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優選8篇

【導語】

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優選8篇

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優選8篇 由本站會員“zhudaxia03”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2: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3: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4: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5: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6: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7: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篇8: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正文】

篇1: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回首三十年的心路歷程,雖然充滿艱辛和坎坷,可它卻是我人生的一筆豐厚的財富。它教會我如何用執著和堅毅去應對人生,如何用寬容和善良去愛別人,如何用自我成熟的心智去幫忙更多心理上需要幫忙的人。

我的童年,沒有像大多數孩子那樣是躺在父母的臂膀中,在呵護和親情中長大。在我還未出世時,一場意外奪去了父親年輕的生命。我的家庭開始承受着天塌地陷的打擊。個性軟弱的母親無力解決三個年幼孩子的溫飽,只得拖着尚孕育在腹中的胎兒(那就是我)與性情暴躁,心胸狹隘,四十歲未娶的繼父結合了,期望在那個災荒年代家中能有個男生重新撐起一片天,使她的孩子們能夠存活下來。記憶中,飢餓、皮帶、血淚、大小便失襟充實着我整個童年。

母親是信佛的,她常常跪在佛主面前祈禱佛能保佑她的孩子儘快結束這災難般的生活。她以寬容和忍讓對待身邊每一個對她友善或不友善的人們,試圖用虔誠來打動父親的每一次惡念行動。我想,在我的身上受母親的影響是最重的,一向以來我都是以寬容、善良、大度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那時我並不能客觀的評價自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只是從喜愛我的教師和長輩那裏得知我是一個十分熱情、善良、正值的好孩子。我爲所以得到大人的讚揚而沾沾自喜:原先,我這樣做很好!

可是我與母親的逆來順受又不盡相同,在我的身上又帶着一種很叛逆的性格。雖然我不能和父親在家中的暴虐強勢抗衡,可是,在我六歲那年,我卻以抱着衣服離家出走和一次次的自殺來抗爭,企圖爲自我爭取一個孩子眼中的平等和權利。遺憾的是,我的這一系列行動並未給自我帶來任何好處,隨之而來伴隨的總是更大的不幸。感情的簽名

國小三年級時,我的語文教師——陳教師用溫柔開啓了我塵封已久的心靈,用愛心撩開了我遮在臉上的黑幕。她不嫌我髒不嫌我醜,給我梳頭替我洗衣服,那就像是晨曦中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潮溼灰暗的心房。我聽到了生命中第一次鼓勵。從此我開始學會對教師微笑,對他人微笑,對生活微笑。

在青春期,我交到了兩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且對我影響最深的朋友。我和她們日益深入地交流各自對期望、夢想、目標的看法。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和他人結成真正相互關心、息息相通的親密關聯。我發現原先隱祕的思想和對未來的看法是能夠和朋友一齊分享的。在與這兩個閨中祕友的暢談中,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被人關心被人明白的幸福感。

我想找到自信,做自我生命的主宰者,緣於一次特殊的作文課。國中一年級時,教師安排了一篇作文《我想對XX說》。當時我只是憑自我的真情實感將壓抑了許久的積怨一瀉而出。沒想到,教師卻告訴我:他是滿含着熱淚讀完我的作文的,而這篇作文是他迄今爲止所教的學生中寫出的最打動人心的一篇。

這句話影響了我整個生命,它讓我的生命從此看到了自我的光彩。這句話迄今仍彷彿字字在我耳邊迴響,讓我明白:原先我也有機會讓自我成爲一個最優秀的人。從此我喜愛上了寫作文。隨後寫出了一篇篇讓教師讚揚,讓同學羨慕的優秀作文。在學校組織的作文競賽上我獨佔鰲頭。我的自信也在一次次榮譽中漸漸擡頭,它就像照亮黑夜航船遠行的燈塔,不在乎大海里還有多少暗礁和險灘,只是執著的向着期望的目的地駛去。

在我的人生觀發生變化,重新建立新的模式時,我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重大挑戰。雖然繁重的家務勞動、惡劣的家庭環境並沒有泯滅我對夢想的追求,可是當我大學聯考結束後拿着遠離家鄉的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繼父卻阻止我繼續求學的路。還要不好繼續上學成爲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必須要離開家!必須要上學!——一種想要掙脫家庭禁錮的反叛情緒越來越強烈。在當時思想還處於半成熟狀態的我,抓住了繼父愛面子這一特點,請來喜愛我的幾位教師和繼父的幾位朋友,輪番勸說他讓我繼續上學。這才讓他承擔了繼續供我上學的“職責”。我在與繼父的一次次抗爭中最終贏得了一次勝利。可是,學費一共需要5000元,繼父卻以家中無錢爲由,只給了我2000元的學費,以期讓我知難而退。然而,我強烈地渴望上學!看到我的處境,我的班主任給我借一千,校長給我借兩千爲我籌齊了剩下的3000元學費。帶着這沉甸甸的5000元,我開始了遠離家庭的全新的生活經歷。

此次經歷,我想對我是啓迪心智的。讓我明白,假如生活對你緊閉大門,這就需要我們去用心尋找打開大門的鑰匙,而不是坐等命運的不公,把人生有限的時刻浪費在無限的感嘆上。“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要想成功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嫌晚”是我在日後和朋友交往中最常用的一句話。

