做好。首先作爲老師要有一份童心,讓自己成爲孩子,能瞭解孩子們想什麼,是怎麼想的,那麼只有瞭解了他們,才能更好的把你的教學做好,知道孩子們想要什麼,知道他們的狀態是怎麼樣的,而不是老師教老師的,學生學學生的,這樣就有了隔閡,也是容易讓學生們覺得這個老師他們不喜歡,也不想上這個老師的課。

孩子們不像我們大人,可以更加理智的去學習,即使我們知道這本書很枯燥,但是爲了學習,我們還是會認真的去看,儘量的去理解,但是國小的學生們卻是不同,他們還處於童年期,興趣纔是他們更好的老師,如果老師教的不好,那他們學習的慾望就是很低的了。也不會認真的聽老師講,如果他們喜歡老師,愛老師,那麼自然也是會認真的聽課,做好作業,甚至給你超乎預期的驚喜。

愛不是簡單的,也不是口頭說說的,而是要實際中去做的,在我以前的教學工作中,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好,不夠盡責,對待學生方面,有時候學生成績不好,我會覺得是他們沒學好,而沒有從自身出發,是不是我教學方面沒有做好,所以才最終導致了他們沒學好呢?我也很喜歡我們班的學生,但是是否做到了對他們足夠的瞭解呢?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我沒有,對於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我並沒有那麼的愛,也沒有徹底的瞭解他們成績差的原因在哪裏。

作爲老師,同樣也是要有思想的,有知識的,不能一成不變的,雖然說教學的課本是一樣的,而且每個學年似乎都是在重複,但是其實在教學外,在假期裏還是有很多的時間,我們要學更多的東西,來完善,補充我們的思想,更好的理解課本,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本書也是告訴我們,要不斷的學習,不停的填充自己的思想,做一個有思想有素質的老師。

篇8: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閒暇時間,逛書店無意間翻到了這本《愛的教育》,之前就接觸過這本書,只是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味,決定買下這本。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裏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書名時,這些問題便如潮水般向我涌來。帶着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能夠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堅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

書中描述了一羣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必須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忙。我很期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忙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期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教師、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羅內,他不僅僅品學兼優,並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我的錢給了他。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爲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爲救最低班的國小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爲他人奉獻愛。正因爲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完美。

愛,像空氣,每一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陪在身邊,晚上還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恩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恩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此刻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當讀到恩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我國家的光明,同樣能夠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完美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打開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可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當遠離我們,讓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篇9: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路遙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一書相信很多人是看過的,第一次便被這麼樸素的書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少安、少平兩人平凡的的一生,卻是充滿了奮鬥,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儘管他們一向處在生活的壓迫中,被生活驅使,但就像少平一樣,爲了生活,放下學業,忍痛放下感情,但他沒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還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我的生活,研究自我的前途,並不像大哥少安那樣爲了生活而生活,少安開磚廠,無非是爲了養活一家人,當然對於少安,我並沒有貶低之意,在那種時代背景之下,在那種生活條件下,人們當然先是爲了生存下來,都吃不飽還談什麼追求精神世界再看此刻,此刻人們的條件相比較過去已經好了不明白多少了,可是看看,還是有很多的人注重於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此刻社會上各種貪污腐敗的事情層出不窮,明明都已經是理解過高等教育的了,爲什麼還是禁不起物質的誘惑,任由自我的靈魂如此脆弱還是與整個社會環境是有關係的,那個時代的人們雖然生活條件可能很艱苦,吃了上頓沒下頓,可是樸素是那個時代的特徵,異常是廣大的老百姓,儘管當時的政治鬥爭激烈,但也正是那種壓迫的環境下才更讓人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讓人們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貴。

少平對於前途的不懈奮鬥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後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無論應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理解,對生活充滿了期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感情以杯具結束了,可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應對生活。再看田曉霞,雖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爲那個時代的先進女性的代表,她有獨立思考的本事,看問題往往和社會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終她的犧牲,能夠說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雖然他們兩人最終是以杯具的結尾收場,但在小說最終,還是讓少平頓悟生命與生活的真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現實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長,才能磨練自我,才能讓以後的路更加通暢。

