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幼兒日常英語口語(精品多篇)

幼兒日常英語口語(精品多篇)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一

(1)指導孩子看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立意高、並且有學習意義的故事和書刊:

讓幼兒多聽、常看、勤講,日積月累,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2)教會孩子歸納總結所看書的內容,

比如用一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說,用兩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說,用三句話歸納這個故事該怎麼說,有時候和孩子比賽用盡可能簡短的語言把事情的內容講清楚,越短越好,孩子在看書讀書中游戲亦能玩的興致很高,不亦樂乎。

(3)訓練他的表達能力:

有時候和孩子一起看完一個故事後,我提議和孩子一起來演繹所看故事的內容,家長和孩子各扮演一兩個角色,遊戲對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遊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而一個幼兒想用語言進行社會性交往,是不可能像成人那樣有效地得到情感,智慧和語言交往上的滿足的,他們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遊戲中得到滿足。例如,在角色遊戲中,出於遊戲的需要幼兒必須以角色身份出現,用角色的口吻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這時他既是角色又是自己。在遊戲中,他們學會發現自我語言與他人語言的區別。如在“娃娃家”遊戲中,扮奶奶的孩子對同伴態度不好,同伴就會提出抗議:奶奶說話不是這樣的。一方面,他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奶奶”,但另一方面他又必須改變自己的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奶奶”的口氣,從而在遊戲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了孩子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4)引導他闡述自己的觀點:

比如小兔在森林裏玩遇到危險,小熊勇敢救人的故事,重點突出的是“小熊救人”。合上書本後讓他自己來組織語言講述故事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和孩子一起看,在孩子看不懂的地方爲他講解,在一些地方做適當的橫向延伸,用以拓寬孩子知識面,增強現實運用能力。

幼兒期是語言能力發展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期。應特別關注生活中的語言教育,讓幼兒隨時有表達意願和感受的需求,有與人交往的需求。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幼兒在聽故事和看書中學會聽與說,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使語言的學習貼近幼兒的生活,滿足幼兒當時的需要,併爲幼兒口語表達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二

一、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來選擇圖片,激發其興趣。

一般情況下,我會着重選擇一些比較有趣,適合班中幼兒閱讀的圖片,重要的是以情節簡單、能夠激發起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既不會感到困難,又讓幼兒能讀懂畫面內容;其次是爲幼兒提供簡單的一兩張連環圖片,供幼兒講述。這樣幼兒也不會對看圖講述這一活動感到討厭了。並且幼兒在輕鬆的看圖講述中也會大大增強他們的講述慾望。

二、合理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能理解圖意。

在看圖講述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只有認真觀察到畫面所傳達的每一個信息(如:心情、地點、動作、天氣等),那麼把畫面的內容就能大致的掌握好。所以教師要合理引導幼兒,幫助他們更好的來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可以採用一些輔助的開放性提問,如:他們在幹什麼呢?

爲什麼表情會是這樣?會說些什麼呢?等,有助於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口語表述能力。

三、指導幼兒重點講述,加強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要先讓幼兒瞭解怎麼來看圖講述,應該如何抓住畫面的重點進行表述?而不是盲目的看着圖片對無關緊要的事物來嘮叨個沒完。這需要不斷地在實踐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教育指導。比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幼兒一眼看到圖片上的哪個部分是最顯眼、尤爲突出的,就將這一畫面意思進行分析並大膽來講述。當然在說的時候教師也要適當的引導,以防思路太過偏。

四、在看圖講述中提醒幼兒用詞得當,積累相應的詞彙量。

詞彙的積累也是靠平時努力的結果,所以在看圖講述中,教師可以將幼兒說到的詞來着重強調下,或者是把幼兒所提到的詞調換成好聽的詞,讓幼兒來說一說,這樣印象也比較深刻,久而久之,也會將一些優美的詞加上。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詞彙,還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三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它可以使幼兒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感受或需要,讓成人或同伴瞭解自己,或引起別人對自己的注意。在兒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證明,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語言最迅速的時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3至4歲的幼兒發音機制已開始定形。也就是說3-4歲的幼兒是學習發音和口語表達的最最關鍵時期。但通過與3-4歲幼兒的接觸後發現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在口語表達方面存在以下現象: 3-4歲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展不均衡:有的幼兒能較好的用口語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兒在進行口語表達時卻存在發音不清晰、語序顛倒、代詞使用混亂、發單音節多於發多音節、用詞不規範、語句不完整等現象。針對以上的現象,結合自己對語言教學活動的探討,個人認爲採用“談話法”可以有效的促進3-4歲幼兒口語的發展。

談話是以對話形式進行的語言交往,即以提出問題及回答問題、或講等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它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的談話,一種是有目的、有組織的談話活動。基於3-4歲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的年齡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創設寬鬆的氛圍使用談話方法更有利於幼兒口語的發展。

一、創設寬鬆的談話氛圍

剛剛入園的幼兒,由於環境的變化,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時的孩子情緒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導致有些幼兒變得“沉默寡言”這時教師應善於發現,將他們安置在自己的身邊,親近他們、撫愛他們,創設一個寬鬆的談話氛圍,用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話語跟他們交談,使幼兒在感情上得到滿足,陌生感、膽怯情緒就會逐漸消失,對老師、同伴發生興趣,同時也產生了說話的願望。教師要抓住時機,激發他們的說話的興趣,使幼兒有話願意說,有事願意講。 如:我班的張惠程、劉家良小朋友,一個似有滿腹經文,一個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金口難開”。爲了“鍬開”他倆的“金口”,我們經常靠近他們,與幼兒談他的家人、談趣事,談近來他們關心的事,對他倆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地表揚,多給他們一個笑容、一個撫摸、一個摟抱、都將成爲讓幼兒說話的一把金鑰匙。幾周下來,惠程願意與同伴交流了,家良肯主動地告訴老師他做了什麼事了。這時我們發現原來他們並不是兩個不愛說話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都還不錯。特別是張惠程小朋友,由於家長平時較注意豐富她的語言詞彙,因此他能正確地使用量詞、色彩的形容詞進行口語表達。由此可見,創設良好的、寬鬆的語言環境是發展3—4 歲幼兒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在日常談話中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談話是發展幼兒口語的重要途徑,通過談話可以瞭解幼兒發音正確與否,詞彙的掌握情況,語言的表達能力發展的層度。同時也可以通過談話糾正幼兒的語言錯誤,發展幼兒的口語

