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多篇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多篇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篇1

高中數學新課程對於學生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筆者經過課改的教學實踐,談一些體會。

1更新教育觀念,認識新的教學理念

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課堂應“以人的發展爲目標,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好的課堂教學應“能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使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自主建構)和個性化發展成爲可能”。這就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親歷、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因此,教師應該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變注入式教學爲啓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爲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爲知能並重。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課堂教學應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由接受――記憶――模仿――練習轉化爲探索――研究――創新,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在反思自己教學行爲的同時,觀察並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形成了怎樣的能力,發現並解決了什麼問題,這種反思有利於學生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2轉變情感互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的只是數學的科學性,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建構,而忽視了數學知識的人文性、藝術性,缺乏對情感活動和情感培養的關注,加劇了教學情感的嚴重缺失,抑制了數學教學功能的整體體現,也是學生素質的一種缺憾,影響了真、善、美的有機結合和統一。

教師必須注重加強教學的情感性設計,實現課堂教學民主化,建立平等、寬容、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教學而言,交往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着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賞識、期待和鼓勵是學生成長的最好動力,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勇於標新立異,給學生展示自我、探索創新的機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充分發展。

3採用有效的教學方式

1)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引導學生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開發自己的創造力,建立一種相互接納、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際關係。

2)要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在知識獲取過程上下工夫,對於探究結果中的偏差,要引導學生反思探究過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導下獲得合理的解釋,以充分體驗到探究過程的價值,增強學習信心。在獲取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要把給予學生問題、給予學生思路、給予學生結論的教學方式轉變爲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得出結論。

3)要倡導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體現學生個體的獨立性。教師應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學習活動。教學內容的呈現應採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都應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一般可以抽象爲5個基本的教學模式:教師講授、師生談話、學生討論、學生活動、學生獨立探究。教師在教學時應根據具體的教學條件、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4)教師應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進行教學。根據認知心理學的有意義學習理論,一切新的有意義學習都是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產生的,不受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影響的有意義學習是不存在的。在認知結構中是否有適當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可以利用,這是影響與保持有意義學習的第一個重要認知結構變量,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數學學科的知識結構呈螺旋形、往復遞進、非封閉的上升結構,教師的教學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原有的知識點相聯繫,確保自己的教學能夠從已知到未知,較難知識點的教學可以分成幾個小步子,讓後一步的學習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礎上,前面所學習的知識能爲後一步學習提供固着點,這樣使新的教學既能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知識準備和生活經驗之上,又能逐漸有所提高。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篇2

通過參加省普通高中新課改學科通識網絡培訓,使我收益匪淺,作爲一位高中地理教師。對課改我充滿了信心和憧憬。現將自己的感想與體會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觀念教法有所轉變

面對新課改,首先應具備新理念。通過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培訓,以及校本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的學習,新課標的研究,加上自己努力學習和刻苦實踐,自己“操縱”課堂能力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得以昇華。在教學過程中需採用新的教學方法,如“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環節,使課改和素質教育相輔相成,新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素質教育則是課改的靈魂和引路人。

二、提高了教材的宏觀把握能力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課程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因此新課程的實施要嚴格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對課標內涵進行細緻的解讀,對知識點進行合理的整合、處理,明確重點、難點,講解時就會心中有數。

此次高中地理培訓系統的分析了高中地理教材,使我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國中教材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各部分的重難點有了宏觀的把握。建設“探究課堂”是推進課改的有效途徑。

(1)“探究”理念貫穿於高中教學。從自然到人文到區域至到地理信息技術,每一堂課都存在着不同的探究方式,滲透着探究的影子。

(2)人文地理、區域地理也可以成功開展“探究教學”。自然地理的教學案例豐富了我的教學素材,探究活動的設計豐富了課堂教學,使學生從枯燥的課本內容中解脫出來,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人文地理部分有更大的探究空間,只是這些潛在的教學資源有待於我去開發。

三、注重情感教育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教”的成效,只有在學生主動學習過程中才能實現。因此,以學生爲本,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需要轉化爲興趣,並上升爲動機是中學地理教學的方向,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行動的方向。由於地理學科較其它學科相比,重注實際生活與生產,在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積極創設各種機會,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展示自我,體驗到地理學習的成功喜悅。在教學內容上添加有思考性的內容,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不斷獲取成就感,達到興趣—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問題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目標。

