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範本多篇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1

天空的陰霾,寒冷的雨水,阻擋不了我們向龍佳前行的道路。大家懷着興奮和期待的心情,抵達龍佳生態溫泉山莊。

那裏雖沒有名山大川的雄偉壯觀,也沒有小橋流水的清幽別緻,更沒有繁華都市的流光溢彩,但不失爲一座人間天堂,因爲在那裏看得見同學們的放肆雀躍,釋放的熱情像路旁那閱不盡的深深淺淺的綠色,將沉睡在你心靈的某個角落激活。

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同學們不僅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還學會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明白了愛與關懷的力量。

每個項目,每個環節,都無不觸動心靈的某一條神經。哭過,笑過,感動過,憂愁過,釋然過,學會了寬容,學會了關心,學會了團結,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在此次社會實踐之前,或許不相信短短三天時間裏,能夠收穫這麼多,多到甚至可以成爲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我是最棒的”只有團隊裏的每一個成員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一次次的突破,超越。我們,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纔可能成爲最棒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相信,別人再怎麼幫助自己,扶持自己也只是無用功。我相信我們,但你相信自己嗎?

未來,是一個未知數,因此對於每個人來說,現在是最重要的時刻,在身邊和自己一起努力的人,是最重要的人。

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已經圓滿結束了,但社會實踐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結束。讓我們手牽手,凝聚起強大的力量,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一起邁向希望的未來。

只有三天兩夜,卻深藏心底,不忘記。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2

“社會實踐”這個詞我早有耳聞,無疑就是學生體驗生活的一種方式,可是當我真正經歷過一次時,我才發現之前那種想法很幼稚、可笑,因爲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的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瞭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能從中學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我一早寫完作業,想起今天還有一個任務沒完成——社會實踐。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那麼,我就掃我們這樓的樓梯吧!我拿起掃帚馬上開始行動,跑到六樓開始掃起來。掃了一半,這時,一位中年男子走了上來,不管周圍有沒有人,隨口亂吐檳榔渣,我很生氣,怎麼能浪費別人的勞動成果了?看看我剛掃完的地,我鼓起勇氣對準備走上來的那位叔叔說:“叔叔,請你撿起檳榔渣扔進這裏的垃圾桶。”可那位叔叔還蠻不講理,瞪了我一眼,說“我就要亂吐檳榔渣,你管我啊!小的還說起大的了,這兒是公共的,我愛吐哪兒吐哪兒!”那位叔叔說了一大堆,我認真的聽他說完,然後進行辯駁:“這就是因爲是我們大家公共的,我們纔有權保護,您是大人,應該爲我們這些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啊!我好不容易掃好地,您隨便浪費我的勞動成果,我就應該說啊!”那個叔叔面紅了,理屈詞窮的愣在那兒,隨然走過去,撿起了檳榔渣,灰溜溜地走了。我嘆了一口氣,繼續掃地,這時迎面走來了一位阿姨,她笑咪咪的對我說:“真不錯,是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裏甜滋滋的。

這次短暫而充實的實踐將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作用,將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此次社會實踐告訴我:“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而當初的芽,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該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工作總結用我們充分的準備,去面對不知的過程,迎接滿意的結果。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3

本學期我參加了中心校課堂模式的探討與研究。從開始確定教研主題,到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我都按時參加,虛心學習。以下是我參加本期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

從教十幾年,我的語文課堂始終圍繞一本書轉,每年下來也就教給孩子些字詞,幾十篇課文,而且孩子也不一定掌握得很好,本次教研活動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進一步地認識,它能在相同的時間內,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擴大孩子的閱讀範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對孩子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其次,集體備課讓我感受到每位老師對教材獨特的見解,這樣的大智慧彙集在一起,使課堂更加精彩紛呈。再次,聆聽每位執教老師的課堂,都像是爲我們奉獻上了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們食過之後意猶未盡,尤其是李蓓教研員爲我們所上的示範課,爲我們的語文課堂指點迷津。

