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多篇】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多篇】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一

(板塊一)欣賞西湖風光片

評點:兒童的世界和文本的世界並不是一回事。要讓學生走進文本,真正和文本對話,就要將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文本世界溝通,喚醒兒童已有的情緒記憶。王老師這精心剪接安排的西湖風光片的欣賞,經濟實惠。絢麗的多媒體衝擊,讓沒有生命的文字語言變成誘人而又親切美好的視覺形象,激活了美好的情緒記憶。這一招點燃了學生情感噴吐和語言表達的熱情與暢達。

師:我發現有的同學的眼睛發亮了,有的同學的嘴巴張大了,有話想說嗎?

生1:西湖是一片綠色的,有翠綠、青綠、淡綠、濃綠,有些綠得發黑,有些綠得發藍,十分美麗。

生2:我看到這些圖片,領略到一個綠字,連湖水都是碧綠碧綠的,使我心曠神怡。

生3:我看到大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大樹散發新鮮的空氣。

生4:我看到西湖是綠的世界,一眼望過去,山上、地上到處都是綠的。

(板塊二)追尋“綠”的蹤跡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關於與“綠”有關的課文,它是現代女作家宗璞寫的《綠》,這是她第四次遊覽杭州西湖後寫下的隨筆,我們和她一起去西子湖畔領略那神奇的綠!請打開書本,找一找作家的蹤跡,看看她領略了西子湖畔的哪幾處綠?請快速地讀。

生回答(板書:靈隱、花港)

師:請選擇你最想去的一個景點,用你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也可以小聲讀,還可以放開聲音讀),細細品讀。你悟到的是怎樣的綠?從哪些詞句中感悟到的。(生自學約5分鐘)

評點: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最基本同時又是最實在的教學手段。讀是任何有價值的感悟,學生真情醞釀和噴發的基礎。讀,不僅是手段,還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沒有自由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讀和品,是不會有真切深入的感悟和體驗,學生進不了文本,和文本對話、獨特感悟均成了緣木求魚。

王老師這裏的五分鐘左右的讀書安排實在是本堂課成功的重要基礎,我很欣賞。《綠》的兩個景點,選擇一處讀,五分鐘時間學生至少可以有滋有味地讀4遍。這樣落實的讀是“因”,後面獨特的個性化感悟是“果”。那種急急匆匆地閃現教師的設計思路,捨不得化時間讓學生充分經歷悟讀的過程,只想把時間讓給優等生演戲展現精彩,贏得聽課領導老師的喝彩。這樣釜底抽薪式的教學會讓同行真心認同嗎?

(板塊三)感悟靈隱的“綠”之韻味

師:讓我們把自己獨特的感悟說出來、讀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吧!

生1:我走到了靈隱,發現那兒的綠是五彩繽紛的。我是從“有點綠有的綠得發黑;有的綠得發藍”看出的。

師:對這句話有補充嗎?

生2:我覺得那兒的綠是整片整片的,古木參天,有些綠到石頭縫裏。

師:說得好,剛纔那位同學說這裏五彩繽紛,你同意嗎?

生:同意。

師:爲什麼?

生:有綠的,有黑的,有藍的,還有一些翠綠的,深綠的,淺綠的。

師:那隻能說是綠的色彩——(生:多),對,你能不能讀一讀?(生讀)

師:你讀出了綠的韻味。對這句話還有想說的嗎?

生3:我覺得飛來峯上的綠色,滿山遍野全是綠色,還綠到了石頭縫裏。

師:請你讀一讀好嗎?(生讀)

師:你把我們帶進了滿目蔥綠的靈隱,讀得太好了!誰還想像他一樣再來讀讀?(生讀)

師:你把我們帶進了一片神奇的綠色世界。讓我們一齊來讀。(生齊讀)

師:多麼神奇、多麼可愛的綠呀!同學們,你還感受到了怎樣的綠?

生4:我來到了花港。

師:對靈隱的綠還有補充嗎?

生5:我感受到了靈隱的綠是涼爽的綠,因爲“在冷泉亭裏坐一會兒,直覺得渾身涼絲絲的,心曠神怡。亭腳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處,溪水是碧澄澄的;溪水流得急了,水花像飛珠滾玉一樣,在一片綠色之上顯得格外好看。”

師:你是感覺到那是一種涼爽的綠,很好!

生:我覺得那是一種透明的綠,我從“亭腳下溪水叮叮咚咚,流到平坦處,溪水是碧澄澄的;”因爲我覺得水是透明的,又是碧綠的。

師:說得多好!

生:我對有補充,這些綠加起來倒映在小溪裏,就好像組成了一幅山水畫,很逼真、很有活力,讓人覺得朝氣蓬勃。

師:你說得這麼好,能不能讀得也那麼好呢?(生讀)

師:你讀得太好了,誰還想讀?舉手的同學請你站起來讀吧!其它的同學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了一滴滴的水珠在溪面上跳了起來,好像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

生:我彷彿來到仙境,心曠神怡。

生1:我感覺四周都是綠的,樹木是綠的,青苔是綠的,那兒的各種顏色都是綠的

生2:我感到水珠在我身邊舞蹈,我感到目不暇接;

生3:我感到滿山遍野的綠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在舞蹈,彷彿他們在歌唱。

四周的青苔也非常美麗,

生:我彷彿聽到

師:你真會讀書啊,不僅用眼睛看到了綠,用皮膚感覺到了綠,用耳朵聽到了綠,用心感悟到了綠。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融入這美妙的意境中吧!(齊讀)

師:多美的綠呀,還有要補充的的嗎?

生:我從“雨中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着的雨絲兒也是綠的。”

感到雨絲的柔和舒適。

生:雨絲兒也是綠的,這是一種柔和的綠

生:雨絲兒柔柔的,細細的,飄到身上,給人的感覺很舒服,所以說這裏的綠是非常溫暖的。

是:你們有疑問媽?(生搖頭)我有疑問,雨絲兒爲什麼是綠的?(出示課件:雨中的林蔭路)

生:雨絲兒是透明的,樹木非常綠,雨絲兒組成了一片綠色的幕布。

師:對呀,這說明了——這裏的綠啊,濃郁得都快滴下來了。請你讀讀這句話。(生讀)你讀出了綠的韻味,誰再來讀讀?(生再讀)

師:雨絲兒是綠的,連我們的心彷彿也被感染得成綠色的了。(生齊讀)

師:作者去遊靈隱的時候是六月份,此時的靈隱,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但是那濃郁的綠啊,同樣令人迷醉。讓我們一起和着音樂,溶入靈隱這滿目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之中吧。(配樂齊讀)

師:同學們,你能用一分鐘時間把你最喜歡的一句、兩句話背下來嗎?(生背、指名背誦、自己背給自己聽)

評點:這是本堂課的一個重要片斷,到處閃爍師生激情和智慧的光彩。充分的讀書成果的呈現和深化,師生和夥伴積極的評價互動,是課堂動態生成的智慧共享,是學生主動發展語言的實踐契機。