四、教學手段的變化,改進教學方法。

地理教學的改革不僅體現在課程結構與教材內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學活動之中,隨着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學生獲得知識途徑的拓寬,優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觸及到每位教師習以爲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學行爲中,打破“教師爲中心”、“知識爲中心”、“課本爲中心”的傳統,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觀念,在“滿足學習需要的有意識的交流活動”中下功夫,使學習過程成爲啓發積極思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愉快的活動,改變了那種滿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扭轉“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思考、重文字輕圖像、重積累輕運用”的地理教學活動。

五、可持續發展是地理教學的指導思想

地理教學要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21世紀議程作出的貢獻,教育學生理解、接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思想,自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爲實施21世紀議程作好準備。具體要求是:①正確理解滿足現在需要和滿足未來幾代人需要的關係,樹立立足當代面向未來,爲人民、爲子孫後代造福的觀念。②正確理解根除貧困與滿足廣大人民需要的關係,增強扶貧和人類平等發展的觀念。③正確理解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樹立發展與環境互補和對環境負責的觀念,作自覺的環境衛士。④瞭解21世紀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策略和行動,增強參與實施觀念和歷史使命感,自覺作好實施21世紀議程的知識、思想和參與能力的準備。

六、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師要有紮實的結構化的學科知識與學科化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例如:地理基本知識(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基本問題及以謀求經濟、社會、生態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內容爲核心等地理知識,特別是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過程、地理基本原理、地理基本規律)、地理基本技能(地理觀測觀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閱讀分析繪製運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地理基本能力(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地圖和地理信息的意識和能力,地理判斷、解釋、預測與評價能力,地理表述能力)、地理研究基本方法(地理觀察、區域分析與綜合、地理比較等)、地理情感(地理學習興趣動機意志、文化情操、地理審美情趣等)、地理態度(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統一)、地理意識(空間意識、環境意識、全球意識等)與地理價值觀(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發展觀等)。

2.教學目標應涵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知識與技能體現了課標的雙基要求,過程與方法側重於學習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未來社會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學應在充分體現知識與能力目標的同時,保證學生在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中體驗與情感態度價值觀,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結合。

通過學習後我收穫很多。對於新課改有了一定的瞭解,課改後怎麼教心裏也有底了。在與廣大同仁們的交流、討論中,使我的學習效率提高了,觀念更新了。雖然我們地處邊疆,經濟又落後,從教這麼多年,很少有機會到校外培訓。即使有這樣的機會,能走出去的名額也非常有限。單純的看看書又覺得視野終究打不開,二十多年來都是在閉門造車。現在國家教育部以這樣的形式來推進新課改,總覺得只是時間太短了,今後利用假期再好好鑽研。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篇3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可見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對課改的認識是實施課程改革的關鍵。先後召開了“課改的意義”、“課改中教師角色怎樣轉變”的交流會。使全體教師掌握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並依據這些理論進行課堂教學,實施課程改革的教師也實現了舊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課程改革中應注意的幾個客觀存在的問題

1、積極研究探索,實事求是,重實質,少花樣

我國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在借鑑西方教育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理念、思想和做法的基礎上形成和建立起來的。西方取得的成功經驗我們應該拿來,但不應盲目照辦,引進不是目的,創新纔是最終目的,創新就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教育實際,另立新經。關於這一點,一線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認識,要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課改模式和方法。

2、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有利於課改的社會環境

課改不單是教育系統內部的事情,也不是單靠教育系統內部的調整和自適應就能順利完成。課改涉及到政府、教育體制、教育觀念、教育文化傳統以及社會輿論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有這些因素都能被很好的調動起來,形成促進課改“合力”,課改才能順利的推進。因此,必須加強對本次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宣傳,尋求各個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有利於改革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應借鑑山東課改中存在的問題。

3、結合升學實際進行設計,選擇課程內容

課改使高中教師有了一定的自主權,也使學生有了一定的選擇權,比如新課標只給新課程提供了宏觀的指導,在學科內容等細節問題上並沒有十分嚴格的規定,這就給老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留下了不小的空間。比如新課程增加了選修模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爲學生髮展豐富自己的個性提供許多可供選擇的學習材料和內容。因此,老師在課改實施中,在學科內容的選擇方面,除了要考慮學生個人的成長等因素外,還應儘可能的考慮與大學課程的對接,進而爲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必要的準備。