總之,通過參加本期教研活動,我深深的覺得在語文教學的路上,還要不斷的去探索,去實踐,去創新,做好孩子們語文學習的引路人,帶他們去品讀精彩的文字,去感悟豐富的情感,去獲得更多的'體驗,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插上翅膀,讓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我知道,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我會一直努力的。以上就是我的學習收穫!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4

11月25日聖誕節,在這樣美好的日子裏我有幸參加了“贛榆區四校教研聯合體”的第四次活動。天氣雖冷,但我的心卻暖暖的,因爲我收穫滿滿。

一直以來對於作文課的教學比較頭疼,總覺得指導的細一點吧,學生寫得差不多,不指導吧,差一點的學生根本無從下手,分寸難以把握。上午聽了兩節作文指導課,對作文指導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先說說海頭二小石勇老師執教《一次的實驗》一課,這是一堂趣味性及科學性極強的作文課,課上石老師爲學生搭建一個有趣的實驗平臺,讓學生有話說,樂於說,感受作文的樂趣。

我個人認爲石老師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值得學習:

1、以實驗爲載體,激發興趣。教師在做實驗時,學生們帶着好奇心,聚精會神的看着,生怕一眨眼錯過一樣。學生們能夠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興趣盎然。

2、引導學生觀察在實驗前石老師用“友情提醒”給孩子明確了觀察目的,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做實驗的老師同學的動作、語言經過這麼一提醒,學生就能有目的的觀察了,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石老師還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另一節是青口三小的李航華老師執教的四年級上冊《習作7》,李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老師以打油詩的故事開頭,最後以自己的一首打油詩結尾。記得詩的最後一句是“文章不厭百回改”,就這一句給教師們無限的思考,改,怎麼改?怎麼教孩子學會改?纔是重要的。

活動的最後,王繼聚校長作了總結,他的一句話讓我對語文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說:“沒有思維的語文是沒有生命的。”是啊,每一節生動精彩的課,不都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思維碰撞出的火花啊!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5

星期天我和幾個小夥伴相約,一塊去參觀劉老師家的蔬菜大棚,今天早上氣溫突然很低,懂得我們幾個都縮着脖子,劉看我們凍得瑟瑟發抖,心疼得不得了,讓我們趕緊到蔬菜大棚裏去“避難”,樂得我們手舞足蹈。

啊!老師家的蔬菜大棚規模好大!整個村莊後面都是的,白花花,亮閃閃(太陽照射到塑料布上反射的緣故),一座挨着一座,像是連綿起伏的白色丘陵,好壯觀呀!菜棚的頂部,是一排排已經被拉上去捲成卷兒的草苫子。每座菜棚的邊兒上都有一座用磚瓦蓋成的簡易小房子,不用說,這就是進入菜棚的唯一通道了。當劉老師熱情洋溢地打開屋門請我們光顧時,我彎腰曲膝,費盡周折穿過了一道黑黑的“祕密山洞”,終於見到了蔬菜大棚的“廬山真面目”。

嗬!這裏真是溫暖如春啊,與外界的“寒冷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我一進來就不由自主把外套給扒拉下來,兩隻眼睛東瞅西望,被滿目的青枝綠葉給吸引住了。瞧那碧綠粗壯的黃瓜秧,一排排,一壟壟被整整齊齊地用紅色線繩懸吊在棚頂的鐵絲上,顯示出勃勃生機;片片心形的葉子又大又綠,上面密密麻麻布滿了白色的小毛刺兒,挨着皮膚還有些癢癢哩!再看那瓜秧上半部,不計其數的黃瓜花兒正在綻放,鵝黃色的花朵有些像小喇叭,看上去素雅大方,讓人心生喜愛;而在每朵花兒的根部,都有根一到二釐米長的小黃瓜,嫩綠嫩綠的,渾身長滿小小的疙瘩,上面的小白毛又長又尖,好可愛!瓜秧最頂部呢,一絲絲翡翠綠的黃瓜須或直或彎,就像是螳螂、蝴蝶頭上的

小鬚鬚,真好玩兒!