課堂上學生精彩的感悟體驗源於文本的品讀,源於主動學習的情感,也得益於王老師對文本的悉心鑽研,對學生個性化感悟的尊重與引導。這樣的美文,教師課前讀十來遍,自己先讀出感情、讀出滋味,纔會預設孩子們有許多種對西湖綠的讚美。有了此,上課纔會胸有成竹地等待,纔會不動聲色地自然地或接話引領,或由說到讀乃至背誦,改變方式強化體驗。讓學生的感悟促進文本的朗讀抒情,語言積累;又將品讀涵詠中激活的情感回饋與文本。這樣的訓練引導好。

(板塊四)感悟花港的“綠”之韻味

師:老師建議課後將全文都記在腦海裏。靈隱的綠,他蒼翠欲滴,他多姿多彩,他清涼悅耳,讓我們深深地陶醉。當我們來到花港觀魚時,你又感受到一種怎樣與衆不同的綠?

生:在花港觀魚,我感受到那是一種千姿百態而又充滿生機的綠。

生:我從“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轉*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感受到蓬勃的生機。

生朗讀

師:有一點兒生機了,誰讀出蓬勃的生機?(生讀、再讀)

師:有沒有感受到那蓬勃的生機?(生答:有)讓我們一起感受吧!

師:繼續說你在花港感受到怎樣的綠?

生:我還感受到一種嬌嫩的綠。(非常有感情地讀: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着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生:我感受到了跳躍的綠、活潑的綠

生:我感受到了新鮮的綠

生:我還從這句話感受到一種充滿希望的綠。

師:你來讀一讀好嗎?(生讀)

師:多麼充滿希望的綠啊!

生:我還看出這是富有活力的綠。“你看,柳枝兒一擺,似乎蹬着腳告訴你:春天來了。”

生:我對有補充,風一吹,柳枝兒一擺,這個綠就會動了,飄來飄去,所以說這是一種美麗的綠。

師:難怪作者說,綠色,是——(生接:生命的顏色)

師:是啊,多美呀,讓我們一起感受花港那充滿生機、充滿希望、富有生命力的綠吧!(配樂朗讀)

(板塊五)收藏西湖的各處之“綠”

師:靈隱的滿目是綠,花港的生命之綠,已經溢滿了我們的心,西湖的綠呀,無處不在,請看作家的另一段文字(大屏幕出示: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溪十八澗綠得閒。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着走着,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了地下。走近看時,原來是樹身上佈滿了綠茸茸的青苔,那樣鮮嫩,那樣可愛,使得綠蔭蔭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雲霞,有的整片看來,佈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山水。這種綠苔,給我的印象是堅忍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它們印象怎樣。)請坐在前面的學生讀。

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實際,恰當地鏈接原文的部分章節展開屏幕閱讀,自然而有效。原本是一篇文章,趁勢切入,化時不多增效不少。

師:綠不僅在靈隱、在花港,你還在什麼地方看到了綠?

生:我在黃龍洞看到了綠。

師:那是怎樣的綠呢?

生:它綠得幽。

生:我在屏風山看到了綠,它綠得野。

生:綠在九溪十八澗,它綠得閒。

生:蘇堤的綠,綠得怪。

生:蘇堤的綠,是滿目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可愛的綠、奇怪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奇特的綠。

生:蘇堤的綠是充實的。

生:我認爲蘇堤的綠是飽滿的綠。

生:我認爲蘇堤的綠是柔和的綠。

生:我覺得蘇堤的綠千變萬化。

師:同學們,綠,難道僅僅在西湖嗎?

生:綠還在森林。

生:綠在我們的身邊。

生:綠在我們的心裏。

生:綠還在一望無際的草原

師:是啊,同學們,綠色不僅在靈隱、在花港、在杭州西湖,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綠”就無處不在。你看,綠,不僅在成片的森林裏,也在小小的樹葉上;綠,不僅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也在牆角的小草裏;綠,不僅在明媚的春天,也在飄雪的冬日……同學們,你還在哪裏看到了綠色?請拿起你手中的筆將這一份讓人感動的綠收藏起來。(欣賞圖片)

(板塊六)發現並享受身邊之“綠”

(學生分層練習)

生1:綠在一望無際的草原,綠在廣闊的森林,綠在我們的心裏,在我們的身邊,到處充滿了綠。

生2:綠是生命,綠是希望,綠是生機,綠是一種美麗的顏色。

生3:綠在森林裏,綠在草原上,綠在我們的身邊,那是一種空靈的綠,是一種純潔的綠。

生4:綠在桂林的灕江,那江水清澈見底,綠色的水草隨波飄動;雨中灕江更是美麗,朦朧中,綠色的山巒若隱若現,十分奇妙。

生5:綠在我們身邊,它,無處不在。綠,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靈去感受。綠色,有無窮生命力,綠色,散發着活力,讓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它吧!

評點:語文素養和語言能力說到底是從語言的實際過程中掌握的。課堂教學假如滿足於部分學生在特定語言環境刺激下的絢麗的說話,而忽視甚至放棄全體學生對語言積累和運用,長此以往語文教學的效率一定是低效的。但王老師很清醒。在營造最佳的文本學習環境,最佳的學生語言運用的慾望時,適時地安排學生進行自由任選的分層練習,將文本的表達範式經過學生的自己實踐變成自己的能力。化時不多,但審美的情感昇華,良好的閱讀感悟,學以致用的語言練習都融在一起,語文學習的成果如甘泉清澈動聽地流淌出來,真的不錯。

師:好,同學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不再一一交流。其實,只要你的眼中有綠,它就無處不在,綠色,盪漾着我們美麗的夢想,充滿着希望和理想,讓我們的每個人的心中永遠充滿綠色,時時享受綠色帶給我們的那份美麗吧!下課!

(附)選擇作業:

同學們,只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慧眼,“綠”就無處不在,各具特色。讓我們用眼尋找綠色,用筆收藏綠色,用心享受綠色吧!

1、我想仿寫(用一句或幾句話讚美綠):

綠在靈隱,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着的雨絲兒也是綠的。

綠在

2、我想創造(用一段話或一首詩讚美綠):

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認爲是在安全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在文本、教師、學生和環境的互動溝通中,不斷地完善教師和學生的人格,主動地在語文素養上獲得發展。

優秀教師是學生人生和語文學習過程中真實而重要的讀本。教師的人格、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人生的標杆;教師的思維方式和能力是長期影響學生思維發展的力量;教師的學識、語言風格和水平是學生自覺和不自覺模仿的對象。

優秀教師是學生學習生活和語文的貼心夥伴和朋友。但更應當是學生的引領者。他要主動積極引領學生,在多元文化、多元價值中,尋找主流文化和主流價值;在學習個性化表達的同時,學會求同存異,欣賞優化的答案。

優秀教師是構建安全和諧教學環境的重要建設者。他時刻關注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努力讓課堂教學氛圍和文本基調一致,讓學生情緒得到滿足,能安全學習,讓教師和文本與學生親切自然的溝通互動。在這樣的課堂,學生的主動發展纔有可能。在這樣的課堂,纔會有主動發展的學生,教師的人格完善與語文素養的提高也纔有可能。

語文教師的人格完善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主要不是*進培訓班,也主要不是*讀理論書。最可*的是天天在和文本、學生的對話和溝通過程中的磨練。王老師的課是否可以作爲我們探討課堂教學核心價值和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位置的一個例子?

