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關於孔子的名人句子多篇

關於孔子的名人句子多篇

孔子名言名句 篇一

1、朽木不可雕也。

解釋: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解釋: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3、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解釋: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既有志於學習和追求真理卻又以貧困爲恥辱的讀書人,不值得與他討論真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6、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解釋:熱衷於傳播小道消息的行爲,是對道德的背棄。

7、名不正,則言不順。

解釋: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

8、有教無類

解釋:我對凡來求學的人,都無區別地加以教育。

9、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10、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爲恥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麼了。

11、見得思義。

解釋:意思是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1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解釋: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1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釋: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1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解釋: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裏,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1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解釋:正確的話,能不聽從嗎?必須認真改正錯誤,纔算可貴。恭順的話,能不使人高興嗎?

17、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解釋:外表嚴厲而內心虛弱,這類的小人,就像是挖牆洞的小偷。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19、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釋: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衆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2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孔子的名言警句 篇二

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2、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3、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作者:孔子

4、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處:論語

6、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8、不學禮,無以立。

9、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作者:孔子

10、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出處:論語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論語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出處:論語

13、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出處:論語

14、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15、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作者:孔子

孔子勵志名言名句 篇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不遷怒,不貳過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不學禮,無以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孔子簡介 篇四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爲儒家經典。

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爲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的名言警句 篇五

一:人生態度

1、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3、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8、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3、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7、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2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23、放於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6、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

28、(“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爲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30、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懷居,不足爲士矣!

二:做人格言

1、不學禮,無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8、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爲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2、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14、過,則匆憚改。

15、不遷怒,不二過。

1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8、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20、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

2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25、巧言亂德。

26、巧言令色,鮮矣仁。

27、剛、毅、木、訥近仁。

2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9、聽其言而觀其行。

30、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1、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33、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5、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36、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7、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8、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9、禮之用,和爲貴。

40、放於利而行,多怨。

三:孔子論學習

1、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5、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8、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10、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11、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16、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7、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9、不學詩,無以言。

20、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

21、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22、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3、有教無類。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四:政治格言

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3、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5、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6、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7、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8、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9、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10、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2、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6、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17、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8、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20、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1、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爲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24、子路問事君。子日: 勿欺也,而犯之。”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6、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

29、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3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31、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3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33、居上不寬,爲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名言名句 篇六

1、成年人,沒有失去他們純潔的心也。

2、如果你想統治世界,今天的世界,放棄我的誰?

3、賊是良賊,賊是義賊。殘賊稱之爲一夫一妻制。文毅周,沒有聽到弒君的聲音。

4、沒有量規就不能形成正方形(圓形)。如果你不遵循六的法則,你就不能得到五。

5、在貧困中,要堅持高標準;一個人富裕起來,就應該爲大家的幸福做貢獻。

6、索取得之,給予失之;是求也有益,求也在我。求有道,得一命,也是求無利,求外也。

7、年富力強,子女多依;平均年齡,孩子多暴力,一天下降的同時,的插圖在其心也。

8、君主的仁慈使世界戰無不勝。

9、當官員聽說郊區40英里有一個公園時,殺死麋鹿的那個人犯了謀殺罪。

10、然後國王的醫生會問我爲什麼我對我的家庭有益。醫生會問我爲什麼我的家庭受益。如果人民從上到下,只顧自己的利益,國家就會陷入危險和混亂之中。

11、一個人講話不帶責任感是很容易的。

12、當他們把父母帶走的時候,他們沒有爲他們提供樹的庇護所。他們的父母又冷又餓,他們的兄弟和妻子被分開。他們欺壓自己的百姓,君王也驅逐他們。誰與王爲敵呢?

13、君子以仁,君子以禮。善良的人愛,有禮貌的人尊重。愛別人的人總是愛別人,尊重別人的人總是尊重別人。

14、人民是最寶貴的,國家第二,國王光芒。

15、有風的人,有兩種雅正要道,可以說,直而不彎,屈而不屈,一生的聖人才有偉大的才華。

16、國家沒有仁者,有仁者;世上沒有人道而得到的世界,也有。

17、如千次要捕捉一萬次,一百次要捕捉一千次,然後爲之充實也。

18、雖然世界上容易發生事情,一天的暴力,十天的寒冷,沒有生活。

19、孟子說他並沒有因爲仁慈而拋棄自己的親人,也沒有因爲正義而拋棄自己的親人。

20、對的時間比對的地方好,對的地方比人好。

孔子名言名句 篇七

1、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爲道德規範,“仁”爲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