大學生活對大多數同齡人來說是浪漫和歡樂的,而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充實和鍛鍊。我經常會爲下一個月的生活費而奔波,爲下一期學費而發愁,但掙脫了家庭禁錮的我又是歡樂的。在大學裏,我拜讀了超多名人傳記,研究了多位名人的成功的人生經歷。阿拉法特與我有着同樣不幸的童年,全靠自身發奮在一次次民族戰鬥中脫穎而出,成爲一名名揚世界的民族英雄。他的經歷深深激勵着我發奮向前。在大學裏我珍視我的每一種感受,把積累的各種經驗分享給我的同學們。在同學們的羨慕和鼓勵中,我的自信迅速飛漲,性格也由緘默逐漸向開朗、活躍、幽默、大方改變。善良、真誠、坦率、助人爲樂、富有同情心的口碑讓我的人際關聯向多層次發展。

可是,繼父刻在我心裏的陰影,卻阻礙着我向異性敞開心扉,以前我渴望做一位與佛爲伴的修女。我逃避着一切可能給帶來的傷害。

整個中學和大學時代,我的人際交往僅限於幾個要好的女性朋友。直到參加工作後,辦公室出現了一個風趣、幽默、聰明小夥子,我的人際交往模式才被打破。在他明白、信任和呵護中,我慢慢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異性都那麼可怕。他的出現,就像是一劑撫慰傷口的良藥,讓我把畏懼的傷口漸漸縮小。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轉變過程,這傷口太深,需要很長時刻去慢慢撫平。兩年後,他失去了耐性而轉身離開,我才發現自我其實能夠理解他了,然而這一切已無法挽回。

篇2: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時間洗卻了半年前因應對着一段未知生活即將在眼前展開而期待又無措的面容上最終的稚嫩,也打磨了那一身粗糙鹵莽的棱角。已經無須用“新”字來形容的06級學生,迎來了他們在大學學校中的第一個春天。如今的他們已經學會用匆匆的步伐穿梭在學校裏交錯縱橫的路上,已經學會用一種與中學時截然不一樣的態度去應對生活和學習,已經學會用新的方式去立足於人羣。他們融在上課下課的人流中,看上去已經沒有什麼不一樣了。

可是,他們的心中呢,經歷了這人生第一個境遇上的大轉折,在對未來的清楚與矇昧間,對生活的理解與茫然間,在半年的新生活後,他們心中的聲音呢?

思鄉

大年初七、八在千家萬戶的炮竹聲聲時便背起行囊獨自踏上返校火車對多數大一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羽翼的庇護獨自生活的他們還是會在夜深人靜時想起母親眼角的淚光和父親久久的沉默。第一學期應對着新鮮的生活、同伴以及未來,在忙碌又不斷探索的生活中,思鄉的愁緒被稀釋到近乎無形,偶爾想起家鄉父母,便是如司馬所言在勞苦倦極疾痛慘怛之時了。

如今,大學神祕的面紗已經褪去,生活的環境已經習慣,身邊的同伴也已經熟知,緊張忙碌的生活又逐漸趨於平靜無聊甚至一成不變,加上剛剛從閤家團圓的喜慶中不得已的抽身而出,鄉愁便比以往更加的強烈起來。於是正月十五聽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炮聲隆隆,看着絢爛綻放的煙火,身處他鄉求學的大一學生們第一次如此透徹的理解了早已爛熟於心的詩句: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家節倍思親。

夢想與現實

上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使大一的學生體驗了一個完整的學習考試的週期,加上半年來各社團的招新和各級學生會的吸納人員的活動,大一學生們也經歷了一種和升學競爭全然不一樣的社會競爭。失敗與成功,在每個人的心中各有分寸,夢想與現實,在每個人面前各有參差。

腦海中還銘記着高三的卷海滔天和深夜孑然獨明的檯燈,還有在疲倦時作爲動力的憧憬中殿堂般的大學生活,每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人都無法逃避夢想與現實的落差。如若僅僅是生活的不甚完美,隨遇而安和時間的洗禮也能夠使人很快理解現實,但更多的是泯然衆人的壯志未酬和前途迷茫的精神寂寞。

雖然如今的大學生不再是當年萬衆矚目的天之驕子,但在升學率並不高的大學聯考制度下,能夠於千萬學子浩浩蕩蕩的衝鋒大軍中順利到達大學學校的學生也都是以往中學中被教師同學關注的優秀份子。於是,雲集了中學班長團支書學生會幹部的大學學校中,學生幹部的競爭激烈異常。身份的落差成爲了很多人要應對的第一個現實,以往一呼百應的風光不再,被排斥在外看着並不比自我出色的人得到展現鍛鍊的機會,內心百感交集:無法平衡的處境,無法滿足的內心慾望,無法脫離的挫敗感,甚至對自我本事產生的懷疑。

應對就業的壓力,更需要一份豐富的履歷使自我在未來社會的競爭中掌握更多的砝碼,當這機會在眼前失去時,壓力、憤懣、不安,更是如附骨之蛆般襲上涉世未深的大一學生心頭,無法擺脫。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隨着時間的流逝,更加成熟的心會更加豁達的應對心浮氣躁時現實與夢想在心底深處小小的遭遇戰,而是不是有人會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潰敗而不是成長呢?

