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

王子愛德華和貧兒湯姆在同一天出生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湯姆和愛德華調換身份,湯姆成了英國的國王。湯姆知道窮人的生活很不容易,所以他當上國王做了不少好事,深得人民尊重。那麼你知道王子與貧兒讀書心得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1

前段時間,我讀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著的《王子與貧兒》。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在帶給我快樂的同時,還帶給我很多思考。讀着讀着,我走進了書中的世界:有時傷心得淚如雨下,有時開心得歡呼雀躍,有時緊張得心怦怦跳……

書中描寫王子愛德華和貧兒湯姆通過一個陰差陽錯的機會互換了身份,王子被趕出了王宮,變成了貧兒,流浪了十幾年,不得不忍受貧窮和欺凌嘲諷,在好人亨頓的幫助下,經過了重重劫難。最終回到了王宮。貧兒成了王子,在王宮裏盡享榮華富貴,最終在良心的譴責下,將不屬於自己的王位還給了真正的王子。此後,愛德華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

最讓我感動的是王子的善良、寬容。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深受教育:“王子想起剛纔受到孤兒們的嘲諷和欺負,並沒有想着如何報復那些孤兒們,而是一邊走一邊思考解決方法:‘等我今後做了國王,不僅要讓那些孤兒們衣食無憂,而且還要讓他們接受教育。……對,我回去就向父王提議,讓這些孩子們早點受到教育……’”我讀到這裏,羞愧之情油然而生,思緒不由自主地飛到了那件事。

有一次,我正在畫畫,那畫可美了:一棵棵粗壯的樹,用綠得發亮的葉子連在了一片綠色的海洋,鮮豔的花兒雖少,卻剛好像碧玉中鑲嵌着幾顆光彩奪目的寶石……就在將要大功告成的時候,一個同學突然碰了我一下,我手裏的畫筆正好掉在畫紙上,留下了一隻很醜的“大花貓”。多好的畫啊,就這樣前功盡棄了,真可惜!我一手叉腰,一跺腳,指着他,怒目圓睜,卻不知怎麼罵他。只看見他一臉自責,雞啄米似的點頭,嘴裏不停要念叨“對不起”。瞬間,我不知所措。突然,善良、寬容的王子在我腦海裏閃過。我又想起了那段話:“他並沒有想着如何報復那些孤兒們,而是一邊走一邊思考解決方法……”想到這,我連忙擺擺手,笑着說:“沒關係,你也不是故意的。我再想想辦法,讓這‘花貓’把這畫裝飾得更漂亮,更有創意吧。”聽我這麼一說,那個同學才鬆了一口氣。

是啊,要是人人都擁有王子這樣善良、寬容的心,那世界將會更和諧、更美好!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2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美國著名作家馬可·吐溫的一部名著《王子與貧兒》。該書描寫了一個貧窮兒童湯姆和王子愛德華交換衣服,交換社會地位的童話故事。讓我深深感到一個人的出身是不能選擇的,但善良、正直、具有美好心靈的品質是每個人該具備的。

當湯姆換上了衣服,坐上王子的寶座,他並沒有豪華奢侈,濫用權力,而是處處爲平民着想,努力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做了許多好事,受到了讚揚。聯想到我國有些高管處處養尊處優,事事考慮個人利益,有的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出現了許多貪污、受賄、腐敗的現象,與人民大衆離心離德。

《王子與貧兒》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很在現實教育意義。雖然這本書寫於16世紀,但對21世紀的人來說也是很有借鑑的。我建議大家都來看一看,議一議。人人爭取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那麼社會風氣會大大地改觀。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3

這篇小說是以19世紀的英國爲背景,描寫一個貧苦兒童湯姆和一個富貴王子愛德華交換社會地位的童話式故事。

貧兒湯姆從小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幻想着自己能有一天當上富貴的王子,而愛德華因厭倦死板、空虛的宮廷生活,也幻想着能到民間嚐嚐作貧兒的滋味。於是有一天,他們交換了身份,開始了新的生活。

通過這個童話情節,小說首先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展現了勞動人民生活的極端艱難困苦和統治階級生活的極端豪華奢侈。在此同時,小說還鮮明地表明瞭人生生來平等的民主主義思想和環境決定人物性格的唯物主義觀念。湯姆並非天生就只能當貧兒,愛德華也不是生來就只能當王子,全部的不同只在服飾和地位。愛德華就曾跟湯姆說:“要是我們光着身子走出去,誰也分不清哪個是你,哪個是我!”的確,當貧兒穿上王子衣服時,大家都把他當成王子;而愛德華穿上貧兒衣服後,大家便認定他是貧兒,這裏既沒有什麼“天生富貴”,也沒有什麼“天賦王權”,問題的關鍵只在穿什麼服飾和處在什麼地位。