2、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後才能夠自我奮發進取。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兌命》說:教別人也是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3、他最早提出啓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啓發和開導,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4、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贄

5、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6、孔子說:“(他)聰敏而且又喜歡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辱,因此稱他爲‘文’。”;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奮好學,虛心求教。

7、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爲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8、二是因材施教。根據各人的愛好不同和天份不同,給予最適宜的教育。三是教育方法。溫故而知新。這是對老師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要求。

9、教育是什麼?我覺得就是《師說》中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10、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雖有嘉餚,不嘗不知其旨;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13、孔子“學而優則仕”的教育思想。孔子力求通過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士、君和成人,達到改良社會政治的目的。

14、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曰:“吾不如老圃。”

15、一是有教無類。就是人人都應有讀書受教育的權利。

16、學而優則仕”體現了積極入世的孔子的教育的政治功能思想主張。

17、孔子借題發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孔子的名言警句 篇八

1、朽木不可雕也。

解釋: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釋:孔子從四個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學,即知名學。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學,規範人們行爲,使人們的言行舉止有章可循。三、忠學,是修養學。是培養人自覺自願地做自己該做的事。四、信學,是知人辨事之學,是培養人判斷力的學問。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解釋: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解釋: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爲可恥。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爲他的諡號。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6、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解釋: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纔可以成爲君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解釋: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解釋:鳥快要死的時候,鳴叫的聲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時候,說出來的話也是善良的。

10、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解釋:孔子說:中等資質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深奧的道理;中等資質以下的人就很難讓他了解深奧的道理了。

1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解釋: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1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解釋: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着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解釋: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爲疑惑而更加危險。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解釋: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15、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解釋: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1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爲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解釋:正確的話,能不聽從嗎?必須認真改正錯誤,纔算可貴。恭順的話,能不使人高興嗎?

17、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釋: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衆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孔子名言名句 篇九

1、眼淚越流越無聲,只有對往事的悔薄之情,倚重淡清之省,盈盈,一幅憂傷的畫不可能。

2、半死不活的浮萍帶着死水,一夜寒雨葬花。靈魂是楊柳吹斷,繞着地平線。

3、我是世界上一個憂鬱的客人,在心碎的聲音中回憶我的一生。

4、不信,則成爲知己。綠色的眼睛歌唱着一切不老的,要尊敬以前,擦乾英雄的眼淚。月亮像水一樣。

5、用將月之窗掃去,撐到這夜依依惜別。

6、憂鬱的雲飛,藍天知什麼?不見相思,空倚相思樹。

7、我是人間惆悵的客,一生記憶的斷腸聲。

8、春天也去了,人在東畫樓。芳草綠粘天一角,落花紅沁水三弓,好風光總與誰同?

9、那是一張美麗的臉,也是一張熟悉的臉,熟悉得足以花去兩個年輕人半輩子,熟悉得如夢如醒。

10、上個月最難熬的一天,一夕如環,夕夕成絕命。如果它像月兒的末端一樣,冰雪爲你保暖。

11、誰也不窮,舊的旅遊季節好日子。心碎的人到老。

12、衣袖掛影瘦,衣袖掛影瘦。一劍一風一劍一紅,紅紅的絲。

13、風一場多,雪一場多,顫國心夢不,家園無此聲。

14、隱隱的烏鴉做,小站恨因爲誰?突然雪過香亭落了,微風吹來了花瓶裏的梅花,心已成灰。

15、立山語半晚後,淚雨零響終不怨。什麼都像薄倖的金一郎,比翼雙飛的同一天。

16、月亮多情該笑我了,現在就笑我吧。辜負了春天的心,獨自閒獨自唱。

關於愛國的孔子名言警句 篇十

說過的話不算數,是中國人的大毛病。

發思古之幽情,往往爲了現在。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沉着、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

我們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脫掉衣服,但上陣要穿甲。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藥的民族中,一定有許多英雄,專向孩子們瞪眼。這些孱頭們。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搞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我好象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寶貴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智識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軟。心活就會胡思亂想,心軟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識非剷除不可。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明言着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與名流者談,對於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爲合宜。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人類總不會寂寞,以爲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着不自滿的人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