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活動方案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多篇)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多篇)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1

增強先進性,對於高校共青團來說,在多數學生是團員、團的組織體系相對健全的基礎上,着重是要提升組織活力、盡力發揮團員的先進模範作用。要站在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和全局,確立團組織在學生組織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確各學生組織的功能定位,在學校管理中合理明確團學組織的地位作用,構建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的團學組織格局;通過明確支部職能、探索班團一體化、推進社團和網絡建團等方式,鞏固和創新基層團支部建設;通過明確定期召開會議、實行代表提案制等途徑,規範和加強團的代表大會制度。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和實際的工作需要,調整和創新團的組織機構設置,明確各級學校團組織的核心職責,建立完善不同層級組織間的聯動互動機制。要建立“專掛兼”相結合的幹部配備辦法,充實工作力量;構建分級培訓體系、建設核心培訓課程,不斷提高團學幹部隊伍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2

在中國青年運動的光輝歷程中,共青團作爲黨的助手和後備軍,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積極貢獻。疫情已暴發數日,我們也已然進入疫情防控的攻堅階段,更需要廣大青年咬定勝利目標不放鬆,在戰“疫”的關鍵時刻,在需要青年挺身而出的重要時刻,共青團必須主動做好組織發動工作,堅持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堅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堅持有序參與、科學參與,堅決做到黨組織指到哪裏打哪裏、哪裏需要打哪裏、哪裏困難打哪裏、哪裏危險打哪裏,衝鋒在前擔當作爲,把青年力量真正轉化爲消滅疫情的重要力量,共同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特別是要爆發所有潛能,打好“三個戰役”。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3

“青年之聲”是時刻保持共青團政治性的實踐探索。共青團作爲黨領導的先進性青年羣衆組織,其工作歸根到底是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導工作,引領他們緊跟黨走。這是共青團最鮮明的政治屬性,也是其價值體現。然而,思想引導是一項潤物無聲、熨帖心靈的基礎工程,不能空喊口號、以空對空,我們唯有通過具體的平臺和載體把黨的溫暖傳遞給青年,唯有將此項工作潛移默化地滲透在熱忱的服務之中,才能組織動員廣大青少年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才能永葆共青團的政治性。“青年之聲”就是新形勢下保持共青團政治性的一個重大探索。利用該平臺,我們不僅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全面客觀地把握青少年整體的思維特點和利益訴求,提高思想引導的針對性,同時還可以通過服務傳遞黨和政府對青年成長的關心,樹立共青團竭誠服務青年的正面形象,從而進一步增強廣大青年對黨團組織的情感認同,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羣衆基礎。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4

“青年之聲”是切實增強共青團先進性的時代載體。共青團是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青年羣衆組織,先進性是共青團工作的力量之源,只有具備了先進性,我們才能更好地引導青年、教育青年、組織青年,承擔好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激發動力的時代重任。在當下的社會轉型期,西方思潮蜂擁而至、腐朽文化沉渣泛起,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將意識形態滲透矛頭直指中國青年一代,這些都干擾着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和行爲選擇。在這一嚴峻形勢下,如何站穩黨和人民立場,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如何引導青少年明辨是非、崇尚先進,走在時代前列,成爲團組織和團幹部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青年之聲”就是共青團探索時代難題、增強自身先進性的產物。利用該平臺,我們不僅可以打破層級化的信息傳遞鏈條,通過面對面回答問題、心貼心深度交流來引導青年自覺抵制錯誤言行的影響,還可以通過反向設置議題,引導廣大青年牢固樹立“三個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把握爲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中國青年運動時代主題,真正成爲黨執政的最堅強的力量支撐和最牢固的社會根基。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5

“青年之聲”是進一步提升共青團羣衆性的有效途徑。羣衆性是羣團組織的根本特點,然而社會結構的深刻調整、互聯網的全面普及,使得廣大青年的組織形態呈現出原子化、碎片化、網絡化趨勢,團組織陷入離青年太遠、脫離青年、服務青年落不到實處等困局。“青年之聲”作爲服務青年羣衆的民心工程,其的特點就是突出羣衆性和青年的主體地位,這是共青團打破困局、不斷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益嘗試。通過“青年之聲”,我們不僅可以突破聯繫青年的時空障礙,打撈青年中“沉默的聲音”,以更加包容平等的姿態同青年打成一片,而且還倒逼線下解決青年的各種訴求,打通服務青年的最後一公里,使團組織和團幹部真正成爲宗旨意識的踐行者和青年羣衆的貼心人。

建設“青年之聲”,絕非額外添事,而是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幹部的責任所繫、使命所在。開弓沒有回頭箭,全團上下只有齊心協力,虛功實做、難事長做,建好用好“青年之聲”,切實保持和增強共青團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羣衆性,才能不斷煥發團的生機和活力,才能將廣大青年凝聚在黨的周圍,共同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6