篇10: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作爲一名年輕新教師,在工作之餘,我也讀了很多書籍,不斷豐富與充實自我。最近我在讀的《做不抱怨的教師》令我收穫頗多。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彷彿釋然了許多。這本書就像一劑良藥慰藉了心靈,我將用它的理論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上踐行自我的人生目標,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境。”的確,愉悅歡樂的心境對工作和生活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你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爲他們沒有好的心境去享受工作的樂趣,自然就會怨聲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也是如此,倘若我們沒有好心境,如何將歡樂傳達給學生,如何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高爾基以往說過:“工作如果是歡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我的工作,往往並不是因爲他的工作真的有多麼的糟糕,而是因爲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境,用一種進取的態度對待自我的工作。

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應當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個學生學習成績不夢想,但總有他閃光的一面,我們要善於發現挖掘。不抱怨壓力,獲得前進的動力。“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壓力是一把雙刃劍,要麼讓你一敗塗地全軍覆沒,要麼讓你一鼓作氣地扶搖直上。作爲一名現代教師,箇中關鍵在於不抱怨壓力,而是找出壓力,利用壓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進取應對自我的人生,進而追求人生更高層次的發展。

我覺得,我們應當更用心地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一個陽光教師,不抱怨的教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與其抱怨,不如埋頭苦幹。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時刻銘記身上的重擔,把埋怨的時間和心思都用到提升自身素質上,讓我們以書中的事例爲借鑑;以書中不抱怨的心態爲行爲準則;以書中改變抱怨的方法爲思路,做一個不抱怨的踐行者。

讀了這本書,我會延續以前的做人態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懶腰;困了,望望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麼的完美,活着真好;厭了,找家人說說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

從今以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教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我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篇11: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我記憶中看的最早的課外書就是國小的時候學校裏訂閱的《當代國小生》。這本書使我的寫作本事有了很大的提升。還有許多開發智力的板塊也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忙。國中以後會根據教師的推薦讀一些名著,印象最深的就是《魯濱遜漂流記》。我喜歡看奇幻類的書籍,這些書籍很好地豐富了我的想象力。高中的時間學業很重,沒有看很多課外書,這是我的一個遺憾。那時候似乎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錯失了很多開闊眼界的機會。大學因爲專業的關係我讀了基本外國名著,像《飄》《傲慢與偏見》《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其實大學時光是一段很好的與書爲伴的完美時光,此刻想來有點後悔沒有好好珍惜。

我雖然喜歡讀書,但讀的書並不多。最近在培訓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教育家的啓發,翻閱了《讀書與旅行》這本書。《旅行與讀書》臺灣作家詹宏志所著,詹宏志是臺灣各界的閱讀狂人,家中藏書四萬冊,每年買書兩千本,一小時閱讀十萬字,出版十餘部著作。《旅遊與讀書》是作者把自我人生的兩大志趣書寫集結。

他的旅行多由讀書而起,十個推理小說般的精彩故事,猶如一場百科知識的腦內衝浪與日常哲思的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納食譜指南引路的攤牌考驗;因盡信書而驚險萬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無力招架唸誦着魯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叢中充滿生命體驗的薩伐旅;在災難過後的巴厘島矛盾複雜的旅人心境……十場夢幻旅,別樣新人生。就如樑文道在序言所說:他在印度高價買下一張其實用不了那麼多錢的地毯,中了明眼人一看就知底細的局,而原因只可是是因爲那位地毯商人能用古波斯語吟詠奧瑪伽音的詩句。這是典型的書呆子纔會犯的錯誤。但另一方面,書也會讓他變得聰明,明白許多一般遊客不清楚的內行門道。例如,就爲了“伊斯坦布爾人爲了兩個羊頭哪個比較好吃而爭論不休”這就話,他把兩位本地作者合作的《吃在伊斯坦布爾:探尋巷弄中的美食》當作柺杖,丈量伊斯坦布爾的美食地理,效果竟然遠勝大衆旅行網站的團體智慧。