“別光顧着看,快吃黃瓜呀!喜歡哪根摘哪根,劉老師今天管飽你們1劉老師一邊忙着幹活,一邊笑呵呵地說。“什麼呀,劉老師,黃瓜才那麼一丁點兒大,怎麼吃啊?”我一臉茫然地望着她。“傻孩子,你彎下腰往瓜秧上面看1我低頭一瞧,可不是嘛!在那一片片小蒲扇似的葉子下面,正悄悄“埋伏”着無數已經“成年”的“黃瓜兵”,他們都穿着墨綠色的“軍服”,上面還“披掛”着“堅硬鋒利”的“小盔甲”,(不用說你也知道,就是那細密扎手的小瓜刺兒嘍!)此刻,他們正“整裝待發”,有勞主人把他們採摘下來銷往城鄉各地,好到人們的廚房裏去“衝鋒陷陣”,爲人們奉獻出一道道美味佳餚而“建功立業”呢!

“哈哈,不等啦,我來也1我一邊歡呼,一邊喜不自勝地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害怕被刺兒扎)地挑了根又直又綠(絕對稱得上是“美女”牌)的黃瓜摘下來,在過道旁邊的水泥柱子上蹭了蹭刺兒,張開血盆大口毫不客氣地就咬下一大截兒,(別笑俺不夠淑女,要是此刻你能經得住誘惑,我情願給你一百萬)啊,又爽又脆,絕對滴新鮮。我閉上眼睛,盡情享受着這不可多得的世間極品,讓舌尖兒上每一個味蕾充分發揮作用,讓脣齒間每一個縫隙都留有清香

劉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大棚裏全是黃瓜,旁邊的大棚裏有西紅柿、青椒、茄子、青瓜等好多品種呢。附近一些婦女現在都在這裏工作,離家又近,又可以養家,真是一舉兩得,看着這一排排新鮮的蔬菜,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苦勞動的成果,我也擼起袖子,幫劉老師鋤起草來。

今天來參觀劉老師家的蔬菜大棚,讓我收穫的不只是美味可口的黃瓜,還有更多更多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6

當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迴避的會產生許多感覺,有些感覺是短暫的,有些感覺可能就會長期沉澱固化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決定着我們的行爲模式,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和感覺。作爲一位教師需要學習的是什麼?人們當然會說,那一定是與教學有關的內容。我們不否定這個答案,但更深一層影響着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的應該是人們的“認知”,這是人的幸福之本,這個問題解決了,教師職業自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麼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傳統的說教效果不佳,讀書、討論--創設一個情境話題、討論平臺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路徑。基於此,倡導中心國小開展“教師成長自願讀書活動”,借鑑往常的經驗和教訓,這次,不要求全部參加,不佈置硬性的家庭作業,只是讀同樣的書,在一個平臺裏交流。讀書組有14位成員,讀本爲中央電視臺首席心理專家、中國最出色的家庭治療師李子勳所著的《幸福從心開始》。學校制定了簡要的讀書計劃,14位教師分兩組,每兩週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共舉行六次。本次所選內容都是貼近生活,貼近自己,大家在討論時發言踊躍,氣氛活躍,可以說“讀書交流會”是一個快樂交流會。陸葉、易梅紅兩位組長時常拓展讀書內容,找來相關的資料,豐富大家對書本的知識學習。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問題。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幾點