4、要注意處理好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的使用問題

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的評價,旨在確認學生的潛力,改進和發展學生的學習”。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總結性評價“指向更一般的等級評定”。它的直接目的是作出教育效果的判斷,從而區別優劣、分出等級或鑑定合格。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二者結合,相互補充,共同承擔對學生髮展和成長的評價任務。一線教師,一定要根據評價內容和目標,選擇適當的評價方法,力求對學生的評價全面準確,真實的反映學生的發展動態和學習結果。

三、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數學教學採取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索——引導觀察——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實驗教學法。語文采取了嘗試“三步”教學法,先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動手寫作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然後進入課文的學習(帶着自己碰到的問題),最後可模仿借鑑所學課文內容修改自己的習作。傳統的教師泛泛講,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已被生動活潑的討論式,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代替,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爲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爲學生一生的發展做準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一個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他纔有動力,有激情,而當他想到的事情準備付諸行動時,那就激活他創新,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去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去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四、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認識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隻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啓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教師意識到課改形勢逼人,教師自身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的提高,掌握必要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等已迫在眉睫。所以教師的自我學習提高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教師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在職進修,業務培訓或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自我訓練。教師們能積極地開動腦筋,進行富有創造性的工作。如自制課件,集體備課等,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熱情。

3、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掌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4、但強調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下落實“雙基”的主導性作用。

隨着課改的深入,學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發展,在獲得知識、增加技能的同時,思維活躍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總之,從培訓中有很大收穫,也解決了不少困惑。教育教學任重而道遠,但只要目標明確,向着光明我們一定會達到目標的。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篇4

面展開,歷史新教材走進了校園,走進了師生的生活,它使學生自主探索,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會獨立思考成爲可能。在知識能力、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情感價值觀教育等方面,新教材有其獨到之處。

一、高中歷史二期課改教材的特點:以文明史爲線索,以主題史爲單元,就是所謂的“主題式文明史”

有利於更集中地呈現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內容、特徵及其過程。

(1)文明(civilisation)指的是社會進步的狀態,它與野蠻相對而言,是指具有進步價值取向的人類求生存求發展的創造活動過程和成果。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

(2)文明有哪些標誌?

?全球通史》中解釋:文明的特徵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確立的國家的政治權利、納貢或稅收、文字、社會分化爲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築、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但是並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備這一切特徵。我國史學界通常認爲文明的內涵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方面組成。所以本書的第一大主題下的文明社會的標誌“金屬工具”“文字”“國家”就是圍繞以上三個方面展開。

爲了避免與國中歷史的簡單重複。在一期課改的教材中,七年級學習中國古代史,八年級學習世界古代史,九年級學習了近代史。到了高中又重新學習中外近代史至當代史。造成了通史的重複。二期課改教材就避免了類似的問題。

強調文明發展的多樣性和文明的交流,也符合和平、發展、協作、競爭和發揚人文精神的時代潮流,符合二期課改以學生髮展爲本,強調科學、人文精神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國際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

比較注意吸收國內國外史學界的新成果,重視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重視社會的演進和我們身邊的歷史。再現一種民衆史、社會史、生活史。這樣從而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引發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學習高一歷史應注意的幾點原則:

1、理解本課內容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地位,緊扣文明史的主線索。強調從歷史中瞭解我們人類自身的發展,強調吸取在全人類意義上各種思維方式,行爲模式等方面的經驗教訓與智慧。

2、文明是如何在各個歷史側面繼承發展的?如建築、飲食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而來,從而對我們今天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體現文明的細部演進痕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

3、注意瞭解各時期、各區域的文明有什麼特點,這些特點是怎樣形成的。

4、注意瞭解人類通過交往,各區域文明是怎樣影響、變化、發展與相互競爭,以開闊胸懷和視野,提高歷史意識和國際意識。

三、新教材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新教材內容多,容量大,課堂教學處理困難。

2、以主題史的方式學習,時間和空間的跨度大,而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普遍較差,這給高中教學帶來很大的壓力。

3、新教材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要掌握大量的史料,必須收集整理有關資料,而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時間很有限,上網查閱的條件不具備。

四、問題解決辦法:

1、面對新教材內容多,容量大的情形,教師必須在備課這一環節上狠下功夫,備好每一節課,在課堂上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2、面對新教材突出專題和探究式的學習,要求學生知識面要寬,要學會收集、積累知識,建議學校的圖書館對學生開放,校園網絡也應該定時對學生開放,同時建立班級圖書角。

3、針對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的情況,可以有選擇性地對學生進行補習和輔導。成立歷史興趣小組,豐富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