(一)教師通過與單獨或少數幼兒談話發展其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與單個幼兒或少數幼兒談話中,可以比較具體的掌握每個幼兒的口語發展水平,增加指導幼兒練習說話的機會,及時發現幼兒口語中的錯誤並給予糾正。以下談談在個別談話中發現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1、幼兒發音不清晰、發單音節多於多音節 幼兒雖然已有3-4歲,但仍有個別幼兒口語發展較慢,出現發音不清晰或只發一個單詞句。如我班的吳安之、吳澤昊小朋友,發音含糊不清,對自己不願做的事情常說“不”“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指導幼兒慢慢的從發單音節的詞發展到發多音節的詞並放慢講話的速度,要求幼兒將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話講清楚。

2、代詞使用混亂 代詞的使用對3-4歲的幼兒來說相對較抽象和較困難。他們較分不清“你”、“我”“他”的關係。如:我班的黃澤真小朋友在開學初哭着要找媽媽,可他卻說“我要找你媽媽啦!”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們單獨與他進行交流,在交流中我們拿出各自喜歡的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導澤真學說短句:“這是我的媽媽“”,“那是你的爸爸”,“這是他的爺爺”。從而讓他分清三個代詞分別所代表的對象。

3、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 語句不完整,語序顛倒是幼兒較常出現的一種語病。而語言又與思維有着密切的關係,語言在思維活動中的主要職能是參與形成思維,沒有語言,思維無法進行,而思維活動的成果必須用語言表達出來。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 幼兒掌握語言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而思維的發展又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由於3-4歲的幼兒思維能力較差,以至出現語言構思不嚴謹、邏輯性差、語言表達不正確等現象。

如:有的幼兒對我說“我有新筆,媽媽買的,昨天。”這就是幼兒因上述原因出現的現象,根據這種情況,我們通過指導教幼兒學習說話時應先想好,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來講述一件事情,慢慢地幼兒會講較短的一句完整的話了。

二)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流中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在幼兒園中,同伴之間的交流是幼兒發展口語的另一主要的途徑。在同伴的當中幼兒說話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圍更爲輕鬆。一些口語發展得比較好的幼兒還將在其中起到示範、帶頭的作用:

年齡越小的幼兒越喜好模仿,當同伴說出一個較好聽的詞時,他們就會跟着模仿或糾正同伴的錯誤發音及病句。教師可藉此機會傾聽幼兒的交談,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發音或糾正病句,促進幼兒口語的發展三、家庭中的日常談話對幼兒口語發展的影響 家庭是幼兒日常生活的主要環境,同時,日常生活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基本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有着豐富詞彙、發展口語的很多有利條件。

:幼兒接觸到的詞句都是與具體事物、具體動作同時出現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語言多是常用的、反覆出現的易於加深幼兒印象和理解。家長應善於抓住對幼兒進行語言培養的時機:在教幼兒穿衣服時,教幼兒正確叫出各種衣服的名稱;在盥洗時,教幼兒說出盥洗用具、盥洗動作、面部或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帶幼兒外出時,主動與幼兒交談,向幼兒介紹所見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時豐富有關詞句。

在家庭中的日常談話中,家長最容易發現幼兒口語中的問題,如發音不準、用詞不當,口吃或語病等。發現以上任何問題,都能通過示範及時糾正,要發展3-4歲幼兒的口語就事半功倍了。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四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和最佳期,在此時期如果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就會給他們以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培養幼兒語言能力,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我們付出辛勤的勞動。但在孩子發展語言的黃金階段,作爲一名教師,應該想方設法誘導孩子想說、敢說、會說,充分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具,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

“科學始於好奇”,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教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基礎。用直觀、形象的動植物標本、玩具、頭飾,能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較容易得把自己看到的現象表達出來。而且,我依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小獎品的心理特點,製作精美漂亮的小獎品,用鼓勵的辦法讓幼兒產生說的慾望。在課堂上,我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了不同的教具和小獎品,如在認識“家禽家畜”時,我讓幼兒先觀察動物標本,當形象逼真的ji、鴨、鵝、兔等出現在幼兒面前時,幼兒盡顯出了一種本能的喜歡小動物的情感,觀察時注意力格外集中。在引導幼兒觀察以後,便要求幼兒按觀察的順序有步驟地講述各動物的特徵,他們很快地講出了小動物的長相“身穿白衣裳,頭戴大紅冠”“扁扁嘴巴,會游水,會捉魚”,發言很活躍,連很難理解的鴨子腳上有“蹼”也在對比中講得很準確。針對教學內容,我還製作了許多的小魚、小鳥、小青蛙的小紙偶。在進行講述時,誰答對了小動物的特徵,我就獎勵他一個同樣的小動物。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

二、創建寬鬆的環境,提供幼兒敢說的機會。

在集體中,總有個別孩子性格內向,上課不舉手,不敢回答問題,更不要說活動中展示自己。因此,在教學中,在生活中,我們要多爲孩子創建寬鬆和諧的環境,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來逐步消除幼兒獨立表現的恐懼,讓幼兒試着說,增強幼兒大膽表現的慾望,使孩子敢說。首先,在平時生活中,在課間多與不愛說話的孩子交談。促使孩子說。如:你家裏有什麼人?爸爸在哪兒上班,媽媽呢?早上誰送你來的?你回家最喜歡幹什麼等問題。或者請孩子講講,什麼都可以,講他聽過的故事,事情或者新聞。同時老師別忘了積極地引導與鼓勵。其次,爲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經常地組織才藝展示。

