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班主任研修日誌新版多篇

班主任研修日誌新版多篇

教師的研修日誌 篇一

通過這此培訓學習,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對於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在此也作了個總結。

一、讓學生做好筆記相當重要。

現在所使用的教材,內容是經過濃縮的,可我們不能只讓學生學習“精華”,還得把內容講細,講完整,要補充很多知識,所以讓學生做好筆記,把各知識點進行完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有了筆記,對學生課後的鞏固、複習也相當重要,否則,學生連一些基本的題目都沒法解答。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

有人說化學是理科中最簡單的一個學科,可我認爲化學是理科,卻又像文科,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如:元素符號、原子團、化合價、離子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還有很多概念、定義、規律、原理等,這些知識在上新課的時候,逐漸向學生介紹,一段時間後,再進行歸納、小結,讓學生讀、寫,讓學生記,給學生聽寫。特別是化學方程式在會考中佔有一定比例,要求學生必須過關。

三、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選擇教學方法。

要搞好教學光憑自己的工作熱情是遠遠不夠的,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上課一聽就明白,課後卻糊塗,做練習題時,心中沒有一點底,也有人反映說每節課的內容多,上得有些快。可我一想,我上得也不是很快,屬於正常的教學進度。問題出在哪兒呢?後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聽懂了,課後沒有及時複習,該記的沒有記住,知識沒有得到鞏固,於是問題越堆越多,學生覺得記不了,更不要說綜合運用了,這樣,學生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感到要學好化學好難。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學時,加強趣味性和新舊內容的聯繫,以舊引新,講新復舊。

(二)用綜合對比法,對知識進行總結,融會貫通,揭示規律。例如學非金屬的活動順序與金屬的活動順序進行類比與總結

(三)針對他們的畏難情緒、怕苦怕累,怕付出了又沒有收穫的心理。我專門安排時間,讓他們記憶,複習某部分的知識,然後找一些相關的題目進行練習,結果多數學生能很快完成那些題目。這樣的結果讓他們感覺到,化學還是可以學好的。

另外,在教學中不要拼命趕進度,否則會造成學生“消化不良”。甚至讓一部分學生跟不上,而對學好化學失去信心。在教學中,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緊跟教材講課,重視基礎知識,不講難題、偏題。教法上爭取步步到位,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都注意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讓大部分學生踮一踮腳就能摘到桃子,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四、對兩類題的教學探討。

簡答題和綜合實驗題,是很多學生感到很難的兩類題,包括一部分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屬於這種情況,在歷次的考試中,丟分嚴重。

對於簡答題,有一部分學生是無從下手,不知道用哪個或哪些知識或什麼化學原理來解答;成績好一點的知道解答題目所要用到的知識原理,可也是表達不清楚,寫了一大篇卻沒有說到點子上。所以在這類題上,我們還要多下功夫,找一些題多讓學生練習。讓他們弄明白,題目的意思,該用什麼知識原理進行解答,怎樣描述得準確、完整。

綜合實驗題文字多,信息新、閱讀量大、隱蔽性強,學生一見就怕,爲了答好綜合實驗題,應該做到:

1、務實基礎、聯繫實際、訓練多變,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

2、重視培養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會審題,通過閱讀,能對題中的一些信息進行摘取,重組和加工,找出實驗目的、已知條件、有關數據、相關信息等。

班主任研修日誌 篇二

這次班主任國培有一百人,分兩個班,上課的講師是交換進行。於是午飯時坐在一起大家就交流講師如何,內容怎樣。今天中午的交流很有些意思,大家都不評判,只是在問到時本班級成員相對一笑,很有一種心有靈犀的感覺。那個問話的人也就瞭然於胸,恍然大悟的繼續吃飯了。