增強羣衆性,就要求高校共青團堅持服務學生的工作生命線,確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改革理念,認真踐行黨的羣衆路線,切實增強廣大團員學生的改革獲得感。要全面落實“8+4”、“4+1”、“1+100”以及“駐校蹲班”制度,大力加強直接聯繫服務引導學生的力度;在工作設計、實施、評價的各個環節,邀請學生參與,不斷健全“衆創衆籌衆評”的機制。要以“青年之聲”平臺爲依託,加大困難學生幫扶、維護學生合法權益的工作力度,使團組織成爲學生遇到困難時的第一選擇,想得起、靠得住;以“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爲牽引,對高校共青團的工作進行系統的科學梳理設計,使之成爲高校共青團服務學校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服務學生成長就業核心需求的重要機制和載體。要建立優先面向基層的工作指導和資源配置機制,逐步提高基層組織的服務能力,使之成爲團組織直接聯繫服務學生堅強堡壘。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7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值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一百年”偉大目標的重要歷史節點,面對日益複雜的新形勢,對共青團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勢在必行。

此次共青團改革從問題出發,在創新共青團組織體系、加快建立“網上共青團”、整合力量建好基層共青團工作陣地、建立團幹部直接聯繫青年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從中央黨的羣團工作會議以來共青團中央先期推行的一系列舉措和努力來看,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期待改革措施在基層落地,在解決突出問題、直接聯繫服務青年上見到實效,增強青年的獲得感。

改革成敗的關鍵,是必須深刻認識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羣衆性的根本要求,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共青團改革的前進方向。這其中,政治性是共青團的靈魂,是第一屬性,是搞好共青團改革的根本保證。先進性是共青團的旗幟,是時代呼聲,是推進共青團改革的基本方向。羣衆性是共青團的根基,是天然屬性,是共青團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無論推進任何改革,都要緊緊抓牢政治性、先進性、羣衆性不放鬆,這樣才能防止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走形式、一陣風甚至跑偏等問題。

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樑、團要管團,路徑部署和方向定位已然明晰,關鍵在落實。各級團組織要積極行動起來,高揚改革旗幟,堅定改革信念,以革故鼎新的勇氣、自我革新的銳氣、奮發有爲的朝氣投身到共青團改革實踐中來,在改革創新中推動共青團事業乘勢而上大步向前。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8

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我們面臨的新時代,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時代,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關鍵時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着偉大時代使命。要承擔起這一光榮使命,青年人要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立鴻鵠志、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牢記緊跟黨走的初心,勇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

新時代共青團工作迎來難得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如何提升思想引導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增強組織青年、宣傳青年的核心能力,如何構建覆蓋有效的新型組織體系,服務青年成長、在更加廣闊領域發揮青年生力軍作用,是新時代共青團工作的重大命題。遵循青年工作的基本規律,深入青年之中,傾聽青年呼聲,把握青年脈搏,引領青年風尚,共青團組織就能始終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爲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成就不了的事業。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9

共青團工作要搶佔青年的聚集地——網絡空間。“開展網絡鬥爭、加強網絡管理、弘揚網上主旋律,這項工作大家都要做,但團組織也可以更多發揮一點作用”……做好新時代的青年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新媒體環境下創新工作思維和方式方法。大力實施網上共青團工程,形成‘互聯網+共青團’格局,實現團網深度融合、團青充分互動、線上線下一體運行”。各級共青團要善於開展活力四射、影響廣泛、觸手可及的“網上共青團”活動。如,共青團聯合各大直播平臺開展青年說,以青年的視角探討社會熱點話題,更能吸引青年的關注和思考。

互聯網是宣傳平臺,更是工作手段。共青團要善於利用網絡新媒體聯繫服務青年、加強資源整合,線上線下聯動,在服務青年學習成長、創新創業、權益維護,推進團建團務工作創新。完善智慧團建系統,實現了全團基本信息數據採集管理和各項基礎團務管理功能。通過“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反映青年呼聲、迴應青年訴求、維護青年權益、服務青年成長。使新媒體這個“變量”成爲“機遇”。

建團100週年主題活動總結方案10

做好青年羣衆工作,離不開人才資源。共青團需要人才,需要“精英”,需要多方面的骨幹力量。從“漁陽裏”開始走過的100年,是共青團爲黨的事業和國家民族奮鬥奉獻的歷史,也是青年英才輩出的歷史。在100年的光輝歷程中,共青團爲黨的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青年幹部,涌現了俞秀鬆、張太雷、惲代英、雷鋒、張海迪、“一山兩湖”英雄集體等可歌可泣的傑出人物和先進模範,他們是我國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爲國家和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身上閃爍着中華民族偉大奮鬥精神的光彩,成爲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青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這對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團更加需要優秀的人才,需要“精英”來從事青年事業。

共青團需要“精英”,更需要“羣衆”。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羣衆組織,廣大團員青年是主體,是主要依靠、是力量源泉。只有不斷保持和增強羣衆性,共青團才能發揮好黨領導和聯繫廣大青年的橋樑和紐帶的作用,履行好自身職責,完成爲黨團結和凝聚青年的任務。失去羣衆性,共青團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先進模範等青年精英羣體當然應成爲共青團的骨幹力量,但這些精英應是同廣大青年密切聯繫的精英,是同廣大青年同呼吸共命運的精英,是在心中裝着青年的冷暖、能爲青年利益奔走呼籲的精英,是能以自身的模範帶頭作用帶領青年爲實現中國夢奮力拼搏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