關注課堂安全和諧的教育環境的營造,關注文本、教師、學生和整個聽課環境的良性互動和溝通,關注貫穿語文課堂教學始終的品讀、感悟、涵詠、溝通、表達與評點,是不是會比研究某一個具體的教學動作和技巧更有意義?鑑於此,向老師們討教。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 篇二

一、說課文題《綠》

二、歸屬第一冊第五單元

三、概說

我說課的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作《綠》,內容是本文的第二課時,我計劃把傳統的散文分析課變爲文學鑑賞課,這種改變的關鍵是由教師分析變爲學生賞析。下面我從教材、學生、教學三個方面闡述這樣做的理由,並簡要說明教學程序。

四、教材分析

1.散文教學的特點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學散文,會破壞文章的整體韻味和優美意境。而鑑賞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點,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會美感,有助於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本文特點這篇散文精巧縝密的構思、優美明快的語言極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賞;同時它又篇幅短小、內容淺易,適合鑑賞。

五、學生分析

1.傳統散文教學重分析、輕鑑賞,忽視了學生對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學生的理性思考,束縛了學生思維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學鑑賞能力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學需要鑑賞。

2.其實,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對生活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並且在國中以及高一前段時間,他們已經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散文,對散文的基本特點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也具備了鑑賞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鑑於以上關於教材和學生兩方面原因,我才把本文處理爲文學鑑賞課)

六、教學構思

(一).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綠》寫於1924年,當時朱先生還保持着'五四'時期青年人勇於進取的勢頭,文中洋溢着積極向上的情感,因此應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促使學生保持健康、樂觀和進取的心態。

2.知識目標:結合散文教學特點和本文的特點,本節課要讓學生在賞析中體會佈局謀篇的技巧和寫景的生動含情。

3.能力目標:素質教育的目的歸根到底是要培養全方位的人材,就語文教學而言,既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也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學鑑賞能力。而後兩者正是本節課的能力目標。

(二).教學重點傳統語文教學把課文僅當作學習的對象是不當的,正確的認識應是把課文當作借鑑的範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應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細思,從而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所以我把構思和語言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本文題目?quot;綠',作者爲什麼不入筆就寫綠,在描寫綠的過程中又變換了人稱,這是本文的難點,需要引導學生弄懂。

(四).教學安排鑑於以上分析,本文擬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進行必要的背景介紹後,集中精力朗讀和研讀,體會作者情感,完成德育目標,並佈置構思和語言方面的思考。本節課則抓住兩個重點進行賞析,並根據學生課前提的疑問適當調整,完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五).教學方法鑑賞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的作用則?quot;導',因此重在點撥,輔之以簡明的提問和必要的小結,即可完成教學任務。

(六).教學輔助手段爲創設賞析氛圍,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採用投影儀、電腦及相關軟件。

七、教學程序

(一).導入介紹鑑賞要領,明確鑑賞內容。

(二).放投影,聽朗讀,創設鑑賞氛圍

(三).賞析構思

總體設計:千字短文,內容充實,立意深刻,沒有縝密的佈局是不行的,賞析的關鍵是抓重點,引導得法。

賞析重點是第二段和首尾,以簡明的問題引導。

具體作法:

1.第二段問題設計(落實難點)a文章描寫對象是綠,在首段點題後,第二段卻先寫梅雨瀑、梅雨亭,直到第三段才寫到梅雨潭的綠,這不遊離主題嗎?不會使文章顯得拖沓嗎?(由以上兩個判斷提問引入下面的主要問題)b如果不是,有什麼作用?這樣寫與直接就寫綠效果有什麼不同?(以此引導學生體會本段對主體的鋪墊和襯托作用,感受散文行文灑脫的特點。)

2.首尾問題設計

a在表達上首尾很相似,是不是重複?(由此判斷提問引入下面問題)首尾各有什麼好處?(採用電腦限時學生搶答方式,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形成教學的第一個高潮。)

b首尾部分與文章主體有什麼聯繫?(以此引導學生體會本文一線貫穿的特點。)小結:全文緊緊圍繞'驚詫於綠',既搖曳多姿,又縫合緊密,結構極其精巧。

預期效果:本部分雖有一定難度,但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學生能夠體會出本文構思的精巧所在。

(四).賞析語言

總體設計:兩段都精彩,但第三段是全文的主體,重點賞析,第二段略化處理。此步驟重在點撥。

具體作法:

1.第二段動詞運用精當,從中選定三個詞代表性地賞析。(此爲點)

2.第三段描寫充分,字字珠璣,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發言,教師進行適當點撥。(此爲面)

小結:教師明確本文語言準確、形象、富於情感、有表現力的特點,特別強調比喻修辭格的運用對學生的啓示,同時說明第三段寫景抒情層層深入的特點。l 預期效果:學生各抒已見,爭相發言,形成課堂教學的第二個高潮,但因基礎不同,可能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表達得很透徹,但教師仍要以鼓勵爲主,要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鑑賞中來,使其有所收穫。

(五).全文總結強化本節重點,並提出今後要多鑑賞文學作品的要求。(關於課內練習:鑑賞本身就是很好的練習,所以不另作安排。)

(六).佈置作業爲促進學生深入賞析,要求學生結合本節課要點,針對本文的構思或語言寫一篇篇幅不限的賞析文章。

上一篇:《黃果樹瀑布》教案3

下一篇:啓發聯想,重在運用——我這樣教《綠》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 篇三

教學目標:

1、感受西湖的美景,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2、初步瞭解景物的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部分,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學難點:

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感知全文,理解有關描寫綠的詞句,感受西湖的“綠”,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綠”或是相當於綠的意思的字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花紅柳綠”、“一碧千里”。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綠”,引導學生回憶文章標題的幾種形式。

2、讀課文,想想課文還可以以什麼爲題?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爲什麼最後把這篇課文的題目確定爲“綠”?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的結構。

(2)初步理解“領略”。

三、精讀,體味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作者到底“領略”到了一個怎樣的“綠”字?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

(1)作者領略了哪些地方的“綠”?

(2)作者領略了哪些不同的“綠”?

3、比較靈隱的“綠”和花港觀魚的“綠”有什麼不同?

4、觀看“綠”的錄像,感情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較深入地理解“領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引課:

用“領略”說話。

四、深讀,領悟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領略”到的這個“綠”字有什麼特別之處?