學習

大學徹底顛覆了大一學生十二年苦心經營的學習觀,每日每日兢兢業業的積累課本知識反反覆覆鞏固要點重點的方法似乎不再有效。學習變成了考試前手捧重要講義無日無夜的背誦和考場上搶在遺忘前的努力塗寫。生活中似乎又有了太多的誘惑和大把能夠浪費的時間,課堂上又不再會有人走到身邊抽走課本下的小說,也不會有粉筆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擾睡夢。學習在失去升學壓力後最終變成了一件異常簡便的事情。這對大一的學生是一種意志力的挑戰。

應對的第二個落差就是對所學專業的失望和對職業道路的迷茫。與中學不一樣的專業教育是大一新生所要理解的第一個轉變,從對未來的無限種可能的幻想中跌落回踏上專業道路的現實,無論是否是自我夢想的專業,每個大一的學生恐怕都是喜憂參半。結合現實,我校的轉專業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開放和自由的,這是爲每一個學生前途負責的好事情。所以便有很多對自我專業失去信心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對自我而言更加寬廣的道路,而更多的人則選擇了堅守陣地,有的是對專業的自信,有的仍然迷茫:考研還是就業?也許隨着知識的積累境遇的變化,未來的面目會逐漸明晰,但那時又會有很多人嗟嘆大一那被荒度的漫長無爲的迷茫期。

每個從這時走過的人也許都曾迷茫過,都曾在心底發出過這樣的聲音,也許這也只是大一學生還很青澀的心路歷程,也許是踏入社會的必經之路。但當千帆過盡,這源自真實的聲音始終在心中的某個角落,祭奠這一段初長成的歲月。[由本站網友投稿]

篇3: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後面還有多篇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一位哲人說:“人務必完全自覺個人在這個無好處的世界中的不合理的存在,才能解脫。”

我常常能夠深刻感到生命的無好處、不合理。人從來到世上,一路掙扎、追求、修煉,然後就那麼離開了。這有什麼好處呢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沒有答案的,或者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已有,可是沒有人願意理解它。這一答案就是:毫無好處。既知答案如此,又要勉強自我生活下去,這是一個不可解決的矛盾。

在生命好處的問題上,榮格和海德格爾有不一樣的看法。榮格認爲,對於正常人來說,有什麼必要追尋生命的價值或存在的好處呢這樣的問題只是對於精神分裂了的、異化了的人來說纔會發生。而海德格爾卻認爲應當追問存在本身的好處,“人就是一種領會着存在的在者”。

從很年輕時起,虛無主義對我就一向有很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大到令我膽戰心驚的程度,使我不敢輕易地想這些問題。我不敢長時刻地看星空。看着看着,我就會想到,在這衆多的星星中,地球就是其中的一個;而人在地球上走來走去,就像小螞蟻在爬來爬去。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其中顯得毫無價值。人們孜孜以求的一切實際上都是毫無好處的,或者說得更精確些:最終會變得毫無好處——吃飯對於餓的人有好處,睡覺對於困的人有好處,但對於死人來說,它們全無好處。每個人最終都會死,死就是無好處,生所以也無好處。人爲什麼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來跑去呢有時我會很出世地想(好像在天上俯瞰大地):人們在這個世界上奔忙些什麼呢我彷彿看到,在這小小的地球之上,人海洶洶,日月匆匆,不知人們都在追求些什麼。

有一段時刻,我的情緒有周期性的起落,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生存好處”的危機。在情緒低落時,就會有萬念俱灰的感覺。人怎能永遠興致勃勃呢一個永遠興致勃勃的人必須是個傻瓜,正因他從沒想過他爲之忙祿的一切都毫無好處。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說過:“我只覺得人生一世,榮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時遭劫亦無甚大礙,所謂人生短促,可是是一時幻覺。”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以主角菲利浦的口吻說:“人生沒有好處,人活着也沒什麼目的。一個人生出來還是沒有出生,活着還是死去,都無關宏旨。生命似輕塵,死去亦徒然。”“萬事萬物猶如過眼煙雲,都會逝去,它們留下了什麼蹤跡呢世間一切,包括人類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們緊密相聯,組成了無名的水流,涌向大海。”他還這樣寫道:“我早已發現,當我最嚴肅的時候,人們卻總要發笑。事實上,當我隔了一段時刻重讀我自我當初用我全部感情所寫下的那些段落時,我自我竟也想笑我自我。這必須是正因真誠的感情本身就有着某種荒謬的東西,可是爲什麼這樣,我也想不出道理來,莫非是正因人本來就只可是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行星上的短暫生命,所以對於永恆的頭腦來說,一個人一生的痛苦和奮鬥只可是是個笑話而已。”

這些文字總是能打動我的心:“一個無足輕重的行星上的短暫生命”,“一個笑話”。如果人沒有注意到這個殘酷的事實,他活得肯定不夠清醒,不夠明白。人生在“永恆的頭腦”看來,就是一場“當局者迷”的荒誕劇。然而,“旁觀者清”啊。人們在臺上很投入地扮演着悲歡離合的主角,悲壯激烈,他們不願堅信,在“永恆的頭腦”看來,那可是是一個笑話而已,他們絕不願堅信。這就是人的愚蠢之處。每個不願正視這件事的人都是在自欺欺人。