我們耳熟能詳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是一本書,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過其中一頁”,我們都很嚮往遠方,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等待,等適宜的時間等適宜的人等忙完手頭的工作等長大了再去,當時不瞭解,之後才明白真的長大之後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應當早一點丟下一切就出發的。旅行與讀書的關係極其微妙,讀書常常在旅行之前很久就已經開始了,甚至在不自覺之處,常常是因爲書中所述的某件事,觸動你前往某處的動機。可能是一處古蹟,可能是一位故人生活的地方,也可能僅僅有一處美食,你就來了,要來看一看,和書中描述的是不是一樣,去體驗,去感受。在旅行之前,我們對旅行地的閱讀是一種“想象”,在旅行之際,我們對旅行的閱讀則是一種“摸象”,僅有在旅行完成之後,纔是我們真正對旅行地瞭解的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勇敢,也是我們對書本資料的驗證。

《讀書與旅行》除了描述旅遊和讀書的關係,最最重要的是裏面有世界各地的美食,讀來讓我不由得嚥了好多次的口水,有佛羅倫薩牛排、肉醬寬面,印度囊、羊肉咖喱炒飯,巴厘島的原味烤肉大餐,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日本的料理,摘抄一段吃龍蝦的描述“我用刀叉將龍蝦肉剜出,切開小塊沾滿醬汁送入口中,龍蝦肉將熟未熟,軟嫩無比,醬汁則極濃郁,有奶油的滑潤與白蘭地的香氣,更有濃的化不開的龍蝦蝦膏滋味,但又帶了一點番茄酸度,顯得清爽不膩,的確相當高明。”

讀書不停步,旅行不止步,勇敢前行,有多遠走多遠,遠方的路總有期盼,總有歸宿,愛讀書,愛旅行,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篇12: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書目《南渡北歸·南渡》。本書是作者嶽南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北大、清華等院校師生南遷並組織西南聯大的歷史事件爲主線,再現了那個年代文史科學領域知識分子精英的思想歷程與生活情感經歷。雖以“南渡”爲主線,但在敘述到具體人事時,跳出單一時點而將其生平經歷,來龍去脈來一番全景掃描,並在正文之外還供給了極其豐富的參考資料。其取證之認真,規模之宏大,令人歎爲觀止。經過嶽南極富寫實韻味卻又不乏生動傳神的筆觸,一位位“大師”的生平、思想、爲人、處世、性格、情感、命運,均被娓娓道來,讓我從各方面瞭解這些人物及其活躍的近代史。這批人,他們護送中國文物和大學圖書在烽火下南渡。在軍閥混戰,中日戰爭的硝煙中描繪出中國最初的考古,建築輪廓。也在山區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生物科學實驗。本該在優越實驗室中完成的任務,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仍不放棄。他們,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在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能夠說,本書不論是作爲近代知識分子人物羣體傳記,還是作爲近代史本身的一個窗口,都令人感到受益匪淺。

讀書時,好像陪他們走完了並不漫長卻艱辛的一路,這些名字不再是煙雲。讀完這本書,會忍不住地去探尋那個時代背後更多的細節,對他們的著作也有了翻閱的慾望。我想,一本好書的特點,大約就是讓人們讀完它後仍意猶未盡,並以它爲跳板,接觸到更多想看的書吧。因爲有這“最終一批大師”,當我們再去凝視這段沉浸在深淵的歷史時,纔會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風骨凜然。

篇13: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專著《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深深地被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折服了。讀過這本書後,真的意識到自我在很多方面做的還遠遠不夠,書中每一條提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啓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好慶幸,慶幸自我沒有錯過這本好書。書中每條提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它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進教育大師們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雖然此刻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此刻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爲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他用30多年的時間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他閃爍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如同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教育工作者乾渴的心靈!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供給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可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爲我們明白,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爲何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教師要從細小方面入手,不可放過任何一個“刺蝟”。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教給孩子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蘇霍姆林斯基還給我們指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容易拿一些新奇的、鮮明的、形象的手段(比如此刻用的多媒體)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但如果不適宜的運用,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是有害的。“經驗證明:講課當中過分地追求激動人心的、鮮明的、形象的東西,會使得過度興奮,這時教師不得不提高聲音,壓倒學生的喧鬧聲,學生就會更加興奮。