對於膽小的孩子說,面對集體的關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直接面對集體,會使孩子產生極大的壓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膽怯轉爲懼怕。能在生人或衆人面前大膽講話,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飛躍。所以,在遊戲活動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合作性遊戲,在合作中促使這些孩子積極參與。多關注這些孩子的一舉一動,對進步的地方及時表揚鼓勵。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親切的歌聲與他交流,用溫暖的手握住他,他就會多一份膽量。漸漸的孩子變得勇敢、自信,敢於說話,敢於展示自我。從而來發展孩子的語言,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三、抓住鍥機,培養幼兒會說的能力。

在孩子樂於說、敢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說好話,也就是把要說的話講清楚、講完整、講的生動、貼切些。在日常生活中,如秋天來了,帶幼兒散步時,讓幼兒觀察各種樹木、花的變化。幼兒在尋找過程中發現好多樹變了樣,“石榴樹的葉子黃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樹葉落下來像小船”、“松樹針葉很綠,看上去像一頂尖尖的帽子”、幼兒在觀察議論、想象中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如:講怎樣溶化的快一些。我先讓幼兒把一些能溶化的物質“糖、鹽和一些不能溶化的物質“沙子、石子”同時放在一盆水中,先用筷子攪一攪,然後再撈一撈,觀察並說出那些東西不見了?爲什麼?再用幾種不同的方法實驗,讓幼兒說出實驗的方法、步驟,以及同種物體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過程。這樣持之以恆,孩子的語言慢慢地就會乾淨利落、完整順暢起來了,思維能力也相應地得到了發展。

幼兒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單純的集體語言教學活動是遠遠不能滿足幼兒語言發展的,因此,要“千方百計”地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爲他們創造說話的環境,使他們敢說、想說、喜愛說、有機會說,要給他們自由表達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幼兒逐漸積累起一定數量的積極詞彙,拓寬幼兒的思路,培養能動性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五

一、活動背景

對幼兒來說,學習內容應該是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是能以經驗的形式呈現的。讓幼兒熟悉周圍的環境,認識瞭解一些常見的蔬菜,建立相關的概念,並在遊戲中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體驗生活和樂趣是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把整個活動放在一個幼兒感興趣的,比較熟悉的特定環境中來進行,幼兒參與性強,學習的積極性高,體現了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價值觀。

二、活動實錄:

第一環節:簡單談話引出主題

師:小乖乖,媽媽去買菜,你們願意和媽媽一起去嗎?(幼:願意)

(評析:教師以媽媽的身份出現,親切地稱呼小朋友爲小乖乖,一句簡短的話語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建立了感情,爲下一環節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第二環節: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評析:雞媽媽和狗媽媽這兩個角色是幼兒所熟悉的,激發了幼兒想說、敢說、願意說的願望。並通過問路這一環節,表演和語言的啓發,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樂意參加遊戲,在學習中有禮貌的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4、買菜。

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和阿姨打招呼,大膽地說出自己想買的菜。

學習短句:“阿姨,我想買╳╳菜。”

(評析:幼兒當顧客,老師當營業員阿姨,用這樣的身份來處理問題,能激發幼兒思考的積極性。在這買菜的過程中,與營業員阿姨的交流中,學會了使用禮貌用語,禮貌的與交往,也提供了全體幼兒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從而激發了幼兒積極交流的願望。)

第三環節:買菜回家。

我們邊念兒歌,邊回家。(兒歌:小乖乖,去街街。陪媽媽,去買菜。豬肉、雞蛋、大白菜,嘿吆嘿吆擡回來。)

活動評價:在本次活動中充分考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注意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識事物的特點,緊緊抓住了一個“買”字,讓幼兒在遊戲情景中學習,整個活動生動自然,效果明顯。

1、活動環境和諧,把活動室佈置或菜場,讓幼兒置身於有趣的情景中積極地學習活動。

2、師生關係和諧,教師以媽媽的身份一下子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和諧的氣氛油然而生,使幼兒無拘無束地投入活動中。

3、活動過程自然,巧妙地運用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聽着歡樂的音樂進入活動室(菜場)自然地向雞媽媽、狗媽媽問路,玩買菜的遊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4、值得注意的地方:當小朋友稱阿姨是買菜阿姨時,教師應糾正爲:營業員阿姨。這樣可能更規範一點。

所思所悟:通過上述活動,我也真正理解了愛因斯坦說過的話,即使是一頭貪食的猛獸,在它不想吃食的時候,硬塞給它吃的也會破壞它貪婪的天性。教育不是灌輸,而是誘導。他還指出過教育的三種不同心態,即恐懼心態、好勝心態、好奇心態,結果有天壤之別。前兩種教育形式會破壞孩子的求知慾,第三種纔是最理想的教育。在這裏讓我想起當前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練琴時,就規定孩子一定要達到多少級,而不是以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爲目的。結果孩子可能經歷了磨難達到了目的,但學習的胃口破壞了,學習的慾望沒有了。我認爲教育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讓孩子體會到快樂,而不是一味地強調學習的苦頭,快樂的學習才能提高孩子的興趣,快樂的學習纔是持久發展的動力源。

遊戲對幼兒的心理的發展有極重要的影響。這是由於在遊戲中,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探索各種事物的性質、作用和關係,從而能細緻深入地理解事物。同時,在遊戲中也培育了幼兒的言語、注意、感知、記憶和思維,尤其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遊戲活動中,也發展了愉快的情感和堅毅的意志性格等。作爲一名教師必須妥善組織幼兒的遊戲活動,充分發揮它對幼兒心理髮展的積極作用。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六