五、對教師的要求

當然,新教材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對我們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提高信息素養刻不容緩。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改變着傳統的教育模式,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是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必須要在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各學科之中,從而才能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新教材迫切要求我們創造條件儘可能多地改進和更新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影視、電腦等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和技術,以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增強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這無疑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師的信息素養提高了,才能在教學中把最新最前沿的東西傳給學生,也才能用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方法創造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作爲一名老師,還應該清醒認識到,信息時代相對學生來說,教師並沒有必然優勢,所以,教師自身信息素養的提高已經時不我待。

2、更新教學理念乃當務之急。新教材要求教師首先要正確理解“智育”的含義,它不僅是指知識,還應該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電腦已可代替人腦來儲存大量信息的時代,歷史教學應該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決不是大量史實的記憶,歷史教學不僅只是傳授基本的歷史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掌握認識歷史知識過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學生用歷史意識考察社會和認識社會的能力,用歷史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學生的能力培養方面,又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情感,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觀,不能認爲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教師是權威,神聖不可侵犯,應該認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生的成長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啓發、引導和幫助學生,在於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

3、更新專業知識是時代的要求。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現代社會是學習的社會,隨着新教材走進學生觀念中的“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今天的學生從影視等各種媒體中獲得的正確或錯誤的信息實在太多,若老師死守有限且過時的知識,要想在素質教育的高標準嚴要求下,面對現在的學生羣體,欲自如地爲人師表,實在是勉爲其難的。

新教材不僅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生活,教師將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教材實施的條件。如果我們不更新自己的知識和理念,那麼教給學生的也必然跟不上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和學習,做到終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才能把最前沿的知識傳給學生,也才能爲學生樂於接受。

高中課程心得體會篇5

一、新課程理念的改變。

面向全體學生,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加入到課堂中來,提高生物科學培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索活動,而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擺脫以往“以學科爲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通過類似於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了科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

二、課程目標的變化。

新教材內容刪繁就簡,只保留了一些基本事實,即學習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所必需的事實。這就爲教學留下了許多空間,師生能更多地思考、交流與實踐。這不僅讓學生牢固掌握生物基礎知識,更主要的是能鍛鍊他們的語言、思維和實踐能力,即在能力方面加強了對學生實踐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教材的變化新的高中生物學課程拋棄學科體系,綜合考慮高中學生的發展、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的發展需要,對原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增補和整合,精選出三個模塊,即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生物3(穩態與環境)。三個選修模塊除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和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數的內容來自原大綱教學內容的選修部分,其餘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全新的。選修模塊共有14個實驗,除“dna粗提取和鑑定”這個實驗外,其餘13個實驗全部集中在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都是全新的內容。

3.1必修模塊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爲指導理論,選修模塊以傳統生物技術、應用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爲側重選材,構建了主線突出、結構合理的知識體系。其中,《分子與細胞》模塊圍繞“細胞是由多個有聯繫的結構組成的生命系統”這一主線,按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系統的功能、系統的發展變化來組織素材,反映生命活動的物質變化、能量轉換;《遺傳與進化》模塊圍繞“生命延續和生物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傳遞”這一主線,按個體水平的信息傳遞,分子水平的信息儲存、傳遞、表達,生物界的信息傳遞表達來組織素材,反映生命的延續和種族的繁衍、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的形成過程;《穩態與環境》模塊圍繞“個體與羣體水平上的穩態都是通過反饋調節實現的”這一主線,按個體水平的穩態與反饋調節、羣體水平的穩態與反饋調節來組織素材,反映系統內部穩定的特性以及調節機制。《生物技術實踐》模塊突出了實驗及探究能力的培養,《生物科學與社會》模塊突出了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繫,《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則突出了現代生物科學技術在一些重要領域的研究熱點、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在此基礎上,教材採取從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螺旋式上升的順序,整理和概括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方法、理論以及應用範例等,在認識“是什麼”的基礎上,更多地探討“爲什麼”和“怎麼樣”。

3.2通過“任務驅動”模式,在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的同時,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爲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爲以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完成任務爲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爲探究式、實驗式學習,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思維與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當時問題、情感、任務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設想與方案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真正變革。教材採用“任務驅動”的模式展開教學內容,把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預先設計的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