人活一世,都想留痕跡。有人說,人最大的目標是青史留名;有人說,即使不能流芳千古,能夠遺臭萬年也是好的。說這話的人沒有想到:在地球熱寂之後,什麼痕跡都不會留下。記得在我發表了第一篇文章時,曾在日記中寫道:我已經留下了第一個痕跡。當時的我沒有想到,這個痕跡就像沙灘上的腳印,很快就會被海浪撫平。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在宇宙中留痕跡,這是毋庸置疑的。億萬年後,沒有人會記得馬克思是什麼人,別人就更不必說了。正如哲人所說:“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在我看來是不難解答的。人生的目的可是是死亡而已,正因在這世界裏生存的一切都是像塵土一樣地被時刻的氣息漸漸吹走……就像在沙漠中腳跡一下子就會被吹沒了那樣,時刻也會抹掉我們存在的痕跡,彷彿我們的腳就從來沒有踏過大地似的。”

既然如此,人活着豈不和死沒什麼區別是這樣的。這就是我對生活最終的看法。當你把這個痛苦的事實當作不得不理解的事實理解下來之後,你就會真正地冷靜下來,內心會真正地平靜下來。你會用一種俯視的、遊戲的態度來看人生。

在想透了生活的無好處之後,就要“死馬當活馬醫”了。儘管我們明白生活最終沒有任何好處,儘管我們明白人死之後最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我們還是能夠在我們生存於世的這幾十年間享受生存的歡樂。儘管生命本身是沒有好處的,但有些事對生命是有好處的:肉體和精神的痛苦對生命有反面的好處;而肉體與精神的歡樂對生命有正面的好處。這就是我心目中舒適與幸福在人的生命中的位置。

有一段時刻我開始讀“禪”,心中有極大的共鳴。禪揭示了生活的無目的,無好處;它提到要追求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感覺。其實,生命的好處僅在於它自身,與其他一切事和人都毫不相關。參禪時,我想到,過去我常常受到世間虛名浮利的誘惑,其實是沒有參透。

然而,我又不願意在參透之後使生命的感覺變得麻木。而是循着歡樂原則,讓生命感到舒適(沒有病痛,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和充實(精神和肉體的enjoyment)。它包括對好的音樂、美術、戲劇、文學的享用。更重要的是把自我的生活變成一個藝術品,讓自我的生命活在歡樂之中,其他的一切都不必追求和計較。完美的生活應當成爲生存的目的,它纔是最值得追求的。

福柯說:“令我震驚的一個事實是,在我們的社會中,藝術已經變成僅僅與對象而不是同個人或生活有關的東西了。藝術成了一門專業,他們由藝術家這樣的專家做出來。可是,難道每個人的生活不能成爲藝術作品嗎爲什麼一盞燈或一座房子能夠成爲藝術品,我們的生活卻不能成爲藝術品呢”毛姆也曾說過:“我認爲,要把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看成不是令人厭惡的,唯一使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美,而美是人們從一片混沌中創造出來的。例如,人們創作的繪畫,譜寫的樂章,寫出的作品以及他們所過的生活本身。在所有這一切中,最富有靈感的是完美的生活,這是藝術傑作。”

生命本身雖無好處,但有些事對生命有好處。

生命是多麼短暫。我想讓自由和美麗把它充滿。

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是一句古話,是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我發現自我已到達了無欲無求的境界。在這時我想到,人生各種活動的動力能夠被大略分爲兩大類,一類事是不得不做的,另一類是自我願意做的。我已經擺脫了一切不得不做的事,剩下的就只是我願意去做的事了。有很長一段時刻,我的主要焦慮就是:什麼事是我真正願意去做的。我喜愛在狂風暴雨的日子裏,舒舒服服坐在沙發上,抱一本書(務必是好看的書),感受人類最完美的靈魂創造出來的智慧和美;我喜愛聽音樂;我喜愛看真正的好電影;我還喜愛寫一點東西,但務必是搞笑的,是真情實感。有時,我還有一點辯論的衝動,那是當我看到有些事過於荒謬時。有時,我還有一點點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想明白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別人是怎樣過的,怎樣想的——這就是社會學在我心中的地位了。

當太陽在外面兇猛地照射時,當狂風大作大雨傾盆時,能夠躺在家裏的沙發上,隨手翻看各種書籍,好就看,不好就扔在一邊;或坐在計算機前,有感覺就寫,找不到感覺就停下來。這種感覺十分愜意,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找到比這更舒適的生活方式。

我敬佩那些願意給自我自由的人。我崇拜已經到達自由境界的人。我心目中這樣的人並不多。福柯就是其中之一。有一種最富顛覆性的思想,它從叔本華、尼采開始,到福柯和後現代思想家,他們的思想的核心在我看來就是一種追求人的真正的徹底的自由的精神。他們的東西總是對我有一種極大的吸引力。我說不清原因,只是感覺到他們的吸引力。那吸引力的力度之大,使我心神不寧,躍躍欲試。雖然他們的思想有很多差異,也不很直觀,但我總能隱隱地從其中感到一種極其自由奔放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在吸引着我的靈魂。

篇4: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高二學年剛剛開啓,在經過了一個相當漫長而又牢牢把握的暑假,我迎來了新學期的再分班。綜合上學期和開學摸底考試,我以班級13號的成績進入新的22班。這個名次既不突出,也算不上落後。我對這個名次沒有什麼感覺,甚至心安理得自我滿足。