起初,幼兒剛剛接觸到早期閱讀時,沒有一定的閱讀經驗,一下子利用圖書來進行閱讀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創設一些單幅圖片的閱讀環境,這種簡單而基本的閱讀方式更容易引起幼兒的閱讀慾望。通過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欣賞圖畫,使孩子對圖片中的人物、事件等進行看圖講述,培養孩子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我們在班級中分別創設了瓷磚畫閱讀、幼兒繪畫作品閱讀牆、主題牆閱讀、說新聞、漢字牆、詩歌牆、看圖編故事、歌曲牆等等,引導幼兒利用早晨來園、課間、中午安靜遊戲、區角活動、下午離園時,組織幼兒進行閱讀。另外在家庭中,我們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美術作品編成故事講給家長聽,並請家長配合記錄下來,以此來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早期閱讀不單單是圖書的閱讀,還包含對文字的閱讀,一些簡單的文字我們可以以圖文並茂的圖譜形式呈現在孩子的眼前。在閱讀的初期,需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規律,首先應讓幼兒瞭解圖譜中圖畫符號與文字符號的對應關係,然後逐步習得完整、連貫、規範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在研究中我們創設了一些圖文並茂的環境,詩歌是我們最常用的,我們經常以圖譜的形式來表達詩歌,這樣孩子們可以用邊點圖譜邊唸詩歌的方法來進行閱讀,這個辦法非常好,根據圖譜孩子能很快掌握詩歌,同時也認識了一些簡單的文字。

支持鼓勵,互動推動——讓孩子們活動中如虎添翼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要虛心地跟一切人:跟先生學,跟大衆學,跟小孩學……”“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

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們自己所探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們自己發現的世界纔是真世界。因此,在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幼兒,向孩子學,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愛好,更多地給幼兒以自由,以鼓勵,以支持,讓他們有進行創造活動的權利和機會,使他們在自由的天地裏,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用眼、手、腦去發現、去創造,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尊重個性差異

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綱要》中也多次提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要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教師要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用心聆聽孩子們的心聲,意味着還孩子思維的自由,還孩子表達的自由,還孩子心靈的自由;意味着對孩子想像的放飛,對孩子個性的認同,對孩子人格的尊重。爲了使幼兒更好地獨立思考,教師應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適時的表揚與鼓勵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例如:在主題活動《咚咚隆咚鏘》的教學中,孩子們有的用鍋蓋、有的拿鋁盆、有的搬來桌子、椅子、瓶子和木頭,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成了孩子們分外有趣的學習工具,他們自由地玩弄着身邊可取的物品,敲鑼打鼓,咚咚鏘鏘,叮叮噹噹,越敲越高興,越敲越陶醉於其中,不同的孩子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究聲音,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對聲音和打節奏有着濃厚的探究興趣,他們拍手、跺腳、擊掌、敲敲打打陶醉於一片無限想像和創造的空間,主題也隨之不斷拓展和生成。

●家園密切合作

陶行知說:“教學做合一是以生活爲中心”或“以實際生活爲中心”或“以事爲中心”。“所有的問題都是從生活中發出來的,從生活中發來的困難和疑問,纔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纔是實際的學問。”因此,“教學做合一”的實質就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幼兒由於年齡小,更多的生活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

有人說“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家長資源對幼兒的主動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瑞吉歐教育主張:幼兒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構知識、情感和人格。在互動過程中,幼兒既是受益者,又是貢獻者。“互動合作”包括教師和學習者的互相溝通,關懷和控制的不斷循環,以及教育活動相互引導的過程。這種對家長、教師和幼兒互動、合作關係的看法,不僅使幼兒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同時還加強了幼兒對家庭、團體的認同感,讓每個幼兒在參與活動時,能感受到歸屬感和自信心。在主題活動“兔子”中,家長給我們提了許多的建議,如:讓孩子把兔子輪流帶回家做客,原來把孩子送來就匆匆離去的家長,在這次的活動中經常駐足觀看“家園互連網”上陸續張貼的有關兔子的內容。在“求助熱線”欄目中,也得到了家長們的及時幫助。“請您是否能告訴我兔子愛吃什麼?”的求助熱線一貼出,家長們紛紛把自己所知道的答案告訴了老師,有的家長還親自到菜園裏拔地瓜藤、花菜葉,從家中帶來青菜、穀子、豆子給小兔吃,給孩子們頻添了許多的歡樂。在幼兒園,孩子們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回到家,還會把自己所知道的或是疑問講給父母聽,和他們進行討論。家長及時記錄幼兒的講述和疑問,並反饋給老師。有許多在幼兒園無法完成且又孩子非常喜歡的活動,只有在家長的密切配合下,讓我們的教學活動如虎添翼,讓我們孩子盡情享受探究實踐中所帶來的快樂。

總之,讓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實踐,按照陶行知的要求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嘴、空間、時間,努力使孩子生活在思考和探索的世界裏,讓孩子充分享受“活”、“全”、“創造性”的教育,讓孩子真正成爲活動的主人。

如何尊重孩子,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快樂

現在許多家長,因爲一個家庭只生養一個孩子的原因,對孩子很是寵愛,要什麼給什麼,提出什麼要求,家長也會盡量滿足,也許很多家長以爲,現代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愛就應該體會在注重尊重幼兒,認爲這是幫助幼兒建立自信、自尊的好方法。的確,尊重幼兒是培養幼兒獨立人格、獨立行使權力的有效途徑。

但是,有些家長片面地理解“尊重”,認爲尊重兒童僅僅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姑息遷就,百依百順。久而久之,將會使孩子養成“任性”、“惟我獨尊”的壞毛病。

由此,這些孩子在幼兒園中,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學習的集體中,也時常會把在家裏的這種優越感帶來班中,有些甚至是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聽我的”、“只有我纔是第一的”這種唯我說了算,優越十足的超人,不利於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同時,對於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教育,也增加了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爲這往往成爲班中紀律的頭號大敵。

那麼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中,面對這些現代孩子,我們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型的教師呢?