2、引導學生理解“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1)聯繫上下文理解。

(2)觀看“荷葉”錄像。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領略”。

五、熟讀,背誦課文

1、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課文部分。

2、檢查背誦,交流背誦方法。

六、拓讀,超越課文

1、小結:綠,是有意蘊的,需要用心去“領略”。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綠》,用心“領略”其中的意蘊。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四

u       詞語積累:驚詫   虎踞龍盤   幾綹   飛花碎玉   塵滓   倏忽   皺纈   鞠躬(盡瘁)   明眸善睞u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批註①:寫出了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總的感受——醉人、奇異。]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批註②:                ]我曾見過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着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批註③:                ]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批註④:運用聯想、抒情性極強的動詞,充分地表達出作者對那“醉人的綠”的熾熱而奔放的愛戀之情]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梅雨潭水色和水光的特點。(不超出10個字)                                                                               2、看到梅雨潭如詩如畫的景色,作者內心有哪些美好的願望?用簡要的語言依次寫出。                                                                               3、閱讀上面文字,請你說出在空間角度上梅雨潭的綠的特點:          、         。4、給文章加批註,是讀書的好方法。老師爲①④處加了批註,請你結合你對語段的理解,在②③處也加上恰當的批註。[批註②]:                                                                  [批註③]:                                                                   5、選段運用形象的比喻從不同的角度來描繪梅雨潭的綠。仔細閱讀選文,完成下表。梅  雨  潭比         喻綠的特點 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清亮柔軟鮮嫩       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滑滑、明亮的水光 純淨的水色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6、有讀者讀了上文後,寫了一副對聯:“一潭清水映出少婦神韻,幾多感悟溢滿處女芳心。”請根據上文的理解對此聯作一簡要評價。                                                                                                                                                                    7、將下面老舍對大明湖水的描寫與梅雨潭水相比較,看看在描寫上有什麼異同點?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着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8、下面是一位同學根據選文內容寫的一段賞析,有些地方分析得不是很恰當。請結合你對文章的理解,改正並說明理由。朱自清象一個善調丹青的能手,運用了比喻、擬人、聯想等多種手法,從各個角度,波瀾起伏地描繪了波平浪靜的梅雨潭水的奇異、可愛、溫潤、柔和,把自己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匯在這一片綠色之中。並通過北京十剎海拂地可愛的綠楊、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西湖明麗的波、秦淮河旖旎的水,來襯托梅雨潭那異常明亮、極其濃豔的綠。抒發了作者對梅雨潭那生機勃勃的綠的愛戀,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希望和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                                                                                                                                                                                                                                              u       相關鏈接:古詩文中,帶“綠”字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囚綠記u       詞語積累:瞥見   了截爽直   涸轍   急不暇擇   揠苗助長   淅瀝   婆娑   簡陋   烽煙四逼u       課文暸望:《囚綠記》的行文線索是戀綠——囚綠——釋綠——念綠,其中囚綠是重點,也是驚人之筆。作者由於戀綠,將長春藤從窗外牽進陰暗潮溼的房間,囚繫住它,引爲“綠友”,來“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來比喻蔥蘢的愛和辛福。”他還發現這“綠友”,“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作者借對綠色常春藤的讚美,展示自己嚮往光明的心境,讚頌中華民族渴求自由與光明、堅貞不屈的精神。u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①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綺麗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②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間的一所草屋裏,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淨的草根在我的牀下茁出嫩綠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長,我不忍加以剪除。後來一個友人一邊說一邊笑,替我拔去這些野草,我心裏還引爲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壟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瞭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爲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爲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係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1、①段中作者用了個比喻句來表達自己“自私的念頭”,你認爲是哪一句?                                                                                2、③段中作者爲什麼說常春藤“固執”?這表現了常春藤什麼精神品質?                                                                               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說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另一方面卻又稱“魔念在我心中生長”,這是怎樣的一種矛盾的心情?請你寫出來。                                                                                                                                                              4、“我”“囚綠”的原因是什麼?                                                                               5、爲什麼最後作者又讓“綠囚”恢復了自由?                                                                               6、聯繫上下文,說說你對“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中“珍重”這個詞語的理解。                                                                               7、聯繫文中交待的歷史背景,說一說課文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綠》、《囚綠記》比較閱讀 (甲)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乙)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  1、兩選文作者對“綠”的感情都是           ,你從文中哪些語句看出來的,請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並作適當的批註。2、兩選文對“綠”描繪得如此生動形象,都採用了           的修辭手法。請各選一例並簡析。                                                                                                                                                                                                                                       3、對“綠”的感情是一致的,但二者卻採取了不同的做法?它們分別是怎麼做的?你認爲應怎樣做?爲什麼?                                                                                                                                                                                                                                       4、仿寫句子“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若能                                                                                                                                                  《綠》參考答案:1、水色:不淡不濃;水光:不明不暗。2、想張開雙臂擁抱它;想用美好的詞彙讚美它;想把它當作禮物贈與舞女和盲妹;想給它取名叫“女兒綠”。3、寬廣(極大的);深厚(厚重)4、參考要點:批註②運用比喻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梅雨潭醉人的綠和醉人的美;批註③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老表現梅雨潭的綠的明暗適中、濃淡相宜的特點。5、皺纈的水波;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純淨。6、略。  7、參考答案。相同點:都運用了側面襯托來描寫水的特點。不同點:選文運用了側面襯托來描寫水的特點的同時還運用比喻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梅雨潭醉人的綠和醉人的美。  8、參考答案。波平浪靜可改爲微波盪漾;異常明亮、極其濃豔可改爲明暗適度、濃淡相宜。理由結合文本談。 《囚綠記》參考答案:1、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2、固執指“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壟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或者說“向着陽光”。對光明的嚮往,執着的追求,不屈不撓的精神。  3、“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是因爲作者爲了更好的親近綠,引綠入室,但卻傷了綠。作者在綠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覺得自己隱隱然做錯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卻仍然執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綠,作者對綠藤對光明自由的追求沒有能夠有真正的理解。   4、作者想讓綠色和自己更接近、更親密,拿綠色來裝飾簡陋的房間,裝飾過於抑鬱的心情,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借綠色來比喻抑鬱的年華。  5、“綠囚”執著地向着陽光生長,作者被這種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終把綠囚放了。  6、表現了作者對永不屈服的抗爭精神的敬畏。  7、當時正處於抗戰爆發的前期,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全國人民需要緊密地團結起來,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過對“綠囚”的讚美,表現了中華民族嚮往自由與光明,不屈服於任何黑暗勢力的抗爭精神。 《綠》、《囚綠記》比較閱讀參考答案:1、喜愛  我捨不得你;我怎麼捨得你呢?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批註略。  2、比喻,示例: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把綠比喻成小姑娘,賦予綠以生命。  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寫出了綠的可憐。  3、甲文是愛綠而保護綠;乙文是因爲愛綠而損害綠。略   4、略。

上一篇: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

下一篇:《綠》同步練習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 篇五

餘杭實小

教學目標 :

1、感受西湖的美景,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2、初步瞭解景物的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部分,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學難點 :

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感知全文,理解有關描寫綠的詞句,感受西湖的“綠”,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綠”或是相當於綠的意思的字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花紅柳綠”、“一碧千里”。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綠”,引導學生回憶文章標題的幾種形式。

2、讀課文,想想課文還可以以什麼爲題?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爲什麼最後把這篇課文的題目確定爲“綠”?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的結構。

(2)初步理解“領略”。

三、精讀,體味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作者到底“領略”到了一個怎樣的“綠”字?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

(1)作者領略了哪些地方的“綠”?