一、書中的話題直擊生活中諸多的困惑或煩惱,具有普遍性。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就深深的吸引我們想讀下去。因爲,其中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同事的問題、朋友的問題、親戚的問題、周圍人的問題,正愁無解呢。如:怎樣才能成爲快樂主義者?人到中年如何減壓?我很敏感?怎樣說“不”?怎樣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網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敵?婚外情感需求?斬斷依戀?……其中許多內容是涉及親密關係的,使人們想探求但又無法說出口的夫妻情感、親密、婚外情感等問題。心理學不做道德評判,只解決心理衝突的問題。一些壓抑在內心的感受被表達出來,一些隱祕在內心深處的意識被理解和領悟,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就會悄悄的發生改變。幸福也就由此開始。

二、讀書體會交流就是一個互動的平臺,是深化讀書效果不可或缺的環節。

怎樣讀書?是不是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在讀,讀後就只有自知?當然這也算是一個模式。但大家一起讀書(先分散自己靜靜的讀),一起交流討論,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是團體的動力場。無論什麼性格的人,其實都需要交流,所謂愛靜不喜歡說話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匹配的交流平臺和對象,一旦遇到“知己”同樣會滔滔不絕,享受人際互動的快樂。讀書組裏一個人發言常備其他人插話,常常傳出爽朗的笑聲,輕鬆、熱烈的氣氛本身就是對內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這種感覺。

三、我們也學習、碰撞了書中一些鮮活的觀點。

心理世界存在與內心,和外部世界明顯不同。對同一個客觀存在的物體,經由人們描述就不一樣了,這是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別,外部世界是硬的,內心世界是軟的,不要以爲你對現實的感受等同於別人的感受,差異是自然的。抹殺兩個世界的差異或不能很好的設立兩個世界的邊界,人們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快樂或者說是樂快,人真正感覺強烈的快樂是較少的或瞬間即逝的,當你爲實現一個目標孜孜以求時,實現目標的快樂就是那麼短暫。

快樂更多的強度是淡淡的,他來源於心中的動力源讓自己有奔頭;他來源於有一個明晰的目標,引導自己充實過好每一天;他來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的探索行爲;他來源於人的某種價值觀的實現。

徐玉老師的座右銘“能者安邦治國,無能者獨善其身”,按照這句話的意思,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能者”,我們可以不追求事業成功,但可以獨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對於我來說真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錢。但是,你只做一個普通人,“一簞食一瓢飲”享受天倫之樂,平平淡淡、順順利利、健健康康,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們可以把工作納入到生活的範疇,我們不追求成爲教育家,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爲這份工作是我們生存的前提,我們滿懷敬畏去對待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師,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福地”。

關於人際關係書中的心理學觀點是:不要對別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讓別人對你期望太多;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學會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陸葉老師的拓展發言“夸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事情”“直話灣說,冷冰冰的話要加熱了說”也不失爲人際關係的技巧之一。

張春老師發言的“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一種賢達之人的開闊境界,人們需要經歷磨難,風雨洗禮。這樣纔可能到達“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高度。

張翠紅老師的發言“夫妻之間需要的只是一個邊界,不要傷者自己,也不要太傷者對方”,這無疑是一個理性和智慧的態度。

四、對於敏感話題,大家變得坦然相對。

家庭的夫妻關係,相處模式(家務活分工),類似這樣的話題,從來不會在學校組織的這樣一個相對“嚴肅”的場合討論,但在這個讀書小組裏,大家就可以快樂的介紹自己家庭關於夫妻對待家庭事務的態度和狀況。只要彼此接受,和諧就是硬道理的。

關於兩性關係,婚外情感這樣敏感的話題,我們的老師也能在這樣一個場合討論,我覺得這是一種坦然和陽光。中國人壓抑太多的東西,離婚率的持續增高,婚前性行爲,婚外情的蔓延…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我們撇開道德評判,這些應該說是一種壓抑或人性的釋放。當然作爲這個社會不會支持婚外情等一些有害於家庭穩定和社會穩定的事情,但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封建社會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與現在的人性解放顯得格格不入。過去婦女的裹腳也是對人性的束縛。書中的觀點“你一輩子只可能在形式上愛一個人,但在內心的情感層面或精神層面你不可能只接受一個人”“情感專一是一種控制”