說實話對於今天的培訓安排我是有些奇怪的,奇怪於培訓中心選這樣的老師做報告是想給我們啓迪、震撼還是思考……

中午南京十三中潘旭東老師交流的是《愛心澆灌,責任付出——中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思考的思考》。講座伊始,我對潘老師不斷思考的精神是極其佩服。作爲一個高中班主任,能在班級進行文化建設並帶領着一屆屆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這確實值得驕傲值得讚揚。但問題是這成績背後的東西是什麼,據潘老師自己介紹他是沒有讓學生做大量作業,而是在預習複習(前課、後課)上下功夫,並且他培養班幹、培養學生自主能力,這點我很是欣賞。

他是個剛性的人,性格爽直,聲震雲霄,在教室外依然可以聽得一清二楚。可聽了一段後就不大感興趣了,因爲他不斷的一直的在像我們訴說他的上學經歷,他的工作情況,如何優秀如何有水平如何有成績。另外他介紹的其他幾個細節使我很是懷疑:

1、自己從來沒有請過一節病假,只有一次曠課是實在起不來牀人事不省;

2、學校要求學生7點20上早讀他要學生7點到,於是學校抓不到遲到的;

3、自己忙得很以至於上課前顧不得備課,但課應該上得不是很差……看着他的表演聽着他的講座頭腦裏卻浮現出昨晚查閱他資料時在貼吧上看到的部分內容。當個老師在貼吧上被學生說上幾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最起碼可以反映一個問題,那就是他的教育並非向他所說那樣深得人心。於是,我鄭重的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老師,你考慮學生了嗎?

班主任是人,不是神。如果按照他的做法無怨無悔的付出,什麼心都要操什麼事都要做,即使是愛,學生願意接受嗎?他考慮過學生需要什麼嗎?或許這是由高中與國中的不同地位機制造成的,但我心裏依然不大舒服。尤其是耳邊不停的充斥着“這在我們學校是我首創的,其他班是沒有的……我創設後現在在學校進行了推廣,效果很好……我們學生有五十幾人,其中四十六人考上二本以上……我現在是中層,即使我以後有機會成爲校長,我也要繼續帶班主任……我每天忙得一分鐘時間都沒有,更別提讀書了……”

我無意嘲笑他的自信,更無意嫉妒他的成功,只是很想問他一句,在他的連班委都要指定的強勢管理下,學生有沒有自我?聽着自己心底弱弱的聲音,看着圍着他拷他的上課資料的諸多老師,叫我不禁有些懷疑自己立場是否有誤……

而下午江蘇省教科院的黃正平教授的《德育,班主任的重要職責》則讓我堅定信心,我沒錯。和其他教授案例豐富的講述比較起來,黃教授的純理論講座無意是極其枯燥的,用某老師的話來說“當班主任就是德育教育,誰不知道這個啊?”可我依然從他的講座裏聽出他的立足點:學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爲本。

1、生活是兒童形成與發展的源泉;

2、兒童是其品德發展的主體;

3、兒童品德發展是一個過程;

4、兒童的品德是一個整體。

而對於學生的品質教育,則是我們所有班主任需要注意的,其關鍵是“養成教育”。“養成教育”一詞最早聽到的是剛畢業時,一直以爲是學生養成自習安靜學習的習慣,現在才明白是養成各種各樣社會需要的做人、做事、學習能力與素養。“養成教育”的實施策略需要的班主任做好三點:強化基礎性的價值引導;內化關鍵性的內心體驗;外化根本性的注重實踐。而要做好這些內容,教師需要要走的最終目的地是不斷的提升專業化水平。

看看今天兩個講課人傳達的內容,再聽聽九個省市其他老師的交流與意見,我突然就有一種孤獨感。我的教育觀點教育思想是否有些不大合羣?我的欣賞水平是否過於與衆不同?我下步工作內容到底該如何立足?

但我不是一個隨便改變自己意見的人,尤其是事關信念與孩子們的幸福。思考思考再思考,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這點,永遠不變!!