(2)作者領略了哪些不同的“綠”?

3、比較靈隱的“綠”和花港觀魚的“綠”有什麼不同?

4、觀看“綠”的錄像,感情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較深入地理解“領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

引課:

用“領略”說話。

四、深讀,領悟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領略”到的這個“綠”字有什麼特別之處?

2、引導學生理解“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1)聯繫上下文理解。

(2)觀看“荷葉”錄像。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領略”。

五、熟讀,背誦課文

1、用最好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課文部分。

2、檢查背誦,交流背誦方法。

六、拓讀,超越課文

1、小結:綠,是有意蘊的,需要用心去“領略”。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綠》,用心“領略”其中的意蘊。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六

上課開始,用綠色粉筆在黑板上寫一大大的“綠”字,讓學生定睛看15秒鐘。“你聯想到什麼?”

課堂上少有的活躍:“萬物蔥蘢的森林”、“一碧萬頃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綠茵場”、“綠裙裝”……發言踊躍,不一而足。

“假如你是一位畫家,你將怎樣表現出眼前的綠?”

“拿出畫筆,飽蘸綠色畫料,大筆一揮,這就是綠。”有的同學竟躍躍欲試了。

“如果讓你用語言文字將這些綠表述出來,又該怎樣表述呢?”學生們在緊張思考,從他們的神情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難度。

至此,蓄勢已足,於是引出課文,直奔教學目標 。“讓我們看看朱自清先生當年在溫州遊仙巖梅雨瀑時寫下的散文佳作《綠》,是怎樣將一潭綠水寫得生動逼真、活靈活現的。”

中間開花,重點突破。“第三段作者是運用什麼方法摹寫綠的?”

“比喻。”

這是一個難度不大的問題,然而要體會出其妙處,須引導學生吟誦、涵詠、品味意境。

“接着作者又使用什麼方法寫綠?”

“比較。”

“作者筆下的綠與其它地方的綠相比有什麼特點?”“明暗適度,濃淡相宜,恰到好處。”

“下面作者又運用了什麼方法寫綠?”

“聯想擬人。”

“結合課文內容,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你能想象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舞女翩翩起舞,綠帶隨風漂動;盲妹雙目復明,顧盼神采飛揚。這綠真是太神奇了。”學生感嘆道。

“作者滿懷深情地爲潭水起了一個名字—‘女兒綠’,是仿造玉石‘祖母綠’而成的一個名字,將‘女兒綠’換成‘祖母綠’,如何?”

學生鬨堂大笑。“‘祖母綠’給人一種老氣橫秋的感覺,如同一個歷經滄桑、面目枯槁的老夫人;而‘女兒綠’清純、鮮活、靈動,如同以爲二八少女立在你的眼前,美貌可人、神韻悠長。”一個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可謂豐富,理解可謂深刻。

到這裏,學生已經比較全面準確地把握了文章的寫作手段,該是適當點撥,總結規律的時候了。“像朱先生這樣用比喻、比較、聯想來描繪色彩的,在詩詞中屢見不鮮,請大家聯想舊知,舉出一些例句來。”“霜葉紅於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有的還舉出了毛澤東的詩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那麼,大家能否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生們熱烈討論,最後形成共識:語言文字不能直接表現色彩、線條、形體,須藉助讀者的聯想、想象,還原爲視覺形象,因而,選擇生動的比喻,進行恰當的比較等,便成了作家摹色狀形的得力手法。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請大家借鑑本文的寫作手法,寫寫或說說我們縣中心公園小西湖水的綠。”

翻檢課文,搜索記憶,緊張構思。最後,一位同學讀了他的文章:

這是一湖醉人的綠水。

湖水平鋪着,像一塊光滑的碧琉璃,如一缸濃濃的綠酒。微風掠過,波光閃閃,宛如光彩照人的綠珍珠,更是緩緩流動的一湖碧玉。三三兩兩的小舟漂游其上,雙槳剛一劃開水波,深綠色的封面就匆匆合起。

我拜識過許多園中之湖,領略過它們不同的風采。北京的昆明湖碧而豪,濟南的大明湖碧而逸,南京的莫愁湖碧而闊。小西湖呢?她碧而幽,碧得、綠得令人作出塵之想。她不是那種一眼望穿的淺綠,她綠得深,綠得釅。這哪兒是一湖水,簡直是紅塵中一篇綠色的童話,山城中一幅袖珍的綠色插圖。

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中學語文教學》1999.9期)

作者簡介:

李春貴,男,36歲(今年馬上就37歲了),漢族,中學高級教師。1994年被評爲山東省“十佳”高中青年語文教師,1995年被評爲山東省優秀教師,1996年被評爲山東省教學能手,1997年榮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多次在全省範圍的大型教學研討會上執教觀摩課,受到廣泛一致的好評,在《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中學語文教學》、《山東教育》等報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論著五部。1996年被破格評聘爲高級教師。1999年走入私立學校,現爲青島南洋學校高中語文教師。

通訊地址:青島技術開發區薛家島青島南洋學校中學部

郵政編碼:266555

電話:(0532)6703136(辦)

電子郵箱: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七

朱自清

[教學目的]

1、作者對美好境界的熱情讚美和執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來組織材料。

4、散文的景和情: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託。

[重點、難點]

1、重點: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難點:變換寫景角度和修辭手法的運用。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藉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

1916年考進北京大學預科學習,參加五四運動。

1925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致力古典文學研究,從事散文創作。

1931年至於932年留學英國。抗戰前對前途充滿勝利信心。抗戰勝利後,反對國民黨打內戰。

1948年6月,在拒絕“美援加麪粉”的宣言上簽字。臨終前囑夫人:“有件事要記住,……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麪粉!”