開學的第一個月,我依然和上學期的狀態一樣,散漫而毫無章法。事實證明,如果發現問題而不及時反思整改,問題只會越積越多,直至積重難返。別人在奔跑,而我在原地踏步,就只能望着別人的背影而望塵莫及。

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了,看到自我的名字卡在成績單的中間,雖說不是異常落後,但與最高分相差50分,差不多每科都跟別人落了10分左右。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正視自我。其實問題一向存在,差距一向就有,關鍵在於如何解決問題縮小差距。我開始觀察身邊的優秀同學,我發現,在我忙着補昨日的作業時,他們大部分在提前進行明天的任務;我發現自我漫無目的在超市在樓道里瞎逛時,別人都在教室埋頭苦讀;當我每一天中午踩着12點半的哨聲進入教室時,他們都已經進入學習狀態。我發現同桌厚我幾倍的數學糾錯本,我發現別人已經提前寫了那麼多的《大學聯考高手》,我發現,我原先跟別人有這麼大的差距。

振生教師說,高中生最應當具備兩個特點,一個是事少,一個是心靜。而我就屬於事異常多的,心容易亂的學生。爲了警戒自我,我在課桌上貼了一張紙,上頭寫了四個字——少說廢話。寫作業的時候,我把手錶放在一旁;吃飯時,我開始做着下一步的計劃,我有意識加快走路的步伐……在這樣的改變中,我迎來了第二次月考。623分,年級第六名。回顧這第二個月的學習,我居然覺得這一二個月來的感悟和收穫竟比我整個高一一年還要多,我從來沒有對自我認識得如此清楚和透徹。

11月來了,我不敢有絲毫鬆懈,我不想再次被那麼多的人甩在後面,我不想在高二的重新洗牌中被淘汰。我極力“模仿”着我身邊的同學,模仿他們的專心,模仿他們的刻苦。要成爲和他們一樣專心刻苦的人。

“我來一中幹什麼?”“我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

高一時,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兩個問題,而此刻我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越來越明確。我來一中是爲了實現自我的夢想,是爲了2018年的大學聯考。我要成爲一個堅定而刻苦的人,我不想自甘平庸。

關於這次月考,儘管成績不錯,可是我十分清楚,運氣和僥倖的成分相當大。如果作文換個題目,或者地理多出幾道世界地理的題目,我的名次肯定要後退。這說明我還有很大的不足,我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正因爲如此,我今日站在那裏沒有什麼經驗和方法同大家分享。我是初學者,我還處在摸索的階段,跟年級那些優秀的學生相比,我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在那裏只想告訴大家的是,只要敢想,並且真正從這一秒開始爲之努力,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同學們,如果我們仍然覺得迷茫,仍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那就停下腳步問問自我:“我來一中幹什麼?我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我們仍然忙忙碌碌而收穫不多,那就往身邊左右看看別人堅定的步伐,奔跑的身影。

同學們,爲了我們那顆年輕炙熱不甘平庸的心,爲了父母的微笑,爲了2018的夢想,除了刻苦努力,我們別無選擇!

篇5: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東流逝水,落葉紛飛。燕子去了,有再回來得時候;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人生苦短,卻沒有重來的時候。窗外,雨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溼了我童年的回憶。

那年,太陽是綠色的,花朵是紅色的,我是歡樂無憂的。唱着教師教的歌,吃着媽媽做的飯,玩着爸爸買的木偶。看到電視機里美美的女星,我想做一個女演員;看飛機飛的多高呀!我還要做一個飛行員;再瞧那些漂亮的衣服,我又想做一個服裝設計師……那時談到未來,我總是滔滔不絕,卻沒有一個具體的想法,畢竟我連未來的含義都不明白。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童年的時光就這樣悄悄的,慢慢的消逝。轉眼我已是一名國中生,進入了青春期。漸漸萌芽的心靈被那些完美夢幻的童話滿滿佔據,再次說到未來,我期望遇到一位白馬王子。

就當“王子”將要我的水晶鞋摔得粉碎時;當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時,爸爸告訴我:人生行進的過程中,得到和失去是交互進行的,有了苦惱的包圍,纔有解脫的快意;有了困難的阻礙,纔有突破的喜悅。對於今日的不足,明天是否有個計劃,安排呢?對於此刻的不足,未來是否有目標的去努力奮鬥呢?爸爸的一番話叫醒了我的童話夢,讓我回到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的人嗎?不,我從來都不是!所以對於未來,我初次有了一個概念。

匆匆的數着葉落的次數和飄飛的過程,日曆一頁一頁從時間扉頁上悄然滑過。就在天氣逐漸轉涼,送走夏天的時候,我踏入了幼專的學校。道路兩旁,彩旗飄飄,迎接新同學的到來。應對新的環境和朋友,我突然感到彷徨和無助,就像溫室裏的花朵從未經歷困難憂慮,有朝一日需要自我獨立應對霜和雨露。

第一堂課上歡樂活躍的琴聲,柔美優雅的舞姿都深深的吸引了我,極大的興趣壓過了我的彷徨和害怕,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每日慢慢碌碌卻不知疲累。因爲一次秦主任的談話,讓我心中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我要成爲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就這麼簡單的目標,卻需要很大的努力!開始我並沒有信心能成功,可當我的努力變成一張張肯定的證書時,我信心滿滿!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回頭看看,我的心路歷程漸漸改變,漸漸豐富,走的或完美或缺憾,我相信,在以後我會有更完美的明天!