我想首先我們自己要樹立正確的對待孩子的態度。要知道“人”是獨立的人,更是社會的人。獨立的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社會的人又要遵守社會公德,遵守人的道德規範,行爲規範。作爲老師我們要充分了解孩子,尊重他的選擇,滿足他的要求,幫助他慢慢體驗獨立,學會獨立;又要使孩子懂得人還要遵守一定的社會規範,成人之後才能夠遵紀守法。

尊重涉及的問題是一個交往的問題。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有獨立行使自己權利的權利。但並不是只有孩子纔有這個權利,強調尊重兒童是告訴成人不要因爲孩子小而忽視他們的獨立人格,侵犯他們的權利,不要只把兒童當作小孩,凡是都得聽大人的。同樣,一味的姑息遷就孩子,把尊重兒童變成凡事都得聽孩子的也不正確。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自主、自尊、獨立是每個人共有的權利,即便今天我們都來“遷就”她,你能保證讓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嗎?

讓愛滋潤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案例

在學習《指南》中,我有自己的一點感受。首先在課前要熟悉教材,精心設計教案,製作教玩具,不大無準備之仗。在活動中,用平等的高度、親切、自然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在課後,對活動進行評價、反思,改正缺點。在平時日常生活中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孩子。對孩子要有耐心、細心且有恆心。特別是要有愛心。高爾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纔可以教育孩子。”我們也總是在說,要做好一名幼兒園老師,最基本的素質就是要有愛,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每天接觸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所以我們教師更應學會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愛,是人類特有的,最偉大的感情。那麼老師的愛更是博愛了。幼兒園的小朋友是調皮的,是好動的,是可愛的,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們常常以自我爲中心。在家是小皇帝、寵兒。小朋友犯錯誤是正常的,“人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而如何應對活動中的突發事件,正確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錯誤,提升孩子的心靈素養,是我們教學工作中重點任務。

我們班有這樣幾個孩子:

1、錢思解:這是個性格既怕羞又調皮的孩子,家庭情況也比較特殊,自小爸爸不在家,在中班第一學期爸爸回來後和媽媽離婚,離了又合,合了又離,現在跟爸爸一起,而爸爸老是出去玩牌。在這種情況下是小思解的思想發生了變化。上課不好好聽,小屁股耐不住寂寞非常調皮,有時感覺他又很害怕老師,有時卻又能對老師的存在視而不見——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對策:在一日生活中經常關注他,和他交流。與他奶奶取得聯繫,家園合作,共同教育。每次來園我總是主動和他打招呼,並摸摸他的頭,讓他覺得老師是愛他的;在生活上對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讓他能感受到像媽媽一樣的愛;平時多與他談心,和他聊聊自己的朋友、喜歡做的事情,鼓勵他大膽地表達;上課他做小動作時就巧妙地運用教育機智轉移其注意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孩子。”“調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鼓勵,他們想通過自己獨有的行爲來引起老師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的愛。因此,對於“調皮孩子”,教師更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各種形式,向他們表達愛。即使只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次親切的撫摸,都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是愛我的,我應該聽老師的話。

2、屠晟昊:這是個既調皮又聰明的孩子,思維能力和表現力都很強,除此之外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動、頑皮。對策:他非常愛玩,每次的自由活動時間就是他大顯身手的時候,不可否認他的作品非常有創意,但就是常常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最終以他人哭而告終。於是我就把最大的頭銜----大班長給了他,這樣的“委以重任”使他很自豪,懂得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責任感也增強了,現在他每次看見有小朋友吵架他會去勸架。以前每次體育活動的時候,他總是這裏撞撞,那裏碰碰,總有使不完的勁。針對他表現力很強的特點,我就創造機會讓他做遊戲的“主心骨”,比如在“做作業”時讓他收本子,在“揪尾巴”遊戲中讓他當有尾巴的小松鼠等。這樣他莽撞的機會少了,能力卻有了很大的提高。

曾經有位名人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作爲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以平靜的心態、平等的眼光看待這些“調皮孩子”,就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許多優點,教師應儘可能地創造機會來滿足他們的表現慾望,讓他們和其他幼兒一樣有施展才能的舞臺。如果教師不能滿足他們這種慾望,他們就會通過搗蛋、打鬧等不良行爲來“宣泄”.會變得更加調皮。

3、莊羽佳:這是個看起來很文靜的女孩子,可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時候她的聲音很“響亮”;老師在上面講課,她也在底下談笑風生;老師單獨提問她時卻“沉默是金”。

對策:多創造機會讓她回答問題,並能耐心地傾聽她說話;在角色遊戲中讓她擔任一定的角色。

從我們班這三個“調皮孩子”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他們雖然調皮,但也各有特點,各有長處。作爲老師,應該全面地瞭解孩子,用愛心和耐心去悉心地呵護。“調皮”這樣兩個簡單的字,可以說調皮的孩子大都是聰明的,也是有一定能力的,雖然他們好動、淘氣、自制力差等,但我相信通過我們在教學中的因勢利導,“調皮孩子”也一定會向着好的方面發展的。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一、承認孩子應該會犯錯誤的。好動、好奇、調皮是孩子們的天性,也是符合人生成長規律的。對於教師,要承認這一點,不能用同一尺度來看待幼兒,不能冷談甚至漠視這些調皮的行爲,更不能因爲孩子犯了錯誤就認爲這個孩子就不是好孩子,那樣是不利於他們成長的。二、用心引導,用愛呵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良知和責任,她能承受重託。教師的愛是流淌幼兒心中的甘泉,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動力。愛就意味着奉獻。”《愛的教育》告訴你,陶行知先生是一個具有徹底奉獻精神的典範,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對於犯錯的小孩,教師應懂得用心教導,正確引導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教育其如何做一個真人。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而言,教師更應悉心呵護小孩的心靈,積極引導他們懂得假、醜、惡,提升他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犯錯誤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師在此教育階段不能正確引導。