其次,教師要弄明白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因爲這關係到學生掌握知識的質量及在頭腦中的堅持,同時也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示出已知的跟新的東西之間的內部的深刻的聯繫——這是激發興趣的奧祕之一。在那裏,蘇霍姆林斯基用了一個比喻,把課堂的教學活動比作是師生建立的一座高樓,當教師將新的知識這塊磚遞到學生手上的時候,學生應當明白放在哪個位置,並且他還應當站在遠一點看看,這塊磚與上一塊以及整個建築之間的關係,這樣他才能將這塊磚(新的知識)放好。要將已學過的知識變成掌握新知識的一個工具。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提議中都提到,教師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要想提高自我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我的知識。我想,今後,讀書將成爲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來讀了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一書,覺得儘管今日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日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應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穫與體驗。

讀完這本書後,我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我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而我卻還沒有細細地去品味,着實無地自容。我將秉承大師提議中寫的:“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擠出時間,繼續拜讀這位大師的經典,吸取經驗,反省自我,完善不足。

篇14: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李鎮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假期中有幸拜讀此著作,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源泉。”其中反映李鎮西教師心聲的《做最好的教師》一文,更使我對師愛有了更深更透徹的理解。

我以前只明白教育需要“愛”,卻不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向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我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向渴望能和孩子們一齊玩、一齊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教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期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爲懂事、聽話、尊敬教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明白。而李教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着“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着“成爲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我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着年輕班主任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李教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當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當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本事、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可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並且也是在求明白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着李教師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靈,回憶着自我的教學行爲,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

可我……實在汗顏。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學生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僅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進取性。我們爲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爲什麼一向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此刻,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爲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完美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爲教師,在應對學生時要堅持一顆童心,以自我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我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僅有這樣我們纔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我的架子,用愛心營造進取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爲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

開放學生的時空,使之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讓自我的主導地位不至於變成“主宰”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親切、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向教師敞開心靈的大門,說出自我的真實感受和思想,敢於在教師面前真實地表現自我,充分展現自我的個性,並自我挖掘出創造性的潛能。要做到這樣,教師必須做到不拖堂,不讓作業和考試填滿他們的課餘時間;不要滔滔不絕地“滿堂灌”,還學生自主權,還學生髮言權,還學生活動權。否則就等於堵塞了他們學習發展的渠道,久而久之,學生將被動地理解信息,變成“錄音機”,變成“容器”。

二、關愛學生,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

《學記》中雲:“親其師,而信其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教師關愛學生必然贏得學生的愛戴,學生也必然會將愛師的感情轉化到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中去。反之亦然,如果我們對每個學生不做到力戒“忘事忌語”,即使您一切爲了學生,而學生卻受到您的言行的影響,或疏遠您,或與您產生對立情緒,漸漸地變成被動學習,甚至厭惡學習。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素養

教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一天要應對很多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我,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忙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爲,僅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教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我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我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僅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我的完美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纔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明白: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我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童年拉開了我們人生的序幕,在那天真爛漫的季節裏,孩子填寫着那份美麗的色彩,他們在歡樂中成長着。讓我們放下架子,尊重、寬容、理解學生,笑口常開,還學生童真,相信學生必將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更可愛、更歡樂。

篇15: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所謂“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教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本事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夠和自我比呀!也就是用今日的李鎮西與昨日的李鎮西相比——我今日備課是不是比昨日更認真我今日上課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誠懇我今日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機智今日我組織班團體活動是不是比昨日更趣味我今日幫忙“後進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細心我今日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豐富我今日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今日我應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提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日更虛心我今日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靜……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遺憾,但每一天都這樣自我和自我比,堅持不懈,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

我是爲誰而工作爲同事的好評嗎爲校長的表揚嗎爲獎金嗎爲職稱嗎這些對我來說當然也重要(可見我也並未“脫俗”),但如果這些與學生的評價產生了衝突,我心靈的天平指針首先傾向於學生一邊!在我看來,一個教師是否“最好”,第一應當看學生的評價,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

培養學生開放的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種高屋建瓴的文化視野,一種不畏權勢的民主意識,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們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喬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參天的白楊,有的人是婆娑的楊柳。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能夠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能夠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能夠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能夠最樂觀……