班主任研修日誌 篇三

這次很榮幸的參加了班主任遠程教育的培訓,它開闢了一條中國小普通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與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和學者緊密接觸的通道。在培訓中我可以隨時聆聽專家與名師的講座,領略他們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班級管理方法,使我耳目一新,這從根本上轉變了自身固有的陳舊的班級管理觀念。在以後的工作中,使我能夠在遇到與講座中類似的、或其它棘手的問題時,學會理性的思考和冷靜地處理。

國培遠程研修爲學員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以前學習專家的先進經驗,或教師學習交流都要“走出去或請進來”既浪費精力又浪費財力,並且不能夠滿足到各地學習的強烈需求。如今卻是利用網絡使得“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圖”!網上培訓,一下子縮短了距離,改變了時空,我可以十分便捷地在網上和衆多的學友雖不“面對面”卻已“心連心”的學習和交流,真是收效可觀。

作爲一名班主任要求學生勤奮好學,自己首先要做到學無止境,博學多才。動口、動手、動腦,自己邊學、邊思,做到不固步自封,要勇於探索,纔會學有所獲!

感謝國培研修這個平臺,它讓我聽到了那些默默無聞的優秀教育工作者實踐探索的腳步聲;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無限人生和崇高價值。

在培訓中國培專家指出了我們在平時班級管理中的困惑,在聆聽他們中肯的點評後,使我大受啓發。教師只有在不斷自我加壓自我充實自我研修的情況下,才能使自己更加勝任自己的崗位。在培訓中,我反思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某些不足。深知自己不成熟之處。但是,這對於我今後在實際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穫頗豐、受益非淺。

遠程國培平臺它就像一架雲梯,讓我不斷的向上努力攀登,我會好好的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學會運用科學地方法和嚴謹的態度去處理平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想,在處理今後的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些突發事件我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班主任教師研修日誌 篇四

通過這次研修培訓我才知道新課標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它的出臺,給了教師廣闊的教學創新空間。通過這幾天的研修,讓我認識到,每個音樂教師都要不斷的進行心態調整、進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爲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教師。

以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應該引起我的思索:

一、教學視角的變化

新課標要求教學內容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且有益於他們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修養。因此,實施新課標迫切要求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價值觀,開發課程資源,以多元的視角審視教學。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着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音樂(節日、慶典、隊列、迎送、婚喪等)、實用音樂(廣告、健身、舞蹈、醫療等)、背景音樂(休閒、餐飲、影視等)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瞭解音樂與生活的關係,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在設計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繫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使音樂學習成爲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比如:在一節音樂課上,給學生欣賞Flash要學生評價和修改裏邊的音樂音效。學生積極性很高,這節課就上的特別非常生動有趣,還讓學生學會了關注自己身邊的一切音樂現象。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

1、從課內到課外

在音樂學習中,爲了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收集課堂以外的音樂資源運用在音樂教學中,也可把教學活動拓展到課外等。比如:在七年級第二單元的《走進大自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網絡等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在大自然中找音樂中表現內容、也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音樂語彙表現自己生活中的音樂。

2、從本學科到跨學科

實踐證明,中國小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如在中國小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着一定的聯繫,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繫成爲了可能。課外音樂活動、社會音樂教育環境便都成爲,也應該成爲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等。

三、教學重心的轉變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表現能力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其實每節課、每個音樂知識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啓發和導向工作,讓學生在每次音樂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美的享受。

2、強調創造探索精神

由於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因此,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河師大的張睿婷教授在上《音樂作品鑑賞與教學》這節課時,提出:如果僅僅把音樂創造融在其他音樂教學內容中,就不可能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樂創作作爲中學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獨立出來加以強調,中學音樂教學才能獲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爲了指導學生的創造探索精神,給學生欣賞譚盾的《水》、《破銅爛鐵敲起來》等“另類音樂”,讓學生去思考爲什麼這些看似不可能發出樂音的,不是常規樂器的東西居然也能奏出這麼美妙的音樂?在關注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同時,更要關注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對音樂教學更有創新探索的精神。