我想,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是比較頻繁的,如果我們能夠冷靜對待這件事,少一些嚴厲的批評,多一些正確的引導,多用些心呵護孩子、多用些愛呵護孩子。爲他們的成長點亮一盞心靈的明燈。

俗話說:“有付出就有回報”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你對孩子付出了自己的愛,你也將收到孩子給你的愛。。

幼教中嚇唬語不能有

昨天,我正在給班裏孩子上課,一位頭髮花白、背有些駝的老爺爺來教室門口倒垃圾,坐在教室門口的兩個幼兒突然大聲說:“老師,老傻子來了!”還一臉的驚恐,瞪着眼睛望着我,滿眼的渴望被保護,我被孩子的舉動搞的哈哈大笑起來,感覺孩子太可愛了。可是過後細想一下,卻被這種想象所帶來的後果嚇了一跳。

新學期我們小(三)班迎來了43名可愛活潑的新生幼兒,因爲大多沒有上過幼兒園,沒有離開過家長,依賴性較強,剛來幼兒園幼兒的哭鬧現象比較嚴重、喜歡隨意走動、打人咬人時有發生,所以我們老師有時在說教收效甚微的情況下,會無意嚇唬孩子。“再不坐好,讓老傻子來把你揹走!”“還哭,我就把你送給大灰狼!”“不聽老師的話,把你送到小(二)班,小(二)班的老師可厲害了。”“上課再說話,老師就把電話,晚上不讓爸爸媽媽把你接回家了!”…。.這種時有發生的嚇唬孩子的方法,有時也能取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孩子也會立即老老實實的`,不再哭鬧了,可是這些話語卻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其壞處至少有:

一、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幼兒園本是孩子學習生活的樂園,老師應像媽媽一樣和藹可親,經常嚇唬孩子,讓他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這對我們老師以後的工作會帶來許多不利。

二、損害老師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老師“嚇唬”孩子的話,大多是在氣頭上順口說出來的,兌現不了。久而久之,孩子把老師的話便看成了是“騙人”的謊話,再也不相信了,對老師的尊重感會大打折扣,也會養成孩子愛說謊話的不良習慣。

三、會增加幼兒的精神壓力和恐懼心理,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長有時會反映孩子夜裏會做噩夢,然後大哭起來,睡不穩,早上精神狀態很差,其實這都是那些嚇唬的話語造成的。

四、恐嚇不利於兒童塑造良好的個人品質。老師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嚇孩子,可能會使他建立一條條件反射,對同類事物產生懼怕感,容易使幼兒形成膽小、軟弱,遇事縮手縮腳、優柔寡斷的不良性格,不利於培養他們勇敢堅強的個性。

五、老師順口說出的“妖怪吃你”之類的話,不講科學,不合情理,會給孩子在心裏和邏輯思維上形成錯誤的認識,不利於他們今後的學習。

因此,用“嚇唬”的方法教育孩子弊多益少,不如用循循善誘、說明道理的方法,更有益於孩子認識錯誤,改正缺點,更有益於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

愛在平凡中——我與彩虹糖的故事

“彩虹糖”,一個代表着幸福的名字,五彩繽紛之下包裹着甜甜的味道,是孩子們的最愛。從2008年開始,我接手了這個班級,30個孩子與我一路走來,慢慢地變成33,35……匯聚着越來越多的快樂,最後40顆快樂的彩虹糖聚成了我們完整的大三班家庭。三年之中,我們的生活正如“彩虹糖”般的豐富,有酸酸的,也有甜甜的,但不管口中留下的時酸或是甜,都裝進了心中的糖果盒裏,每每回味,總是那麼得幸福和快樂,猶如再次品嚐着彩虹糖一般!下面我就是來說說我與彩虹糖的故事。

酸澀的青橘味——承諾,在雨中完成

2008年的暑假,剛拿到彩虹糖的幼兒名單時,我們班兩位教師便開始了家訪,事先我們與家長進行了電話聯繫。

早上8點我們在校門口集中,天公作美,沒有太陽,也不下雨,很快我們就到了第一站——景樂花苑,摁響了門鈴,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因爲難得的雙休日,因爲要家訪,就剝奪了家長睡懶覺的時間,真有點過意不去。在和家長簡短的交談後,我們瞭解了孩子的一些生活情況,由於孩子是8月份生的,還有幾天才滿3週歲,在班中年齡較小,我們便會給他更多地關注。

當我們轉身離開時,天公不作美了,下起了傾盆大雨, 這下可慘了,和其他的家長已經約好了,不去不行,還有曹老師有先見之明,帶着雨披和傘,於是推了我的“小毛驢”,穿上雨披,後面坐上曹老師正準備冒雨前進,剛訪問過的家長帶着雨傘下來了,“雨這麼大,你們接下來要去哪裏,我送你們一程吧!”我們連聲說不用,可是他已經叫他的朋友開着車過來了,盛情難怯,我們上了車,我的“小毛驢”就停在了他們樓下,很快就來到了第二站——清波公寓。

由於在清波公寓裏我們要訪問四家,在小區中奔走,兩人撐着一把小傘,雨水打在我們的臉上、身上、頭髮上,一時間覺得有點辛苦。大雨彷彿使家長變得格外熱情,進門的第一句話就是:“下着雨,你們來家訪,辛苦了!”聽着這句話,雖然我覺得有點辛苦,但很欣慰。有個家長還告訴我們,他家的孩子很早就起牀了,等着老師的到來,結果看見下雨了,她就很擔心地問媽媽:“媽媽,下雨了,老師會不會不來?”結果盼到了我們,孩子很高興,我們沒有讓他們失望,當我們要離開時,有個家長還熱情地問我們一把傘夠不夠,還要不要傘,讓我們覺得很親切,很幸福。