憑我自我的努力,未來,我行!

篇6: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回首三十年的心路歷程,雖然充滿艱辛和坎坷,可它卻是我人生的一筆豐厚的財富。它教會我如何用執著和堅毅去應對人生,如何用寬容和善良去愛別人,如何用自我成熟的心智去幫忙更多心理上需要幫忙的人。

我的童年,沒有像大多數孩子那樣是躺在父母的臂膀中,在呵護和親情中長大。在我還未出世時,一場意外奪去了父親年輕的生命。我的家庭開始承受着天塌地陷的打擊。個性軟弱的母親無力解決三個年幼孩子的溫飽,只得拖着尚孕育在腹中的胎兒(那就是我)與性情暴躁,心胸狹隘,四十歲未娶的繼父結合了,期望在那個災荒年代家中能有個男人重新撐起一片天,使她的孩子們能夠存活下來。記憶中,飢餓、皮帶、血淚、大小便失襟充實着我整個童年。

母親是信佛的,她常常跪在佛主面前祈禱佛能保佑她的孩子儘快結束這災難般的生活。她以寬容和忍讓對待身邊每一個對她友善或不友善的人們,試圖用虔誠來打動父親的每一次惡念行動。我想,在我的身上受母親的影響是最重的,一向以來我都是以寬容、善良、大度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那時我並不能客觀的評價自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爲什麼要這樣做,只是從喜歡我的教師和長輩那裏得知我是一個十分熱情、善良、正值的好孩子。我爲所以得到大人的讚揚而沾沾自喜:原先,我這樣做很好!

可是我與母親的逆來順受又不盡相同,在我的身上又帶着一種很叛逆的性格。雖然我不能和父親在家中的暴虐強勢抗衡,可是,在我六歲那年,我卻以抱着衣服離家出走和一次次的自殺來抗爭,企圖爲自我爭取一個孩子眼中的平等和權利。遺憾的是,我的這一系列行動並未給自我帶來任何好處,隨之而來伴隨的總是更大的不幸。

國小三年級時,我的語文教師——陳教師用溫柔開啓了我塵封已久的心靈,用愛心撩開了我遮在臉上的黑幕。她不嫌我髒不嫌我醜,給我梳頭替我洗衣服,那就像是晨曦中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潮溼灰暗的心房。我聽到了生命中第一次鼓勵。從此我開始學會對教師微笑,對他人微笑,對生活微笑。

在青春期,我交到了兩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並且對我影響最深的朋友。我和她們日益深入地交流各自對期望、夢想、目標的看法。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和他人結成真正相互關心、息息相通的親密關係。我發現原先隱祕的思想和對未來的看法是能夠和朋友一齊分享的。在與這兩個閨中祕友的暢談中,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被人關心被人理解的幸福感。

我想找到自信,做自我生命的主宰者,緣於一次特殊的作文課。國中一年級時,教師安排了一篇作文《我想對XX說》。當時我只是憑自我的真情實感將壓抑了許久的積怨一瀉而出。沒想到,教師卻告訴我:他是滿含着熱淚讀完我的作文的,而這篇作文是他迄今爲止所教的學生中寫出的最打動人心的一篇。

這句話影響了我整個生命,它讓我的生命從此看到了自我的光彩。這句話迄今仍彷彿字字在我耳邊迴響,讓我明白:原先我也有機會讓自我成爲一個最優秀的人。從此我喜歡上了寫作文。隨後寫出了一篇篇讓教師讚揚,讓同學羨慕的優秀作文。在學校組織的作文競賽上我獨佔鰲頭。我的自信也在一次次榮譽中漸漸擡頭,它就像照亮黑夜航船遠行的燈塔,不在乎大海里還有多少暗礁和險灘,只是執著的向着期望的目的地駛去。

在我的人生觀發生變化,重新建立新的模式時,我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重大挑戰。雖然繁重的家務勞動、惡劣的家庭環境並沒有泯滅我對夢想的追求,可是當我大學聯考結束後拿着遠離家鄉的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繼父卻阻止我繼續求學的路。還要不要繼續上學成爲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巨大的問題。必須要離開家!必須要上學!!——一種想要掙脫家庭禁錮的反叛情緒越來越強烈。在當時思想還處於半成熟狀態的我,抓住了繼父愛面子這一特點,請來喜歡我的幾位教師和繼父的幾位朋友,輪番勸說他讓我繼續上學。這才讓他承擔了繼續供我上學的“職責”。我在與繼父的一次次抗爭中最終贏得了一次勝利。可是,學費一共需要5000元,繼父卻以家中無錢爲由,只給了我2000元的學費,以期讓我知難而退。然而,我強烈地渴望上學!!!看到我的處境,我的班主任給我借一千,校長給我借兩千爲我籌齊了剩下的3000元學費。帶着這沉甸甸的5000元,我開始了遠離家庭的全新的生活經歷。

此次經歷,我想對我是啓迪心智的。讓我明白,假如生活對你緊閉大門,這就需要我們去進取尋找打開大門的鑰匙,而不是坐等命運的不公,把人生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無限的感嘆上。“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要想成功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嫌晚”是我在日後和朋友交往中最常用的一句話。

