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人龍舞——舞動的文化精品多篇

人龍舞——舞動的文化精品多篇

湛江東海島人龍舞 篇一

“人龍舞”是湛江市郊東海島(粵方言區)一帶流行的民間舞蹈,起源於明末清初,盛行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一種大型的廣場藝術

過去每逢農曆中秋,或年晚豐收時節,當地人都要在街道或廣場上表演“人龍舞”,每次表演都要持續三個晚上。

“人龍舞”是我國龍舞的一種,但它全部由人組成,龍首、龍身、龍尾都用人體接架組合。龍頭由一個身高力大的青年身負三個小孩,分別代表龍舌、龍眼、龍角;龍身由大人支撐着仰臥的孩童,一節一節地連接起來;龍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個小孩,雙腳叉開,以示龍尾。 表演者頭扎黃、紅兩色頭巾,身穿短胯龍衣,臂、腿都扎着綁帶,顯得堅實有力。

這種“人龍舞”一般長十來米,由五、六十人組成,也有長數十米,由百餘人甚至數百人組成的。耍舞時輕便靈活,動作粗獷而又威武逼真,猶如生龍活現,時而左盤右旋,時而騰舞戲珠,時而擺尾搖頭,操作自如。

近年來,當地藝人還對“人龍舞”的結構、舞步、舞姿、樂曲、節奏進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捲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美,受到羣衆的熱烈歡迎,被譽爲“東海一絕”。

流行地區:湛江市郊東海島地區。

意義與現狀 篇二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爲珍貴的文化遺產。“人龍舞”是力量的化身,體現了一種團結、協作,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所以幾百年來,深受人們喜愛。

但是,隨着傳統節日逐步由現代節日代替,人龍舞的主要活動陣地逐漸縮小,展示平臺自然也日益減少;同時,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審美需求日益提高,人龍舞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其他科技性娛樂形式的擠壓,人龍舞的吸引力也在無形和有形中不斷地被削弱;人龍舞的人員流動很大,常常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導致人龍舞的保護與發展一直徘徊在舉步維艱之中,人龍舞仍然面臨着瀕危失傳的威脅。隨着時代變遷,人龍舞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處於衰落狀態,爲保護民間文化遺產,有必要對它進行儘快搶救和整理。

簡介 篇三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古籍《海康縣續志--風俗》記載:“龍舞,舞龍者一人爲頭,後爲龍尾,次一人直手抱前者腳夾後者,挨次第擡向街直走,則唸曰:騎龍頭龍頭落下水,騎龍尾龍尾豎上天。” 湛江的“人龍舞”始於明末清初。 據當地老人講,東海島的民間有一種說法:逢年過節看大戲或逛圩街,小孩都喜歡坐在大人肩頭上,手拿零食或小玩具在老街一路招搖。藝術產生於遊戲。農閒時爲尋開心,大人便扛着小孩與另一對父子在康王廟前鬥力鬥智,誰先把誰拉倒就勝出,“人龍舞”由此應運而生。湛江人龍舞有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捲浪等獨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表演者練就了快速託人上肩的穩健動作和步法,隊形流暢多變,動作一氣呵成,遠望動感十足,近觀粗獷雄壯,成爲中華龍文化延伸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舞動方式 篇四

每逢春節、元宵、中秋佳節和其它一些特大喜慶日,必連舞幾個晚上的“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綵,家家老幼皆出,人流如潮,熱鬧非凡。“人龍舞”表演少則幾十人,多則數百人組成,他們身穿黃色或者青色服飾,配以紅色肚兜或腰帶,經過化裝打扮,就變成黃龍或青龍。人龍的構成分爲三大部分:龍頭、龍身、龍尾。龍頭是龍的精髓所在,它由一個高大威猛、身強體壯的彪形大漢身負兩個個少年組成。選一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用紅綢帶綁在龍頭胸前,將點燃的香讓小男孩口咬一支爲“龍舌”,兩手各執一支香爲“龍眼”。 另一小男孩騎在龍頭肩上,雙手執扎香爲 “龍角”;龍身是龍的主體部分,它由一個個少年跨坐在青壯漢子的肩頭上相繼仰臥分節連接而成;龍尾最活潑,它由龍腳倒背一輕巧,腰力較好的小男孩,頭戴“龍尾”後仰着飾演;引龍者用點燃的香插在斗笠上爲“龍珠”。整條人龍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製作手法 篇五

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扎製材料的不同,分爲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爲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爲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序一般爲:“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