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盜夢空間的影評多篇

盜夢空間的影評多篇

盜夢空間的影評 篇一

關於“虛無主義”,我想電影和理論雙方都給出了不錯的答案。因爲一開始在看電影中一直想找到一個時間起點,想要弄清楚人物之間是如何交疊反覆。但是在我慢慢回味中漸漸發現,時間在這裏,就像一條繩子圍成的圓,想找到起點和終點是徒勞的也是無意義的。那麼當人生不設終,沒有目標,就像貪吃蛇咬到自己的尾巴一樣,我們忙忙碌碌的生存工作是爲了什麼呢?

爲什麼主人公要置身夢境中呢,爲什麼故事的設計都經歷了一場場夢遊般的時空穿梭之旅呢。目前的電影市場,明着拍、藏着演的“穿越”電影太多了。其中內核也無疑是跳脫出眼前看似操蛋的生活,去體驗一種虛幻的美好與進步,然後泡泡破滅。好的結果是看破了成功的虛妄,在旅行中將普世中的成功價值打破,看似化解了眼前的危機,回來繼續過着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不要哲學不要思想。殺掉一個自己是親手把另一個自己推向更殘酷真相的煉爐。時間是條繩子從任何地方掐斷,都可以再次組合成圓形。人生的車輪不會停止,我們依然腳足跫音的踏着自己的一方土地。

“虛空”是所有經典文本的形態內核。從傑克·倫敦的《馬丁·伊登》、到更廣爲人知的還有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因爲和《盜夢空間》一樣,小李都是那麼努力的在掙扎向上爬爲了不陷入困境也好,爲了掙脫記憶也罷,他只想向那特定的一個人證明自己。但電影中通過現實與夢境的互文,將他的最後的結局刻畫的也只像一具被慢慢凌遲只剩白骨一樣毫無意義。同樣,蓋茨比爲了黛西努力賺錢,他對黛西的愛至始至終是純潔不移的甚至最終爲犧牲自己要爲黛西頂罪。但可悲的是黛西從來不愛他,她愛的是玩弄他愛情的滋味。當蓋茨比要被執行槍決的那一刻,鏡頭中的黛西,嘴角只是扯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意在告訴你,獲得財富、權利,紙醉金迷享盡人間花花世界得到了最想要的嗎。更接地氣的例子《夏洛特煩惱》。夏洛夢迴高中,重寫泡妞歷史。可最終怎麼樣呢?自行腦補····若果說最後那個依戀馬冬梅的夏洛是最終的結局的話,我覺得躺在病牀上上,聽見這樣一句“洛兒,咱以後各論個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的夏洛更像一個結局。所以還是老話說的好啊“神馬都是浮雲!”

同理,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有“黃粱一夢”、“南柯一夢”就連《紅樓夢》的關隘“賈寶玉夢遊太虛仙境”也只是夢一場。周莊一夢不知自己爲蝴蝶還是周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奈何不了蘇軾吟歎“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哥們!啥都憋說了!喝吧!)

所以無論西方經典名著,還是東方哲人思想,歷史的進步每發展到一個階段必然要滯留在神話與宗教層面好一陣。如《盜夢空間》一類的電影中儘管有着極強科學推理邏輯和精密的時間運算,但這一跟頭翻得還是逃不出宿命說的手掌心。“我從哪裏來,又要到那裏去”這一終極詰問通過電影來展現,容易就容易在用簡單的一個詞兒,倆字“穿越”就解釋了一切的不可能,但坑爹也坑爹在簡簡單單一個“穿越”竟跳過了西方千百年來的科學成果,對其視若無睹。諾蘭在《星際穿越》中已經盡最大程度的告訴我們時間穿越要忍受劇烈的時空曲變,稍不注意還容易被拉進黑洞,但依然有人在時光旅行中跳來跳去不亦樂乎。好吧,你繼續,開心就好,去幫我們回到過去看看,找找人生的意義。

盜夢空間觀後感影評精選 篇二

《盜夢空間》的劇本醞釀於10年以前,那時諾蘭剛剛完成處女作《尾隨》,正拍攝那部在敘事方式上具有巨大顛覆性和實驗色彩的《記憶碎片》。無疑,《盜夢空間》在敘事的複雜性上遠趕不上《記憶碎片》,但是作爲一部商業電影,本片確實相當挑戰觀衆的腦力。電影中的人物行動在不一樣的夢境層次上展開,每一夢境層面的事件都會在其他層面上產生反應,當夢境進入到第三層第四層時,導演務必透過快速的平行切換使觀衆瞭解那些具體的微小變動,使觀衆得以在腦海中勾勒出這個大型的夢中夢中夢……的整體面貌。相信許多觀衆在觀影過程中把超多腦力都花在了辨別眼前的是第幾層夢境,並推測它將對另外幾層夢境產生的反應上了。這部電影尤其具有特點的是:每一層夢境的時光流速不一樣,每下一層夢境要比上一層夢境的時光慢20倍,這就又爲敘事增加了難度,導演務必對每一層夢境的敘事時光拿捏地十分準確。電影中的五層夢境(如果算上電影的開放式結局的話還有第六層)還只是敘事的縱向層次,電影有兩條橫向平行的敘事線索:“觀念植入”的敘事主線,以及柯布和他妻子之間的情感副線。橫向與縱向相乘之後,本片變得千頭萬緒,如果不是諾蘭這樣的敘事天才的話,平庸的導演根本無法處理。《盜夢空間》的觀衆在耗費了超多