李教師的話說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後工作的航標燈,指明瞭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篇16: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讀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書,深深感到: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全天侯的,從幹上的那一天起,就永遠沒有退休的可能;並且不準請假,不得偷懶,不能夠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並且沒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掙,然後往這兒花;這種職業,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從培養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習慣開始,有人說,培養好習慣就像往銀行裏存錢,隨時都能夠取出來用。有了一個好習慣,就好像在銀行裏存了一筆錢,有了兩個好習慣,就存了兩筆錢好的習慣很多,就等於在銀行裏存了很多錢,一輩子都能夠取之不盡。《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書,“童年需要培養的38種好習慣”,每一種好習慣都從故事引入,讓我們思考學到了什麼讓人能夠從中學到知識,再運用到實踐中。例如:書中在培養孩子“遵守諾言的習慣”裏,引用了《宋慶玲的故事》,故事裏的小慶玲爲了她之前答應教小珍疊花的事,而放棄了全家到一個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樣,她等了一個午時,小珍也沒有來,爸爸遺憾地說“早明白就一齊出去,慶齡一個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慶齡卻說,我們約好的,我本來就應當遵守自我的諾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們出去玩了,也不會高興啊!從這個故事裏,我們學到了什麼呢?小慶齡是自我決定留下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她必須也是想去那個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終放棄了,是因爲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們從故事裏不難猜到,信諾言,不僅僅讓守諾的慶齡歡樂、有尊嚴、也讓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賴。

篇17: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在《我的教學生涯》一書中,斯霞教師強調:“爲人師者,異常是國小教師,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範,稍有不慎就會在幼小的心靈裏留下這樣那樣的錯覺。所以,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這是多麼貼切的總結,這是多麼深刻的認識。讓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禮。

一名成功的教師總是會用微笑來欣賞每個學生,這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活力,更有利於讓學生構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正所謂好學生是誇出來的,讚揚一則讓他們渴望賞識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二則在滿足的情景下能夠作到洗耳恭聽,甘願理解自我的缺點並加以改正。

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努力做到既尊重學生,又嚴格要求學生,不挫傷其心靈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對犯錯誤的學生,不用尖刻的'語言去批評他,而是換個方式,換種說法,讓學生從我的語言中明白自我所犯錯誤,並能自覺地改正錯誤,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每個學生是一個鮮活的人生世界,我們要經過多方面多渠道的疏通,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教師或朋友的身份展開談話,以進取樂觀的態度引導學生,爲人師表。那麼,我們必須能成爲學生真正的朋友。

篇18: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最近讀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我不禁爲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肅然起敬。再聯繫他在前文中談到的“素質教育”,我們可以清晰地觸摸到一位有膽識的知識分子對於當前中國教育現狀的思考與憂慮:“爲什麼應試教育早已成爲衆矢之的卻能大行其道,素質教育雖然千呼萬喚卻難覓蹤跡?”“一個民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培養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學家和藝術家、在某一領域引起結構性變革的大師,那麼,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嚴重的問題。”捫心自問,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這其中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許有人會說,一個普通的國小教師能改變什麼?是的,我們的力量太微小,改變不了應試教育“滾滾洪流”,但我也可以說,我們的力量很大,足以對自己的學生的養成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式、確立人生目標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舉一動會深深地、長久地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文中還提到“眼界決定境界,方向決定方法。”方向對了,怎麼走就得看每個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鴨式”,“應試型”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爲遏制孩子們個性化發展的枷鎖。作者有一句話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們沒有教孩子們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東西,譬如:如何快樂的活着,如何與不同的人相處,如何面對衝突和挫折,如何有個人價值感和自尊心,而單純教給她如何讀、寫、算,那又有多少意義?”如今的許多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很大部分是隻會讀、寫、算,的學習機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狀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狀元的出現,很有可能埋沒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可塑之人才,因爲大家的目光都被狀元所吸引了。這是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實。人人呼籲改革,但是又沒有人知道該由誰來改革。其實能改變這些現狀的,只有我們這些教師――基層的教育工作者。