教學中,學生通過對所提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並找出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以及與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建構。如教材每一章的首頁都設有一個與本章內容相關的“課題研究”“一級驅動”該課題形式多樣,統領全章,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驅動學生主動探究。而編排在每節課開始的“探究活動”,是繼“課題研究”之後的第二次驅動。學生通過探究、實驗、觀察、模擬、資料分析和方案設計等多種形式研究問題,體驗覈心知識的產生過程,從而學會通過觀察、實驗來蒐集事實,尋求證據,學會記錄、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實驗數據,最後通過和同學們討論交流,對問題形成一定的科學結論,親歷“做”科學的過程,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的培養。同時,學生還能體會到科學探究的艱辛,領悟到科學的本質,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品質。如“染色體在有性生殖中的變化”一章,課題研究是“選擇合適的材料來探究染色體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的變化”,這就需要學生帶着問題自學教材、查閱資料、諮詢專家、請教老師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計劃、形成染色體數目減少的結論。

而研究計劃的結果又作爲第一節減數分裂與配子形成中探究活動“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的鋪墊,學生再結合有絲分裂的知識和減數分裂的概念,經過邏輯推理,構思染色體發生變化或減少的環節與過程,設計模擬的材料來完成探究活動。這樣的活動安排,環環相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獲取知識,主動建構與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活動中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的培養,加強了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3.3建立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體系,創設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爲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科學方法(這裏的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是認識自然或獲得科學知識的程序或過程。科學方法按照適用的普遍性,大體上可分爲三個層次:

一是個別領域和學科中採用的特殊方法,如生物學科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標誌重捕法、細胞染色法、顯微觀察法等;

二是自然科學的一般方法,包括感性認識階段的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理性認識階段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邏輯與推理、數學方法、模型方法、系統分析的方法等,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科學抽象等方法;

三是適用於所有科學領域的哲學方法。另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突變論、協同論、耗散結構等現代科學方法也被廣泛應用。與科學理論知識相比,科學方法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教材中落實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主要是課題研究、探究活動欄目。這些欄目通過引領學生分析生物科學史上的經典案例,體驗研究過程的各環節,使學生在分析中得到啓示,在實踐中逐步領悟到科學方法的奧祕以及科學家的成長就是從這一點一滴的研究起步的。除此之外,教材在分析討論、技能訓練、鞏固提高等欄目中也有許多關於科學過程和方法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方法,活躍思維,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教材中科學方法教育體系建立的原則,一是在兼顧學科研究方法的同時,側重一般方法的訓練。如探究活動“製作並觀察根尖染色體加倍的裝片”在兼顧學科研究方法如顯微觀察法、玻片標本製作法、細胞染色法的同時,側重一般方法如觀察法和實驗法的訓練。二是一般方法訓練採用逐步推進的方式,形成可接受的梯度。在模塊間,《分子與細胞》着重安排觀察、實驗、歸納等科學方法的活動,《遺傳與進化》着重安排假說演繹和建立模型等科學方法的活動,《穩態與環境》着重安排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科學方法的活動(見表1);在模塊內,每一方法的訓練又有層次性。如“假說演繹”的科學方法,教材先給學生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經典實驗,通過比較諾丁、達爾文、孟德爾的研究,分析得出假說演繹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介紹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過程,把假說演繹在研究過程中的應用全貌展示給學生。然後,學生運用假說演繹方法,通過探究兩對相對性狀間的自由組合機制,昇華了對該方法的認識,並逐步內化爲自己能力組成的一部分,使學生能在科學活動過程中自覺地運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科學認識問題。

3.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面對現實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有意義學習的理論,教材的導言儘量從生活實際入手,創設較好的問題情境或懸念,使學生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的學習生物學。當一個核心概念或原理通過探究活動建立後,再應用這一概念或原理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如“dna的分子結構”一節,從基因身份證引入,通過探究活動“分析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獲得dna的結構特點以及穩定性、多樣性、特異性後,再來理解基因身份證的特點、優勢。

“植物繁育的現代技術”一節,從尋找植物繁殖的新途徑開始,學生思考設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帶着問題學習植物組織培養、人工育種等現代繁殖技術,最後又介紹了這些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現狀等。“生物性污染與生物淨化”一章,從調查生活中的生物性污染狀況進入,最後又回到微生物對生活廢水的淨化、綠色植被的淨化、人工溼地的淨化,以及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志願者。這種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實習和實踐的學習方式,也培養了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增強了他們改變家鄉面貌、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同時,教材還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原理參與公衆事務的討論或作出相關的個人決策。如“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一節,安排了探究活動“關於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討論”,期望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轉基因生物可能給人們帶來哪些利益,存在哪些安全問題,然後用這些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教材還注意介紹與生物學相關的職業,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職業和學習方向,爲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作準備。如課外閱讀“雙螺旋結構背後的故事”介紹了分子遺傳學家的工作以及弗蘭克林的獻身精神,“水稻專家袁隆平”介紹了作物育種學家的工作以及對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所作的貢獻。