腦力之後,相信都基本看懂了電影的具體情節。

與《記憶碎片》一樣,《盜夢空間》在敘事上並非沒有漏洞:電影在進入第四、第五層夢境時開始有點含糊其辭,比如齊藤在第三層夢境死去後按照前面的劇情邏輯就應進入“潛意識邊緣”,柯布進入的第四層夢境(即他與其妻子共同構築的那層夢境)也被稱爲潛意識邊緣,但對於柯布爲什麼沒有在第四層而進入了第五層(即影片序幕中柯布見到老年的齊藤那一層夢境——如果不承認這是第五層,便無法解釋齊藤的變老)才把齊藤找回來,電影沒有給出解釋。另一個明顯的錯誤是,齊藤是在柯布進入第四層夢境之後才死去的,柯布不可能明白齊藤已死而要去找他。()還有一個缺陷是,在建築師建造的各層夢境場景之間並無劇情邏輯上的聯繫,尤其是雪山堡那段,幾乎完全能夠視爲導演爲加入動作片元素硬塞進去的。這些瑕不掩瑜的漏洞並未太大地影響觀衆的觀影質量,因爲這種新奇、大型、複雜的敘事方式與電影的類型元素混合起來之後,已經足以使《盜夢空間》成爲一部高質量的商業電影。尤其對中國觀衆而言,《盜夢空間》仍舊算得上目前國內商業電影只能仰望的“神作”。但是,我務必說,《盜夢空間》還談不上完美的商業電影,這是基於兩點:一,電影始終缺乏一個英雄,缺乏一個具有足夠厚度的主人公;二,《盜夢空間》具有很高的

智力挑戰,但卻只有很低的情感穿透力。

我一向是諾蘭的擁躉,他的電影我差不多部部喜歡,在他的七部長片中我尤其中意《尾隨》和《黑暗騎士》。《尾隨》也包含了複雜的敘事技巧,但更讓我觸動的是其中包含的關於“孤獨”的主題,諾蘭在那部電影中刻畫了一個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主人公。《黑暗騎士》堪稱完美的商業電影,諾蘭在經典的哥特式、漫畫式誇張的蝙蝠俠之後創造了一個新的英雄,但他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超級英雄,而成了一個被善與惡割裂的杯具英雄,成了關於歷史的道德隱喻。商業電影要牢牢抓住觀衆的內心,僅僅依靠娛樂因素甚至智力因素是不夠的,它務必成爲某種意識形態,使觀衆從中瞥見自我所處的現實。《盜夢空間》卻沒有到達這個層次。列奧納多的柯布是一個遭受家庭倫理變故的男人,但導演或許太專注於他的敘事了,使得柯布與他妻子之間並未表現出真正的情感深度,柯布也始終沒有像蝙蝠俠那樣變得人格化;在次要人物方面,艾倫·佩姬飾演的建築師始終遊離於柯布和他妻子的情感之外,她時而闖入他們的情感之中,但卻並未真正以情感參與他們的生活,因此最後她將柯布從記憶的牢籠中帶出也顯得不那麼有說服力。我想,這部電影缺乏情感穿透力的原因之一是諾蘭將太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敘事時光之上,而忽略了表現人物所必需的情感時光。

比如,柯布和他妻子一齊在意識邊緣遊離了50年,50年已足夠使任何膚淺的情感變得嚴肅起來,但對於觀衆來說,50年的感覺只是他們在銀幕上看到的一瞬間——在下一個瞬間,他們已經在忙於理解新的信息,忙於推敲這些信息與其他層次夢境之間的聯繫了。

盜夢空間的影評 篇三

《盜夢空間》的票房一路飄紅,根據最新出爐的本地票房,上映5天,影片的票房已經超過2000萬,取代《敢死隊》成爲上週的新任冠軍。從時光網上各大影城的排片來看,《盜夢》佔據了從白天到晚間黃金時段的重要場次。而IM AX方面,廣東科學中心的趙小姐告訴記者,上週科學中心排的四個場次上座率都達到六成,週末有近3000人觀看了巨幕版的《盜夢》。

與市場反響一樣熱烈的是影迷的討論,影片上畫之後,對片中夢境的分析、結尾陀螺是否倒地的討論就進行得如火如荼。一般影評帖的回覆都是以短句爲主,但在《盜夢》的分析帖裏,連路過網友的回覆都可以長達千字,有的更是乾脆自立門戶,新開一帖專門用來回應某一細節的爭議,《盜夢空間》似乎把很多普通觀衆都變成了技術控。今天我們就從各門各派中精選了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已經看過電影的朋友們,讀的時候也可以隔空討論一番,實在糾結就坐等出牒或者再看一次吧!