“教學中的交往使學生間的合作與競爭成爲可能,而無論是合作還是競爭均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個體之間面對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時反饋成爲可能;交往使師生間的視界融合成爲可能,使課堂生活生動活潑、多姿多彩成爲可能――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生活是學生的學校生活之所以值得過的重要原因。”帶着智慧與真情和學生交流,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必需途徑。作爲國小教師,我們是學生人生的啓蒙者;我們肩負着的不僅僅是要他們學會說話、寫字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們引導成爲一個高級趣味的人。人生來就是具有自己個性的獨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來感悟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只有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纔可能正確而合理的引導他們。交流便是進入他們內心世界的最佳途徑。怎樣才能使每個孩子都認爲“學校生活值得過”?其實誰都知道,那就是讓孩子們覺得上學很有趣。與孩子溝通可以知道孩子們的興趣,也可以瞭解他們的性格,當對每個學生都瞭如指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孩子們都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了。如果每個孩子都是帶着興趣來學習的話,那麼我們的課堂就真正成了孩子們的課堂了。也只有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求知慾。對於小孩子來說動力和求知慾就是新鮮感。這樣的新鮮感,恰是形成“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的必要條件。

作爲學生內心世界的窺探者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者,老師又該如何修煉?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爲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保持內心的開放和鮮活,纔會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教師本身就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學生需要學習,老師也需要通過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莊子雲: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只有多讀,多想,多交流,多實踐才能豐富自身底蘊。這是一個需要持之以恆的學習之道,因爲豐厚的底蘊是靠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個人素養。大量的閱讀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閱讀中不斷思考才能將知識化爲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別人交流探討,是對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後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傳播給我們的學生。這便是真正意義上教學!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教師的重要品質,其實,前者是後者的必要條件。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是作者對教育這門學科的感悟與探索,記錄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給我們讀者留下的不僅僅是經驗,更多的是思考。

篇19: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我一直嚮往一種生活,可以躲在自己的小窩裏,聽着Walkman,品着自己所愛的文字。儘管這種浪漫的小資情調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但不得不承認:能夠選擇自己所愛的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人類之所以從蠻夷走向文明,文字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而書就是文字的組合和再創造。這其中閃爍的智慧自不消說,單是這淡淡的書香就能滌盪人的心靈。古人讀書必先焚香淨手,足見對書的虔誠。而現代人讀書則簡單得多,有電子圖書館,還有相應的光盤,但心底的正統觀念一直支配着自己:還是紙上的文字更有可信度,更有滄桑感。於是,這種美妙的感覺透過幾近零距離的紙告訴我:讀書應該是人的一種習慣。

無可否認,離開書我們活得就很不現實。簡單的例子,教科書就是直接的材料。沒有了書籍我們無法獲得學習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聯想到孔子當年僅憑一張嘴就教育出72賢人,但一個時代能有幾個孔子。我想每個人手邊的書都不會太少,可究竟讀什麼樣的書纔是關鍵。其實自己也是在生活的點滴中形成一些算不得高明的見解,其中也有來自老師家長的建議。我覺得讀書都是首先從興趣出發的,而觸發自己產生驚奇心理的往往是課堂中提到的新鮮事物、書本中的一知半解、或是自己生活中靈感的火花;接着通過各種手段,比如上網或是查找相關的書籍,獲取自己所需的的信息,就像連鎖反應一樣觸發下一個聯想點。這種無形中知識的增長,就好比以這本書爲圓心逐漸觸及周邊的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以期理解更多的書。

讀書幾乎沒有什麼捷徑,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公認的好書。這非但不是浪費時間,相反我覺得有些東西可以作爲一種常識爲人們所接受,進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餘秋雨先生認爲人與書也有緣分,有些書不必勉強,可以待自己接受時再讀。但我認爲人生苦短,能有多少書可以等自己參悟透徹,再去回味?所以,有些不懂的東西哪怕囫圇吞棗式嚥下再說。裝在腦子裏的東西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顯現出來。現在讀書最好是多一點,博一些,能精更好,這樣有利於形成自己的風格。