很快我們又到了對面的佳業花苑,此時的我們已是狼狽不坎,無情的雨水無視雨傘的存在,照樣朝我們身上襲來,當我們又一次摁響門鈴時,家長看見我們的第一句話是:“趕快進來用紙擦擦,你們辛苦了。”雖然很累,但家長的熱情又一次讓我們感受到幸福。

由於是步行,我們決定打的到最後一站——星洲陽光城。剛上車,司機就問我們:“雨下這麼大,你們兩個跑出來幹什麼呀?”我們說是去家訪,司機笑着說:“怎麼連幼兒園也要家訪啊?我兒子讀的時候老師都沒來過來啊,你們可真敬業。”聽着司機的話,我彷彿是得到了老師表揚的孩子一般,打起精神,繼續家訪。

結束了最後的一站,我的背上也全部溼透,曹老師的家就在陽光城裏,她直接回家,而我還要去景樂花苑接我的“小毛驢”,說句實話,很辛苦。

酸葡萄味和甜葡萄味—— 愛需要智慧

每個班有有些比較有個性的孩子,我們班也不例外,浩浩就是一個例子。

浩浩很霸道,喜歡的玩具要自己一個人玩,不給別人玩,當他得不到時就去搶,搶不到就打人,再不行就大哭大鬧;上課時他要離開座位到後面去玩玩具,如果不能滿足他,他就大哭大鬧;每次班裏有集體活動時,他挑自己喜歡的參加,不喜歡的堅決不參加。經常他聽到說的話:“我下課不吃餐點了!”“我不理你們了。”“我要回家了。”對於這樣的狀況幾乎每天都可以碰到,一開始,我們採用安撫和講道理的方法,效果不大,而且班裏其他的小朋友也開始學起他的樣子來,這時,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一定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制止這種情況。

首先,在浩浩發脾氣時先採用冷處理的方式,讓他先安靜下來,如果採用批評的方式,他只會更加激動,所以他要發脾氣時,我先告訴其他小朋友浩浩比我們大家都小,是小弟弟,我們大家都是哥哥姐姐,知道上課應該坐在座位上,不能向他學習。然後我繼續上課,結果對於我的冷處理,他有點驚訝,“平時不是老師都立刻請我回到座位上嗎,今天怎麼不一樣了?”在他玩了一段時候玩具後,呆呆地看着我,這時我對大家說,“浩浩也想來上課了,請坐到座位上,我們歡迎他。”結果他自己坐到了座位上,接下來的時間,他上課離開座位的次數少了,冷處理的方法果然很有效,既不會影響課堂秩序,也能讓他冷靜反思,效果不錯。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有個性了,作爲老師在付出愛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智慧,即維護好班級的秩序,同時又尊重幼兒的個性,巧妙地運用各種方法,彰顯教師的智慧。

我與彩虹糖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鮮活生動的彩虹糖們是一羣最可愛的天使,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天使的陪伴,爲我這三年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在即將與彩虹糖們分別的此時此刻,我留戀,留戀與他們相聚的分分秒秒;我感謝,感謝他們帶給我的快樂和難忘;我欣慰,欣慰他們能夠背上小書包,神奇地快進國小。在他們離開之後,我將繼續細細品味心中的彩虹糖。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躲起來看書

細節描述:

早晨幼兒來園後就在區域活動的各個角落裏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我則在整理教具,同時觀察孩子。一擡頭,突然看見銘宇他們幾個人在玩具櫃旁邊擠成一堆:一羣小人屁股朝外頭向裏不知道在看什麼。我悄悄把頭湊上去:噢,原來今天揚揚帶來了一本走迷宮的書,這會兒他們正看得津津有味。只聽他們一邊走一邊小聲嘀咕着:“不對不對,這裏走不通,又快大石頭擋住了。”、“哎呀呀呀,那裏有個妖怪,也不能走”……

這時,天諾看見了我,捅了捅旁邊小朋友的手,然後大家看見我都緊張得不響了。我說:“你們在看什麼呀。”孩子們繼續沉默,揚揚偷偷把書藏到了身後。我又說:“沒關係,這本書很有趣啊,我又沒說不可以看。”“可是,老師說不要把東西拿到幼兒園呀!”心急的諾諾叫了起來。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我忙說:“這本書很有趣,就放到圖書角去吧。”聽我這麼一說,孩子們歡呼着一起到圖書角里看了起來。

評價分析:

這是一個很讓我意外的插曲,我一直覺得自己對孩子是很親切的,也很寬容,但是,孩子居然連直接把真實情況告訴我都不肯,這裏面的原因是什麼呢?爲什麼他要把書藏起來呢,這些都值得我思索。我想,孩子們在沒有發現我時,那種看書的投入和樂趣一定很幸福。但是,在發現我之後都緊張的不說話了。而在我的追問之下,孩子的一句“可是老師說不要把家裏的東西拿到幼兒園”泄露了他們的擔心。中班的孩子還是很天真,就因爲老師的這句話,他們下意識覺得自己做錯了,所以不敢讓老師知道。而當他們發現老師知道了也沒有責怪他們的時候,他們拿着書一起到圖書角時歡呼雀躍的樣子讓我震動。

或許,在以前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因爲孩子某些小玩意引起的不必要的騷動,我強調了一句不恰當的話,導致孩子失去了許多樂趣。還好,今天我知道了原由,可以有新的建議出來,讓孩子們找回更多失去的樂趣。

所思所悟:

