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著作心得多篇

教育著作心得多篇

教育著作心得篇1

?愛彌兒》的主題思想是教育要遵循自然規律,要發展兒童的天性。這種說法真的很普通,一點也不時髦了。但是給我震撼的是,就是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道理,對於當今五彩斑斕的、層出不窮的教育時尚理念來說,這麼一個不起眼的主題思想,竟然需要盧梭這麼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來以上、下卷和鴻篇鉅著來論述、來證明。而且尤其讓我難過的是,從18世紀到現在的21世紀,整整3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在教育下一代的看法、做法上卻還是不斷地迷路,總是被許許多多、變化莫測的教育新論調給糊塗了心思,走錯了方向。對照我們當今的基礎教育,就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何嘗又不是迷途沒知返呢?摘選其中一些我們交錯很遠的事例,與我的同行一起“品茗修行”。

其一: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我們一開始生活,我們就開始教育自己了;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起開始的。簡短的三句話,只要我們誠實,就會發現,現實中我們的做法有時相距很遠。作爲教師,我們好像更多地在於說教,或者是頤指氣使型、或者是苦口婆心型,共同的心態是懷抱師道尊嚴居高臨下地說教,共同的特點是不以平等的身份去傾聽、去理解,而是以過來人的“睿智”指點,永遠正確,但也永遠隔靴搔癢。孩子們從理性上“認定”教師是正確的代表,但是情感上就止不住地難過、痛苦,或者逃避。教育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教育與學生的生命成長相融與共。從這點看,我們就把教育的領域狹窄化了,我們教師更多地是關注學生在課堂三學什麼知識,鍛鍊什麼能力,學生學會了沒有,能力得到了多少發展,儘管新課程在不斷地強調要注意過程與方法,要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是,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中卻少有土壤,或者說只有播種,少有耕耘。當然,我也爲我們老師叫屈,我們身上的責任好像越來越重,政治化、任務化、行政化的味道越來越濃,而所擁有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我們的言行與思想好像在火車的軌道上,永遠爲伴前行,但也永遠不能交叉融合。

其二:遵循自然,跟着她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她在繼續不斷地鍛鍊孩子;她用各種各樣的考驗來來磨礪他們的性情;她叫他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煩惱和痛苦。說得多好啊,只要是生命,從出生起,自然就會用種種磨難來鍛鍊意志,磨礪性情,強壯身體。但是我們智慧的人類好像過於聰明,總想以人類的力量來阻擋自然的力量。雖然我們懷抱愛的理由,例如孩子摔倒了立即去扶起,並深深地責備地面的過錯;例如孩子遭受失敗了,我們總是憂心地去安慰,甚至用禮品來安撫……許許多多的例證,從中雖然我們總是獲得了一時的溫馨,但是,縱觀宏觀與長遠,遭受教訓的總是自作聰明的人們自己。所以,所有的父母和老師,需要放下形式的呵護與關愛,當孩子們在自己自然的生活狀態中遇到痛苦和煩惱時,不要以爲貼心關懷就是愛,有時“作壁上觀”,甚至“冷眼旁觀”纔是真正的愛,因爲只有這樣,纔會讓孩子懂得自然的道理,纔會學會遵循自然的意志,纔會成爲一位遵循自然規律行事的人。

教育著作心得篇2

最早聽說《愛彌爾》這本書是在師範的時候,我想對於師範專業來說《愛彌爾》會是一本很耳熟的書。想讀這本書也是從師範裏開始的,因爲在我的印象中“愛彌爾”是一個人的名字,而這本書以它作爲全書的題目,我想它會是一本通過描述“愛彌爾”的成長曆程而寫成的一本書。個人十分喜歡這種途事型的教育書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讀這本書。

拿到這本書後,沒有一口氣讀完,因爲這本書分上、下冊近900頁的文字加上個人讀書比較慢的習慣所以一直在慢讀的狀態。近期由於比較閒,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讀完之後,發現這本書其實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樣。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爲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敘事性的教育專著,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而並非教育事實。同時,讀得慢還有一個原因是讀這本書比較吃力,吃力的原因我總結出來可能有兩點:一是自己的水平還不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難以消化盧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於是譯文,所以在語句的表達上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我這樣的感覺都不能遮蓋住《愛彌爾》是一本劃時代的鉅作。曾有同學評價說讀完《愛彌爾》之後,最大的感覺是發現原來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紀的這本書裏都有過闡述了。我不敢保證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說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極其豐富的。舉個例子來說,在我國80年代興起的,甚至我們現在還在討論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愛彌爾》這本書裏就有了闡述。我們可以試想的是,17世紀的盧梭能提出這樣的教育思想,就可見這本書是一個超前的、影響時代的一本好書。書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實也可說是有其獨到之處。

教育著作心得篇3

?愛彌兒》是盧梭著名的教育著作,是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它是盧梭20年苦心撰寫3年才完成的,發表於1762年,是一本小說半論文體形式的著作。它以一個出身顯貴的男孩愛彌爾的教育培養爲線索,全面揭露了當時封建教育的荒謬和醜惡,設計出了順應自然和發展兒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藍圖。

他認爲對兒童進行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要求,順應人的天性,反對成人不顧兒童的特點,按傳統偏見強制兒童接受違反自然的教育,干涉和限制兒童的自由和發展。他認爲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盧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身體強壯、心智發達而又感情豐富,能愛能仁的人,是封建政權的掘墓人。他認爲當時的封建教育把人的身心桎梏得無法自然發展了,使人屈服成爲現有制度和風尚的犧牲品。