大學生活對大多數同齡人來說是浪漫和歡樂的,而對我來說更多的是充實和鍛鍊。我經常會爲下一個月的生活費而奔波,爲下一期學費而發愁,但掙脫了家庭禁錮的我又是歡樂的。在大學裏,我拜讀了很多名人傳記,研究了多位名人的成功的人生經歷。阿拉法特與我有着同樣不幸的童年,全靠自身努力在一次次民族戰鬥中脫穎而出,成爲一名名揚世界的民族英雄。他的經歷深深激勵着我努力向前。在大學裏我珍視我的每一種感受,把積累的各種經驗分享給我的同學們。在同學們的羨慕和鼓勵中,我的自信迅速飛漲,性格也由緘默逐漸向開朗、活躍、幽默、大方改變。善良、真誠、坦率、助人爲樂、富有同情心的口碑讓我的人際關係向多層次發展。

可是,繼父刻在我心裏的陰影,卻阻礙着我向異性敞開心扉,以往我渴望做一位與佛爲伴的修女。我逃避着一切可能給帶來的傷害。

整個中學和大學時代,我的人際交往僅限於幾個要好的女性朋友。直到參加工作後,辦公室出現了一個風趣、幽默、聰明小夥子,我的人際交往模式才被打破。在他理解、信任和呵護中,我慢慢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異性都那麼可怕。他的出現,就像是一劑撫慰傷口的良藥,讓我把畏懼的傷口漸漸縮小。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轉變過程,這傷口太深,需要很長時間去慢慢撫平。兩年後,他失去了耐性而轉身離開,我才發現自我其實能夠理解他了,然而這一切已無法挽回。

篇7: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一月。心境:宛若臨近窒息。

新年伊始,樹上已張燈結綵,夜空亦煙花爛漫,我搓着手哈氣,聞覺空氣中洋溢着濃濃的喜味兒。在這喜氣洋洋、歡慶祥和的日子裏,我的心,卻迷茫着,好似在平靜的河面上驀地跌入了漩渦,我慌亂地掙扎,不知所措。

過了這個新年,就要捲入會考的漩渦了。或是早就捲入了,在不知不覺間。懵懵懂懂的不知從哪一刻開始,天地間就幻化成了黑白的疊色:

粉筆的白在黑黑的板上,

劃去這邊又劃去那邊,

隨時間的流逝,消磨;

試卷的白在黑黑的墨間,

遊走不定亦暗自恣笑,

隨時間的流逝,黯淡。

我竟跌落進了那個世界,

鍵盤黑白屏幕又黑白,

眼睛黑白夢境又黑白,

時間黑白天地亦黑白。

我不明白爲什麼剛過七點到校,中午廢寢加課,晚飯吃在新聯,睡覺已至第二天……如此孜孜不倦苛求的只是幾張漂亮的答卷!在我看來,這算不得什麼苦難,它只是個笑柄,貼了個“青春”的標籤彰顯愚昧,還不值得我多麼同情。真正的苦難在於:我們所以失去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本事,做事開始近功急利,儼然成了一部答題機器,不僅僅如此,大部分知識的存在時間只是勉強留存至考試結束。如此青春,你可擔當得起?我的同情爲那些爲人師者保留着——辛勤、善良,卻又愚昧得感受不到思想和生活樂趣的引路人。

——這是那時的我的想法,我不期望再繼續這樣的生活,我想要真正的學到知識,想要打理好自我的那片心靈森林,我想要懂得如何去思考、去感受生活——不是僅僅爲了在某場遊戲中贏得幾個硬梆梆的分數。於是,在焦灼的旋流裏,我近乎窒息。

6月,會考。心境:跳躍——大悲——坦蕩——大喜,出成績後:哀——喜——惘然哀傷。

會考的時候,我的心境就像樹上枝葉間跳躍的陽光。考完後,莫名難過之極(不是因爲成績)。幾個星期後不知爲何覺胸襟坦蕩,於是去看望以前的教師,沒說什麼卻都很開心。那是很長時間以來第一次,開心自內向外溢出,臨別時還特意抑制了下喜悅之情——不能再大笑了。成績出來,離夢想差了幾分,但依舊考上了心儀的高中。緊之後想到了軍訓還有未來的學習生涯,加上無所事事的無聊,心頭不免又添了份哀傷與惘然。

——我不敢想再來一次會是一種什麼情境,所以,如今,只是暗暗慶幸它已過去。

9月~12月心境:有一絲恬淡,而近乎虛無。

在困頓中思緒溜出了幾句詩:萬里迷情,風華正茂,卻不知鴻歸何處;落花似流水有緣人,一曲西同天進。抒發了一種對世事的坦然。花了三天時間看完《神鵰俠侶》,明明只是在讀故事,卻突然間,看透了過去的那些煩悶與糾結,感覺自我沉睡的心靈被激活升騰,一股來自靈魂的力量縈繞在我周圍。可是,一上網,這種感覺就漸漸模糊,感覺又迴歸到平常,只在心裏留了一絲芬芳。