生命的存在是流動的,它會經歷許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的問題,我們不會因爲小時候光過屁股就覺得一輩子丟人。學會跟往事幹杯,過去的就過去了,活好目下是重要的。

本學期讀書活動就要結束了,我相信參與讀書的教師心理有所成長,學有所獲。至少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者。

我祝願大家的是:幸福從“心”開始,幸福從“新”開始。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7

一個學期的學習暫時告一段落,同學們可以過個愉快的寒假了。同學們的寒假生活到底怎麼樣呢?我通過我的親身經歷,細緻調查,發現同學們在寒假裏的生活方式並不相同,少部分同學把自己的寒假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他們在寒假剛開始就爲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寒假計劃,把寒假裏的學習、實踐活動、鍛鍊身體都列入計劃之中。每天作息、活動都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錘鍊身體,什麼時候起牀、睡覺,都很有規律,這樣,他們的寒假生活非常充實,既學到了知識,又參與了各項活動,還錘鍊了身體,收穫很大。可是,大多數同學的寒假過得並不理想,我在調查中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作息沒規律。許多同學認爲反正不用上學,晚點起牀也沒什麼關係,天天睡到九、十點,有的甚至整個上午都窩在被窩裏,不肯起牀;到了晚上,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又把他們吸引住了,遲遲不肯睡覺,這樣就產生了惡性循環,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

二、放鬆學習。有些同學認爲寒假主要是玩的,於是把學習拋到腦後,沒有很好地利用時間複習知識,閱讀書籍。至於老師佈置的作業,那也是應付了事。有些同學認爲寒假很長,一開始作業少做些沒關係,過一天是一天,當這種惰性慢慢發展起來,作業越積越多,寒假過了一大半後拿起作業本一看,“啊!”大吃一驚,然後就開始“臨時抱佛腳”,拼命地補作業,作業質量當然不高;還有些同學是“急性子”,總想着快點把作業做好,然後就可以放放心心地去玩,作業很快就做好了,質量也是令人大跌眼鏡。

三、生活單調。部分同學的寒假生活不是做學校佈置的作業,就是看電視、玩遊戲,寒假的時間就這樣被白白浪費了,失去了參與活動、開闊眼界,錘鍊自己的機會。

怎樣讓同學們的寒假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呢?我認爲應該向第一種學生學習,在假期之初就要制定好計劃,安排好假期要做的事情;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假期生活,要關心和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街道社區也要關心少年兒童,利用社會資源,組織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我們的寒假生活一定會更加精彩!

國小129活動心得體會篇8

快樂的暑假生活結束了。爲了讓學生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學校在放假之前圍繞我校“自強人生,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對學生提出了“生活能自理、學習能自主、行爲能自律、活動能自信”的要求,並擬定了具體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家庭、社會這個大樂園裏培養“自強”意識。新學期的到來,學生們懷着喜悅的心情走進課堂,將自己的暑假生活與同伴暢談交流。現將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作以下總結:

1、生活能自理:91%的孩子都能做到整理牀鋪和房間;能洗襪子、內褲、裙子等簡單的衣物;會主動洗碗、掃地、倒垃圾;少數孩子還能煮飯。生活自理能力較強。

2、學習能自主:88%的孩子能自覺、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暑假作業;部分孩子能主動練習書法,並交有大字、小字書法作品;部分孩子能主動閱讀健康的書籍,寫了作文、讀書心得。但家長的總體評價是:孩子自覺學習不夠、貪玩。可以看出孩子對老師要求的作業能較好完成,但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3、行爲能自律:多數孩子安全意識較強,出門能注意交通安全,不和陌生人交談,不玩水、火、電。多數家長反映孩子最喜歡上網聊天、打遊戲。

4、活動能自信:少部分孩子在假期裏參加了各種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