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儒家學說》中的代表人物介紹

一、孔子,仁

《儒家學說》中的代表人物介紹

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仁是人之所以爲人的根本,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

孔子說:仁就是愛人,仁包括仁愛、關懷、體諒、容忍等一切美德,這種思想體現了人道主義和對百姓的關心和愛護,孔子主張以德和禮治理社會,反對政府向百姓收重稅,說“苛政猛於虎”。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開創古代私人講學之風,首創私學,只要願意行“束脩”之禮就可以成爲孔門弟子。從貴族子弟到清寒貧士,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平等地師從孔子。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衆和博施濟衆。

愛人既爲仁的實質和基本內容,而此種愛人又是推己及人,由親親而擴大到泛衆。先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能力水平高了,就要愛天下。由此進一步發展,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愛”要由近及遠,“惡”同樣要由近及遠,想要施加於他人的,先施加於自己。由此可以看出,“仁愛”主張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類型的愛,是一種進取型的仁人之愛。

孔子把仁引入禮中,他希望統治者“克己復禮”,變傳統"禮治"爲"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從而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他注重政治與人事,對鬼神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儒家主張通過仁愛之心的推廣,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脫尋常的人與我、物與我之分別的“天人合一”之境。

二、孟子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地提出 “仁政”學說的思想家,孟子“仁政”學說的政德思想繼承了孔子“爲政以德”的思想,並在其基礎上進行發展,同時是對孔子政德思想的超越。他提出道德規範有四種,即仁、義、禮、智。 “性善論”是孟子“以仁政得民心”的政德思想的理論出發點。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是針對統治者而言的。在孟子眼中,天下治理的根本在於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但是對於國家而言,君主懷仁且正直便是根本,孟子同樣重視君子治國。在孟子眼中,能夠稱得上君子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有仁德就能夠推行仁政。孟子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他認爲,在君主和社稷面前,人民纔是最重要的。這一“君輕民貴”的原則成爲中國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礎。這一政德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確實有其歷史合理性和現實意義,它既是一種政治主張,又是社會道德理想,特別是對於“民心”的高度重視,表明其“仁政”是關於“民心”的一種政德方式,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說,確有借鑑意義。

三、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儒家哲學中自成一派,融合了法家思想,發展了儒家以德資政的思想,吸收了依法理政的主張,是以德治國,依法治國最早的倡導者,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論,這與孟子的性善說直接相反。他的總論點是,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爲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爲“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其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認爲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爲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 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