至於寫和讀應該是相配的過程,但我承認自己做的並不好,有些脫節。光讀不寫,不會錘鍊出好的文字;光寫不讀,不會思想深刻而見解獨到。寫讀書筆記確實可以昇華自己的靈魂,但真正做到這一點恐怕不易。

書,是情的信物,理的法度。帶着墨香的文字有晦澀也有優美,我們無疑是過濾器,濾掉的也並不都是難以消化的沙子。凡事總要辨證地看,比如網絡文學並不能說全是垃圾,這其中也不乏優秀之作。

讀好書是人類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好讀書並不是每個夢寐以求的人都能做到的, 書籍是人類靈魂的彼岸,讀書是擺脫矇昧的金毯,大千世界全在一個“悟”字。借用佛家四句偈語: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中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不知是否恰當。

篇20: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所以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我,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僅有自我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進取向上。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所以,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景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所以,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忙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篇21: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1、讀書選擇。積極開展自學,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相關政策等。制定好學習計劃,(1)《主動發展紀實》、(2)《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3)《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

2、避免形式主義,走過程,緊密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以“問題爲中心”,着眼於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管理。注重同事間的合作與交流。作爲教師教育生活和個人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堅持始終如一;將閱讀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注重提高學習成效;將專業閱讀和多元化閱讀統一起來,注重提高綜合素養。

3、經常積極主動參與以教研組、備課組、課題組爲單位,開展讀書交流會、課題研討會、專題討論會等交流研討活動,教師之間開展學術沙龍活動,讓各種思想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研討的氛圍。

4、促進深刻反思。堅持撰寫教育隨筆、讀書筆記、案例反思等。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等活動,及時消化,及時反思,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實踐智慧,促進了自己的專業發展。

篇22: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篇目:《我的閱讀“行爲教育”》

感悟:今天讀了虞彩琴寫的《我的閱讀行爲教育》這篇文章後,深深體會到做一名老師給學生一杯水,我們的老師真的需要有長流水。作者那老黃牛的精神,通過多閱讀,擠時間閱讀,寫出許多優秀作品,拿着證書在學生面前很自豪,教會學生寫作,那成功感是多麼讓人羨慕,可回想自己連看書的恆心都沒有,拿起書本教學,語句相當貧乏,有時學生的問題讓我啞口無言,與此相比真的慚愧不已。在今後的日子裏,我應向作者學習擠出時間的閱讀,擁有更多的長流水,以便修身養性,提升自我。

篇23: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篇目:《原來,我也是有信念的人》、《孩子給我堅持的力量》

感悟:我爲什麼做教師?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曾經敲問過我自己的心靈。爲生活,爲理想,爲表現自我的所謂能力才華,爲獲取別人的肯定,等等都想過的理由,與我來說都不是。那我爲什麼而做教師呢?我在這幾年想明白了,那是因爲我需要孩子們,需要他們的純潔的心靈,需要他們的微笑,只要來講孩子們的笑臉,聽講珊珊說:“我好擔心你啊,老師!”我無比的快樂!因爲我活在學生的心中,我幸福,我快樂,所以我教學!

篇24: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篇目:《孩子給我堅持的力量》

感悟:看了《孩子給我堅持的.力量》,那種堅持,那種爲教育“忙”油然而生。教育孩子像種花一樣,看到孩子好的言行,好的表現就像開到花兒開放,聞到陣陣清香,那感覺讓人多麼欣慰,也是平凡而辛苦的生活中,蘊藏的難以言傳的幸福。

篇25: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篇目:《原來我也是有信念的人》

感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教師也是一項清苦的職業。如果沒有信念的支持,很多人就放棄了這份工作,支持我做老師的信念很簡單:吃一口飽飯,面對學生要對得起天地良心,這個良心也促使我不斷地更新教法,認真鑽研,儲備知識。

篇26:國小教師讀書心得

閱讀篇目:《我的`閱讀“行爲教育”》

感悟:以前總覺得只有在學生時代,自己才能靜下心來閱讀;畢業了,成家了,又總愛爲我自己找“不去閱讀”的理由:家務重,工作忙,以致心靈逐漸浮躁,落寞。讀完此文,才驟然醒悟:書是心的需要,活着的需要,就讓閱讀拯救我的心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