8月12日,在貧病交加中逝世於北平。毛澤東高度評價他說:“我們中國人民是有骨氣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慨。”

2、時代背景介紹。

《綠》,寫於1924年。當時,南方成爲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戰爭已在醞釀之中。儘管朱自清並沒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裏去,但他對中國社會的前途,時刻都在關心着;對於以統一爲大業的北伐,無疑也是抱支持態度的。他這一時期的思想,基本上還保持着“五四”運動時期青年人勇於進取的勢頭。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裏,則表現爲格調的明朗,節奏的明快,滿蓄着“爲人生”、“寫實”和昂揚向上的生命活力。《綠》雖然不過是一篇寫景文,但只要仔細品味,還是很容易觸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動着的脈搏,看到一顆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

二、全文朗讀(聽錄音、配音樂及畫面)

思考:1、作者寫景的立足點有幾個?每個立足點寫了什麼景物?

2、這篇散文的“文眼”上什麼?

3、作者是怎樣抓住“文眼”來寫“綠”的?

4、這篇散文上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三、學生精讀課文,討論並歸納

1、作者寫景有三個立足點。

第一個立足點是山邊,寫梅雨潭的遠景。

第二個立足點是梅雨亭邊,寫梅雨潭的環境:山、巖、亭、天、草、瀑布、水花。

第三個立足點是梅雨潭邊,寫梅雨潭的綠:潭面、水波、水光、水色,並聯想。把三個立足點所繪之景合在一起,就是一幅懸瀑、飛亭、流雲等作背景的“梅雨潭圖”。

2、這篇散文的文眼是: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3、作者是這樣抓住“文眼”來寫“綠”的:

文章開頭點題: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便按遊蹤之先後,遠寫飛瀑及梅雨潭周圍的環境,實際上仍抓住“驚詫”來寫:“飛瀑之下必有深潭”,暗示出梅雨潭並非死水之潭,則是有不盡的活水深潭,是充滿生機之綠,這也是梅雨潭可愛之由。其瀑流飛瀉而下的氣勢、威力令人“驚詫”,水花飛瀉情景更可“驚詫”。然而寫到梅雨潭的綠招引我們去“追捉”時,“我心中已沒有瀑布了”,這顯示作者先寫瀑布,不過是用作陪襯,強調了“梅雨潭的綠”尤其令人“驚詫”,驚詫於她的潭面、水波、水光、水色,最後,文章結尾照應開頭:“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顯示“驚詫”這“文眼”貫穿始終,而在“驚詫”之前加上“不禁”,更突出了“綠”的強烈印象。

文章充分體現了“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課文結構:(投影屏幕顯示)

開頭點題:驚詫於梅雨潭的綠

結尾扣題:不禁驚詫於梅雨潭的綠

4、本文是這樣做到情景交融的:(以課文第三段爲例)

我們先看作者怎樣寫景:當“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時,“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首先看到那醉人的綠,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然後作者用博喻來描寫了潭水的水波、水光、水色,但還覺得未能很好地表現出這綠的可愛,於是用了一連串的比較,通過這比較,突出地說明了梅雨潭的水色不淡不濃,水光不明不暗,正如一個漂亮的姑娘,個兒要高,又不能太高,臉要白,又不能太白,白裏透紅,又不能太紅——恰到好處。

通過比喻和比較,這奇異的綠,可愛的綠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面對這奇異、可愛的綠,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呢?

當“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時,“我們開始追捕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作者用“招引”一詞是擬人用法,把靜態的“梅雨潭閃閃的綠色”寫成動態,反襯“我”急於領略那可愛的綠的急切心情。用“追捉”、“揪着”、“攀着”、“探身”、“鞠躬”等動詞,準確、自然地寫出了探奇攬勝的急切心情。這時,“我的心隨着潭水的綠而搖盪”,看着那醉人的綠,作者情不自禁地“想張開兩臂抱住她”。當作者盡情地欣賞發潭面、水波、水光、水色之後,當作者又用心地比較了水光、水色之後,那種狂喜、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終於傾瀉而出,達到了高潮:“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那醉人的綠呀!……我含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這感情的傾瀉,不但表現在語言上直接抒發,更表現在動作上的情不自禁:“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還忍不住要從此叫你‘女兒綠’。”

這樣,作者在描繪景色的過程中,就把狂喜、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匯在梅雨潭的一片綠色之中,情與景交織在一起。

四、談談《綠》的抒情特色

學生討論並歸納。

朱自清散文《綠》中關於梅雨潭之綠的一段文字,高超地運用了融情於景的寫作技法。情因景而起,因此無不與景物特徵相吻合;對綠的特徵描寫得真切,尤其能體現作者地景物綠的感情。作者描寫綠的潤澤光亮,正是爲了抒發對綠的傾慕、熱愛、嚮往之情。但作者並沒有直接地、靜態地表達感情,閱讀時,我們會感到他的感情是流動的、發展的。朱自清緊緊地扣住了接觸之前、初次接觸、不斷感受、完全融入景場這一時間過程來抒發情感。表達了感情的流程,豐富了感情的層次,加深了感情的渲染力度,使文章呈現一種自由而細膩地展開心理流程的美感效應。

1、接觸景物之前,表達對景物的神往之情。作者尚未到梅雨潭邊,就感受到有“閃閃的綠色”、“離合的神光”在吸引着他。於是開始“追捉”美的誕生地。揪、攀、小心探身、鞠躬過了石穹門——這一系列動作,既寫出了潭邊之路的奇險,到潭之邊行程的艱難;又突出表現了景物“綠”對作者的吸引力,作者對景物“綠”的無比神往;同時也確定了讀者的審美方向。

2、接觸景物之初,抓住第一感受。既到潭邊,親眼見到神往已久的景物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這是第一感受。“那醉人的綠呀!”“滿是奇異的綠呀!”醉人和奇異,寫出了景物的特徵。心理學表明,第一印象(感受)往往能體現事物的概括性特徵。下文對景物“綠”所作的具體描寫,就是這一特徵的展開。第一感受,不斷地深入下去。

3、浮想聯想,表達對景物的熱愛。爲了突出描寫梅雨潭之綠的醉人和奇異,作者用一連串生動形象的比喻,從不同角度來顯示潭水的綠:“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油一般……”這是對梅雨潭的漣漪以及顏色的亮度、純潔的比喻,集中寄寓了作者的熱愛之情。作者又用聯想的方法進行比較,以北京什剎海綠楊之淡、杭州虎跑寺綠壁之濃、西湖波之明、秦淮河水之暗,和梅雨潭相比,把與眼前之景既有共性又有不同點的濃淡明暗的不同光色引入作品,不但爲寫綠色平添了多層次多角度的立體感,而且也能在廣闊的背景中,引導讀者透過作品的語言文字,展開再創造的想像力。這一聯想表現了作者對梅雨潭之綠擋不住的讚美。

4、感情逐步投入,探求景物特徵的來源。爲什麼有這樣奇異的醉人的綠呢?是潭水深吧!爲什麼會這般鮮潤呢?是藍天融了一塊在裏面吧!這種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的猜問,表明隨着時間的推移,作者感情已慢慢放開,從景物聯想到景物的來歷,“愛屋及烏”,已投入到癡迷的狀態。