不僅如此,湯姆在穿上王子衣服,被人推上王位後,便立即頒發仁慈的法律,釋放無罪的囚犯,否定封建法律的荒謬,指責宗教裁判所的草菅人命,成了被萬民擁戴的開明君主。而愛德華在穿上貧兒衣服後,也能在重新當上國王時廢止酷刑,昭雪冤獄,頒佈新法,以改善人民的處境。這是他倆突然心血來潮或良心復甦嗎?不,這是環境對人物性格的客觀影響,是健康、樸素的人民生活對人的改造作用。湯姆從人民中來,健康、樸素的人民生活使他從小就具有善良、正直的品質和同情苦難、嫉惡如仇的性格。而愛德華從王宮走到人民中去以後,受人民生活的影響,也逐漸具有了跟統治者截然不同的品質和性格。

小說雖然取材於16世紀英國,但讀者從小說所描寫的人民大衆的苦難生活,很自然會聯想到19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勞動人民的艱難處境;從小說所描寫的統治者的爲所欲爲,很自然會聯想到當時美國資產階級政府的專橫欺詐;從湯姆和愛德華交換身份後的思想言行,也很自然會聯想到深刻的種族歧視。因此,小說雖然取材於16世紀英國,但其批評的矛頭是指向19世紀的美國。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4

前兩天,我看了一本叫《王子與貧兒》的書,它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童話式小說,令我難以忘懷。

那是在16世紀,英國倫敦的王宮裏一位名叫愛德華的小王子誕生了,在同一天,一個叫湯姆的孩子也在垃圾堆一樣的大院裏出生了。王子在王宮中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湯姆卻每天在街上乞討,吃不飽,連衣服也破爛不堪。可憐的他還常被喝醉酒的父親一陣好打。兩個同年齡的孩子過着不同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兩相遇了,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他們互換了衣服,就這樣兩個相貌極爲相似的男孩,互相交換身份,也換了命運。王子愛德華成了貧兒湯姆,貧兒湯姆變成了王子愛德華。

後來,湯姆接替了王位,成了國王。體驗過貧苦生活的湯姆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法,修訂了許多合理的法令,讓國民過着幸福的生活。而真正的王子愛德華卻生活在民間,受盡了磨難。他體驗到了人民的辛苦和不易。

在一次國王的遊行會上,湯姆和愛德華又互相換了身份,把王位還給了愛德華。

這本書讓我想到了湖南電視臺播放的《變形計》,這個節目請的主要是分別在農村和城市的兩個孩子互相換一下身份,換一下環境去生活一段時間。讓孩子們知道自己生活以外的一些東西,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讓他們更懂得人間的冷暖。更加成熟,能好好的珍惜所擁有的生活,發奮圖強。

這難道不是現代版的《王子與貧兒》嗎?

假期閱讀王子與貧兒的心得體會5

假期,我讀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部代表作品《王子與貧兒》。

它的故事是以16世紀的英國社會爲背景,通過戲劇性的情節,通過身份的錯置構建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貧兒湯姆和王子愛德華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湯姆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市井小巷垃圾大院裏,而就在湯姆出生的同一天,愛德華出生了,而他卻是出生在英國的王宮裏。貧兒湯姆從小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幻想着自己能有一天當上富貴的王子,而愛德華因厭倦死板、空虛的宮廷生活,也幻想着能到民間嚐嚐作貧兒的滋味。

然而有一天,湯姆在一個莊園外看見了愛德華,愛德華隨後把湯姆叫到了他的房間裏。由於兩個人的好奇,他們胡想換了衣服,兩個人的人生也就因爲這一換而改變了。換過衣服後,他們竟然像沒有換過一樣,他們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湯姆並非天生就只能當貧兒,愛德華也不是生來就只能當王子,全部的不同只在服飾和地位。當貧兒穿上王子衣服時,大家都把他當成王子;而愛德華穿上貧兒衣服後,大家便認定他是貧兒,這裏既沒有什麼;天生富貴;,也沒有什麼天賦王權,問題的關鍵只在穿什麼服飾和處在什麼地位。

這個故事也許在讀過之後讓人覺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一個出身低賤貧兒於一個出身高貴王子,僅僅是因爲長相一樣而互換了角色,而最終卻又互換回來,的確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但是卻體現出了人心中的一種矛盾:愛德華身爲王子,想要過一樣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生活,但是卻不想放棄榮華富貴;湯姆想要做一個擁有至高權利的王子,卻又不想放棄自由的生活。雖然這部作品與我們有一段距離,但是他卻深刻的反映了現代很多人的這樣的心理。孟子曾經說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富貴與自由不能同時擁有,就要捨棄其中之一,才能擁有另外的一件。

作者正是通過這種童話式的故事,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批判社會的罪惡,同一切社會弊病及一切剝削、壓迫、不平等的行爲作鬥爭。

讀了這個故事既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更加了解了馬克吐溫,《王子與貧兒》的確是一篇不錯的小說,我希望自己以後能讀到更好的小說,在書的海洋裏發現道理,提高自己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