挺夢爲解開結尾謎團而孜孜不倦

在各種力挺《盜夢》劇本強大的帖中,帖子本身也很強大和難懂的是一個叫“高斯控”的傢伙,他寫的一篇《從數學角度來理解》,圖文並茂地分析了三個重要的數學思想:非歐幾何和分形幾何、公理體系和不可知論與此片之間的關係,並由此得出“《盜夢空間》在電影史上是一部具有突破性質的作品,它重新定義了電影表達能力的疆界,展現了複雜邏輯的魅力”的結論。而更多的盜夢迷則孜孜不倦地爲“開放式”結局尋找各種線索,幾乎逐幀逐幀地反覆琢磨。

學院派:開放式結尾何須找定論

千萬別以爲只有咱們在咬着片尾的陀螺不放,北美的觀衆也很熱衷於結局的討論。但是影評人圖賓根木匠卻認爲,既然諾蘭給出了開放式結局,那麼結尾就一定是沒有定論可言的:《盜夢空間》怎麼可能自己“劇透”呢?羅蘭·巴特死前說過:“作者死了”———作品的意義讀解是由受衆(讀者)完成的,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理解,諾蘭面對自己的作品也沒有解釋的優先權。

幻聽派:字幕後面有“彩蛋”

一些網友在微博上好心提醒觀衆《盜夢空間》結尾字幕完了以後還有陀螺停轉的畫外音,以此作爲片尾萊昂納多已經迴歸現實的力證。不過事實證明,那個畫外音是他們的幻聽而已,代表觀衆之一影評人張小北在引發“羣毆”之後也虛心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技術派:字幕、戒指都是鐵證!

在許多堅信萊昂納多回到現實的分析帖中,網友滿囤兒的解釋算得上是最靠譜的了。他給出的理由是:在完整看完影片字幕後,觀衆可以發現,飾演主人公科布的兩個孩子詹姆斯和菲利帕的演員有兩組,一組飾演的是20個月的詹姆斯和3歲的菲利帕,另一組飾演的則是3歲的詹姆斯和5歲的菲利帕。爲什麼用兩組演員?根據滿囤兒的分析,科布漂泊了兩年,他對兩個孩子的記憶永遠停留在兩年前,最後他終於回到了洛杉磯的家,第一次看到了3歲的詹姆斯和5歲的菲利帕,所以有必要分兩組演員來演啊。

更眼尖的imdb網友指出,經過他的三次觀影論證,片中萊昂納多隻有在夢中的時候纔是戴了婚戒的,在現實中則從不戴婚戒。而最後一幕,讓他最後在桌子上旋轉陀螺的時候,手指上空空如也,證明他確實回到了現實的家中!

倒夢爲所謂“高智商”而咬牙切齒

所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讓許多觀衆發出驚歎的“高智商”,卻讓一部分觀衆不屑一顧——— 每一層邏輯都可以追加條件來修正。

理科生:不過是個沒有底氣的出題人

除了驚歎諾蘭強大的同學,也有一小部分觀衆對《盜夢空間》中所謂的複雜和高智非常不屑,網友勃不起認爲,“作爲一個玩邏輯的題目,我期待的是‘山窮水盡,柳暗花明,驀然回首,燈火闌珊’,或者是y=tg(x),逼近正無窮大轉瞬又從負無窮大重新開始,但是《盜夢空間》只是一個沒有底氣的出題人,依靠無聊地加大計算量來煩我這個做題目的人,每一層邏輯都可以追加條件來修正,丟!”

文科生:這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裝!

網上流傳的一組圖片可能會讓不少沉迷於結局的人突然跳頻,圖中網友設計的字幕是萊昂納多對目標人物說,“爲了回美國見我的孩子,我得在你腦中植入一個記憶。”目標人物反問:那你爲什麼不直接讓孩子們飛到法國?萊昂納多陷入沉思。這是不是能夠解決萊昂納多的問題,網友們也已經有了新一輪的討論,給出的解釋也很多。

但至今爲止,都沒有一個分析帝是強大到可以令所有人達成一致的。《華爾街日報》約翰·安德森的評論儘管偏激,但也許可以解釋這個謎題,那就是“這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裝!”他在文中寫道,“影片不能通過評論窺其精髓,因爲沒有人可以精確地表述情節,但影片需要大量的解釋,遠遠超過了諾蘭可以溫文爾雅地解釋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