四、教學評價的轉變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要求:“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爲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這就與我們以往的“成績考覈”有着重大的區別。新課標的評價是包括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以及對本課程的建設和發展進行全面的評價。總之,我們音樂教師只有重新審視音樂課程的標準、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狀態下認真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取,認識到音樂教學應該儘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會化、多元化與個性化……才能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

教師的研修日誌 篇五

今天中午是楊小微(華東師大基教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所做的題爲《課堂與教學的文化反思》的報告。聽着楊教授的報告,我在認真消化着,思索着:一所學校應該怎樣擁有自己的文化底蘊?

一、什麼是文化?爲什麼要有文化

英國的泰勒這樣解釋文化:“文化或文明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作爲社會成員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習慣。”

我感覺到一所學校如果沒有獨特的文化,便猶如一個人沒有健全的人格,沒有獨特的個性,沒有綿延的生命力。學校應該有自己的文化。

二、學校應該有自己的“硬要素”文化

學校的硬要素指的是擁有自己的組織、制度。建立一套能夠激勵全體師生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的組織制度,這套制度應該是公平的、合理的、民主的、科學的。這套制度的建立者應該是全校師生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隨便制定的。

三、學校應該有自己的“軟要素”文化

學校的“軟要素”文化指的是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有着獨特的文化、素質、信仰等。例如元甲學校的武術文化,普洱中學的茶文化以及由茶文化,上海七色花國小的美麗課堂與藝術教育,還有我們XX市王莊國小的讀書文化、習作文化,坡頭二小的軍營文化等。這些軟文化可以讓在這所學校生活的師生形成獨特的精神氣質,從而影響終身,形成個性。

四、學校文化需要既“濡化”又“涵化

文化形成過程中的“濡化”是指在同一文化羣體中,通過部分有意識、部分無意識的學習,年輕一代在老一輩指示、引導或強制下接受思想和行爲方式的過程。例如學校的已經形成的積極的校園文化,我們就要“濡化”。

“涵化”是指不同文化的人羣,因爲持久接觸,兩者相互適應、借用,在已有獨特文化的基礎上重新構建。

這裏要注意走向兩個極端:

一是一味地“濡化”拒絕“涵化”,這是封閉,僵化,很容易走向單質化,甚至消亡。清朝由“帝國”淪爲人人欺負的殖民地,就是太拒絕“涵化”。

二是拋棄“濡化”一味地“涵化”,這樣消亡更快。完全拋棄自己的文化,學校文化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學校要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化,就需要在濡化和涵化之間有所選擇,有所倚重,形成積極的新文化。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學校文化的構建既要積極傳承優質文化,又要不斷創新,引進先進文化。我想,這樣我們的學校就能形成自己獨具魅力的文化,經久不衰,永遠有生機與活力。

教師的研修日誌 篇六

我有幸參加了遠程教師培訓,在培訓中,認真聆聽了來自遠程的專家,學者的講座,使我更新了觀念,改變了認識,不僅爲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同時也使我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更加充滿信心。

總結多位專家教授的講授內容,聯繫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努力方向:

1、態度決定一切。多位老師都提到過。原來總以爲上完課就萬事大吉,對課堂對自己都要求不高。這樣是對學生的不負責。隨着年齡的增長,做教師的這種使命感責任心讓我意識到我們必須端正態度,積極主動,象李老師說的願幹想幹纔是作好老師的前提。提升修養,淡薄名利,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

2、加強各種學習。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再加上我個人能力不高,從教本學科時間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要善於學習,學習身邊的教師的長處,珍惜每一次外出學習機會,加強書籍上的理論研究,,網絡上學科資料等等,總之要善於學習有益與教學的方方面面,並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構建高效愉悅和諧課堂,讓我們師生都有幸福感。