——但我相信,循着這縷芳香,我將在未來,遇見整座花園。

大概就是這樣的2018吧,一份莫名的哀茫奠定了多數時間的基調,歡樂也似乎少於了它的對立面,但,我心悠然,輕撫一曲羌笛,聽音絲俶爾遠逝,延展向期望,衝進朦朧的明天……

篇8: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說起來,我能夠在心理成長方面構成獨具特色的理念、方法體系,還要感激那些以往困擾過我的心理問題,感活力緒、行爲、性格以往存在的諸多不足。正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和不足,二十多年來,我每一天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成長。有了豐富的親身實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心理成長的規律。以往的問題和不足,成了一筆財富。

我的青年時代有過不少心理問題,內心的煩惱和困擾比較多,那時候不懂得如何去改善情緒、行爲和習慣,對性格也不滿意。這些問題主要是從高中開始的。童年時父母對我寬容、鼓勵,基本是順其自然地成長,沒有太多的追求,但也沒有太多的問題。到了高中,我喜歡看《讀者文摘》《青年文摘》之類的讀物,其中勵志和成功學的思想鼓舞了我,讓我更加努力,意志更頑強,可是在它們的影響之下,常常過於勉強自我,違背用腦規律,比如頭腦疲勞了也不休息,要求自我在不適合的狀態下依舊高效學習,最終在高三時患上了肌肉緊張性頭痛。這些思想也讓我過於執着、追求完美,目標過高,過於勉強而不知順其自然,過於強調主觀能動性而違背規律,所以常常有些緊張、焦慮、急躁,肌肉緊張性頭痛跟隨了我多年,之後也品嚐過短暫的抑鬱,也以往爲強迫症、抽動症所困擾。

有些同學和同事聽我說起這些心路歷程時很驚訝,因爲他們感覺我很正常啊!是的,我基本堅持着陽光、進取的心態,只是有時會有陰霾。我明白,人的一生或早或晚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心理方面的問題或困擾,這很正常,所以基本能接納這些問題,帶着它們去生活,再慢慢想辦法去解決、成長。如果不能接納,會增加內心的衝突,反而不利於成長。

1990年考入大學後,能夠說大部分時間都會頭痛,這與我的心理(主要是情緒和用腦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苦苦尋求解決之道。從那時起,我閱讀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可是總覺得不得其門,無法改變自我。在煩悶之中,我常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改變的鑰匙在哪裏啊!

不懈的努力最終有了回報。1993年我看了《你的潛能》一書,其中有一句話:你的行爲與感覺並不依照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是依據你對這些事物持有的意像(認知、看法或想象)。還記得那是在大三結束的暑假,坐在老家小山的草地上,當我看到了這句話,醍醐灌頂,恍然大悟,青翠的山谷彷彿也更明亮了。從此,我找到了心理成長的鑰匙:想改變情緒和行爲,首先要改變認知或看法。從此,心理成長之門就打開了。

很多人都覺得性格、情緒、行爲難以改變,其實是因爲不掌握方法。就像鎖上的門,使出全身的力氣也難以推開,而有了鑰匙就簡單多了。改變認知的方法就是心理成長的鑰匙之一。當然,方法看起來簡單,過程卻並不容易。沒有人指導,也找不到適宜的書籍,主要靠自我內省、思考、摸索、領悟,所以,成長對我來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四五年之後,我才明白自我使用的方法就是心理諮詢中認知療法的核心思想,1950年代艾里斯已經提出了認知療法的主要理念,四十年後我才明白;六十年後很多讀者還不明白,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西方心理學大師輩出,留下了不少“珍寶”,這些是值得學習和吸收的,以心理學的理論爲依據去心理成長,是紮實、可靠、科學的。

心理成長需要長期的堅持,開始的六七年裏,每一天需要花兩三個甚至六七個小時來學習、思考,對遇到的情緒、行爲等問題進行梳理,分析其中的心理機制,探尋心理的規律,摸索解決的方法,其中,改變認知是主要的方法,識別不適合的情緒和行爲背後的不合理認知,建立合理的認知,構成習慣性思維,問題就逐漸得到解決了。這樣逐漸總結提煉出一些心理成長的理念和方法,實踐證明這些方法是合理有效的。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內省和反思,原先困擾我的情緒、行爲的諸多問題基本解決了,收穫了幸福自在。

2000年左右,我開始做一些心理諮詢。我發現,人的心理規律是那麼地相似,心理問題的內在機制也是相同的,從我自身體驗總結出來的方法同樣適合於他人心理的成長。

2010年,我決定開始研究家庭教育,把心理成長中的部分理念和方法應用到家長和孩子的情緒管理、孩子的性格改變、行爲改善、抗挫折本事培養等方面,迅速取得了廣大讀者的認可。出版的家庭教育專著《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很多讀者說讀這本書,不但改善了親子關係,還改善了夫妻關係、同事關係,心態也發生了進取的變化。這進一步證明了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

此刻,我把這些方法系統地總結出來,分享給大家,有了這些指導,讀者就能夠少走彎路,不必像我當年那樣經常漫長的努力,能夠較快捷地實現心理的成長。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心理問題,甚至嚴重心理問題。它們都是正常心理規律的產物,是能夠理解的,從心理規律出發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也是心理成長的一部分。

【小編簡評】

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 優選8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我的心路歷程2000字範文。

【網友評價】

作者對於寫作真的是有非常高的造詣。

標籤:心路歷程 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