5、刻畫景物神奇的魔力,抒發作者和景物爲一體的感情狀態。朱自清熱情奔放又不乏天真的幻想:如果有一個舞女,手持綠水裁成的絲帶,一定能臨風飄舉,翩翩起舞;如果有一個盲妹,拿潭水作眼睛,一定能明眸善睞。綠是生命的靈動之氣,萬物賴綠而生機勃勃。作者忘乎其所,拍、摩、掬,一連串行爲莫不是潭水之綠的魅力所致。至此,作者的感情也至高潮,讀者也久久不能平息,和作者一起共鳴了。

五、小結

這篇散文熱情地描寫了梅雨潭之綠,抒發了作者對生機勃勃、氣象萬千的綠的傾慕和嚮往,表現了作者對新生活的希望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課後練習一、二、三。

2、選用課時作業 設計。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八

u       詞語積累:驚詫   虎踞龍盤   幾綹   飛花碎玉   塵滓   倏忽   皺纈   鞠躬(盡瘁)   明眸善睞u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批註①:寫出了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總的感受——醉人、奇異。]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批註②:                ]我曾見過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着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批註③:                ]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批註④:運用聯想、抒情性極強的動詞,充分地表達出作者對那“醉人的綠”的熾熱而奔放的愛戀之情]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梅雨潭水色和水光的特點。(不超出10個字)                                                                               2、看到梅雨潭如詩如畫的景色,作者內心有哪些美好的願望?用簡要的語言依次寫出。                                                                               3、閱讀上面文字,請你說出在空間角度上梅雨潭的綠的特點:          、         。4、給文章加批註,是讀書的好方法。老師爲①④處加了批註,請你結合你對語段的理解,在②③處也加上恰當的批註。[批註②]:                                                                  [批註③]:                                                                   5、選段運用形象的比喻從不同的角度來描繪梅雨潭的綠。仔細閱讀選文,完成下表。梅  雨  潭比         喻綠的特點 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清亮柔軟鮮嫩       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滑滑、明亮的水光 純淨的水色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6、有讀者讀了上文後,寫了一副對聯:“一潭清水映出少婦神韻,幾多感悟溢滿處女芳心。”請根據上文的理解對此聯作一簡要評價。                                                                                                                                                                    7、將下面老舍對大明湖水的描寫與梅雨潭水相比較,看看在描寫上有什麼異同點?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着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8、下面是一位同學根據選文內容寫的一段賞析,有些地方分析得不是很恰當。請結合你對文章的理解,改正並說明理由。朱自清象一個善調丹青的能手,運用了比喻、擬人、聯想等多種手法,從各個角度,波瀾起伏地描繪了波平浪靜的梅雨潭水的奇異、可愛、溫潤、柔和,把自己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匯在這一片綠色之中。並通過北京十剎海拂地可愛的綠楊、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西湖明麗的波、秦淮河旖旎的水,來襯托梅雨潭那異常明亮、極其濃豔的綠。抒發了作者對梅雨潭那生機勃勃的綠的愛戀,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希望和樂觀向上的思想感情。                                                                                                                                                                                                                                              u       相關鏈接:古詩文中,帶“綠”字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賀知章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杜牧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囚綠記u       詞語積累:瞥見   了截爽直   涸轍   急不暇擇   揠苗助長   淅瀝   婆娑   簡陋   烽煙四逼u       課文暸望:《囚綠記》的行文線索是戀綠——囚綠——釋綠——念綠,其中囚綠是重點,也是驚人之筆。作者由於戀綠,將長春藤從窗外牽進陰暗潮溼的房間,囚繫住它,引爲“綠友”,來“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來比喻蔥蘢的愛和辛福。”他還發現這“綠友”,“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永不屈服於黑暗”。作者借對綠色常春藤的讚美,展示自己嚮往光明的心境,讚頌中華民族渴求自由與光明、堅貞不屈的精神。u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①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綺麗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②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並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間的一所草屋裏,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淨的草根在我的牀下茁出嫩綠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長,我不忍加以剪除。後來一個友人一邊說一邊笑,替我拔去這些野草,我心裏還引爲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壟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瞭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爲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爲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係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1、①段中作者用了個比喻句來表達自己“自私的念頭”,你認爲是哪一句?                                                                                2、③段中作者爲什麼說常春藤“固執”?這表現了常春藤什麼精神品質?                                                                               3、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說自己“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另一方面卻又稱“魔念在我心中生長”,這是怎樣的一種矛盾的心情?請你寫出來。                                                                                                                                                              4、“我”“囚綠”的原因是什麼?                                                                               5、爲什麼最後作者又讓“綠囚”恢復了自由?                                                                               6、聯繫上下文,說說你對“臨行時我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中“珍重”這個詞語的理解。                                                                               7、聯繫文中交待的歷史背景,說一說課文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綠》、《囚綠記》比較閱讀 (甲)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乙)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裏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漸漸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鎖到暗黑的室內;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  1、兩選文作者對“綠”的感情都是           ,你從文中哪些語句看出來的,請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並作適當的批註。2、兩選文對“綠”描繪得如此生動形象,都採用了           的修辭手法。請各選一例並簡析。                                                                                                                                                                                                                                       3、對“綠”的感情是一致的,但二者卻採取了不同的做法?它們分別是怎麼做的?你認爲應怎樣做?爲什麼?                                                                                                                                                                                                                                       4、仿寫句子“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若能                                                                                                                                                 《綠》參考答案:1、水色:不淡不濃;水光:不明不暗。2、想張開雙臂擁抱它;想用美好的詞彙讚美它;想把它當作禮物贈與舞女和盲妹;想給它取名叫“女兒綠”。3、寬廣(極大的);深厚(厚重)4、參考要點:批註②運用比喻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梅雨潭醉人的綠和醉人的美;批註③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老表現梅雨潭的綠的明暗適中、濃淡相宜的特點。5、皺纈的水波;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純淨。6、略。  7、參考答案。相同點:都運用了側面襯托來描寫水的特點。不同點:選文運用了側面襯托來描寫水的特點的同時還運用比喻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梅雨潭醉人的綠和醉人的美。  8、參考答案。波平浪靜可改爲微波盪漾;異常明亮、極其濃豔可改爲明暗適度、濃淡相宜。理由結合文本談。 《囚綠記》參考答案:1、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爲我作無聲的歌唱。  2、固執指“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壟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或者說“向着陽光”。對光明的嚮往,執着的追求,不屈不撓的精神。  3、“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是因爲作者爲了更好的親近綠,引綠入室,但卻傷了綠。作者在綠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覺得自己隱隱然做錯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卻仍然執著一念存着“魔念”,囚禁着綠,作者對綠藤對光明自由的追求沒有能夠有真正的理解。   4、作者想讓綠色和自己更接近、更親密,拿綠色來裝飾簡陋的房間,裝飾過於抑鬱的心情,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借綠色來比喻抑鬱的年華。  5、“綠囚”執著地向着陽光生長,作者被這種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所折服,最終把綠囚放了。  6、表現了作者對永不屈服的抗爭精神的敬畏。  7、當時正處於抗戰爆發的前期,日本帝國主義滅亡中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全國人民需要緊密地團結起來,反抗日本的侵略。本文通過對“綠囚”的讚美,表現了中華民族嚮往自由與光明,不屈服於任何黑暗勢力的抗爭精神。 《綠》、《囚綠記》比較閱讀參考答案:1、喜愛  我捨不得你;我怎麼捨得你呢?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批註略。  2、比喻,示例: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把綠比喻成小姑娘,賦予綠以生命。  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寫出了綠的可憐。  3、甲文是愛綠而保護綠;乙文是因爲愛綠而損害綠。略   4、略。