四、課堂教學的難點

4.1課堂教學的組織

4.1.1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觀念要求教學要給所有的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標》規定的基本要求。面對知識基礎差異的學生,特別是選修課上的學生,如何組織課堂教學,才能體現向全體學生呢?有專家提出如下建議:

1、精心設計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

2、課堂提問及練習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全面性;

3、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4、佈置給學生的作業要根據難易程度分級編組。雖然有專家的建議,但在具體操作上仍不乏難度。

4.1.2探究性活動科學既是一個知識體系又是一個探究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標準》建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獨立的自主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富有創造性的指導。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是一門嶄新的教學藝術,他不僅涉及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等教學理論,還涉及組織、引導、指導等方面的技術,如何進行行有效的指導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既完成大量教學內容,又騰出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這將是探究性學習教學組織的難點所在。對於時間問題,有專家建議:

1、把完整的探究活動和局部探究活動相結合;

2、把課內探究和課外探究相結合。對於探究性活動的組織,《課標》也提出一些建議(詳見《課標》實施建議部分),但建議歸建議,具體操作上仍是困難很大。

4.2教學內容的處理課程標準是根本,教材是在《課標》基礎上再創造的結果,任何一本教材都無法適應不同地區的所有學生。同樣,我們所選用的教材(人教版)雖然對現行教材有一定的繼承性,但畢竟有不少變化,比如教材中的完整探究性活動過程不一定都適應我們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課標》及學生情況對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取捨。

另外,由於高中教學都要面對大學聯考,因而,如何取捨教材還要考慮大學聯考的需要。顯然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也是一個教學難點。

4.3實驗課的開課率和效率新課程的實驗課比重明顯增大,實驗內容新,完成實驗所需的條件較高。受到實驗室條件的限制,有些實驗內容在短時間內還沒法開課,特別是選修1的實驗,比如dna擴增需要dna擴增儀,這得在實驗室建設逐漸完善之後才能開課。新課程的學生實驗可分爲三類:第一類是以實驗操作技能訓練爲主的技能性實驗,如觀察細胞中的dna和rna、酶及dna的提取;第二類是以檢驗已知的事實、概念或原理的真實性爲主的驗證性實驗,如驗證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觀察有絲分裂等;第三類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獲得新知識和接受科學方法訓練爲主的探究性實驗,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每一類實驗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程序,如驗證性的實驗的基本程序是確定論題、獲得論據、進行論證;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因而每一類實驗活動的完成各有難度,如第一類實驗主要難度在於學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學上,每二類實驗除操作上難度外,論證過程的教學也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設計,第三類實驗主要難度在於組織上。顯然,要上好實驗課,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好的實驗操作技術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還需要教師有較強組織能力。這對於絕大多數教師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4針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在《標準》所倡導的改革中,教學評價改革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鑑於傳統評價方法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情感、態度等缺點,《標準》對課堂評價提出如下建議:1、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建立學生學習記錄卡;

2、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採取不同的評價策略;

3、對紙筆測驗進行適當改革;

4、根據學生實際操作情況,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

5、從多個側面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等。這些評價建議中,除對紙筆測驗進行適當改革及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評價外,其餘評價方式都是全新的,因而,在實驗內容多、難度大、教材量大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安排時間有機地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以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之一。

4.5選修模塊的選修率及課堂效率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的因素有:必修模塊教學對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影響(或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認同程度)、學生對選修模塊興趣程度、選修模塊實驗開課率、學生對選修模塊教學認同度、學科選修廣告的的煽動性、其它學科選修模塊影響及大學聯考的需要等。可以看出在這些因素中,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與物理、化學相比,同樣做爲實驗科學,生物實驗設備不足、實驗教學資源緊缺、大學聯考對實驗教學的衝擊,以及因而產生的對實驗教學的長期忽視導致的學科教師實驗教學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將嚴重影響生物學科課堂教學的魅力,從而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

與大綱選修部分教學內容相比,新課程選修模塊的內容新、難度大、容量多的特點,對於選修模塊的教學都是很大的挑戰,在短時間內一個教師要適應三個選修模塊的教學,困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