3、傳統和現代手段相結合。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的不很充分。要注重圖文轉化,構建腦圖,注重版圖、讀圖、析圖各個方面。利用好這種傳統的教學手段。當然,科技的發展,如多媒體課件給了我們極大的方便。對於教學中的難點如經緯網地球的運動等,用課件能幫學生去理解,直觀形象,有效突破難點,激發學習興趣。把多種教學手段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有機結合,揚長避短,最大可能的提高課堂效率。

在培訓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來自施晶暉老師講的教師幸福感的講座。她給我們講了現代教師的九項修煉,即做讀書人,反思一生,具有教改精神,擁有大愛之心,能寫作,具有演講口才,關注細節,高度重視學校與家庭的合作,乃至良好的心態,積極地心態,快樂的心態。施老師從這九個方面給我們講解了怎樣做一個幸福的,快樂的讀書人,怎樣才能做一箇中國最好的教師。他的講解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反思自己的從教歷程,距離這九項修煉成功的教師真是相差太遠,也使我決心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讀書,多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修養,努力體現教師的價值,力爭成爲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

總之,這次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卻使我感觸頗多,從思想上受到了極大地鼓舞,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在實踐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長,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發展型教師。

班主任教師研修日誌 篇七

長期以來,音樂學科教學都還存在着一種較爲傳統和固化的觀念,就是以把自己的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作爲教學的職業基準。大家常說教師要“爲人師表”,而卻忽視了“師表”中的“榜樣、表率”之內涵。教師要體現榜樣和表率作用,不僅只是在完成一個教學的過程,同時,也要發揮在教學中的示範作用。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知識、技能的訓練和掌握的一個過程,但更應當重視音師教師自身所應具有的榜樣與示範作用。如果把課堂教學僅作爲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單一過程,那可以說是音樂教師“榜樣與示範”內涵的一種缺失。

如在以往的。音教專業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多數教師曾把“教學內容”看作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將課堂知識傳授視爲理應完成的一個過程而已。應該說這是不夠完善和健全的教學宗旨。一是限制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二是限制了對學生認知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發展的關注;同時,也忽略了學生在學習時的向師性,以及他們直接對老師的言行舉止的關注,包括教態、廣博的知識、個人藝術魅力、紮實的專業技能等,包括教師自身的示範作用。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普通學校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課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們要重視課堂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和情感交流,並在教學上以自我身份和角色來影響學生,將自己的示範作爲學生的一面鏡子。

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藝術修養、知識結構、業務能力等,都在不斷地深化與提升。在加之近年來大批專業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音樂教師隊伍中,使音樂教師的專業化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手法也越來越靈活多樣,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音樂課堂,的確給音樂課帶來了無限生氣和活力。然而,但隨之帶來的問題也就出現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音樂課堂中,教師的範唱、範奏,已逐漸被多媒體課件所取代。久而久之,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基本技能就逐漸退化了,面對這種現象,我們音樂教師要清醒的認識到,教師的示範意義及作用,教師的示範作用不是多媒體可以全面替代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正確示範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音樂教師從第一堂課起,言行舉止就應散發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教師聲情並茂的演唱,揮灑自如的演奏,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作爲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要善於利用自已的身份和角色來影響學生,使學生仰慕你那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基本功,從而使學生喜歡你的音樂課。

試想一個歌聲優美、舞姿優雅、彈奏流暢的教師,將會帶給學生怎樣的美的藝術享受,有這樣良好基本功的老師,學生怎能不愛戴、不崇拜呢?如果音樂教師每一項示範都能做的到位,那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是可想而知的。同樣,正確的示範可以使學生在體驗到音樂美、舞蹈美、琴聲美和藝術美的同時,獲得一種滿意的心理感受,並由此而產生學習音樂的極大興趣。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要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要不斷提高音樂教學技能,用自己的歌聲、琴聲、語言和動作,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要善於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教師用自己廣博的知識、紮實的專業技能去“征服”學生,可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和紮實的專業技能,才能創造性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啓迪學生思維,旁徵博引,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