朱自清《綠》閱讀答案 篇九

北師大版《綠》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領略朱自清筆下的梅雨潭充滿生命力、洋溢着勃勃生機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摯充沛的情感。

2、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的動詞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於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綠色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1、學會以段落閱讀訓練帶動全文的閱讀鑑賞的閱讀方法。

2、培養學生欣賞自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教師導讀、學生討論

教學過程:

一、感知課文

1、導入新課:在臨水騁懷單元我們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見底,領略了黃果樹瀑布巨大的聲響和驚心動魄的氣勢,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朱先生對水的全新演繹。課件顯示課題

2、熟悉課文

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標段序。

課件顯示問題:

1、建立“我” 的字詞庫和同學交流。

2、請從課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內容的句子 。

3、請找出兩個能概括梅雨譚綠的特徵的詞語 。

二、研讀課文

1、課件顯示問題

課文中有一個從寫梅雨瀑過渡到寫梅雨潭的句子,請找出來。並分析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麼作用?

2、解決問題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早已沒有瀑布了”

(1)從寫開始“追捉”過渡到寫步步“追捉”;

(2)明確關鍵句是點明上段寫梅雨瀑的目的,在於襯托美的令人“驚詫”的梅雨潭的綠。

3、能力訓練

1、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的動詞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於景的。

課件顯示文中幾個重要動詞分析解決問題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吸引)着我們;

——“招引”緊扣“閃閃的綠”,似乎它本身用閃閃的綠光在主動招呼誘引遊人,動態感強。這正是“驚詫”的原因之一。反襯了“我”急於賞綠的迫切心情。“吸引”則顯得一般。

我們開始追捉(追逐)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閃閃的綠”的意思,點點閃光如星星螢火蟲,似伸手可捉。“追逐”則沒有這層含義。

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彎)下去,……

——“探身”與“小心”相呼應,準確的描寫了向下走時腳試探性的朝下伸的樣子。

例詞還有鑲、踞、展、浮、送、鑽、扯、揪、攀、裁、挹、拍、撫摩、掬、吻……

2、問:對梅雨潭的綠,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了綠的哪些特點?

明確:

比喻: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厚積着的綠;

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

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樣嫩;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

擬人:“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

寫出了綠的迷人可愛。

對比:“綠楊太淡了,綠壁太濃了,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太暗了”。寫綠的明暗適度、濃淡相宜。

想象和聯想:裁你爲帶,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

挹你爲眼,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

3、課文結構

(1)第二段爲第三段鋪墊和蓄勢,強有力地襯托出“綠”的令人

“驚詫”的美。

(2)開頭與結尾首尾呼應,強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題昇華

1、通過課件“小組交流”單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學習如何以情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熱情的筆調對梅雨潭的景色進行了細緻的描寫,抒發了對綠的由衷喜愛,那麼,作者爲什麼如此熱情的謳歌綠色呢?

2、通過課件“我的收穫”單元接收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饋。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

四、拓展延伸

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再次感受綠色之美。培養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五、佈置作業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並寫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上一篇:《綠》同步練習

下一篇:沒有了

朱自清《綠》全文閱讀及評論 篇十

崑山市蓬朗中學 劉祖元

教學目標 :

欣賞文章語言準確、形象、富於情感、有表現力的特點;

瞭解並初步掌握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賞析文章的語言特色。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步驟 :

一、簡介作者,導入  新課。

1、由《背影》中父子間的愛引出對大自然的愛

2、觀看朱自清的生平介紹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於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是現代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朱自清祖父朱則餘,號菊坡,本姓餘,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爲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後,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蒐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題材可分爲三個系列: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爲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價格--七毛錢》、《白種人--上帝的驕子》和《執政府大屠殺記》。二是以《背影》、《兒女》、《悼亡婦》爲代表的一組散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寫自然景物爲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綠》、《春》、《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後

2、掌握下列生字詞

踞(jù) 薄(bó)陰 綹(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塵滓(zǐ) 皺纈(xié) 什剎(shí chà)

明眸(móu)善睞(lài) 挹(yì) 掬(jū)

3、思考問題:

文章以哪個詞爲文眼,點題?

明確: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寫梅雨潭,主要立足哪兩個觀察點,作者觀察到了什麼?

2.爲什麼作者在第二段沒有直接寫梅雨潭的綠,卻寫梅雨瀑和梅雨潭周圍的環境?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於哪個觀察點,看到了哪些景緻,運用了什麼手法,把對梅雨潭水綠的審美感受描寫得淋漓盡致。

4. 文章在結構上有何特點?結尾比開頭多“不禁”一詞,有何表達效果?

明確:

1、第一觀察點:山邊;觀察到了梅雨瀑;

第二觀察點:梅雨亭邊;觀察到了梅雨潭的環境;

2、描寫梅雨潭周圍的環境,交代梅雨潭的綠的成因,寫“梅雨瀑”是用來作陪襯,以顯出“梅雨潭的綠”尤其令人驚詫。

3、第三段作者主要立足點是梅雨潭邊。觀察到了梅雨潭的綠。

對綠的總感受:醉人、奇異、似近似遠

擬人

踞、透、扯、送、鑽、招引、擺弄

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厚積着的綠;(形色、深度)

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漣漪)

比喻 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盪漾)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波光、軟嫩)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清澈)

北京什剎海拂地綠楊 (太淡)

對比 杭州虎跑寺的綠壁 (太濃)

西湖的波 (太明)

秦淮河的波 (太暗)

裁你爲帶贈給那輕盈的舞女

聯想 挹你爲眼,贈給那善歌的盲妹

4、文章在結構上首尾呼應。“不禁”再次表達了作者對梅雨潭的綠的讚美之情,抒發了作者對她的無比喜愛之情。文章從博喻到比較映襯到聯想再到轉換人稱、直接呼告,感情逐漸轉濃,直到不能自已。

四、探究學習,拓展思維

參照課文讀書動筆示例,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把你認爲最爲精彩的語句用適當的符號標示出來。

五、全班配樂朗讀。

六、佈置作業

反覆朗讀本文,模仿《散文家談散文》寫一篇鑑賞小短文。

作者郵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