盧梭認爲人們生而缺乏的,又是成年以後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結果。而這種教育來源有三個方面,即來自自然的,來自周圍的和外界的事物。盧梭要求後兩種教育必須同“自然教育”配合起來,按照兒童自然發展的要求和順序去進行教育。盧梭從觀念和先天道德出發重視教育的作用並要求教育遵循兒童天性,考慮自然的教育必須是自由的教育,因爲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權利是自由,所以自然教育必須保護兒童善良的個性,使其身心得到自由的發展。他堅決反對壓制兒童的個性,束縛兒童的自由,強迫服從,強制灌輸,嚴酷紀律和體罰等封建的經院主義的教育。他認爲教師的職責在於引導兒童直接從外界和周圍環境中進行學習,幫助兒童審慎地選擇,避開無知和荒謬的東西,獲得有用的知識與合理的教益,而不在於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點。

盧梭這位劃時代的教育思想家,反封建的教育先驅,不曾受過正規的學校教育,也未曾長久地從事教師工作。但通過頑強的自學和吸收前人先進的思想,通過對當時社會各個階層的深刻觀察與思考,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標——培養自然人,找出教育的出發點——兒童的身心特徵,強調教育應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依次實施,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兒童的興趣,反對教師、成人的干涉等,這些在當時都是極不平凡的見解,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一定的科學性。

教育著作心得篇4

讀完《愛彌兒》這部偉大的著作,被書中作者獨創的觀點、精闢的論述、精美的描繪、細膩的文筆所折服。全書貫穿無數教育經典名言,處處蘊涵着真知灼見,閃爍着獨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讓人不時掩卷回味。最讓人稱奇的是,盧梭的兒童教育觀,至今仍散發着絢麗的光芒,讓人不得不驚歎盧梭驚人的超前意識和恆久內涵。

盧梭的《愛彌爾》雖然是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對現在的幼兒教育還是有借鑑作用。

首先,作爲幼兒園管理者的我要轉變觀念,用知識充實自己,要善於學習,博覽羣書,把自然教育當做一種態度,一種拓展視野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做一名樂學好思的智者,要把幼兒教育看作是親近自然的教育,把幼兒園創設成孩子快樂成長的樂園。讓大自然與教育自然地融爲一體,孩子如一株株嫩綠的小樹苗,生機盎然,茁壯成長;教師團隊如濃濃春意,充滿活力,充滿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充分體現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理念。堅信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應尊重兒童,積極創設條件引導鼓勵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驗美。充分利用吉利幼兒園優美的自然環境及豐厚的社區環境,以幼兒爲本,創設人文化的環境,爲幼兒營造安全、溫馨的氛圍,鍛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並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個站點成爲孩子們嚮往的育人搖籃,這裏,永遠留下孩子們美好幸福的回憶,讓“素質教育”這朵奇葩,在吉利幼兒園開得更鮮,開得更豔!

最後,通過吉利園報、班報,bbs、家長學校、吉利qq羣等多條途徑動員家長朋友們充分認識幼兒教育應該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規律進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兒童、尊重兒童,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實施不同階段的教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正如盧梭所說:“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那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爲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爲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踏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爲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讓我們家園攜手起來共同聆聽大師的呼喚,瞭解孩子們的世界,讓我們的孩子擁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重讀《愛彌兒》,讓我豁然開朗。

教育著作心得篇5

第一卷,着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這個時候主要是讓嬰兒得到最合適的照顧和營養。

第二卷,二到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運動等,並且對他的衣食住行進行了規範。這個時候,身體的鍛鍊仍然是很重要的。而這個時候,純粹是消極的教育,他不主張在此段時期讓愛彌兒接觸書本,甚至於到了這種地步——愛彌兒到了十二歲,還不知道什麼是書。

卷三,他認爲十二到十五歲的的少年由於通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了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這段時期,要培養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持久注意一個事物的習慣。而且不提早教以各種知識,因爲他不主張培養神童。其中有一本非讀不可的書——《魯賓遜漂流記》,關於生存教育的書。在此期間,還要求愛彌兒掌握一門技術,不至於以後失去財富而不能自食其力,不被尊敬。

第四卷,他認爲十五歲到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自愛、愛人、博愛、同情、誠實、善良、仁慈,以及宗教的認識及選擇。在此,他雖然主張的是自然的宗教,但是我很懷疑。爲什麼一定要信教呢?只要真理在心中不就足夠了嗎?

在第五卷中,他認爲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愛情教育的問題我覺得盧梭自己都沒有搞清楚,他對愛彌兒的說教在我看來十分的可笑。盧梭本人不知道是多情還是濫情,反正這方面的教育,我覺得他不具備說教的資格。而女子教育,在他那個時代,也不見得是符合時代的,在現代簡直就是歧視女性。

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但是這種分期教育以及把體育、智育和德育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不適用於現代。這也違背一個人的生活,因爲教育環境不可能在絕對真空的環境下進行,愛彌兒必然會受到各種外界的影響。他同時接觸的不可能是純粹的某一種教育。

如果說,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對國家的絕對理想化的想象,那麼盧梭的《愛彌兒》就是對教育的絕對理想化的想象。

而教育完成之後,愛彌兒最終能否堅持盧梭的教育呢?

在附錄——愛彌兒和蘇菲,或孤獨的人裏,盧梭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呢?爲了讓他對愛彌兒的教育顯現作用故意讓他受到蘇菲的背叛,並以此來展現愛彌兒在獨立思考中的本事嗎?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運用他所學的技術養活自己的能力?還是航行時被海盜捉去賣成奴隸後的機智勇敢?抑或是,無論受什麼教育的人在不可避免的人生悲劇面前,愛彌兒表現得最好。可惜他的附錄沒有寫完。而教育完成之後,盧梭對自己的自然教育結果應該是最滿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