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躲起來看書?是對老師的懼怕嗎?我想:是因爲以前孩子總把一些小玩意拿到幼兒園,帶來很多管理上的不便,後來老師就強制不允許帶來。於是,孩子產生了思維定勢,認爲不能拿家裏的玩具等東西到幼兒園。這樣控制的結果是,當孩子因爲太想與同伴分享而管不住拿東西到幼兒園的時候,就悄悄躲起來不讓老師發現。這是孩子下意識的反應,那麼,作爲老師的我是都時刻關注了孩子的需要,是否瞭解了孩子真是的想法呢,我真的對孩子寬容了嗎?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對待,當我面對越來越多的小物件而煩躁,下命令——“不許把家裏的東西帶到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扼斷了孩子分享的一個途徑。我想,以後我可以更多觀察孩子、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捕捉孩子的需要,鼓勵孩子將自己好玩的東西拿到幼兒園和同伴分享,可以創設專門的時段或者專門的區域讓孩子們交流和活動。

如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篇七

1 培養幼兒大膽講話

研究材料證明,讓每個幼兒都大膽講話是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的第一步,也是言語功能萌發的必經之路。生活中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在別人面前羞於啓齒。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周圍人際、環境和心態因素所制約。

要培養髮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教師、家長必須以親切的對話語詞、和藹的態度耐心接待他們,關心、照顧他們的生活,參加他們的遊戲,使幼兒從感情上得到滿足,感到老師像媽媽一樣可親、可信,陌生感、膽怯情緒逐漸消除,開始感到集體生活有樂趣,產生多說話的意願。

例如小朋友小金來園1個多月,竟沒有和小朋友、老師交談過一句。於是筆者從他最能接受的起點開始,堅持每天對他講話,如說“小金早上好”“小金小朋友最愛和老師講話了”等。開始時他幾乎對這些話沒有反映,一次一次的,他漸漸地在聽,偶爾也能夠作出反應,儘管他說話的聲調很低,口齒不太清楚,但這也是可喜的一步。筆者及時鼓勵和表揚他。日復一日,他的口頭表達能力逐漸提高。現在小金小朋友已能主動和老師、小朋友交談了。

由此可見,促進幼兒交往必須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從激發幼兒的情感、活躍幼兒的思維、創設平等融洽的氣氛入手,使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就說。

2 利用日常生活豐富幼兒的詞彙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既充實了幼兒說話的內容,又爲他們創設了說話的情境。幼兒對於周圍生活充滿新鮮感,並時時伴有強烈的表達意願。因此,結合每天的生活讓他們說說看到的和聽到的新鮮事,或教師有目的地提出一些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如:“今天外面下雨了,是誰送你來幼兒園的”“昨天晚上你都做了哪些事情”“你漂亮的衣服是誰給你買的”。

每逢參觀、散步、遊覽或氣候異常時,筆者都要抓住一切機會和現象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邊看邊說。每當他們看見幼兒園裏美麗的花朵時都很興奮。筆者又問:“花壇裏有幾種顏色的花呀?”有的說:“花壇裏有四種顏色的花。”有的說:“有五種顏色的花。”筆者說:“你們看得很仔細,說得很對,花壇裏有白色的、粉色的、綠色的、紅色的等很多種顏色的化,我可以用一句話說出來,那就是花壇裏盛開着五顏六色的花。”他們也跟着重複這句話。

筆者還經常利用幼兒來園遊戲、上課後的休息時間隨手拿筆畫一些簡單的圖案請幼兒根據畫面內容說一句話。例如,筆者畫一棵樹,幼兒回答時能從“樹”“一棵樹”逐漸過渡到“草地上有一棵長滿了綠色葉子的樹”;或者是再添畫上太陽、小鳥、小房子,讓幼兒編成一小段簡單、通順的話。久而久之,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觀察能力都得到發展和提高。

3 各種教學活動與口語表達

幼兒很喜歡看並講具有鮮明圖案的書,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圖畫吸引了他們。圖書中的語言通俗精煉、生動優美,接近口語,加上老師有表情的講述,給幼兒提供了學習規範語言的榜樣。

兒歌、順口溜具有優美的節奏和韻律,幼兒容易接受,是訓練幼兒語音的好教材。筆者經常在遊戲、娛樂、語言課上教幼兒順口溜、兒歌,講故事,朗誦詩歌,以正確的發音去影響幼兒,使他們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以及語法等結構。

在手工製作中,幼兒通過剪剪、貼貼、做做、玩玩,並在老師的適時正確引導下從中接觸和學得最多的就是動詞拉、提、折、剪、貼、翻、撕、壓、疊,因爲這些詞均在通過動作表現出來,幼兒在自己的操作過程中能直接感受和理解詞義。

筆者還培養他們自畫自編和自述的口頭表達能力。例如,教師節到了,讓小朋友畫“老師和我在一起”;秋天到了,讓他們畫“秋天的景色”。然後安排時間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畫講給小朋友聽,要求能連貫、通順地把自己的畫意表達明白。由於畫的內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講述時語言也就生動、富有童趣。

遊戲是孩子最喜愛的活動,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到的本領記憶最深刻,口頭表達能力會加速發展。例如玩體育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連着玩兩三次後孩子們有些累了,筆者就帶着小貓去捉老鼠,一邊捉,一邊教幼兒說:“我捉了一隻老鼠。”“我又捉了一隻老鼠。”“我捉了許多隻老鼠。”“這些老鼠真可恨,偷糧食,咬衣服,我要把它吃掉。”這樣不僅豐富了遊戲情節,達到動靜配合,而且訓練了幼兒的口語能力。

總之,重視發展幼兒口語的工作,注意通過教學特別是日常生活中的遊戲、散步、觀察、文藝作品等多種渠道,挖掘他們的口語技能潛力,幼兒的口語表達是能夠較爲迅速地得到發展的。